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4841A -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74841A
CN101074841A CN 200610155487 CN200610155487A CN101074841A CN 101074841 A CN101074841 A CN 101074841A CN 200610155487 CN200610155487 CN 200610155487 CN 200610155487 A CN200610155487 A CN 200610155487A CN 101074841 A CN101074841 A CN 101074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output
component
dynamic matrix
air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548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3023C (zh
Inventor
刘兴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B2006101554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3302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74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74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30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302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包括与空分塔直接连接的现场智能仪表、用于存放历史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智能仪表、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依次相连,所述的上位机为动态矩阵控制器,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包括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和动态矩阵控制部分,所述的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包括检测仪表模块、I/O元件模块以及组分推断模块,动态矩阵控制部分包括I/O元件模块、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滚动优化模块以及控制输出模块。以及提供了一种用该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适应空分操作的动态特性、强烈的非线性、和回路之间的耦合性,控制综合效果好。

Description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分塔的控制系统和方法设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二)背景技术
空分装置就是对空分进行分离,并得到氧、氮、氩等高纯工业气体的装置。它是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的支持性单元操作,如化工、冶金、电子、能源、航空航天、食品饮料等,属于国家重大设备,其发展规模与技术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空分操作是一个涉及低温、多设备、长流程、操作复杂、安全生产要求很高的一个复杂过程。生产中,氧、氮、氩产品的纯度往往要求高达99%以上,属于高纯精馏控制问题,对空分塔操作的平稳性要求很高,而高纯精馏过程由于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动态特性、强烈的非线性、和回路之间的耦合性,传统的如PID等线性控制方案很难对其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空分塔控制方案的不能适应空分操作的动态特性、强烈的非线性、和回路之间的耦合性、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空分操作的动态特性、强烈的非线性、和回路之间的耦合性,控制综合效果好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包括与空分塔直接连接的现场智能仪表、用于存放历史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智能仪表、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依次相连,所述的上位机为动态矩阵控制器,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包括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和动态矩阵控制部分,所述的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包括:检测仪表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和压力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空分塔的上塔的温度和压力;I/O元件模块,用于电信号、和数据信号在控制器内部以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传输,组分推断模块,用于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与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1、Tn分别为上塔塔顶、塔底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部分包括:I/O元件模块,用于动态矩阵控制器的内部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输;
预测模型模块,用于通过阶跃测试得到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所基于的非参数阶跃模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对搭建好的开环系统做阶跃响应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2)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对于渐进稳定的系统,其阶跃响应在有限采样周期后将趋于稳态值即aN≈a(∞),并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N取20~60;
(3)选取合适的控制器采样周期T,T的选取应满足NT时刻过程响应值已接近其稳态值;
(4)在各采样时间t=T、2T、3T、…、NT从DCS中的动态数据库里获得一序列采样值,它们用动态系数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091
aN来表示;
(5)将其一般化为单位阶跃响应后,采样数据的有限集合{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092
aN}构成DMC算法中的预测模型参数;
反馈校正模块,用于用实际输出误差来修正由于模型误差和扰动所造成的系统的输出预测值的偏差,最终确定当前时刻的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的预测值,其算式为(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为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为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
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滚动优化模块,用于基于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    (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
(2)选取合适的误差加权矩阵Q,Q=diag(q1,q2,...,qP)和控制加权矩阵R,R=diag(r1,r2,...,rM);
(3)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k+i-1)=di T[Yr(k+1)-A0U(k-1)-he(k)]        (5)
其中di T=(ATQA+R)-1ATQ,Yr(k+1)=[yr(k+1)yr(k+2)K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二次曲线拟和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R(k),L(k)的数据信号输出到空分塔。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还包括DCS系统,所述的DCS系统由数据接口、控制站和历史数据库构成,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为DCS系统的历史数据库。
作为优选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的现场智能仪表、DCS系统、动态矩阵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的再一种方案: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器还包括人机界面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控制变量R(k),L(k)的值,以及检测得到的Y1、Xn的值在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上显示。
一种用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空分塔的双组分设定值Y1set、Xnset,以及采样周期T;
(2)每个采样时刻KT,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和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1、Tn分别为上塔塔顶、塔底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3)通过从组分推断模块得到的Y1、Xn的值,通过反馈校正模块的运算得到当前时刻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预测值,其算式如下(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为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为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
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4)基于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4.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       (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
(4.2)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k+i-1)=di T[Yr(k+1)-A0U(k-1)-he(k)]           (5)
其中,di T=(ATQA+R)-1ATQ,Yr(k+1)=[yr(k+1)yr(k+2)K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5)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
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6)将R(k),L(k)的数据信号返回给空分塔。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7)、在所述的(4~5)中计算了控制变量R(k),L(k)的值,并将其以及检测得到的Y1、Xn的值在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上显示。
作为优选的另一种方案: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为DCS系统的历史数据库,所述的DCS系统由数据接口、控制站和历史数据库构成,在所述(7)中,将数据传给DCS系统,并在DCS的控制站显示过程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采用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Y1、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被控变量,下塔至上塔的液氧和液空的回流量、液氧产品的流量为相应的控制变量。
为了实现对空分塔过程的平稳操作和对两端组分的控制。和常规的空分塔控制系统不同,它的控制器算法采用动态矩阵控制这种预测控制算法,它具有对模型要求低、在线计算方便、控制综合效果好的优点,通过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三个环节,运用到空分塔上获得比较不错的控制效果。
动态矩阵控制系统有效的实现了对空分塔上塔两端产品双组分控制的平稳操作,操作简单,适用性强,并且较传统的PID控制系统在动态性能上有很大的改进,所以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能够适应空分操作的动态特性、强烈的非线性、和回路之间的耦合性,实现了对高纯精馏过程塔顶塔底双组分控制的平稳操作;2、模型要求低、在线计算方便、控制综合效果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的硬件连接图。
图2是本发明动态矩阵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现场连接图。
图4是动态矩阵控制器阶跃响应模型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一种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包括与空分塔1直接连接的现场智能仪表2、用于存放历史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6,智能仪表2、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6依次相连,所述的上位机6为动态矩阵控制器,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包括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和动态矩阵控制部分,所述的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包括:检测仪表模块7,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和压力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空分塔的上塔的温度和压力;I/O元件模块9,用于电信号、和数据信号在控制器内部以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传输,组分推断模块10,用于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与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1、Tn分别为上塔塔顶塔底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部分11包括:I/O元件模块,用于动态矩阵控制器的内部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输;预测模型模块11,用于通过阶跃测试得到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所基于的非参数阶跃模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6)对搭建好的开环系统做阶跃响应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7)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对于渐进稳定的系统,其阶跃响应在有限采样周期后将趋于稳态值即aN≈a(∞),并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N取20~60;
(8)选取合适的控制器采样周期T,T的选取应满足NT时刻过程响应值已接近其稳态值;
(9)在各采样时间t=T、2T、3T、...、NT从DCS中的动态数据库里获得一序列采样值,它们用动态系数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151
aN来表示;
(10)将其一般化为单位阶跃响应后,采样数据的有限集合{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152
aN}构成DMC算法中的预测模型参数;
反馈校正模块12,用于用实际输出误差来修正由于模型误差和扰动所造成的系统的输出预测值的偏差,最终确定当前时刻的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的预测值,其算式为(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为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为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
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滚动优化模块13,用于基于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4)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     (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
(5)选取合适的误差加权矩阵Q,Q=diag(q1,q2,...,qP)和控制加权矩阵R,R=diag(r1,r2,...,rM);
(6)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k+i-1)=di T[Yr(k+1)-A0U(k-1)-he(k)]        (5)
其中di T=(ATQA+R)-1ATQ,Yr(k+1)=[yr(k+1)yr(k+2)K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二次曲线拟和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R(k),L(k)的数据信号输出到空分塔。
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还包括DCS系统,所述的DCS系统由数据接口3、控制站4和历史数据库5构成,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为DCS系统的历史数据库5。所述的现场智能仪表2、DCS系统、动态矩阵控制器6通过现场总线依次连接。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包括与现场空分塔1相连的现场智能仪表2、DCS系统以及动态矩阵控制器6,所述的DCS系统由数据接口3、控制站4和历史数据库5构成;现场空分塔对象1、智能仪表2、DCS系统、动态矩阵控制器6通过现场总线依次连接。
本实施例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的核心为动态矩阵控制器6,此外还包括:现场智能仪表2,DCS系统和现场总线。现场空分塔1、智能仪表2、DCS系统、动态矩阵控制器6通过现场总线依次相连,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时通过检测到的和从历史数据库5中提取的工业现场数据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变量的值,并返回给底层系统,及时对系统动态做出反应。
本实施例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包括:
推断控制部分,用于解决工业现场产品组分不能被直接测量的难题,相对于在线应用工业色谱仪的办法,可以大大消除测量滞后且具有相对较强的可靠性。
1)检测仪表模块7: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可采用热电偶式温度变送器,和压力检测元件,可采用压阻式变送器。
2)I/O元件模块9:用于电信号、和数据信号在控制器内部以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传输。
3)组分推断模块10:用于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与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n为上塔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动态矩阵控制部分,用于运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得到实时的控制变量的值。
1)I/O元件模块9:用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内部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输。
2)预测模型模块11,用于通过阶跃测试得到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所基于的非参数阶跃模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对搭建好的开环系统做阶跃响应得到如附图4的阶跃响应曲线。
(2)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对于渐进稳定的系统,其阶跃响应在有限采样周期后将趋于稳态值即aN≈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N取的越大精度越高,但同时计算量越大,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越高,一般N取20~60。
(3)选取合适的控制器采样时间T,T的选取应使NT时刻过程响应值已接近其稳态值。
(4)在各采样时间t=T、2T、3T、...、NT可从DCS中的动态数据库里获得一序列采样值,它们可以用动态系数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182
aN来表示,
(5)将其一般化为单位阶跃响应后,采样数据的有限集合{a1,a2aN}便构成了DMC算法中的预测模型参数。
3)反馈校正模块12,用于用实际输出误差来修正由于模型误差和扰动所造成的系统的输出预测值的偏差,最终确定当前时刻的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的预测值,其计算式为(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
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4)滚动优化模块13,用于基于预测模型模块11、反馈校正模块12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计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实际操作中应选取合适的值,α的值越大,系统地柔性越好,鲁棒性越强,但控制地快速性却差。
(2)选取合适的误差加权矩阵Q,Q=diag(q1,q2,...,qP)和控制加权矩阵R,R=diag(r1,r2,...,rM),实际操作中一般选Q为单位阵,R为充分小的数。
(3)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k+i-1)=di T[Yr(k+1)-A0U(k-1)-he(k)],   (5)
其中,di T=(ATQA+R)-1ATQ,Yr(k+1)=[yr(k+1)yr(k+2) K 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5)二次曲线拟和模块14(新加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6)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R(k),L(k)的数据信号输出到空分塔。
7)人机界面模块8,用于历史数据及系统当前状态的显示,以及控制系统参数选择等的操作。
本实施例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现场连接图如附图3所示,系统采用上塔15顶部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Y1、上塔1底部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被控变量,下塔16至上塔14的液氧和液空的回流量、液氧产品的流量为相应的控制变量。上塔14塔顶塔底分别连接一个温度检测元件TT和压力检测元件PT并传递到上层系统,动态矩阵控制器通过现场和历史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变量值并传递给下层系统,现场通过流量控制器FC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来改变控制变量的值。
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方法按照如下步骤来实现:
1、系统初始化
1)在动态矩阵控制器6中设置好空分塔的双组分设定值Y1set、Xnset、并设置DCS中的采样周期。
2)通过阶跃测试得到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所基于的非参数阶跃模型。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对搭建好的开环系统做阶跃响应得到如附图4的阶跃响应曲线。
(2)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对于渐进稳定的系统,其阶跃响应在有限采样周期后将趋于稳态值即aN≈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N取的越大精度越高,但同时计算量越大,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越高,一般N取20~60。
(3)选取合适的控制器采样时间T,T的选取应使NT时刻过程响应值已接近其稳态值。
(4)在各采样时间t=T、2T、3T、...、NT可从DCS中的动态数据库里获得一序列采样值,它们可以用动态系数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211
aN来表示,
(5)将其一般化为单位阶跃响应后,采样数据的有限集合{a1,a2aN}便构成了DMC算法中的预测模型参数。
3)选择合适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参数,包括柔性因子α,误差加权矩阵Q,Q=diag(q1,q2,...,qP)和控制加权矩阵R,R=diag(r1,r2,...,rM),反馈校正向量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2、系统的投运。
1)每个DCS采样时刻,智能仪表2检测现场空分塔1的温度、压力数据并传送到DCS历史数据库5中;
2)每个控制器采样时刻,动态矩阵控制器6从DCS历史数据库5中读取温度和压力数据,通过组分推断模块10计算出当前时刻被控变量Y1,Xn的值,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P为上塔压强,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3)通过从组分推断模块10得到的Y1、Xn的值,通过反馈校正模块12的运算得到当前时刻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预测值,其算式如下(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
h=[h1,h2,L,y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4)基于预测模型模块11、反馈校正模块12、动态控制算法和二次曲线拟和模块14,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  (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实际操作中应选取合适的值,α的值越大,系统地柔性越好,鲁棒性越强,但控制地快速性却差。
(2)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k+i-1)=di T[Yr(k+1)-A0U(k-1)-he(k)]               (5)
其中di T=(ATQ+R)-1ATQ,Yr(k+1)=[yr(k+1)yr(k+2) K 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3)二次曲线拟和模块14(新加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5)将结果送到各级系统的显示模块上进行显示,方便工程师及时对过程动态做出反应并给予操作,包括动态矩阵控制器的人机界面模块8、DCS系统操作站4和现场操作站。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4,一种用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空分塔的双组分设定值Y1set、Xnset,以及采样周期T;
(2)每个采样时刻KT,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和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1、Tn分别为上塔塔顶、塔底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3)通过从组分推断模块得到的Y1、Xn的值,通过反馈校正模块的运算得到当前时刻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预测值,其算式如下(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为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为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
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4)基于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4.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  (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
(4.2)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k+i-1)=di T[Yr(k+1)-A0U(k-1)-he(k)]           (5)
其中,di T=(ATQA+R)-1ATQ,Yr(k+1)=[yr(k+1)yr(k+2)K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5)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
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6)将R(k),L(k)的数据信号返回给空分塔。
控制方法还包括:(7)、在所述的(4)(5)中计算控制变量R(k),L(k)的值,并将其以及检测得到的Y1、Xn的值在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上显示。数据存储装置为DCS系统的历史数据库,DCS系统由数据接口3、控制站4和历史数据库5构成,在所述(7)中,将数据传给DCS系统,并在DCS的控制站显示过程状态。

Claims (7)

1、一种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包括与空分塔直接连接的现场智能仪表、用于存放历史数据的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智能仪表、数据存储装置及上位机依次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机为动态矩阵控制器,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器包括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和动态矩阵控制部分,
所述的组分推断控制部分包括:
检测仪表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元件和压力检测元件,用于检测空分塔的上塔的温度和压力;
I/O元件模块,用于电信号、和数据信号在控制器内部以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传输,
组分推断模块,用于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与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1、Tn分别为上塔塔顶和塔底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部分包括:
I/O元件模块,用于动态矩阵控制器的内部及控制器与DCS之间的电信号、数据信号的传输;
预测模型模块,用于通过阶跃测试得到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所基于的非参数阶跃模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对搭建好的开环系统做阶跃响应得到阶跃响应曲线。
(2)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对于渐进稳定的系统,其阶跃响应在有限采样周期后将趋于稳态值即aN≈a(∞),并确定模型时域长度N,N取20~60;
(3)选取合适的控制器采样周期T,T的选取应满足NT时刻过程响应值已接近其稳态值;
(4)在各采样时间t=T、2T、3T、…、NT从DCS中的动态数据库里获得一序列采样值,它们用动态系数a1,a2
Figure A2006101554870003C1
aN来表示;
(5)将其一般化为单位阶跃响应后,采样数据的有限集合
Figure A2006101554870003C2
构成DMC算法中的预测模型参数;
反馈校正模块,用于用实际输出误差来修正由于模型误差和扰动所造成的系统的输出预测值的偏差,最终确定当前时刻的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的预测值,其算式为(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为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为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滚动优化模块,用于基于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    (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
(2)选取合适的误差加权矩阵Q,Q=diag(q1,q2,…,qP)和控制加权矩阵R,
R=diag(r1,r2,…,rM);
(3)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 ( k + i - 1 ) = d i T [ Y r ( k + 1 ) - A 0 U ( k - 1 ) - he ( k ) ] - - - ( 5 )
其中 d i T = ( A T QA + R ) - 1 A T Q , Yr(k+1)=[yr(k+1)yr(k+2)K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二次曲线拟和模块,用于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控制输出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R(k),L(k)的数据信号输出到空分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还包括DCS系统,所述的DCS系统由数据接口、控制站和历史数据库构成,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为DCS系统的历史数据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现场智能仪表、DCS系统、动态矩阵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依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矩阵控制器还包括人机界面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控制变量R(k),L(k)的值,以及检测得到的Y1、Xn的值在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上显示。
5、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空分塔的双组分设定值Y1set、Xnset,以及采样周期T;
(2)每个采样时刻KT,依据检测得到的温度和压强数据推断组分,其算式为(1)、(2):
Y 1 = α α - 1 - 10 ( a - b T 1 + c ) ( α - 1 ) P - - - ( 1 )
Xn = Pα 10 ( a - T n + c b ) ( α - 1 ) - 1 α - 1 - - - ( 2 )
其中,Y1为空分塔中氮气产品中氮的组分,Xn为液氧产品中氮的组分,P为上塔压强,T1、Tn分别为上塔塔顶塔底温度,α为相对挥发度,a、b、c为安托尼常数;
(3)通过从组分推断模块得到的Y1、Xn的值,通过反馈校正模块的运算得到当前时刻预测时域内系统输出预测值,其算式如下(3):
Yp(k+1)=Ym(k+1)+h[y(k)-ym(k)]
=AΔU(k)+A0U(k-1)+he(k)                        (3)
式中,Yp(k+1)=[yp(k+1),yp(k+2),L,yp(k+P)]T为反馈校正后的模型预测输出矢量,e(k)=y(k)-ym(k)为实测输出y(k)和预测值ym(k)之差;h=[h1,h2,L,hP]T,hj为对应于第j步输出的反馈校正系数,
A = a 1 0 Λ 0 a 2 a 1 Λ 0 M a P a P - 1 Λ a P - M + 1 P × M
A 0 =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a N - 3 - a N - 4 L a 3 - a 2 a 2 0 a N - a N - 1 a N - 1 - a N - 2 a N - 2 - a N - 3 L a 4 - a 3 a 3 M M M O L M M 0 0 0 a N - a N - 1 L a P + 2 - a P + 1 a P + 1 P × ( N + 1 )
式中P为预测时域长度,M为控制时域长度;
(4)基于预测模型模块、反馈校正模块和动态控制算法运算得到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4.1)根据设定值,确定当前时刻起的未来预测时域内的输出参考轨迹,选取上采用如下的一阶指数形式,其算式为(4):
yr(k+i)=αr iy(k)+(1-αr i)yset        (i=1,2,…)(4)
yr(k)=y(k)
其中,yset为y的设定值,α为柔性因子;
(4.2)运算当前时刻的控制器输出,其算式如下(5):
Δu ( k + i - 1 ) = d i T [ Y r ( k + 1 ) - A 0 U ( k - 1 ) - he ( k ) ] - - - ( 5 )
其中, d i T = ( A T QA + R ) - 1 A T Q , Yr(k+1)=[yr(k+1)yr(k+2)Kyr(k+p)]T
U ( k - 1 ) = u ( k - N + 1 ) u ( k - N + 2 ) M u ( k - 1 )
(5)对数据存储装置中得到的历史数据进行二次曲线拟和,得到产品氮气中的氮组分Y1关于下塔液氮液氧至上塔的回流量R的二次方程:Y1(k)=a1×R(k)2,以及产品液氧中的氮组分Xn关于液氧产品的输出流量L的二次方程:
Xn(k)=a2×L(k)2,并通过二次方程直接将控制器输出Δu换算成对应的R(k),L(k)值。
(6)将R(k),L(k)的数据信号返回给空分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6)、在所述的(4)中计算了控制变量R(k),L(k)的值,并将其以及检测得到的Y1、Xn的值在控制器的人机界面上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为DCS系统的历史数据库,所述的DCS系统由数据接口、控制站和历史数据库构成,在所述(6)中,将数据传给DCS系统,并在DCS的控制站显示过程状态。
CNB2006101554876A 2006-12-26 2006-12-26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02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54876A CN100533023C (zh) 2006-12-26 2006-12-26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54876A CN100533023C (zh) 2006-12-26 2006-12-26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74841A true CN101074841A (zh) 2007-11-21
CN100533023C CN100533023C (zh) 2009-08-26

Family

ID=38976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548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023C (zh) 2006-12-26 2006-12-26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33023C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1962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超高纯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1961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1964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高纯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2A (zh) * 2010-06-30 2010-11-17 浙江大学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1A (zh) * 2010-06-30 2010-11-17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3A (zh) * 2010-06-30 2010-11-17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超高纯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93882A (zh) * 2010-06-30 2010-11-24 浙江大学 空分节能过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901005A (zh) * 2010-06-30 2010-12-01 浙江大学 空分节能过程的比例积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776899B (zh) * 2009-12-23 2012-01-25 浙江大学 空分塔平衡级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788810B (zh) * 2009-12-29 2012-06-06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过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322648A (zh) * 2013-06-13 2013-09-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
CN103558837A (zh) * 2013-10-10 2014-02-05 浙江大学 一种空分设备工况波动的修复方法
CN109581869A (zh) * 2018-10-24 2019-04-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中药饮片中药材自动清洗过程水压预测控制方法
CN110009139A (zh) * 2019-03-18 2019-07-12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热耦合空分设备节能智能优化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6899B (zh) * 2009-12-23 2012-01-25 浙江大学 空分塔平衡级节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788810B (zh) * 2009-12-29 2012-06-06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过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1A (zh) * 2010-06-30 2010-11-17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1961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1962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超高纯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3A (zh) * 2010-06-30 2010-11-17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超高纯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93882A (zh) * 2010-06-30 2010-11-24 浙江大学 空分节能过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901005A (zh) * 2010-06-30 2010-12-01 浙江大学 空分节能过程的比例积分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1964A (zh) * 2010-06-30 2010-11-10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高纯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2A (zh) * 2010-06-30 2010-11-17 浙江大学 内部热耦合精馏塔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887263B (zh) * 2010-06-30 2012-11-14 浙江大学 一种内部热耦合精馏塔超高纯自适应非线性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322648A (zh) * 2013-06-13 2013-09-2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
CN103322648B (zh) * 2013-06-13 2016-09-1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动态矩阵预测控制方法
CN103558837A (zh) * 2013-10-10 2014-02-05 浙江大学 一种空分设备工况波动的修复方法
CN103558837B (zh) * 2013-10-10 2015-11-18 浙江大学 一种空分设备工况波动的修复方法
CN109581869A (zh) * 2018-10-24 2019-04-0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中药饮片中药材自动清洗过程水压预测控制方法
CN110009139A (zh) * 2019-03-18 2019-07-12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热耦合空分设备节能智能优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33023C (zh) 200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4841A (zh) 空分塔的动态矩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073712A (zh)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精馏塔高纯度精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6831C (zh) 控制器和自适应修改参数的方法
CN100346856C (zh) 精馏塔的一种自动控制和优化方法
CN1782728A (zh) 电池功率检测装置
CN101046683A (zh) 具有燃烧装置的控制对象物的控制装置及具有锅炉的成套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267831C (zh) 体动检测装置、节拍计、手表型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8048C (zh) 科里奥利质量流量/密度计
CN1737423A (zh) 基于Internet网的锅炉传感器故障诊断和容错一体化方法及装置
CN1673910A (zh) 成套设备的运转计划最优化方法及最优化系统
CN1661642A (zh) 目标值加工装置、温度调节器、控制过程执行系统和方法
CN101067743A (zh) 变结构非线性模型预估控制器
CN1484118A (zh) 过程控制器的无模型自适应
CN1721824A (zh) 流量测量装置
CN1333487A (zh) 实现最优化自抗扰反馈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514960A (zh) 调整和配置质量流量控制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932264A (zh) 燃气轮机的燃烧控制装置
CN101050733A (zh) 内燃机空燃比控制装置
CN1795369A (zh) 流量传感器信号转换
CN1725131A (zh) 三参数最速自抗扰控制器装置及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01062561A (zh) 机器人操作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以及用于该方法的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796746A (zh) 压缩机的控制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
CN100347561C (zh) 监视信号输出电路、电池组、电池电压监视电路及方法
CN1025696C (zh) 反馈控制系统
CN1236872C (zh) 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