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1299A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41299A CN101041299A CN 200710090055 CN200710090055A CN101041299A CN 101041299 A CN101041299 A CN 101041299A CN 200710090055 CN200710090055 CN 200710090055 CN 200710090055 A CN200710090055 A CN 200710090055A CN 101041299 A CN101041299 A CN 1010412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atmosphere opening
- ink
- chamber
- liquid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容易制造并且不会导致制造用的金属模具变得复杂,同时不易发生液体泄漏的液体容器。液体容器包括:液体容纳室,容纳液体;液体供应孔,与装置的液体接收部连接,并向所述装置供应液体;大气开放孔,随着所述液体的消耗,经由大气开放流路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液体容纳室内;以及密封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连接到所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开放孔被设置成当向所述装置安装时位于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部容纳墨水等液体并向其被安装的装置提供液体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容器,可以例举出喷墨式打印机中使用的墨盒。用于喷墨式打印机的墨盒在其容器主体上形成了用于容纳向打印头供应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室。当使用墨盒时,将其可装卸地嵌合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的盒安装部上。然后,向打印头供应容纳在墨水容纳室中的墨水,并通过与从主机发送的打印数据相应的打印头的驱动,从喷嘴向纸张等被打印物上的目标位置喷射墨水。
迄今为止,提出了各种安装在喷墨式打印机上的大气开放型墨盒,该墨盒具有如下结构:在可装卸地安装到打印机一侧的盒安装部上的容器主体内具有:容纳墨水的墨水容纳室;供墨孔,与墨水容纳室连通设置,并与盒安装部的墨水接收部连接;以及大气开放流路,使墨水容纳室与外部连通,随着墨水容纳室内的墨水的消耗,将外部空气导入墨水容纳室内。
另外,还提出了这样的墨盒,其在墨水容纳室的外部的下方位置设有空气室,通过专用的空气导入通路使空气室与墨水容纳室连通,并且在空气室的具有较大面积的两个侧壁上配置了气液分离膜,该气液分离膜允许气体通过,但不允许液体通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209847号公报。
但是,通常,在将液体供应孔形成于墨盒的下表面的情况下,大多在上表面形成大气开放孔。这是为了通过在上表面形成大气开放孔来使墨盒内的墨水不易泄漏的缘故。
但是,若要在墨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形成开口,则形成盒体的金属模具的结构就会变得复杂,从而可能会导致墨盒的成型精度容易产生偏差,或者制造成本上升。这里,也可以考虑在上表面以外的位置、例如下表面设置大气开放孔,但如果在下表面设置大气开放孔,则会产生墨水容易泄漏的问题。
通常,大气开放型墨盒在使用前的状态下,为了防止内部的墨水蒸发或泄漏,用密封膜等密封大气开放孔。并且,在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之前剥离密封膜,从而在内部的墨水容纳室经由大气开放孔而与外部连通的状态下使用。
这里,如果在大气开放孔被密封的状态下将墨盒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则无法将墨水从墨盒供应到喷墨式打印机一侧,从而有可能产生打印头出故障等的问题。因此,还有具有如下结构的喷墨式打印机,即:当将墨盒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一侧时,通过墨盒盖等来戳破密封膜,从而即使不去掉密封膜也可使大气开放孔与外部连通(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和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365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1294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由于采用了使用墨盒盖戳破密封膜的方式,用于固定盖的固定杆的操作力变大,因此很难说操作性良好。
另外,在通过喷墨式打印机的供墨针等插入墨盒的供墨孔中来使墨盒内部与喷墨式打印机之间的墨水路径连通之后,戳破密封膜来实现大气开放。
另一方面,当在供应给记录头的墨水中溶解有大量空气时,例如微小的压力变化就会使记录头内产生气泡,从而可能会损害打印质量。因此,最好将墨盒包装在减压包中,所述减压包被减压密封,以使内部的气压小于等于大气压。通过减压包的负压吸引力,墨盒内部的气压下降到规定值以下,从而将溶解在墨水中的空气量抑制到规定值以下。但是,如果在墨盒内部的压力低于喷墨式打印机一侧的墨水流路的压力的状态下将墨盒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则也有可能会产生墨水从喷墨式打印机一侧倒吸向墨盒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有可能会在打印头内产生对打印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气泡,因此希望改善这种状况。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而不导致制造用金属模具复杂,并且不易发生墨水等液体的泄漏的墨盒等液体容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大气开放,并且在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时不会使墨水流路内产生不良状况的墨盒等液体容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结构来实现。
(1)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容纳室,容纳液体;
液体供应孔,与装置的液体接收部连接,并向所述装置供应液体;
大气开放孔,随着所述液体的消耗,经由大气开放流路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液体容纳室内;以及
密封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连接到所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
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开放孔被设置成当向所述装置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位于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
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
(2)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液体供应孔之间设有差压阀,该差压阀使向所述液体供应孔供应的液体的压力为负压。
(3)如(1)或(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开放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该气液分离过滤器使气体通过并阻断液体使其无法通过。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与形成所述大气开放孔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几乎遍布整个表面地设有表示型号或液体种类的标签。
(6)一种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室;
液体供应孔;
大气开放孔,被设置成位于形成所述供液口的表面上,并与大气开放流路连接;
液体捕存室,设置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以及
连结缓冲室,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液体捕存室之间。
(7)如(6)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室包括上部液体容纳室和下部液体容纳室,所述连结缓冲室与所述上部液体容纳室连接。
(8)如(7)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缓冲室与所述上部液体容纳室的底部连接。
(9)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在所述液体捕存室与所述连结缓冲室之间还具有坝部。
(10)如(6)~(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捕存室的空气导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相对于与向装置插入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偏移。
(11)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有剥离膜,该剥离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纳体安装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
(12)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供液口之间的差压阀。
(13)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有与所述连结缓冲室连接的减压孔。
(14)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容纳室,容纳液体;
液体供应孔,与装置的液体接收部连接,并向所述装置供应液体;
大气开放孔,与所述液体供应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随着所述液体的消耗,经由大气开放流路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液体容纳室内;以及
密封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连接到所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
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形成所述大气开放孔的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装置的凸起部嵌合的凹进部,
所述密封膜同时封闭所述凹进部和所述大气开放孔。
(15)如(1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
(16)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装置安装时的安装方向为重力方向向下。
(17)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开放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
(18)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使气体通过并阻断液体而使其无法通过的气液分离过滤器。
(19)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部为孔,由所述孔构成了所述大气开放孔。
(20)如(1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沿所述凸起部进入方向的长度为5mm以上。
(21)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部是引导所述装置的所述凸起部以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所述装置上时的导向槽。
(22)如(21)所述的液体容器,所述导向槽的沿所述凸起部进入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
(23)如(14)~(2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被包装在减压包中,所述减压包被减压密封,以使其内部气压为大气压以下。
(24)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所述凸起部是用于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正确位置上的防误插突起,所述凹进部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正确位置时可接纳所述防误插突起的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1),由于大气开放孔与液体供应孔形成在同一表面上,因此,模制液体容器时使用的模具无需使用在多个表面设置了用于形成孔的模的复杂的金属模具。因此,可简化制造工序,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1),当将大气开放孔设置在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时液体有可能泄漏,为了抑制该液体泄漏,在大气开放流路上设行防止液体从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从而,即使在液体由于热膨胀等而从液体容纳室流出到大气开放孔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用液体捕存室可靠地捕存,从而能够抑制液体泄漏的发生。另外,通过液体捕存室捕存的液体会随着液体的消耗而流入液体容纳室一侧,因此能够不浪费地利用容纳在内部的液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2),本实施方式尤其适用于具有差压阀的液体容器。即,与具有作为负压产生单元的泡沫材料的液体容器相比,具有差压阀的液体容器虽然从大气开放孔泄漏墨水的可能性较高,但能够通过液体捕存室可靠地防止液体泄漏。
另外,根据本发明(3),由于大气开放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的最上方的部分,因此即使液体倒流,也不会超过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而到达大气开放孔。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泄漏。
另外,根据本发明(4),即使液体流出到大气开放孔一侧,由于在大气开放孔的前方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因此液体不会超过该气液分离过滤器而泄漏到大气开放孔一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液体从大气开放孔泄漏。
另外,根据本发明(5),在液体容器的与形成大气开放孔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几乎遍布整个表面地设有表示型号或液体种类的标签。通过如本发明那样将大气开放孔设置在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一侧,例如不需要在上表面设置构造物。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容器主体的与形成大气开放孔的表面相对的表面来粘贴用户易于辨识的标签,从而能够防止液体容器的误安装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6)至(13),由于大气开放孔与液体供应孔形成在同一表面上,因此,模制液体容器时使用的模具无需使用在多个表面设置了用于形成孔的模的复杂的金属模具。因此,可简化制造工序,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6)至(13),为了抑制液体泄漏,在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防止液体从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和连结缓冲室。因此,即使在液体由于热膨胀等而从液体容纳室向大气开放孔一侧流出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液体捕存室可靠地捕存,从而能够抑制液体泄漏的发生。另外,由于通过液体捕存室捕存的液体会随着液体的消耗而流入液体容纳室一侧,因此能够不浪费地利用容纳在内部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14),在液体容器的形成大气开放孔的表面上形成有与设置在安装墨盒的装置一侧的凸起部嵌合的凹进部,密封膜同时封闭该凹进部和大气开放孔。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容器,只要不剥离密封膜,就无法将液体容器安装到装置上。因此,当用户在未剥离密封膜的情况下欲将液体容器安装到装置上却发现无法安装时,就会发现必须要除掉密封膜。如果剥离掉密封膜,则大气开放孔的密封也就会自然解除,从而对大气开放,因此液体容器不会在大气开放孔被密封的状态下被安装到装置上。
另外,当将液体容器安装到装置上时,必须要在安装之前除去密封膜,因此不会发生液体容器的液体供应孔与装置一侧的流路在大气开放孔被密封的状态下连通的情况。由于在大气开放后液体容器内部的压力会立即变得与大气压大致相等,因此不会发生在两者连通时液体容器一侧的压力低于装置一侧的流路压力的情况。因此,即使在除去密封膜之前液体容器内部的压力变低,也不会发生液体向液体容器一侧倒流的情况,从而可在不对装置一侧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将液体容器安装到装置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15),设有防止液体从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因此,即使在液体由于热膨胀等而从液体容纳室向大气开放孔一侧流出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液体捕存室可靠地捕存,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液体泄漏的发生。另外,通过液体捕存室捕存的液体会随着液体的消耗而流入液体容纳室一侧,因此能够不浪费地利用容纳在内部的液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16),当根据打印机的布局等情况而容器主体向装置安装时的安装方向成为重力方向向下时,设置大气开放孔的位置位于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因此墨水有可能会从大气开放孔泄漏。但是,由于设有防止液体从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因此即使在液体由于热膨胀等而从液体容纳室向大气开放孔一侧流出的情况下,也能够用液体捕存室可靠地捕存,从而能够抑制液体泄漏的发生。
另外,根据本发明(17),由于大气开放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因此即使液体倒流,也不会超过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而到达大气开放孔。因此,能够抑制液体泄漏。
另外,根据本发明(18),即使在液体向大气开放孔一侧流出的情况下,由于在大气开放孔的前方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因此液体不会超过该气液分离过滤器而泄漏到大气开放孔一侧。因此,能够抑制墨水从大气开放孔泄漏。
另外,根据本发明(19),形成在液体容器上的凹进部也可以是孔,并可由该孔来构成大气开放孔。此时,可举出该孔的沿凸起部进入方向上的长度为5mm以上的例子。
另外,根据本发明(18),形成在液体容器上的凹进部也可以是引导装置的凹进部以将液体容器安装到装置上时的导向槽。此时,可举出该导向槽的沿凸起部进入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的例子。
另外,根据本发明(23),也可以将液体容器包装在减压包中,该减压包被减压密封,以使其内部的气压为大气压以下。此时,在使用之前墨盒内部的气压通过减压包的负压吸引力而被保持在规定值以下,从而能够供应溶解的空气量少的墨水。另外,在马上要使用之前的状态下,通过在安装之前去掉密封膜,液体容器内部的压力变得几乎与大气压相等,因此不会发生液体向液体容器一侧倒流的情况,从而可在不对装置一侧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下将液体容器安装到装置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24),所述凹进部可同时具有防止忘记剥离的功能和防止误插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墨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相反的角度观看本发明墨盒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墨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从与图3相反的角度观看本发明墨盒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示出将本发明墨盒安装到滑架上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墨盒即将被安装到滑架上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墨盒刚被安装到滑架上之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是从正面一侧观看本发明墨盒的墨盒主体的图;
图9是从背面一侧观看本发明墨盒的墨盒主体的图;
图10A、10B是图8和图9的简要示意图;
图11是流路结构的概念图;
图12是图10A、图10B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3A~图13E是用于说明由本发明墨盒的墨水捕存室和其周围结构形成的墨水防漏结构的效果的示意图;
图14A~图14B是示出本发明墨盒的另一例子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安装墨盒的喷墨式打印机一侧的滑架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墨盒即将被安装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刚安装之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液体容器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向喷墨式打印机安装的墨盒作为液体容器的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墨盒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从与图1相反的角度观看本实施方式的墨盒时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从与图3相反的角度观看本实施方式的墨盒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墨盒安装到滑架上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即将安装到滑架上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刚安装到滑架上之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是具有近似长方体的形状并在设置于内部的墨水容纳室中储存、容纳墨水的液体容器。墨盒1被安装到设置在喷墨式打印机上的滑架200上,并向喷墨式打印机供应墨水(参考图5)。
对墨盒1的外观特征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墨盒1具有平坦的上表面1a,在与上表面1a相对的底面1b上设有与喷墨式打印机连接而供应墨水的供墨孔50。另外,在底面1b上开设有向墨盒1内部导入大气的大气开放孔100。即,墨盒1是从大气开放孔100导入空气并从供墨孔50供应墨水的开放型墨盒。在墨盒1的上表面1a上粘贴有表示墨盒内容物的标签60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大气开放孔100具有:在底面1b上从底面一侧向上表面一侧开口的近似圆筒形状的凹进部101;以及在凹进部101的内周面开口的小孔102。小孔102与大气开放流路连通,大气经由该小孔102导入到墨水容纳室中。
大气开放孔100的凹进部101具有可接纳形成在滑架200上的突起230的深度。该突起230是用于防止忘记剥离密封大气开放孔100的密封膜90的防止忘记剥离突起。即,在粘贴有密封膜90的状态下突起230不能插入大气开放孔100内,因此,不能将墨盒1安装到滑架200上。由此,即使用户要在大气开放孔100上粘贴有密封膜90的状态下将墨盒1安装到滑架200上也使得无法安装,由此能够可靠地督促在安装墨盒1时剥离密封膜90。
另外,如图1所示,在与墨盒1的上表面1a的一个短边一侧相邻的窄侧表面1c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将墨盒1安装到错误的位置上的防误插突起22。如图5所示,在作为接受方的滑架200一侧形成有与防误插突起22相对应的凹凸220,仅当防误插突起22与凹凸220互不干扰时,墨盒1才被安装到滑架200上。防误插突起22按墨水种类而具有不同的形状,作为接受方的滑架200一侧的凹凸220也具有与对应的墨水的种类相应的形状。因此,如图5所示,即使在滑架200可安装多个墨盒的情况下,也不会将墨盒安装到错误的位置上。
另外,如图2所示,在与墨盒1的窄侧表面1c相对的窄侧表面1d上设有卡合杆11。在该卡合杆11上形成有在安装到滑架200上时与形成于滑架200上的凹进部210相卡合的突起11a,通过卡合杆11弯曲并且突起11a与凹进部210卡合,墨盒1相对于滑架200被定位。
另外,在卡合杆11的下方设有电路基板34。在该电路基板34上形成有多个电极端子34a,通过这些电极端子34a与设置在滑架200上的电极部件(图中没有示出)接触,墨盒1与喷墨式打印机电连接。在电路基板34上设有可重写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与墨盒1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喷墨式打印机的墨水使用信息等。另外,在电路基板34的背面一侧设有检测墨盒1内的墨水用尽的传感器单元31(参考图3或图4)。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传感器单元31和电路基板34合称为墨水用尽传感器30。
另外,如图1所示,在墨盒1的上表面1a上粘贴有表示墨盒内容物的标签60a。该标签60a通过将覆盖宽侧表面1f的外表面膜60的端部跨至上表面1a上进行粘贴而形成。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与墨盒1的上表面1a的两个长边一侧相邻的宽侧表面1e、1f形成为平面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简便,将宽侧表面1e的一侧作为正面一侧、将宽侧表面1f的一侧作为背面一侧、将窄侧表面1c的一侧作为右侧面一侧、并将窄侧表面1d的一侧作为左侧面一侧来进行说明。
接着,参考图3和图4对构成墨盒1的各个部分进行说明。
墨盒1具有墨盒主体10和覆盖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的盖部件20。
在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形成有具有各种形状的肋10a,通过这些肋10a进行分隔,在内部形成多个流路和墨水容纳室。在墨盒主体10和盖部件20之间设有覆盖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的膜80,由该膜80封闭凹进部、槽的上面,从而形成多个流路和墨水容纳室。
另外,在墨盒主体10的背面一侧形成有作为容纳差压阀40的凹进部的差压阀容纳室40a、和作为构成气液分离过滤器70的凹进部的气液分离室70a。
阀部件41、弹簧42以及弹簧座43被容纳在差压阀容纳室40a中,构成了差压阀40。差压阀40配置在下游一侧的供墨孔50和上游一侧的墨水容纳室之间,并如下构成:通过使下游一侧相对于上游一侧减压,来使供应给供墨孔50的墨水变为负压。
液分离膜71沿着堤沿70b而粘接在气液分离室70a的上面,该堤沿70b设置在气液分离室70a的中央部附近并包围外周。该气液分离膜71以使气体通过并使液体无法通过的材料,其整体构成气液分离过滤器70。气液分离过滤器70设置在连接大气开放孔100和墨水容纳室的大气开放流路内,用于使墨水容纳室的墨水不会经由大气开放流路从大气开放孔100流出。
在墨盒主体10的背面一侧,除了差压阀容纳室40a和气液分离室70a以外,还刻有多个槽10b。通过在构成差压阀40和气液分离过滤器70的状态下用外表面膜60覆盖外表面,这些槽10b的开口部被封闭,从而形成大气开放流路和墨水流路。
如图4所示,在墨盒主体10的右侧面一侧形成有传感器室30a,该传感器室30a是容纳构成墨水用尽传感器30的各个部件的凹进部。在该传感器室30a中容纳有:传感器单元31,具有通过产生振动并检测其余振来检测有无墨水的传感部件(图中没有示出);以及压缩弹簧32,将传感器单元压靠在传感器室30a的内壁面上进行固定。另外,传感器室30a的开口部被盖部件33覆盖,电路基板34被固定在该盖部件33的外表面33a上。传感器单元31的传感部件与电路基板34相连。
墨水用尽传感器30设置在从墨水容纳室到供墨孔50之间的墨水流路上。墨水用尽传感器30根据由喷墨式打印机经由电路基板34提供的驱动信号而动作,检测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余振的振幅、频率等的差异,从而对墨水用尽进行监视。
如图4所示,在墨盒主体10的底面一侧,除了先前说明的供墨孔50和大气开放孔100以外,还形成有:减压孔110,用于在注入墨水时经由真空吸引装置从墨盒1内部吸出空气,从而进行减压;凹进部95a,构成从墨水容纳室到供墨孔50的墨水流路;以及缓冲室30b,设置在墨水用尽传感器30的下方。
在制造墨盒之后,供墨孔50、大气开放孔100、减压孔110、凹进部95a、以及缓冲室30b各自的开口部立即分别被密封膜54、90、98、95、35分别密封。其中,密封大气开放孔100的密封膜90在将墨盒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来使其成为使用状态之前由用户剥离。由此,大气开放孔100暴露于外部,墨盒1内部的墨水容纳室通过大气开放流路与外部气体连通。
另外,粘贴在供墨孔50的外表面上的密封膜35在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时被喷墨式打印机一侧的供墨针240戳破。
在供墨孔50的内部具有:安装时被压靠在供墨针240的外表面上的环状的密封部件51;弹簧座52,当未安装到打印机上时与密封部件51抵接来封闭供墨孔50;以及压缩弹簧53,向与密封部件51抵接的方向推压弹簧座52。如图6和图7所示,当供墨针240插入到供墨孔50内时,密封部件51的内周和供墨针240的外周被密封,从而供墨孔50和供墨针240之间的间隙被液密密封。另外,供墨针240的顶端与弹簧座52抵接,将弹簧座52压向上方,从而解除弹簧座52和密封部件51的密封,由此可从供墨孔50向供墨针240供应墨水。
接着,参考图8~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8是从正面一侧观看本实施方式墨盒的墨盒主体的图,图9是从背面一侧观看本实施方式墨盒的墨盒主体的图,图10A、10B是图8和图9的简要示意图,图11是流路结构的概念图,图12是图10A、图10B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具有以下结构:在正面一侧形成有作为主墨水容纳室而分割为上下两部分的上部墨水容纳室370和下部墨水容纳室390、以及缓冲室430;在背面一侧形成有大气开放流路150。墨水容纳室370、390和缓冲室430由肋10a分隔,通过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墨盒主体10的贯穿孔而与形成在背面一侧的墨水连通流路380、420连通,墨水可通过墨水连通流路380、420而在墨水容纳室之间移动。
下面,首先参考图8~图12,对从作为主墨水容纳室的上部墨水容纳室370到供墨孔50的墨水流路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上部墨水容纳室370是在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形成的占墨水容纳室的大约一半的墨水容纳区域,形成在墨盒主体10的大致一半往上的部分。在上部墨水容纳室370的下方开设有与墨水连通流路380连通的贯穿孔371。该贯穿孔371形成在形成上部墨水容纳室370的肋10a的最靠近底面一侧的位置附近,因此即使上部墨水容纳室370内的墨水逐渐变少,也始终位于液面的下方。
如图9所示,墨水连通流路380形成在墨盒主体10的背面一侧,并构成为将墨水从上方导入下方的下部墨水容纳室390中。
如图8所示,下部墨水容纳室390是形成在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的占墨水容纳室的大约一半的墨水容纳区域,形成在墨盒主体10的大致一半往下的部分。在下部墨水容纳室390的下方开设有与墨水连通流路380连通的贯穿孔391。该贯穿孔391形成在形成下部墨水容纳室390的肋10a的最靠近底面一侧的位置附近。
下部墨水容纳室390通过图中没有示出的贯穿孔而与上游侧墨水用尽传感器连通流路400连通。在上游侧墨水用尽传感器连通流路400中形成了三维的曲径流路,通过该曲径流路来捕获在墨水用尽之前流入的气泡等,从而使其不流动到下游一侧。
上游侧墨水用尽传感器连通流路400通过图中没有示出的贯穿孔而与下游侧墨水用尽传感器连通流路410连通,墨水经由下游侧墨水用尽传感器连通流路410被导入墨水用尽传感器30中。
导入墨水用尽传感器30中的墨水通过墨水用尽传感器30内的流路,被导入形成在墨盒主体1 0的背面一侧的墨水连通流路420中。墨水连通流路420按照将墨水从墨水用尽传感器30向斜上方引导的方式形成,连接在与缓冲室430连通的贯穿孔431上。由此,从墨水用尽传感器30流出的墨水经由墨水连通流路420而被导入缓冲室430中。
缓冲室430是在上部墨水容纳室370和下部墨水容纳室390之间由肋10a分隔形成的小空间,其形成为差压阀40紧跟前的墨水储存空间。缓冲室430与差压阀40的内侧相对地形成,墨水经由贯穿孔432流入差压阀40中。
流入差压阀40内的墨水通过差压阀40而被导向下游一侧,并经由贯穿孔451被导入出口流路450中。出口流路450与供墨孔50连通,墨水经由插入供墨孔50内的供墨针240而被供应到喷墨打印机一侧。
接着,参考图8~图12来说明从大气开放孔100到上部墨水容纳室370的大气开放流路150。
当墨盒1内的墨水被消耗从而墨盒1内部的压力下降时,与减少的墨水量相当的大气(空气)从大气开放孔100流入墨盒1内。
设置在大气开放孔100内部的小孔102与形成在墨盒主体的背面一侧的曲折通路310的一端连通。曲折通路310是细长地形成的弯弯曲曲的路径,以便延长从大气开放孔100到上部墨水容纳室370的距离来抑制墨水中的水分蒸发。曲折通路310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过滤器70连接。
在构成气液分离过滤器70的气液分离室70a的底面形成有贯穿孔322,其通过贯穿孔322而与形成在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的空间320连通。在气液分离过滤器70中,在贯穿孔322与曲折通路310的另一端之间配置有气液分离膜71。气液分离膜71由用高疏水性和高疏油性的纤维材料编成的网状物形成。
当从墨盒主体10的正面一侧观看时,空间320形成在上部墨水室的右上方。在空间320中,贯穿孔(空气导入孔)321开设在贯穿孔322的上部。空间320通过该贯穿孔321而与形成在背面一侧的上部连结流路330连通。
上部连结流路330包括流路部分333和流路部分337,当从背面一侧观看时,所述流路部分333从贯穿孔321沿着长边向右方向延伸,以便通过墨盒1的最上面一侧,即通过在墨盒被安装的状态下位于重力方向的最上方的部分。所述流路部分337,在短边附近的折返部335处折返,通过比流路部分333靠上的墨盒1的上面一侧,并延伸至形成于贯穿孔321附近的贯穿孔341。贯穿孔341与形成于正面一侧的墨水捕存室(液体捕存室)340连通。
这里,当从背面一侧观看该上部连结流路330时,在从折返部335延伸至贯穿孔341的流路部分337中设有形成了贯穿孔341的位置336和比位置336更向墨盒厚度方向深凹进去的凹进部332,并形成了多个肋331以划分该凹进部332。另外,从贯穿孔321延伸至折返部335的流路部分333的深度比从折返部335延伸至贯穿孔341的流路部分337的深度浅。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重力方向的最上方的部分形成了上部连结流路330,所以墨水基本上不会超过上部连结流路330而向大气开放孔100一侧移动。另外,上部连结流路330具有宽至不会由于毛细管现象等而发生墨水倒流的程度的粗细,并在流路部分337形成了凹进部332,因此,可以容易地捕获倒流过来的墨水。
从正面一侧观看时,墨水捕存室340是在墨盒主体10右上方的角落位置形成的长方体形状的空间。如图12所示,从正面一侧观看时,贯穿孔341开设在墨水捕存室340背面的左上方角落附近。另外,在墨水捕存室340前面的右下方角部,形成有切口部(空气排出口)342,该切口部通过切除作为隔断的肋10a的一部分而形成,墨水捕存室340经由该切口部342而与连结缓冲室350连通。这里,墨水捕存室340和连结缓冲室350构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在墨水因某种原因而从上部墨水容纳室370倒流的情况下,也将墨水保留在墨水捕存室340和连结缓冲室350中,并尽量使墨水不继续流向大气开放孔100一侧。关于墨水捕存室340和连结缓冲室350的具体作用,将在后面进行描述。
连结缓冲室350是形成在墨水捕存室340下方的空间。在连结缓冲室350的底面352设有用于在注入墨水时抽出空气的减压孔110。另外,在底面352附近的向喷墨式打印机安装时位于重力方向最下方的部位形成有贯穿孔351,该贯穿孔351向厚度方向一侧开口,连结缓冲室350经由该贯穿孔351而与形成在背面一侧的连通流路360连通。
当从背面一侧观看时,连通流路360向中央上方一侧延伸,并经由开设在上部墨水容纳室370的底部附近的贯穿孔372而与上部墨水容纳室370连通。即,从大气开放孔100开始,连通流路360构成了本实施方式的大气开放流路150。连通流路360具有形成弯月面从而不使墨水发生倒流的程度的粗细。
接着,对本发明中的墨水防漏结构进行说明。
通常,将墨水填充至充满上部墨水容纳室370的六成左右的状态,并不将墨水填充到连结缓冲室350中。基本上,由于各个连通流路具有可确保空气和墨水不相互替换的弯月面强度的粗细,因此,墨水不会流入连结缓冲室350中。
但是,如果上部墨水容纳室370内的空气例如由于从常温到高温的温度变化等状况而热膨胀,则也有可能会出现墨水在连通流路360中倒流的情况。此时,也有可能会出现墨水流入到连结缓冲室350中的情况,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贯穿孔351开设在连结缓冲室350的最下部,所以,即使有少许的墨水倒流,连结缓冲室350也会成为接住倒流墨水的缓冲区,从而墨水不会流入墨水捕存室340中,墨水更不会向大气开放口100一侧泄漏。
另外,当在连结缓冲室350中有墨水的状态下从安装状态拆下墨盒并以与安装状态不同的状态放置时,墨水也不会向大气开放口100一侧泄漏。
图13A~图13E是用于说明由墨水捕存室340和其周围结构形成的墨水防漏结构的效果的示意图。在图13A~图13E中,纸面的上侧为重力方向的上侧,纸面的下侧为重力方向的下侧(下降方向)。
参考图13A~图13E对墨水防漏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如图13A所示,考虑按照墨盒1的左侧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墨盒1的情况。此时,即使墨水由于从常温到高温的温度变化等情况而侵入连结缓冲室350中,只要倒流的墨水没有充满连结缓冲室350,墨水就无法从连结缓冲室350越过切口部342而侵入墨水捕存室340中。因此,墨水无法流入比墨水捕存室340的前方更远的大气开放孔100一侧,从而能够防止墨水泄漏。
接着,如图13B所示,考虑按照墨盒1的右侧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墨盒1的情况。此时,如果墨水侵入到连结缓冲室350中,则墨水会从连结缓冲室越过切口部342而侵入墨水捕存室340中。但是,由于连接墨水捕存室340和上部连结流路330的贯穿孔341位于与切口部342相对的角落部,因而墨水无法流入上部连结流路330中。另外,当按照墨盒1的右侧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墨盒1时,由于上部连结流路330从贯穿孔341向重力方向的上方延伸,因此,即使在墨水捕存室340被墨水充满的状态下,墨水也不会流入流路部分333中。因此,墨水无法流入比流路部分333更远的大气开放孔100一侧,从而能够防止墨水泄漏。
接着,如图13C所示,考虑按照墨盒1的背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墨盒1的情况。在此姿势下,上游侧墨水容纳室的墨水被切口部373拦截而不能流出到连结缓冲室350中。另外,即使万一墨水侵入连结缓冲室350中,只要倒流的墨水没有充满连结缓冲室350,墨水就无法从连结缓冲室350越过切口部342(坝部)而侵入墨水捕存室340中。因此,墨水无法流入比墨水捕存室340的前方更远的大气开放孔100一侧,从而能够防止墨水泄漏。
接着,如图13D所示,考虑按照墨盒1的正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墨盒1的情况。此时,如果墨水侵入连结缓冲室350中,则墨水会从连结缓冲室350越过切口部342而侵入墨水捕存室340中。但是,由于连接墨水捕存室340和上部连结流路330的贯穿孔341位于与切口部342相对的角落部,因此墨水无法流入上部连结流路330中。
另外,在图13D所示的姿势下,即使墨水捕存室340变为被墨水充满的状态,从而墨水流入上部连通流路330中,也由于形成在上部连结流路330中的凹进部332的深度方向是重力方向的下方,墨水被肋331拦截而不会流入贯穿孔321一侧。因此,墨水最严重也无法流入比流路部分333更远的大气开放孔100一侧,从而能够防止墨水泄漏。
接着,如图13E所示,考虑按照墨盒1的上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墨盒1的情况。在此姿势下,由于上游侧墨水容纳室370的液面低于贯穿孔372,所以墨水不会流出到连结缓冲室350中。另外,万一墨水侵入连结缓冲室350中,墨水就会从连结缓冲室350越过切口部342而侵入墨水捕存室340中。然后,墨水会从墨水捕存室340经由贯穿孔341而流入上部连结流路330中。
但是,在按照墨盒1的上面一侧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的方式来配置的状态下,由于上部连通流路330中的连接折返部335和贯穿孔341的流路部分337位于连接折返部335和贯穿孔321的流路部分333的下方位置,所以墨水不会越过折返部335而流入流路部分333中。因此,墨水最严重也无法流入比上部连结流路330更远的大气开放孔100一侧,从而能够防止墨水泄漏。
另外,在任意的姿势下,即使有少量的墨水超过上部连通流路330而流出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由于在大气开放孔100和上部连通流路330之间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70,因而最终墨水也不会超过该气液分离过滤器70而漏出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因此,综上所述,在实际应用上,能够充分抑制墨水从大气开放孔100泄漏。
另外,即使在墨水由于热膨胀等而流出到墨水捕存室340一侧的情况下,如果墨盒以其底面为下侧被安装到滑架200上,并且墨水被消耗,则墨水会从上部连通流路330或墨水捕存室340返回到连结缓冲室350中。由于在靠近底面的位置形成有贯穿孔351,因而返回到连结缓冲室350中的墨水能够容易地通过贯穿孔351而返回到上部墨水容纳室370中。因此,即使是曾经从上部墨水容纳室370流出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的墨水也能够用于图像记录而不会浪费掉。
另外,即使在喷墨式打印机自身呈与正常姿势不同的姿势被放置或运送等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从安装状态墨盒将拆下并将其放置成与安装状态不同的状态的情况完全相同的效果。即,无论以何种朝向放置墨盒,并且即便有温度变化等,也都可以防止墨水从大气开放孔100泄漏。另外,在使用状态(正常姿势)下,由于流出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的墨水会随着消耗而返回上部墨水容纳室中,因此能够用于图像记录。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由于大气开放孔100与供墨孔50形成在同一表面上,因此,模制液体容器时使用的模具无需使用在多个表面设置了用于形成孔的模的复杂的金属模具。因此,可简化制造工序,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当将大气开放孔设置在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时墨水有可能泄漏,为了抑制所述墨水泄漏,在大气开放流路上设置了用于防止液体从大气开放孔100泄漏的墨水捕存室340。因此,即使在墨水由于热膨胀等而从上部墨水容纳室370流出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墨水捕存室340可靠地捕存,从而能够抑制墨水泄漏的发生。另外,用墨水捕存室340捕存的墨水会随着墨水的消耗而流入上部墨水容纳室370一侧,因此能够不浪费地利用容纳在内部的墨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能够适宜地用作具有差压阀40的液体容器。即,与具有作为负压产生单元的泡沫材料的液体容器相比,具行差压阀40的液体容器虽然从大气开放孔泄漏墨水的可能性较高,但能够用液体捕存室340可靠地防止液体泄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在大气开放流路150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通过墨盒的重力方向的最上方部分的上部连结流路330。因此,即使在墨水倒流的情况下,墨水也不会超过重力方向的最上方部分而到达大气开放孔100。因此,能够抑制墨水泄漏。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盒1,即使在墨水流出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的情况下,由于在大气开放孔100的前方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70,因此,只要墨水不超过该气液分离过滤器70而泄漏到大气开放孔100一侧,墨水就不会泄漏出来。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墨水从大气开放孔100泄漏。
在与形成大气开放孔100的表面相对的墨盒主体10的表面上设有几乎遍布整个表面的表示型号或液体种类的标签。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大气开放孔100设置在重力方向的下表面一侧,例如不需要在上表面设置构造物。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与形成大气开放孔100的表面相对的墨盒主体10的表面来粘贴用户易于辨识的标签,从而可防止墨盒1的误安装等。
接着,对密封膜90的防止忘记剥离结构进行说明。
大气开放孔100的凹进部101具有可接纳在滑架200上形成的突起230的深度。该突起230是用于防止忘记剥离密封大气开放孔100的密封膜90的防止忘记剥离突起。即,在粘贴有密封膜90的状态下突起230无法插入大气开放孔100内,因此无法将墨盒1安装到滑架200上。由此,即使用户要在密封膜90粘贴在大气开放孔100上的状态下将墨盒1安装到滑架200上也无法进行安装,由此能够可靠地督促在安装墨盒1时剥离密封膜90。
这里,凹进部101具有在墨盒1安装在滑架200上的状态下突起230与凹进部的底面互不干扰的程度的深度。具体地说,如果突起230的长度为3mm左右,则深度(凸起部进入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优选为5mm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止忘记剥离突起的突起230插入构成大气开放孔100的凹进部101内,剥离粘贴在大气开放孔100上的密封膜90,随后安装墨盒,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与大气开放孔分别单独设置用于接纳防止忘记剥离突起的凹进部并用密封膜90同时密封大气开放孔和凹进部,来实现防止忘记剥离。
图14A~图14B是示出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墨盒的立体图。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本变形例的墨盒500是小于图1所示的先前的实施方式的墨盒1的小型墨盒。
墨盒500的基本设计思想与墨盒1相同,在底面500b一侧设置了供墨孔550和大气开放孔600。并且,在制造墨盒500时,通过密封膜590来覆盖密封大气开放孔600,在使用前,即在安装到喷墨式打印机上之前剥离该密封膜590,从而使墨盒500的大气开放流路与大气连通。
这里,在墨盒500上形成有作为接纳防止忘记剥离突起的凹进部的槽610,所述防止忘记剥离突起设置在滑架一侧。该槽610从墨盒500的底面500b沿右侧面500a向上表面延伸形成。该槽610与大气开放孔600相邻,如图14A所示,在使用前,密封膜590同时覆盖大气开放孔和下面侧开口部610a。另外,通过按照墨水种类来改变槽610的长度或深度等,该槽610还可以兼具用于将多个墨盒安装到正确位置上的防误插突起的作用。
图15是示出安装墨盒的喷墨式打印机一侧的滑架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墨盒即将被安装之前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7是示出刚安装之后的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5所示,滑架700具有与槽610对应设置的肋710。如图16所示,当要安装墨盒500时,一边从槽610的下面侧开口部610a插入肋710,一边将供墨针720插入供墨孔550,从而成为图17所示的安装状态。这里,肋710的形状和槽610的形状几乎相同,当安装墨盒500时,槽610起到引导肋710以引导安装的导向槽的功能。
这里,如果没有剥离同时覆盖大气开放孔600和槽610的密封膜590,则粘贴在下面侧开口部610a上的密封膜590会与肋710发生干扰,从而无法将供墨针720插入供墨孔550。因此,当要将墨盒500安装到滑架700上时,需要剥离密封膜590。由此,能够避免在大气开放孔600被封闭的情况下将墨盒500安装到滑架700上的情况。
这里,槽610的肋进入方向上的长度(从下面侧开口部610a向上表面一侧的槽的长度)是在将墨盒500安装在滑架700上的状态下突起710与凹进部的底面互不干涉的程度的深度。具体地说,如果突起710的长度为8mm左右,则深度(凸起部进入方向上的长度)例如优选为10mm以上。
如此,在本变形例中,通过槽610也能够获得与先前的实施方式中的形成在大气开放孔中的凹进部相同的作用效果。
Claims (24)
1.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容纳室,容纳液体;
液体供应孔,与装置的液体接收部连接,并向所述装置供应液体;
大气开放孔,随着所述液体的消耗,经由大气开放流路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液体容纳室内;以及
密封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连接到所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
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大气开放孔被设置成当向所述装置安装所述液体容器时位于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下表面,
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液体供应孔之间设有差压阀,该差压阀使向所述液体供应孔供应的液体的压力为负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开放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该气液分离过滤器使气体通过并阻断液体使其无法通过。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容器的与形成所述大气开放孔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几乎遍布整个表而地设有表示型号或液体种类的标签。
6.一种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室;
液体供应孔;
大气开放孔,被设置成位于形成所述供液口的表面上,并与大气开放流路连接;
液体捕存室,设置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以及
连结缓冲室,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液体捕存室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室包括上部液体容纳室和下部液体容纳室,所述连结缓冲室与所述上部液体容纳室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缓冲室与所述上部液体容纳室的底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在所述液体捕存室与所述连结缓冲室之间还具有坝部。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捕存室的空气导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相对于与向装置插入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偏移。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有剥离膜,该剥离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纳体安装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
12.如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室与所述供液口之间的差压阀。
13.如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纳体还具有与所述连结缓冲室连接的减压孔。
14.一种液体容器,包括:
液体容纳室,容纳液体;
液体供应孔,与装置的液体接收部连接,并向所述装置供应液体;
大气开放孔,与所述液体供应孔设置在同一平面上,随着所述液体的消耗,经由大气开放流路将外部空气导入所述液体容纳室内;以及
密封膜,被粘贴成封闭所述大气开放孔并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连接到所述装置上之前被剥离;
所述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容器中形成所述大气开放孔的表面上形成有与所述装置的凸起部嵌合的凹进部,
所述密封膜同时封闭所述凹进部和所述大气开放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防止液体从所述大气开放孔泄漏的液体捕存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向所述装置安装时的安装方向为重力方向向下。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开放流路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液体容器的重力方向上的最上方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气开放流路上设有气液分离过滤器,该气液分离过滤器使气体通过并阻断液体使其无法通过。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部为孔,由所述孔构成了所述大气开放孔。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沿所述凸起部进入方向的长度为5mm以上。
21.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进部是引导所述装置的所述凸起部以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所述装置上时的导向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容器,所述导向槽的沿所述凸起部进入方向的长度为10mm以上。
23.如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被包装在减压包中,所述减压包被减压密封,以使其内部气压为大气压以下。
24.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所述凸起部是用于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正确位置上的防误插突起,所述凹进部是在将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到正确位置时可接纳所述防误插突起的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83051 | 2006-03-24 | ||
JP2006083052 | 2006-03-24 | ||
JP2006-083052 | 2006-03-24 | ||
JP2006-083051 | 2006-03-24 | ||
JP2006083052 | 2006-03-24 | ||
JP2006083051 | 2006-03-24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690241A Division CN101817261B (zh) | 2006-03-24 | 2007-03-23 | 墨水容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1299A true CN101041299A (zh) | 2007-09-26 |
CN101041299B CN101041299B (zh) | 2012-08-22 |
Family
ID=388071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105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0253B (zh) | 2006-03-24 | 2007-03-23 | 液体容纳容器 |
CN2007100900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41299B (zh) | 2006-03-24 | 2007-03-23 | 墨水容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105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0253B (zh) | 2006-03-24 | 2007-03-23 | 液体容纳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141025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0593A (zh) * | 2012-08-31 | 2014-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 |
CN109203708A (zh) * | 2017-07-05 | 2019-01-15 | 亿码(厦门)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智能墨路清洗、排空、供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94584A (ja) * | 2010-03-17 | 2011-10-06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CN109940997B (zh) * | 2019-04-25 | 2020-08-28 | 珠海毅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墨盒加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99820B1 (en) * | 1999-05-20 | 2004-10-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ontainer having a liquid detecting device |
US6450631B1 (en) * | 1999-06-24 | 2002-09-1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Storing method of ink tank and ink jet head cartridge, and ink tank and storing container used in the same method |
ATE541706T1 (de) * | 2002-12-10 | 2012-02-15 | Seiko Epson Corp | Flüssigkeitspatrone |
US6969165B2 (en) * | 2003-02-24 | 2005-11-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Ink reservoirs |
CN2726878Y (zh) * | 2004-04-30 | 2005-09-21 | 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打印机墨盒 |
CN1583410A (zh) * | 2004-06-02 | 2005-02-23 | 邵永恺 | 分体式无海绵液压自动平衡墨盒 |
BRPI0506191A (pt) * | 2004-11-29 | 2006-07-25 | Seiko Epson Corp | processo de reenchimento de cartucho, dispositivo de reenchimento de lìquido e cartucho de reenchimento |
-
2007
- 2007-03-23 CN CN2007800105590A patent/CN10141025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3-23 CN CN2007100900556A patent/CN1010412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0593A (zh) * | 2012-08-31 | 2014-03-2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 |
CN103660593B (zh) * | 2012-08-31 | 2015-12-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容器的制造方法、液体容纳容器 |
CN109203708A (zh) * | 2017-07-05 | 2019-01-15 | 亿码(厦门)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智能墨路清洗、排空、供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41299B (zh) | 2012-08-22 |
CN101410253A (zh) | 2009-04-15 |
CN101410253B (zh) | 2011-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601172Y (zh) | 墨盒 | |
CN1277685C (zh) | 液体盒 | |
CN1184076C (zh) | 喷墨打印机用墨盒 | |
CN2601838Y (zh) | 电路板的连接装置和集成电路芯片及采用此芯片的墨盒 | |
CN101817261B (zh) | 墨水容器 | |
CN1313270C (zh) | 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容器座 | |
CN1150091C (zh) | 打印机用墨盒 | |
CN1781719A (zh) | 盒的液体充入方法、液体充入装置以及盒 | |
CN1198729C (zh) |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 |
CN1202959C (zh) | 一种墨盒 | |
CN1621237A (zh) | 墨盒 | |
CN101052528A (zh) | 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 |
CN1305682C (zh) | 模块体 | |
CN1603122A (zh) |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 |
CN2703648Y (zh) | 墨盒 | |
CN101041299A (zh) | 液体容器 | |
CN101049765A (zh) | 液体容器 | |
CN1262422C (zh) | 液体盒及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 |
CN1533900A (zh) | 具有内置滑动旋转元件型容积泵的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1058262A (zh) | 液体容器 | |
CN2767163Y (zh) | 液体盒 | |
CN1410272A (zh) | 油墨盒 | |
CN1371810A (zh) | 一种墨盒装置以及灌装该墨盒装置的方法和装置 | |
CN2582878Y (zh) | 油墨盒 | |
CN2803706Y (zh) | 墨盒、阀装置和喷墨记录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