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6646A - 电镀用滚筒 - Google Patents

电镀用滚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6646A
CN101016646A CN 200710002071 CN200710002071A CN101016646A CN 101016646 A CN101016646 A CN 101016646A CN 200710002071 CN200710002071 CN 200710002071 CN 200710002071 A CN200710002071 A CN 200710002071A CN 101016646 A CN101016646 A CN 101016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sporium
constituent material
roller
pla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020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6646B (zh
Inventor
木田贵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KUDA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KUDA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KUDA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KUDA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6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6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16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6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用滚筒,该电镀用滚筒相对于因与被电镀件接触而引起的磨耗可实现长寿命化,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电镀用滚筒,设有具有透水性的筒状本体部(2)和设置在其两端部的端壁(3),本体部(2),是通过将周壁构成材料(10)沿着旋转轴直接重合并连结多片而形成的,所述周壁构成材料(10)与旋转轴直交并被切割成如圆形的薄板状,在各周壁构成材料(10)上,为了在与处于重合关系的周壁构成材料(10)之间形成透水孔,在板厚方向形成有凹陷的凹部(11)。

Description

电镀用滚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比较小的物品进行电镀时使用的电镀用滚筒。
背景技术
在对以螺栓、螺母、垫圈为代表的比较小的小型部件或电气部件等进行电镀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滚筒电镀法(ハ*レルメツキ法)。在该滚筒电镀法中,在截面形状为中空的正六边形的方筒形的笼子(在此称作滚筒)中,投入被电镀件,以半沉下的状态将该滚筒整体浸渍在电镀液中,使该滚筒围绕筒轴旋转。另外,可在滚筒内投入片状的供电部件或者设置电极,在这些部件与被电镀件接触的状态下施加阴极电流。
为了使这种滚筒具有对电镀液的耐性、并且不会附着电镀液,一般通过树脂形成。另外,由于在滚筒的内外需要使电镀液流通,所以,滚筒的周壁通过设有网孔的板状部件或多孔板等形成(参照专利文献1等)。
作为形成滚筒的结构之一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即,将形成为马蹄形的多个框架板经由衬垫在轴向交替层叠,在框架板之间形成相当于衬垫部分的轴向间隙,通过该间隙使电镀液流通(参照专利文献2)。该滚筒提高了电镀液的透水性(提高滚筒的开孔率),用于使电镀液与被电镀件良好地接触。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818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54263号公报
在以往的滚筒中,由于通过设有网孔的板状部件或多孔板形成其周壁,所以在比较短的使用期间,在筒内面上会产生显著的磨耗。这主要是由于伴随着滚筒的旋转、被电镀件与设有网孔的板状部件或多孔板频繁接触的缘故。
这些带有网孔的板状部件或多孔板,由于壁厚为10mm左右在成本方面便达到了大致上限,所以在滚筒的长寿命化方面自然是有限的。即,具有滚筒的寿命短,运转成本高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交替层叠形成为马蹄形的多个框架板和衬垫而形成的滚筒中,组装所需的部件数增多,比较麻烦,所以具有提高了制造成本的问题。
另外,由于在滚筒的周向排列的衬垫的相互间隔较宽且为圆弧状,所以具有如果被电镀件过小、则将发生因挂住而引起的滞留,甚至被电镀件从滚筒脱落的问题(即,在被电镀件的大小方面有限制,缺乏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用滚筒,该电镀用滚筒相对于因与被电镀件接触而引起的磨耗可实现长寿命化,因此可以降低运转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用滚筒,该电镀用滚筒可以将制造成本抑制为低成本,并可以提高对于被电镀件的尺寸通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结构。
即,本发明的电镀用滚筒,具有本体部和端壁,所述本体部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周壁形成为两端开放的筒状,所述端壁以封闭该本体部的两端部的状态进行设置,在本体部内收纳有被电镀件,以沿着该本体部的筒轴设定的旋转轴为中心使滚筒旋转,同时,使滚筒的一部分浸渍在电镀液中。
本体部,是通过将周壁构成材料沿着旋转轴直接重合并连结多片而形成的,所述周壁构成材料与旋转轴直交并被切割成如圆形的薄板状。另外,在各周壁构成材料上,为了在与处于重合关系的周壁构成材料之间形成有透水孔,在板厚方向形成有凹陷的凹部。
这样,周壁构成材料和周壁构成材料相互“直接”重合、在两者之间没有夹设衬垫那样的其它部件是非常重要的。即,由于仅通过周壁构成材料和端壁进行组装,所以部件数量少、组装容易,同时,可以实现低成本化。另外,由于周壁构成材料和周壁构成材料相互直接重合,所以组装强度高、没有因旋转振动等而导致结合缓慢的问题。
周壁构成材料,可以任意设定沿着端壁的径向的尺寸(作为本体部的周壁的壁厚),通过使该部分比较厚,相对于因与被电镀件接触而产生的磨耗可以实现长寿命化。因此,可以降低运转成本。
另外,由于直接重合周壁构成材料与周壁构成材料,并通过设置在周壁构成材料自身上的凹部形成透水孔,所以,在滚筒的周向,透水孔的相互间隔可以确保适当的尺寸。因此,可以防止被电镀件被挂住或脱落,另外也可以将透水孔的开孔程度适当地设定为不过大的程度,所以,可以提高对较小的被电镀件的通用性。
凹部的开口形状,最好形成为与本体部的旋转轴方向相比旋转方向较长。由此,可以防止在凹部(透水孔)内因电镀液的表面张力而引起的膜膨胀,不会妨碍滚筒内外的电镀液的流通,因此,可以获得厚度均一的并且没有未电镀位置的高品质的电镀件。
在周壁构成材料中,最好在板厚的两侧面以配置成锯齿状的方式形成凹部。这样,在制造周壁构成材料的阶段(树脂浇注法等),在其两面的收缩强度方面可以取得平衡,具有在硬化时难以产生翘曲、裂纹的优点。
周壁构成材料最好全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这样,作为部件种类的一种即可,所以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并且即使在向滚筒进行组装时,也可以容易地进行。
本发明的电镀用滚筒,相对于由于与被电镀件的接触而产生的磨耗可以实现长寿命化,因此可以降低运行的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电镀用滚筒,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对被电镀件的尺寸的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滚筒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与图1对应的正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部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滚筒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设置在周壁构成材料上的凹部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与图7不同的其它的凹部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至图5表示本发明的电镀用滚筒1的第一实施方式。该滚筒1具有本体部2和设置在该本体部2的两端部的端壁3,本体部2形成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端壁3以封闭该本体部2的两端部的状态与该本体部2结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体部2形成为剖面形状为中空的正六边形的方筒形,以除去其中一面(仿照正六边形的一边的面)的状态在此处设置被电镀件用的工件通口5。
通过该工件通口5可以向形成在本体部的2的内部(通过端壁3包围两端的范围)的空洞中收纳或取出被电镀件。在进行电镀处理时,在该工件通口5上安装树脂制的盖(省略图示),以防止收纳在本体部2内的被电镀件脱落。
端壁3形成为圆板形。从图3可知,在本体部2形成的方筒形状中,其筒轴位置Q和端壁3所成的圆板形的中心位置P不一致,两者在本体部2的工件通口5从端壁3的外周轮廓离开的方向上偏心。由此,可以确保在本体部2的工件通口5上安装盖的空间。
另外,在端壁3上朝向两外侧连结有旋转轴(省略图示),该旋转轴位于端壁3的中心位置P。因此,在滚筒1旋转时,相对于端壁3同心旋转,本体部2偏心旋转。由此,收纳在本体部2内的被电镀件的搅拌性进一步提高,被电镀件与电镀液的接触机会增加,其结果,可以获得厚度均一且没有未电镀部位的优质的电镀件。
另外,未必需要使本体部2和端壁3偏心,也可以同轴配置。
本体部2通过多个周壁构成材料10形成。所有的周壁构成材料10形成相同的形状,以使主体部2与其旋转轴(上述端壁3的中心位置P)直交的方式被切割成如圆形的薄板形状(中空正六边形)。周壁构成材料10是树脂制成的,特别是,为了具有对电镀液的耐性并且为了不附着电镀液,最好采用PVC、PP、丙烯酸类化合物等。
在该周壁构成材料10中,对于尺寸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与电镀处理效率、电镀槽的容积相对应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图4所示的端壁3的径向的尺寸W(相当于本体部2的壁厚尺寸)、图5所示的该周壁构成材料10自身的板厚t,分别设定为W=12mm,t=6mm。
在周壁构成材料10中,通过加大上述W尺寸,相对于因与被电镀件接触而产生的磨耗可以实现长寿命化。
如图5所示,在各周壁构成材料10上形成有凹部11,该凹部11在板厚t的两侧面配置成锯齿状并在板厚方向凹陷。凹部11的开口形状形成为与本体部2的旋转轴方向(深度d)相比在旋转方向(开口宽度b)变长的长方形。具体地,凹部11的深度d为2.5mm,开口宽度b为10mm。另外,在图示例中,虽然凹部11的开口形状为长方形,但是也可以为长圆形或椭圆形等。
通过将这种形状的周壁构成材料10沿着旋转轴(上述端部3的中心位置P)直接重合多片可以形成本体部2。周壁构成材料10的重合数(使用数量)可以与电镀处理效率、电镀槽的容积相对应。
另外,如图4所示,在整个周壁构成材料10上,在相当于正六边形的顶点部的6个位置和相当于各边部的中央部的5个位置共11个位置上,分别设置贯通板厚方向的螺栓通孔12。并且,在使所有的周壁构成材料10处于重合状态时,在各对应位置一致的螺栓通孔12中贯通有系杆13(参照图2)。
该系杆13具有大致相当于本体部2的轴向长度的长度,在其两端部沿着其轴心以规定的深度设置有内螺纹孔(省略图示)。另外,该系杆13是树脂制成的部件,最好为在金属杆上设置树脂涂层或树脂罩的部件,或者以金属杆为芯件在其周围包覆树脂层的嵌入成形部件。
另外,如图1~图3所示,也可以在端壁3上以与周壁构成材料10相同的配置设置螺栓通孔14。并且,在本体部2的两侧添加端壁3的状态下,通过从端壁3的两外侧向各螺旋通孔14插入螺栓15,并使该螺栓15与系杆13的各端部螺合,可以将本体部2和端部3进行连结。这样,本发明的滚筒1,除了系杆13、螺栓15等的结合部件,仅通过周壁构成材料10和端部3就可以进行组装。
从图5可知,若使各周壁构成材料10处于重合状态,则周壁构成材料10彼此在没有设置凹部11的部分成为直接重合的关系(面接触状态),在设置有凹部11的部分可以在其内侧确保长方形的开口。该凹部11的开口为在电镀时流通电镀液的透水孔。即,通过该凹部11,形成本体部2的周壁成为透水性的结构。
各周壁构成材料10,可以通过浇注成形等以高效率和低成本进行制造。通过适当地设定此时的凹部11的开口大小、形成密度,可以改变在本体部2中产生的透水孔的数量、即滚筒1的透水性(开口率)。
从以上的详细说明可知,在本发明的滚筒1中,通过使周壁构成材料10相互直接地重合,不需要衬垫那样的其他的部件,可以减少部件数量,使组装容易,并降低成本。并且,具有组装强度强、不会因旋转振动等而使结合松动的问题。
另外,可以防止被电镀件被挂住或脱落,具有对小被电镀件的通用性。
另外,在使用该滚筒1时,从相对于本体部2开盖的工件通口5收纳被电镀件及片状的供电部件,在关闭盖后,使该本体部2绕旋转轴(上述端壁3的中心位置P)旋转,同时,使该滚筒1的一部分浸渍在电镀液中。在该状态下,在设置在电镀槽内的阳极和滚筒1内的供电部件之间施加电压进行电镀处理。
另外,也可以在本体部2内设置电极来代替投入供电部件。在电镀处理结束后,从电镀槽中提出滚筒1、打开关闭本体部2的工件通口5的盖,取出电镀件。
如图6所示,本体部2可以是剖面形状形成为圆筒状的部件。此外,也可以是例如四方筒状的各种筒状。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本体部2的内周面设置突出的搅拌突起20、积极地进行被电镀件的搅拌。
设置在周壁构成材料10上的凹部11,如图7所示可以仅设置在板厚的一方面侧。另外,如图8所示,可以减小凹部11的邻接间隔、提高作为本体部2的透水性(开孔率)。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根据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电镀的种类没有任何限定。
本发明适用于在对以螺栓、螺母、垫圈为代表的比较小的小型部件或电气部件等进行电镀的情况下使用的电镀用滚筒。

Claims (4)

1.一种电镀用滚筒,具有本体部和端壁,所述本体部通过具有透水性的周壁形成为两端开放的筒状,所述端壁以封闭该本体部的两端部的状态进行设置,在本体部内可收纳被电镀件,以沿着本体部的筒轴设定的旋转轴为中心使滚筒旋转,同时,使滚筒的一部分浸渍在电镀液中,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用该电镀用滚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部,是通过将周壁构成材料沿着旋转轴直接重合并连结多片而形成的,所述周壁构成材料与旋转轴直交并被切割成如圆形的薄板状,
另外,在各周壁构成材料上,为了在与处于重合关系的周壁构成材料之间形成透水孔,在板厚方向形成有凹陷的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用滚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凹部的开口形状,形成为与本体部的旋转轴方向相比旋转方向较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用滚筒,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周壁构成材料中,在板厚的两侧面以配置成锯齿状的方式形成凹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镀用滚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周壁构成材料全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
CN2007100020715A 2006-01-18 2007-01-18 电镀用滚筒 Active CN1010166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0261A JP4843315B2 (ja) 2006-01-18 2006-01-18 メッキ用バレル
JP2006-010261 2006-01-18
JP2006010261 2006-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6646A true CN101016646A (zh) 2007-08-15
CN101016646B CN101016646B (zh) 2011-02-02

Family

ID=3844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0715A Active CN101016646B (zh) 2006-01-18 2007-01-18 电镀用滚筒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43315B2 (zh)
CN (1) CN10101664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2939A (zh) * 2011-04-01 2012-10-17 株式会社三隆制作 滚镀用的滚筒装置
CN104499036A (zh) * 2014-11-14 2015-04-08 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滚筒
CN104911680A (zh) * 2015-06-01 2015-09-16 凌晓东 电镀滚筒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00503A (zh) * 2015-10-08 2015-12-30 江苏宏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半月板翻转滤液的电镀滚筒
CN106319612A (zh) * 2015-06-29 2017-01-11 Ykk株式会社 能放入滚镀用滚筒内的容器以及应用了该容器的电镀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56767A (en) * 1980-09-22 1982-04-05 Kanagawaken Automatic measuring device for radon in air by electrode capturi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2939A (zh) * 2011-04-01 2012-10-17 株式会社三隆制作 滚镀用的滚筒装置
CN104499036A (zh) * 2014-11-14 2015-04-08 无锡信大气象传感网科技有限公司 电镀滚筒
CN104911680A (zh) * 2015-06-01 2015-09-16 凌晓东 电镀滚筒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19612A (zh) * 2015-06-29 2017-01-11 Ykk株式会社 能放入滚镀用滚筒内的容器以及应用了该容器的电镀方法
CN106319612B (zh) * 2015-06-29 2018-06-05 Ykk株式会社 能放入滚镀用滚筒内的容器以及应用了该容器的电镀方法
CN105200503A (zh) * 2015-10-08 2015-12-30 江苏宏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半月板翻转滤液的电镀滚筒
CN105200503B (zh) * 2015-10-08 2017-09-19 江苏宏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半月板翻转滤液的电镀滚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43315B2 (ja) 2011-12-21
CN101016646B (zh) 2011-02-02
JP2007191749A (ja) 200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6646B (zh) 电镀用滚筒
JP6602758B2 (ja) 混合部材、複数の混合部材のセット、及び、アキュムレータ
KR100636706B1 (ko) 유동상 생물막담체 및 열팽창과 냉각수축을 이용한 유동상 생물막담체의 조립방법
WO2007048935B1 (fr) Procede d'obtention d'un implant composite biocompatible
CN105324521A (zh) 阳极以及具备该阳极的高速电镀装置
US20160230299A1 (en) Drum electrode, method for producing drum electrode, plating device,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 molded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 porous body
CN105308222A (zh) 供电部件以及具备该供电部件的高速电镀装置
US20180371635A1 (en) Cathode system for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on microspheres
CN101498119B (zh) 沥青混合料再生烘干滚筒
JP2005281820A (ja) バレルメッキ装置
JP5581522B2 (ja) バレルめっき装置
KR100973563B1 (ko) 배럴 도금 장치
JP2006307310A (ja) バレルめっき装置
JP2009127070A (ja) めっき装置
JP4034287B2 (ja) クロムめっき用バレル装置
RU52401U1 (ru) Электролитическая ванна
JP4371879B2 (ja) バレルメッキ装置
JP2005054263A (ja) メッキ用のバレル
JP2005036249A (ja) バレルめっき装置
JP2008095143A (ja) メッキ用バレル
JP2006348317A (ja) 微小物の電解めっき装置及びめっき方法
CN216129700U (zh) 一种侧漏式振动电镀设备及具有其的生产线
CN201390793Y (zh) 电镀用滚镀桶
JP4919249B2 (ja) 電気分解用複合電極及び電気分解槽
KR100773893B1 (ko) 표면개질이 가능한 복수 배럴 장착형 도금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