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5440A - 包括受控静姿态和加载点接触的柔性件 - Google Patents

包括受控静姿态和加载点接触的柔性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5440A
CN101075440A CNA2007100877278A CN200710087727A CN101075440A CN 101075440 A CN101075440 A CN 101075440A CN A2007100877278 A CNA2007100877278 A CN A2007100877278A CN 200710087727 A CN200710087727 A CN 200710087727A CN 101075440 A CN101075440 A CN 101075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bend
ing
flexible piec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877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75440B (zh
Inventor
T·M·海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agate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agate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075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75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54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480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k drive assemblies, e.g. assembly prior to operation, hard or flexible disk drives
    • G11B5/4833Structure of the arm assembly, e.g. load beams, flexures, parts of the arm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vertical force on the head

Landscapes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柔性件包括基座以及在固定端处与该基座相耦合的一对梁。该对梁在其自由端处由一横梁联接。舌片从该对梁之间的横梁朝向基座延伸。该柔性件还包括在每根梁内的弯曲部,该弯曲部将自由端相对于固定端移出平面。

Description

包括受控静姿态和加载点接触的柔性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柔性件,更具体地但非限制性地涉及用于数据存储系统的柔性件。
背景技术
典型的数据存储系统包括装有多个部件的外壳。例如在磁盘驱动器中,各部件包括具有数据的至少一个旋转磁盘,而这些数据则位于覆盖了用于在多个环形同心数据磁道内存储数字信息的介质的一个或多个表面上。磁盘被安装在能引起该磁盘旋转并引起磁盘上的数据表面通过相应的流体动力轴承浮动块表面的主轴电机上。浮动块带有将信息写入磁盘的数据表面并从中读取信息的转换器。传动机构在电子电路的控制下将浮动块逐个磁道地移过磁盘表面。传动机构包括用于每个浮动块的磁道访问臂和悬架。悬架包括负载梁和万向节(或柔性件)。负载梁提供迫使浮动块朝向磁盘表面的预载力。万向节则被配置成将磁头耦合至负载梁。因此,万向节位于浮动块和负载梁之间,或者结合到负载梁中,从而提供在遵循磁盘地形的同时允许浮动块俯仰和/或转动的弹性连接。
由负载梁提供的预载力在加载点处对浮动块施力。加载点通常被定位成使得预载力通过在万向节或负载梁内形成的诸如凹痕或半球形半径之类的功能部件加至浮动块。预载力抵抗来自浮动块流体动力轴承表面的上升力。对预载力的精确控制导致浮动块将以期望的悬浮高度在磁盘之上悬浮(或者在直接接触或伪接触应用中以期望的接触力接触磁盘表面)。
随着对磁盘驱动器的持续改进,可期望在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尺寸和制造成本。结果,在浮动块和传动器机构之间提供电学和机械互连的悬架组件的尺寸也减小。由于改进性能及缩减成本是彼此矛盾的目标,因此就难以实现。
悬架组件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浮动块相对于介质的位置。浮动块和介质上数据磁道之间的垂直间隔是一类位置问题。如果浮动块在数据磁道之上太远,则浮动块和介质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较弱,从而导致不良的数据存储。而如果浮动块离介质太近,则浮动块和旋转介质之间的接触会变得过于频繁或过于剧烈,或者即频繁又剧烈,由此(对于非接触应用而言)就会影响磁盘驱动器的可靠性。浮动块和介质之间不良的垂直距离可以是对负载梁施加的负载力偏差的结果。除了负载力偏差之外,浮动块和介质之间不良的垂直距离可以是悬架无法让浮动块的支承表面平行于介质表面所造成的。如果浮动块的支承表面在有磁头的情况下与磁盘表面不平行,则万向节将会偏转以允许浮动块对介质的顺应。万向节的这一偏转会导致与该偏转相反的力矩或转矩。这些力矩可由万向节的俯仰旋转或万向节的滚动旋转产生,或由这两种旋转一并产生。
悬架的机械完整性是能影响浮动块位置的另一因素。具体地,冲击和振动是最为严重的。安装在便携式消费设备(诸如,笔记本计算机和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其他类型的设备)上的小尺寸磁盘驱动器特别容易受到冲击和振动的影响。磁盘驱动器或其内安装有磁盘驱动器的系统很容易偶然跌落。这些偶然跌落会导致会引发巨大的冲击脉冲通过磁盘驱动器内的各部件并且会引起浮动块远离介质抬起,并在随后撞击回介质而导致介质、磁头或两者的严重损坏。此外,在冲击事件的上升期间,浮动块有时会与悬架分离。这一分离会导致万向节的变形和损坏。
于是就需要改进用于浮动块的悬架组件设计,以确保足够大的加载点接触力以及独立于加载点接触力对俯仰和滚动静态角的控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对这些和/或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优于现有技术的其他优点。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带有负载构件、柔性件和浮动块的悬架组件。该柔性件耦合至负载构件并包括纵轴。该柔性件还包括以纵轴为中心的基座以及在纵轴的相对两侧上在固定端处与基座相耦合的一对梁,其中该对梁在其自由端处通过一横梁联接。舌片沿该对梁之间的纵轴从横梁向基座延伸。浮动块耦合至该舌片。弯曲部跨过每根梁、且横切纵轴设置,以相对于基座移动自由端。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特性的其他特征和益处将在阅读了随后的详细描述并查看了附图之后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数据存储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可用的悬架组件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万向节的更详细平面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万向节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组装至图2所示悬架组件的部件时图3所示万向节的侧视图。
图6-1示出了当将万向梁(gimbal beam)作为悬臂梁分析时万向梁的负载函数。
图6-2示出了当将万向梁作为悬臂梁分析时万向梁的切变函数。
图6-3示出了当将万向梁作为悬臂梁分析时万向梁的力矩函数。
图6-4示出了当将万向梁作为悬臂梁分析时万向梁的斜率函数。
图6-5示出了当将万向梁作为悬臂梁分析时万向梁的偏转函数。
图7示出了与万向梁长度有关的瞬心和与万向梁长度有关的从加载点到自由端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万向节的平面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图8中所示的万向节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组装至悬架组件的部件的图8所示万向节的侧视图。
图1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万向梁内的横向弯曲部。
图1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万向梁内的一对横向弯曲部。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用于对万向节执行复原处理的可用空间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可用于其中的磁盘驱动器100的分解立体图。磁盘驱动器是常用的数据存储系统。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其他种类的数据存储和非数据存储系统中也是可用的。
磁盘驱动器100包括具有盖104和基座106的外壳102。如图所示,盖104连接至基座106以形成由基座106的边墙110密封的封装108。磁盘驱动器100的部件被组装至基座106,并被密封在外壳102的封装108内。如图所示,磁盘驱动器100包括磁盘或介质112。虽然图1将介质122示为单个磁盘,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磁盘驱动器100内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磁盘。介质112在多个环形的同心数据磁道内存储信息、并且由磁盘夹116和销118安装在主轴电机组件114上。主轴电机组件114旋转介质112以使其数据表面在相应的流体动力轴承浮动块表面下通过。介质112的每个表面都具有一相关联的浮动块120,每个浮动块120都带有与该介质表面通信的转换器。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浮动块120由悬架组件122的支承,而该悬架组件122由连接至传动机构126的磁道访问臂124。传动机构126通过受控于内部电路132内的伺服控制电路的音圈电机130而围绕转轴128旋转。音圈电机130转动传动机构126以在磁盘内径131和磁盘外径133之间相对于期望的数据磁道定位浮动块120。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在其中可用的悬架组件的俯视图。悬架组件222包括置于该悬架组件的远端236处的柔性件或万向节234(由虚线部分示出)、负载梁238以及置于该悬架组件的近端242处的安装板240。万向节234提供浮动块(未在图2中示出)与负载梁238之间的机械连接。虽然图2将万向节234示为与负载梁238独立,但是应该认识到万向节234也可与负载梁238形成为一体。负载梁238提供促使浮动块朝向旋转介质的预载力(如图1中讨论的那样)。在加载点244处施加预载力。加载点是负载力从负载梁通过万向节234传送至浮动块的点或定位区。通常加载点由可在万向节234或负载梁238内形成的诸如半球形凹痕的负载突起所限定。在一实施例中,凹痕在万向节234中形成。安装板240提供负载梁238与传动机构的磁道访问臂(诸如图1中传动机构126的磁道访问臂124)之间的机械连接。为简明起见,图中并未示出导电体。导电体可包括小型柔性电路或迹线导体。其他提供导电体的形式也是可能的。
浮动块利用自作用流体动力轴承来减小浮动块与介质之间的摩擦。该轴承使得记录磁头悬浮在介质之上或紧邻该介质悬浮。悬架组件222在控制标称悬浮高度(或者在直接接触应用中磁头接触介质处的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对悬浮高度(或接触力)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负载梁238的主要功能是在记录磁头上施加预载力,以对抗来自浮动块的流体动力轴承表面的上升力。如果对负载力的控制恰当,则浮动块将以期望的悬浮高度悬浮在介质上。
图3示出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图2所示万向节234的更详细视图。尽管万向节234被示为是与负载梁238独立的部件,但是应该认识到万向节234可与负载梁238形成为一体或者与负载梁238一起形成单片连续材料。此外,应该注意到本发明不限于图3所示的万向节形状。本发明也可预期其他的万向节形状。
万向节234包括纵轴235、以纵轴为中心的基座246、万向节舌片247、一对万向梁248、柔性横梁250和加载点244。该对万向梁248是置于万向节舌片247的相对两侧上的细长柔性梁,并具有长度(LGB)和宽度(WGB)。该对万向梁248分别置于纵轴235的两侧,并且包括自由端254和固定端256。柔性横梁250横切纵轴235延伸、并将万向节舌片247的第一端252连接至该对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万向节舌片247沿着纵轴235从第一端252向基座246延伸。万向节舌片247被配置成使用诸如粘合剂的连接机制连接至悬架组件的浮动块。基座246连接至该对万向梁248的固定端256,并被配置成使用诸如多个激光点焊的连接机制连接至悬架组件的负载梁。加载点244位于在万向节舌片247上与万向梁248自由端254相距RGB的位置上。虽然图3示出的是在万向节234的万向节舌片247上形成的加载点244,但是应该理解加载点244另外也可以在负载梁238上形成(图2)。
图4和图5示出了图3所示万向节234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万向节234在组装至悬架组件的部件之前的侧视图,而图5则示出了万向节234在组装至悬架组件的部件之后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万向节234的基座246连接至负载梁238,从而形成加载点244的凹痕顶点面对负载梁238并与该负载梁238相接触。这将万向节舌片247移开基座246所在的平面。浮动块258连接至万向节舌片247的与负载梁238相对的表面。于是,加载点244将预载力从负载梁238传至浮动块258。应该注意:在本示例中,负载突起具有呈半球形凹痕的几何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几何形状,并且该突起可通过例如材料形变、材料去除或材料添加来形成。
为了向浮动块提供足够自由度以跟随旋转介质的地形浮动块,万向节234在浮动块的俯仰方向D1(如图3所示)上以及在滚动方向D2(如图4所示)上的硬度相对较低,并且在负载梁238的垂直方向D3(如图4所示)上的硬度也相对较低。万向节234包括低硬度材料,诸如300系列不锈钢的金属薄片。这种材料允许万向节随着介质的地形轻易地俯仰和滚动。不幸的是,低硬度材料使得万向节易碎且由此易于损坏。因振动冲击事件导致的万向节234结构的损坏通常包括加载点分离以及诸如万向梁248的万向节功能部件的变形。加载点分离是当加载点244不再接触浮动块258的平面时可在悬架组件233的组件内和/或浮动块258与悬架组件的组件内观察到的情形。变形的万向节功能部件是当万向节已经损坏到足以影响静态俯仰角或静态滚动角,或者同时影响到这两个角时可在制造时观察到的情形。
加载点分离可被视为是一种失效模式;即它是一种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形。严重变形的万向节可由人眼观察到,而轻微变形的万向节则可由俯仰静态角或滚动静态角超出静态角正常分布值来确定。静态角的正常分布值范围由于万向节234的易碎会变得过宽。因此,制造工艺可结合检测系统测量,并且基于静态角的值而在组装组件和/或组装浮动块期间接受或拒绝悬架组件。组装期间基于静态角值的悬架组件拒绝率及浮动块拒绝率可能会不利地过大。因此,制造工艺可结合静态角检测系统内的自动复原设备。复原设备按照静态角的原始测量所确定地在俯仰和/或滚动方向上精密地偏转万向节234。计算机计算要施加的该偏转量以使得静态俯仰角和静态滚动角的偏转后检查结果接近于期望的标称目标,由此改善制造工艺中的材料产出率。
存在两类静态角复原设备。第一种设备使用机械装置来偏转万向节。该机械系统由夹紧万向梁并如编码算法所需地偏转梁的小夹具组成。因为磁盘驱动器的尺寸较小,且相应地较小的悬架组件变得日益流行,所以第二种复原设备使用激光能。激光能通过快速熔化沿着万向梁248长度上某点或多点处的万向节材料表层就能永久地改变万向节静态角。由激光熔化的区域以引入某些残余应力的方式冷却并固化。残余应力产生一个局部的弯矩,而该弯矩在俯仰方向、滚动方向或这两个方向上产生万向节舌片的角偏转。
理想的静态角复原过程应该有利地影响俯仰静态角和滚动静态角,并且不会不利地影响其他重要的悬架特性。可能会容易被静态角复原过程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悬架特性示例是加载点接触力。有可能减小加载点接触力以使得加载点与其本想接触的浮动块平面相分离。加载点与静态角复原过程分离的发生频率在万向节和负载梁之间的加载点接触力的量较小时、或者在复原过程期间一个或两个万向梁的角偏转是在减小加载点接触力的方向上时会有所增加。
标称加载点接触力是在加载点244和基座246之间测得的万向节234的平面外硬度与平面外偏转的乘积。万向节的平面外偏转是取决于加载点是否位于万向节234上(或负载梁238上)由加载点244压向承载梁238(或万向节234)的承载表面而产生的。通过产生更大的平面外偏转的方式来形成万向节234就能进一步增加加载点接触力。不幸的是,这一成形会导致不利的俯仰静态角值,并且后续的校正俯仰静态角的复原努力会降低加载点接触力。这些相互作用的程度由在万向节234上形成的位置和数量确定。这一方法的另一问题是偏转角分布会因为例如屈服强度的变化或金属厚度的变化而变得过宽。因而,除了可能在各个悬架组件上产生不利的俯仰静态角的值之外,万向节变形还会不利地增加悬架组件群体上俯仰静态角的变化量,以及提供在悬架级别上复原俯仰和滚动静态角,这不劣化在记录磁头组件级别上执行复原的能力。
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了增强的加载点接触力,提供了独立于加载点接触力的俯仰和滚动静态角控制,并且提供不劣化浮动块级别上执行复原的能力的在悬架级别上复原俯仰和滚动静态角。所有这些特性都有助于控制浮动块相对于介质的定位。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是如何提供这些特性的,则对万向节234理论上的平面外偏转行为的理解是有用的。进行相对于万向节舌片247的平面外偏转的万向梁248能被建模为承受负载力和力矩负载的悬臂梁。当将万向梁234建模为悬臂梁时,假设万向梁具有与其长度有关的截面属性常数。此外,假设万向节完全由不锈钢薄片制成并且缺乏介电层和铜传导层。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图3所示的示例中获取示教,并能轻易地将其应用于具有变化截面属性和/或具有介电层、铜传导层或其他层的万向节。此外,为了说明目的,假设万向节舌片247、横梁250和基座246是刚性的。同样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将该示教应用于其组件具有已知柔性的万向节。
悬臂梁可能通过使用梁理论关系来进行分析。这些关系是:
Figure A20071008772700101
Figure A20071008772700103
其中E是万向节材料的弹性模量而I是惯性弯矩。
图6-1和6-2示出了万向梁248的负载函数和切变函数,其中M是在万向梁248的固定端256处的力矩,R是万向梁248的固定端256处的合力分量,F是由负载梁222施加在万向节234上的负载力,RGB是从加载点244到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的距离,FRGB是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处的初始条件。图6-3示出了万向梁248的力矩函数,其中LGB是万向梁248的长度。
对于具有与长度相关的恒定截面的万向梁248而言,M/EI函数具有与M函数恒等的形状。对M/EI函数进行积分就得到斜率函数,而斜率函数的积分则得到位移函数。这些关系在图6-4和图6-5中示出。为获取作为x的函数的斜率,则对M/EI积分如下:
Figure A20071008772700105
为获取作为x的函数的偏转,则对斜率积分如下:
Figure A20071008772700111
在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处的斜率(恒等于万向节舌片247的斜率)是:
Figure A20071008772700112
= F EI ( L 2 GB 2 + ( R GB - L GB ) L GB )
= F EI ( R GB L GB - L 2 GB 2 )
从检查中示出:当RGB等于LGB/2时,斜率的改变将为零。则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处的偏转如下:
Figure A20071008772700115
= F EI ( L 3 GB 6 + R GB L 2 GB 2 - L 3 GB 2 )
= F EI ( R GB L 2 GB 2 - L 3 GB 3 )
加载点244处的偏转如下所示等于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处的偏转减去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处的斜率与从加载点244到自由端254的距离(RGB)的乘积:
Figure A20071008772700118
= F EI ( R GB L 2 GB 2 - L 3 GB 3 - R 2 GB L GB + R GB L 2 GB 2 )
= F EI ( R GB L 2 GB - L 3 GB 3 - R 2 GB L GB )
加载点244处万向节平面外的弹性系数如下:
Figure A200710087727001111
并且通过展开惯性力矩项:
Figure A20071008772700121
= E W GB T 3 GB 2 L 3 GB + 6 R 2 GB L GB - 6 R GB L 2 GB
对于加载点244不位移万向梁248中点处的情况,会示出万向节舌片247在加载点244偏转出平面外时将旋转。旋转瞬心相对于加载点244的距离是偏转和斜率表达式的比率,并且如下所示:
Figure A20071008772700123
= F EI ( R GB L 2 GB - L 3 GB 3 - R 2 GB L GB ) F EI ( R GB L GB - L 2 GB 2 )
= 6 R GB L GB - 2 L 2 GB - 6 R 2 GB 6 R GB - 3 L GB
根据上述等式,如果加载点244与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对齐,则旋转瞬心与加载点244相距万向梁248长度的三分之二;或者换句话说,与万向梁248的固定端256相距万向梁248长度的三分之一。如果加载点244从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中移出,则瞬心将朝万向梁的固定端256移动。如果加载点244置于与自由端254相距万向梁248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则瞬心将与固定端256对齐。如果加载点244置于与自由端254相距超过万向梁248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则瞬心将移动超过万向梁的固定端256并进入万向节基座246。在图3中,加载点244置于与自由端254相距小于万向梁248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因此,根据上述等式,瞬心258将置于与加载点244相距万向梁248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或者与固定端256相距小于万向梁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在图7中示出了相关于万向梁248长度(LGB)的瞬心258与相关于万向梁248长度(LGB)的从加载点244到自由端254的距离(RGB)之间的关系。
为了继续减小浮动块尺寸同时满足对相对较长万向梁改善万向节柔性的需要,万向节234的加载点244最佳地可置于与万向梁248的自由端254相距万向梁长度的三分之一或以下处。与加载点244的位置有关的瞬心258则可最佳地置于与固定端256相距万向梁长度的三分之一或以下处。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万向节434的详细平面图。万向节434可以根据万向节234的部件而使用。虽然万向节434被示为是与负载梁独立的部件,但是应该认识到万向节434可与负载梁形成为一体,成为单片连续材料。在图8中,通过引入跨过每个万向梁448并与万向节434的旋转瞬心458的位置对齐的弯曲部460就能实现加载点接触力的增加。弯曲部460与万向节434的梁的长度以及纵轴435横切,并且平行于横梁450。万向节434的瞬心458与加载点244有关。由于这一安排,弯曲角度的变化将不会导致俯仰静态角的变化。在其他实施例中,万向节434可具有任何数目的万向梁,并且每根梁都能具有诸如弯曲部460的弯曲部。
图9和图10示出了图8中万向节434的侧视图。图9示出了在连接至负载梁和浮动块之前处于自由状态的万向节434的侧视图。如图9所示,弯曲部460相对于由万向节434的基座446限定的平面移动梁448的自由端454。图10示出了在连接至负载梁438和浮动块458之后处于组装状态的万向节434的侧视图。从图10中可见,磁头458的俯仰静态角在连接至负载梁438之后与横向弯曲部460相同,就好像没有该弯曲部一样。在图9和图10中,横向弯曲部460被示为具有锐角弯曲。然而应该认识到:横向弯曲部460能具有任何横截面形状以及任何合适的曲率半径。例如,横向弯曲部460可具有如图11-1所示的曲率半径461。该曲率半径461通常小于或等于弹性模量E与万向梁厚度的乘积除以屈服强度σ屈服的两倍。然而其他值用于曲率半径461也是可能的。在另一示例中,横向弯曲460如图11-2所示可包括距离瞬心458相等的一对弯曲部462和464。
对于具有不规则截面万向梁的万向节而言,诸如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机建模有助于理解施加于加载点的负载的斜率和偏转的关系。然而跨越万向梁的不规则截面的横向弯曲部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理想地位于邻近瞬心的位置。从加载点到旋转瞬心的距离可从结果如下的有限元中算出:
Figure A20071008772700131
通过提供例如在图8至图10实施例中所示的万向梁448中的横向弯曲部460,就能够显著增加加载点接触力。除了弯曲部460有利于浮动块相对于介质的定位之外,还具有静姿态复原过程可位于万向梁448上除了加载点444上或接近加载点444之外的其他位置上的优点。在某些实例中,横向弯曲部460允许在沿着万向梁长度的任意位置处执行静姿态复原过程、并依然保持足够的加载点接触力。
即使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为静姿态复原过程提供了更宽的候选位置范围,但是执行的复原过程离加载点444越远,则加载点接触力的改变就越大。图12是示出了在万向节434包括横向弯曲部460时能进行静姿态复原过程的可用区域470相比于没有横向弯曲部460时能进行静姿态复原过程的可用区域472的万向节434的平面图。如图12所示,可用区域470在万向梁448的长度上延伸。如图12所示,可用区域472仅在加载点444的长度上延伸。虽然仍然需要小心执行静姿态复原过程,但是失效容限(即,加载点分离)大为改善。
应该理解即使已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多种特性和优点、连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的细节,但本公开仍仅是示意性的,并且可作出特别是与本发明原理内的结构和排列有关的细节上的改变,其中这些改变的全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中表述术语的广泛一般含义所指明。例如,具体元素在取决于万向节的具体应用变化的同时仍然保持基本相同的功能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此外,虽然在此描述的实施例直接用于数据存储系统的万向节,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的示教也可应用于其他种类的柔性件,诸如支持与其他数据存储或非数据存储系统有关的一个元素的任何柔性件,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同样地,术语“浮动块”包括读取和/或写入磁头、或在其他非数据存储应用中的其他种类的转换器。

Claims (20)

1.一种柔性件,包括:
基座;
一对梁,在其固定端处与所述基座相耦合并在自由端处通过一横梁联接;
舌片,从所述一对梁之间的所述横梁朝所述基座延伸,所述舌片被配置与一浮动块相耦合;以及
跨过所述梁的每一根放置的弯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包括加载点,并且所述梁的每个弯曲部都与所述加载点有关的所述柔性件的旋转瞬心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固定端至少位于所述梁的长度的约1/3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梁的长度的1/3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弯曲部都包括与所述柔性件的所述旋转瞬心间隔相等的一对弯曲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弯曲部都包括单个弯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弯曲部都包括曲率半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的所述旋转瞬心是用于给定负载力的所述加载点向平面外的偏转与用于所述给定负载力的所述柔性舌片的斜度改变之间的比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与负载构件形成为一片连续材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被配置成连接至一负载构件。
11.一种悬架组件,包括:
负载构件;
耦合至所述负载构件的柔性件,包括:
基座;
一对梁,在其固定端处与所述基座相耦合并在自由端处通过一横梁联接在一起;
舌片,与所述横梁相耦合并在所述一对梁之间朝所述基座延伸;
耦合至所述舌片的浮动块;以及
所述梁的每一根中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基座移动所述自由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与所述负载构件被形成为单片连续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是连接至所述负载构件的单片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包括加载点,并且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都与所述加载点有关的所述柔性件的旋转瞬心对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相对于所述固定端位于至少所述梁的长度的约1/3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都位于所述梁的长度的1/3处。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悬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件的所述旋转瞬心是对由所述负载构件施加给所述柔性件的给定负载力的所述加载点的平面外偏转与对所述给定负载力的所述舌片的斜率改变之间的比率。
18.一种装置,包括:
纵轴;
以所述纵轴为中心的基座;
第一和第二柔性梁,在所述纵轴的相对两侧上的固定端处与所述基座相耦合、并在所述固定端的相对两端处通过与所述纵轴横切的一横梁联接在一起;
沿所述梁之间的所述纵轴从所述横梁向所述基座延伸的舌片;以及
所述柔性梁的每一根中的、在与所述纵轴横切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都位于所述装置的与所述舌片上加载点有关的旋转瞬心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每一弯曲部至少位于与所述固定端相距所述梁的纵向长度的约1/3处。
CN2007100877278A 2006-03-06 2007-03-06 包括受控静姿态和加载点接触的柔性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4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68,931 US7538979B2 (en) 2006-03-06 2006-03-06 Flexure including controlled static attitude and load point contact
US11/368,931 2006-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5440A true CN101075440A (zh) 2007-11-21
CN101075440B CN101075440B (zh) 2012-04-25

Family

ID=3847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877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75440B (zh) 2006-03-06 2007-03-06 包括受控静姿态和加载点接触的柔性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38979B2 (zh)
JP (1) JP4866759B2 (zh)
CN (1) CN101075440B (zh)
SG (1) SG1351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00362B2 (en) * 2009-06-15 2012-10-30 Seagate Technology Llc Slider-gimbal scratch mitigation
US8493689B2 (en) * 2009-06-15 2013-07-23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rotective layer on gimbal for scratch mitigation
US8456776B1 (en) * 2010-09-22 2013-06-04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Disk drive head gimbal assembly having a flexure bond pad shelf offset from a tongue
US20120089347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Kellogg Brown & Root Llc Displacement Generator for Fatigue Analysis of Floating Prduction and Storage Unit Process and Utility Pip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3521B2 (ja) * 1987-03-23 1996-09-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トランスデユ−サ支持装置
US5014144A (en) * 1989-06-13 1991-05-07 Hitachi, Ltd. Magnetic head slider supporting apparatus
US5434731A (en) * 1992-11-12 1995-07-18 Seagate Technology, Inc. Process for making a one-piece flexure for small magnetic heads
US5838517A (en) * 1995-12-01 1998-11-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hock protected high stack density suspension system
US5973884A (en) * 1997-07-21 1999-10-26 K. R. Precision Public Company Limited Gimbal assembly with offset slider pad and cross beam for pitch and roll stiffness and hig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stiffness
US6246547B1 (en) * 1999-02-16 2001-06-12 Read-Rite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flexure and slider-flexure assembly
US6320729B1 (en) * 1999-04-27 2001-11-20 Magnecomp Corp. Snap-in assembly of suspension limiter having both high shock and load/unload cycle capability
JP2002329378A (ja) * 2001-04-23 2002-11-15 Shinka Jitsugyo Kk サスペンション及び該サスペンションを備えたヘッドジンバルアセンブリ
US6856487B1 (en) * 2002-06-10 2005-02-15 Magnecomp Corporation Suspension with minimized second torsion gain
WO2004013842A1 (en) * 2002-08-06 2004-02-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ead support device and disk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375930B2 (en) * 2002-12-27 2008-05-20 Magnecomp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ZT actuation device for hard disk drives
JP2005115973A (ja) * 2003-10-02 2005-04-28 Suncall Corp 磁気ヘッドサスペンション
US20050099733A1 (en) * 2003-10-17 2005-05-12 Hagen Tracy M. Flexible circuit and suspension assembly
US7057856B2 (en) * 2003-11-06 2006-06-06 Seagate Technology Llc Gimbal strut shape to increase buckling load
US7352534B2 (en) * 2005-02-11 2008-04-01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Flexure leg optimization shapes for lateral stiffness
US7489477B1 (en) * 2005-02-15 2009-02-10 Magnecomp Corporation Delayed limiter positioning in suspension manufacture
US7480120B2 (en) * 2005-04-12 2009-01-20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mping slider-gimbal coupled vibration of a hard disk drive
US20060274452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Arya Satya P Method for utilizing a suspension flexure polyimide material web to dampen a flexure nose portion of a head gimbal assembly
US20060274451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Arya Satya P Suspension flexure polyimide material web for damping a flexure nose portion of a head gimbal assembly
US20060274453A1 (en) * 2005-06-02 2006-12-07 Arya Satya P Method for utilizing a stainless steel framework for changing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range of a flexure nose portion of a head gimbal assembly
US20080002302A1 (en) * 2006-05-15 2008-01-03 Hae-Sung Kw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d gimbal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ock performance in hard disk dr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35170A1 (en) 2007-09-28
JP2007242219A (ja) 2007-09-20
CN101075440B (zh) 2012-04-25
US7538979B2 (en) 2009-05-26
JP4866759B2 (ja) 2012-02-01
US20070206328A1 (en) 200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7224B (zh) 盘驱动器悬架及其制造方法
US7719798B2 (en) Rotational micro-actuator integrated with suspension of head gimbal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unit with the same
US7110223B2 (en) Carriage arm assembly for locating magnetic head, and magnetic disk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73360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agnetic head arm assembly (HAA)
EP1612798B1 (en) Shock-mount assembly for attachment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to a support structure
JP2001307442A (ja) ヘッド支持機構
CN101807407A (zh) 负载杆、具备该负载杆的悬架以及悬架的制造方法
WO1999006993A1 (en) Low mass disc drive suspension
CN101075440A (zh) 包括受控静姿态和加载点接触的柔性件
US6982852B2 (en) Carriage arm assembly for magnetic disk drive
CN1224960C (zh) 磁头装置、磁头支承机构和磁记录装置
US20010040771A1 (en) Disk drive and head suspension unit
CN1226721C (zh) 磁盘驱动器的悬架
US7468865B2 (en) Slider touch-down preventing system, head stack assembly and disk drive unit with the same
CN1484243A (zh) 头支承装置及使用它的盘装置
CN1305069C (zh) 一种信息头支臂组件和使用该信息头支臂组件的盘驱动装置
CN1317693C (zh) 头支撑机构、头驱动装置和盘设备
JPH03189976A (ja) 磁気ヘッド支持装置
JP4167957B2 (ja) キャリッジアセンブリの組立方法および組立装置
JPH0449583A (ja)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支持装置
JP4062223B2 (ja) ヘッド支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装置
CN100559474C (zh) 具有附加板的磁头折片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N116434788A (zh) 一种磁盘装置用悬架的底板、磁盘装置用悬架和磁盘装置
JP2606151B2 (ja) 磁気ヘッド位置決め装置
JP2001307444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