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2163A -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 Google Patents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2163A
CN101102163A CNA2006100615247A CN200610061524A CN101102163A CN 101102163 A CN101102163 A CN 101102163A CN A2006100615247 A CNA2006100615247 A CN A2006100615247A CN 200610061524 A CN200610061524 A CN 200610061524A CN 101102163 A CN101102163 A CN 101102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group
network element
light mouth
multiplexing sec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615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2163B (zh
Inventor
徐敏深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6152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02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2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2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02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21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所述环形复用段网络包括具有第一保护组的发端网元和具有第二保护组的相邻网元。所述方法包括发端网元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DCC)请求报文,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相邻网元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本发明有效防止了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进一步保证了自动保护倒换机制的顺利进行,从而起到了提高光网络易用性、可维护性的作用。

Description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传输网络保护,特别涉及一种防止环形复用段网络保护光纤错连的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环形复用段网络。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光网络系统都具有针对环形网络的自动保护倒换技术,以保证光网络的生存性。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为了执行环倒换,保护信道是为环中每个段所分享。
双向线路倒换环(环形自动倒换环)是一种环行的保护,由最多例如16个节点(网元)组成,每个节点有个节点ID,取值0到15。16个节点组成一个环,有一个共同的环ID(环ID),环ID是一个字符串。同一个网元上可以配置多个环形复用段保护组,但不能在同一个环中。也就是说,同一个网元上的两个环形复用段保护组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是独立的。
但是,如果复用段保护网络中的光纤未正确连接到指定的位置,将导致无法或错误的执行环倒换,那么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传输的业务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造成信息出错或丢失。如图1是正常连接状态下的BLSR环形网络,环形网络内部是工作信道,外部是保护信道,箭头方向表示传输路由的方向。图2-7是各种错误连接的环形网络。
目前SDH/SONET技术中已经存在通过J0字节进行光纤搜索的方案,此方案的特点是,通过用户命令触发,网元根据设定好的J0字节报文格式,通过J0开销字节发送报文给所有能够连通的网元,实现光纤搜索,从而得知整个网络光纤连接情况。
但是,基于J0字节进行光纤搜索的技术,无法根据保护组的配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比如本端网元的工作光纤连接相邻网元的保护光纤情况,也无法自动跟保护组的配置情况进行比较并上报告警。网络光纤连接情况通过人工检查的方法也可以检查出来,但是一般情况下用户并不会主动检查。而且,在组网复杂的情况下,人工检查不能保证光纤连接的正确性。此外,在出现光纤错连的情况下,并不一定会有告警上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的方法,使得可以在环形网络的环倒换中更加有效的检测出错连以及有针对性地排除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环形复用段网络保护光纤错连的方法。所述环形复用段网络包括具有第一保护组的发端网元和第二保护组的相邻网元。所述方法包括发端网元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相邻网元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复用段网络,包括发端网元和相邻网元,发端网元包括第一保护组和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的装置,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所述相邻网元包括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的判断装置。
这里,所述属性数据可以是环ID、节点ID、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位置和方向。
可选的,发端网元在一定时间未收到来自相邻网元的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的情况下,判断存在光纤错连,所述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由相邻网元响应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而产生并且沿原路径向发端网元返回。
环形复用段网络是双向线路倒换环。
本发明有效的防止了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进一步保证了自动保护倒换机制的顺利进行,从而起到了提高光网络生存型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举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四纤BLSR的正常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四纤BLSR中,工作光纤和保护光纤错连的示意图;
图3是二纤BLSR和四纤BLSR相连的示意图;
图4是保护组东西方向连接错误的示意图;
图5是不同环上的节点被错误连接到同一环上的示意图;
图6是同一网元(节点1)配置了两个BLSR保护组,因为光纤错连导致两个保护组被连接到对方环上的示意图;
图7是环上遗漏一个节点未连接的示意图;
图8是发端互连、收端互连的示意图;
图9图示了DCC报文发送协议;
图10是网元节点2发送DCC报文的示意图;
图11是网元节点2接收返回的DCC响应报文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DCC请求报文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DCC报文格式
在环形复用段保护组中,因为K字节报文无法完成所有功能,所以必须有其它的方法来实现这些不能通过K字节协议完成的功能。数据通信信道(DCC)报文就是本方案为了实现K字节协议外的功能而增加的一种新的报文,这种报文走的是DCC开销字节,可以自行设计报文格式,非常灵活,使用简单。比如环形复用段的锁定工作区段、锁定保护区段、锁定环上所有区段的命令和生成环图(Ring Map)和压制表,都是通过DCC报文来实现的。
DCC报文分成两种:请求报文、响应报文。网元收到请求报文后,不论校验成功与否,都要回发响应报文。
DCC报文包括环ID、节点ID、光口在保护组中的位置或方向等属性数据。
报文格式如下:
  参数位置   描述
  BYTE[0] 报文类型,说明此报文用于校验光纤连接情况,用于跟BLSR模块的其它报文区分。
  BYTE[1] 报文标志:请求、响应。
  BYTE[2] 报文版本号,便于以后变更识别,取值从0开始。
    BYTE[3]-BYTE[18] 环ID,标识唯一环ID。
    BYTE[19] 发端网元在BLSR环中节点ID。
    BYTE[20] 发端光口在保护组中的位置和方向,取值为W1/W2/E1/E2
    BYTE[21] 发端光口所在板位号
    BYTE[22] 发端光口所在光口号
    BYTE[23]-BYTE[26] 发端网元IP,便于识别重复定义网元ID的情况。
    BYTE[27] 保留字节,缺省填写0×00
2.DCC报文发送协议
图9是DCC报文发送协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节点1/节点2/节点3为环形复用段网络内的三个网元。以节点2为例,在创建保护组命令执行成功后,网元即通过保护组内的所有光口向两侧相邻网元发送DCC报文,同时启动一个例如半分钟的定时器并将每个光口的标志位置为已发送请求状态。图10是网元节点2发送DCC报文的示意图。
节点1和节点3网元收到从节点2发过来的请求报文后,不论对报文校验结果如何,都要沿原路径回发一个响应报文给节点2,供节点2确认对方已经收到报文,如图11所示。
如果在定时器超时之前还未收到响应报文,那么可能的原因有:光纤连接错误、通信异常、相邻网元未创建保护组、相邻网元保护组类型错误等,此时发起端网元要上报告警。
3.DCC请求报文处理
网元收到DCC请求报文后,根据报文内容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校验,如图12所示。
步骤1,网元收到报文后,先回发报文,以通知发起端本端已经收到报文。如果未收到请求报文,则定时器做出超时处理;
步骤2,取出收到DCC报文中的环ID(BYTE[3]-BYTE[18]),对环ID进行校验。如果跟本保护组的环ID不一致,说明是将不同环上的结点连接在一起了,上报告警并退出处理。
步骤3,如果环ID校验一致,取出报文中的节点ID(BYTE[19]),跟本节点的环图进行对照,检查是否是其相邻节点。由此防止出现人工配置环图后光纤错连时将环上某一节点漏掉的情况。如果不一致,将上报告警并退出处理。
步骤4,取出报文中光口的位置,跟收到报文光口在保护组中的位置进行对照。如果不一致上报告警并退出处理,一致则完成校验。
4.DCC响应报文处理
网元收到DCC响应报文后,置每个光口的标志位为“已响应”,供定时器超时时检查。
5.定时器超时处理
如果定时器处理超时,轮循保护组内的所有光口,检查是否所有光口的状态位都是“已响应”。如果有光口状态非“已响应”,则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6.告警上报
告警上报时以“板号-光口号”做为AID(Access ID,用于标识命令目的ID或事件产生源ID),便于用户根据告警进行光纤检查。
7.其它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光纤错连的第一次检查在创建保护组成功之后,因为不能保证创建保护组时全部光纤都连接好,所以不作为复用段倒换协议启动的必要条件,仅上报告警提示用户光纤未连接好。在创建保护组第一次校验成功后,因为网元上还存在拔插光纤的可能,比如出现事故后重新连接网络或者网络整改扩容等,所以每次拔插光纤后都应该进行校验。因为每次拔插光纤都对应着信号失效(SF)事件的产生和清除,所以每次收到SF清除事件后,网元都应该向产生SF清除事件的光口发送请求报文。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方便的根据告警识别出光纤是否连接错误、具体的错连方式以及保护组创建是否正常。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检测所述J0字节光纤搜索方案无法检查的下列六类错连情况,并上报告警提示用户。
第一,如图2或图8所示,四纤环中工作光纤和保护光纤对接或接收和发送光线对接。
通过对请求报文中的光口在保护组中的位置(东1、东2、西1、西2)和收到报文的光口在保护组中的位置进行比较,不一致就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第二,如图3所示,两纤和四纤对接。
四纤环的未连接光纤的光口收不到响应报文,所以定时器超时后会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第三,如图4所示,保护组东西向连接错误。
对光口在保护组中的位置进行校验。如果收到报文中的方向和收到报文的光口在保护组中的方向同为西向或者同为东向,则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第四,如图5和图6所示,不同环之间连接错误。
不同环的环ID不一致,收到DCC请求报文中的环ID和本节点的环ID不一致,则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第五,如图7所示,环上一个节点未被连接而孤立。
被孤立节点发出请求报文后无法收到响应报文,导致定时器超时后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第六,环上节点未创建保护组。
光纤错连的检查都是在保护组中进行的,未创建保护组的情况下,不会回发响应报文,发端网元收不到响应报文的情况下会导致定时器超时,超时后上报光纤错连告警。
需要说明,第二点和第六点属于环上节点保护组类型不匹配的两种情形。
以上告警用户可以根据返回的AID或不同告警进行相应的光纤检查。
总之,本发明有效的防止了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进一步保证了自动保护倒换机制的顺利进行,从而起到了提高光网络生存型的作用。
显而易见,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可以有许多变化,这种变化不能认为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所有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包括在本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所述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包括具有第一保护组的发端网元和具有第二保护组的相邻网元,所述方法包括发端网元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DCC)请求报文,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相邻网元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环ID,所述判断步骤包括将环ID和第二保护组的环ID对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节点ID,所述判断步骤包括将节点ID和第二保护组的节点ID以及环图(RingMap)对照,由此判断是否相邻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位置,所述判断步骤包括将所述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位置和收到报文光口在第二保护组的位置对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方向,所述判断步骤包括将所述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方向和收到报文光口在第二保护组的方向对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端网元在一定时间未收到来自相邻网元的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的情况下,判断存在光纤错连或未连接,所述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由相邻网元响应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而产生并且沿原路径向发端网元返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形复用段网络是双向线路倒换环。
8.一种环形复用段网络,包括发端网元和相邻网元,发端网元包括第一保护组和通过第一保护组内的光口向相邻网元发送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的装置,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包括所述第一保护组的属性数据,所述相邻网元包括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光纤错连的判断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复用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环ID,所述判断装置将环ID和第二保护组的环ID对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复用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节点ID,所述判断装置将节点ID和第二保护组的节点ID以及环图对照,由此判断是否相邻节点。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复用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位置,所述判断装置将所述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位置和收到报文光口在第二保护组的位置对照。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复用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数据是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方向,所述判断装置将所述光口在第一保护组中的方向和收到报文光口在第二保护组的方向对照。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形复用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端网元包括定时器,发端网元包括接收装置和另一判断装置,在定时器设定的时间内接收装置未收到来自相邻网元的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的情况下,所述另一判断装置判断存在光纤错连,所述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由相邻网元响应所述数据通信信道请求报文而产生并且沿原路径向发端网元返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形复用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端网元包括对应于每个光口的标志位,用于标明接收装置收到来自相邻网元的数据通信信道响应报文的情况。
CN2006100615247A 2006-07-04 2006-07-04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2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15247A CN101102163B (zh) 2006-07-04 2006-07-04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15247A CN101102163B (zh) 2006-07-04 2006-07-04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2163A true CN101102163A (zh) 2008-01-09
CN101102163B CN101102163B (zh) 2012-03-07

Family

ID=39036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152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02163B (zh) 2006-07-04 2006-07-04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0216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49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错连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6992873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98725A (zh) * 2021-06-10 2021-07-0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交织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6240A (ja) * 1999-06-28 2001-01-19 Fujitsu Ltd 光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
CN1108046C (zh) * 1999-10-27 2003-05-0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sdh光传输网络中错连的阻错方法
CN1332532C (zh) * 2003-10-31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复用段共享保护环错连压制的方法及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6497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错连的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6992873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98725A (zh) * 2021-06-10 2021-07-0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交织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098725B (zh) * 2021-06-10 2021-08-24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交织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2163B (zh) 2012-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51196B1 (en) Optical layer quasi-centralized restoration
CN101330423B (zh) 分组环网络系统和分组传输方法
CN100458755C (zh) 以太网保护系统
JP3753910B2 (ja) 自動電気通信リンク識別システム
CA2392942A1 (en) Pro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ilient packet ring (rpr) interconnection
JPH07177219A (ja) 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
AU4588299A (en) Backwards-compatible failure restoration in bidirectional multiplex section-switched r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CN100493017C (zh) 一种主备设备自动切换的方法
JP2001197011A (ja) リング伝送システム用光伝送装置及びリング伝送システム用光伝送方法
US7515545B2 (en) Signal repeater and switching device, method of detecting connecting relation between signal repeater and switch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02163B (zh) 防止环形复用段保护网络光纤错连的方法和环形复用段网络
US919744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protection
CN101980478B (zh) 设备故障的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00377506C (zh) 防错连的方法
JP2001515667A (ja) 障害位置検出機能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モニタリング装置を備えた同期伝送システム
KR101614301B1 (ko) Wson 시스템 중 노드 리소스 상태의 자동 복구 방법 및 장치
US7162544B2 (en) Message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843838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route tracing
CN101039249B (zh) 一种传输监控数据的方法及复用设备
CA2433766A1 (en) A method for describing problem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355386B (zh) 一种复用段保护光纤错连的自动发现方法
CN100428728C (zh) 复用段保护协议实现方法
JP2687883B2 (ja) リング伝送路におけるプロテクション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0452751C (zh) 在弹性分组环之间实现可靠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站点
JP4199101B2 (ja) 伝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