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8404B -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8404B
CN101068404B CN2006101523399A CN200610152339A CN101068404B CN 101068404 B CN101068404 B CN 101068404B CN 2006101523399 A CN2006101523399 A CN 2006101523399A CN 200610152339 A CN200610152339 A CN 200610152339A CN 101068404 B CN101068404 B CN 101068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mmand
service
order
control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523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8404A (zh
Inventor
丁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06101523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684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2519 priority patent/WO20080371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068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8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8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8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方法和系统,主要包含如下步骤:(a)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启动从模块;(b)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主控系统的业务信号后,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维护相应业务状态,并把AT命令发送至从模块;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从模块的AT命令后进行解析,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业务信号上报给主控模块,并维护相应业务状态;(c)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关闭从模块。本发明为双模终端中以AT命令集为接口的从模块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整个系统接口一致,流程清晰,提高了双模终端的平台化水平,缩短了双模终端研发的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涉及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除了目前已有的双模手机,如GSM/PHS,CDMA/GSM和WCDMA/GSM双模等,随着TD-SCDMA技术在中国的发展,TD/GSM,TD/PHS,TD/CDMA,甚至TD/WCDMA的双模手机必然也会不断涌现。对于双模的实现各个厂家都不尽相同,都有自己的双模解决方案,但综观现有的双模专利,有的是关于如何实现双模的结构,如有手机一个主模块和一个辅模块,两个模块共用一套外设;或者把辅模块封装成类似SD/XD/CF等扩展卡模式。有的是关于如何实现一卡双号。有的是关于如何实现双模下呼叫控制、语音切换、接入网络、小区搜索、信号识别等,极少涉及到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等关键技术。如何控制符合某种标准接口的从模块,如何在主从模块之间实现控制和业务信号的交互,特别是当存在电路域和分组域并发操作时如何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这些都需要理想高效的从模块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为实现双模控制提供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提高双模终端的功能性和可实现性,以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方便的使用双模终端。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方法,该双模移动终端包含一从模块控制系统,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启动从模块;
(b)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主控系统的业务信号后,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维护相应业务状态,并把AT命令发送至从模块;
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从模块的AT命令后进行解析,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业务信号上报给主控模块,并维护相应业务状态;
(c)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关闭从模块。
所述步骤(a)中,从模块启动成功后主动发送表示启动成功的AT命令至从模块控制系统,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该命令后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或从模块启动成功后处于等待状态,此时从模块控制系统定期循环发送AT命令进行查询,收到从模块回复后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
从模块控制系统在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后首先进行主从模块的时间同步流程,以确保主从模块业务的一致性,取主控系统的时间为准,同步从模块时间。
所述步骤(b)中从模块控制系统对收到的主控系统的业务信号的处理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
(d1)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业务信号后根据当前自身状态判断是否允许处理该业务信号,如果不允许,将该业务信号置入缓存队列,等待状态允许;如果允许,执行下一步;
(d2)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当前业务状态判断是否允许该业务流程的进行,如果当前业务状态禁止该流程进行,从模块控制系统向主控系统返回失败业务信号,结束,如果当前业务状态下允许该业务流程继续,执行下一步;
(d3)从模块控制系统更新业务状态后,根据业务流程把该业务信号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并对该AT命令进行格式化处理;
(d4)在把格式化后的AT命令传输给从模块前,判断串口是否正在传输数据,如果是,将命令先置入缓存队列,等待串口空闲,如果串口空闲,执行下一步;
(d5)从模块控制系统将格式化后的AT命令发送给从模块,流程结束。
所述步骤(b)中从模块控制系统对收到的从模块AT命令的处理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
(e1)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从模块的AT命令后,首先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已有AT命令正在处理中,如有,则将收到的AT命令放入缓存队列,等待上一条命令处理完毕,如果上一条命令已处理完毕,执行下一步;
(e2)从模块控制系统将AT命令格式化,查找AT命令表,判断该AT命令是否是未知命令,如果是,则流程结束,否则调用该AT命令相对应的处理函数,执行下一步;
(e3)从模块控制系统将已知AT命令转换成相应业务消息;
(e4)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当前业务状态判断是否允许该业务进行,如果当前业务状态禁止该业务进行,则本次业务流程结束,如果该业务允许进行,执行下一步;
(e5)从模块控制系统自身状态是否允许处理该业务消息,如果当前不允许,则置入缓存队列,等待状态允许,如果允许,则执行下一步;
(e6)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业务流程将接收到的业务消息转换为相应主控系统能够理解的业务消息,然后发送至主控系统,并更新业务流程状态,流程结束。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该从模块控制系统包括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对于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的AT命令通道,由标志位来表明当前AT命令通道传输的是命令还是数据,对于数据态下的传输,数据上行传输时,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不作解析处理直接传送至业务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也不做任何转换,直接发送至主控系统;数据的下行同样在业务处理模块和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不作任何处理而直接传送至相应数据态的AT命令通道中;AT命令通道的命令态和数据态之间的切换遵从标准modem的定义或者遵从模块自定义的规则。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模移动终端的从模块控制系统,包含业务处理模块、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和串口驱动层,其中:
所述业务处理模块根据业务流程,负责业务信号在主控系统和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之间的传输和从模块网络状态,呼叫控制,短消息的状态维护;
所述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负责通过所述串口驱动层接收从模块上传的AT命令并解析,转换成相应的业务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或者从业务处理模块接收业务信号,然后转换成相应的AT命令并通过所述串口驱动层发送至从模块;
所述串口驱动层,负责从模块控制系统和从模块之间AT命令的收发。
所述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进一步包含如下子模块,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AT命令解析,AT命令格式化,还包含一AT命令表,其中:
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用于将从业务处理模块接收到业务信号转换成AT命令,发送给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或将AT命令解析子模块的处理结果转换成业务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
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用于将从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发来的AT命令进行格式化转换为从模块可以识别的格式,发送到从模块;以及用于将从模块发来的AT命令转换为AT命令解析子模块能够识别的格式,发送到AT命令解析子模块;
AT命令解析子模块用于接收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发来的格式化AT命令,查找AT命令表并调用相应的处理函数对AT命令进行解析处理,处理结果发送至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
所述从模块控制系统与从模块的接口是标准AT命令,同时支持各厂商自己定义的扩展AT命令,从模块控制系统与主控系统的接口是消息机制,或当主控系统要向从模块发送信号指令时调用从模块控制系统提供的接口函数,而从模块有信号指令向主控系统发送时从模块控制系统发送消息至主控系统。
如果从模块支持多个串口通讯功能,则所述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提供多个AT命令通道来对应于多个串口,多个AT命令通道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AT命令解析模块和从模块的接口处,业务处理模块和主控系统的接口处均设有缓存单元,引入了缓存机制。
本发明为双模终端中以AT命令集为接口的从模块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整个系统接口一致,流程清晰,提高了双模终端的平台化水平,对于双模终端的快速开发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双模终端研发的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从模块控制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从模块控制系统中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从主控系统向从模块发起的业务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由从模块向主控系统发起的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示例。
本发明实施例从模块控制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从模块控制系统主要可分为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两个部分,还包括串口驱动层。
串口驱动层负责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与从模块之间AT命令的收发,AT命令为由Hayes公司发明,为所有调制解调器制造商所使用的一个调制解调器命令语言,一般以“AT”(ATtention)开头;
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负责接收从模块上传的AT命令并解析,转换成相应的业务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或者从业务处理模块接收业务信号,然后转换成相应的AT命令并通过串口驱动层发送至从模块;
业务处理模块则根据业务流程,负责业务信号在主控系统和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之间的传输和从模块网络状态、呼叫控制、短消息等基本业务的状态维护,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负责短消息、电话本本地存储的管理和维护。该模块主要包含上层业务请求回复处理和下层业务请求和回复处理两个部分,处理相应业务,这些业务按其功能不同划分为PS(分组域业务),CC(呼叫控制),SMS(短消息业务),LM(电话本管理)和MM(移动性管理)。
从模块控制系统与从模块的接口是标准AT命令,同时支持各厂商自己定义的扩展AT命令,由串口驱动层负责收发;从模块控制系统与主控系统的接口可以采用消息机制,也可以是当主控系统要向从模块发送信号指令时调用从模块控制系统提供的接口函数,而从模块有信号指令向主控系统发送时从模块控制系统发送消息至主控系统。
从模块控制系统把AT命令的解析处理和业务流程的处理分开,分别由独立的模块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保证控制系统的内部流程清晰,接口一致,也有利于AT命令集的扩展实现,还提高了对从模块的处理效率。
图2所示为从模块控制系统中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结构图。主要包含如下子模块: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AT命令解析、AT命令格式化,此外还包含一AT命令表,其中:
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用于将从业务处理模块接收到业务信号转换成AT命令,发送给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或将AT命令解析子模块的业务参数转换成业务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
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用于将从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发来的AT命令进行格式化转换为从模块可以识别的格式,发送到从模块;以及用于将从模块发来的AT命令转换为AT命令解析子模块能够识别的格式,发送到AT命令解析子模块;
AT命令解析子模块用于接收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发来的格式化AT命令,查找AT命令表并调用相应的处理函数对AT命令进行解析处理,处理结果发送至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
如果从模块支持多个串口通讯功能,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还可以提供多路复用的功能,用多个AT命令通道来一一对应于多个串口,由串口驱动层负责在所有串口进行收发,并根据串口/通道对应表分别在对应通道进行收发,而在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内部由专门的通道标志参数表明该AT命令的交互是从哪个通道进行收发。同时所有的AT命令,不管是从哪个通道收到的,均由同一个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进行解析处理。另外当从模块支持多串口通讯时,多个通道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从而可以支持一个通道进行电路域的通讯(即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的通讯业务,如传统的语音业务、短消息业务等),另一个通道进行分组域的通讯(即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通讯业务,如实时流媒体业务、可视电话业务等),即支持并发业务。
对于每个通道,由专门的标志位来表明当前通道传输的是命令还是数据,以进行分组域的传输。对于数据态下的传输:数据上行传输时,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不进行解析处理,而是直接传送至业务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也不做任何转换,直接由PS(分组域业务)子模块发送至主控系统。数据的下行同样在业务处理模块和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不作任何处理而直接传送至相应数据态的通道中。通道命令态和数据态之间的切换遵从标准modem的定义或者遵从模块自定义的规则。
主控系统和从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启动从模块;
启动从模块的方法可以为把从模块对应的POWERON管脚从低电平置为高电平,并设置相应主从模块交互的中断。
从模块控制系统确认从模块启动是否成功时根据从模块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1)从模块启动成功后主动发送表示启动成功的AT命令至从模块控制系统,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该命令后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2)从模块启动成功后处于等待状态,此时从模块控制系统定期循环发送AT命令进行查询,收到从模块回复后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
从模块控制系统在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后首先进行主从模块的时间同步流程,以确保主从模块业务的一致性。一般可以取主控系统的时间为准,同步从模块时间。
步骤二,从模块控制系统接收到主控系统的业务信号,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维护相应业务状态,并把AT命令发送至从模块;
其详细流程如图3所示的从主控系统向从模块发起的业务流程图,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301:主控系统根据业务流程发出某消息;
步骤302:从模块控制系统的业务处理模块收到消息后根据当前自身状态判断是否允许处理该消息,如果不允许,将该消息置入缓存队列,等待状态允许;如果允许,执行下一步;
步骤303:处理消息时业务处理模块根据当前业务状态判断是否允许该业务流程的进行,如果当前业务状态禁止该流程进行,则执行步骤304,如果当前业务状态下允许该业务流程继续,执行步骤305;
步骤304:从模块控制系统向主控系统返回失败消息,流程结束。
步骤305:业务处理模块更新业务状态后,根据流程向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发送该模块能够理解的消息;
步骤306: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根据业务流程把该消息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并对该AT命令进行格式化处理;
每个业务信号在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都有对应的处理函数,在这些函数内部生成AT命令并传送给从模块。
步骤307: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在把格式化后的AT命令传输给从模块前,判断串口是否正在传输数据,如果是,将命令先置入缓存队列,等待串口空闲,如果串口空闲,执行下一步;
步骤308: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将格式化后的AT命令发送给从模块,流程结束。
业务信号转换为AT命令的一个实例如下:业务处理模块收到主控系统发出的消息SIG_APEX_CC_MAKE_CALL_REQ(发起一个呼叫),如果当前业务状态允许,该模块经过一些业务逻辑处理后将向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发送消息SIG_VGPL_CC_MAKE_CALL_REQ,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将最终把该消息转换为AT命令“ATD***”(*号代表呼叫的号码)。
步骤三,从模块控制系统接收到从模块的AT命令并解析,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业务信号上报给主控模块,并维护相应业务状态;
其详细流程如图4所示的由从模块向主控系统发起的业务流程图,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401:从模块向从模块控制系统发送AT命令;
步骤402: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AT命令后,首先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已有AT命令正在处理中,如有,则将收到的AT命令放入缓存队列,等待上一条命令处理完毕,如果上一条命令已处理完毕,执行下一步;
步骤403:对当前处理的AT命令,先进行格式化处理,转换为AT命令解析子模块能够识别的格式;
步骤404:AT命令解析子模块查找AT命令表;
AT命令表示例如下,
AT_CMD_TABLE{
{“AT”,cmdATfun},
{“ATD”,cmdATDfun},
{“ATH”,cmdATHfun},
{“”,NULL}
}
表中共有三个命令(四组数据),每组第一个字段是命令名称,第二个字段是该命令的处理函数,最后一组为查找表结束标识。
若当前收到的命令是“ATD”,此时把该命令与上表中的命令名从头到尾进行比较,在比较到第二组时,命令相符,此时就调用cmdATDfun函数。
步骤405: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判断该AT命令是否是未知命令,如果是,则流程结束,否则,调用该AT命令相对应的处理函数,执行下一步;
未知命令就是指在表中没有的命令,即查找时未匹配命令名。例如“AT+CR”命令不在上表中,那么它就是未知命令。
步骤406: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将已知AT命令转换成相应业务消息,并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
通过上面所讲的查找AT命令表,得到对应的处理函数,处理函数需要再次对AT命令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业务参数,然后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才能构建准确的业务消息并传送给业务处理模块。
步骤407:业务处理模块接收该业务消息,根据当前业务状态判断是否允许该业务进行,如果当前业务状态禁止该业务进行,则本次业务流程结束;如果该业务允许进行,执行下一步;
步骤408:业务处理模块再判断自身状态是否允许处理该业务消息,如果当前不允许,则置入缓存队列,等待状态允许,如果允许,则执行下一步;
步骤409:业务处理模块根据业务流程将接收到的业务消息转换为相应主控系统能够理解的业务消息,然后发送至主控系统,并更新业务流程状态,流程结束。
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在从模块启动成功后按照业务流程交叉进行。
步骤四,根据主控模块信号关闭从模块;
关闭从模块的方法可以为把从模块对应的POWERON管脚从高电平置为低电平,并屏蔽相应主从模块交互的中断。
在从模块控制系统中,在与从模块和主控系统的接口处均设有缓存单元,引入了缓存机制,以保证收发的不间断,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可靠性。
若从模块支持休眠模式,在待机状态下或者主从模块间没有交互时即串口上没有数据进行传输时,可以使从模块处于休眠模式,当有需要进行交互时,先唤醒从模块,然后进行数据的传输。

Claims (11)

1.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方法,该双模移动终端包含一从模块控制系统,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a)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启动从模块;
(b)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主控系统的业务信号后,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维护相应业务状态,并把AT命令发送至从模块;
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从模块的AT命令后进行解析,按照业务流程转换为相应的业务信号上报给主控模块,并维护相应业务状态;
(c)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主控系统的信号关闭从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从模块启动成功后主动发送表示启动成功的AT命令至从模块控制系统,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该命令后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或从模块启动成功后处于等待状态,此时从模块控制系统定期循环发送AT命令进行查询,收到从模块回复后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模块控制系统在确认从模块启动成功后首先进行主从模块的时间同步流程,以确保主从模块业务的一致性,取主控系统的时间为准,同步从模块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从模块控制系统对收到的主控系统的业务信号的处理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
(d1)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业务信号后根据当前自身状态判断是否允许处理该业务信号,如果不允许,将该业务信号置入缓存队列,等待状态允许;如果允许,执行下一步;
(d2)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当前业务状态判断是否允许该业务流程的进行,如果当前业务状态禁止该流程进行,从模块控制系统向主控系统返回失败业务信号,结束,如果当前业务状态下允许该业务流程继续,执行下一步;
(d3)从模块控制系统更新业务状态后,根据业务流程把该业务信号转换为相应的AT命令,并对该AT命令进行格式化处理;
(d4)在把格式化后的AT命令传输给从模块前,判断串口是否正在传输数据,如果是,将命令先置入缓存队列,等待串口空闲,如果串口空闲,执行下一步;
(d5)从模块控制系统将格式化后的AT命令发送给从模块,流程结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从模块控制系统对收到的从模块AT命令的处理进一步分为以下步骤:
(e1)从模块控制系统收到从模块的AT命令后,首先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已有AT命令正在处理中,如有,则将收到的AT命令放入缓存队列,等待上一条命令处理完毕,如果上一条命令已处理完毕,执行下一步;
(e2)从模块控制系统将AT命令格式化,查找AT命令表,判断该AT命令是否是未知命令,如果是,则流程结束,否则调用该AT命令相对应的处理函数,执行下一步;
(e3)从模块控制系统将已知AT命令转换成相应业务信号;
(e4)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当前业务状态判断是否允许该业务进行,如果当前业务状态禁止该业务进行,则本次业务流程结束,如果该业务允许进行,执行下一步;
(e5)从模块控制系统自身状态是否允许处理该业务信号,如果当前不允许,则置入缓存队列,等待状态允许,如果允许,则执行下一步;
(e6)从模块控制系统根据业务流程将接收到的业务信号转换为相应主控系统能够理解的业务信号,然后发送至主控系统,并更新业务流程状态,流程结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从模块控制系统包括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对于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的AT命令通道,由标志位来表明当前AT命令通道传输的是命令还是数据,对于数据态下的传输,数据上行传输时,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不作解析处理直接传送至业务处理模块,业务处理模块也不做任何转换,直接发送至主控系统;数据的下行同样在业务处理模块和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不作任何处理而直接传送至相应数据态的AT命令通道中;AT命令通道的命令态和数据态之间的切换遵从标准modem的定义或者遵从模块自定义的规则。
7.一种双模移动终端的从模块控制系统,包含业务处理模块、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和串口驱动层,其中:
所述业务处理模块根据业务流程,负责业务信号在主控系统和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之间的传输和从模块网络状态,呼叫控制,短消息的状态维护;
所述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负责通过所述串口驱动层接收从模块上传的AT命令并解析,转换成相应的业务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或者从业务处理模块接收业务信号,然后转换成相应的AT命令并通过所述串口驱动层发送至从模块;
所述串口驱动层,负责从模块控制系统和从模块之间AT命令的收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进一步包含如下子模块,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AT命令解析,AT命令格式化,还包含一AT命令表,其中:
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用于将从业务处理模块接收到业务信号转换成AT命令,发送给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或将AT命令解析子模块的处理结果转换成业务信号,发送给业务处理模块;
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用于将从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发来的AT命令进行格式化转换为从模块可以识别的格式,发送到从模块;以及用于将从模块发来的AT命令转换为AT命令解析子模块能够识别的格式,发送到AT命令解析子模块;
AT命令解析子模块用于接收AT命令格式化子模块发来的格式化AT命令,查找AT命令表并调用相应的处理函数对AT命令进行解析处理,处理结果发送至AT命令和业务消息转换子模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模块控制系统与从模块的接口是标准AT命令,同时支持各厂商自己定义的扩展AT命令,从模块控制系统与主控系统的接口是消息机制,或当主控系统要向从模块发送信号指令时调用从模块控制系统提供的接口函数,而从模块有信号指令向主控系统发送时从模块控制系统发送消息至主控系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从模块支持多个串口通讯功能,则所述AT命令解析处理模块提供多个AT命令通道来对应于多个串口,多个AT命令通道之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AT命令解析模块和从模块的接口处,业务处理模块和主控系统的接口处均设有缓存单元,引入了缓存机制。
CN2006101523399A 2006-09-26 2006-09-26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1068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23399A CN101068404B (zh) 2006-09-26 2006-09-26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PCT/CN2007/002519 WO2008037172A1 (en) 2006-09-26 2007-08-20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slave module in dual-mode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23399A CN101068404B (zh) 2006-09-26 2006-09-26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8404A CN101068404A (zh) 2007-11-07
CN101068404B true CN101068404B (zh) 2010-06-16

Family

ID=3888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23399A Active CN101068404B (zh) 2006-09-26 2006-09-26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68404B (zh)
WO (1) WO20080371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030A (zh) * 2011-02-10 2011-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电话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208B (zh) * 2008-05-07 2013-05-01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无线上网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1834934B (zh) * 2010-02-04 2013-10-16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双待终端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1815370B (zh) * 2010-04-09 2016-0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片移动终端及其设备管理实现方法
CN102264047A (zh) * 2010-05-25 2011-11-30 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At指令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2665298B (zh) * 2012-02-06 2014-07-30 福建三元达软件有限公司 在前后台方式设计中无线通讯模块多种返回状态处理方法
CN103582039B (zh) * 2012-08-02 2017-12-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在丢失覆盖和制式切换时at命令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761511B (zh) * 2018-04-18 2022-07-12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无人机gnss基准站数据传输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00671A (zh) * 2020-04-10 2020-08-28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14490454B (zh) * 2021-12-29 2023-07-18 广州河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串口自适应驱动的方法、装置和串口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2942Y (zh) * 2002-01-15 2005-04-13 华立集团有限公司 Cdma/gsm双模式移动通信设备
CN1750692A (zh) * 2005-07-22 2006-03-22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双模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777306A (zh) * 2004-11-15 2006-05-2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连接控制方法
CN1808922A (zh) * 2005-01-17 2006-07-26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天线的gsm及phs双模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60526A1 (de) * 2001-12-10 2003-06-26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mobilen Telekommunikationsgerätes nach mindestens zwei Mobilfunkstandards,entsprechende Vorrichtung sowie Steuerungssoftware-Programme
FR2841425B1 (fr) * 2002-06-20 2004-09-24 Cit Alcatel Procede de fourniture de donnees de configuration de service a un dispositif de telephonie mobile, par un terminal informatiqu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92942Y (zh) * 2002-01-15 2005-04-13 华立集团有限公司 Cdma/gsm双模式移动通信设备
CN1777306A (zh) * 2004-11-15 2006-05-24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移动通信终端的连接控制方法
CN1808922A (zh) * 2005-01-17 2006-07-26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单天线的gsm及phs双模手机
CN1750692A (zh) * 2005-07-22 2006-03-22 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双模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3030A (zh) * 2011-02-10 2011-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电话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37172A1 (en) 2008-04-03
CN101068404A (zh) 200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8404B (zh) 一种双模移动终端中从模块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JP5054156B2 (ja) デュアルモデムデバイス及びそのための制御方法
US20130137418A1 (en) Virtual Trunking System
CN101150439A (zh) 一种实现主备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335648A (zh) 一种不同接口报文间的自动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0486374C (zh) 码分多址数字集群系统中移动台遥毙/复活的控制方法
CN102647529A (zh) 一种利用sd卡进行导航目的地设置的方法
CN102137187A (zh) 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和用于控制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01141742A (zh) 一种终端的应用通信方法
CN101673205A (zh) 接口板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03064711A (zh) 一种基于Spread分布式应用系统的热加载方法
CN101257540B (zh) 一种连接IPv6网络电话和PSTN的语音网关
CN101540699A (zh) 一种实现远程维修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6554A (zh) 用于向不同实体提供网络接入的技术
CN101626431B (zh) 一种能适应通讯模式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958783A (zh) 一种单板间信息交互方法及虚拟中间层装置
CN101179776B (zh) 一种集群终端快速切换守候列表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26054A (zh) 一种手机终端发送短信的方法及手机终端
CN201774678U (zh) 一种虚拟集群系统
CN101834934B (zh) 双模双待终端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0589406C (zh)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兼容的方法及系统
CN201114628Y (zh) 一种双模双卡手机
CN108347373B (zh) 一种企业app实现即时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74539A (zh) 一种信息推送和呼叫转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247584A (zh) 双模双卡手机的开机及切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