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3888A - 储尘容器 - Google Patents

储尘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3888A
CN101103888A CNA2007101422301A CN200710142230A CN101103888A CN 101103888 A CN101103888 A CN 101103888A CN A2007101422301 A CNA2007101422301 A CN A2007101422301A CN 200710142230 A CN200710142230 A CN 200710142230A CN 101103888 A CN101103888 A CN 101103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dirt bucket
storage dirt
l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22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京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3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38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83Dust collecting chambers; Dust collecting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2Dry filters
    • A47L9/127Dry filters tube- or sleeve-shap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储尘容器,它包括储尘桶、盖子、设置在储尘桶外侧的开闭操作部件,在所述的储尘桶上开设有用于和吸管相连接的注入口;在盖子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的盖子通过转动轴与储尘桶的上端相枢轴连接,在所述的转动轴上套设有为盖子提供弹性力的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个引脚与储尘桶相抵触,扭簧的另一个引脚与盖子相抵触;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的通过第三转动轴与储尘桶相枢轴连接,储尘桶除了上部以外,其余部分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漏水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隔离板分离灰尘脏物和水份,水份不会再流出,并且灰尘脏物也不再潮湿,不用担心细菌繁殖等问题。

Description

储尘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清扫机,特别是安装在蒸汽清扫机里面的储尘容器,所述的储尘容器可以有效地防止下部漏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安装在蒸汽清扫机内的储尘容器,已经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6-0024592号和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651907号中予以披露,专利公报2006-0024592中的储尘容器的结构如附图9、附图10所示意。该储尘容器包括储尘桶(1),在储尘桶(1)的下部通过铰链连接有下盖(2),在下盖(2)的一端具有突起部(21),在储尘桶(1)的一侧设置有开闭操作部(3),在所述的开闭操作部(3)的下部设置有挂台部(31),所述的挂台部(31)可以与突起部(21)相互挂住或者脱离,所述的开闭操作部(3)的主体中央通过合页与储尘桶相连接,在开闭操作部(3)的上部和储尘桶之间设置有弹簧(4)。
同时,在下盖(2)与储尘桶(1)相铰接的部位还设置有为下盖提供弹性力的弹性件(10)。
所述的弹性件(10)套设在下盖与储尘桶(1)相连接的铰链上,弹性件(10)的一端与下盖(2)相抵触,弹性件(10)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储尘桶(1)上,当下盖(2)盖住储尘桶(1)的底部,即突起部(21)与挂台部(31)相扣合的时候,弹性件(10)处于压缩状态并且弹性件(10)的弹力使得下盖(2)具有从储尘桶(1)的下部弹开的趋势;当突起部(21)与挂台部(31)相脱离后,弹性件(10)使得下盖(2)从储尘桶(1)的下部弹开。
但是,当蒸汽清扫机的蒸汽吸入到储尘桶(1)内后会凝结成水,这些水可能通过下盖(2)与储尘桶(1)之间的缝隙渗出,使得储尘桶(1)的周围变得潮湿和脏乱。
即使在下盖(2)的边缘安装密封材料,当倒水的时候需要倒立储尘桶(1),水会从流入口或排气口中溢出。
同时,当打开下盖(2)的时候,需要操作者非常小心以防止水溅出。
另外,当在储尘桶(1)内混合了水和灰尘后,在电机的吸引力作用下,水混合着灰尘通过排气口向外喷出,会使得整台机器变得更加脏乱。
同时,在水与灰尘混合后,会滋生霉菌,造成细菌繁殖,不够卫生。
上述的这些缺点在专利公报第10-0651907号中也同样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漏水的用于蒸汽清扫机上的储尘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尘容器,它包括储尘桶、盖子、设置在储尘桶外侧的开闭操作部件,在所述的储尘桶上开设有用于和吸管相连接的注入口;在盖子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的盖子通过转动轴与储尘桶的上端相枢轴连接,在所述的转动轴上套设有为盖子提供弹性力的扭簧,所述的扭簧的一个引脚与储尘桶相抵触,扭簧的另一个引脚与盖子相抵触;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的通过第三转动轴与储尘桶相枢轴连接。
设置在储尘桶外侧的开闭操作部件,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通过第三转动轴与储尘桶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挂件,在盖子上设置有可以与所述的第一挂件相咬合的第二挂件,在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的位于第三转动轴下侧的部位与储尘桶之间设置有为开闭操作部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部件。
在所述盖子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过滤需要流出储尘桶的空气的过滤装置,所述的下侧指的是当盖子盖在储尘桶上时,盖子位于储尘桶内的一侧。
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盖子下侧的过滤器安装部件,所述的过滤器安装部件上设置收容槽,在收容槽内设置有过滤器,在过滤器安装部件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和排气口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
所述的储尘桶包括底面和围绕着底面并向上延伸的外壁,在底面和外壁围成的空间内具有围绕出第一储尘室的内壁,在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第二储尘室,在所述的第一储尘室内设置有隔离板,所述的第一储尘室位于隔离板下侧的部分构成集水室,在所述的隔离板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的集水室内排水的排水口。
这样,储尘桶除了上部以外,其余部分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漏水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隔离板分离灰尘脏物和水份,水份不会再流出,并且灰尘脏物也不再潮湿,不用担心细菌繁殖等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的盖子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6本发明实施例的拆分示意图;
附图7为过滤筒以及隔离板的主视图;
附图8为过滤筒及盖子的示意图;
附图9为传统的储尘容器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中的下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其中:1、储尘桶;2、下盖;3、开闭操作部;4、弹簧;21、突起部;10、弹性件;31、挂台部
100、储尘桶;1001、第一储尘桶;1002、第二储尘桶;105、底面;101、内壁;102、第一储尘室;103、外壁;104、第二储尘室;110、注入口;106、流动展开槽;150、手柄;500、隔离板;107、集水室;510、排水口;540、排水导管;105、底面;520、圆环;530、挂台突起;130、挂槽;600、过滤筒;560、支撑板;550、垫片;300、盖子;11、转动轴;10、扭簧;3、开闭操作部件;31、第一挂件;21、第二挂件;32、推进件;320、按压部件;310、排气口;108、固定展开槽;400、过滤装置;410、过滤器支撑部件;430、过滤器安装部件;420、收容槽;431、第一贯通孔;415、第二转动轴;414、拆装片;416、拆装部;418、第二扭簧;413、第二贯通孔;412、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8所示意;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储尘桶100和盖子300,
所述的储尘桶100包括第一储尘桶1001和第二储尘桶1002;所述的第一储尘桶1001由底面105和与底面105相连接并向上延伸的内壁101组成,内壁101的中心形成第一储尘室102,在所述的第一储尘室102内设置有过滤筒600。
所述的第二储尘桶1002包括底面105和围绕着底面105并向上延伸的外壁103组成,在外壁103和内壁101之间形成第二储尘室104。
在储尘桶100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和吸管(图中未示出)相连接的注入口110,注入口110通过内壁101和外壁103与第一储尘室102相连通。
通过注入口110进入储尘桶100得灰尘和水中,重量比较重的会沉积在第一储尘室102内,重量比较轻的沉积在第二储尘室104中。
在内壁101的背面具有设定深度的流动展开槽106,所述的流动展开槽106是为了使得第一储尘室102内的微小灰尘可以很好地流动到第二储尘室104内。
因为内壁101比外壁103小,所以灰尘可以通过内壁101进入到第二储尘室104内。但是,流动展开槽106可以使得灰尘更快地输送到第二储尘室104内。
在储尘桶100的外侧最好安装手柄150。
在第一储尘室102的内部最好设置有隔离板500,隔离板500将第一储尘室102分割为两个部分,上部用于储存灰尘等垃圾,下部为集水室107。
在隔离板500上开设有用于向集水室107排水所用的排水口510,所述的排水口510最好由靠近隔离板500中心处的多个小孔来组成。
在隔离板500的下侧最好设置有呈漏斗状的排水导管540,所述的排水导管540的下端靠近底面105。
在隔离板500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圆环520,用于防止当除去第一储尘室102和第二储尘室104内的垃圾时,集水室107内的积水进入第一储尘室102和第二储尘室104内。
在隔离板500的下侧设置有挂台突起530,在集水室107上设置有挂槽130,所述的挂台突起530呈“L”形,所述的挂槽130呈“丁”字形,当顺时针旋转隔离板500时,挂台突起530扣进挂槽130内;当逆时针旋转隔离板500时,挂台突起530从挂槽130中脱落。
通过挂台突起530和挂槽130的配合,还可以防止隔离板500向下移动。
所述的隔离板500也可以安装在外壁103上。
在所述的隔离板500的上部设置有具有多个孔的过滤筒600。
在安装过滤筒600的时候,应使得过滤筒600与隔离板500上的排水口510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影响水流。
在第一储尘室102内设置有用于支撑过滤筒600的支撑板560,所述的支撑板560与设置在隔离板500上侧的垫片550相连接。
在储尘桶100的上侧通过转动轴11枢轴连接有盖子300。
在转动轴11上套设有扭簧10,所述的扭簧10的一端与储尘桶100相抵触,扭簧10的另一端与盖子300相抵触,通过扭簧10来为盖子300提供弹性力并使得盖子300始终有在储尘桶100的上侧并保持打开状态的趋势。
为了使得盖子300可以盖住储尘桶100而不至于被扭簧10弹开,在储尘桶100的外侧设置有开闭操作部件3,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3的中部通过转动轴与储尘桶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挂件31,在盖子300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挂件31相配合的第二挂件21,在开闭操作部件3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推动的推进件32,在推进件32和外壁103之间设置有为所述的推进件32提供回复力的复位弹簧(图中未示出)。
当第一挂件31和第二挂件21相咬合的时候,所述的盖子300盖在储尘桶100的上侧,而当需要打开盖子300的时候,只需按压推进件32,使得第一挂件31和第二挂件21相脱离,然后扭簧10即可将盖子300弹开。
如果盖子300弹开的角度比较小的话,那么为了更方便地将盖子300完全打开,可以在盖子300的后侧设置有可以用手指按压的按压部件320。
当需要用盖子300重新盖在储尘桶100上时,只需从上向下按压盖子300,最终使得第一挂件31和第二挂件21相互扣住即可。
在盖子300上设置有排气口310,在储尘桶100上设置有与排气口310相匹配的固定展开槽108。
所述的排气口310与抽气用的电机相连接,在储尘桶100内经过过滤和净化的空气通过排气口310被排放出去。
在所述的盖子300的下侧设置有过滤装置400,所述的过滤装置400包括过滤器安装部件430和过滤器支撑部件410,所述的过滤器安装部件430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过滤器(图中未示出)的收容槽420,在过滤器安装部件430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和排气口310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431。
所述的过滤器支撑部件410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轴415与过滤器安装部件430相枢轴连接,过滤器支撑部件410的另一端与拆装片414相连接,所述的拆装片414可拆卸地与位于过滤器安装部件430上的拆装部416相连接。
在第二转动轴415上最好设置有第二扭簧418,该第二扭簧418的一端与过滤器安装部件430相抵触,另一端与过滤器支撑部件410相抵触,所述的第二扭簧418为过滤器支撑部件410提供弹性力并使得过滤器支撑部410具有从过滤器安装部件430上弹开的趋势。
在所述的过滤器支撑部件410的中央设置有具有第二贯通孔413的漏斗412,当盖子300盖在储尘桶100上的时候,所述的漏斗412位于过滤筒600上端的出口侧,漏斗412可以设置为圆台形或者圆筒形并具有海绵状的结构,漏斗412用于过滤通过储尘桶 00和过滤筒600的空气。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灰尘和水汽等脏物通过注入口110进入到储尘桶100内,脏物中重量比较大的沉积在第一储尘室102内,比较轻的脏物沉积在第二储尘室104内。
而在第一储尘室内,脏物会沉积在隔离板500上,水份通过排水口510流入集水室107内。
通过储尘桶100的空气通过过滤筒600进行第一次过滤,经过第一次过滤后的空气经过漏斗412后再进入过滤器(图中未示出)进行第二次过滤。
经过两次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第二贯通孔413以及排气口310向外界排放。
这样,储尘桶100除了上部以外,其余部分为一体结构,不会产生漏水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隔离板分离灰尘脏物和水份,水份不会再流出,并且灰尘脏物也不再潮湿,不用担心细菌繁殖等问题。
本发明中的储尘容器,不只限于前面所述的实例,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实施不同的变化。

Claims (4)

1.一种储尘容器,它包括储尘桶(100),在所述的储尘桶(100)上开设有用于和吸管相连接的注入口(110);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尘容器还包括
盖子(300),在盖子(300)上开设有排气口(310),所述的盖子(300)通过转动轴(11)与储尘桶(100)的上端相枢轴连接,在所述的转动轴(11)上套设有为盖子(300)提供弹性力的扭簧(10),所述的扭簧(10)的一个引脚与储尘桶(100)相抵触,扭簧(10)的另一个引脚与盖子(300)相抵触;
设置在储尘桶(100)外侧的开闭操作部件(3),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3)通过第三转动轴(33)与储尘桶(100)相枢轴连接,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挂件(31),在盖子(300)上设置有可以与所述的第一挂件(31)相咬合的第二挂件(21),在所述的开闭操作部件(3)的位于第三转动轴(33)下侧的部位与储尘桶(100)之间设置有为开闭操作部件(3)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尘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子(300)的朝向储尘桶(100)内腔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过滤需要流出储尘桶(100)的空气的过滤装置(4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400)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盖子(300)下侧的过滤器安装部件(430),在所述的过滤器安装部件(430)上设置收容槽(420),在收容槽(420)内设置有过滤器,在过滤器安装部件(430)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和排气口(310)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431)。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尘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尘桶(100)包括底面(105)和围绕着底面(105)并向上延伸的外壁(103),在底面(105)和外壁(103)围成的空间内具有围绕出第一储尘室(102)的内壁(101),在外壁(103)和内壁(101)之间形成第二储尘室(104),在所述的第一储尘室(102)内设置有隔离板(500),所述的第一储尘室(102)位于隔离板(500)下侧的部分构成集水室(107),在所述的隔离板(500)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的集水室(107)内排水的排水口(510)。
CNA2007101422301A 2007-03-21 2007-08-17 储尘容器 Pending CN1011038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27734A KR100840889B1 (ko) 2007-03-21 2007-03-21 집진 용기
KR1020070027734 2007-03-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3888A true CN101103888A (zh) 2008-01-16

Family

ID=3899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422301A Pending CN101103888A (zh) 2007-03-21 2007-08-17 储尘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40889B1 (zh)
CN (1) CN10110388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29672B1 (ko) 2015-03-31 2021-11-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진공 청소기
DE202017000984U1 (de) 2016-02-29 2017-05-29 Lg Electronics Inc. Staubsauger
TWI643597B (zh) 2016-02-29 2018-12-1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WO2017150862A1 (ko) 2016-02-29 2017-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
EP3424390B1 (en) 2016-02-29 2021-03-31 LG Electronics Inc. -1- Vacuum cleaner
TWI664943B (zh) 2016-02-29 2019-07-1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DE202017000985U1 (de) 2016-02-29 2017-05-29 Lg Electronics Inc. Staubsauger
TWI643596B (zh) 2016-02-29 2018-12-1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TWI641353B (zh) 2016-02-29 2018-11-2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TWI636758B (zh) 2016-02-29 2018-10-0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TWI653962B (zh) 2016-02-29 2019-03-2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TWI637718B (zh) 2016-02-29 2018-10-1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WO2017150874A1 (ko) 2016-02-29 2017-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
TWI664944B (zh) 2016-02-29 2019-07-11 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真空吸塵器
KR101952694B1 (ko) * 2016-08-25 2019-0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
DE202017002619U1 (de) 2016-05-20 2017-08-04 Lg Electronics Inc. Staubsau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9827A (ja) * 2003-01-29 2004-08-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集塵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KR20050019270A (ko) * 2003-08-18 2005-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물청소 겸용 진공청소기
KR100667869B1 (ko) * 2004-12-22 2007-01-15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40889B1 (ko) 2008-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3888A (zh) 储尘容器
JP2008515629A5 (zh)
AU2008203326A1 (en) Cyclone contaminant collecting apparatus for vacuum cleaner
CN109044210A (zh) 拖地机用防漏水装置
US20100095473A1 (en) Bucket for handling liquids
EP3741278A1 (en) Dust collection box and sweeping robot
WO2021127131A1 (en) Floor cleaner
CA2562459C (en) Liquid aspirator
CN1316109C (zh) 洗衣机的洗涤剂盒结合装置
KR101369553B1 (ko) 분할 개폐되는 싱크대 배수구용 거름망
US10335001B1 (en) Dust collection box and robot vacuum cleaner
EP0110482A1 (fr) Machine à laver le linge à canalisation de vidange s'ouvrant en fond de cuve
KR20130131855A (ko) 하부 배출도어를 갖는 싱크대 배수구용 거름망
JP2013141456A (ja) セルストレーナー
CN106319885B (zh) 洗衣机
CN101103886B (zh) 吸尘容器
CN101795748B (zh) 空气过滤装置
JP2008194085A (ja) 電気掃除機用の集塵容器
KR102186655B1 (ko) 거름 망을 구비한 조리용 기구
CN209556084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CN214877423U (zh) 一种集成式茶水垃圾桶
KR200224035Y1 (ko) 기름제거용 국자
CN216755598U (zh) 一种厨房垃圾过滤装置
CN215175319U (zh) 烟机
CN207797157U (zh) 一种可拆卸的集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