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9195A - 关于具有双接口的对象的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 - Google Patents

关于具有双接口的对象的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9195A
CN101069195A CNA2004800417781A CN200480041778A CN101069195A CN 101069195 A CN101069195 A CN 101069195A CN A2004800417781 A CNA2004800417781 A CN A2004800417781A CN 200480041778 A CN200480041778 A CN 200480041778A CN 101069195 A CN101069195 A CN 101069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noncontact
chip
stat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800417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9195B (zh
Inventor
L·戴高克
S·迪-维托
J·-P·卡鲁亚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mplus SA
Original Assignee
Gemplus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mplus SA filed Critical Gemplus SA
Publication of CN101069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9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9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91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01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t least on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powe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comprising at least a second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in addition to a firs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 G06K19/077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comprising at least a second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in addition to a firs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the further communication means being a galvanic interface, e.g. hybrid or mixed smart cards having a contact and a non-contact inte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5Personalisation of cards for use
    • G06Q20/3552Downloading or loading of personalisation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4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cards, e.g. integrated circuit [IC] cards or magnetic cards
    • G06Q20/356Aspects of software for card payments
    • G06Q20/3563Software being resident on card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7/0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 G07F7/08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coded identity card or credit card or othe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means
    • G07F7/1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coded identity card or credit card or other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means together with a coded signal, e.g. in the form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like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or biometric data
    • G07F7/1008Active credit-cards provided with means to personalise their use, e.g. with PIN-introduction/comparison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接口的智能便携式对象具有芯片,并且能够根据ISO7816.3标准经由具有接触的接口以及经由非接触接口无接触地并且根据非接触标准与至少一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进行通信。转变导致所述对象的至少一个状态的变化。芯片的至少一个信息步骤例如实时地利用形成电源控制器的至少一个逻辑阶段来恢复状态变化,所述电源控制器确保了配置/信息,从而允许使用具有接触和/或无接触的接口的应用完全同时起作用。

Description

关于具有双接口的对象的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
本发明涉及在没有与接触或电(galvanic)通信接口同时接触的情况下在通信接口的智能便携式对象内的安全功能。
本发明还涉及应用的安全功能,所述应用的数据经过没有与不同的应用同时接触的接口,所述不同的应用的数据经过电接口。
这里是针对关于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
本发明还适用于包括至少两个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接口的智能对象。
将事先讨论已知的技术及其术语。
这里应当在一方面的智能便携式对象与另一方面的电子数据传输终端之间进行区别。
智能便携式对象例如包括芯片卡、电子票据、所谓的“软件狗”插头或者诸如那些近程通信(例如:NFC)或半近程通信(例如:蓝牙)的模块之类的其它模块。这些对象受到向它们强加结构和功能的标准的支配。
特别是,这里所讨论的对象符合下面详细解释的标准:
-关于电通信接口的ISO7816.3,特别是第5.2节(激活)和第532段(称为“RST”的冷初始化,参考图2)、第533和534段(称为“CLK”的时钟暂停;需要此中断的容限的模式的描述);
在一些例子中,所述对象因此符合下列标准:
-关于非接触通信接口的ISO.IEC14443,特别是第611节(称为“FDT”的响应时间);以及
-关于要被插入到终端中的称为“SIM”或类似物的对象的3GPPTS11.11,特别是第43节(电通信接口)。
现在应当注意在一些例子中,非接触接口包括天线,其被集成在此对象的模块中;和/或其被集成在此对象的卡体中;和/或其被集成在要被保护并由电端子板连接的终端中。
因此,这里所涉及的智能便携式对象在结构上是接触的和非接触的;它们被称为“CombiCards(组合卡)”或双接口对象。换句话说,这些对象同时拥有:
-经由非接触接口与一个或几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和/或其它远程便携式对象进行远程通信的装置和步骤;外加
-经由称为“相接触”的电或电阻接口通过电连接或利用接触来进行通信的装置和步骤。应当已经注意到,非接触接口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对象内。
然而应当强调,所提及的所有对象符合标准ISO7816.3。
关于由对象所使用的非接触通信协议,根据例子这包括:ISO.IEC14443(RF);通信规范,例如称为“NFC”的象ECMA340之类的近程通信或者诸如“蓝牙”之类的半近程通信,以及其它称为“WiFi”的宽带通信。
在适于符合标准ISO7816.3和“非接触”标准的当前对象中,应当提到具有以下芯片的那些对象:Hitachi AE45X(Renesas);Infineon SLE66CLX320P;Philips P5CT072;STMicroElectronics ST19XR34。
鉴于所告知的自相矛盾的约束,已经提出具有双模块的对象。
更特别地,已知一种卡,其一方面具有与其专用芯片的第一接触接口,另一方面具有与所述接触芯片不同的芯片的第二非接触接口,但是所述芯片也是专用的。
本发明并不涉及“双重”或“混合”对象。事实上,它们不允许在接触和非接触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也不允许完全同时地起作用。
现在将讨论在本发明中涉及的传输终端。这些终端例如是蜂窝电话(例如:GSM;3GPP;UMTS;CDMA等)、便携式个人助理(例如:PDA)、解码盒和计算机。它们由至少一个便携式智能对象来保护。
应当注意,这里所提到的终端并不限于由具有物理格式“SIM”的对象来保护。这些终端的一些设计是自己的无线通信的电缆(装置和步骤)。
此通信例如符合标准GSM、3GPP、UMTS、CDMA或类似标准。为了简单起见,在该例子中,所述终端和对象符合标准3GPPTS11.11,特别是关于物理格式“SIM”的第412节。
下文提及并且与现有技术文献相关的特定特征被结合在本描述中。
文献FR2776788涉及多应用存储卡,其可以被连接到专用于在所述卡中包含的一个应用的终端。在所述卡中生成配置分类表。
此表被用作一个用于为每个应用记录消息(ATR-TOTALSOLID)的第一字节地址以及存储器中其它字节消息的地址的入口。配置表被基于由终端发送的每个“复位”(MaZ)信号通过循环索引来寻址,并因而向终端提供消息(ATR)以便使它们得以分析。索引被维持,直到终端识别出对应于其所专用的应用的消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接触应用和非接触应用之间在所有状态中并且根据可用于共存(在这种情况下被认为是“同时全部使用”)并且甚至是数据交换的所有转变,接触接口与非接触接口同时起作用。
本发明还适用于包括至少两个接口的智能对象。尤其是至少两个接触接口或两个非接触接口或这二者的混合。例如,根据ISO7816的一个版本的接口和用于MMC(多媒体卡)、NFC或USB类型的对象的接口。
迄今为止,一次只可以完全使用这些接口之一。一个接口被使用的事实以不同的方式来禁止或干扰其它接口起作用。
首先,应当规定在应用(例如:支付、身份、电话或访问)的环境内,这里的术语“事务”表示把至少一个命令从终端传输到对象。
例如,当此类型的事务经由非接触接口在进行时,根据标准ISO7816.3经由接触接口并由此经由使用便携式对象的安全终端来执行应用的过程,这特别准备好向此对象提供电流并且向其提供时钟以及接触接口的复位激活。这终止了非接触应用。
最初以概述的形式所阐述并且随后在更详细描述实施例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同问题尤其是针对状态和转变的。
所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接触接口的复位(MaZ)的强制激活而导致当前芯片被重新初始化。
此目的在于确保经由非接触接口所进行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正常进行。换句话说,设法允许在设置接触接口的操作期间维持进行中的非接触事务。
所遇到的另一问题针对目前是不可能的两种转变。
按照目前是不可能的这些转变之一,对象在处理有利于非接触接口的应用的过程中,并且所述对象经由接触接口被终端调用,以使此非接触应用与另一接触应用被同时处理,所述另一接触应用必须有利于终端而开始。
例如对于形成蜂窝电话(接触应用使电话会话安全)并且其中非接触应用针对访问运输、房屋等的终端而言情况是这样的:
当诸如访问授权之类的应用已经经由非接触接口进行时,目前不可能启动要由对象经由接触接口来保护的事务(例如:电话会话)。
总体上到目前为止,非接触应用被突然中止,因为有利于经由接触接口的终端的应用的开始导致芯片复位,并且常常丢失可用于非接触应用的数据。
对称地,针对目前是不可能的另一转变。根据后者,当突然为经由非接触接口的应用调用对象时,同时经由接触接口的应用已经在为另一应用的进行中,接触应用停止。
在安全蜂窝终端的例子中,如果接触应用目前停止,特别是如果此终端被停机,同时非接触应用正在进行,那么后者被突然中止(复位并丢失数据)。
因此,该问题在于同时管理(完全使用)两个并发应用:一个是接触应用,以及一个是非接触应用。
目前在这些情况下,接触接口的资源或者请求或者异步非接触模板(template)的消失干扰了进行中的应用或者被忽视。
所遇到的另一问题涉及浅睡眠状态,根据此状态,来源于对象的接触接口的电源是有限的(标准),而来源于两个接口即接触接口和非接触接口的资源为所述对象同时需要。
还涉及往返于此状态的转变。
这里应当注意,睡眠状态按照惯例是相对于活动状态而言的。因此在蜂窝电话终端的情况下,对象在使用此终端的95%的时期内处于睡眠状态中并不是罕见的。
到目前为止,在浅睡眠状态中,唯一可用的资源是下降的电源以及来源于接触接口的外部时钟信号。
这些有限资源不允许处理来源于非接触接口的应用。
迄今为止,这在高度安全的接触应用(银行、电话等)和非接触应用之间例如通过约束在相同对象内的划分来进行调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外部资源同时可用将是合适的,特别是在电源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的优点将是允许非接触应用在不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的资源(电源)的情况下操作,此时强加到此接触接口的标准要求这样。
类似于上述的问题涉及外部接触时钟源的消失,从而导致深睡眠状态,而由非接触接口管理的应用已经开始。
例如如果由接触接口终端所提供的时钟信号消失,则情况是这样的。这在实践中是常见的,已知深睡眠状态即没有外部时钟常常比上述的浅睡眠状态具有更长的持续时间。
迄今为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标准特别要求被连接到接触接口的终端停止提供对非接触应用来说可能是必要的时钟。对于许多对象,此外不可能独立于所述接口的内部时钟来使用由芯片所提供的内部时钟。
因而对于一些对象来说,所述芯片需要外部基准以便使用内部时钟:此外部基准目前是不可用的。
因此,在不消耗除强加于此接触接口的标准所需要的资源之外来源于接触接口的任何资源(电源和/或时钟)的情况下,能够允许非接触应用起作用或者至少正确地完成自身将是合适的。
所遇到的另一问题涉及拥有两个或更多个接口(接触、非接触、USB等...)并且打算同时使用这些接口中的至少两个的对象。
与此问题相关的事实在于:在对象中所执行的应用不能够确定哪些是活动接口,并且所述活动接口处于什么状态(即有多少接口并且哪些接口提供电源和/或时钟)。
因而,对象中的板上应用目前不能够根据接口状态来进行必要的判定。
根据这种方式,此应用无法正确地起作用(例如,事务的取消在已经过早无效的接口上开始)。这是如果发生分离时的情况。
例如,当前在具有多个接口的对象中,它的接口可以被激活或无效,同时对象中的板上应用持续执行而不被中断。
一个或者甚至几个接口的无效并不意味着所述对象不工作,因此:所述对象实际上只是在所有接口都被无效时才不工作。
本发明尤其旨在弥补这些缺点。
为此,现在解释本发明的目的。
一个目的旨在一种允许在智能便携式对象的至少两个通信和/或电源接触和/或非接触接口上的应用同时起作用的过程,所述目的实现了功能状态的转变或在功能状态中的变化。
过程的特殊性在于在应用完全同时起作用的操作之前,它还包括状态转变或变化控制步骤,所述控制步骤包括给出关于状态转变或变化的信息的步骤和/或对象配置步骤。
根据实施例,由资源控制器和/或处理器块和/或其一个应用来执行控制。
根据一个实施例,接触接口符合ISO 7816的一个版本。
根据一个实施例,抗扰性(immunity)步骤包括形成电源控制器的至少一个阶段(phase),所述电源控制器例如实时检测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
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电源控制器的阶段在至少一个资源的可用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向中断控制器产生一个中断。
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电源控制器的阶段能够在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期间产生或不产生中断,尤其是在以下情况中:
-从低消耗状态到经由非接触接口供电的转变:如果经由此接口的电压高于阈值电压,那么出现中断;
-从经由非接触接口供电到停止此供电的转变:当由非接触接口接收的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出现中断;
-从经由非接触接口供电到经由接触接口供电的转变;并且出现中断;以及
-由接触接口命令的转变或复位序列,经由接触接口供电;出现中断。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从经由非接触接口供电到停止此供电的转变期间:当由非接触接口接收的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出现中断;随后,芯片被置于睡眠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以这样的方式预先确定临界阈值电压的值,即允许芯片的供电的完全停止的无风险转移;例如,此阈值电压的值略微高于用于操作所述芯片的最小电压。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过程包括至少一个即时警告的步骤,用于完全同时管理电源和/或时钟资源。
根据一个实施例,即时警告步骤为资源路线改变的阶段作好准备,以使它们至少部分地经由非接触接口分接出来(tap)。
根据一个实施例,即时警告步骤为资源路线改变的阶段作好准备,以使它们至少部分地经由非接触接口分接出来。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过程为至少一个事务维护的步骤作好准备,具有在资源路线改变期间旨在重新初始化芯片卡的转变期间至少一个由接触接口命令的延迟和/或模拟复位的阶段。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个延迟阶段,在此期间,来源于所选择代码的指令的执行例如通过响应于复位的激活而发送单个通常的命令字节来产生延迟命令。
根据一个实施例,具有功能恢复的延迟命令在预定义数目的时钟周期之后出现,例如大约400到40,000个时钟周期。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过程为构成睡眠控制器的至少一个逻辑阶段作好准备,以使芯片在睡眠状态期间符合低消耗约束;
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睡眠控制器的此逻辑阶段从接触接口作好以下准备:在浅睡眠状态中,可以分接小于200μA;在深睡眠状态中,可以分接小于100μA;
根据一个实施例,另一非接触标准是与非接触接口相关的标准ISO.IEC 1444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涉及用于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设备,以用于具有至少双接口并且具有芯片的智能便携式对象;此对象能够经由接触和/或非接触接口与至少一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进行通信;此设备是这样的,以使:所述终端经由接触接口被连接到所述对象,以便在双接口操作状态中受所述对象保护,所述接触和非接触接口同时起作用;至少一个转变导致用于所述对象的至少一个状态的变化;
该设备的特殊性在于它至少包括芯片信息装置,其能够恢复状态变化,至少一个功能块形成用于确保配置/信息的电源控制器,因而允许使用接触和/或非接触接口来完全同时起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抗扰性装置包括:用于限制从非接触接口所消耗的电源的二极管以及用于确保在两个功率消耗模式(经由接触接口或经由非接触接口)之间的切换的逻辑门。
根据一个实施例,抗扰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有线机构,其能够检测来源于接触接口和来源于非接触接口的供电资源的存在,此机构拥有至少两个寄存器,在所述寄存器的帮助下,所述抗扰性装置给出关于供电资源的状态的信息,以使这些寄存器的任何修改由警告信号例如以中断的形式指示;把所述机构有线连接到处理器块,以使抗扰性装置在查阅所述寄存器之后随后选择所使用的电源。
根据一个实施例,抗扰性装置包括在芯片中所提供的有线机构,从而保证所选择的源向芯片供电。
根据一个实施例,抗扰性装置包括形成电源控制器的至少一个功能块,其检测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
根据一个实施例,抗扰性装置包括完全同时管理电源和/或时钟和/或时间延迟资源的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即时警告装置,用于完全同时管理电源和/或时钟资源。
根据一个实施例,即时警告装置为至少一个允许资源路线(course)改变的功能块作好准备,以使它们至少部分地经由非接触接口引导。
根据一个实施例,即时警告装置为至少一个允许资源路线改变的功能块作好准备,以使它们至少部分地经由非接触接口引导。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设备包括维护事务的装置,具有在打算在资源路线改变期间重新初始化芯片的转变期间至少一个由接触接口命令的延迟和/或模拟复位的元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设备包括用于电源变化的抗扰性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这些抗扰性装置在以下电源中选择芯片供电的来源:
-来自接触接口(7)的电源来源(VCC);和/或
-来自天线(4)的电源来源(VCC);和/或
-通过来源的组合即经由电源来源的函数的电源来源。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设备根据电源资源的状态为形成电源控制器的至少一个功能块作好准备。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功能块包括线路或类似物,用于向芯片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源,向此芯片提供关于来源于接触和/或非接触接口的供电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的信息。
根据一个实施例,此设备包括形成睡眠控制器的功能块,以使所述芯片符合在睡眠状态期间低消耗的约束。
根据一个实施例,构成睡眠控制器的此功能块使来自接触接口的电源符合:
在浅睡眠状态中,小于200μA;以及在深睡眠状态中,小于100μA。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传输终端,其包括通过电接触到具有双接口的智能便携式对象的至少一个连接,接口接触使所述对象能够保护此终端。
此对象具有芯片,并且能够根据标准ISO7816.3经由接触接口与终端进行通信;所述对象还具有非接触接口,用于根据基于非接触的另一标准进行通信。
此终端适于参与过程的实现和/或接收包括上述设备的对象。
所述终端由蜂窝电话(例如GSM、3GPP、UMTS、CDMA等)和/或便携式个人助理(例如:PDA)和/或解码盒和/或计算机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涉及一种智能便携式对象,其适于参与过程的实现和/或接收所述对象,所述对象包括所述设备和/或被连接到上述终端。
此对象具有双接口并且配备有芯片;此对象适于根据标准ISO7816.3经由接触接口并且同样在经由非接触接口没有接触以及根据另一非接触标准与至少一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通信;此过程为以下事实作好准备:所述终端由对象经由接触接口来保护。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象包括:在其内部形成有修整轮廓的主体,由至少一个易碎桥保持并且由所述轮廓定界的易碎衬底;置于所述易碎衬底内的一个芯片,一个非接触接口,其被连接到所述芯片并且包括在所述主体内延伸的天线;以及接口解禁止(desinhibiting)装置,其具有与天线并联的导体,并且其断开使所述接口有可能在解禁止状态中起作用。
解禁止装置的此导体在至少一个易碎桥内延伸,所述易碎桥支撑在该主体的其余部分上的易碎衬底,以致断开所述导体导致从主体的其余部分松开衬底,并且使接口有可能由于所述导体断开而在解禁止状态中起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象包括:对象中的板上电源,例如太阳传感器或蓄电池,其形成来源于接触接口或非接触接口的能源的替代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对象仅仅包括来源于接触接口或非接触接口的能源并因此缺少板上能源。
现在在后面并且参考附图的描述中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纵向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其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非接触接口的智能便携式对象的例子。
-图2是纵向正面透视图的示意图,其以具有蜂窝通信的便携式助理的形式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终端的例子,通过插入智能便携式对象来保护所述终端;具有用于以下的连接:通过电接触的数据输入-输出;时钟(所述的“Clk”);接地(所述的“Gnd”);电源(所述的“Vcc”);外部天线的输入-输出;复位(所述的“MaZ”)。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功能的示意图,其中这里把对象插入到以蜂窝电话或类似物形式的终端中,在此对象和非接触终端之间建立非接触连接(例如:射频;NFC;蓝牙;WiFi),而与以蜂窝电话形式的终端建立经由所述对象的接触接口保护的另一连接(例如:GSM、3GPP;UMTS;CDMA),所述终端又被连接到其它终端的网络。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对象内并且连接到要保护的终端的部分电路上面的示意图,其具有来自非接触接口的消耗功率限制二极管,用于保证在电源的两种模式(经由电接口或经由非接触接口)之间的切换的逻辑门。此部分电路因而形成按照应用进行选择的装置并且说明了适当的步骤,而不接触要使用的外部资源(电源),如果时钟暂停(称为PauseC)模式被触发的话。
-图5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对象内并且连接到要保护的终端的部分电路上面的示意图,其具有来自非接触接口的电能过剩吸收电阻,用于保证在电源的两种模式(经由电接口或经由非接触接口)之间的切换的逻辑装置。此部分电路形成所要使用的外部资源选择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允许非接触应用在不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资源(电源)的情况下操作,此时后者要求这样。
-图6是示意逻辑图,其说明如在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常规步骤以及在插入终端的对象内的转变。应当注意,(2)常规的步骤是不可访问的,并且(5)常规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图7是类似于图6的示意逻辑图,但是它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步骤和转变。
-图8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便携式对象的芯片的有线和逻辑结构的逻辑图,其特别适于确定哪些是活动接口并且所述活动接口处于什么状态。
让我们通过说明所涉及的结构和接口来开始。
在附图中,智能便携式对象被称作1。
这种对象1例如包括芯片卡、电子票据、所谓的“软件狗”插头或其它诸如那些近程通信(例如:NFC)或半近程通信(例如:蓝牙)的模块之类的模块。
它们涉及无法被拆卸并且是“便携式”的安全对象,即由于它们比电子数据传输终端2的尺寸小而适于放在口袋中。在图2至5中说明了这种对象的例子。
这些对象1适于经由非接触接口3与一个或几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2和/或其它对象1进行远程通信。
此接口3经由天线4来保证非接触通信。
例如蜂窝电话之类的这些终端2中的一些是“便携式的”,即适于相当容易地转移。
然而这里并不认为是真正地“便携式的”。
根据对象1的示例性实施例,它的非接触接口3包括天线4,至少部分地:
-集成在对象1的模块中;和/或
-集成在对象1的模块5中;和/或
-集成在要保护并且借助于电连接来连接的终端2中。
在图1至3中,对象1呈现出通用形式的芯片卡。
这里此对象1包括:卡体5,在所述卡体5的内部或表面上安装芯片6(图1),其可能在模块内;非接触接口3的天线4,其被连接到所述芯片6。
电接触接口7还被连接到芯片6:它包括在主体5的主要外表面上形成的端子板。
在图1中,主体5呈现出如标准ISO7816所定义的外部形状系数,其中以可分开的方式来集成实际的对象1。
一旦除去卡体5的包裹,那么实际的对象1就示出如标准3GPPTS11.11(411和412)或GSM所定义并且称为“SIM”的外部形状系数。
接口7的端子板也由这些标准来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图2),它具有六个到八个接触区域C1、C2、C3、C5、C6和C7。
如果适当的话,此端子板还包括区域C4和C8。然而例如根据标准3GPPTS11.11(431),在称为“GSM”的常规蜂窝电话终端2的功能中并不使用区域C4和C8。
根据所述标准,这些区域C4和C8的每个都被连接到芯片6的端口。
在所述例子中,非接触接口3包括天线4,该天线4被集成在要保护的终端2中,并且经由接触接口7的区域C4和C8所提供的电链接来连接。
在图3中,天线4在对象1的外部,如从图3中显而易见的。
应当注意,经过接触区域C2和C7的数据信号尤其是二进制类型的数值即所谓的“数字”信号。
而尤其是经过区域C4和C8或者被直接发送到芯片6的数据信号是来源于天线4的调制信号(例如赫兹)。
现在让我们叙述终端2。
这些终端2例如是(图3)蜂窝电话(例如:GSM、3GPP、UMTS、CDMA等)、便携式个人助理(例如图2中的PDA)、特别是在网络内的解码盒和计算机、或者甚至是交互式终端或访问控制设备(运输、基础结构、数据处理设备等)。它们涉及可以被拆卸并且优选是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即例如可易于由持有人8来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所有终端2,即由所述的对象1经由接触接口7所保护的,能够与其它终端2例如在图3的右方所表示的那些进行远程通信,远程是指非接触。
由对象1所保护的这些终端2的非接触通信由波来说明并且用9来表示。
由箭头说明并且用10表示的称为事务和应用的另一通信是不涉及任何接触的通信,它的对象1能够经由其接口3并且因此经由天线4。
也称为应用的通信9必须不同于其对象1能够经由其接口3并因此经由天线4的通信。
这里让我们说明例如装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对象1的蜂窝电话终端2的这些通信9和10的内容。
例如,通信9允许从终端2和诸如在图2的左下方所说明的服务服务器进行安全购买,所述服务器又被连接到由左上方的终端2所表示的蜂窝接受端子板。此购买以值的形式被记录在对象1中。
经由天线4,通信10随后使得有可能全部地借记以此方式所购买的值。
下面通过参考图6(当前的技术状态)和图7(本发明)来解释这些对象1和终端2的功能。
这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如何使在非接触接口3以及接触接口7(即电或电阻)的智能便携式对象1内同时和安全功能成为可能。
同样应用10的安全功能也是如此,所述应用10的数据经由非接触接口3同时传递到不同的应用9,所述应用9的数据经由接触接口7传递。
这些接口3和7被连接到对象1内的相同芯片6,并且经由非接触接口10和接触9的应用是在此相同的芯片6上的过程。
几个高级定义对便于阅读图6和7来说是有用的。
对于并入对象1中的芯片6来说,它管理接口3和7,并且还处理所述应用的数据以便简化“接触接口”9和“非接触接口”10。
在集成衬底内的此芯片6的结构可以被如下简化为功能块:
-存储块(指的是图8中的120),尤其包括:称为“RAM”(指的是图8中的122)的易失性存储器,称为“ROM”(指的是图8中的121)以及可重编程“EEPROM”(指的是图8中的123)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通信块(在图8中指的是块102和109);应当注意在图8中,数据传送总线124有时也被称为输入输出块指定“I/O”,它连接块120以及包括102和109的其它块;
-称为“CPU”(指的是图8中的108)的处理器块;此处理器块108使用数据处理,其根据各个情况采用操作、应用系统等形式。
-专用处理块,例如:协处理器、时间延迟(在图8中指的是126);等等。
在这方面也参考图8以及下面参考它的段落。
根据到芯片6的输入输出指令或值,所述芯片被变换成各种状态,包括:
-称为“断开”的无效状态,在图中用11来说明,以使对象1不起作用(即“无效,停止”),而没有任何数据处理或功率消耗;
-称为“接通”的操作状态,即操作(12-18),其允许管理接口3和7以及(利用接触9和非接触10)来处理应用。
这里没有详细叙述的是称为“空闲”的唤醒瞬时状态,所述瞬时状态提供了对下面阐述的休眠状态的访问的实际解决方案。
在下表中叙述了资源“VCC”和“RF”以及它们可能的状态,现在对其进行解释。
事先应当注意,称为“VCC”的资源表示对象1的电源,它来源于接触接口7。
相比之下,当对象1的电源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时,它被称为“VDD”(并且因此来源于资源“RF”)。
首先,对于资源“Vcc”来说,状态“停止/活动”表明接触接口7是否被分别提供有电源等。在其活动状态中,接触接口7保证向对象1提供电能。
在其停止状态中,此接触接口7不保证提供任何电能。
在其“活动”状态(通常称作“VCC接通”)中,接触接口7至少向芯片6提供电流,此芯片6能够在所强加的限制内消耗,所述限制通常足以用于对象1的正常操作。
这是当终端2获得借助于接触接口7来进行数据和资源交换的应用9由对象1来处理时的情况。
来自接口7的此电源“VCC”还能够被置于称为“低消耗”的状态中,正如下面所解释的。
在附图中,状态(13,14,17,18)被称为“低消耗”,其强加了对象1经由其接触接口7所分接的消耗最大值:在低消耗状态中,目前在下述之间进行了区别:
-浅睡眠(称为“低电源VCC”);以及
-深睡眠(称为“具有Pause C的低电源VCC”)。NB:用于时钟的“C”。
尤其根据标准3GPPTS11.11,根据以下两种限制性情况当其从接触接口7得到其资源时强加功率消耗:
-在深睡眠中,小于即至多100μA可以经由接触接口7分接出来;
-在浅睡眠中,小于即至多200μA可以经由接触接口7分接出来。
对于当前芯片6,通过停止处理并且备份用于随后恢复此处理所必需的数据来在转移到睡眠状态期间符合低消耗的约束。
这些必需的数据特别是前文中所述的内容(例如:数据,寄存器)。
在此睡眠状态中,目前芯片6无法处理非接触应用。
相反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一旦芯片6(取决于执行,借助诸如其“CPU”块之类的逻辑和/或电缆装置)是休眠的,那么当观察到向接口7所强加的消耗限制时就有可能实现操作状态,在该操作状态中所述芯片的电源特别是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
此外,当芯片6处于类似于浅睡眠的状态中,但是没有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任何时钟资源时,此芯片6被认为处于具有时钟暂停(称为PauseC)的深睡眠。
其次,资源“RF”表明非接触接口3的状态(“停止/活动”),所述非接触接口3在标准ISO14443的例子中属于射频(RF)类型。
在其活动状态中,非接触接口3保证非接触事务,即远程事务,例如:
-传输和/或
-接受调制信号(数据、资源)和
-特别使用这些信号的数据来处理应用。
在其停止状态中,此非接触接口3不保证任何事务。
第三,如果芯片6没有或者处于在接触接口7上的低消耗状态中时,那么状态“睡眠”分别表明(“否/是”)。
第四,如果芯片6在低消耗状态期间没有被提供或者被提供来自接触接口7的外部时钟信号时,那么状态“PauseC”分别表明(“否/是”)。
表1(已知对象1A的情况):
  初始状态   最终状态 1A   转变图6和7
  Vcc   RF   睡眠   PauseC   Vcc   RF   睡眠   PauseC   从:   到:
在Vcc活动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活动 停止 活动 活动 OK 12 16
  活动   活动   否   否   活动   停止   否   否   OK   16   12
  在RF活动的情况下Vcc上的转变   停止   活动   否   否   活动   活动   否   否   NOK   15   16
  活动   活动   否   否   停止   活动   否   否   NOK   16   15
  在RF活动的情况下PauseC的接通/断开   活动   活动   是   否   活动   活动   否   是   NOK   17   18
  活动   活动   是   是   活动   活动   否   否   NOK   18   17
  在PauseC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活动   停止   是   是   活动   活动   是   是   NOK   14   18
  活动   活动   是   是   活动   停止   是   是   NOK   18   14
  在RF活动的情况下睡眠的接通/断开   活动   活动   否   否   活动   活动   是   否   NOK   16   17
  活动   活动   是   否   活动   活动   否   否   NOK   17   16
  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活动   停止   是   否   活动   活动   是   否   NOK   13   17
  活动   活动   是   否   活动   停止   是   否   NOK   17   13
  在RF活动和低消耗模式的情况下Vcc上的转变   活动   活动   是   否   停止   活动   是   是   NOK   17   15
  活动   活动   是   是   停止   活动   是   是   NOK   18   15
  初始状态   动作
  VCC   RF   睡眠   PauseC
  对电路复位的影响   活动   活动   否   否   在Vcc上热复位   NOK   16   16
表2(已知对象1B的情况):
  初始状态   最终状态   1B   转变图6和7
  Vcc   RF   睡眠   PauseC   Vcc   RF   睡眠   PauseC   从:   到:
  在Vcc活动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活动   停止   否   否   活动   活动   否   否   OK   12   16
  活动   活动   否   否   活动   停止   否   否   OK   16   12
  在RF活动的情况下Vcc上的转变   停止   活动   否   否   活动   活动   否   否   NOK   15   16
  活动   活动   否   否   停止   活动   否   否   NOK   16   15
  在RF活动的情况下PauseC的接通/断开   活动   活动   是   否   活动   活动   否   是   NOK   17   18
  活动   活动   是   是   活动   活动   否   否   NOK   18   17
  在PauseC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活动   停止   是   是   活动   活动   是   是   NOK   14   18
  活动   活动   是   是   活动   停止   是   是   NOK   18   14
  在RF活动的情况下睡眠的接通/断开   活动   活动   否   否   活动   活动   是   否   NOK   16   17
  活动   活动   是   否   活动   活动   否   否   NOK   17   16
  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活动   停止   是   否   活动   活动   是   否   NOK   13   17
  活动   活动   是   否   活动   停止   是   否   NOK   17   13
  在RF活动和低消耗模式的情况下Vcc上的转变   活动   活动   是   否   停止   活动   是   是   NOK   17   15
  活动   活动   是   是   停止   活动   是   是   NOK   18   15
  初始状态   动作
  Vcc   RF   睡眠   PauseC
  对电路复位的影响   活动   活动   否   否   在Vcc上热复位   NOK   16   16
上面的表1和2的每个都说明了对于当前对象1(1A和1B)来说在这些状态或转变中所遇到的情况。
通过比较图6的这些表,除可能的状态和转变(由“OK”来表示)之外,如图6中所示还注意到:
-两个不可能的状态(17;18)(由“NOK”来表示);以及
-十二个不可能的转变(15.16;16.15;17.18;18.17;14.18;18.14;16.17;17.16;13.17;17.13;17.15;18.15)(“NOK”)。
已经阐述了已知技术的这些定义和说明,现在让我们返回到图6和7。
在这些图6和7中,相同元件具有相同的引用,并且为了简单起见只描述一次。图6和7的图的左侧列说明了与接触接口7的功能相关的状态,而右侧列说明了与非接触接口3的功能相关的状态。
这里应当注意按照默认,当没有提及逆转变时,后者仅仅是返回路线,因此不需要任何附加解释。
此外,应当注意在图6中,由星形边界说明了(五个)不可能的转变,而由阴影线框说明了(两个)不可能实现的状态。
除状态11之外,中间列(状态16、17和18)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希望对象1被完全同时使用的状态。
所述状态由框来说明,并且在这些状态之间可能或不可能的转变由有向箭头来说明。
无效状态11在蜂窝电话终端2的情况下对应于此终端2被关掉并且不能由持有人8使用的情况。
从无效状态11开始,图6和7上的转变11.12使得有可能实现状态12,根据此状态,对象1经由接触接口7操作(称为:经由接触接口的操作状态)。此状态12被称为“经由接触接口操作”。
在蜂窝电话终端2的例子中,此通常的转变11.12对应于持有人8打开其终端2的动作。
这里,终端2经由接口7的端子板向对象1发出复位信号。用于复位的响应协议(称为“ATR”)的第一字节随后被对象1经由接口7送到终端2。
当这些交换确实结束时,对象1能够直接处理来源于接口7以及来源于由此对象1所保护的终端2的命令。
从经由接触接口操作的状态12开始,转变12.13使得有可能状态13或等待状态为低消耗。
这表示已经提及的浅睡眠状态13,其中对象1等待来自接触接口7的提示。
典型地,当对象1已经完成处理操作时建立等待状态13(节能模式)。我们应当记住,此状态13经由接口7强迫对象1减少能量消耗。
从状态13开始,转变13.14(图6和7)使得有可能实现已经提及的具有时钟暂停的深睡眠状态14。在此状态14中,对象1等待来自接触接口7的提示。通常终端2在两个命令之间启动时钟斩波(chop)(CLK)。例如,按照命令,状态14的时钟斩波被强加到“n”个时钟周期(例如大约1800到2000个周期)之后。
现在让我们转向图6和7的右列以及与非接触接口3联系的状态和转变。
从状态11开始,转变11.15对应于天线4被暴露在非接触调制信号(例如:RF)的场中的情况;此信号是除以模板形式的数据之外的资源(能量和时钟)的载体。
我们具有其中天线4被暴露于非接触调制场(能量和数据)的情况,但是其中对象1不具有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任何资源。
此转变11.15导致经由接口3的非接触操作状态15。在这种情况下,对象1能够直接处理来源于接口3的命令。
这里应当注意,一方面在对象1中,在各自的状态之间从无效状态11开始,转变的选择是排他的:
-经由接触接口操作(12);以及
-经由非接触接口操作(15)。
另一方面,对于非接触操作状态15来说,与经由接触接口操作的状态12不同,在所提及的标准中没有对最大能量消耗的约束。
状态16被称为双接口操作。在图6和7中,此状态16对应于接触接口7在操作并且同样其它非接触接口3也在操作的情况。
此状态16是目前唯一可能的双操作状态,即其中接触接口7和非接触接口3同时操作。
应当强调,在迄今为止可用的对象1中,只有转变12.16和16.12是可能的(OK)。相反地,从状态15以及从新的状态17到状态16的转变是不可能的(NOK)。
对于这些转变12.16和16.12,有必要使接触接口和非接触接口(7和3)彼此并存,另外应用9和10分别调用这些接口。
特别是由于上述不可能的转变,因此对于当前接口和应用不可能论及完全和同时使用。
转变12.16对应于接触接口7操作(资源和应用9)而天线4进入由非接触接口3所检测的场中(事务10)的情况,该情况仍然在蜂窝终端2的例子中。
这里让我们叙述目前不可能的转变16.16。
在称为“热复位”的此转变16.16期间所遇到的问题是允许芯片6不被真正地重新初始化,这与目前由从接触接口7所接收的复位信号引起的影响不同。
这里应当注意,在标准ISO7816.3中特别定义了术语“热”和“冷”。
此目的在于确保经由非接触接口所进行的事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正常进行。
为此,本发明提出在设置接触接口7的操作期间用于维护进行中的非接触事务的装置101和/或步骤。
这些装置涉及芯片6内的电路和/或逻辑指令。
在状态16内,本发明根据由芯片6所消耗的资源的来源来区分各种不同的情况。
目前在状态16中,此芯片6在没有经历不合时的复位的情况下,无法对其一些必要资源特别是电源和时钟进行任何修改。
对于本发明,这取决于以下情况:
-芯片6的电源可以来源于:
·VCC,即来自接触接口7;
·天线4;
·特别是上面那些来源的组合,例如函数F[(VCC和/或VDD)]。
-提供给芯片6的时钟可以来源于:
·接触接口7;
·天线4;
·内部时钟发生器,例如出现在图8中并且用113来指代以及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时钟发生器。
因此,本发明允许在需要时在状态16内以及因此在同时处理应用期间改变电源和/或时钟的来源,而没有任何不合时的复位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于维护事务(和/或齐名(eponym)状态)的装置101和/或步骤也被称为“伪复位”。
这些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101)在其启动或类似的复位情况期间按照接触接口7的命令,特别为至少一个延迟和/或模拟复位的物理元件和/或逻辑阶段作好准备。
这些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在例子中包括至少一个元件和/或复位检测阶段;在图8的例子中采用能够检测中断以及产生中断处理的线路的形式。
在此图8中,维护装置101被连接到功能块107和/或等效逻辑阶段的输入上,其执行所述的检测。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此块107。
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维护阶段还执行复位检测。此逻辑阶段包括中断处理例程。
应当注意,在芯片6的初始加电时,不考虑源(接口3或7),执行复位必须仍然是可能的。此类型的复位涉及芯片6的实际启动,并且不由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来执行。
在图8中所说明的此类维护装置101在实践中有时被称为“中断控制器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的复位指令的至少一个元件和/或延迟阶段包括具有选择代码的存储器地址区域。
此存储器区域接收来源于所选择代码的指令,它的执行根据实施例产生用于以下的命令(例如借助于装置101的资源):
-阻塞经由接触接口7的时间延迟,例如通过发送单个通常的应答命令字节(“ATR”)以便激活复位和/或
-继续借助于非接触接口3的应用;和/或
-在不删除可用于此非接触应用的数据的情况下在存储器中进行维护和/或
-检验接触接口7的活动状态;和/或
-恢复接触接口7所需的功能,例如通过发送一系列响应命令字节(“ATR”)。
例如,此恢复出现在预定数目的时钟周期末尾,例如大约为400到40000个时钟周期。
对于当前对象1,在从经由非接触接口3操作的状态15到双接口操作的状态16的转变15.16(复位)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目前按照这种事务15.16,不合时的复位是不可避免的。
这同样适用于逆转变16.15。
借助本发明使此转变15.16成为可能。
在转变15.16期间,对象1最初在处理有利于非接触接口3的应用的过程中,并且所述对象1由终端2经由接触接口7提示。
例如对于形成蜂窝电话(接触应用保护电话会话)并且其中非接触应用涉及访问运输、房屋等的终端2而言情况是这样的:
当诸如访问授权之类的应用已经经由非接触接口3进行时,目前不可能开始要由对象1经由接触接口7所保护的事务。
总体上迄今为止,由于开始有利于经由接触接口7的终端2的应用导致芯片6复位,所以非接触应用被突然中止。
常常导致可用于非接触应用的数据丢失。
为了在这种转变15.16期间与必须开始的有利于接触接口7的其它应用一起同时处理有利于非接触接口3的此应用,本发明在实施例中为装置102和/或即时警告步骤作好准备。
这些装置102和/或警告步骤补充或替换了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由此装置102和/或警告步骤保证芯片6在状态16中适当起作用。
此外根据转变16.15,对象1最初经由用于应用的接触接口7被提示,另外同时还经由用于另一应用的非接触接口3被提示。目前如果接触应用现在停止,那么出现不合时的复位。
在安全蜂窝终端2的例子中,如果接触应用目前停止,特别是如果当非接触访问应用正在进行时此终端2被停止,那么所述非接触应用被突然中止(复位并丢失数据)。
因此转变15.16独自的问题就是同时管理两个并发应用,这由装置102和/或警告步骤来保证。
同时接触接口7的资源消失(16.15)通过产生不合时的复位而干扰了当前应用。这由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来补偿。
由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避免不合时的复位,所以让我们据此提供几个具体的有益例子。
迄今为止,双接口操作中的状态16仅仅可经由转变12.16获得。
对于可能到状态16的此唯一的转变12.16,并且对于逆转变(到状态12),必须向应用(分别是应用10和用于逆转变的应用9)发送消息。
不可能的转变15.16意味着在蜂窝终端2的例子中,当事务10正经由非接触接口3进行时把此终端2设置为操作因此是不可能的。
一个说明是经由非接触接口3所执行的运输票据的购买。
此时,如果持有人8把后者的终端2设置为操作以便进行电话通信9,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丢失正经由非接触接口3进行的事务10的数据并且导致所述持有人8的不方便(访问运输装置被拒绝或延迟)的风险。
实际上,在当前对象1中,一出现到经由接触接口7的“VCC”电源的“活动”或“停止”状态的转变,芯片6就导致复位。
另一不可能的转变16.15对应于在蜂窝终端2的例子中的情况,其中一旦已经从状态12到达双接口操作的状态16,就在经由接口3的事务10期间中断此终端2的电源(电池、蓄电池、充电器、传感器等)。
在此情况中,经由非接触接口3的事务也被突然中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具有风险(丢失数据、不方便等)。
将会看到,由本发明为转变15.16和16.15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避免了经由非接触接口3所进行的事务的任何突然中断。
对于转变15.16,例如通过经由装置102和/或警告步骤向负责管理此事务(=应用9和/或10)发送关于此转变的警告信号来实现此避免。
以这种方式通知的操作系统能够执行此转变15.16,同时保持通信、数据等。
根据该情况,此转变15.16借助于:任何一个应用9或10的“实际”中断;任何一个应用9或10的暂停;在这些应用9或10中任何一个之间往复的延迟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102和/或警告步骤允许非接触应用执行基本数据(即:用于随后恢复所必需的数据)的备份。此类保存操作常常被称作“备份”。
在例子中,为了许可转变15.16,本发明为启动非接触事务10的暂停并且向应用9发出消息作好准备,以便向应用9表明接触接口7是活动的。随后应用9处理来源于此接触接口7的数据。
任何不合时的复位被禁止,并且随后尽可能快地在所存在的两个应用9和10(初始接触应用和无返回接触的事务)之间发送用于共享资源(特别是处理)的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转变16.15(经由装置和/或步骤)为资源的元件和/或偏差阶段作好准备,以便使所述资源经由非接触接口3被分接出来。
此外,即时警告装置102采取功能块的形式,所述功能块在图8中有时被称为“UART”。
这些装置102表示符合用于接触接口7的标准ISO7816以及用于非接触接口3的诸如标准ISO14443之类的串行通信外围装置。
在从装置102和/或逻辑即时警告步骤102退出时,特别是当称为“缓冲器”的接受缓冲存储器被认为饱和时产生中断。
这意味着协议模板已经被正确地接收,并且可以由芯片6的操作系统来处理。
这尤其允许借助于接触接口7的应用执行确定的处理操作,而不受到接受数据的干扰。这些中断向应用表明数据可用于处理。
在非接触模板到达的例子中,装置102和/或警告步骤包括/操作至少一个初始化元件/阶段,其包括:
-检测非接触源,之后
-检测来源于解调的数据;
-防冲突;
在调制器-解调器(MODEM)内,非接触源以二进制形式进行变换,随后执行初始化,并且例如执行防冲突处理;以及
-一旦所述模板被认为正确地接收并且先前步骤已经被正常地执行,那么就许可通常的处理操作。
在图8中,功能块104把调制器-解调器(MODEM)和防冲突处理元件集中在一起。在此例子中可以看出,块104经由接触区域C4和C8连接。
现在让我们叙述在图6和7中所说明的检测挂起(pending)场的状态17。
此状态17是不可能利用当前对象1来实现的(尤其是从状态13和16)。
此状态17常常借助于本发明从浅睡眠状态13来实现。在接近于浅睡眠状态的此状态17中,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电源被限制,同时对象1需要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资源。
为了说明此状态17,让我们返回到以受对象1保护的蜂窝电话的形式的终端2的例子,它的非接触接口3能够处理所谓的非接触应用。
当对非接触接口3操作应用时此状态17出现,同时来自其接触接口7的对象1的电源被限制。
在此状态17中,在正进行的事务的环境内,接触应用等待来源于终端2的命令。
换句话说,问题在于在浅睡眠中经由非接触接口3处理应用而对象1在其接触接口7一边。在这种情况下,对象1经由接触接口7的电源变得与约束相反,尤其是所规定的约束。
在理想状况中,本发明在状态17中允许非接触应用在不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资源(电源)的情况下起作用,此时强加到此接口7的标准要求这样。
对于本发明,对象1通过整流由天线4所拾取的调制信号来从非接触接口3获得其电源。实际上,已经看出现有的标准反对使用来自接口7以及因此来自终端2的电源,在某些情况下包括随后的那些。
为了对象1能够从非接触接口3汲取其电源,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对电源变化的抗扰性步骤和/或装置103作好准备。
在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对象1内的部分电路,其被连接到要保护的终端2。对电源变化的抗扰性装置103和/或步骤根据此实施例包括这部分电路,该电路包括:
-用于限制从非接触接口3所消耗的电力的二极管20,以及
-用于确保在功率消耗的两种模式(经由接触接口7或经由非接触接口3)之间进行切换的逻辑门21。
因而装置103和/或抗扰性步骤的此实施例允许由操作系统来选择要在与浅睡眠兼容的状态17中所使用的外部资源(电源)。
典型地,装置103和/或抗扰性步骤根据本发明在下列之间选择芯片6的供电来源:
·VCC,即来自接触接口7;
·天线4;
·特别是上面那些来源的组合,例如函数F[(VCC和/或VDD)]。
在另一实施例中,抗扰性装置103具有有线机构(下面称为M1,参考图8),其允许检测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电源(Vcc)和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电源(Vdd)的存在。
通过使用此机构(M1),借助两个寄存器(下面称为R1和R2,参考图8)来告诉电源(Vcc和Vdd)的状态(参考表1A和1B:活动/停止)。
借助警告信号(例如以中断的形式)来表明寄存器R1和/或R2中的任何修改(即称为Vcc或Vdd的电源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出现消失)。
芯片6的操作系统在已经查阅寄存器R1和R2之后或者在已经被预先告知这两个寄存器之一的状态改变(中断)之后,随后选择所使用的电源(Vcc或Vdd)。
在芯片6中提供了另一有线机构(下面称为M2,参考图8)。此有线机构(M2)保证使用所选择的唯一源来向芯片6供电。
如果例如这在转变13.17的情况下被应用,那么获得下述,例如:
-当芯片6在其接触接口7一边处于浅睡眠状态(13)时,设置为非接触接口3操作;以及
-检测场或非接触模板(RF)的装置103(机构M1)通过中断来警告芯片6并且更新寄存器(R1和R2);以及
-操作系统按照由装置103和/或等效逻辑步骤所发出的中断的警告,执行把芯片6的供电偏移到非接触接口3(借助于M2),由此保证在接触接口7一边可接受的消耗;以及
-然后可以执行经由非接触接口3(RF)来处理事务,同时芯片6在接触接口7一边保持在浅睡眠模式中。
现在给出在图8中所说明的抗扰性装置103的另一实施例。
这里,装置103包括功能块107和/或逻辑阶段,其在这种情况下被称为电源控制器或“PWR”,以及另一功能块106和/或等效逻辑阶段,其形成了睡眠控制器。
机构M1和M2以及寄存器R1和R2和/或等效逻辑步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功能上对应于此块107。
这里把以下接触区域在输入端连接到装置103的块107:
-C1(VCC:来自接触接口7的电源);
-C2(RST:复位);
-C3(CLK;来自接触接口7的时钟);以及
-C5(GND:经由接触接口7的接地);
装置103的此电源控制器块107的功能是向芯片6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力,并且还向芯片6通知来源于接触接口7或非接触接口3的电力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
为此,所提及的输入允许装置103一方面经由区域C1(Vcc)接收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电压。另一方面,这些输入允许经由线路105从非接触接口3传送来源于装置104的调制器-解调器的电压(Vdd)。
在装置103的输入上,接收外部时钟信号(CLK)和复位请求信号(RST),以便根据由于使用接触接口7而由标准所强加的约束来检测复位序列。
例如,装置103的这些输入根据信号来采取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电压(Vcc)、数字时钟信号(CLK)和数字复位信号(RST)的时间组合的形式。
此块107(PWR)还包含至少一个配置/信息寄存器(在此实施例中为寄存器R1和R2,图8),其允许应用由芯片6的处理器块108(CPU)来执行,所述块107被连接到处理器块108(CPU)以便:
-告诉哪个电压源可用(经由3和/或7)
-为芯片6的供电(即经由3或7或混合)选择要在给定情况中所使用的源(经由3和/或7)。
如所说明的,形成装置103的电源控制器的块107和/或阶段还拥有输出。
在正常起作用期间,块107具有这样的状态,以使存在至少一个外部电压源(经由3和/或7),此块107根据所选择的配置来向整个芯片提供从一个输入电压(或两个的混合)(经由3和/或7)所产生的适当电压。
电压源(经由3和/或7)的出现或消失并不在输出电压中产生任何干扰,假如至少一个可用电压或者甚至两个电压的混合是足够的话。
因此,只要此条件适用,那么形成电源控制器的块107和/或阶段就不产生任何去往块108(CPU)的复位信号。
自然地,除非在对象1中为诸如太阳传感器或蓄电池之类的板上能源作好准备,否则如果两个源(经由3和/或7)消失,那么不再向芯片供电。
应当注意,形成电源控制器的块107和/或阶段在实施例中提供了警告,表明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电源的出现。
操作系统以这种方式被警告,它通过功能块104和/或等效逻辑阶段来触发非接触事务的初始化。随后,此操作系统恢复接触应用的处理。
此初始化序列被作为后台任务处理而不干扰接触应用。一旦它被完成并且非接触模板已经被完全接收,那么装置102和/或逻辑警告步骤向操作系统通知所要处理的数据可用于非接触应用。
此外,块107向块101产生中断,当源(经由3和/或7)的可用性状态改变并且更具体地根据以下转变来改变时,所述块101在中断控制器的这种情况下执行功能:
-经由接触接口7供电:活动到停止的转变16.15:只在芯片6仍然经由接口3来供电时才是有意义的。
-经由非接触接口3供电:从停止到活动的转变13.17或14.18:只在经由非接触接口3的电压大于阈值电压时才出现中断。例如,此阈值电压值略微大于有时被称为“POR”的芯片6的最小工作电压。
-经由非接触接口3供电;从活动到停止的转变17.13或18.14:当由非接触接口3所接收的电压小于阈值电压时出现中断。
例如,预先确定临界电压值,以便确保把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电源尽可能迅速并且没有任何完全停止非接触电源(即经由3)的风险地转移到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电源。
作为直接后果,芯片6被置于睡眠模式中。
这里应当注意,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能源的断开以及由此的消失不是瞬时的,而是逐渐的。
换句话说,断开的早期警告标志可易于被对象1察觉。在所述例子中,在断开期间最初观察经由天线4的可用电压的下降在阈值电压内。在来源于天线的电力变得小于或等于芯片6的最小工作电压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
尽管如此,如果时段证明不足以确保通过操作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经由装置103和/或选择步骤)来偏移资源的来源,那么由装置106和/或睡眠控制步骤来接管。
例如在此情况中,装置103和/或选择步骤负责偏移,并且避免对象1被整个剥夺供电资源,这可能导致不合时的复位。
为此,应当比断开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能源更迅速地执行此转移,所述断开导致从活动到停止的转变17.13或18.14。
诸如块107之类的控制供电的装置(线路)和/或步骤(逻辑)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保证了此转移或偏移。
让我们返回到状态并且更具体地返回到转变,其中装置103和/或选择步骤根据此进行动作:
-经由接触接口7供电:从停止到活动的转变15.16:只有当对象1并且因此芯片6已经经由非接触接口3供电时才这样。
-在热模式中通过接触接口7命令的转变(16.16)或复位序列,经由接触接口7供电。
对于经由接触接口7和非接触接口3的应用,由块107向块101产生信号的中断允许以下操作:
-当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信号正被处理时,遵守接触接口7正请求处理以及判定向用于复位的请求发送响应消息的第一字节(ATR)。
替代方式将是使终端2向对象1在两个应用之间所交换的称为“A.P.D.U”(指的是“应用协议数据单元”;根据标准ISO7618)的程序包中发出高级命令。
-当接触接口7正被处理时,遵守非接触接口3正请求处理以及判定启动协议的初始化序列而没有适当的接触。
-当接触接口7和非接触接口3正分别地起作用时,遵守丢失对这些接口7或3之一的供电(称为“半断开”的情况)。
-当接触接口7处于浅睡眠或者甚至深睡眠状态时,保证转变17.13或18.14以便接触接口7处于睡眠模式中,此时经由天线4的供电消失。
为了确保适当地设置芯片6及其处理器块108的操作,当此块108从两个接口7或3之一接收初始供电源时(芯片6从睡眠状态转移到“活动”状态之一),用于电源控制的装置103和/或逻辑步骤例如特别是块107向块108(CPU)的复位连接器发送初始化信号。
这尤其有可能通过经由装置103从预定源加电来达成其实现。
相反地,在某些情况下,装置103执行复位的禁止看来是优选的。
以这种方式,在图8的例子中,来源于接触区域C2的数字信号(RST)由控制装置和/或步骤来拾取,该控制装置和/或步骤在图8的实施例中是块107,因为提供了到这些装置和/或步骤的链路。在图8中,此链路是有线的。
以这种方式,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复位请求序列(冷或热复位)以与任何其它外围装置相同的方式导致中断控制器块101的中断。
因而其数据调用接触接口7的应用可以使用此信号来确定是否需要经由通用传输块向复位请求(ATR)发送响应消息,所述通用传输块是专用于接触接口7并且连接到接触区域C7的异步接受109。
这里应当注意,在图8的实施例中,即时警告装置102和/或适当的步骤包括另一通用传输块,该通用传输块是异步接受但是专用于其非接触接口3的部分。
作为实现方式中的选择,装置103还在输入上接收来源于功能块106的信号,所述功能块106形成有时称为“睡眠CTRL”的睡眠控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逻辑阶段还至少部分地形成睡眠控制器。
在输入上被连接到装置103的此块106如果必要的话还参与选择电压源。
如果必要的话,功能块106超出由配置寄存器所执行的选择电源的尝试,正如所解释的那样。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逻辑被移动到此睡眠控制器块,所述睡眠控制器块随后形成抗扰性装置103的一部分。
现在让我们描述转变13.17。下面描述到状态17的转变16.17以及来自此状态17的17.13、17.15和17.16。
转变13.17对应于其中终端2处于等待状态13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天线4由非接触场调用以便经由适当的接口3处理。
转变16.17最初对应于其中终端2已经处于双接口操作16中的例子,天线4处于经由非接触接口3来处理应用的过程中,而接触接口7被提示。
在这种情况下,对象1被命令以限制它从接触接口7消耗的资源。
需要资源保证挂起场的此状态17:尤其由接口3和非接触应用所使用的除资源(时钟、输入和输出数据等)之外的能量。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目的在于,当终端2强加浅睡眠时,使得有可能处理调用非接触接口3。
迄今为止,所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下所述。
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对象1执行停止(经由3)的非接触应用的转变16.13,但是在实践中并不使用这种转变(16.13)。
事实上,当前知道如果超过了对在经由接触接口7的终端2的情况下所强加的资源(能量、时钟等)的限制,那么保持在状态16中。
因此,在上面已知的情况中:
-不符合标准并且对象1是不相容的;
-终端2的制造商看见在他们的设备(2)所分接出的资源被消耗,而没有任何投资的回报。
-对象1经由接口7所保护的电信运营商以及其它服务提供商看见所使用的他们的通带商业机会(广告、主要服务消耗等),而没有任何投资的回报并且分接在他们的网络上,以及
-由于被分接的后者终端的资源(电池等)由此降低了在特别是此终端(2)的电源方面的独立性,所以使携带者8不高兴。
转变17.16与上述转变相反。实际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实现用来保证这点的步骤和/或装置类似于步骤16.17,除了使电资源经由接触接口7可用之外。
现在让我们描述转变17.13和17.15。事实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实现用来保证这点的步骤和/或装置类似于逆步骤13.17。
这里让我们叙述图4,所述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装置103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对象1内的部分电路,其通过接口7的区域C1被连接到要保护的终端2。为了能够在触发“PauseC”模式的情况下由要使用的资源(电源)的非接触应用10来执行选择,为来自非接触接口3(天线4)的消耗功率限制二极管20作好准备。
此外,这些装置103包括功能数据处理块21,其确保在两种功率消耗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经由电接口7;或
-经由非接触接口3。
在图5中,可以看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对象1内的装置103的另一部分电路,其也被连接到要保护的终端2。
此另一部分电路形成对象1对电力来源的改变(转变到状态17)的抗扰性元件22。
这些抗扰性元件22包括过剩电能的吸收电阻23。
元件22还拥有切换的逻辑装置24,其根据说明这些消耗的结果值以及它们的进程来保证在两种功率消耗模式(经由电接口7或经由非接触接口3)之间的选择。
元件22执行选择所要使用的资源,所述选择允许非接触应用10在不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资源(电力)而后者却要求这样的情况下操作,同时经由“非接触”输入供电接触25向芯片6提供必需的资源。
现在让我们描述称为深睡眠中的场拾取(pick up)的状态18。此状态18接近于状态17并且在图6中被示出。
在此状态18中,按照状态17的例子,在当前事务的环境内,接触应用等待来源于终端2的命令。
状态18根据另一不可能的状态17而来源于对本发明目的的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所要解决的问题类似于前面的问题,因为当借助于非接触接口的应用已经开始时,所述状态18旨在支持时钟源的消失,这导致深睡眠状态。
如果由非接触接口3所提供的时钟消失,同时转变在接触接口7上强加了在时钟暂停情况下的深睡眠状态,那么情况就是这样。
迄今为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标准特别强加了连接到接触接口7的终端2停止提供对非接触应用来说可能是必要的时钟。
对于多个对象1,不可能另外使用由芯片6独立于接口(3或7)所提供的内部时钟。因此,对于某些对象1,芯片6仍然需要外部时钟基准。
本发明旨在允许非接触应用在不消耗任何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资源(例如:时钟和/或电源)的情况下操作,此时该接触接口7上所强加的标准却要求这样。
这里,因此问题是根据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此时钟资源的出现(转变18.17)和消失(转变17.18)来管理时钟停止(在以上表1A和1B中的PauseC)。
只要来源于接触接口7或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时钟资源存在,那么当前对象1就可以处理应用9或10而没有任何丢失数据的风险。
然而在这些时钟资源消失并且除非“内部”时钟资源可用的情况下,即在上表中的“PauseC”的状态改变(是到否/否到是),存在不合时复位的风险,并且导致不可接受的情况(参见上文)。
应当注意在图8中,内部时钟113的位置被表示在113处,这里被连接到电源线114。
目前,应当区分与对象1(以及芯片6)的结构相关的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允许产生“内部”时钟或者不允许产生时钟,在系统意义上所述时钟必须由接触接口7或非接触接口3提供。
然而一些当前对象1并不受此影响;使用“内部”时钟资源,只要这些资源可用,那么由芯片6根据简单的电源所产生的时钟信号就被强加到所述对象1。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对象1,时钟控制的装置110和/或等效逻辑步骤使得有可能实现状态18。
根据本发明的时钟控制的这些装置110(和/或逻辑步骤)在实施例中系统地借助于(即不考虑转变)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时钟资源,以便处理非接触应用10。
对于本发明,当对象处于状态“具有PauseC的低功率”14时,转变14.18在蜂窝终端的例子中对应于由天线4所拾取的场的到达。
在这种情况下,目的在于节约由接触接口7可用的能量,因为目前芯片6被完全地唤醒(到状态12)以便实现双接口。
由本发明所使用的解决方案(时钟控制的装置110和/或逻辑步骤)为强迫对象1在非接触接口3一边寻求其供电作好准备。
然而,只是为了允许它接收来源于天线4的信号。然而,能够接收天线信号4的对象1被进一步维持在低消耗的状态18中而没有时钟。
从状态18到状态14(转变18.14)开始,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时钟控制的装置110和/或逻辑状态)例如经由有线装置为观察由接口3的天线4所提供的电力的变化作好准备。
此观察是转变18.14的判别参数和步骤以及事先警告。因此可以理解装置103和110具有共同点。
应当再次记住在非接触接口3一边的断开期间,把天线4从耦合器移开导致在非接触接口3上的电压相当渐进的降低,所述非接触接口3从所述耦合器接收模板。因此,虽然短但却足够的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用于避免功能障碍。
根据本发明,如果由装置103或110所测量的值等于或小于阈值电压值,那么表明此参数的标志信号被发给操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时钟控制步骤和/或经由装置110来引起以下操作:
-转移到深睡眠状态中(根据实施例,通过电缆和/或应用)。
这里让我们叙述在一方面没有接触15并且另一方面在深睡眠18中拾取场的情况下在经由接口3操作中的状态之间的直接转变18.15。
在蜂窝终端2的例子中,此转变18.15对应于2最初被无效即关掉或不操作而同时非接触事务10在进行中的情况。
目前,状态18以及因此涉及其的任何转变都是不可能的,即难以达到的。
因此本发明满足时钟偏移的需要以便避免面临强迫复位的约束。
在拥有两个或更多个接口(接触、非接触、USB等...)并且打算同时使用这些接口中的至少两个的对象1的情况下,出现另一问题。
此问题与下述事实相关:在对象1中所执行的应用不能够实时确定哪些是活动接口并且所述活动接口处于什么状态(即有多少接口并且哪些接口提供电源和/或时钟)。
因此,对象1中的板上应用目前不能够根据接口3或7的状态来进行必要的判定。
以这种方式,此应用无法正确地起作用。例如,因此存在在过早无效的非接触接口3上事务的取消开始之后,没有通知断开以及因此进行中的非接触应用未被正确中断的风险。
例如,目前在具有多个接口的对象中,其接口3或7例如可以被激活或无效,同时对象1中的板上应用被持续执行而不被中断。一个或者甚至几个接口的无效因此并不意味着对象1不操作:对象1实际上只在所有接口3、7或其它接口都被无效时才不操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提出应用的装置111和/或连续管理步骤。
这些装置111和/或连续管理步骤与进行中的非接触事务的装置101和/或维护步骤具有共同点。
在图8中,这是被称为中断控制器的装置101的块的情况。这是集中来源于几个外围装置的中断信号的功能块。
此块借助于中断输入接触112来表明中断到达块108(CPU)。控制器块还具有信息/配置寄存器,所述信息/配置寄存器允许所述块108:
-知道哪个外围装置已经产生中断和/或
-激活和/或无效由给定外围装置所产生的中断(屏蔽中断)。
这里让我们叙述根据连续管理步骤和/或由齐名装置111的产生的中断信号的几个例子:
-来源于供电管理块107(PWR),中断信号表明电压源的出现或消失。这允许在涉及由线路所携带的信号时在块108中所执行的应用知道在物理级接口3和7的状态。
-同样来源于块107,中断信号表明在接触接口端上的ISO复位序列。
-来源于块102并且特别来源于其通用传输块,所述通用传输块是专用于非接触接口3的异步接受,中断信号表明完全获取非接触模板,防冲突序列被成功执行,例如实质上由此块102执行和/或作为后台任务执行。
-来源于通用转变块109,所述通用转变块109是专用于接触接口7的异步接受,中断信号表明来源于此接口7的字节序列被正确获取(所述序列大小被确定为等于1到“n”:即此序列的字节数目)。
让我们根据图8更详细地描述处理器块108的实施例。
此块108在芯片6以及因此在对象1内操作,即实际的数据处理。在图8中,此块在输入上尤其接收:
-电流源(经由电压电源线114和接地115);以及
-中断信号(经由连接到接触112并且连接到块108和101的中断线路119);以及
-经由时钟输入线路117自身被连接到下述时钟控制块118的时钟信号;以及
-经由线路116的复位信号;以及
-经由线路125又被连接到块124的数据。
此块108经由形成总线的块124与外围装置交换数据,同时被连接到块108的线路126确保地址的输入-输出,这允许选择在总线124上进行数据交换的外围装置。
此外,块108(CPU)执行实际的接触和/或非接触应用(9/10),包括在块120的存储器(在图8中:RAM 122;ROM 121和EEPROM123)中所存储的指令系列。
当块108被提供有电能时,但是当接触和/或非接触应用(9/10)的执行被设置为暂停(保存其环境),所述块108被认为处于睡眠模式中,这允许消耗很少的资源(尤其是电资源)。
已经看出,相对于图8已经描述了对电源变化的抗扰性步骤和/或装置103,其包括块107。
在抗扰性装置103内,功能块104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防冲突处理元件。此块特别用来把这里经由接触C4和C8由天线4所接收的射频转换为:
-打算用于块107的电压。
-打算用于块118的时钟信号。
-打算用于通用传输块102的数据,所述通用传输块是专用于非接触接口3的异步接受。
特定于由天线4所拾取的非接触传输的类型的防冲突步骤在这里被透明地提供为后台任务,而不干扰处理块108起作用。
上面已经提到了时钟控制块118。此块118的目的在于向需要时钟信号的块108(CPU)和外围装置提供适当的时钟信号。此块118在输入上接收:
-在接触C3上可用的时钟信号(CLK);
-来源于块104的时钟信号,所述块104包括调制器/解调器;
-如果适当的话,内部时钟块113的信号。此内部时钟必须借助于由电源控制器块107所提供的电压产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块113可用于使时钟信号与任何外部时间延迟资源无关时,这种块113便于实现。
此时钟控制块118具有配置/信息寄存器,从而允许由处理器块108所处理的应用选择向此块108所提供的时钟的物理源,或者选择自动模式。
本发明的通用实施例如下:由块118自动选择时钟源,以使芯片6始终被时钟信号延迟。
本发明还为时间延迟的装置和/或步骤作好准备。
典型地,通过来源于操作系统的线路和/或逻辑阶段来执行时间延迟源的选择。例如,对于接触和非接触应用来说,有必要使时间延迟源可用以便相对于终端2来证明对象1的活动(确认存在)。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时间延迟源仅仅是:
-对象1尤其是其芯片6的内部(例如以称为“PLL”的锁相环的形式);
-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
-来源于接触接口7。
在图8中,看见例如在块126内提供的选择时间延迟源的装置。这些选择时间延迟源的装置为此目的从以下装置接收线路和/或输入信号:
-芯片6和内部(例如来源于块118或113);
-非接触和内部(来源于装置104);
-到接触和外部(来源于接触区域C3)。
块118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到芯片6的时钟信号(除由于节能原因而处于深睡眠中之外)。
现在这导致提及有时被称为“睡眠CTRL”的块106,其管理睡眠状态中的输入和/或输出步骤。
在图8的实施例中,此块106的功能是保证符合强加在接触接口7上的标准,所述标准在蜂窝终端的例子中是电话标准。
因而,关于限制电能消耗并且支持“PauseC”。
在图8中,此块106在输入上特别具有来源于中断控制器块101的线路(以便接收表明决定唤醒处理器块108的事件的信号)。
在输出上,此块106特别具有:
-来源于块101的电缆,经由所述电缆传递处理器块108的唤醒信号;
-来源于块107的线路,通过此线路只在一些实施例中强迫芯片6的电源来源。
此块106还具有信息/配置寄存器,其允许由块108所处理的应用选择允许唤醒此块108的事件(例如在字节到达块109和/或经由天线4出现模板的步骤期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在接触接口7一边所进行的操作模式的装置和/或选择步骤。
使用这些装置和/或选择步骤,所述应用确定哪个是接触接口7所许可的当前最大消耗。
进行中的操作模式的这些装置和/或选择阶段按照电能和/或时钟来选择芯片6的供电来源。随后,操作模式的这些装置和/或选择阶段把芯片6设置为睡眠模式。
本发明的实现方式为被称为“正常”的操作作好准备(状态13或14)。
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经由接触接口7的事务在进行中,而终端2不发送任何命令。
因此芯片6处于等待阶段,并且为了满足功率消耗限制的约束,所述应用通过使用块108的专用指令来使块108转移到睡眠模式。
当新的命令到达时(即在块109的输入处检测到活动),由此块106来唤醒块108并且应用恢复。
如果当块108处于睡眠模式时非接触事务提示接口3并且启动,那么块108被此块106唤醒以便处理此事务,然而在接触接口7一边不消耗任何能量或需要时钟。
作为选择,因此此块106向块107通知它必须经由块104向自身提供能量并且随后唤醒块108。
另一替代途径是此块106最初唤醒块108;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在唤醒时接收向它通知非接触事务正在开始的信号。
然后操作系统配置块107以便使用由非接触接口3所接收的电力。
这具有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能量以及消耗由操作系统把块107转移到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能量源所需的时间的缺点。
为了弥补此缺点,在实施例中,块106被应用经由寄存器配置以便符合来自接触接口7的消耗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正是块106在唤醒块108(CPU)之前另外重新配置了块107,这避免了在接触接口7上的过度消耗。
当经由接口3的非接触事务被停止(由此接口所接收的电力已经下降到预定的临界阈值以下)时并且当经由接触接口7的事务仍然挂起时,消耗限制要求块108立即被转移到睡眠模式(由于当前没有足够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这由此块106来自动地执行。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一个步骤为应用自身强迫块108立即返回到睡眠模式的事实作好准备。
实际上,块107在给定时间通知由此块108所处理的应用(由于经由非接触接口3的供电的中断,所以从“活动”转变到“停止”)。
表明此供电中断的信号被应用接收,所述应用能够响应于转移其处理并且尽可能迅速地调用块108的指令,所述指令允许其转移到睡眠模式。
在这种实施例中,这在可由非接触接口3使用的电压变得不足之前执行。
即时警告的装置102和/或适当的步骤分别包括串联的外围装置块和通信步骤。
在输出上,当接受缓冲存储器满时,即当非接触协议模板被接收并且可以由芯片6来处理时,发出中断。
这使得应用有可能在不被数据接受干扰的情况下执行一些处理操作。
这些中断向应用表明数据可用于处理。
鉴于上述,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一对对象1和终端2由于添加状态17(场拾取挂起的状态)和18(在深睡眠中拾取场),所以特别能够符合目前在具有双接口的操作的情况下适用的标准。
特别地,解决了上面所遇到的问题。
因此,与目前通过强迫激活接触接口7的复位的效果不同,不必重新初始化芯片6。
当确保经由非接触接口进行的事务继续正常进行并且称为“ATR”的响应目前等待接触接口的复位激活时,这被接触接口返回,即使它实际上并没有被重新初始化。
换句话说,试图允许在启动接触接口期间维护进行中的非接触事务。
应当注意在这方面,所谓的“ATR”响应必须在给定时段内出现,这构成了附加的次要问题。
当同时由其两个接口3和7提供根据本发明的对象1时,如果模式PauseC被激活,那么时钟源符合目前所强加的标准,即终端2停止提供接触应用9所需的时钟。
这由外部资源的操作系统经由选择装置19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的优点在于允许应用在不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为电源和/或时钟)的情况下起作用,此时要求这样。
在对象1处理有利于终端2的应用9的情况下,现在有可能激活另一应用10,所述应用10的数据经过非接触接口3。
换句话说,对于本发明,当对象1正处理接触应用时,现在此对象有可能同时接受非接触应用的开始。
因此本发明对两个并发应用9和10提供了完全同时管理,并且在不干扰进行中的应用的情况下允许非接触模板的异步到达。
抗扰性装置22和切换装置24在图5的实施例中保证在对象1面对被其非接触接口3断电时对象1的抗扰性。
优点在于允许非接触应用10在不消耗来源于接触接口7的资源(电源)的情况下操作,此时后者禁止这样。
对于在对象1中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口(接触、非接触、USB等...),利用本发明有可能同时使用这些接口中的至少两个。
因此在对象1中所执行的应用能够确定哪些是活动接口(即有多少并且哪些接口提供电源和时钟)。
因此,对象1中的板上应用能够根据接口3和7的状态来进行必要的判定。
因此,例如在断开的情况下,此应用可以正确地起作用。
下表概括了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定特征。
表3(本发明的情况)
 本发明   转变图6和7
  来自:   到:
  在Vcc活动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不复位不复位   12   16
  16   12
  在RF活动的情况下Vcc上的转变  在应用ISO上不复位来自ISO的电源和时钟   15   16
  16   15
  在RF活动的情况下PauseC的接通/断开  在应用ISO上不复位不复位,但可能是初始状态   17   18
  18   17
  在PauseC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除了CPU活动之外芯片睡眠,可能电源和时钟RF,应用不复位,但可能是初始状态   14   18
  18   14
  在RF活动的情况下睡眠的接通/断开  在应用RF上不复位,来自RF的电源,CPU活动在转变期间不复位,但可能是初始状态   16   17
  17   16
  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RF上的转变  芯片处于pauseC但是CPU活动,来自RF的电源,应用RF是可能的在转变期间不复位,但可能是初始状态   13   17
  17   13
  在RF活动和低消耗模式的情况下Vcc上的转变  在应用ISO上不复位电源RF和来自RF的时钟   17   15
  18   15
 发明特性
  对电路复位的影响  正常复位,同上只接触芯片   16   16

Claims (37)

1.一种允许在智能便携式对象(6)的至少两个通信和/或电源接触和/或非接触接口上的应用同时起作用的过程,所述对象实现了功能状态的转变或在功能状态中的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包括:
-状态转变或变化的控制步骤,其包括在应用完全同时起作用的操作之前给出关于状态转变或变化的信息的步骤和/或对象配置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由资源控制器和/或处理器块和/或一个应用来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接触接口符合ISO7816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形成电源控制器的阶段例如实时地检测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形成电源控制器的阶段在至少一个资源的可用性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向中断控制器产生一个中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形成电源控制器的阶段能够在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期间产生或不产生中断;特别是在以下情况中:
-从低消耗状态到经由非接触接口(3)供电的转变(13.17;14.18):如果经由此接口(3)的电压高于阈值电压,那么就出现中断;
-从经由所述非接触接口(3)供电到停止此供电的转变(17.13;18.14):当由所述非接触接口(3)所接收的电压低于所述阈值电压时,出现中断;
-从经由所述非接触接口(3)供电到经由接触接口(7)供电的转变(15.16):出现中断;以及
-由所述接触接口(7)命令的转变(16.16)或复位序列(MaZ),经由所述接触接口(7)供电:出现中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在从经由所述非接触接口(3)供电到停止此供电的转变(17.13;18.14)期间:当由所述非接触接口(3)所接收的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出现中断;随后,芯片(6)被置于睡眠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临界阈值电压的值,以便允许芯片(6)供电的完全停止的无风险转移;例如,此阈值电压的值略微高于用于操作所述芯片(6)的最小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此过程包括至少一个即时警告步骤,用于完全同时管理电压和/或时钟资源(VCC;VDD;CLK)。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即时警告步骤为资源转移阶段作好准备,以便这些资源至少部分地被经由非接触接口(3)分接出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即时警告步骤为资源转移阶段作好准备,以便这些资源至少部分地经由接触接口(7)分接出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此过程为至少一个事务维护的步骤作好准备,其具有在资源路线改变期间旨在重新初始化(MaZ)芯片(6)的转变时由接触接口(7)命令的延迟和/或模拟复位的至少一个阶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延迟阶段,在该延迟阶段期间,来源于所选择代码的指令执行例如通过响应于复位的激活而发送单个通常的命令字节(“ATR”)来产生延迟命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具有功能恢复的延迟命令在预定数目的时钟周期之后出现,例如大约400到40000个时钟周期。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此过程为至少一个形成睡眠控制器的逻辑阶段作好准备,以使所述芯片(6)在睡眠状态(13;14;17;18)期间符合低消耗的约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构成睡眠控制器的此逻辑阶段从接触接口(7)作好以下准备:在浅睡眠状态中(13;17),应分接小于200μA;在深睡眠状态中(14;18),应分接小于100μA。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另一非接触标准是与非接触接口(3)相关的标准ISO.IEC 14443。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接触接口符合标准ISO 7816.3。
19.一种用于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设备,该设备用于至少具有双接口并且具有芯片(6)的智能便携式对象(1);此对象(1)能够经由接触和/或非接触接口(7)与至少一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2)进行通信;此设备是这样的,以使:所述终端(2)经由所述接触接口(7)连接到所述对象(1),以便在双接口操作状态(16)中受所述对象(1)保护,接触接口(7)和非接触接口(3)同时起作用;至少一个转变导致所述对象(1)的至少一个状态的变化;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至少包括能够恢复状态变化的芯片(6)的信息装置,其具有确保配置/信息的至少一个电源控制器功能块(107),从而允许使用接触接口(7)和/或非接触接口(3)来完全同时起作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包括抗扰性装置(103),其包括用于限制从非接触接口(3)所消耗电源的二极管(20)以及用于确保经由接触接口(7)和/或经由非接触接口(3)在两个功率消耗模式之间的切换的逻辑门(21)。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抗扰性装置(103)包括:至少一个有线机构(M1),其能够检测来源于接触接口(7)和来源于非接触接口(3)的供电资源的存在;此机构(M1)拥有至少两个寄存器(R1;R2),在所述寄存器的帮助下,所述抗扰性装置(103)给出供电资源(VCC;VDD)的状态信息(活动/停止);使得这些寄存器(R1和/或R2)的任何修改由警告信号例如以中断的形式指示;把所述机构(M1)有线连接到处理器块(108),以使抗扰性装置(103)在查阅所述寄存器(R1;R2)之后而选择所使用的电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抗扰性装置(103)包括一个在芯片(6)中所提供的有线机构(M2),从而保证所选择的源向芯片(6)供电。
23.根据权利要求19至22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抗扰性装置(103)包括至少一个可形成供电控制器的功能块(107),其检测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抗扰性装置(103)包括完全同时管理电源和/或时钟和/或延时资源(VCC;VDD;CLK)的装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9至24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即时警告装置(102),用于同时管理电源和/或时钟资源(VCC;VDD;CLK)。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即时警告装置(102)包括至少一个可允许资源路线改变的功能块(103;107),以使资源至少部分地经由非接触接口(3)分接出来。
27.根据权利要求19至26之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包括事务维护装置(101),其具有在资源路线改变期间旨在重新初始化(MaZ)芯片(6)的转变时由接触接口(7)命令的延迟和/或模拟复位的至少一个元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功能块(107)包括用于向所述芯片(6)提供适当电压和电源的线路或类似物,用于向此芯片(6)提供关于来源于接触接口(7)和/或非接触接口(3)的供电资源的出现和/或消失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包括形成睡眠控制器的功能块(106),用于使所述芯片(6)符合在睡眠状态(13;14;17;18)期间低消耗的约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构成睡眠控制器的该功能块(106)使来自接触接口(7)的电源符合以下情况:
在浅睡眠状态中(13;17),小于200μA;以及
在深睡眠状态中(14;18),小于100μA。
31.传输终端(2),其包括通过电接触到具有双接口的智能便携式对象(1)的至少一个连接,具有接触接口(7),其使对象(1)能够保护此终端(2);此对象(1)具有芯片(6),并且能够根据标准ISO 7816.3经由接触接口(7)与终端(2)进行通信;所述对象(1)还具有非接触接口(3),用于根据另一非接触标准进行通信;
其特征在于,此终端(2)适于参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过程的实现和/或接收可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至30之一所述设备的对象(1)。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2),其特征在于,该终端(2)由蜂窝电话(例如:GSM,3GPP;UMTS;CDMA等)和/或便携式个人助理(例如:PDA);和/或解码盒;和/或计算机组成。
33.一种智能便携式对象(1),其适于参与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过程的实现和/或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至30之一所述的设备和/或被连接到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此对象(1)具有双接口,并且配备有芯片(6);此对象(1)适于根据标准ISO 7816.3经由接触接口(7),以及无接触地经由非接触接口(3)并且根据另一非接触标准,与至少一个电子数据传输终端(2)通信;此过程为以下事实作好准备:所述终端(2)由对象(1)经由接触接口(7)来保护。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对象(1),其特征在于,此对象(1)是:智能卡;电子票据;所谓的“软件狗”记录卡;诸如近程通信(例如:NFC)或半近程通信(例如:蓝牙)的模块。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对象(1),该对象(1)包括:在其内部形成有修整轮廓的主体,由至少一个易碎桥保持并且由所述轮廓定界的可拆卸衬底;置于可拆卸衬底内的一个芯片(6);一个非接触接口(3),其被连接到所述芯片(6)并包括可在主体(5)内延伸的天线(4);以及接口(3)的解禁止装置,其具有与天线(4)并联的导体,并且其断开使所述接口(3)在解禁止状态中起作用;解禁止装置的该导体在至少一个易碎桥内延伸,所述易碎桥支撑了在主体(5)的其余部分上的可拆卸衬底,以致于其断开可同时引起从主体(5)的其余部分松开衬底,并且使接口(3)可能由于所述导体断开而在解禁止状态中起作用。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之一所述的对象(1),其特征在于,此对象(1)包括:该对象(1)中的板上电源,例如太阳能传感器或蓄电池,其形成来源于接触接口(7)或非接触接口(3)的能源替代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之一所述的对象(1),其特征在于,此对象(1)仅仅包括来源于接触接口(7)或非接触接口(3)的能源,并因此缺少板上能源。
CN2004800417781A 2003-12-17 2004-12-16 双接口对象的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9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351092A FR2864297B1 (fr) 2003-12-17 2003-12-17 Information pleinement simultanee de variations de status pour un objet a interface duale
FR0351092 2003-12-17
PCT/EP2004/053553 WO2005066888A1 (fr) 2003-12-17 2004-12-16 Information pleinement simultanee de variations de statuts pour un objet a interface dua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9195A true CN101069195A (zh) 2007-11-07
CN101069195B CN101069195B (zh) 2010-11-03

Family

ID=3463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800417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9195B (zh) 2003-12-17 2004-12-16 双接口对象的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89313B2 (zh)
EP (1) EP1706842A1 (zh)
JP (2) JP5322388B2 (zh)
CN (1) CN101069195B (zh)
FR (1) FR2864297B1 (zh)
WO (1) WO20050668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7191A (zh) * 2021-09-08 2021-12-31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用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64292B1 (fr) * 2003-12-17 2006-03-31 Gemplus Card Int Maintien en fonction pleinement simultanee d'un objet a interface duale
DE102005032310A1 (de) * 2005-07-11 2007-01-25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Tragbarer Datenträger
CN101208973B (zh) * 2005-08-19 2011-06-08 塞纳雷神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与系统
WO2007094624A1 (en) * 2006-02-17 2007-08-23 Ktfreetel Co., Ltd. Ic card, terminal with ic card and initializing method thereof
DE102006021087A1 (de) * 2006-05-05 2007-11-08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multaner Schnittstellenbetrieb
DE102006053789A1 (de) * 2006-11-15 2008-05-21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Gesteuerte Kontaktbelegung eines tragbaren Datenträgers
US10311427B2 (en) * 2006-12-29 2019-06-0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secure application execution events during contactless RFID/NFC communication
US20090069049A1 (en) 2007-09-12 2009-03-12 Devicefidelity, Inc. Interfacing transaction cards with host devices
US9311766B2 (en) 2007-09-12 2016-04-12 Devicefidelit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US8915447B2 (en) 2007-09-12 2014-12-23 Devicefidelity, Inc. Amplify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US9304555B2 (en) 2007-09-12 2016-04-05 Devicefidelity, Inc. Magnetically coupling radio frequency antennas
US8070057B2 (en) 2007-09-12 2011-12-06 Devicefidelity, Inc. Switching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tennas
EP2430601B1 (en) * 2009-04-28 2019-02-20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a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 for the contactless interface of a dual-interface card
US9514067B2 (en) * 2012-08-31 2016-12-06 Nxp B.V. Interface arbitration for a wired tag
US9053248B2 (en) 2012-08-31 2015-06-09 Nxp B.V. SRAM handshake
EP3640852B1 (en) 2014-09-09 2022-04-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c card, ic module, portable terminal,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5893899A (zh) * 2016-03-31 2016-08-24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卡的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53936B1 (de) * 1998-02-17 2001-05-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atenträger sowohl für den kontaktlosen als auch den kontaktbehafteten Betrieb
US7130807B1 (en) * 1999-11-22 2006-10-31 Accenture Llp Technology sharing during demand and supply planning in a network-based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EP1174820B1 (de) * 2000-07-20 2008-02-1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hipkarte mit einer Kontaktschnittstelle und einer kontaktlosen Schnittstelle
EP1251449A1 (en) * 2001-04-17 2002-10-23 Thomson Licensing S.A. System with IC card deactivation before a hardware reset
KR20020042748A (ko) 2001-06-20 2002-06-07 김운 비접촉식 인터페이스를 휴지 접점으로 전환한스마트카드를 장착한 휴대용 전화기
JP3617509B2 (ja) * 2001-10-31 2005-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Icカード及び情報処理端末、3者間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O2003051067A2 (en) 2001-12-10 2003-06-19 Beamtrust A/S Subscriber identify module,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activating an application on such a module and system to carry out such a method
JP3907175B2 (ja) * 2002-02-27 2007-04-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Pcカード装置
JP4878744B2 (ja) * 2003-09-05 2012-02-15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同時に接触方式及び非接触方式動作を有するチップカー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7191A (zh) * 2021-09-08 2021-12-31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用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介质
CN113867191B (zh) * 2021-09-08 2024-05-07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用智能化电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516526A (ja) 2007-06-21
JP2012014717A (ja) 2012-01-19
CN101069195B (zh) 2010-11-03
WO2005066888A1 (fr) 2005-07-21
JP5322388B2 (ja) 2013-10-23
US20070095924A1 (en) 2007-05-03
US7789313B2 (en) 2010-09-07
FR2864297A1 (fr) 2005-06-24
EP1706842A1 (fr) 2006-10-04
FR2864297B1 (fr) 2006-04-14
JP5341964B2 (ja)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9195A (zh) 关于具有双接口的对象的状态变化的完全同时信息
CN1914620A (zh) 双接口器件全同时工作之维持
CN1716225A (zh) 普通usb驱动器
CN1278216C (zh) 设备关联管理系统、网络设备及设备关联管理方法
CN1604562A (zh) 通信控制器、主机端控制器、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291616C (zh) 在网络上通信的方法与设备
CN1738219A (zh) 发送接收装置、数据传送系统、发送接收方法及程序
CN1947140A (zh) 货币终端处理服务器、货币终端处理方法、货币终端、运算指令输入装置、及金额变更信息输入装置
CN1265313C (zh) 智能型电源开关
CN1021380C (zh) 计算系统的命令传递
CN1760804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573656A (zh) 并行处理系统中的电源管理系统及电源管理程序
CN1914628A (zh) 向具有双接口的对象提供的对有限资源变化的抗扰性
CN1241144C (zh) 自主型集成电路卡
CN1679048A (zh) 用户身份模块、用户身份模块夹套、集成电路模块、集成电路卡和集成电路卡夹套
CN1670721A (zh) 应用单处理器操作系统的并行处理系统中的处理器间通信系统及其程序
CN1682473A (zh) 电子通信系统、装置和电极铺设方法
CN1482568A (zh) 用于防止记录介质非授权使用的系统
CN1754148A (zh) 动态数据驱动应用集成适配器
CN1252667A (zh) 图象阅读器
CN1577316A (zh) 单处理器操作系统并行处理系统中的安全管理系统
CN1706657A (zh) 印刷装置、控制印刷程序、记录控制印刷程序的记录媒体
CN1783884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提供和处理设备及方法、记录介质及程序
CN1471787A (zh) 接口装置
CN1087418A (zh) 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