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1009A -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1009A
CN101081009A CNA2007100286579A CN200710028657A CN101081009A CN 101081009 A CN101081009 A CN 101081009A CN A2007100286579 A CNA2007100286579 A CN A2007100286579A CN 200710028657 A CN200710028657 A CN 200710028657A CN 101081009 A CN101081009 A CN 101081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rl
handle
shellfish
living body
sexual g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86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芳
刘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286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1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1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1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在取珠前,将育珠贝性腺处理及活力调整,再排贝、栓口、使用工具开口、取珠,既可以取出育珠贝体内的珍珠,同时又可以保证贝体的生命活力。本发明节约资源,使同一个贝可以重复进行几次插核育珠,生产多颗珍珠;活体取珠后的母贝进行再次插核育珠时,可以植入与所取出珍珠同样大小或更大的珠核,生产更大规格的珍珠;再次插入的珠核受到贝体的排斥、挤压作用较小,留核率较高;如果立即进行再次插核则不必再进行送片操作,避免了因为贴片不好造成的珍珠质量差,提高珍珠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背景技术
大珠母贝和珠母贝是世界上生产大型珍珠珍珠贝。大珠母贝,又称白蝶贝,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儋州、临高、陵水、三亚等地沿海、西沙群岛及我省的雷州半岛西岸海域;珠母贝,又称黑蝶贝,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又称大溪地)、澳大利亚的库克岛等地,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沿海。虽然我国有上述两种珍珠贝的自然分布,但我国的大珠母贝、珠母贝自然资源较少。
南洋珠,即大珠母贝珍珠,是珍珠中的极品,它的圆润、纯净、硕大、与生俱来的自然美和令人眩目的银白色光泽表现出无可比拟的高雅和浪漫,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珍珠之一;每年产量仅有1.6吨的澳大利亚南洋珍珠,每公斤价格超过20万美元,销售总额达3.75亿美元,比2005年中国所有珍珠产值的2倍还要高。黑珍珠,即黑蝶贝珍珠,在光的折射作用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如淡灰色、浅棕色、蓝黑色、草绿色、孔雀绿、浓紫、海蓝和彩虹色;其变幻万千的天然色泽给人们无边的想象和充满神秘感,被赋予“皇后之珠,珠中皇后”的美誉。
目前,世界上养殖南洋珠和黑珍珠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塔西提,其珍珠养殖技术先进,均利用同一母贝进行多次插核育珠,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珍珠规格,其中活体取珠技术是进行多次插核育珠的关键技术。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上述两种名贵珍珠的养殖技术包括多次插核育珠技术均被作为商业机密,未见报道。目前,我国培育上述两种优质珍珠的规模较小,普遍采用传统的杀贝取珠法,使本来就匮乏的育珠母贝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虽然论文“马氏珠母贝二次插核的研究”有关于活体取珠的报道,但并没有报道具体采用的方法和所使用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在取珠前,将育珠贝性腺处理及活力调整,再排贝、栓口,然后使用工具开口、取珠,既可以取出育珠贝体内的珍珠,同时又可以保证贝体的生命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取珠前,将育珠贝经10~30天的性腺处理、2~3天的活力调整;然后,排贝、栓口,用开口钩刀或开口刀在左袋核位的软体部上方开口,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专用取珠器或简易取珠器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压取出来。
本发明节约资源,使同一个贝可以重复进行几次插核育珠,生产多颗珍珠;活体取珠后的母贝进行再次插核育珠时,可以植入与所取出珍珠同样大小或更大的珠核,生产更大规格的珍珠;再次插入的珠核受到贝体的排斥、挤压作用较小,留核率较高;如果立即进行再次插核则不必再进行送片操作,避免了因为贴片不好造成的珍珠质量差,提高珍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口钩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开口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简易取珠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专用取珠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取珠前,将育珠贝经10~30天的性腺处理、2~3天的活力调整;然后,排贝、栓口,用开口钩刀或开口刀在左袋核位的软体部上方开口,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专用取珠器或简易取珠器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压取出来,而不影响贝体的生命活动。在完成取珠操作后,可以立即进行再次插核,也可以将取珠后的母贝置于海区休养恢复一段时间后再次插核,克服了杀贝取珠的不足。本发明节约资源,使同一个贝可以重复进行几次插核育珠,生产多颗珍珠;活体取珠后的母贝进行再次插核育珠时,可以植入与所取出珍珠同样大小或更大的珠核,生产更大规格的珍珠;取珠后,由于原来珍珠所在核位位置已经有一个空穴,所以再次插入的珠核受到贝体的排斥、挤压作用较小,再次插核的留核率较高;活体取珠后的母贝体内的珍珠囊已经存在,如果立即进行再次插核则不必再进行送片操作,避免了因为贴片不好造成的珍珠质量差,提高珍珠质量。
实施例1
按下面步骤进行:
1、待取珠贝的性腺处理:其目的是通过限制溶氧、饵料,抑制、减少其性腺,便于确定珍珠的位置、最大限度保存珍珠囊,并可以避免取珠手术造成的性腺饱满育珠贝的大量死亡。具体方法是:(1)将10~20只贝置于一个椎形养殖笼中,外面包以40目网布,吊养于2m以下深度的水层中,时间为10~30天,根据性腺的具体情况确定,以多数贝体无性腺或有少量性腺为标准。育珠贝性腺处理完成后,除去包在养殖笼外的网布,进行2~3天的活力恢复;(2)将10~20只贝置于一个用于马氏珠母贝植核术前处理的术前处理桶中,吊养于2m以下深度的水层中,时间为10~30天,根据性腺的具体情况确定,以多数贝体无性腺或有少量性腺为标准。育珠贝性腺处理完成后,置于常用的椎形养殖笼养殖,进行2~3天的活力恢复,吊养密度为每笼2~6个贝。
2、挑选取珠贝:将贝排贝、栓口,挑选无性腺或性腺较少贝进行活体取珠。
3、活体取珠:按常规操作将待取珠贝排贝、栓口,将贝按照传统做法固定在插核台上;然后一只手握专用取珠器的柄1,并将珍珠所在左袋核位位置软体部置于专用取珠器的套环8与顶板7之间,逐渐夹紧专用取珠器,并移动专用取珠器的套环8与顶板7位置,使珍珠位于专用取珠器套环8的中间位置,并从套环8中微微突出;另一只手持开口钩刀的柄1,用开口钩刀刀头的刀尖2插入套环8内的珍珠所在位置软体部,沿一方向拖动开口钩刀,刀刃3则将珍珠所在位置软体部表皮割开一个切口,继续夹紧专用取珠器,即可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出。
4、取出取珠器和珍珠,可以立即进行再次插核,也可以将取出珍珠的母贝置于海区休养恢复后再插核育珠。
实施例2
按下面步骤进行:
1、育珠贝的性腺处理:其目的是通过促进性腺发育、诱导排放精卵的技术措施将待取珠贝的性腺处理掉,便于确定珍珠的位置、最大限度保存珍珠囊,并可以避免取珠手术造成的性腺饱满育珠贝的大量死亡。具体方法是将性腺较丰满的待取珠贝吊养于饵料丰富的表层海水进行低密度养殖,以促进其性腺的进一步发育;然后采用阴干法或其他方法促使其排放精卵。排放精卵后的待取珠贝再经过7~10天的休养恢复,在其性腺还未发育或少量发育时,进行活体取珠。
2、挑选取珠贝:将贝排贝、栓口,挑选无性腺或性腺较少贝进行活体取珠。
3、活体取珠:按常规操作将待取珠贝排贝、栓口,将贝按照传统做法固定在插核台上;然后一只手持简易取珠器的柄1,并将简易取珠器的套环8置于左袋核位位置软体部上面,并下压简易取珠器套环8,移动简易取珠器套环8位置,使珍珠位于简易取珠器套环8的中间,并从套环8中微微突出;另一只手持开口刀柄1,用开口刀刀头的刀刃5在套环内的珍珠所在位置软体部表皮划开一个切口,继续下压简易取珠器套环8,即可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出。
4、取出取珠器和珍珠,可以立即进行再次插核,也可以将贝置于海区休养恢复后再插核育珠。
本方法主要用于大珠母贝、珠母贝,也可以用于企鹅珍珠贝、马氏珠母贝和淡水珍珠贝。

Claims (7)

1.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在取珠前,将育珠贝经10~30天的性腺处理、2~3天的活力调整;然后,排贝、栓口,用开口钩刀或开口刀在左袋核位的软体部上方开口,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专用取珠器或简易取珠器将珍珠从开口处挤压取出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其特征是性腺处理:将性腺较丰满的待取珠贝吊养于饵料丰富的表层海水进行低密度养殖,以促进其性腺的进一步发育;然后采用阴干法或其他方法促使其排放精卵。排放精卵后的待取珠贝再经过7~10天的休养恢复,在其性腺还未发育或少量发育时,进行活体取珠。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其特征是性腺处理:将10~20只贝置于一个椎形养殖笼中,外面包以40目网布,吊养于2m以下深度的水层中,时间为10~30天;或将10~20只贝置于一个用于马氏珠母贝植核术前处理的术前处理桶中,吊养于2m以下深度的水层中,时间为10~30天。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开口钩刀由柄和钩刀头组成,在柄(1)的一端装有钩刀头,钩刀头的尖为刀尖(2),钩刀头的内弯面有刀刃(3)。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开口刀由柄和钩刀头组成,在柄(1)的一端装有钩刀头,钩刀头的外缘为刀刃(5)。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简易取珠器由柄和套环组成,在柄(1)的弯曲一端装有套环(8)。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使用的器具,其特征是专用取珠器由柄、顶板和套环组成,在简易取珠器柄(1)靠近套环(8)处用螺钉或销固定有带顶板(7)的柄(1)。
CNA2007100286579A 2007-06-14 2007-06-14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Pending CN101081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86579A CN101081009A (zh) 2007-06-14 2007-06-14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86579A CN101081009A (zh) 2007-06-14 2007-06-14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1009A true CN101081009A (zh) 2007-12-05

Family

ID=38910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286579A Pending CN101081009A (zh) 2007-06-14 2007-06-14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10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291B (zh) * 2009-04-30 2012-02-22 普利科技有限公司 从育珠蚌体内获取珍珠的方法
CN105794701A (zh) * 2016-04-25 2016-07-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全自动珍珠采集器
CN112243909A (zh) * 2020-09-11 2021-01-22 安徽好蕾曼珠宝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珍珠养殖的取珠装置及其取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291B (zh) * 2009-04-30 2012-02-22 普利科技有限公司 从育珠蚌体内获取珍珠的方法
CN105794701A (zh) * 2016-04-25 2016-07-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全自动珍珠采集器
CN105794701B (zh) * 2016-04-25 2018-09-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全自动珍珠采集器
CN112243909A (zh) * 2020-09-11 2021-01-22 安徽好蕾曼珠宝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珍珠养殖的取珠装置及其取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8763B (zh) 一种河蟹与南美白对虾及青虾的生态高效混养方法
CN104969890B (zh) 用砗磲贝植核育珠的养殖方法
CN103798167B (zh) 一种僧帽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1990854A (zh) 长牡蛎壳色纯色选育系的制种方法
CN103636533B (zh) 淡水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
Dan et al. Freshwater pearl culture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CN105145419A (zh) 一种获得线纹海马杂交优势的育种方法
Dromgoole Occurrence of Codium fragile subspecies tomentosoides in New Zealand waters
CN103478028A (zh) 白色或紫色淡水珍珠的定向培育方法
CN101238799A (zh) 一种培育大规格优质有核珍珠的方法
CN102100193A (zh) 一种以黑蝶贝细胞小片结合马氏珠母贝育珠的方法
CN101081009A (zh) 一种珍珠贝活体取珠方法及使用的器具
CN101897304A (zh) 一种提高马氏珠母贝插核贝休养期成活率与留核率的养殖方法
CN105165686A (zh) 一种双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294845A (zh) 一种全珍珠质的有核珍珠及其养殖方法
CN105265350A (zh) 一种海水珍珠养殖采收方法
CN104381158A (zh) 一种采用卵生型手段繁育幼生型牡蛎的方法
CN105360022A (zh) 一种双金壳熊本牡蛎品系的制种方法
CN101861839B (zh) 一种紫色珍珠质品系三角帆蚌的人工选育方法
KR20110123483A (ko) 키조개를 모패로 하는 흑진주 양식방법
Tanu et al.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mantle tissue transplanted pearls in Lamellidens marginalis cultur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of Mymensingh district, Bangladesh.
CN105284669A (zh) 一种海水珍珠养殖育珠及插核方法
CN1513304A (zh) 一种定形无核珍珠的养殖方法
CN103329831B (zh) 一种马氏珠母贝插核术前处理方法
Doti Three new paramunnids (Isopoda: Asellota: Paramunnidae) from the Argentine Sea, South-west Atlant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