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9408B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 Google Patents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9408B
CN101099408B CN2006800017773A CN200680001777A CN101099408B CN 101099408 B CN101099408 B CN 101099408B CN 2006800017773 A CN2006800017773 A CN 2006800017773A CN 200680001777 A CN200680001777 A CN 200680001777A CN 101099408 B CN101099408 B CN 101099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ling carriage
user data
link
transmission rate
maximum allow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17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9408A (zh
Inventor
臼田昌史
安尼尔·尤密斯
中村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99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9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4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其是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Description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由移动台通过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构成为:在从移动台UE对无线基站NodeB的上行链路中,鉴于无线基站NodeB的无线资源、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移动台UE的发送功率、移动台UE的发送处理性能或上层应用所需的传送速度等,决定专用信道的传送速度,根据第3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 Layer)的消息,对移动台UE及无线基站NodeB的每一个发出所决定的专用信道传送速度的通知。
在此,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存在于无线基站NodeB的上层,是控制无线基站NodeB或移动台UE的装置。
一般,数据通信与语音通话、TV通话相比,通信量(traffic)在多种情况下突发性地产生,因而希望高速变更数据通信所采用的信道的传送速度。
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通常统一控制很多无线基站NodeB,故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处理负载或处理延迟等理由,存在对信道传送速度高速(例如1~100ms左右)进行变更控制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即使可以对信道传送速度进行高速的变更控制,也存在装置的安装成本或网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提高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对信道传送速度在数百ms~数s数量级下进行变更控制成为惯例。
因此,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图2(a)所示,在进行突发性的数据发送的情况下,是如图2(b)所示,允许低速、高延迟及低传送效率的状态下发送数据,还是如图2(c)所示,确保高速通信用的无线资源,而允许空闲时间的无线频带资源或无线基站NodeB中的硬件资源浪费的情况下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2中,在纵轴的无线资源中,适用上述的无线频带资源及硬件资源双方。
因此,在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国际标准化团体的“3GPP”及“3GPP2”中,为了有效利用无线资源,研究了无线基站NodeB与移动台UE之间的第1层及MAC子层(第2层)中的高速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以下将该研究或所研究的功能总称为“增强上行链路(EUL:Enhanced Uplink)”。
一直以来在“增强上行链路”之中研究过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如下所述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下对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进行概述。
第一,正在研究被称为“Time & Rate Control”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无线基站NodeB在每规定定时内决定准许发送用户数据的移动台UE及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将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或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信息和移动台ID一起通知。
而且,由无线基站NodeB指定的移动台UE以所指定的定时及传送速度(或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范围内)进行用户数据的发送。
第二,正在研究被称为“Rate Control per UE”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若存在应向无线基站NodeB发送的用户数据,则各移动台UE可以发送该用户数据,但关于该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则采用以下方法:按照每个发送帧或按照多个发送帧由无线基站NodeB来决定并通知给各移动台UE。
在此,无线基站NodeB在通知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之际,通知该定时下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本身或者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值(例如Up/Down两个值)。
第三,正在研究被称为“Rate Control per Cell”的无线资源控制方法。
在该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无线基站NodeB向通信中的移动台UE通知公共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或计算该传送速度所需的信息,各移动台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来决定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Time & Rate Control”及“Rate Control per UE”在理想的情况下,能成为改善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容量时的最佳的控制方法,但在掌握滞留于移动台UE的缓冲器内的数据量或移动台UE中的发送功率等的基础上需要分配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因此存在无线基站NodeB的控制负荷增大的问题。
再有,在这些无线资源控制方法中,存在控制信号的交换所导致的开销增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Rate Control per Cell”中,因为无线基站NodeB通知小区公共的信息,各移动台UE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而自动求取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故具有无线基站NodeB的控制负荷少的优点。
然而,由于无线基站NodeB需要构成为不论哪个移动台UE发送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都可以接收,故为了有效利用上行链路中的无线容量,存在无线基站NodeB的装置规模增大的问题。
因此,例如如非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以下方式(Autonomous ramping法):移动台UE由预先通知的初始传送速度开始,依据规定的规则使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增加,从而防止无线基站NodeB导致的过度的无线容量分配,结果防止无线基站的装置规模增大。
在该方式中,无线基站根据各扇区(sector)中的硬件资源或无线资源(例如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决定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以控制通信中的移动台的用户传送速度。以下具体说明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及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
在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中,构成为:无线基站向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
无线基站在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且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设定为较低,以便防止产生硬件资源不足。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在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等下,在硬件资源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重新设定为较高。
再有,在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中,构成为:无线基站向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
无线基站在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且上行链路中的测定干扰量(例如噪声增量(noise rise))超过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量)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设定为较低,以使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处于允许值内(参照图3)。
另一方面,无线基站在与其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下等,在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例如噪声增量)收敛在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量)内且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重新设定为较高(参照图3)。
另外,一般构成为:进行各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Absolute Grant Channel),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Non-Serving cell)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调整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Relative Grant Channel)。
在此,具体是非服务小区在判定为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量大的情况下,在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中发送“Down”指示,否则在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中发送“Don’t care”指示。
此外,如非专利文献2所示,在构成为移动台将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方式(Autonomous ramping法)中,构成为服务小区不发送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
然而,在以往的Autonomous ramping法中,由于构成为:移动台中的用户传送速度在从非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了“Down”指示的情况下暂时下降,但之后马上自动上升,故存在从非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不能有效工作的问题。因此,存在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只不过使下行链路中的无线容量紧张而已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1:3GPP TSG-RAN R1-040773
非专利文献2:3GPP TS25.309 v6.0.0(RP-04048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节约下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并使无线容量增大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是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主旨在于,在所述移动台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情况下,进行该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移动台,其构成为对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主旨在于,在所述移动台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情况下,接收由进行该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用于指示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而不接收由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其能够与构成为对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移动台进行通信,其主旨在于,在所述移动台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情况下,且在所述无线基站没有进行该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情况下,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站,其构成为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主旨在于,在所述移动台构成为将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情况下,该无线网络控制站使进行该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而使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是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是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其主旨在于,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是一种移动台,其构成为对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主旨在于,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不接收由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基站能够与构成为对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移动台进行通信,其主旨在于,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且构成为所述无线基站作为该服务小区而没有进行该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情况下,构成为对该移动台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是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站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站构成为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主旨在于,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该无线网络控制站使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图。
图2(a)~(c)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突发性的数据时的动作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中的传送速度时的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功能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MAC-e处理部的功能框图;图6(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中的第1层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中的基带信号处理部的功能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中的MAC-e及第1层处理部(上行链路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中的MAC-e及第1层处理部(上行链路用构成)的MAC-e功能部的功能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控制站的功能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时的信道构成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
参照图4-图11,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具备多个无线基站NodeB#1-#5和无线网络控制站RNC。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构成为: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下行链路中采用“HSDPA”,在上行链路中采用“EUL(增强上行链路)”。此外,在“HSDPA”及“EUL”两者中,进行基于HARQ的重传控制。
因此,在上行链路中,采用由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及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构成的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Enhanced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和由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及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构成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在此,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发送用于规定E-DPDCH的发送格式(发送块大小等)的发送格式编号、HARQ相关的信息(重传次数等)、调度相关的信息(移动台UE中的发送功率或缓冲器滞留量等)等EUL用控制数据。
此外,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被映射到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根据用该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发送的EUL用控制数据来发送移动台UE用的用户数据。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发送用于RAKE合成或SIR测定等的导频符号(pilot symbol)、用于识别上行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的发送格式的TFCI(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或下行链路中的发送功率控制位等的控制数据。
另外,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被映射到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根据用该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发送的控制数据,发送移动台UE用的用户数据。其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移动台UE中不存在应该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不被发送。
此外,在上行链路中,也可以利用采用了HSPDA的情况下所需的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或随机存取信道(RACH)。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发送下行品质识别符(CQI:CPICH Quality Indicator)或高速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用送达确认信号(Ack或Nack)。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台UE具备:总线接口31、呼叫处理部32、基带处理部33、RF部34与收发天线36。
其中,这些功能可以作为硬件独立存在,也可以一部分或全部一体化,还可以由软件的进程(process)来构成。
总线接口31构成为将从呼叫处理部32输出的用户数据转发到其他功能部(例如与应用相关的功能部)。另外,总线接口部31构成为将从其他功能部(例如与应用相关的功能部)发送来的用户数据转发到呼叫处理部32。
呼叫处理部32构成为进行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呼叫控制处理。
基带信号处理部33构成为:对从RF部34发送的基带信号实施包含解扩频处理或RAKE合成处理或FEC解码处理的第1层处理、包含MAC-e处理或MAC-d处理的MAC处理、和RLC处理,将所取得的用户数据发送到呼叫处理部32。
此外,基带信号处理部33构成为:对从呼叫处理部32发送来的用户数据实施RLC处理、MAC处理或第1层处理后,生成基带信号并发送到RF部34。
另外,对基带信号处理部33的具体功能将在后面说明。RF部34构成为:对经由收发天线35接收的无线频带的信号实施检波处理、滤波处理或量化处理等后,生成基带信号,并发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33。再有,RF部34构成为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33发送来的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带的信号。
如图5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33具备:RLC处理部33a、MAC-d处理部33b、MAC-e处理部33c和第1层处理部33d。
RLC处理部33a构成为:对从呼叫处理部32发送来的用户数据实施第2层的上层中的处理(RLC处理),并发送到MAC-d处理部33b。
MAC-d处理部33b构成为:添加信道识别符报头,并根据上行链路中的发送功率的限度,制定上行链路中的发送格式。
如图6(a)所示,MAC-e处理部33c具备E-TFC选择部33c1和HARQ处理部33c2。
E-TFC选择部33c1构成为:根据从无线基站NodeB发送的调度信号,决定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及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的发送格式(E-TFC)。
另外,E-TFC选择部33c1向第1层处理部33d发送所决定的发送格式相关的发送格式信息(发送数据块大小、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与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的发送功率比等),同时将所决定的发送数据块大小或发送功率比发送到HARQ处理部33c2。
在此,该调度信号包含该移动台UE中的用户数据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例如最大允许发送数据块大小、或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与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的发送功率比的最大值(最大允许发送功率比)等)或与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
该调度信号是在该移动台UE所处的扇区中所通知的信息,包括对位于该扇区内的全部移动台或位于该扇区内的特定组的移动台的控制信息。
在此,E-TFC选择部33c1构成为:使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增加,直到达到通过调度信号而从无线基站NodeB通知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
HARQ处理部33c2构成为:进行“N个进程停止与等待(N process Stop and Wait)”的进程管理,根据从无线基站NodeB接收的送达确认信号(上行数据用的Ack/Nack)来进行上行链路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
具体是,HARQ处理部33c2根据从第1层处理部33d输入的CRC结果判定下行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是否成功。而且,HARQ处理部33c2根据该判定结果生成送达确认信号(下行用户数据用的Ack或Nack),并发送到第1层处理部33d。另外,HARQ处理部33c2在上述判定结果为是(OK)的情况下,将从第1层处理部33d输入的下行用户数据发送到MAC-d处理部33d。
如图6(b)所示,第1层处理部33d主要具备:DPCCH RAKE部33d1、DPDCH RAKE部33d2、RGCH RAKE部33d3、AGCH RAKE部33d4、FEC解码器部33d5、33d6、33d7、FEC编码部33d8和扩频部33d9。
DPDCH RAKE部33d2构成为:对从RF部34发送来的下行链路信号内的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实施解扩频处理及RAKE合成处理,并输出到FEC解码器部33d5。
FEC解码器部33d5构成为:对DPDCH RAKE部33d2的RAKE合成输出实施FEC解码处理,提取下行用户数据并发送到MAC-e处理部33c。另外,FEC解码器部33d5构成为:在实施该FEC解码处理之际,采用软合并。再有,FEC解码器部33d5构成为:将对下行用户数据实施的CRC结果发送到MAC-e处理部33c。
RGCH RAKE部33d3构成为:对从RF部34发送来的下行链路信号内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实施解扩频处理及RAKE合成处理,并输出到FEC解码器部33d6。具体是,RGCH RAKE部33d3构成为对由非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ACH实施接收处理(解扩频处理及RAKE合成处理)。
在此,RGCH RAKE部33d3构成为: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即移动台UE构成为将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自动提高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为止的情况下),对由非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不实施接收处理。
另外,如非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构成为:进行移动台UE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UE发送用于指示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Secondary Absolute Grant)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UE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决定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即,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构成为:移动台UE根据用于指示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Secondary Absolute Grant)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而不是根据用于对各移动台指示专用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Primary Absolute Grant)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
FEC解码器部33d6构成为:对RGCH RAKE部33d3的RAKE合成输出实施FEC解码处理,提取调度信号后发送到MAC-e处理部33c。另外,调度信号中包含上行链路中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发送数据块大小或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与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的发送功率比)等。
AGCH RAKE部33d4构成为:对从RF部34发送来的下行链路信号内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实施解扩频处理及RAKE合成处理后输出到FEC解码器部33d7。具体是,AGCH RAKE部33d4构成为:对由服务小区发送来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实施接收处理(解扩频处理及RAKE合成处理)。
FEC编码部33d8构成为:根据从MAC-e处理部33c发送来的送达确认信号(下行用户数据用Ack/Nack),使用从MAC-e处理部33c发送来的发送格式信息,对从MAC-e处理部33c发送来的上行用户数据实施FEC编码处理,并发送到扩频部33d9。
扩频部33d9构成为:对从FEC编码部33d8发送来的上行用户数据实施扩频处理,并发送到RF部34。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基站NodeB具备:HWY接口11、基带信号处理部12、呼叫控制部13、1个或多个收发部14、1个或多个放大器部15和1个或多个收发天线16。
HWY接口11是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的接口。具体讲,HWY接口11构成为: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接收经由下行链路发送到移动台UE的用户数据,并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2。另外,HWY接口11构成为:从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接收对无线基站NodeB的控制数据,并输入到呼叫控制部13。
此外,HWY接口11构成为: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2取得经由上行链路而从移动台UE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所包含的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无线网络控制站RNC。进一步,HWY接口11构成为:从呼叫控制部13取得对无线网络控制站RNC的控制数据,并发送到无线网络控制站RNC。
基带信号处理部12构成为:对从HWY接口11取得的用户数据实施MAC层处理及第1层处理,生成基带信号并转发到收发部14。
在此,下行链路中的MAC层处理中包含调度处理或传送速度控制处理等。再有,在下行链路的第1层处理中包含用户数据的信道编码处理或扩频处理等。
还有,基带信号处理部12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取得的基带信号实施MAC层处理及第1层处理,提取用户数据,并转发到HWY接口11。
在此,上行链路中的MAC层处理中包含MAC控制处理或丢弃报头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中的第1层处理中包含解扩频处理、RAKE合成处理或纠错解码处理等。
而且,对基带信号处理部12的具体功能将在后面说明。此外,呼叫控制部13根据从HWY接口11取得的控制数据进行呼叫控制处理。
收发部14构成为:实施将从基带信号处理部12取得的基带信号转换为无线频带信号(下行链路信号)的处理,并发送到放大器部15。另外,收发部14构成为:实施将从放大器部15取得的无线频带信号(上行链路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的处理,并发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2。
放大器部15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取得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放大,并经由收发天线16发送到移动台UE。此外,放大器部15构成为:对由收发天线16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到收发部14。
如图8所示,基带信号处理部12具备RLC处理部121、MAC-d处理部122与MAC-e及第1层处理部123。
MAC-e及第1层处理部123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取得的基带信号进行解扩频处理、RAKE合成处理或HARQ处理等。
MAC-d处理部122构成为:对来自MAC-e及第1层处理部123的输出信号进行丢弃报头处理等。
RLC处理部121构成为:对MAC-d处理部122进行RLC层中的重传控制处理或RLC-SDU的重建处理等。
其中,这些功能在硬件上没有明确分开,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如9所示,MAC-e及第1层处理部(上行链路用构成)123具备:DPCCHRAKE部123a、DPDCH RAKE部123b、E-DPCCH RAKE部123c、E-DPDCHRAKE部123d、HS-DPCCH RAKE部123e、RACH处理部123f、TFCI解码器部123g、缓冲器123h、123m、再解扩频部123i、123n、FEC解码器部123j、123p、E-DPCCH解码器部123k、MAC-e功能部123l、HARQ缓冲器123o、MAC-hs功能部123q和干扰功率测定部123r。
E-DPCCH RAKE部123c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发送的基带信号内的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E-DPCCH),实施解扩频处理、使用了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所包含的导频符号的RAKE合成处理。
E-DPCCH解码器部123k构成为:对E-DPCCH RAKE部123c的RAKE合成输出实施解码处理,取得发送格式编号、与HARQ相关的信息或与调度相关的信息等,并输入到MAC-e功能部123l中。
E-DPDCH RAKE部123d构成为:对从收发部14发送来的基带信号内的增强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实施采用了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的发送格式信息(码数)的解扩频处理、和采用了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所包含的导频符号的RAKE合成处理。
缓冲器123m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来的发送格式信息(符号数),储存E-DPDCH RAKE部123d的RAKE合成输出。
再解扩频部123n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来的发送格式信息(扩频因子),对储存在缓冲器123m内的E-DPDCH RAKE部123d的RAKE合成输出实施解扩频处理。
HARQ缓冲器123o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来的发送格式信息,储存再解扩频部123n的解扩频处理输出。
FEC解码器部123p构成为:根据从MAC-e功能部123l发送来的发送格式信息(发送数据块大小),对储存在HARQ缓冲器123o内的再解扩频部123n的解扩频处理输出实施纠错解码处理(FEC解码处理)。
干扰功率测定部123r构成为:对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噪声增量)、例如将自扇区设为服务小区的移动台所产生的干扰功率或整体的干扰功率等进行测定。
在此,噪声增量是指规定频率内的规定信道中的干扰功率和该规定频率内的噪声功率(热噪声功率或来自移动通信系统外的噪声功率)之比(从固有噪声电平(noise floor)开始的接收信号电平)。即,噪声增量是正在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接收电平相对于未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接收电平(固有噪声电平)而具有的偏置量。
MAC-e功能部123l构成为:根据从E-DPCCH解码器部123k取得的发送格式编号、与HARQ相关的信息或与调度相关的信息,计算发送格式信息(码数、符号数、扩频因子或发送数据块大小等)并输出。
另外,如图10所示,MAC-e功能部123l具备: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HARQ管理部123l2和调度部123l3。
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构成为:将从E-DPCCH解码器部123k输入的发送格式编号、与HARQ相关的信息或与调度相关的信息或从FEC解码器部123p输入的用户数据及CRC结果发送到HARQ管理部123l2。
另外,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构成为:将从E-DPCCH解码器部123k输入的与调度相关的信息发送到调度部123l3。
此外,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构成为:输出从E-DPCCH解码器部123k输入的发送格式编号所对应的发送格式信息。
HARQ管理部123l2根据从FEC解码器部123p输入的CRC结果,判定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是否成功。而且,HARQ管理部123l2根据该判定结果来生成送达确认信号(Ack或Nack),并发送到基带信号处理部12的下行链路用构成。另外,HARQ管理部123l2在上述判定结果为是(OK)的情况下,将从FEC解码器部123p输入的上行用户数据发送到无线网络控制站RNC。
再有,HARQ管理部123l2在上述判定结果为是(OK)的情况下,清除HARQ缓冲器123o所储存的软判定信息。另一方面,HARQ管理部123l2在上述判定结果为否(NG)的情况下,将上行用户数据储存在HARQ缓冲器123o内。
进而,HARQ管理部123l2将上述判定结果转发到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根据所接收到的判定结果,向E-DPDCHRAKE部123d及缓冲器123m通知下一TTI所应具备的硬件资源。
还有,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对HARQ管理部123l2进行用于确保HARQ缓冲器123o的资源的通知。
另外,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针对缓冲器123m及FEC解码器部123p,当按每个TTI存在缓冲器123m所储存的用户数据的情况下,将HARQ缓冲器123o所储存的相当于该TTI的进程中的上行用户数据和新接收到的上行用户数据相加后,向HARQ缓冲器123o及FEC解码器部123p指示进行FED解码处理。
再有,调度部123l3向基带信号处理部12的下行链路用构成指示:根据无线基站NodeB的上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或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噪声增量)等,通知包含有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最大允许发送数据块大小或最大允许发送功率比等)或者与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的调度信号。
具体是,调度部123l3构成为:根据从E-DPCCH解码器部123k发送来的与调度相关的信息(上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或从干扰功率测定部123r发送来的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决定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以控制通信中的移动台的用户传送速度。
以下,对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及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在基于硬件资源的控制方式中,调度部123l3构成为:通过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对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
调度部123l3在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高且硬件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设定为较低,以便不会发生硬件资源不足。
另一方面,调度部123l3在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下等,在硬件资源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再次设定为较高。
还有,在基于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的控制方式中,调度部123l3构成为:通过绝对速度分配信道(AGCH)向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通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
调度部123l3在与其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提高且上行链路中的测定干扰量(例如噪声增量)超过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量)的情况下,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设定为较低,以使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收敛于允许值内(参照图3)。
另一方面,调度部123l3在与其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结束的情况下等,在上行链路中的干扰量(例如噪声增量)收敛于允许值(例如最大允许噪声增量)内且出现富余时,将最大允许传送速度(或与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相关的参数)重新设定为较高(参照图3)。
另外,调度部123l3构成为: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不会向未与下属的扇区连接的移动台发送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再有,调度部123l3向HARQ管理部123l2通知该调度信号。还有,接收处理命令部123l1也准备好下一TTI中的用户数据的接收处理而向HARQ管理部123l2通知由E-DPCCH解码器部123k解码后的发送格式编号等。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网络控制站RNC是位于无线基站NodeB的上层的装置,构成为对无线基站NodeB与移动台UE之间的无线通信进行控制。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具备:交换台接口51、LLC层处理部52、MAC层处理部53、媒体信号处理部54、基站接口55和呼叫控制部56。
交换台接口51是与交换台1的接口。交换台接口51构成为:将从交换台1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转发到LLC层处理部52,并将从LLC层处理部52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转发到交换台1。
LLC层处理部52构成为:实施序列编号等的报头或报尾(trailer)的合成处理等的LLC(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处理。LLC层处理部52构成为:在实施了LLC子层处理后,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向交换台接口51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向MAC层处理部53发送。
MAC层处理部53构成为实施优先控制处理或添加报头处理等的MAC处理。MAC层处理部53构成为:在实施了MAC处理后,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向LLC层处理部52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向基站接口55(或媒体信号处理部54)发送。
媒体信号处理部54构成为对声音信号或实时图像信号实施媒体信号处理。媒体信号处理部54构成为:在实施了媒体信号处理后,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向MAC层处理部53发送,对于下行链路信号,向基站接口55发送。
基站接口55是与无线基站NodeB的接口。基站接口55构成为:将从无线基站NodeB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转发到MAC层处理部53(或媒体信号处理部54),将从MAC层处理部53(或媒体信号处理部54)发送的下行链路信号转发到无线基站NodeB。
呼叫控制部56构成为实施呼叫接收控制处理、或基于第3层信令的信道的设定及开放处理等。
再有,呼叫控制部56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对非服务小区指示:不发送用于由相对速度分配信道调整上述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12及图13,对在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台UE与非服务小区#6之间设定信道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步骤S1001中,移动台UE对非服务小区#6发送用于请求设定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的E-DCH设定请求。
在步骤S1002中,非服务小区#6向无线网络控制站RNC转发所接收到的E-DCH设定请求。
在步骤S1003中,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判定该移动通信系统中是否采用了Autonomous ramping法。
即,判定是否构成为:进行移动台UE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UE发送用于指示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Secondary Absolute Grant)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UE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经由上行链路(E-DPCH)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
在判定为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4a中,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分配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而不是分配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在步骤S1005a中,经由非服务小区#6,向该移动台UE通知与所分配的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相关的通道码(channelization code)等。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在步骤S1004b中,无线网络控制站RNC分配增强专用物理信道(E-DPCH)及相对速度分配信道(RGCH),在步骤S1005b中经由非服务小区#6,向该移动台UE通知与所分配的信道相关的通道码等。
另外,在图13中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时的信道构成。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通信系统,由于构成为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情况下不发送相对速度分配信道,故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节约下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并增大无线容量。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采用Autonomous ramping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节约下行链路中的无线资源并使无线容量增大的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Claims (3)

1.一种传送速度控制方法,是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2.一种无线基站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基站能够与构成为对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的移动台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且构成为所述无线基站作为该服务小区而没有进行该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情况下,构成为对该移动台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3.一种无线网络控制站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网络控制站构成为对由移动台经由上行链路发送的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为进行所述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中的调度控制的服务小区向该移动台发送用于指示在该服务小区中公共的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绝对速度分配信道,该移动台根据该绝对速度分配信道来决定所述用户数据的传送速度的情况下,该无线网络控制站使该服务小区以外的非服务小区不发送用于调整该最大允许传送速度的相对速度分配信道。
CN2006800017773A 2005-01-05 2006-01-05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94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1029/2005 2005-01-05
JP2005001029 2005-01-05
PCT/JP2006/300038 WO2006073158A1 (ja) 2005-01-05 2006-01-05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移動局、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9408A CN101099408A (zh) 2008-01-02
CN101099408B true CN101099408B (zh) 2011-05-18

Family

ID=3664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77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9408B (zh) 2005-01-05 2006-01-05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359040B2 (zh)
EP (1) EP1845746B1 (zh)
JP (1) JP4580941B2 (zh)
KR (1) KR100913515B1 (zh)
CN (1) CN101099408B (zh)
DE (1) DE602006010812D1 (zh)
ES (1) ES2336697T3 (zh)
WO (1) WO20060731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5173B2 (en) 2005-01-11 2012-06-05 Ntt Docomo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EP1696616A1 (en) * 2005-02-28 2006-08-30 NTT DoCoMo, Inc.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US20080025247A1 (en) * 2006-07-28 2008-01-31 Motorola, Inc. Indicating special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747770B1 (en) 2007-03-28 2010-06-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otocol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US7756995B1 (en) 2007-03-28 2010-07-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gulating transmission rates
US20090059872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dynamic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
JP5081706B2 (ja) * 2008-02-25 2012-11-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311003B2 (en) * 2008-06-18 2012-11-13 Broadcom Corporation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mode between a subscriber and a base station
US8401055B1 (en) * 2008-10-31 2013-03-19 Spidercloud Wireless Inc.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R2962293A1 (fr) * 2010-06-30 2012-01-06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allocation de ressources a des terminaux mobiles
CN103222304B (zh) * 2010-11-17 2016-07-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利用GRake均衡无线电接收的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的负载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US9554338B2 (en) * 2011-02-18 2017-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ception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3147490A1 (ko) * 2012-03-26 2013-10-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동적 자원 변경을 위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725367B1 (ko) * 2015-04-24 2017-04-11 (주)씨맥스와이어리스 분산형 무선 기지국에서의 업링크 전송에 대한 harq 처리 방법
CN107360597A (zh) * 2016-05-10 2017-11-1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速率调整方法、无线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211B2 (en) * 1997-11-03 2003-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WO2003049327A1 (fr) 2001-12-07 2003-06-12 Ntt Docomo, Inc. Appareil de commande radio,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program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US20050220052A1 (en) * 2002-12-27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JP2006515736A (ja) 2003-01-10 2006-06-0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通信網用の一般化レート制御
US7406077B2 (en) * 2003-01-10 2008-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Generalized rate contro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04102827A2 (en) * 2003-05-13 2004-11-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l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26928B2 (en) * 2003-08-05 2006-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nt, acknowledgement, and rate control active sets
US8259752B2 (en) * 2004-05-07 2012-09-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architecture for supporting enhanced uplink
US7693110B2 (en) * 2004-09-16 2010-04-06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wnlink signaling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AU2005229703B2 (en) * 2004-11-05 2007-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UE-I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WO2006051366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iggering transmission of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hsupa
ES2501215T3 (es) * 2004-12-22 2014-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ión en un medio compartido que tiene diferentes modos de acces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80941B2 (ja) 2010-11-17
EP1845746B1 (en) 2009-12-02
KR20070100340A (ko) 2007-10-10
EP1845746A1 (en) 2007-10-17
JPWO2006073158A1 (ja) 2008-06-12
KR100913515B1 (ko) 2009-08-21
EP1845746A4 (en) 2008-12-10
DE602006010812D1 (de) 2010-01-14
WO2006073158A1 (ja) 2006-07-13
CN101099408A (zh) 2008-01-02
US8359040B2 (en) 2013-01-22
US20080125134A1 (en) 2008-05-29
ES2336697T3 (es) 201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9408B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站
CN101151823B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以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829111B (zh)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台
CN1825782B (zh) 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854674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71771A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71872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01156333A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CN101103649B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JP4616070B2 (ja)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CN101103643B (zh) 无线资源管理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64361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CN101156484B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03594B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71772B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71871B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01151926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EP1879304B1 (en)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1103613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CN101167398B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无线基站
JP4602787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JP4105196B2 (ja)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JP4326535B2 (ja)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移動局
JP2006311401A (ja)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1180906A (zh)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及移动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