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3649A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Google Patents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03649A CN101103649A CNA2006800021035A CN200680002103A CN101103649A CN 101103649 A CN101103649 A CN 101103649A CN A2006800021035 A CNA2006800021035 A CN A2006800021035A CN 200680002103 A CN200680002103 A CN 200680002103A CN 101103649 A CN101103649 A CN 101103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velling carriage
- user data
- maximum allowable
- serving cell
- allowable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115 recruit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465000 Mus musculus Pra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2—Traffic shap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5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the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having a maximum bit rate or a bit rate guarante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其是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该服务小区中共用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在该移动台构成为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由移动台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线路控制台RNC构成为:在从移动台UE对无线基站NodeB的上行链路中,鉴于无线基站NodeB的无线资源、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移动台UE的发送功率、移动台UE的发送处理性能或上层应用程序所需的传送速度等,决定单个信道的传送速度,根据第3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 Layer)的消息,对移动台UE及无线基站NodeB的每一个发出所决定的单个信道传送速度的通知。
在此,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存在于无线基站NodeB的高层,是控制无线基站NodeB或移动台UE的装置。
一般,数据通信与声音通话、TV通话相比,通话量(traffic)多种情况下成批地(burst)产生,因而希望高速变更数据通信所采用的信道的传送速度。
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无线线路控制台RNC通常统一控制很多无线基站NodeB,故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处理负载或处理延迟等理由,存在难以对高速(例如1~100ms左右)信道的传送速度进行变更控制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可以对高速信道的传送速度进行变更控制,也存在装置的安装成本或网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信道传送速度在数百ms~数s数量级下进行变更控制成为惯例。
因此,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图2(a)所示,在进行成批(burst)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容忍低速、高延迟及低传送效率的状态来发送数据,或如图2(c)所示确保高速通信用的无线资源,而容忍空闲时间的无线频带资源或无线基站NodeB中的硬件资源浪费的情况下来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2(a)~(c)中,在纵轴的无线资源中,适用上述的无线频带资源及硬件资源双方。
因此,在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标准化团体的“3GPP”及“3GPP2”中,为了有效利用无线资源,探讨无线基站NodeB与移动台UE之间的第1层及MAC子层(第2层)中的高速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以下将该探讨或所探讨的功能总称为“增强上行链路(EUL:Enhanced Uplink)”。
一直以来,在“增强上行链路”之中探讨过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如下所述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下对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进行概述。
第一,探讨被称为“Time & Rate Control”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无线基站NodeB在每规定定时内,决定许可发送用户数据的移动台UE及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将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或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信息和移动台ID一起进行通知。
然后,由无线基站NodeB指定的移动台UE以所指定的定时及传送速度(或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范围内)进行用户数据的发送。
第二,探讨被称为“Rate Control per UE”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若存在应向无线基站NodeB发送的用户数据,则各移动台UE可以发送该用户数据,但关于该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则采用以下方法:按照每个发送帧或按照多个发送帧由无线基站NodeB来决定并通知给各移动台UE。
在此,无线基站NodeB在通知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之际,通知该定时内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本身或者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值(例如Up命令/Down命令两值)。
第三,探讨被称为“Rate Control per Cell”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无线基站NodeB向通信中的移动台UE通知共用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或计算该传送速度所需的信息,各移动台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来决定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Time & Rate Control”及“Rate Control per UE”理想情况下能成为改善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容量最佳的控制方法,但需要在把握滞留于移动台UE的缓冲器内的数据量或移动台UE中的发送功率等的基础上分配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因此存在无线基站NodeB的控制负荷增大的问题。
再有,在这些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存在控制信号的交换所导致的开销增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Rate Control per Cell”中,因为无线基站NodeB通知小区共用的信息,各移动台UE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而自动求取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故具有无线基站NodeB的控制负荷少的优点。
然而,由于无线基站需要构成为不论哪个移动台UE发送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都可以接收,故为了有效利用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容量,存在无线基站NodeB的装置规模增大的问题。
因此,例如如非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以下方式(Autonomous ramping法):移动台UE由预先通知的初始传送速度开始,依据规定的规则使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增加,从而防止无线基站NodeB导致的过度的无线容量分配,结果防止无线基站的装置规模增大。
在该方式中,无线基站根据各区段(sector)中的硬件资源或无线资源(例如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决定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以控制通信中的移动台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以下具体说明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及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
在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中,构成为:无线基站向与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无线基站在与其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而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设定得较低,以便不产生硬件资源不足。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在与其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等下,在硬件资源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重新设定得较高。
再有,在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中,构成为:无线基站向与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无线基站在与其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上行链路中的测定干扰量(例如噪声增加量)超过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加量)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设定得较低,以使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处于允许值内(参照图3)。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在与其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等下,当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例如噪声增加量)在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加量)内且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重新设定得较高(参照图3)。
在增强上行链路中,存在服务小区(或服务小区组)的概念。图4中示出应用了增强上行链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的连接形态的例子。
在此,在增强上行链路中,将采用HARQ处理或调度处理来传送用户数据的信道作为“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Enhanced DedicatedPhysical Channel)”;将传送上行用户数据的信道作为“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将传送上行控制数据的信道作为“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Enhanc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再有,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只发送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还发送现有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设想在专用物理信道(DPCH)中传送核心网络与移动台UE之间的第3层控制信息。
还有,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AbsoluteGrant Channel)传送上行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移动台UE始终只接收从一个小区发送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在此,将发送移动台UE应接收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的小区称为该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将属于与服务小区相同的无线基站NodeB的小区称为该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组”。
由服务小区来控制移动台UE中的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故无线线路控制台RNC通常按照使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中的电场强度最强的小区成为服务小区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此,将变更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行为称为“服务小区转换”。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小区转换中的移动目标的小区内,若不能分配与进行该小区转换的移动台UE所传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相平衡的资源,则该小区转换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在该情况下,移动目标的小区进行以下动作:降低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以在资源中制造富余,并为了该移动台UE来确保该资源,但存在以下问题:关于到此为止所发送的用户数据,可能全部造成接收错误。
即,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小区转换中的移动目标的小区的无线基站NodeB,无法向进行该小区转换的移动台分配资源,因此存在可能引起通信品质显著劣化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1:3GPP TSG-RAN R1-04077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进行小区转换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移动目标的小区中的资源分配不足所导致的通信品质显著劣化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该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包括: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无线线路控制台向该移动台通知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步骤;和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还可以具有: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还可以具有: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利用第3层消息,向所述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来发送用户数据,其主旨在于,具备: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在变更所述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接收由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和传送速度控制部,其构成为: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还可以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通知的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还可以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无线线路控制台,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主旨在于,具备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通知部,其构成为: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向该移动台通知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三特征中,还可以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通知部,其构成为: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利用第3层消息,向所述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主旨在于,包括: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无线线路控制台向该移动台通知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根据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步骤;和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第四特征中,还具有: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四特征中,还具有: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利用第3层消息,向所述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是一种移动台,其经由上行链路来发送用户数据,其主旨在于,具备: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在变更所述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接收由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和传送速度控制部,其构成为: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根据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五特征中,还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通知的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在本发明的第五特征中,还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图。
图2(a)~(c)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成批数据时的动作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中的传送速度时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现有的采用增强上行链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连接形态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e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中的MAC-e及第1层处理部(上行链路用构成部分)的功能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中的MAC-e及第1层处理部(上行链路用构成部分)的MAC-e功能部的功能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线路控制台的功能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
参照图5~图1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多个无线基站NodeB#1~#5和无线线路控制台RNC。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构成为:对移动台UE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下行链路中采用“HSDPA”,在上行链路中采用“EUL(增强上行链路)”。此外,在“HSDPA”及“EUL”两者中,进行基于HARQ的再送控制(N处理的停-等)。
因此,在上行链路中,采用由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及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构成的增强专用物理信道、和由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及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Physical Control Channel)构成的专用物理信道。
在此,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发送用于规定E-DPDCH的发送格式(发送块尺寸等)的发送格式编号、HARQ相关的信息(再送次数等)、调度相关的信息(移动台UE中的发送功率或缓冲器滞留量等)等EUL用控制数据。
此外,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被映射到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根据用该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发送的EUL用控制数据来发送移动台UE用的用户数据。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发送用于RAKE合成或SIR测定等的导频符号(pilot symbol)、用于识别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的发送格式的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或下行链路中的发送功率控制位等的控制数据。
另外,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被映射到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根据用该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发送的控制数据,发送移动台UE用的用户数据。其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移动台UE中不存在应该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不被发送。
此外,在上行链路中,也可以利用应用了HSPDA时所需的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Channel)或随机存取信道(RACH)。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发送下行品质识别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或高速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用送达确认信号(Ask或Nack)。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台UE具备:总线接口31、呼叫处理部32、基带处理部33、RF部34与收发天线35。
其中,这些功能可以作为硬件独立存在,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一体化,还可以由软件的处理(process)来构成。
总线接口31构成为:将从呼叫处理部32输出的用户数据转送到其他功能部(例如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部)。另外,总线接口部31构成为:将从其他功能部(例如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功能部)发送来的用户数据转送到呼叫处理部32。
呼叫处理部32构成为:进行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呼叫控制处理。
基带信号处理部33构成为:对从RF部34发送的基带信号,实施包含逆扩散处理或RAKE合成处理或FEC译码处理的第1层处理、包含MAC-e处理或MAC-d处理的MAC处理、和RLC处理,将所取得的用户数据发送到呼叫处理部32。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33构成为:对从呼叫处理部32发送来的用户数据实施RLC处理、MAC处理或第1层处理后,生成基带信号并发送到RF部34。
另外,对基带信号处理部33的具体功能将在后面说明。RF部34构成为:对经由收发天线35接收的无线频带的信号实施检波处理、滤波处理或量化处理等后,生成基带信号,并发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33。再有,RF部34构成为: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33发送来的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带的信号。
如图6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33具备:RLC处理部33a、MAC-d处理部33b、MAC-e处理部33c和第1层处理部33d。
RLC处理部33a构成为:对从呼叫处理部32发送来的用户数据实施第2层的高位层中的处理(RLC处理),并发送到MAC-d处理部33b。
MAC-d处理部33b构成为:赋予信道识别符首部,并根据上行链路中的发送功率的限度,生成上行链路中的发送格式。
如图7所示,MAC-e处理部33c具备E-TFC选择部33c1和HARQ处理部33c2。
E-TFC选择部33c1构成为:根据从无线基站NodeB发送的调度信号,决定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及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的发送格式(E-TFC)。
即,E-TFC选择部33c1构成为决定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另外,E-TFC选择部33c1向第1层处理部33d发送所决定的针对发送格式的发送格式信息(发送数据块尺寸、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与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发送功率比等),并且将所决定的发送数据块尺寸或发送功率比发送到HARQ处理部33c2。
在此,调度信号包含该移动台UE中的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例如最大允许发送数据块尺寸、或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与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的发送功率比的最大值(最大允许发送功率比)等)、或与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中包含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
该调度信号是在该移动台UE所处的小区内被通知的信息,包括处于该区段内的全部移动台或处于该区段内的特定组的移动台所对应的控制信息。
在此,E-TFC选择部33c1构成为:使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增加,直至达到通过调度信号而从无线基站NodeB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具体是,E-TFC选择部33c1也可以构成为:在服务小区的变更中自动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直至达到从无线基站NodeB通知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即,E-TFC选择部33c1构成为:根据通过调度信号而从无线基站NodeB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再有,E-TFC选择部33c1还可以构成为:在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自动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直至达到由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移动目标的小区)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即,E-TFC选择部33c1还可以构成为:在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由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移动目标的小区)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还有,E-TFC选择部33c1也可以构成为:在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自动提高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直至达到由无线线路控制装置RNC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即,E-TFC选择部33c1也可以构成为:在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由无线线路控制装置RNC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HARQ处理部33c2构成为:进行“N处理的停-等(Stop and Wait)”的处理管理,根据从无线基站NodeB接收的送达确认信号(上行数据用的Ack/Nack)来进行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
具体是,HARQ处理部33c2根据从第1层处理部33d输入的CRC结果判断下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是否成功。而且,HARQ处理部33c2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送达确认信号(下行用户数据用的Ack或Nack),并发送到第1层处理部33d。另外,HARQ处理部33c2在上述判断结果为OK的情况下,将从第1层处理部33d输入的下行用户数据发送到MAC-d处理部33d。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NodeB具备:HWY接口11、基带信号处理部12、呼叫控制部13、1个或多个收发部14、1个或多个放大器部15和1个或多个收发天线16。
HWY接口11是与无线线路控制台RNC的接口。具体讲,HWY接口11构成为:从无线线路控制台RNC接收经由下行链路发送到移动台UE的用户数据,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2。另外,HWY接口11构成为:从无线线路控制台RNC接收对无线基站NodeB的控制数据,并输入到呼叫控制部13。
此外,HWY接口11构成为: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2取得经由上行链路而从移动台UE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所包含的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无线线路控制台RNC。进一步,HWY接口11构成为:从呼叫控制部13取得对无线线路控制台RNC的控制数据,并发送到无线线路控制台RNC。
基带信号处理部12构成为:对从HWY接口11取得的用户数据实施RLC处理、MAC层处理(MAC-d处理或MAC-e处理)或第1层处理,生成基带信号并转送到收发部14。
在此,下行链路中的MAC层处理中包含HARQ处理或调度处理或传送速度控制处理等。再有,下行链路中的第1层处理中包含用户数据的信道编码处理或扩散处理等。
还有,基带信号处理部12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取得的基带信号实施第1层处理或MAC层处理(MAC-d处理或MAC-e处理)或RLC处理,提取用户数据,并转送到HWY接口11。
在此,上行链路中的MAC层处理中包含HARQ处理或调度处理或传送速度控制处理或首部废弃处理等。此外,上行链路中的第1层处理中包含逆扩散处理、RAKE合成处理或纠错译码处理等。
另外,对基带信号处理部12的具体功能将在后面说明。此外,呼叫控制部13根据从HWY接口11取得的控制数据进行呼叫控制处理。
收发部14构成为:实施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2取得的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带信号(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并发送到放大器部15。另外,收发部14构成为:实施将从放大器部15取得的无线频带信号(上行链路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处理,并发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2。
放大器部15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取得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放大,并经由收发天线16发送到移动台UE。此外,放大器部15构成为:对由收发天线16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到收发部14。
如图9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12具备RLC处理部121、MAC-d处理部122与MAC-e及第1层处理部123。
MAC-e及第1层处理部123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取得的基带信号进行逆扩散处理、RAKE合成处理、纠错译码处理或HARQ处理等。
MAC-d处理部122构成为:对来自MAC-e及第1层处理部123的输出信号进行首部的废弃处理等。
RLC处理部121构成为:对来自MAC-d处理部122的输出信号进行RLC层中的再送控制处理或RLC-SDU的重构处理等。
其中,这些功能在硬件上没有明确分开,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如图10所示,MAC-e及第1层处理部(上行链路用构成部分)123具备:DPCCH RAKE部123a、DPDCH RAKE部123b、E-DPCCH RAKE部123c、E-DPDCH RAKE部123d、HS-DPCCH RAKE部123e、RACH处理部123f、TFCI译码器部123g、缓冲器123h、123m、再逆扩散部123i、123n、FEC译码器部123j、123p、E-DPCCH译码器部123k、MAC-e功能部123l、HARQ缓冲器123o、MAC-hs功能部123q和干扰功率测定部123r。
E-DPCCH RAKE部123c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发送的基带信号内的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实施逆扩散处理、使用了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所包含的导频符号(pilot symbol)的RAKE合成处理。
E-DPCCH译码器部123k构成为:对E-DPCCH RAKE部123c的RAKE合成输出实施译码处理,取得发送格式编号、与HARQ相关的信息或与调度相关的信息等,并输入到MAC-e功能部123l中。
E-DPDCH RAKE部123d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发送的基带信号内的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实施采用了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的发送格式信息(编码数)的逆扩散处理、和采用了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所包含的导频符号的RAKE合成处理。
缓冲器123m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的发送格式信息(符号数),储存E-DPDCH RAKE部123d的RAKE合成输出。
再逆扩散部123n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的发送格式信息(扩散率),对储存在缓冲器123m内的E-DPDCH RAKE部123d的RAKE合成输出实施逆扩散处理。
HARQ缓冲器123o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的发送格式信息,储存再逆扩散部123n的逆扩散处理输出。
FEC译码器部123p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的发送格式信息(发送数据块尺寸),对储存在HARQ缓冲器123o内的再逆扩散部123n的逆扩散处理输出实施纠错译码处理(FEC译码处理)。
干扰功率测定部123r构成为:对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噪声增加量)、例如将本小区设为服务小区的移动台的干扰功率或整体的干扰功率等进行测定。
在此,噪声增加量是指规定频率内的规定信道中的干扰功率和该规定频率内的噪声功率(热噪声功率或来自移动通信系统外的噪声功率)之比(来自噪声最低限度的接收信号强度)。即,噪声增加量是正在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接收电平相对于未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接收电平(噪声最低限度(noise floor))而具有的偏置量。
MAC-e功能部1231构成为:根据从E-DPCCH译码器部123k取得的发送格式编号、与HARQ相关的信息或与调度相关的信息等,计算发送格式信息(编码数、符号数、扩散率或发送数据块尺寸等)并输出。
另外,MAC-e功能部123l如图11所示,具备: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HARQ管理部123l2和调度部123l3。
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构成为:将从E-DPCCH译码器部123k输入的发送格式编号、与HARQ相关的信息或与调度相关的信息发送到HARQ管理部123l2。
另外,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构成为:将从E-DPCCH译码器部123k输入的与调度相关的信息发送到调度部123l3。
此外,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构成为:输出从E-DPCCH译码器部123k输入的发送格式编号所对应的发送格式信息。
HARQ管理部123l2根据从FEC译码器部123p输入的CRC结果,判断上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是否成功。然后,HARQ管理部123l2根据该判断结果来生成送达确认信号(Ack或Nack),并发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2的下行链路用构成部分。另外,HARQ管理部123l2在上述判断结果为OK的情况下,将从FEC译码器部123p输入的上行用户数据发送到无线线路控制台RNC。
再有,HARQ管理部123l2在上述判断结果为OK的情况下,清除HARQ缓冲器123o所储存的软判断信息。另一方面,HARQ管理部123l2在上述判断结果为NG的情况下,将上行用户数据储存在HARQ缓冲器123o内。
进而,HARQ管理部123l2将上述判断结果转送到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根据所接收到的判断结果,向E-DPDCHRAKE部123d及缓冲器123m通知下一TTI所应具备的硬件资源,并进行用于确保HARQ缓冲器123o的资源的通知。
另外,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针对缓冲器123m及FEC译码器部123p,按照每个TTI,在存在缓冲器123m所储存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将HARQ缓冲器123o所储存的相当于该TTI的处理中的上行用户数据和新接收到的上行用户数据相加后,向HARQ缓冲器123o及FEC译码器部123p指示进行FEC译码处理。
再有,调度部123l3向基带信号处理部12的下行链路用构成部分指示:根据无线基站NodeB的上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或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噪声增加量)等,通知包含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最大允许发送数据块尺寸或最大允许发送功率比等)的调度信号。
具体是,调度部123l3构成为:根据从E-DPCCH译码器部123k发送来的与调度相关的信息(上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或从干扰功率测定部123r发送来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决定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以控制通信中的移动台的用户传送速度。
以下,对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及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在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中,调度部123l3构成为:通过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对与属下的小区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调度部123l3在与属下的小区连接的移动台UE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高且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设定得较低,以便不会产生硬件资源不足。
另一方面,调度部123l3在与属下的小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等下,在硬件资源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再次设定得较高。
还有,在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中,调度部123l3构成为:通过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向与属下的区段连接的移动台UE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调度部123l3在与其属下的小区连接的移动台中UE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且上行链路中的测定干扰量(例如噪声增加量)超过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加量)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设定得较低,以使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处于允许值内(参照图3)。
另一方面,调度部123l3在与其属下的小区连接的移动台UE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等下,当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例如噪声增加量)在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加量)内且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重新设定得较高(参照图3)。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线路控制台RNC是位于无线基站NodeB的上层的装置,构成为控制无线基站NodeB与移动台UE之间的无线通信。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具备:交换台接口51、LLC层处理部52、MAC层处理部53、媒体信号处理部54、基站接口55与呼叫控制部56。
交换台接口51是与交换台1的接口。交换台接口51构成为:将从交换台1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转送到LLC层处理部52,并将从LLC层处理部5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转送到交换台1。
LLC层处理部52构成为:实施序列编号等的首部或尾部(trailer)的合成处理等的LLC(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处理。LLC层处理部52构成为:在实施了LLC子层处理后,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向交换台接口51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向MAC层处理部53发送。
MAC层处理部53构成为实施优先控制处理或首部赋予处理等的MAC层处理。MAC层处理部53构成为:在实施了MAC层处理后,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向LLC层处理部52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向基站接口55(或媒体信号处理部54)发送。
媒体信号处理部54构成为对声音信号或实时图像信号实施媒体信号处理。媒体信号处理部54构成为:在实施了媒体信号处理后,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向MAC层处理部53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向基站接口55发送。
基站接口55是与无线基站NodeB的接口。基站接口55构成为:将从无线基站NodeB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转送到MAC层处理部53(或媒体信号处理部54),将从MAC层处理部53(或媒体信号处理部54)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转送到无线基站NodeB。
呼叫控制部56构成为:实施无线资源管理处理、或基于第3层信令的信道的设定及开放处理等。在此,无线资源管理处理中包含接收呼叫控制处理或越区切换(hand over)处理等。
具体是,呼叫控制部56构成为:根据来自移动台UE的测定报告或来自无线基站NodeB的测定报告等,判断是否进行小区转换。
再有,呼叫控制部56构成为:在开始小区转换之际,根据该小区转换中的移动目标小区的资源分配状态或上行链路中的通信量等,向进行小区转换的移动台UE通知上行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再有,呼叫控制部56也可以构成为:在小区转换结束后,通过使该小区转换的结束消息(第3层消息)中包含该小区转换的移动目标小区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从而向该移动台UE通知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13,对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台UE中进行小区转换之际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移动台UE的服务小区从无线基站NodeB#1属下的小区变更为无线基站NodeB#2属下的小区时的小区转换的图。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1001中,移动台UE与无线基站NodeB#1连接,进行基于用户数据信道的通信。
在步骤S1002中,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在决定为开始小区转换的情况下,向无线基站NodeB#1发送指示进行用于变更移动台UE所连接的服务小区的准备的连接变更准备请求,在步骤S1003中,无线基站NodeB#1进行与该连接变更准备请求对应的准备,并向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发送通知该准备结束的连接变更准备响应。
在步骤S1004中,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向无线基站NodeB#2发送指示进行用于变更移动台UE所连接的服务小区的准备的连接变更准备请求,在步骤S1005中,无线基站NodeB#2进行与该连接变更准备请求对应的准备,并向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发送通知该准备结束的连接变更准备响应。
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在步骤S1006中,向无线基站NodeB#1发送断开移动台UE与该无线基站NodeB#1之间的连接用的连接断开请求,在步骤S1007及S1008中,对无线基站NodeB#2及移动台UE分别发送设定移动台UE与该无线基站NodeB#2之间的连接用的连接设定请求。
在此,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利用连接设定请求,针对上行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向移动台UE报告。
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在步骤S1009中,从包含该小区转换中的移动目标的服务小区的无线基站NodeB#2,接收上行同步确立响应,在步骤S1010中,从进行该小区转换的移动台UE接收下行同步确立响应。
在步骤S1011中,无线线路控制台RNC利用用于通知该小区转换结束的结束消息(第3层消息),向移动台UE通知由该小区转换中的移动目标的服务小区通知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在步骤S1012中,开始基于设定在移动台UE与无线基站NodeB#2之间的用户数据信道的通信。然后,在通过绝对速度分配信道从移动目标的服务小区接收新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之前,移动台UE将上行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通知的上行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即使在进行小区转换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移动目标小区中的资源分配不足所导致的通信品质显著恶化。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在进行小区转换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移动目标小区中的资源分配不足所导致的通信品质显著恶化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laims (14)
1.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该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包括:
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无线线路控制台向该移动台通知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步骤;和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利用第3层消息,向所述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4.一种移动台,其经由上行链路来发送用户数据,该移动台具备:
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接收由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和
传送速度控制部,其构成为: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通知的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7.一种无线线路控制台,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中具备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通知部,构成为: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向该移动台通知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8.一种无线线路控制台,其中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通知部,构成为: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利用第3层消息,向所述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9.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对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该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包括:
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无线线路控制台向该移动台通知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根据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步骤;和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利用第3层消息,向所述移动台通知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步骤,
所述移动台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所通知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12.一种移动台,其经由上行链路来发送用户数据,该移动台具备:
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在变更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的情况下,接收由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用户数据的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和
传送速度控制部,其构成为: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中,根据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所述初始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在所述服务小区的变更结束后,根据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通知的变更后的该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台,其特征在于,
具备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接收部,其构成为:接收由所述无线线路控制台通知的变更后的所述移动台的服务小区中的所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
所述传送速度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04588/2005 | 2005-01-11 | ||
JP2005004588 | 2005-01-11 | ||
PCT/JP2006/300228 WO2006075629A1 (ja) | 2005-01-11 | 2006-01-11 |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03649A true CN101103649A (zh) | 2008-01-09 |
CN101103649B CN101103649B (zh) | 2012-12-26 |
Family
ID=3667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800021035A Active CN101103649B (zh) | 2005-01-11 | 2006-01-11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59043B2 (zh) |
EP (1) | EP1848236B1 (zh) |
JP (1) | JP4580942B2 (zh) |
KR (1) | KR100913516B1 (zh) |
CN (1) | CN101103649B (zh) |
BR (1) | BRPI0606666B1 (zh) |
RU (1) | RU2367091C2 (zh) |
WO (1) | WO200607562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0748A (zh) * | 2008-03-31 | 2015-01-07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为小区转发接入信道状态中的增强型专用信道处理标识符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895059B1 (ko) * | 2005-01-11 | 2009-05-04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 전송 속도 제어 방법, 이동국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
WO2006101115A1 (ja) * | 2005-03-22 | 2006-09-28 | Ntt Docomo, Inc. |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FR2902594A1 (fr) * | 2006-06-16 | 2007-12-21 | France Telecom | Unite et procede de definition d'une regle de session dans un reseau |
US9124436B2 (en) | 2010-12-16 | 2015-09-01 | Cellco Partnership | Intelligent automated data usage upgrade recommendation |
US9043455B1 (en) | 2011-04-06 | 2015-05-26 | Cellco Partnership | Universal data remote |
US9723092B1 (en) * | 2011-04-07 | 2017-08-01 | Cellco Partnership | Universal data remote application framework |
EP3132554B1 (en) * | 2014-05-08 | 2018-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device for joint decoding and method thereof |
EP3881600B1 (en) * | 2019-03-11 | 2024-07-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lmn rate control |
CN112243218B (zh) * | 2019-07-19 | 2022-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71118A1 (en) * | 2001-06-06 | 2003-09-11 | Kazuyuki Miya | Cellular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cellular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
US6757520B2 (en) * | 2001-06-26 | 2004-06-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serving sector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036627B2 (ja) * | 2001-09-27 | 2008-01-2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CN1613207B (zh) | 2001-12-07 | 2010-05-05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控制装置、移动通信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系统 |
JP3771176B2 (ja) | 2002-02-01 | 2006-04-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7539165B2 (en) * | 2002-05-24 | 2009-05-26 | Antti Toskal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ignaling for uplink rate control |
WO2004062311A1 (ja) * | 2002-12-27 | 2004-07-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
JP4083567B2 (ja) * | 2002-12-27 | 2008-04-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
US7660282B2 (en) * | 2003-02-18 | 2010-0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
US7321780B2 (en) * | 2003-04-30 | 2008-01-22 | Motorola, Inc. | Enhanced uplink rate selection by a communication device during soft handoff |
US7158796B2 (en) * | 2003-06-16 | 2007-0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ly managing reverse link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126928B2 (en) * | 2003-08-05 | 2006-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rant, acknowledgement, and rate control active sets |
US7315527B2 (en) * | 2003-08-05 | 2008-01-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tended acknowledgement and rate control channel |
WO2006067556A1 (en) * | 2004-12-22 | 2006-06-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mission in a shared medium having different access modes |
-
2006
- 2006-01-11 CN CN2006800021035A patent/CN101103649B/zh active Active
- 2006-01-11 KR KR1020077017598A patent/KR10091351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1-11 WO PCT/JP2006/300228 patent/WO2006075629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6-01-11 JP JP2006552945A patent/JP4580942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1-11 US US11/794,977 patent/US8359043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1-11 EP EP06702626.0A patent/EP1848236B1/en active Active
- 2006-01-11 BR BRPI0606666A patent/BRPI0606666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01-11 RU RU2007130704/09A patent/RU2367091C2/ru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0748A (zh) * | 2008-03-31 | 2015-01-07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为小区转发接入信道状态中的增强型专用信道处理标识符 |
CN104270748B (zh) * | 2008-03-31 | 2018-09-04 |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为小区转发接入信道状态中的增强型专用信道处理标识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RU2367091C2 (ru) | 2009-09-10 |
BRPI0606666A2 (pt) | 2009-07-07 |
WO2006075629A1 (ja) | 2006-07-20 |
JP4580942B2 (ja) | 2010-11-17 |
RU2007130704A (ru) | 2009-02-20 |
JPWO2006075629A1 (ja) | 2008-06-12 |
KR100913516B1 (ko) | 2009-08-21 |
US20080207216A1 (en) | 2008-08-28 |
US8359043B2 (en) | 2013-01-22 |
EP1848236A1 (en) | 2007-10-24 |
EP1848236B1 (en) | 2016-08-31 |
CN101103649B (zh) | 2012-12-26 |
KR20070087242A (ko) | 2007-08-27 |
EP1848236A4 (en) | 2008-12-10 |
BRPI0606666B1 (pt) | 2019-0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03649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51823B (zh)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以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099408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 |
CN1829111B (zh) |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台 | |
CN1825782B (zh) | 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 |
CN101156333A (zh)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 |
CN1862994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03643B (zh) |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71771A (zh)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71872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CN101171772B (zh) |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64361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 |
CN101156484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56343B (zh) | 发送方法、接收方法、无线基站及移动台 | |
CN101151930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CN101103594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71871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CN101151926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KR20060095524A (ko) | 전송 속도 제어 방법, 이동국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 |
CN101103613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01167398B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无线基站 | |
CN101160756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 |
JP4602787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 |
CN101541058A (zh) | 移动通信方法 | |
JP4302112B2 (ja) |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