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1761A - 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91761A CN101091761A CN 200710035180 CN200710035180A CN101091761A CN 101091761 A CN101091761 A CN 101091761A CN 200710035180 CN200710035180 CN 200710035180 CN 200710035180 A CN200710035180 A CN 200710035180A CN 101091761 A CN101091761 A CN 1010917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ortex
- beriberi
- medicine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属中药技术领域。主要由木槿皮、白鲜皮、青蒿和樟脑等22味中药组成。它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规的外用药剂型。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杀虫、止痒除湿和恢复皮肤组织细胞弹性的功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适合治疗因真菌或其他细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疾病,尤其适合治疗复发性脚气病、手足癣、皮肤骚痒、湿疹等皮肤病,一般治疗3~7天就可全愈,有效率9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复发性脚气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由真菌感染所致。发作时奇痒难忍,开始时只红肿,严重时溃烂、疼痛,有的还影响睡眠。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如达克灵,用法是将这些药物直接涂抹患处,疗效还较好,但这些药物涂抹患处后,容易沾污鞋袜和衣服,疗效也不令人十分满意,最大的缺陷是不能断根,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西药治疗脚气病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中药,用以提高疗效,方便使用,愈后不复发,彻底解除脚气病患者的痛苦。
本发明药物是本发明人根据祖传秘方,并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最后找到了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中药,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药物选择木槿皮、白鲜皮、青蒿和樟脑进行组合,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治疗脚气病的复发。其中选择:木槿皮又名川槿皮,是因它性味甘、苦、凉。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主治:肠风泻血、痢疾、白带。外治皮肤疥癣、痔疮。选择白鲜皮是因它性味苦、成、寒。功能: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主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选择青蒿是因它苦、微辛、寒。功能:清热、解暑、除蒸。主治:暑热、疟疾寒热、骨蒸劳热、疥疮、瘙痒。选择樟脑是因它性味辛、热。功能:辟秽开窍、除湿杀虫、散瘀止痛。主治:热病中恶、卒然昏倒、心腹诸痛、外治疥癣风瘙、湿毒疮痒、跌打损伤、瘀滞作痛。
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还与金银花、首乌藤、海桐皮、大血藤、皂角刺、大风子、西河柳、萹蓄、苍耳子、徐长卿进行组合,这是因为:金银花性味甘、寒。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时疫热病、痈疽、恶疮、肿毒、热毒、血痢。首乌藤又名夜交藤,性味甘、平。功能:祛风湿、安神、止汗。主治:血虚周身疼痛、失眠、多汗;外治风疮疥癣作痒。海桐皮又名钉皮、刺桐皮,性味苦、平。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杀虫。主治:腰膝疼痛、顽痹、疥癣。大血藤又名红藤、活血藤、大活血,性味苦、平。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通经、驱虫。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木拘挛、跌打损伤、血瘀经闭、蛔虫、钩虫。皂角刺又名天丁,性味辛、温。功能:搜风杀虫、托毒排脓。主治:痈肿、疮毒、疠风、胞衣不下,外治疮癣。大风子性味辛、热、有毒。功能: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主治:麻风、外治疥癣。西河柳又名柽柳,性味辛、甘、平。功能:祛风透疹、解毒。主治:麻疹初起、关节作痛、外洗皮肤疮毒。萹蓄性味苦、平。功能:清热、利尿、杀虫。主治:热淋、黄疸、疥疮湿痒、小儿蛔虫。苍耳子又名苍耳,性味甘、苦、温、有毒。功能:散风湿、解疮毒、通鼻窍、止痹痛。主治:风寒头痛、风湿周痹、四肢挛痛、疮疥瘙痒、鼻塞不通。徐长卿又名遥竹消,性味辛、温。功能:发表、解毒、通经活络、止痛、开胃。主治:蛊毒、疟疾、风湿关节痛、胃痛、腰痛、牙痛、跌打损伤、蛇咬伤、风疹瘙痒。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发明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还与薄荷、白花茵陈、黄连、五加皮、石菖蒲、雄黄、黄丹、银朱组合,这是因为:薄荷又名卜荷,性味辛、凉。功能:疏风散热、清利头目、透疹辟秽。主治: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目赤、瘾疹、中暑、胸闷。白花茵陈又名牛至、白花土荆芥,性味辛、凉。功能:解表、祛暑利湿、行瘀。主治:预防麻疹、湿热黄疸、气胀食滞、皮肤湿痒及跌打扭伤。黄连又名川连、云连,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热盛心烦、痞满、消渴、泻利腹痛、吐血、衄血、目赤、口疮、疮疡。五加皮又名加皮、香加皮,性味辛、温。功能: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主治:风寒湿痹、脚气拘挛、筋骨疼痛。石菖蒲性味辛、温。功能:豁痰开窍、和中辟浊、祛湿。主治:痰厥昏迷、癫痫、健忘多梦、气闭耳聋、湿滞湿痹、外治痈疽、湿疮。雄黄又名明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功能:燥湿、祛痰、杀虫、化瘀解毒、消肿。主治:外治疥癣、恶疮。黄丹又名广丹、红丹,性味辛、成、微寒、有毒。功能:祛痰镇惊、拔毒生肌。主治:惊痫癫狂、外治恶疮肿毒、刀伤出血、水火烫伤。银朱性味辛、温、有毒。功能:杀虫、破积。主治:风热疮毒、痈肿疥癣。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了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木槿皮6~10份,白鲜皮6~10份,青蒿6~10份,樟脑0.3~0.5份。
优选为:木槿皮9份、白鲜皮8份、青蒿8份、樟脑0.4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还可以是:木槿皮6~10份,白鲜皮6~10份,青蒿6~10份,樟脑03~0.5份,金银花3~6份,首乌藤3~6份,海桐皮3~6份,大血藤3~6份,皂角刺3~6份,大风子3~6份,西河柳3~6份,萹蓄3~6份,苍耳子3~6份,徐长卿3~6份。
优选为:木槿皮9份,白鲜皮8份,青蒿8份,樟脑0.4份,金银花5份,首乌藤5份,海桐皮5份,大血藤5份,皂角刺5份,大风子5份,西河柳5份,萹蓄5份,苍耳子5份,徐长卿5份。
本发明药物进一步各组分的用量为:木槿皮6~10份,白鲜皮6~10份,青蒿6~10份,樟脑0.3~0.5份,金银花3~6份,首乌藤3~6份,海桐皮3~6份,大血藤3~6份,皂角刺3~6份,大风子3~6份,西河柳3~6份,萹蓄3~6份,苍耳子3~6份,徐长卿3~6份,薄荷2~5份,白花茵陈2~5份,黄连2~5份,五加皮2~5份,石菖蒲2~5份,雄黄0.1~0.3份,黄丹0.05~0.1份,银朱0.1~0.2份。
优选为:木槿皮9份,白鲜皮8份,青蒿8份,樟脑0.4份,金银花5份,首乌藤5份,海桐皮5份,大血藤5份,皂角刺5份,大风子5份,西河柳5份,萹蓄5份,苍耳子5份,徐长卿5份,薄荷3份,白花茵陈3份,黄连3份,五加皮3份,石菖蒲3份,雄黄0.2份,黄丹0.1份,银朱0.2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成任何一种常规的外用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后制成散剂,使用时撒施患处或开水冲泡后泡脚,或用凡士林作载体将原料药末放入拌匀,封装,使用时直接涂抹患处。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杀真菌、杀寄生虫、止痒除湿和恢复皮肤组织细胞弹性的功能,无毒副作用。
适合治疗因真菌或其他细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尤其适用于顽固性复发性的脚气病、手足癣、皮肤骚痒、湿疹等皮肤疾病。有效率9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临床疗效资料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共收治脚气病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
年岁:20~30岁10例,31~40岁20例,41~50岁15岁,50岁以上5例。
其中:学生5例,工人20例,教师10例,自由业者15例。轻度患者15例,中度患者15例,重度患者20例。
2、诊断标准:
轻度:脚趾缝骚痒、皮肤红肿,脚臭。
中度:脚趾缝红肿、水泡、奇痒,脱皮。
重度:脚趾四周溃烂、奇痒、行走困难,内粉腐。
3、治疗方法:
轻度:用本发明药物粉末,用开水冲泡,冷却至不烫人时直接泡脚,以药水浸没脚背为宜,每次用药一袋(30g)浸泡1~1.5小时,泡后不擦掉药液,自然干燥,每天泡1~2次,即可全愈。
中度:使用方法同轻度,每天泡1~2次,连续3~5天,即可全愈。
重度:使用方法同中度,每天泡1~2次,连续5~7天,即可全愈,若不全愈者,证明不完全是脚气,应还有脚癣,再用本药物膏剂涂抹患处,即可全愈。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过1~7天的治疗,不管轻、中、重脚气患者,都能全愈,愈后三个月内不复发。
好转:经过1~7天治疗后,能止痒、止痛,症状减轻,但还未全愈。
无效:经过1~7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症状依旧。
5、治疗结果:见下表
治疗时间(天)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有效率% | |||
例数 | 显效率% | 例数 | 好转率 | 例数 | 无效率 | ||
1~2 | 15 | 30 | 15 | 30 | 20 | 40 | 60 |
3~5 | 30 | 60 | 19 | 38 | 1 | 2 | 98 |
5~7 | 49 | 98 | 1 | 2 | 98 |
总之,在1~7天中,用本发明药物粉剂,治疗50例脚气病患者,其中轻度患者15例,中度患者15例,重度患者20例,结果轻度患者1~2天治疗全愈,显效率为30%,中度患者3~5天治疗后全愈,显效率60%,重度患者5~7天治疗后除1人外49人全部全愈,显效率98%,总有效率98%。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粉剂的制备
a、将木槿皮80g,白鲜皮70g,青蒿70g,樟脑5g,金银花50g,首乌藤50g,海桐皮50g,大血藤50g,皂角刺50g,大风子50g,西河柳50g、萹蓄50g、苍耳子50g、徐长卿50g、薄荷30g、白花茵陈30g、黄连30g、五加皮30g、石菖蒲30g、雄黄2g、黄丹1g和银朱2g,共22味药备齐并分别粉碎。
b、过筛:将分别粉碎的药末过150目筛。
c、混合拌匀:将经过筛的各味药末混合、拌匀。
d、分装:用塑料袋封装,每袋30g药末。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膏剂的制备
a、将木槿皮、白鲜皮、青蒿各80g,樟脑4g,金银花、首乌藤、海桐皮、大血藤、皂角刺、大风子、西河柳、萹蓄、苍耳子和徐长卿各60g,薄荷、白花茵陈、黄连、五加皮和石菖蒲各40g,雄黄、黄丹和银朱各1g,分别粉碎。
b、过筛:将分别粉碎的药粉末,过150目筛。
c、搅拌:将过筛后的各药粉末放入5000g凡士林中,搅拌10~15分钟,使其成均匀软膏。
d、封装:用塑料软管,分装并加盖封装,每支软管装软膏30g。使用时,每天涂抹1~2次,每次10g。
Claims (7)
1、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木槿皮6~10份,白鲜皮6~10份,青蒿6~10份,樟脑0.3~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木槿皮9份,白鲜皮8份,青蒿8份,樟脑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中原料药还有:金银花3~6份,首乌藤3~6份,海桐皮3~6份,大血藤3~6份,皂角刺3~6份,大风子3~6份,西河柳3~6份,萹蓄3~6份,苍耳子3~6份,徐长卿3~6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中各组份的用量为:木槿皮9份,白鲜皮8份,青蒿8份,樟脑0.4份,金银花5份,首乌藤5份,海桐皮5份,大血藤5份,皂角刺5份,大风子5份,西河柳5份,萹蓄5份,苍耳子5份,徐长卿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中原料中还有:薄荷2~5份,白花茵陈2~5份,黄连2~5份,五加皮2~5份,石菖蒲2~5份,雄黄0.1~0.3份,黄丹0.05~0.1份,银朱0.1~0.2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木槿皮9份,白鲜皮8份,青蒿8份,樟脑0.4份,金银花5份,首乌藤5份,海桐皮5份,大血藤5份,皂角刺5份,大风子5份,西河柳5份,萹蓄5份,苍耳子5份,徐长卿5份,薄荷3份,白花茵陈3份,黄连3份,五加皮3份,石菖蒲3份,雄黄0.2份,黄丹0.1份,银朱0.2份。
7、制备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治疗复发性脚气病药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a、秤取各原料药:木槿皮、白鲜皮、青蒿、樟脑、金银花、首乌藤、海桐皮、大血藤、皂角刺、大风子、西河柳、萹蓄、苍耳子、徐长卿、薄荷、白花茵陈、黄连、五加皮、石菖蒲、雄黄、黄丹、银朱,分别粉碎,待用;
b、过筛:将经粉碎的各药粉末分别过150目筛,待用;
c、混合拌匀:将经过过筛的各味药粉混合,并搅拌均匀;
d、分装:将拌匀后药粉直接分装成粉剂或放入凡士林载体搅拌均匀后,再分装成膏剂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351807A CN100542572C (zh) | 2007-06-18 | 2007-06-18 | 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351807A CN100542572C (zh) | 2007-06-18 | 2007-06-18 | 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91761A true CN101091761A (zh) | 2007-12-26 |
CN100542572C CN100542572C (zh) | 2009-09-23 |
Family
ID=38990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351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2572C (zh) | 2007-06-18 | 2007-06-18 | 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42572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8070A (zh) * | 2010-03-09 | 2011-09-21 | 贺广家 | 一种多功能足疗药鞋 |
CN103191353A (zh) * | 2013-02-25 | 2013-07-10 | 孙胜波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组合物 |
CN103893235A (zh) * | 2014-03-25 | 2014-07-02 | 临沭洪峰医院 | 治疗皮炎的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748797A (zh) * | 2016-03-01 | 2016-07-13 | 王景明 |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
CN110353349A (zh) * | 2019-07-04 | 2019-10-22 | 李丹凤 | 一种防治足癣的布鞋及制备方法 |
-
2007
- 2007-06-18 CN CNB2007100351807A patent/CN10054257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8070A (zh) * | 2010-03-09 | 2011-09-21 | 贺广家 | 一种多功能足疗药鞋 |
CN103191353A (zh) * | 2013-02-25 | 2013-07-10 | 孙胜波 | 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组合物 |
CN103893235A (zh) * | 2014-03-25 | 2014-07-02 | 临沭洪峰医院 | 治疗皮炎的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748797A (zh) * | 2016-03-01 | 2016-07-13 | 王景明 | 一种治疗脚气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
CN110353349A (zh) * | 2019-07-04 | 2019-10-22 | 李丹凤 | 一种防治足癣的布鞋及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42572C (zh) | 2009-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14286B (zh) | 一种有效治疗风湿性疼痛病的中药白酒制剂 | |
CN101428097B (zh) |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10685A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27407B (zh) | 一种能改善微循环、通经舒络、活血化瘀、治疗风湿骨病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9200144A (zh)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膏药 | |
CN100542572C (zh) | 一种治疗复发性脚气病的药物 | |
CN104771654A (zh) | 治疗腰椎、颈椎骨质增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01406B (zh) | 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颈椎炎、风湿关节炎的外敷剂 | |
CN102552804B (zh) | 一种治疗跖疣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194159A (zh) | 一种舒筋活血外用药酒 | |
CN101085283B (zh) | 皮肤病通络外用洗剂 | |
CN101002873A (zh) | 一种治疗复发性痛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21722C (zh) | 治疗风寒骨刺的膏药 | |
CN102626487A (zh) |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的中药丸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16832A (zh) | 治疗风寒腰痛的中药凝胶膏帖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08292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药 | |
CN104491642A (zh) | 一种防治痛风的足浴粉剂 | |
CN104784346A (zh) | 一种治疗瘙痒症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 |
CN1112206C (zh) | 接骨散 | |
CN104706749B (zh) | 一种治疗腰椎肩盘突出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617198A (zh) | 治疗风寒腰痛的药酒的制备方法 | |
CN102988833B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0446808C (zh) | 一种治疗产后风的药物 | |
CN100571725C (zh) | 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中药制剂 | |
CN100444871C (zh) | 治疗风湿、类风湿的全无毒中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