CN101107134A - 弹性树脂版 - Google Patents

弹性树脂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7134A
CN101107134A CNA2006800030477A CN200680003047A CN101107134A CN 101107134 A CN101107134 A CN 101107134A CN A2006800030477 A CNA2006800030477 A CN A2006800030477A CN 200680003047 A CN200680003047 A CN 200680003047A CN 101107134 A CN101107134 A CN 101107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ecess
printing
resin plate
elastic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30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60381C (zh
Inventor
福岛幸裕
天野正典
西山聪
有田忠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ur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ur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ur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ur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7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03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038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弹性树脂版,其强度高且劣化寿命长,且不发生边缘现象,在周缘部分也能形成与中央部分相等而均匀的膜厚的配向膜等。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将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设置在印刷部(1a)上的涂布液复制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并印刷的苯胺印刷用的弹性树脂版,用以容纳上述涂布液的多个凹部(2)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被形成在与上述印刷图案对应的上述印刷部(1a)的部分上。

Description

弹性树脂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树脂版,其用于苯胺印刷,能在液晶显示元件用基板的基板表面等上形成均匀膜厚的配向膜等。
背景技术
以往,在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的树脂凸版,用于苯胺印刷等凸版印刷方式的各种印刷。尤其是近年来,在制作液晶显示装置时,为了在其液晶显示元件用基板的基板表面上通过印刷形成用于形成配向层的配向膜,多采用使用树脂凸版的苯胺印刷。具体而言,为了将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配向膜通过苯胺印刷形成在玻璃基板等液晶显示元件用基板的电极形成面(基板表面)上,广泛使用了用光硬化性树脂制作的树脂凸版。而且,使用上述树脂凸版,印刷形成有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的配向膜的玻璃基板,以上述两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配向膜彼此相对的方式层叠,将液晶注入到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配向膜的间隙内,由此制作成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配向膜,例如,是经过如下的工序印刷形成的。也就是说,首先,准备树脂凸版,在该树脂凸版的印刷用凸部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有用以保持涂布液的量均匀的沟部。上述沟部是通过在上述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上分别以均匀的大小及分布密度突出地设有微小凸部,在这些各微小凸部之间形成的。接着,向印刷用凸部的整个表面涂布聚酰亚胺树脂的涂布液,使涂布液保持在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上,将该涂布液复制到玻璃基板的基板表面,并于该复制后,使之乾燥,除去溶剂,进行烧制。由此,与印刷用凸部的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和区域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的配向膜被形成在上述玻璃基板上。
以该方式印刷形成于玻璃基板上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配向膜,被要求有均匀的膜厚。也就是说,近来,为了实现液晶显示装置有更高的灰度显示或高对比度,对配向膜本身也要求有极高的均匀性,如果上述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配向膜的厚度不均匀,即使是微小的厚度变化,也会产生间隙不良或阈值电压的变化、显示色发生色斑的问题。
作为上述树脂凸版,例如,常使用如图17及图18所示那样的弹性凸版21,在该树脂凸版的表面上,以规定的间隔p排列配置有被形成为大致相同大小的多个圆柱形状的微小凸部22(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图18中,符号23表示印刷辊(未图示)的旋转轴的配置方向,24表示微小凸部22的排列方向,θ表示印刷辊的旋转轴与微小凸部22的排列在凸版表面形成的角度。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776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如上所述,当采用在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的树脂凸版进行苯胺印刷时,存在以下的问题。也就是说,通常,在苯胺印刷中,是在印刷机版体(鼓)的表面上安装树脂凸版,向其供给涂布液并以规定的旋转速度及推入压将涂布液复制到上述玻璃基板上,因此,当以点接触的状态将上述树脂凸版的各微小凸部压到该玻璃基板的基板表面上时,上述推入压作用于上述树脂凸版的各微小凸部。此时,对于上述树脂凸版的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中央部分的各微小凸部而言,可以由包围在其周围的各微小凸部承受上述推入压,各微小凸部的顶端部分几乎不会发生磨损或缺损,但是对于上述树脂凸版的印刷用凸部的表面周缘部分的各微小凸部而言,则由于在其外周部微小凸部少或完全没有,所以与作用于上述表面中央部分的各微小凸部上相比,有较大的推入压在作用,上述表面周缘部分的各微小凸部的顶端面容易磨损或缺损,强度弱,劣化寿命短。而且,由上述树脂凸版所印刷形成的聚酰亚胺树脂材料配向膜,与其中央区域相比,会产生其周边区域的厚度变厚的现象。这是由于如下的理由造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述涂布液的复制时,相应于印刷机版体的旋转,保持在上述树脂凸版的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中央部分中的涂布液移动到印刷用凸部的表面周缘部分一侧而滞留在那里,在此表面周缘部分中,涂布液量增多而产生液体积存,其结果是产生所得到的配向膜的周缘部分的厚度变厚的现象(以下称为“边缘现象”)。例如本应该形成厚度为300~900的配向膜,在其周缘部分却被形成至1200~3000左右厚。而且,由于在上述表面周缘部分产生液体积存,所以在上述点接触时,有较大的反作用力施加于上述表面周缘部分的各微小凸部,因而上述顶端面进一步容易发生磨损或缺损。为了消除这样的不良现象,过去,已有人尝试对印刷用凸部的图案形状的设计进行研究,或通过印刷台扫描速度或涂布液浓度的自动调整等来改进印刷机等各种方法,但是,实际上尚未得到解决。
本发明是就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进行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弹性树脂版,其强度高,劣化寿命长,且还不发生边缘现象,在周缘部分也能形成与中央部分相等而均匀的膜厚的配向膜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弹性树版是一种用于将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设置在印刷部的涂布液复制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并印刷的苯胺印刷用的弹性树脂版,其采用了将用于容纳上述涂布液的多个凹部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形成在与上述印刷图案相对应的上述印刷部的部分上的结构。
(发明的效果)
也就是说,本发明者等,为了获得强度高,劣化寿命长,且还不发生边缘现象,在周缘部分也能形成与中央部分相等而均匀的膜厚的配向膜等的树脂凸版,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复研究。而且,首先就产生边缘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反复研究,结果查明了由于如前所述那样的理由导致的问题的情况,并且以使得在上述涂布液的复制时,滞留在树脂凸版的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中央部分中的涂布液不往印刷用凸部的表面周缘部分一侧移动及滞留在那里为中心进行了反复研究。其结果是,认为像过去那样,使用在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的树脂凸版,将涂布液充填在形成于上述各微小突起之间的沟部,这样并不能防止上述涂布液的移动,因此,对不使用上述树脂凸版而使用与上述树脂凸版完全不同的新的树脂版的情况进一步反复地研究,发现如果是一种用于将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设置在印刷用凸部等的印刷部上的涂布液复制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1上并印刷的苯胺印刷用的弹性树脂版,即,使用在与上述印刷图案对应的上述印刷部的部分上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容纳上述涂布液的多个凹部的弹性树酯版,则该弹性树脂版本身在强度上高,其劣化寿命长,且如果使用此弹性树脂版进行苯胺印刷,则也不会发生边缘现象,能够获得均匀膜厚的配向膜等,从而实现了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中,尽管在其印刷部上形成有多个凹部,但是这些凹部是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形成的,所以,未形成有这些凹部的部分(也就是说,是在上述涂覆液的复制时压在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的印刷部的部分,即,非印刷部分),其中央部分和周缘部分是面状地连接的。因此,在上述涂覆液的复制时,弹性树脂版的印刷部的非印刷部分是面接触状地压在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的,可以由上述非印刷部分的中央部分和周缘部分大致均等地承受此推入压,上述非印刷部分的周缘部分几乎不会发生磨损或缺损,强度高,劣化寿命长。而且,因为上述印刷部的各凹部是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形成的,所以,在上述涂覆液的复制时,被容纳在上述各凹部内的涂覆液不会从上述印刷部的中央部分向周缘部分移动,不发生边缘现象。而且,只要通过适当地设定上述各凹部的大小并对容纳在上述各凹部内的涂覆液量进行控制,将由上述各凹部保持的涂覆液量设定为与过去同等的保持量,就可以在该周缘部分上也获得与中央部分相等而均匀的膜厚的配向膜等。而且,对于半透过型的(例如,具有在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的表面上形成有外光用反射膜的反射部分、和使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的表面保持原样地曝露着的透过部分)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来说,在上述半透过型的部分中,虽然得到与外光用反射膜的厚度相当的阶梯差,但是,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因为使被保持在凹部内的涂覆液不移动地进行点复制,所以对于上述半透过型的部分来说,也可以进行良好的苯胺印刷。
另外,如果上述各凹部被定位成蜂巢结构状,则可以将各凹部密集地形成在上述印刷部上而减小上述非印刷部分的面积,不产生涂覆不均。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蜂巢结构状(所谓的蜂的巢结构状)”表示这样的状态:上述各凹部分别在规定的方向上被平行配设成多个列的形状,并且沿着上述规定的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在彼此相邻的列中,与某列邻接的列的凹部位于某列的凹部与凹部之间,而且上述邻接的凹部的中心线以在上述某列的两凹部间的中央通过的方式被定位。在这样的“蜂巢结构状”中,可以大幅度地使被形成在上述某列的两凹部与配设在这两凹部间的上述邻接的凹部之间的间隙变窄,将各凹部密集地形成在上述印刷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的一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要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各凹部间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各凹部间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各凹部间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各凹部间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负膜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树脂版主体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使用上述弹性树脂版的薄膜形成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现有技术例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上述现有技术例的要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a:印刷部
2: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是不被限定于此的。
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的一实施方式。在这些图中,符号1表示平板状的树脂版主体,1a表示设于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一侧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印刷部,由分别突出地设置于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一侧面上的平板状的印刷用凸部构成。符号2表示多个形成在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各印刷部1a的表面上的用于容纳涂布液的凹部(在图2中未图示,参照图3),3表示在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各印刷部1a的表面当中未形成上述各凹部2的部分(非印刷部分)。在图1及图2中,符号1b表示版体安装时的弯曲用沟部,1c表示夹具安装固定部。
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的基本结构由光硬化性树脂制的树脂版主体1构成,在该印刷部1a上,形成通过使上述光硬化性树脂硬化形成的非印刷部分3、和通过除去上述光硬化性树脂的未硬化部分(在上述硬化时,未被硬化的部分)形成的多个凹部2。而且,在这些各凹部2中容纳印刷图案制作用的涂布液(未图示),这些被容纳着的涂布液被复制、印刷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未图示)上。
上述树脂版主体1通常被制作成四边形状的平板体,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其可制作成各种形状。另外,上述树脂版主体1,为了紧密接触状地抵接于玻璃基板等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并且在其表面上形成均匀膜厚的配向膜等,必须具有规定的弹性。例如,在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为玻璃基板的情况下,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的弹性率按橡胶硬度(肖氏A硬度)大约在30~80度的范围内即可。另外,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既可以是在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一侧面的整个面上形成的,也可以像图1所示的那样,是通过在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一侧面上突出地设置平板状的印刷用凸部而形成的。
上述各凹部2的形状可适当地决定,但一般而言,最好是圆柱形或愈接近下侧则愈细的圆锥台形的(参照图4及图5)或棱柱形的。作为上述棱柱形状的,例如,最好是剖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等四棱柱形状的(参照图6及图7。在这些图中,表示的是剖面形状为正方形的),或剖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等正n边形状(n为6以上的偶数)的多棱柱形状的(参照图8及图9。在这些图中,表示的是剖面形状为正六边形的)。另外,上述各凹部2的大小亦可适当地决定,但一般而言,它们分别被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大小(也就是说,大致相同的容积),因此,被容纳于上述各凹部2的涂布液量:单元体积(每单位面积保持的涂布液)(cm3/m2)也被设定为大致相同。
作为在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上均匀地分布形成的各凹部2的印刷图案(也就是说,各凹部2的排列图案),是没有特别地限定的,例如,优选是,由上述各凹部2呈一直线状地按大致相等的间隔(上述各凹部2间的间距在35~130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被配设成一列而成的凹部组2a(参照图3),分别是多个并列状地按大致相等的间隔(上述各凹部组2a的列间的间距在35~130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具有规定的角度地配置多列。这种情形,标准地,上述两间距是相同的。
另外,在上述的被配设成多个并列状的凹部组2a中,如果各凹部2被定位成蜂巢结构状,则可密集地配设各凹部2,这样会更好。更详细地说,在上述凹部组2a中,如果在相邻的两凹部组2a当中的一方的凹部组2a的凹部2和与其相邻的凹部2之间,有邻接的另一方的凹部组2a的凹部2以位于该处的方式被定位,且在上述一方的凹部组2a的(相邻)的两凹部2间的中央,有另一方的凹部组2a的凹部2的中心线以位于该处的方式被定位(也就是说,被定位成蜂巢结构状),则可密集地配设上述各凹部2而使上述非印刷部分的面积缩小,这样更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上述各凹部2,不仅可使用剖面形状为正六边形的,而且也可使用圆形的或正n边形的。而且,使得上述各凹部2的中心线(就剖面形状为正n边形的而言,为将相对的角部彼此连结的线)位于上述(相邻)两凹部2之间的中央。
另外,上述各凹部2为圆柱形状的情形的、上述各凹部2的上面开口的直径D1(μm)、深度H1(μm),及上述各凹部2为圆锥台形状的情形的、上述各凹部2的上面开口的直径D2(μm)、底面的直径D3(μm)、深度H2(μm)、肩角θ(°)(参照图4),是没有特别的限定的,可适当地决定。也就是说,这些尺寸是依照被复制并印刷形成的配向膜等的厚度而适当地设定的。例如,如果是标准的聚酰亚胺涂布液(固体成分浓度3~6%),则直径D1为6~150μm左右,直径D2为16~130μm左右,直径D3为9~40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深度H1为2~43μm左右,深度H2为2.5~33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肩角θ为5~73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单元体积为0.4~12.9cm3/m2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开口率,也就是说,上述全部凹部2的上面开口占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的面积比例被设定在15~60%的范围内。
另外,上述各凹部2为多棱柱形状的情形的、上述各凹部2的各边长度L1(μm)、深度H3(μm),是没有特别的限定的,可适当地决定。也就是说,这些尺寸是依照被复制并印刷形成的配向膜等的厚度适当地设定的。例如,剖面形状为正方形的四棱柱形状的情形,如果是上述标准的聚酰亚胺涂布液,则一边的长度L1为6~150μm左右,深度H3为2~43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单元体积为0.4~12.9cm3/m2左右的范围内,树脂版主体1的开口率为15~70%的范围内即可。另一方面,为正六边形的多棱柱形状(即蜂巢结构)的情形,如果是上述标准的聚酰亚胺涂布液,则一边的长度L2为15~60μm左右,深度H4为2~43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另外,单元体积为0.4~12.9cm3/m2左右的范围内,树脂版主体1的开口率为15~70%的范围内即可。
另外,当在上述相邻的两凹部组2a当中一方的凹部组2a的两凹部2间的中央,有另一方的凹部组2a的凹部2的中心线位于该处的时候,上述各凹部2为圆柱形状时的上述一方的凹部组2a的两凹部2间的距离R1为8~70μm左右,一方的凹部组2a的两凹部2与另一方的凹部组2a的凹部2间的距离R2(作为此距离R2,是测定靠近的3个凹部2的中心线的交点与各凹部2的外周面间的距离)为8~45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参照图10)。另外,当上述各凹部2为四棱柱形状时的上述距离R1为8~70μm左右,上述距离R2(作为此距离R2,是测定连结靠近的4个凹部2的角部当中相对的2个角部的线的交点与各角部间的距离)为8~45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参照图11)。另外,当上述各凹部2为六棱柱形状时,上述距离R1为6~65μm左右,上述距离R2(作为此距离R2,是测定各凹部2的中心线的交点与各凹部2的角部间的距离)为6~43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参照图12)。
另外,在上述的被配设成多个并列状的凹部组2a中,当将各凹部2配设成正交的状态时,上述各凹部2为圆柱形状时的上述距离R1为8~78μm左右,上述距离R2(作为此距离R2,是测定连结4个凹部2当中相向的凹部2的中心彼此的线与各凹部2的外周面间的距离)为8~60μm左右的范围内即可(参照图13)。另外,在图10~图13中,实际上形成的各凹部2的形状,不是完全的圆柱形状或多棱柱形状。
如果上述各凹部2的形状为圆柱形状、圆锥台形状,或剖面形状为正方形状、正六边形状的多棱柱形状,则形状再现性良好。另外,在剖面形状为正方形状的四棱柱形状的情况下,上述距离R2缩小,单元体积增加。另外,在为圆柱形状、圆锥台形状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相邻的两凹部组2a之中一方的凹部组2a的两凹部2间的中央,使另一方的凹部组2a的凹部2的中心线位于该处,会提高凹部密度,增加单元体积。
例如,可以依照以下方式制造这样的树脂版主体1。也就是说,首先,准备负膜5,其中,在与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面对的区域当中,与非印刷部分3(参照图1)相对应的部分5a是透明的,与各凹部2(参照图1、图4及图5)相对应的圆5b的内侧部分是黑色(参照图14)的。接着,如图15所示,在将上述负膜5层叠于玻璃板6的表面上之后,将液状光硬化性树脂7以成为一定的厚度的方式涂布于该负膜5的表面上,将透明的基膜(未图示)层叠在由该液状光硬化性树脂7构成的层的表面上,并将玻璃板8层叠在该基膜的表面上。接着,使用灯9,隔着上述上侧的玻璃板8及基膜照射紫外线等光,并隔着上述下侧的玻璃板6、负膜5照射紫外线等光。由此,从由上述液状光硬化性树脂7构成的层的整个上面进入的光和从上述负膜5当中透明的部分进入的光所到达的部分(图15中的斜线部分S)被硬化。此时,上述光到达的深度是通过照射的光的强度和时间进行调节的。接着,除去上述上下的玻璃板8、6、负膜5,将由于负膜5的黑色部分而使光未到达因而成为未硬化的部分洗净而除去。而且,将已经硬化的部分乾燥,再通过照射紫外线等光(后曝光),使树脂材料内层部可靠地硬化。这样,就能制造图1及图2所示那样的树脂版主体1。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也可以在与通过上述方式所得到的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的凹部形成面相反的面(背面)一侧,使用以由基膜层、感压型粘接剂等构成的粘接剂层、金属板或合成树脂板的顺序被层叠而成的。通过使用这样结构的弹性树脂版,会减轻翘弯(cupping)现象(树脂材料由于光硬化重合收缩而造成的翘曲),结果,可有效地抑制边缘现象的发生。
作为上述液状光硬化性树脂,只要是现已公知的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使用向不饱和聚酯树脂或聚丁二烯等中添加了光增感剂或热稳定剂等而形成的,或向将不饱和基导入到丙烯酸、聚氨酯、环氧、聚酯等的聚合物中而成的不饱和树脂中添加了光增感剂或热稳定剂等而形成的。另外,作为光硬化性树脂,是不被限定为上述那样的液状的,也可以是如板状那样的固体。具体而言,作为液状的,例如有APR(旭化成公司制)等,作为固体状的例如有,サイレル(デユポン公司制)、AFP(旭化成公司制)、テビスタ(帝人公司制)等。
在上述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中的上述各凹部2的印刷图案形成时,可将与上述负膜5中的非印刷部分3对应的透明部分、和与各凹部2对应的黑色部分,通过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所希望的印刷图案。这样的负膜5,例如,可使用膜曝光用图像集成机(激光照排机)等形成所希望的图案来进行制作。
作为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所得到的弹性树脂版的薄膜的配向膜的形成,可依以下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向上述弹性树脂版的树脂版主体1的印刷部1a涂布配向膜等形成用的涂布液,并保持着上述各凹部2,此后,将上述涂布液复制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而且,在涂布液复制后,通过使之乾燥,去除溶剂并进行烧制,与上述印刷部1a相对应的位置和区域的配向膜等就被形成在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
作为复制上述涂布液的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现已公知的有,例如,玻璃基板、金属箔、金属板、丙烯酸基板等合成树脂板、合成树脂制膜、合成树脂制片基板等。其中,从不易吸收被复制的涂布液的观点看,最好使用玻璃板、金属板。
另外,上述涂布液没有特别限定,在将配向膜形成在玻璃基板的基板表面上时,可使用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酸等的各种液状墨水,在将绝缘材料层等形成在玻璃基板等基板表面上时,可使用丙烯酸绝缘材,绝缘加硬被覆材等的各种液状墨水。
另外,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可用于印刷液晶面板中的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间的配向膜、玻璃基板的绝缘材料层、抗蚀材料层、密封材料层等薄膜层,或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中的有机发光层。另外,不仅可用于电视、个人电脑等在室内使用的各种装置的液晶面板等,而且也可用于在室外也使用的移动电话等中用的液晶面板等。而且,在室外使用的液晶面板等中,为了需要在遇到外界光(太阳光)时仍能在画面上映出良好的图像,常使用半透过型的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而如上所述,对于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的半透过型的部分来说,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也能进行良好的苯胺印刷。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8)
(弹性树脂版的制作)
首先,将负膜放置于制版机的下侧玻璃板上,然后用刀涂机(knifecoater)将液状光硬化性树脂(旭化成公司制、APR)涂布到负膜上,使之成为一定的厚度。此后,隔着基膜,将上侧玻璃板放置在上述液状光硬化性树脂表面上。然后,隔着此上侧玻璃板、基膜,进行光照射,接着,隔着下侧玻璃板、负膜,进行光照射,由此,形成了非印刷部分,与此同时,在此非印刷部分上形成了多个凹部。然后,在将未硬化树脂洗净除去后,进行乾燥,进而通过光照射进行曝光(后曝光),由此制作成树脂版主体。下述的表1表示以此方式制作的5种树脂版主体的各凹部(圆锥台形状)的各尺寸及印刷部中的全部凹部的开口率,下述的表2表示1种树脂版主体的各凹部(四棱柱形状的正交配设)的各尺寸及上述开口率、2种树脂版主体的各凹部(圆锥台形状及六棱柱形状的蜂巢结构状配设)的各尺寸及上述开口率。
另外,在上述树脂版主体的制作中使用的负膜,是用一般印刷机等中也使用的膜曝光用影像输出机制作的。
接着,利用带有脱模纸的感压粘接剂(聚丙烯酸酯系列粘接剂、粘接剂厚度0.03mm),将厚度0.15μm的PET片粘贴在与按上述制法得到的树脂版主体的凹部形成面相反的面上。上述的全部工序,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由此制作成弹性树脂版。
表1
    各凹部的尺寸   全部凹部的开口率(%)
上面开口的直径(μm) 底面的直径(μm)     深度(μm)     肩角(°)
  实施例     1     55     20     17     46     33
    2     67     24     24     42     48
    3     46     16     14     47     32
    4     52     18     17     45     41
    5     41     14     12     48     32
表2
  凹部形状     各凹部的尺寸   全部凹部的开口率(%)
一边的长度(μm)     深度(μm)     距离R1(μm) 距离R2(μm)
实施例   6   四棱柱形状     70     30     15   17     64
  7   圆锥台形状     79     30     17   16     61
  8   六棱柱形状     46     29     18   14     60
(比较例1、2)
接下来,根据现有的方法,制作了在印刷用凸部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形成有多个微小凸部并且在这些各微小凸部间形成有沟部的2种树脂凸版。下述的表3表示这些各树脂凸版的各微小凸部(圆锥台形状)的各尺寸及印刷用凸部中的微小凸部的开口率。
表3
    各凸部之尺寸   凸部的开口率(%)
上面凸部之直径(μm) 底面之直径(μm)   深度(μm)   肩角(°)
  比较例     1     62     79     13     33     50
    2     53     65     9.5     32     55
(比较例1、2)
使用按上述方式得到的各弹性树脂版10或现有的各树脂凸版,以现有的方法形成了薄膜。也就是说,如图16所示,准备在表面安装有上述弹性树脂版10或各树脂凸版的印刷辊(印刷机版体)11,同时将玻璃基板13放置在印刷台(定盘)12上。然后,将进行图案印刷时的辊隙(nip)宽度,也就是墨水辊14与印刷辊11之间的间隙设定为6~8mm,另外将印刷辊11与玻璃基板13之间的间隙设定为10~11.5mm(推入量为0.16mm)。另外,印刷辊11的正圆度、波动(nuctuation)皆为0.015mm以内,且玻璃基板13的表面平滑度为0.050mm以内。在图16中,符号15为墨水供给装置,16为将墨水辊14上的多余的墨水刮去的刮刀。另外,3个箭头分别表示印刷辊11的旋转方向、墨水辊14的旋转方向及印刷台12的行进方向。
依照以上的条件,将被保持于上述弹性树脂版10或现有的各树脂凸版上的涂布液复制在了玻璃基板13上。接着,通过将已被复制在玻璃基板13上的涂布液在500℃×30分钟的氧化还原气氛下进行烧制,形成了聚酰亚胺树脂材料薄膜层。
使用テンコ-ルジヤパン公司制的表面粗糙度计(Profiler P-1)对按上述方式得到的薄膜层的实施例3、5~8及比较例1、2的中央部分和周边部分的厚度进行了测定。下表4及表5表示这些结果。由该表4的结果可知,对于实施例产品来说,所有薄膜层的周边部分的膜厚,与中央部分的膜厚相比,被形成为相同程度的厚度,与比较例产品相比,翘弯现象得到了减轻,能够有效地抑制边缘现象的发生。而且,由上述表5可判断,在实施例6~8中,尤其是薄膜层的膜厚偏差(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膜厚的差)极小,包含周边部分在内,厚度是均匀的。
表4
薄膜中央部分的膜厚() 薄膜周缘部分的膜厚()
实施例     3     660     1170
    5     670     1100
    6     690     1020
    7     660     980
    8     665     960
比较例     1     760     1430
    2     770     1600
表5
膜厚偏差()
实施例  6  330
 7  320
 8  295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中,尽管在其印刷部形成有多个凹部,但是这些凹部是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被形成的,所以,未形成有这些凹部的部分(也就是说,是在上述涂覆液的复制时被推压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的印刷部的部分,非印刷部分),其中央部分和周缘部分是面状地连接的。因此,在上述涂覆液的复制时,弹性树脂版的印刷部的非印刷部分被以面接触状压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可以由上述非印刷部分的中央部分和周缘部分大致均等地承受此推入压,上述非印刷部分的周缘部分几乎不会发生磨损或缺损,因而强度高,劣化寿命长。而且,因为上述印刷部的各凹部是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形成的,所以,在上述涂覆液的复制时,被容纳在上述各凹部内的涂覆液不会从上述印刷部的中央部分向周缘部分移动,不发生边缘现象。而且,只要通过适当地设定上述各凹部的大小并对容纳在上述各凹部内的涂覆液量进行控制,将由上述各凹部保持的涂覆液量设定为与过去同等的保持量,就可以在该周缘部分上也获得与中央部分相等而均匀的膜厚的配向膜等。而且,对于半透过型的(例如,具有在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的表面上形成有外光用反射膜的反射部分、和使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的表面保持原样地曝露着的透过部分)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来说,在上述半透过型的部分中,虽然得到与外光用反射膜的厚度相当的阶梯差,但是,本发明的弹性树脂版,因为使被保持在凹部内的涂覆液不移动地进行点复制,所以对于上述半透过型的部分来说,也可以进行良好的苯胺印刷。
另外,如果上述各凹部被定位成蜂巢结构状,则可以将各凹部密集地形成在上述印刷部上而减小上述非印刷部分的面积,不产生涂覆不均。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说的“蜂巢结构状(所谓的蜂的巢构造状)”表示这样的状态:上述各凹部分别在规定的方向上被平行配设成多个列的形状,并且沿着上述规定的方向等间隔地配设,在彼此相邻的列中,与某列邻接的列的凹部位于某列的凹部与凹部之间,而且上述邻接的凹部的中心线以在上述某列的两凹部间的中央通过的方式被定位。在这样的“蜂巢结构状”中,可以大幅度地使被形成在上述某列的两凹部与被配设在这两凹部间的上述邻接的凹部之间的间隙变窄,将各凹部密集地形成在上述印刷部上。

Claims (4)

1.一种弹性树脂版,为苯胺印刷用的弹性树脂版,用来将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设于印刷部的涂布液复制、印刷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上,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印刷图案对应的上述印刷部的部分上,分别以非连续的方式形成有用以容纳上述涂布液的多个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树脂版,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凹部被定位成蜂巢结构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树脂版,其特征在于,上述刚性平板状被印刷体为玻璃基板、树脂制膜或树脂制片基板。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弹性树脂版,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凹部被形成为圆柱形状或愈往下侧愈细的圆锥台形状。
CNB2006800030477A 2005-02-01 2006-01-30 弹性树脂版 Active CN1005603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5389 2005-02-01
JP025389/2005 2005-02-01
JP290274/2005 2005-10-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7134A true CN101107134A (zh) 2008-01-16
CN100560381C CN100560381C (zh) 2009-11-18

Family

ID=3900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800030477A Active CN100560381C (zh) 2005-02-01 2006-01-30 弹性树脂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0381C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5352A (zh) * 2015-07-20 2015-10-0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印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682932A (zh) * 2013-10-17 2016-06-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柔版印刷版
CN106183519A (zh) * 2014-09-12 2016-12-07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柔性印刷版
CN111587185A (zh) * 2018-03-26 2020-08-25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连结印刷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3049A (ja) * 2001-03-29 2002-10-09 Komuratekku:Kk 薄膜形成用樹脂凸版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82932A (zh) * 2013-10-17 2016-06-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柔版印刷版
CN105682932B (zh) * 2013-10-17 2018-06-2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柔版印刷版
CN106183519A (zh) * 2014-09-12 2016-12-07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柔性印刷版
CN106183519B (zh) * 2014-09-12 2019-12-06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柔性印刷版
CN104965352A (zh) * 2015-07-20 2015-10-0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印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587185A (zh) * 2018-03-26 2020-08-25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连结印刷版
CN111587185B (zh) * 2018-03-26 2022-03-11 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连结印刷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60381C (zh) 2009-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20077034A (ko) 박막 형성용 수지 볼록판
CN103885246B (zh) 定向膜印刷版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0560381C (zh) 弹性树脂版
CN10486575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1005629B1 (ko) 탄성 수지판
US20160144394A1 (en) Transfer plate
CN101907734A (zh) 扩散片及其制造方法、背光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020079529A (ko) 광학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3144458A (zh) 印刷用树脂原版及其制造方法
US20060210720A1 (en) Pattern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040149B2 (en) Printing pl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251277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909758A (zh) 柔性印刷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面板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WO2016074387A1 (zh) 掩模板
US10464365B2 (en) Alignment film printing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965352A (zh) 一种转印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1100145B (zh) 印刷装置系统、使用其的构图法、以及使用其制造液晶显示器件的方法
CN101982804A (zh) 形成液晶显示面板以及其配向膜的方法
JPH11221976A (ja) 膜印刷適性等に優れた樹脂凸版
WO2017159415A1 (ja) 印刷版
CN104842677B (zh) 柔性印刷版和使用其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JP2007316378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49823B (zh) 垂直取向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44103B1 (ko) 도광판 또는 광고판 제작에 사용되는 점착필름 제조방법
KR970066662A (ko) 칼라필터용 칼라 어레이 패턴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칼라필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34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347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