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6631A -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6631A
CN101096631A CNA2007100291350A CN200710029135A CN101096631A CN 101096631 A CN101096631 A CN 101096631A CN A2007100291350 A CNA2007100291350 A CN A2007100291350A CN 200710029135 A CN200710029135 A CN 200710029135A CN 101096631 A CN101096631 A CN 101096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hybrid seeds
interlayer
open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91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Priority to CNA20071002913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6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6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6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制种器及其使用方法领域。其包括密封的制种机箱体及置于箱体壁上的进料口、出料口、进汽进水口、排气口、排水口及溢流阀,箱体内设有搅拌轴和搅龙,所述的制种机箱内设有一夹层,夹层与内胆之间通过夹-内连管连通。本发明能节省劳动力及场地,减少能耗及杂菌污染,缩短菌种生产周期,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制种器及其使用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中,固体培养料的使用相当广泛,如食用菌的栽培工艺。制种工艺作为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点,倍受关注。其传统的制种步骤繁琐,要求的场地面积大,并且制种过程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容易发生杂菌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节省劳动力及场地,减少能耗及杂菌污染,缩短生产周期的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包括密封的制种机箱体及置于箱体壁上的进料口、出料口、进汽进水口、排气口、排水口及溢流阀,箱体内设有搅拌轴和搅龙,所述的制种机箱内设有一夹层,夹层与内胆之间通过夹-内连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料口设置于制种机箱的顶部,出料口设置于侧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种机箱上还设置有内胆压力表,内胆温度计和夹层温度计,培养料水分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料口设有螺旋开关、与搅拌轴、搅龙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轴和搅龙连接有一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的马达的转速在10-30转/分钟间多档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种机箱箱体为圆柱形或圆底箱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胆与制种机箱箱体为同轴圆柱体或近似同轴圆柱体,其与箱体侧端和底面所形成的夹层的厚度为50-100mm。
一种使用固体培养料制种机的方法,操作步骤包括:
(1)投料:将按配方比例配制的固体培养料加入进料口,关闭进料口盖;
(2)以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5分钟后,打开进汽进水口,向夹层中通入高温蒸汽,待夹层温度计升至127.5-128.5℃时,打开夹-内连管,开启搅拌轴并打开排气口;
(3)待内胆温度计升至127.5-128.5℃时,排气口微开至整个面积的1/6,关闭夹-内连管,打开排水口和溢流阀,使夹层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并以10转/分钟的转速持续或断续搅拌;
(4)保温1-1.5小时后,打开排气管,使培养料水分计显示的水分降至50--55%,然后关闭进汽进水口;
(5)开启溢流阀和进汽进水口向夹层中通入冷却水,同时搅拌培养料;并可开启与夹-内连管(6)相通的进风口(5)通入经过过滤的无菌冷空气。
(6)当内胆温度计显示温度低于28℃时,无菌操作地开启进料口,加入微生物菌种,以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5分钟至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
(7)开启出料口(14),通过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和搅龙的搅动控制已接入菌种的培养料间断卸出,装入经灭菌的袋子,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将微生物固体培养基的搅拌、灭菌、冷却、接种和装袋工序融为一体,从先装袋灭菌再接种改为先灭菌接种后装袋,节省大量劳力和场地。原料与高温蒸汽充分接触,灭菌保温时间从常规的2-3小时缩短到1-1.5小时,节能30%以上。采用夹层注冷水主动降温,使原料冷却时间从1-2天缩短到4小时,加快了生产的周转速度。此外,菌种与培养基充分混匀后装袋,可使菌种长满袋的时间从常规袋口接种的30-45天缩短到10-15天。本发明所述的制种机放大后不仅限于制种,还可用于微生物的直接培养。因此,更有利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1.保险阀、2.内胆压力表、3.水分计、4.马达、5.进风口、6.夹-内连管、7.进汽进水口、8.排水口、9.脚架、10.进料口、11.排气口、12.夹层、13.搅拌轴、14.出料口、15.脚踏卸料闸、16.溢流阀、17-1.内胆温度计、17-2.夹层温度计、18.内胆、19.搅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包括密封的可耐受0.2Mpa高压蒸汽的制种机箱体及置于箱体壁上的进料口10、出料口14、进汽进水口7、排气口11、排水口8及溢流阀16,箱体内设有搅拌轴13和搅龙19,搅拌轴13和搅龙19连接有一马达4,马达4的转速在10-30转/分钟间多档调节。所述的制种机箱内设有一夹层12,它与内胆18之间通过带阀门的夹-内连管6连通。进料口10设置于制种机箱的顶部,出料口14设置于侧下方,并设有螺旋开关、与搅拌轴、搅龙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拌料、灭菌、冷却、接种期间螺旋开关呈旋紧状态,可耐受0.2Mpa的高压蒸汽,卸料装袋时螺旋开关旋开,通过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和搅龙的搅动控制培养料的间断卸出,装入经灭菌的袋子。制种机箱上还设置有内胆压力表2,内胆温度计17-1和夹层温度计17-2,培养料水分计3。其中,制种机箱箱体为圆柱形,内胆(18)与制种机箱箱体为同轴圆柱体,其与箱体侧端和底面所形成的夹层(12)的厚度为100mm。
使用本发明时,
先将按配方比例配制好的固体培养料由进料口10投入;
以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分钟至培养料混合均匀后,打开进汽进水口7,向夹层12中通入锅炉产生的高温蒸汽,待夹层温度计17升至128℃时,打开夹-内连管6,开启搅拌轴13并打开排气口11;
待内胆温度计2升至128℃时,排气口11微开,关闭夹-内连管6,减少蒸汽的通入量,同时适度打开排水口8和溢流阀16,使夹层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并持续搅拌;1小时后,打开排气管阀门,使培养料水分计3显示的水分降至50%,然后关闭进汽进水口7;
开启溢流阀16和进汽进水口7向夹层12中通入冷却水,以及开启与夹-内连管6相通的进风口5通入经过过滤的无菌冷空气,同时以1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
当内胆温度计2显示温度低于28℃时,紫外灯消毒地开启进料口10,加入微生物菌种,以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分钟至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7)开启出料口14,通过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和搅龙的搅动控制已接入菌种的培养料间断卸出,装入经灭菌的袋子,即可。

Claims (10)

1、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包括密封的制种机箱体及置于箱体壁上的进料口(10)、出料口(14)、进汽进水口(7)、排气口(11)、排水口(8)及溢流阀(16),箱体内设有搅拌轴(13)和搅龙(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种机箱内设有一夹层(12),夹层(12)与内胆(18)之间通过夹-内连管(6)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0)设置于制种机箱的顶部,出料口(14)设置于侧下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制种机箱上还设置有内胆压力表(2),内胆温度计(17-1)和夹层温度计(17-2),培养料水分计(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出料口(14)设有螺旋开关、与搅拌轴、搅龙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搅拌轴(13)和搅龙(19)连接有一马达(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4)的转速在10-30转/分钟间多档调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制种机箱箱体为圆柱形或圆底箱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种机,其特征在于,内胆(18)与制种机箱箱体为同轴圆柱体,其与箱体侧端和底面所形成的夹层(12)的厚度为50-100mm。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制种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包括:
(1)投料:将按配方比例配制的固体培养料加入进料口(10),关闭进料口盖;
(2)以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5分钟后,打开进汽进水口(7),向夹层(12)中通入高温蒸汽,待夹层温度计(17)升至127.5-128.5℃时,打开夹-内连管(6),开启搅拌轴(13)并打开排气口(11);
(3)待内胆温度计(17)升至127.5-128.5℃℃时,排气口(11)微开,关闭夹-内连管(6),并打开排水口(8)和溢流阀(16),使夹层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并以1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
(4)保温1-1.5小时后,打开排气管,使培养料水分计(3)显示的水分降至50-55%,然后关闭进汽进水口(7);
(5)开启溢流阀(16)和进汽进水口(7)向夹层(12)中通入冷却水,同时搅拌培养料;
(6)当内胆温度计(17)显示温度低于28℃时,无菌操作地开启进料口(10),加入微生物菌种,以3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5分钟至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
(7)开启出料口(14),通过连动的脚踏式卸料闸和搅龙的搅动控制已接入菌种的培养料间断卸出,装入经灭菌的袋子,即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5的同时,开启与夹-内连管(6)相通的进风口(5)通入经过过滤的无菌冷空气。
CNA2007100291350A 2007-07-12 2007-07-12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1096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91350A CN101096631A (zh) 2007-07-12 2007-07-12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91350A CN101096631A (zh) 2007-07-12 2007-07-12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6631A true CN101096631A (zh) 2008-01-02

Family

ID=3901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291350A Pending CN101096631A (zh) 2007-07-12 2007-07-12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66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310A (zh) * 2013-04-11 2013-06-12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种制种机及制种方法
CN103215187A (zh) * 2013-04-21 2013-07-24 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 固态基质菌体自动培养方法
CN106232798A (zh) * 2014-02-21 2016-12-14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培养基再水合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1310A (zh) * 2013-04-11 2013-06-12 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食用菌菌种制种机及制种方法
CN103215187A (zh) * 2013-04-21 2013-07-24 山东中德设备有限公司 固态基质菌体自动培养方法
CN106232798A (zh) * 2014-02-21 2016-12-14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培养基再水合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6232798B (zh) * 2014-02-21 2019-06-07 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培养基再水合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1724U (zh) 基于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的秸秆产沼气系统
CN102224793B (zh) 一种快速生产食用菌的专用设备
CN100364380C (zh) 用废弃菌糠制备食用菌循环栽培料的方法
CN208047543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料一体化成型集成装置
CN104982226A (zh) 一种香菇种植方法
CN204180587U (zh) 一种采用固、液发酵罐联合生产食用菌菌棒的设备
CN101096631A (zh) 微生物固体菌种快速制种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3184147A (zh) 生产沼气的干式厌氧发酵系统及方法
CN102154106B (zh) Em菌简易培养方法
CN110903113A (zh) 一种有机肥复合菌发酵剂及其专用设备和在有机肥快熟前发酵中的应用
CN214612434U (zh) 一种用于蜜环菌农业生产的发酵装置
CN101831472B (zh) 以豆渣为原料固体发酵制备食用菌可溶性多糖的方法
CN101538603A (zh) 一种生物菌群联合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CN209242956U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发酵装置
CN202168359U (zh) 一种快速生产食用菌的专用设备
CN106854626A (zh) 一种玉米秸秆青(黄)贮酶菌复合发酵剂的制备方法
CN109111246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快速制造设备
CN101584286B (zh) 食用菌菇包的制作工艺
CN213172363U (zh) 一种益生菌复合菌种发酵罐
CN108782012A (zh) 一种双孢菇种植方法
CN108456030A (zh) 一种农业用有机肥制造发生器
CN103667367A (zh) 以红糖为碳源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
CN108504590A (zh) 一种植物乳酸菌、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KR200253378Y1 (ko) 음식물쓰레기 및 축산분뇨 비료화장치
CN108660071B (zh) 一种利用家庭农副产品废弃物加工使其成为基质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