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4453A -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4453A
CN101094453A CNA2007101234209A CN200710123420A CN101094453A CN 101094453 A CN101094453 A CN 101094453A CN A2007101234209 A CNA2007101234209 A CN A2007101234209A CN 200710123420 A CN200710123420 A CN 200710123420A CN 101094453 A CN101094453 A CN 1010944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ng
sequence number
timer
deletion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34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孝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tive S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94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44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51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2Details of sliding window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Details of sliding window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的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在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一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输出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及启动该删除计时器;以及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指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尤指一种不需在传输端与接收端间交换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及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即可删除分组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提供高度频谱利用效率、无远弗届的覆盖率及高品质、高速率的多媒体数据传输,同时更能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QoS服务要求,提供具弹性的多样化双向传输服务,并提供较佳的通信品质,有效降低通信中断率。然而,在市场对于高速数据传输与多媒体应用的大量需求下,业界已开始发展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而相关规范制定委员会也针对这样的目标,不断修订通信规范,以符合业界需求。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即是一种建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如全球行动电信系统)之上的先进式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其只需支持分组交换传输,且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通信协议层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通信协议层可被整合在同一通信协议层中,因此系统架构较简单。
完整的通信规范需要许多人长时间的讨论、制订及不断的修改,而目前长期演进无线通信系统的部份架构仍处于技术报告(Technical Report)阶段,尚未有正式的协议规范。因此,许多协议单元的功能尚待研究(For FurtherStudy)。举例来说,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联盟所制定的技术报告3GPP TR 25.813V1.0.1中,无线链路控制层可执行自动重发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其为介质访问控制层的上层,而介质访问控制层则可执行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此外,上述技术报告的章节6.2中,公开了无线链路控制传输端可启动(invoke)一删除流程(Discard Procedure),但如何启动该删除流程则「尚待研究」。
由于启动该删除流程仍处于「尚待研究」阶段,如何实现相关运作仅能参考已知技术。例如,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联盟所制定的无线链路控制通信协议规范(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 TS 25.322 V7.0.0(章节9.7.3),网路端可设定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在对应于一服务器数据单元(Server DataUnit,SDU)的删除计时器(Timer_Discard)期满,或该服务器数据单元的传送次数超过一预设最大传输次数(MaxDAT)时,将该服务器数据单元删除。根据不同运作方式,删除服务器数据单元流程可分为外显式(Explicit)数据删除流程及内隐式(Implicit)数据删除流程。
一般而言,外显式数据删除流程用于操作在确认模式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其是在对应于一服务器数据单元的删除计时器(Timer_Discard)期满或携带该服务器数据单元(的分段)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已被传送预设次数但仍未收到(接收端回传的)对应的确认收到(PositiveAcknowledgement)信号时,启动删除该服务器数据单元。当删除服务器数据单元时,传输端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会输出一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MoveReceiving Window Super Field,MRW SUFI)至接收端,以启动服务器数据单元删除流程。当接收端成功收到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时,接收端回传一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MRW ACK SUFI)至传输端,则传输端方可据以判断服务器数据单元删除流程已完成,而删除对应的服务器数据单元。
在外显式服务器数据单元删除流程中,传输端与接收端间通过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及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判断服务器数据单元删除流程的情形,虽可避免删除服务器数据单元时发生问题而影响传输的情形,但所需的传输时间及无线资源势必增加,因而造成传输效率降低。
另一方面,内隐式数据删除流程一般用于操作在非确认模式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其仅使用删除计时器。通过内隐式数据删除流程删除一服务器数据单元时,非确认模式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会直接删除该服务器数据单元,并接着传送下一协议数据单元,且该协议数据单元的序号为前一协议数据单元的序号加2,则接收端可据以判断传输端是否删除服务器数据单元。
上述内隐式服务器数据单元删除流程仅适用于非确认模式,且删除服务器数据单元后的序号需加2,也即使序号跳号。
另外,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联盟所制定的介质访问控制通信协议规范(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 TS 25.321 V7.0.0,对于高速下链路分组存取(High Speed Downlink Package Access,HSDPA)系统的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单元而言,分组删除流程不是通过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或序号跳号而完成,其是在接收端检测到一或多个跳号序号(遗失序号)时,启动一删除计时器。当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仍有部分跳号序号未被成功接收时,接收端会删除停止接收该些跳号序号所对应的分组。在删除计时器计时的过程中,若接收端检测到新的跳号序号时,接收端会等删除计时器期满后,或所有对应于旧跳号序号的分组皆被成功接收时,重复上述流程。换句话说,在高速下链路分组存取系统的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单元中,每一重排序(Re-ordering)单元仅使用一删除计时器,因此,删除计时器只能在期满或停止后才能重新启动。在此情形下,由于多个跳号序号分享同一删除计时器,时序较早的跳号序号所对应的分组的删除会被延迟,时序较晚的跳号序号所对应的分组则会不必要地被存于暂存器(软暂存器)中,导致数据传递延迟。
在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中,用来启动删除服务器数据单元的计时器(以下简称「RLC删除计时器」)的计时期限是符合特定服务品质需求(QoSrequirement),但在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单元中,用来启动删除分组的计时器(以下简称「HARQ删除计时器」)的计时期限则非受限于服务品质需求,而是受限于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的运作。主要原因在于,「HARQ删除计时器」是用于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的重排序功能,用以解决可能发生的「报告未收到误认为报告收到」(NACK-to-ACK)错误或「未报告误认为报告收到」(DTX-to-ACK)错误。当接收端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检测到上述两种错误之一时,接收端会回传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以要求传输端重传对应的分组。对应地,当传输端收到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时,若「RLC删除计时器」尚未期满,则传输端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会使用新序号将相关分组重送至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单元以进行传送。因此,一般而言,「HARQ删除计时器」的计时期限必需设为小于服务品质需求所设定的分组删除时限,否则传输端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将没有机会重传因「报告未收到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或「未报告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所造成的遗失分组。也就是说,当「HARQ删除计时器」的计时期限大于或等于服务品质需求所设定的分组删除时限时,在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接收到对应于一分组的确认收到信号前,「RLC删除计时器」可能早于「HARQ删除计时器」期满,造成该分组被删除,可能因此启动外显式数据删除流程,造成所需的传输时间及无线资源增加,导致传输效率降低。
因此,如何设计适用于先进式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的高效率分组删除流程已成为业界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提升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的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在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一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输出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及启动该删除计时器;以及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分组删除,该通信装置包含有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信装置的功能;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在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一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输出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及启动该删除计时器;以及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传输端的分组删除方法,该传输端的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可通过一传输窗执行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该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在该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由一上层通信协议单元接收到一待传分组时,启动该删除计时器;将该待传分组传送至一下层通信协议单元;以及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时,删除该待传分组,并推进该传输窗,以使该待传分组所对应的序号落在该传输窗之下。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以启动分组删除,该通信装置可通过一传输窗执行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该通信装置包含有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信装置的功能;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在该通信装置的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由一上层通信协议单元接收到一待传分组时,启动该删除计时器;将该待传分组传送至一下层通信协议单元;以及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时,删除该待传分组,并推进该传输窗,以使该待传分组所对应的序号落在该传输窗之下。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的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设定一第一计时器,该第一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一序号的一第一分组;未收到一具有一第二序号的一第二分组,该第二序号位于该第一序号之前;启动该第一计时器;以及在该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第二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
本发明另公开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分组删除,该通信装置包含有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信装置的功能;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设定一第一计时器,该第一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一序号的一第一分组;未收到一具有一第二序号的一第二分组,该第二序号位于该第一序号之前;启动该第一计时器;以及在该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第二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图1中一程序代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流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无线通信装置
102                                  输入装置
104                                  输出装置
106                                  控制电路
108                                  中央处理器
110                                  储存装置
112                                  程序代码
114                                  收发器
200                                  应用程序层
202                                  第三层接口
206                                  第二层接口
218                                  第一层接口
220                                  分组删除程序代码
224                                  无线链路控制单元
226                                  介质访问控制单元
30、40、50                           流程
300、302、304、306、308              步骤
400、402、404、406、408、410         步骤
500、502、504、506、508、510、512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一无线通信装置100的功能方块图。为求简洁,图1仅绘出无线通信装置100的一输入装置102、一输出装置104、一控制电路106、一中央处理器108、一储存装置110、一程序代码112及一收发器114。在无线通信装置100中,控制电路106通过中央处理器108执行储存在储存装置110中的程序代码112,从而控制无线通信装置100的运作,其可通过输入装置102(如键盘)接收使用者输入的信号,或通过输出装置104(如萤幕、喇叭等)输出画面、声音等信号。收发器114用以接收或发送无线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至控制电路106,或将控制电路106所产生的信号以无线电方式输出。换句话说,以通信协议的架构而言,收发器114可视为第一层的一部分,而控制电路106则用来实现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功能。较佳地,无线通信装置100被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请继续参考图2,图2为图1中程序代码112的示意图。程序代码112包含有一应用程序层200、一第三层接口202及一第二层接口206,并与一第一层接口218连接。第二层接口206包含两子层,分别为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224及一介质访问控制单元226。无线链路控制单元224主要功能为提供不同的传输品质处理,依据不同的传输品质要求,针对所传输的数据或控制指令,进行切割(Segmentation)、重组(Reassembly)、串接(Concatenation)、填补(Padding)、重传(Retransmission)、次序检查(Sequence Check)、重复检测(Duplicate detection)等处理。介质访问控制单元226可依据第三层接口(无线资源控制层)202的无线资源分配命令,将来自无线链路控制单元224不同逻辑通道(Logic Channel)的分组,对应到包括普通、共享或专用等性质的传输通道(Transport Channel),以进行通道对映(ChannelMapping)、多工(Multiplexing)、传输格式选择(Transport Format Selection)、随机存取控制(Random Access Control)等程序。
在先进式高速无线通信系统中,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无线通信系统,只需支持分组交换传输,系统架构较简单,使得无线链路控制单元224及介质访问控制单元226可被整合在同一通信单元中。在此情形下,本发明提供一分组删除程序代码220,用以实现分组删除流程,以适时删除分组。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流程30的示意图。流程30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中启动删除分组,其可被编译为分组删除程序代码220,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步骤304:在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一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输出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及启动该删除计时器。
步骤306: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
步骤308:结束。
根据流程30,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在接收端中设定一用来启动删除分组的删除计时器。当接收端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接收端输出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并启动该删除计时器开始计时。若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则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换句话说,藉由流程30,不需接收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接收端可根据删除计时器的状态,适时启动删除分组,也即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是一新式的内隐式分组删除流程。
流程30中,较佳地,是在该遗失序号移至一第一接收窗外时,判断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其中,该第一接收窗是用于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的分组重排序功能。另外,该第一接收窗较佳地是一拉动式滑动窗,用来在一具有序号落在该拉动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被成功接收时,推进该拉动式滑动窗的范围,并将该拉动式滑动窗的上缘设为该分组的序号,而该拉动式滑动窗推进其范围后,落在该拉动式滑动窗的下缘之外且尚未被接收的序号被判定为一遗失序号。另外,流程30中,较佳地,是在检测到一报告未收到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或一未报告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时,判断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
流程30中,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较佳地是删除该遗失序号,并推进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所使用的一第二接收窗,以使该遗失序号落在该第二接收窗之下。其中该第二接收窗为一推进式滑动窗,用来在该推进式滑动窗的下缘所对应的一分组被成功接收或被删除时,推进该推进式滑动窗的范围,且任何具有序号落在该推进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会被删除。
因此,通过流程30,传输端与接收端间不需交换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及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即可删除分组,则所需的传输时间及无线资源可因此减少,以提升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流程40的示意图。流程40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传输端中启动删除分组,该传输端的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可通过一传输窗执行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流程40可被编译为分组删除程序代码220,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步骤404:在该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由一上层通信协议单元接收到一待传分组时,启动该删除计时器。
步骤406:将该待传分组传送至一下层通信协议单元。
步骤408: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时,删除该待传分组,并推进该传输窗,以使该待传分组所对应的序号落在该传输窗之下。
步骤410:结束。
根据流程40,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系在传输端中设定一用来启动删除分组的删除计时器。当传输端的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由上层通信协议单元接收到一待传分组时,传输端启动该删除计时器,并将该待传分组传送至一下层通信协议单元,以进行相关传送运作。接下来,当该删除计时器期满时,传输端删除该待传分组,并推进传输窗,以使该待传分组所对应的序号落在该传输窗之下。换句话说,藉由流程40,不需传送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且等到收到回应的移动接收窗确认复合字段才删除分组,也不需将下一分组的序号跳号,传输端可根据删除计时器的状态,适时启动删除分组,也即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用于发射端的一新式内隐式分组删除流程。
因此,通过流程40,传输端与接收端间不需交换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及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即可删除分组,则所需的传输时间及无线资源可因此减少,以提升传输效率。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流程50的示意图。流程50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中启动删除分组,其可被编译为分组删除程序代码220,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0:开始。
步骤502:设定一第一计时器,该第一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步骤504: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一序号的第一分组;
步骤506:未收到一具有一第二序号的第二分组,该第二序号位于该第一序号之前;
步骤508:启动该第一计时器;以及
步骤510:在该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第二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
步骤512:结束。
根据流程50,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系在接收端中设定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的一第一计时器。当接收端成功接收到一第一分组时,若其前尚有一第二分组未成功接收到,则启动该第一计时器,开始计时。若该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第二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则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换句话说,藉由流程50,不需接收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接收端可根据该第一计时器的状态,适时启动删除分组,也即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系另一新式的内隐式分组删除流程。
较佳地,流程50另可设定一第二计时器,该第二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报告未收到信息。当接收端成功接收到一第三分组时,若其前尚有一第四分组未成功接收到,则启动该第二计时器,开始计时。若该第二计时器期满且该第四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则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较佳地报告未收到该第四分组的信息。换句话说,第三实施例具有两个计时器,一个较长(第一计时器),一个较短(第二计时器)。当接收端成功接收到一分组时,若其前尚有另一分组未成功接收到,即启动该两个计时器。较短的第二计时器期满且该另一分组仍未成功接收到,则送出一未收到该另一分组的报告信息,通知发送端重传该另一分组。至较长的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另一分组仍未成功接收到,即停止接收该另一分组。
因此,通过流程50,传输端与接收端间可适时要求重传一遗失的分组,且不需交换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及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即可删除分组,则所需的传输时间及无线资源可因此减少,以提升传输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不需在传输端与接收端间交换移动接收窗复合字段及移动接收窗确认收到复合字段,即可删除分组。因此,所需的传输时间及无线资源可大幅减少,以提升传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4)

1.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的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
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在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一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输出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及启动该删除计时器;以及
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是在该遗失序号移至一第一接收窗外时,判断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中该第一接收窗是用于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的分组重排序功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中该第一接收窗系一拉动式滑动窗,用来在一具有序号落在该拉动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被成功接收时,推进该拉动式滑动窗的范围,并将该拉动式滑动窗之上缘设为该分组的序号,而该拉动式滑动窗推进其范围后,落在该拉动式滑动窗的下缘之外且尚未被接收的序号被判定为一遗失序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是在检测到一报告未收到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或一未报告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时,判断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中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系删除该遗失序号,并推进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所使用的一第二接收窗,以使该遗失序号落在该第二接收窗之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中该第二接收窗为一推进式滑动窗,用来在该推进式滑动窗的下缘所对应的一分组被成功接收或被删除时,推进该推进式滑动窗的范围,且任何具有序号落在该推进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会被删除。
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分组删除,该通信装置包含有:
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信装置的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
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
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在检测到一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一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时,输出一报告未收到的状态报告单元,及启动该删除计时器;以及
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且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程序代码系在该遗失序号移至一第一接收窗外时,判断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接收窗是用于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的分组重排序功能。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接收窗系一拉动式滑动窗,用来在一具有序号落在该拉动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被成功接收时,推进该拉动式滑动窗的范围,并将该拉动式滑动窗之上缘设为该分组的序号,而该拉动式滑动窗推进其范围后,落在该拉动式滑动窗的下缘之外且尚未被接收的序号被判定为一遗失序号。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程序代码系在检测到一报告未收到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或一未报告误认为报告收到错误时,判断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不再通过该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流程重传。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停止接收该遗失序号所对应的分组系删除该遗失序号,并推进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所使用的一第二接收窗,以使该遗失序号落在该第二接收窗之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二接收窗为一推进式滑动窗,用来在该推进式滑动窗的下缘所对应的一分组被成功接收或被删除时,推进该推进式滑动窗的范围,且任何具有序号落在该推进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会被删除。
15.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之一传输端的分组删除方法,该传输端的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可通过一传输窗执行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该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
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在该传输端的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由一上层通信协议单元接收到一待传分组时,启动该删除计时器;
将该待传分组传送至一下层通信协议单元;以及
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时,删除该待传分组,并推进该传输窗,以使该待传分组所对应的序号落在该传输窗之下。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以启动分组删除,该通信装置可通过一传输窗执行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该通信装置包含有:
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信装置的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
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
设定一删除计时器,该删除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在该通信装置的一无线链路控制单元由一上层通信协议单元接收到一待传分组时,启动该删除计时器;
将该待传分组传送至一下层通信协议单元;以及
在该删除计时器期满时,删除该待传分组,并推进该传输窗,以使该待传分组所对应的序号落在该传输窗之下。
17.一种用于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一接收端的分组删除方法,包含有:
设定一第一计时器,该第一计时器用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一序号的第一分组;
未收到一具有一第二序号的第二分组,该第二序号位于该第一序号之前;
启动该第一计时器;以及
在该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第二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另包含有:
设定一第二计时器,该第二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报告未收到信息;
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三序号的第三分组;
未收到一具有一第四序号的第四分组,该第四序号位于该第三序号之前;
启动该第二计时器;以及
在该第二计时器期满且该第四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报告未收到该第四分组的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中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系删除该第二序号,并推进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所使用的一接收窗,以使该第二序号落在该接收窗之下。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组删除方法,其中该接收窗为一推进式滑动窗,用来在该推进式滑动窗的下缘所对应的一分组被成功接收或被删除时,推进该推进式滑动窗的范围,且任何具有序号落在该推进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会被删除。
2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用以在一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分组删除,该通信装置包含有:
一控制电路,用来实现该通信装置的功能;
一中央处理器,设于该控制电路中,用来执行一程序代码以操控该控制电路;以及
一储存装置,设于该控制电路中且耦接该中央处理器,用来储存该程序代码;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包含有:
设定一第一计时器,该第一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删除分组;
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一序号的第一分组;
未收到一具有一第二序号的第二分组,该第二序号位于该第一序号之前;
启动该第一计时器;以及
在该第一计时器期满且该第二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程序代码另包含有:
设定一第二计时器,该第二计时器用来在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中启动报告未收到信息;
成功接收到一具有一第三序号的第三分组;
未收到一具有一第四序号的第四分组,该第四序号位于该第三序号之前;
启动该第二计时器;以及
在该第二计时器期满且该第四分组仍未被成功接收时,报告未收到该第四分组的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程序代码中停止接收该第二分组系删除该第二序号,并推进该自动重发请求程序所使用的一接收窗,以使该第二序号落在该接收窗之下。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该接收窗为一推进式滑动窗,用来在该推进式滑动窗的下缘所对应的一分组被成功接收或被删除时,推进该推进式滑动窗的范围,且任何具有序号落在该推进式滑动窗之外的分组会被删除。
CNA2007101234209A 2006-06-22 2007-06-22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Pending CN1010944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0547306P 2006-06-22 2006-06-22
US60/805,473 2006-06-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4453A true CN101094453A (zh) 2007-12-26

Family

ID=3852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34209A Pending CN101094453A (zh) 2006-06-22 2007-06-22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23573A1 (zh)
EP (1) EP1871034A1 (zh)
JP (1) JP2008005509A (zh)
KR (1) KR20070121602A (zh)
CN (1) CN101094453A (zh)
TW (1) TW2008032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6679A1 (zh) * 2007-12-29 2009-07-16 Zte Corporation 无线链路控制实体的复位控制方法
CN104837163A (zh) * 2014-02-08 2015-08-12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删除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的方法和基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8854B2 (ja) * 2006-12-18 2012-08-0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リンクレイヤ制御プロトコルの実装
US8489952B2 (en) * 2007-06-15 2013-07-16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rror dete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a radio link layer
TWI442732B (zh) * 2007-10-30 2014-06-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改善狀態報告的方法及裝置
JP4511621B2 (ja) * 2008-04-22 2010-07-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2013042461A (ja) * 2011-08-19 2013-02-28 Fujitsu Semiconductor Ltd 再送制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992087B2 (en) * 2015-05-15 2018-06-05 S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ng rang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20210385169A1 (en) * 2017-02-12 2021-12-09 Mellanox Technologies Lt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generating and eliminating redundant data packets
ES2969210T3 (es) * 2017-03-24 2024-05-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istemas y métodos para la eliminación de paquetes duplicados para su transmisión
CN114374656B (zh) * 2020-10-14 2024-05-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750333B2 (en) 2021-10-06 2023-09-05 S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ng rang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1796B1 (en) * 1999-03-22 2003-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card mechanism for selective repeat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6519223B1 (en) * 1999-04-06 2003-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semi reliable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US6574770B1 (en) * 2000-06-29 2003-06-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rror-correct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in 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18945B2 (en) * 2004-04-29 2011-09-1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warding non-consecutive data blocks in enhanced uplink transmission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6679A1 (zh) * 2007-12-29 2009-07-16 Zte Corporation 无线链路控制实体的复位控制方法
CN101809924B (zh) * 2007-12-29 2013-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实体的复位控制方法
CN104837163A (zh) * 2014-02-08 2015-08-12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删除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的方法和基站
CN104837163B (zh) * 2014-02-08 2019-10-25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删除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的方法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3274A (en) 2008-01-01
US20080123573A1 (en) 2008-05-29
KR20070121602A (ko) 2007-12-27
JP2008005509A (ja) 2008-01-10
EP1871034A1 (en) 200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4453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组删除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JP4020199B2 (ja) 高速ダウンリンクパケット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マーを利用した交錯状況回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1043301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重排重组方法及其基站
CN101529780B (zh) 用于高效利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US8285330B2 (en) HARQ reordering method for WCDMA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
JP5070239B2 (ja) Ttiバンドリング伝送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1009538B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
KR100897289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1030842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的重排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4462A (zh)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下链路传输的交递运作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0702662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in a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ystem
CN101094474A (zh) 无线通信系统处理通信切换后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8216A (zh) 无线通讯系统检测本地未收讫状态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TW200302013A (en) Timer based stall avoidance mechanism for high spe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9543494A (ja) 媒体アクセス制御破棄通知
CN101102175A (zh)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传输错误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1009537A (zh)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及系统
US201001221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in a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system
CN101399643B (zh) 确认模式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326832A (zh) 数据包发送方法、模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WO2013107408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836648A (zh) 一种rlc am模式的快速重传和反馈的方法
CN101034962A (zh) 无线通讯系统启动调度信息重传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KR100901802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효율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83656A (zh) 一种维护am模式rlc接收窗口及数据接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NOVATIVE SONIC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UASHUO COMPU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118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118

Address after: 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 Tortora Rhodes town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Sonic 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Huashuo Computer Co.,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