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1683B - 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1683B
CN101061683B CN2005800393071A CN200580039307A CN101061683B CN 101061683 B CN101061683 B CN 101061683B CN 2005800393071 A CN2005800393071 A CN 2005800393071A CN 200580039307 A CN200580039307 A CN 200580039307A CN 101061683 B CN101061683 B CN 101061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mentioned
port
router
at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93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1683A (zh
Inventor
岩间智大
鬼头勉
金子友晴
青山恭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61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1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1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16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82NAT traversal through control of the NAT server, e.g. using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PnP]

Abstract

在实现P2P连接的同时,受到网络攻击时也可确保安全的移动终端和信息家电。信息家电(104)检测到网络攻击时,向移动终端(102)通知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移动终端(102)收到通知后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同时向信息家电(104)提出将端口关闭的请求,使信息家电(104)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的端口。

Description

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路由器确立对等网络连接的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数据通信网络的普及,在家庭内网络连接搭载通信功能的信息家电、计算机和其他的周边设备且各设备间可进行通信的所谓家庭网络也在普及中。家庭网络,通过在网络连接的设备之间进行通信而共享各设备的数据处理功能,而且,在设备间进行内容的发送/接收等,提供给用户舒适和便利,预测今后将日益普及。
然而,构成家庭网络的住宅内的各信息家电通过具有地址转换功能(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的路由器(以下记为“NAT路由器”)和外部的IP(Internet Protocol)通信网络连接,但是为了能够从外部的IP通信网络上的包含移动终端的网络装置任意地对等网络(peer to peer:以下记为“P2P”)连接到住宅内的信息家电,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需设定为空闲状态,也就是可进行来自外部的P2P连接的待机状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为连接到住宅内的设备,外部服务器和信息家电间固定地确立会话。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69075号公报
发明的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将构成家庭网络的住宅内的信息家电和外部的IP通信网络进行P2P连接的NAT路由器的端口为空闲的状态,这样,该端口有可能受到来自外部的IP通信网络的网络攻击(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或DDoS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另一方面,因考虑到在今后的移动终端中,会带有宽带LAN等IP网络功能,所以在与上述同样的环境中,可以预想到会有对移动终端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攻击。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在实现住宅外的移动终端和住宅内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同时,在受到网络攻击时可确保安全的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信息家电,包括:通过路由器确立和IP通信网络上的移动终端之间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的路由器操作单元;以及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其中,上述路由器操作单元在收到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变更该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以关闭上述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的端口。
本发明涉及的移动终端采用的结构包括:确立和IP通信网络上的信息家电之间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接收通过上述P2P连接单元输入的来自上述信息家电的消息的消息接收单元;以及进行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开放/关闭操作的端口操作单元。其中,上述端口操作单元在上述消息接收单元从上述信息家电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的情况下,进行关闭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操作。
本发明涉及的信息家电采用的结构包括:通过路由器确立和上述移动终端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以及通过上述P2P连接单元和上述路由器向上述移动终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单元。其中,上述消息发送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向上述移动终端发送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在实现住宅外的移动终端和住宅内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同时,在受到网络攻击时,关闭P2P连接用的端口,从而能够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在图1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说明在图3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说明在图5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以及
图8是说明在图7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P2P连接系统100包括:直接连接到IP通信网络101的移动终端102,以及通过NAT路由器103连接到IP通信网络101的信息家电104。
移动终端102包括:直接接入到IP通信网络101且和IP通信网络101上存在的对方装置连接,并且相互之间可直接进行通信的P2P连接单元121;对P2P连接单元121从IP通信网络101上的对方装置读取的消息进行接收处理的消息接收单元122;使用P2P连接单元121向IP通信网络101的对方终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单元123;从消息接收单元122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后通知用户,催促其选择并输入是否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的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以及操作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的开放/关闭的端口操作单元125。
另外,信息家电104包括:通过NAT路由器103接入IP通信网络101且和IP通信网络101上存在的对方装置连接,并且相互之间可直接进行通信的P2P连接单元141;使用P2P连接单元141向IP通信网络101的对方终端发送消息的消息发送单元142;检测对为P2P连接单元141而开放的NAT路由器103的端口的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143;对P2P连接单元141从IP通信网络101上的对方装置读取的消息进行接收处理的消息接收单元144;以及改写NAT路由器103的路由信息后进行NAT路由器103的端口的开放/关闭、IP伪装的设定的路由器操作单元145。
接着,参照图1的同时,按照图2说明以上述构成的P2P连接系统100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而且,图2是说明图1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
在图2中,在步骤T201,信息家电104的攻击检测单元143检测到网络攻击后,将该意旨通知给消息发送单元142和路由器操作单元145。
在步骤T202,信息家电104的消息发送单元142生成用于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通过P2P连接单元141和NAT路由器103通知给IP网络上的移动终端102。
在步骤T203,按下列步骤进行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的操作。也就是,移动终端102的P2P连接单元121将从IP网络上读取的消息提供给消息接收单元122。消息接收单元122解密接收到的消息后提供给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和端口操作单元125。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消息接收单元122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后,将它通知用户,催促其选择并输入是否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
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用户接收到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将它提供给消息发送单元123和端口操作单元125。端口操作单元125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用户的关闭端口的指示时,在确认已从消息接收单元122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后,进行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的操作。
在步骤T204,消息发送单元123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用户的关闭端口的指示后,生成使信息家电104的P2P连接用端口关闭的消息,并通过P2P连接单元121通知IP网络上的信息家电104。
在步骤T205,信息家电104的消息接收单元144通过NAT路由器103和P2P连接单元141接收使信息家电104的P2P连接用端口关闭的消息,通知路由器操作单元145,并且催促其进行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
在步骤T206,由于路由器操作单元145已从攻击检测单元143接收到已检测到网络攻击的通知,所以在从消息接收单元144接收到指示关闭操作的通知后,设定路由信息,以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端口。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信息家电侧的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受到网络攻击时,对移动终端(便携式电话机)的用户进行委托用户判断是否关闭端口的通知,所以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思进行关闭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
而且,实际上未受到网络攻击的移动终端也关闭P2P连接单元的端口,所以可预防网络攻击。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而且,在图3中,和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要素同样或同等的结构要素赋予同样的标号。这里,以与本实施方式2相关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的P2P连接系统300中,设置移动终端301代替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中的移动终端102。
在移动终端301中,P2P连接单元121通过NAT路由器302和配置在IP通信网络101上的对方装置通信。而且,设置操作NAT路由器302的路由器操作单元303代替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移动终端102中的端口操作单元125。
接着,在参照图3的同时,按照图4说明以上述构成的P2P连接系统300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而且,图4是说明图3所示的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再有,在图4中,信息家电104侧的动作的步骤没有变更,所以赋予同样的标号。这里,以移动终端301侧的动作的步骤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4中,在步骤T401,按下列步骤进行关闭NAT路由器302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也就是,移动终端301的消息接收单元122通过NAT路由器302和P2P连接单元121接收了表示信息家电104的P2P连接用端口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后,将它提供给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消息发送单元123和路由器操作单元303。
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消息接收单元122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后,将它通知用户,并催促其选择并输入是否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接着,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用户接收到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就通知路由器操作单元303并且催促进行关闭NAT路由器302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而且,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还向消息发送单元123发行通知。
在步骤T402,路由器操作单元303,由于已从消息接收单元122接收到表示信息家电104的P2P连接用端口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所以在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关闭的操作指示的通知后,设定路由信息,以关闭NAT路由器302的P2P连接用端口。
接着,在步骤T403,消息发送单元123已从消息接收单元122接收到表示信息家电104的P2P连接用端口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所以在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指示关闭操作的通知后,生成使信息家电104的P2P连接用端口关闭的消息,并通过P2P连接单元121和NAT路由器302通知IP网络上的信息家电104。
由此,进行设定路由信息的动作,以在信息家电104侧也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端口(步骤T205、T206)。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在信息家电侧的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受到网络攻击时,对移动终端(便携式电话机)的用户进行委托用户判断是否关闭端口的通知,所以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思进行关闭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
而且,实际上未受到网络攻击的移动终端也关闭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的端口,所以可预防网络攻击。
(实施方式3)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而且,在图5中,和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要素同样或同等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这里,以与本实施方式3相关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3的P2P连接系统500中,设置移动终端501代替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中的移动终端102,而且,设置信息家电502代替信息家电104。
在移动终端501中,在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移动终端102中的消息接收单元122被删除,并设置攻击检测单元503。而且,在信息家电502中,删除图1(实施方式1)所示的信息家电104中的消息接收单元142和攻击检测单元143。
接着,在参照图5的同时,按照图6说明以上述构成的P2P连接系统500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而且,图6是说明图5的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的顺序图。
在图6中,在步骤T601,移动终端501的攻击检测单元503检测到网络攻击后,将该情况通知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端口操作单元125和消息发送单元123。
在步骤T602,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攻击检测单元503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通知后,将它通知用户,并催促其选择并输入是否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接着,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用户接收到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将该指示传送给消息发送单元123和端口操作单元125。端口操作单元125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用户的关闭端口的指示时,因已从攻击检测单元503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通知,所以进行关闭P2P连接单元121的端口的操作。
在步骤T603,消息发送单元123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用户的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因已从攻击检测单元503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通知,所以生成使信息家电502的P2P连接用端口关闭的消息,并通过P2P连接单元121通知IP网络上的信息家电502。
在步骤T604,信息家电502的消息接收单元144通过NAT路由器103和P2P连接单元141接收使信息家电502的P2P连接用端口关闭的消息,并通知路由器操作单元145,催促其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
在步骤T605,路由器操作单元145从消息接收单元144接收到指示关闭操作的通知后,设定路由信息,以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端口。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在移动终端(便携式电话机)侧的端口受到网络攻击时,对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委托用户判断是否关闭端口的通知,所以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思进行关闭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操作。
而且,实际上未受到网络攻击的信息家电侧也关闭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所以可预防网络攻击。
(实施方式4)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P2P连接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而且,在图7中,和图5(实施方式3)所示的结构要素同样或同等的结构要素赋予同样的标号。这里,以和本实施方式4相关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4涉及的P2P连接系统700中,设置移动终端701代替图5(实施方式3)所示的结构中的移动终端501。
在移动终端701中,P2P连接单元121通过NAT路由器702和配置在IP通信网络101上的对方装置通信。而且,设置操作NAT路由器702的路由器操作单元703代替图5(实施方式3)所示的移动终端501中的端口操作单元125。
接着,在参照图7的同时,按照图8说明以上述构成的P2P连接系统700的对于网络攻击的动作。而且,图8是说明图7的所示P2P连接系统中的对于网络攻击动作的说明的顺序图。还有,在图8中,信息家电502侧的动作的步骤没有变更,所以赋予同样的标号。这里,以移动终端701侧的动作的步骤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8中,在步骤T801,移动终端701的攻击检测单元503检测到网络攻击后,将该情况通知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和路由器操作单元703和消息发送单元123。
在步骤T802,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攻击检测单元503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通知后,将它通知用户,催促其选择并输入是否关闭NAT路由器702的P2P连接用端口。接着,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用户接收到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将它传送给消息发送单元123。消息发送单元123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用户的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因已从攻击检测单元503接收到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通知,所以生成使信息家电502的P2P连接用端口关闭的消息,并通过P2P连接单元121和NAT路由器702通知IP网络上的信息家电502。
在步骤T803,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从用户接收到关闭端口的指示后,将它传送给路由器操作单元703,并催促其关闭NAT路由器702的P2P接续用端口的操作。
在步骤T804,由于路由器操作单元703已从攻击检测单元503接收到已检测到网络攻击的通知,所以在从用户输入/输出单元124接收到关闭的操作指示的通知后,设定路由信息,以关闭NAT路由器702的P2P连接用端口。
另一方面,在信息家电502侧和实施方式3一样,进行设定路由信息的操作,以关闭NAT路由器103的P2P连接用端口(步骤T604、T605)。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4,在移动终端(便携式电话机)侧的端口受到网络攻击时,对移动终端的用户进行委托用户判断是否关闭端口的通知,所以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思进行关闭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的操作。
而且,实际上未受到网络攻击的信息家电侧也关闭NAT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端口,所以可预防网络攻击。
这里,在本发明中,除上面说明的结构形态以外,例如,也可采用下面所示的结构方式。也就是,在信息家电中包括通过路由器确立与IP通信网络上的移动终端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的路由器操作单元;以及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其中,上述路由器操作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变更该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以关闭上述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的端口。
再有,在移动终端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包括确立和IP通信网络上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以及进行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开放/关闭操作的端口操作单元。其中,上述端口操作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关闭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
再有,在移动终端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包括确立和IP通信网络上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催促用户选择并输入的用户输入/输出单元;以及进行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开放/关闭操作的端口操作单元。其中,上述用户输入/输出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出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向用户询问是否关闭端口,用户选择了关闭端口时,使上述端口操作单元进行关闭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操作。
再有,在移动终端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包括通过路由器确立和IP通信网络上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以及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的路由器操作单元。其中,上述路由器操作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以关闭该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的端口。
再有,在移动终端可采用下述结构,即,包括通过路由器确立和IP通信网络上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P2P连接单元;检测网络攻击的攻击检测单元;催促用户选择并输入的用户输入/输出单元;以及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的路由器操作单元。其中,上述用户输入/输出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向用户询问是否关闭端口,用户选择了关闭端口时,使上述路由器操作单元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以关闭该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的端口。
本说明书基于2004年11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333641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工业利用性
本发明在实现住宅外的移动终端和住宅内的信息家电的P2P连接的同时,在受到网络攻击时也确保安全。特别适用于移动终端具有宽带LAN等IP网络功能的情况。

Claims (3)

1.一种信息家电,包括:
P2P连接单元,通过路由器确立与IP通信网络上的移动终端之间的P2P连接;
路由器操作单元,变更上述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以及
攻击检测单元,检测网络攻击;
上述路由器操作单元在收到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变更该路由器的路由表的设定信息,以关闭上述路由器的P2P连接用的端口。
2.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P2P连接单元,通过路由器确立与权利要求3中记载的信息家电之间的P2P连接;
消息接收单元,接收通过上述P2P连接单元输入的来自上述信息家电的消息;以及
端口操作单元,进行开放/关闭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操作;
上述端口操作单元在上述消息接收单元从上述信息家电接收到了表示正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的情况下,进行关闭上述P2P连接单元的端口的操作。
3.一种信息家电,包括:
P2P连接单元,通过路由器确立与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移动终端之间的P2P连接;
攻击检测单元,检测网络攻击;以及
消息发送单元,通过上述P2P连接单元和上述路由器向上述移动终端发送消息;
上述消息发送单元在上述攻击检测单元检测到网络攻击的情况下,向上述移动终端发送表示正在受到网络攻击的消息。
CN2005800393071A 2004-11-17 2005-11-16 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1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3641/2004 2004-11-17
JP2004333641A JP4546807B2 (ja) 2004-11-17 2004-11-17 情報家電、移動端末及びp2p接続システム
PCT/JP2005/021044 WO2006054602A1 (ja) 2004-11-17 2005-11-16 情報家電及び移動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1683A CN101061683A (zh) 2007-10-24
CN101061683B true CN101061683B (zh) 2010-09-08

Family

ID=36407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930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61683B (zh) 2004-11-17 2005-11-16 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17376A1 (zh)
JP (1) JP4546807B2 (zh)
CN (1) CN101061683B (zh)
WO (1) WO20060546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88725B1 (ko) * 2008-06-02 2010-10-20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공용 로봇을 위한 p2p 방식의 로봇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031377B2 (ja) * 2013-02-19 2016-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機器監視システム、監視装置及び電気機器
CN105323123A (zh) * 2014-05-29 2016-02-10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家电及物联网家电通讯方法
WO2016206042A1 (en) * 2015-06-25 2016-12-29 Thomson Licensing Gateway and diagnosing method thereof
CN108141395B (zh) * 2015-06-30 2021-04-16 K4连接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云和家庭消息队列同步的家庭自动化系统及相关方法
CN105824242B (zh) * 2016-03-14 2018-07-1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系统和方法
CN112083659A (zh) * 2020-09-27 2020-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安全的监测方法、智能家居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2502B2 (ja) * 1999-01-28 2008-06-18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7263073B2 (en) * 1999-03-18 2007-08-28 Statsignal Ipc,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 mobile user to notify an autom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an emergency situation
JP2002073433A (ja) * 2000-08-28 2002-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侵入検知装置及び不正侵入対策管理システム及び侵入検知方法
WO2002057917A2 (en) * 2001-01-22 2002-07-25 Sun Microsystems, Inc. Peer-to-peer network computing platform
US6983319B1 (en) * 2001-04-06 2006-01-03 Permeo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port management
JP2004192044A (ja) * 2002-12-06 2004-07-08 Hitachi Ltd ファイアウォール,及びポート番号切替え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2004221879A (ja) * 2003-01-14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中継装置
US20040224681A1 (en) * 2003-02-27 2004-11-11 Interactive People Unplugged Ab Routed home network
US7895338B2 (en) * 2003-03-18 2011-02-22 Siemens Corporation Meta-search web 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 for peer-to-peer collaboration and voice-over-IP
US20050071879A1 (en) * 2003-07-10 2005-03-31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Smart space appliance control us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546807B2 (ja) 2010-09-22
WO2006054602A1 (ja) 2006-05-26
CN101061683A (zh) 2007-10-24
JP2006148361A (ja) 2006-06-08
US20090217376A1 (en) 200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1683B (zh) 信息家电和移动终端
US102846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and computer firewall protection with dynamic address isolation to a device
TWI545446B (zh) 與一公用雲端網路一同使用之方法及系統
CN100493094C (zh) 基于特征码的p2p数据报文检测方法
CN101820344B (zh) Aaa服务器、家庭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EP156692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erver client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0391180C (zh) 一种以太网二层交换设备绑定硬件地址和端口的方法
US20100070638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secured data communicat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by phantom connectivity
CN2775947Y (zh) 基于服务器数据交换的网络安全系统
Kugisaki et al. Bot detection based on traffic analysis
WO2003052656A1 (fr) Appareil domestique electrique possedant un moyen de controle d'acces
KR100958898B1 (ko) UPnP 탐색 서비스에서 디바이스 소유자들을 발견하기위한 향상들
US20150188904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preserving secret data confidentiality
US8555372B2 (en) Automatic firewall configuration
WO2006009263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indoor devices from outdoor
CN103379186A (zh) 一种酒店公共网络的即插即用接入方法
CN101800681B (zh) Soho路由器上网检测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724233A (zh) 信息家电系统中用IPv4协议栈实现与IPv6进程的通信方法
JP402989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KR101188308B1 (ko) 악성 코드의 주소 결정 프로토콜 스푸핑 모니터링을 위한 가상 패킷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02163162A (ja) コンピュータ遠隔管理方法
Smith Home Automation Environment Security
Mishra et al. Exploring the threats in cell phone as a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Liu et al.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based remot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KR20070071384A (ko) 동등계층 통신을 이용한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