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9666A -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9666A
CN101009666A CN 200610003038 CN200610003038A CN101009666A CN 101009666 A CN101009666 A CN 101009666A CN 200610003038 CN200610003038 CN 200610003038 CN 200610003038 A CN200610003038 A CN 200610003038A CN 101009666 A CN101009666 A CN 1010096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unit
scanning
user
sp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30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9666B (zh
Inventor
王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030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096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9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9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96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96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用户当前提交要发送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如果不是,则发送当前扫描的邮件,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否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B.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C.发送满足发送条件的邮件。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通过应用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控制邮件的发送过程,使合法用户的合法邮件能尽量避免邮件携带垃圾邮件特征而遭到删除的厄运,也能尽量避免垃圾邮件从本邮件系统中发送出去,净化了网络环境,提高了邮件使用者使用邮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邮件传输技术,尤指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电子邮件领域内,垃圾邮件越来越泛滥,不断泛滥的垃圾邮件不但增加了正常邮件使用者的处理时间,还浪费了邮件系统的宝贵资源,更加阻碍了用户获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因此垃圾邮件是目前网络通信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邮件发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客户端的撰写单元110和邮件发送单元120;以及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和邮件发送单元140。在图1中,用双线箭头表示邮件;单线箭头表示控制信息,该表示方法同样适用于本文的其他结构图。用户在客户端的撰写单元110中进行邮件的撰写,在用户撰写完邮件之后,由撰写单元110将邮件发送至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0;邮件发送单元120控制邮件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130;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发送单元140,将邮件发送至目的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正常的邮件由于包含了一些垃圾邮件的特征,因此导致邮件在进入一个正常的邮件系统时,会被这个正常邮件系统当作垃圾邮件而被删除或者被移入垃圾邮件箱内,因此造成接收这个正常邮件的用户不能收到这个邮件或由于该邮件位于垃圾邮件箱内被忽略,造成了重要信息的丢失。
另外,当邮件系统的合法用户正常发送邮件时,邮件系统基于对本系统用户的信任,通常会不通过反垃圾邮件的扫描过程,直接将邮件发送出去,甚至将接收该邮件的接收方地址直接存入系统的白名单,并在以后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信任任何来自这个接收方地址的邮件。这里的白名单是指:系统可以信任的用户名单。这样就使得垃圾邮件发送者通过木马或病毒程序等方法截获合法用户的邮箱,直接利用系统合法用户的邮箱大量缓慢发送垃圾邮件,以绕过接收方邮件系统的流量控制,造成对邮件系统服务器的垃圾邮件攻击。
由于目前的邮件系统所采用的反垃圾邮件策略,都是在一个邮件进入邮件系统时完成,目的是为了阻止垃圾邮件大量进入正常的邮件系统。因此在现有技术目前的邮件系统中,系统无法阻止由于合法用户发送含有垃圾邮件特征的邮件而被接收方系统删除或直接移入垃圾邮件箱的厄运,也不能积极地防范垃圾邮件发送者通过缓慢发送垃圾邮件而对其他邮件系统造成的攻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应用该系统能够对邮件进行发送控制,尽量避免垃圾邮件从邮件系统中发送出去。
本发明的又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邮件发送控制方法,应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邮件的发送进行控制,尽量避免垃圾邮件从邮件系统中发送出去、以及使合法邮件能够尽量避免因为携带垃圾邮件特征而被忽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的撰写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撰写单元将用户完成撰写的邮件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发送,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及扫描单元和扫描结果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负责接收撰写单元提交的邮件,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返回扫描结果,发送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
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接收控制及扫描单元返回的扫描结果,并指示用户进行邮件修改。
其中,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位于客户端;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位于邮件系统服务器,接收撰写单元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提交的邮件,并将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发送单元发送;
或者,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和控制及扫描单元均位于客户端;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发送邮件。
其中,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和控制及扫描单元均位于客户端;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发送邮件;
并且,邮件系统服务器中进一步包括,控制及扫描单元;
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控制及扫描单元,负责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返回扫描结果,将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发送单元。
另外,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提示修改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扫描结果控制单元的指示,向用户显示需要修改邮件。
其中,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包括:邮件发送控制单元和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
所述邮件发送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撰写单元提交的邮件,将邮件发送至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
所述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负责对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返回扫描结果,发送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
另外,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针对每个控制及扫描单元设置扫描结果记录单元,
所述扫描结果记录单元,负责记录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扫描邮件的结果。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用户当前提交要发送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如果不是,则发送当前扫描的邮件,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否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
B、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
C、发送满足发送条件的邮件。
另外,在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重新提交的邮件是否被修改,如果被修改,则执行步骤B;否则,拒绝发送当前重新提交的邮件。
另外,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未修改邮件次数和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
当判断出重新提交的邮件未被用户修改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未修改邮件次数加1,判断当前的未修改邮件次数是否超过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如果超过,则拒绝发送当前未被修改的邮件;否则,发送当前未被修改的邮件。
另外,步骤C进一步包括:对不满足发送条件的邮件提示用户修改,返回步骤B。
另外,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修改邮件次数和最大修改邮件次数;
当判断出重新提交的邮件被用户修改时,在执行步骤B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修改邮件次数加1;
相应的,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后,不满足发送条件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的修改邮件次数是否超过最大修改邮件次数,如果超过,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执行步骤B;否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并提示用户修改邮件的方法,执行步骤B。
其中,所述判断重新提交的邮件是否被修改为:判断邮件是否携带了修改标识或未修改标识;
相应的,用户修改邮件时,为修改后的邮件设置修改标识;用户未修改邮件时,为未修改的邮件设置未修改标识。
另外,为新撰写邮件设置修改标识,步骤A中在对邮件进行扫描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邮件是否携带修改标识,当携带修改标识时,进一步包括:将修改邮件次数加1。
另外,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用户最大发送邮件数和记录用户已发送邮件数;
用户成功发送邮件时,将用户已发送邮件数加1;
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提交邮件的用户的已发送邮件数是否已到达自身的最大发送邮件数,如果到达,则拒绝发送当前提交的邮件;否则,执行步骤A。
其中,步骤A和/或步骤B中所述对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在客户端执行、或在邮件系统服务器端执行、或在客户端和邮件系统服务器端均执行。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邮件发送系统中增加控制及扫描单元和扫描结果控制单元,对邮件进行垃圾邮件的扫描,当扫描得到当前需要发送的邮件为垃圾邮件时,则提示用户进行修改,如果用户不修改,则不发送邮件;直到用户将邮件修改成为正常邮件。通过应用该系统及方法,能够控制邮件的发送过程,使合法用户的合法邮件能尽量避免邮件携带垃圾邮件特征而遭到删除的厄运,也能尽量避免垃圾邮件从本邮件系统中发送出去,净化了网络环境,提高了邮件使用者使用邮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邮件发送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邮件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邮件发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又一邮件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另一邮件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在用户撰写完邮件到邮件从邮件系统服务器发送出去的过程中,对当前要发送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当邮件不为垃圾邮件时,则发送邮件,否则,提示用户进行修改;如果经过用户修改的邮件仍为垃圾邮件则拒绝发送该邮件,如果经过用户修改的邮件为正常邮件,则发送邮件。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2为本发明邮件发送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客户端除了包含邮件发送单元120之外,还增加了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和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并为撰写单元210新增了一些功能。在邮件系统服务器内除了包含邮件接收单元130和邮件发送单元140外,还增加了控制及扫描单元250和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其中,控制及扫描单元250包括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和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
其中,撰写单元210,用于为用户提供撰写及修改邮件的环境,在邮件的再次撰写中,如果邮件被用户修改,则将邮件设置修改标识;如果邮件未被修改标识,则将邮件设置未修改标识;如果邮件为首次撰写,则不加任何标识。将设置标识或未被设置标识的邮件提交给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0进行处理。
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0接收用户撰写或修改后提交的邮件,并将邮件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中控制及扫描单元250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
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用于控制邮件的发送。将携带未修改标识,并且没有超过系统最大未修改次数的邮件,发送至邮件发送单元140,对超过系统最大未修改次数的邮件拒绝发送;将新撰写邮件和携带修改标识的邮件发送至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进行垃圾邮件的扫描;并当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返回垃圾邮件指示时,根据系统设置的最大修改次数,指示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是返回垃圾邮件指示、或是邮件扫描结果。如果邮件超过了系统设置的最大修改次数,则指示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返回垃圾邮件指示;如果邮件未超过系统设置的最大修改次数,则指示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返回邮件扫描结果。其中,邮件扫描结果为:垃圾邮件指示和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
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用于对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发送的邮件进行是否为垃圾邮件的扫描,如果是垃圾邮件,则针对该垃圾邮件向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发送垃圾邮件指示,并根据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的指示向客户端的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返回垃圾邮件指示、或邮件扫描结果;如果不是垃圾邮件,则将邮件发送至邮件发送单元140。
邮件发送单元140,用于将邮件发送至邮件的目的地。
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用于记录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扫描邮件后的结果,以及记录未修改邮件发送次数和修改邮件次数。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是可选的。
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用于根据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1返回的结果指示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提示修改邮件。当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1返回的是垃圾邮件提示时,则指示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仅提示用户修改邮件;如果返回的是邮件扫描结果,则根据邮件扫描结果中该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提示修改邮件的方法。
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用于根据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指示向用户显示需修改邮件或修改邮件的方法。
本实施例方法的流程如图3所示,在执行本实施例方法之前,需预先设置系统的最大修改邮件次数和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并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中记录系统的修改邮件次数和系统的未修改邮件次数,由于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是可选的,因此当没有设置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时,可以将系统的修改邮件次数和系统的未修改邮件次数记录在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中。系统的最大修改邮件次数是用来限制系统中所有用户总共修改邮件的次数,以防止用户在修改邮件的过程中进行垃圾邮件的学习,进而避开系统的扫描。系统的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是用来限制系统中所有用户总共能未修改邮件的次数,以防止恶意的垃圾邮件发送者利用本系统进行垃圾邮件的攻击。
本实施例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301:用户通过客户端的撰写单元110完成邮件的撰写,并将当前撰写完的邮件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0、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130,提交到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当撰写单元110当前提交的是新撰写邮件,则需对新撰写邮件设置修改标识。撰写单元110在提交邮件之前,需记录当前完成撰写邮件的发送者及邮件内容,当需要用户对邮件进行修改时,以便确定用户是否对邮件进行了修改。
步骤302: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判断当前接收到的邮件是否携带了修改标识或是未修改标识,如果邮件携带了修改标识,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12。
步骤303: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中的系统修改邮件次数上加1,并将邮件发送至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在此,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还可以针对用户,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中对每个用户修改邮件的次数进行计数,以便日后对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
这里,在步骤301中撰写单元110也可以不为新撰写邮件设置修改标识,相应的,对新撰写邮件也不进行是否携带了修改标识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提交的新撰写邮件,则可以省去步骤302和步骤303直接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对当前接收到的邮件进行是否为垃圾邮件的扫描,如果是垃圾邮件,则执行步骤305;否则,执行步骤315。
步骤305: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向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返回针对当前扫描邮件的垃圾邮件指示。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接收到垃圾邮件指示后,则判断系统当前修改邮件的次数是否已经超过了系统设置的最大修改次数,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6: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指示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仅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返回垃圾邮件指示,指示当前扫描的邮件为垃圾邮件,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则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提示,提示用户的内容为,用户当前撰写的邮件为垃圾邮件并提示用户进行修改,执行步骤308。
步骤307: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指示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返回扫描邮件后的结果,其中包括垃圾邮件指示以及当前扫描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则根据当前扫描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得到针对这些原因提示用户进行邮件修改的方法,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提示,提示用户的内容为,用户当前撰写的邮件为垃圾邮件和提示用户修改邮件的方法。
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为了提示用户邮件修改的方法,需预先收集常见的邮件系统判断垃圾邮件的标准,对这些标准进行拆分并预先设置出对应的公用提示信息。当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返回成为垃圾邮件原因时,则可针对成为垃圾邮件原因得出提示用户修改邮件的方法,例如:
当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给出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附件含有以.exe或者.com结尾的程序;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部分邮件系统拒绝接收含有可执行文件,请检查附件是否为您自己添加,如果不是,请扫描病毒;如果是,并且必须发送的话,建议您采用压缩winzip或winrar软件并使用有密码方式对邮件进行压缩”。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发件人为空;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部分邮件系统不允许发送发件人为空的邮件,请仔细检查发件人地址栏是否真为空”。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主题为空;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部分邮件系统会将主体为空的邮件当作垃圾邮件处理,请填写一个主题或采用系统自动建议的主题”。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主题含有某个一般性敏感词汇如:“发票”;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xx主题如发票经常出现在垃圾邮件标题内,部分系统会将本邮件当作垃圾邮件处理,请修改主题,使用票据或报销凭证来降低成为垃圾邮件风险”。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正文为空;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部分邮件系统会将正文较短或为空的邮件当作垃圾邮件处理,请增加一定数量的文字,如果此邮件是用来告诉对方你的邮件地址,请接受系统自动建议的文字,例如:这是我的邮箱地址,保持联系”。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正文仅含有一个URL或图片连接;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部分邮件系统会将只含有URL或图片链接的邮件当作垃圾邮件处理,建议增加部分描述性文字,或去掉http://以降低风险”。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发送人数过多;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部分邮件系统严格限制发送超过50个接收人的邮件,请仔细检查您的发件人地址栏,或采取分批发送以降低风险”。
当邮件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为:邮件正文含有政治敏感性敏感词汇“xxx”;则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通过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的提示可以为:“由于词xxx是敏感词汇,有可能被当作垃圾邮件对待或被邮件过滤系统直接删除,请仔细检查是否为拼写错误,如果没有拼写错误建议您更换其他的表达方式如yyy”。
步骤308:用户根据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提示的修改内容,得知当前完成撰写的邮件为垃圾邮件,用户再次撰写邮件,此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修改或不修改邮件。当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向用户提示了修改方法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参考提示修改的方法进行修改。
步骤309:当用户完成再次撰写时,撰写单元210会将此次用户撰写完的邮件与该用户上次撰写完的邮件进行比较,判断用户是否对邮件进行了修改,如果用户进行了修改,则执行步骤310;否则,执行步骤311。
步骤310:撰写单元210在邮件上设置修改标识,并将邮件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提交至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返回步骤302。
步骤311:撰写单元210在邮件上设置未修改标识,并将邮件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0、邮件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提交至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返回步骤302。
步骤312: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系统的未修改邮件次数上加1。在此,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还可以针对用户,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中对每个用户未修改邮件的次数进行计数,以便日后对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
步骤313: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判断当前系统的未修改邮件次数是否已经超过系统设置的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14;否则,执行步骤315。
另外,还可以针对用户设置最大提醒次数,在没有超过系统的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时,执行步骤315之前,进一步判断该用户是否超过了自身的最大提醒次数,如果超过,则执行步骤315;否则,提醒用户该邮件可能会由于具有垃圾邮件的某些特征而在接收方的邮件系统中被删除,当提醒了一次之后,则在该用户的实际提醒次数上加1。
步骤314: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拒绝发送当前提交的邮件。
步骤315: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将当前提交的邮件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发送单元140,邮件发送单元140发送当前接收到的邮件。
在本实施例中的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继承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的功能,能够完成垃圾邮件的扫描并给出成为垃圾邮件的原因。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中针对每个用户设置一个该用户每天或每小时最多能够发送的邮件数。在步骤301和步骤302之间,当用户撰写完邮件,发送至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之后,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根据当前提交邮件的用户,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中查找,判断该用户是否已经到达了他所能发送邮件的最大值,如果到达,则拒绝发送;如果没有到达才能执行方法流程的步骤302。在用户发送邮件没有到达自身最多能够发送邮件数的情况下,则需要对用户发送的邮件进行计数,具体为:当用户的邮件经过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的扫描后,不为垃圾邮件,则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向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返回当前扫描的邮件不为垃圾邮件的指示,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则认为此次邮件可以成功发送,则在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中,针对当前成功通过扫描邮件的用户,在该用户的已发送邮件数上加1。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记录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扫描每封邮件后的结果,并针对每个用户设置该用户发送邮件的信息库,用于记录该用户邮件扫描的结果。每隔一段时间,系统管理员则可以查看信息库,从中获得用户发送邮件的信息,从中获得经常提交垃圾邮件的用户,以及偶尔提交垃圾邮件的用户,并针对这些信息建立一个用户黑名单。当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每次接收到用户提交的邮件时,则首先判断该邮件的用户是否在用户黑名单中,如果在,则直接拒绝该邮件的发送;否则,则执行图3中的步骤302。
如图2所示的邮件发送控制系统中垃圾邮件的扫描工作是在邮件系统服务器中进行。在实际应用中,垃圾邮件的扫描工作,还可以在客户端进行,或者在客户端和邮件系统服务器中同时进行。
在客户端进行的垃圾邮件扫描工作的邮件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在图4所示的邮件发送控制系统的结构中,客户端中包括:撰写单元210,控制及扫描单元250、邮件发送单元120、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提示修改控制单元280,控制及扫描单元250同样包括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和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在邮件系统服务器中包括:邮件接收单元130和邮件发送单元140。
与图2介绍的实施例不一样的是: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直接接收从撰写单元210提交来的邮件,并由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和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在客户端中完成邮件发送控制的操作,将符合发送条件得邮件发送给客户端中邮件发送单元120。客户端中的邮件发送单元120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邮件发送单元140将邮件直接发送出去,不需要再经过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发送控制。图4中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和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的功能均与图2中所示功能单元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详述。在图4所示的结构图中实现邮件发送控制的方法与上面实施例中介绍的方法的原理相同,不同的是:在步骤301、310和311中,客户端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直接接收从撰写单元210提交的邮件;在步骤315中,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120、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130和邮件发送单元140发送邮件。
在客户端和邮件系统服务器内均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工作的邮件发送控制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与图2介绍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用户提交的邮件需要经过客户端和邮件系统服务器双重的垃圾邮件扫描才能成功发送。也就是在客户端的撰写单元210和邮件发送单元120之间进一步增加了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和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客户端中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直接接收从撰写单元210提交来的邮件,并由客户端中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和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完成邮件发送控制的操作,将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发送给客户端中的邮件发送单元120;再由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接收单元130从客户端中的邮件发送单元120接收通过客户端扫描的邮件,当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接收到邮件后,即和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和扫描结果记录单元260共同完成对邮件再次扫描,实现邮件系统服务器的发送控制。并且,邮件经过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垃圾邮件扫描引擎252扫描之后,将垃圾邮件指示以及邮件扫描结果发送至客户端的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中,客户端的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在接收到邮件系统服务器中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发送来的消息后,即向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返回收到消息的响应。
在图5所示的结构图中实现邮件发送控制的方法与上面实施例中介绍的方法原理相同,只是在邮件系统服务器中重复执行了对邮件的垃圾邮件扫描操作。在客户端中对邮件进行发送控制的方法与实施例中介绍的方法相同,只是在执行步骤315时,当邮件通过客户端中的邮件发送单元120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之后,还需返回步骤302,由邮件系统服务器中邮件发送控制单元251对邮件进行发送控制;在邮件系统服务器中进行发送控制的方法与本实施例中介绍的方法原理相同,只是当执行到步骤306或307时,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则将邮件扫描结果返回给客户端的扫描结果控制单元270;此后,则在客户端内对邮件的发送控制,当邮件再次由客户端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时,则再在邮件系统服务器内进行对邮件的发送控制,直至邮件满足发送条件时,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中邮件发送单元140进行发送。此时,在客户端和邮件系统服务器中都存在自身的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和最大修改邮件次数,并分别对邮件的进行未修改或是修改的计数,因此当邮件经过了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252扫描之后,则需要对邮件进行标识,用以区别是邮件已经在邮件系统服务器中进行过扫描。
在本发明中,垃圾邮件指示也可以称为邮件扫描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包括客户端的撰写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撰写单元将用户完成撰写的邮件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发送,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及扫描单元和扫描结果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负责接收撰写单元提交的邮件,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返回扫描结果,发送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
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接收控制及扫描单元返回的扫描结果,并指示用户进行邮件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位于客户端;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位于邮件系统服务器,接收撰写单元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提交的邮件,并将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发送单元发送;
或者,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和控制及扫描单元均位于客户端;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发送邮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结果控制单元和控制及扫描单元均位于客户端;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通过客户端的邮件发送单元、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和邮件发送单元发送邮件;
并且,邮件系统服务器中进一步包括,控制及扫描单元;
所述邮件系统服务器中的控制及扫描单元,负责通过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接收单元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邮件,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返回扫描结果,将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发送至邮件系统服务器的邮件发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提示修改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扫描结果控制单元的指示,向用户显示需要修改邮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及扫描单元包括:邮件发送控制单元和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
所述邮件发送控制单元,负责接收撰写单元提交的邮件,将邮件发送至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
所述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负责对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向扫描结果控制单元返回扫描结果,发送符合发送条件的邮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针对每个控制及扫描单元设置扫描结果记录单元,
所述扫描结果记录单元,负责记录垃圾邮件扫描引擎单元扫描邮件的结果。
7、一种邮件发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用户当前提交要发送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判断是否为垃圾邮件,如果不是,则发送当前扫描的邮件,结束当前处理流程;否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
B、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
C、发送满足发送条件的邮件。
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判断重新提交的邮件是否被修改,如果被修改,则执行步骤B;否则,拒绝发送当前重新提交的邮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未修改邮件次数和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
当判断出重新提交的邮件未被用户修改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未修改邮件次数加1,判断当前的未修改邮件次数是否超过最大未修改邮件次数,如果超过,则拒绝发送当前未被修改的邮件;否则,发送当前未被修改的邮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进一步包括:对不满足发送条件的邮件提示用户修改,返回步骤B。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修改邮件次数和最大修改邮件次数;
当判断出重新提交的邮件被用户修改时,在执行步骤B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修改邮件次数加1;
相应的,对用户重新提交的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后,不满足发送条件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的修改邮件次数是否超过最大修改邮件次数,如果超过,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执行步骤B;否则,提示用户修改当前提交的邮件,并提示用户修改邮件的方法,执行步骤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重新提交的邮件是否被修改为:判断邮件是否携带了修改标识或未修改标识;
相应的,用户修改邮件时,为修改后的邮件设置修改标识;用户未修改邮件时,为未修改的邮件设置未修改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新撰写邮件设置修改标识,步骤A中在对邮件进行扫描之前进一步包括:
判断邮件是否携带修改标识,当携带修改标识时,进一步包括:将修改邮件次数加1。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用户最大发送邮件数和记录用户已发送邮件数;
用户成功发送邮件时,将用户已发送邮件数加1;
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当前提交邮件的用户的已发送邮件数是否已到达自身的最大发送邮件数,如果到达,则拒绝发送当前提交的邮件;否则,执行步骤A。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或步骤B中所述对邮件进行垃圾邮件扫描在客户端执行、或在邮件系统服务器端执行、或在客户端和邮件系统服务器端均执行。
CN200610003038XA 2006-01-26 2006-01-26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10096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03038XA CN101009666B (zh) 2006-01-26 2006-01-26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03038XA CN101009666B (zh) 2006-01-26 2006-01-26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9666A true CN101009666A (zh) 2007-08-01
CN101009666B CN101009666B (zh) 2011-12-28

Family

ID=38697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3038XA Active CN101009666B (zh) 2006-01-26 2006-01-26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966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491A (zh) * 2015-03-11 2015-06-1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14160B (zh) * 2013-12-27 2016-08-24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游戏中敏感词过滤方法及系统
CN108768819A (zh) * 2018-03-08 2018-11-06 成都美美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营销邮件送达效果预防性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9639562A (zh) * 2018-11-15 2019-04-16 厦门笨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绕过防垃圾邮件的邮件营销方法
CN111274046A (zh) * 2020-01-16 2020-06-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的合法性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389854A (zh) * 2021-12-22 2022-04-22 杭州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恶意电子邮件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5567476A (zh) * 2022-09-28 2023-01-03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垃圾邮件检测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16C (zh) * 2001-01-23 2004-04-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互联网中过滤电子邮件内容的方法
US7711779B2 (en) * 2003-06-20 2010-05-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vention of outgoing spa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4160B (zh) * 2013-12-27 2016-08-24 北京像素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游戏中敏感词过滤方法及系统
CN104702491A (zh) * 2015-03-11 2015-06-1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8768819A (zh) * 2018-03-08 2018-11-06 成都美美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营销邮件送达效果预防性检查方法及装置
CN109639562A (zh) * 2018-11-15 2019-04-16 厦门笨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绕过防垃圾邮件的邮件营销方法
CN111274046A (zh) * 2020-01-16 2020-06-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调用的合法性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389854A (zh) * 2021-12-22 2022-04-22 杭州美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恶意电子邮件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5567476A (zh) * 2022-09-28 2023-01-03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垃圾邮件检测方法、装置、处理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9666B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6182B2 (en)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unsolicited electronic messages by identifying sender's addresses
CN101009666B (zh) 一种邮件发送控制系统及方法
US7469292B2 (en) Managing electronic messages using contact information
US7664812B2 (en) Phonetic filtering of undesired email messages
US8135779B2 (en) Method, system, apparatus,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filtering out spam more efficiently
WO2004013796A1 (en)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unsolicited electronic messages by identifying sender’s addresses
US7930351B2 (en) Identifying undesired email messages having attachments
US746112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d-user extensible electronic mail
US93694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2003002373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ltering messages
EP1087321A1 (en) A method of manipulating an already sent E-Mail and a corresponding server
US20120284805A1 (en) System for eliminating unauthorized electronic mail
CN1977263A (zh) 使用行业试探法过滤电子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JPH1139236A (ja) 電子メールの処理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KR20080067352A (ko) 필터 처리 시스템, 음성 및 팩스 메시지와 대화하는 방법,및 메일 서버 방법
WO200707760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684982A (zh) 垃圾邮件的过滤处理方法和系统
US2002014778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e-mail server for detecting an undesired e-mail
CN100334579C (zh) 发布邮件地址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JP2002149571A (ja) ダイアリー形式を用いた電子メールの表示及び制御方法
US20030088705A1 (en) Electronic mail system, mail server and mail terminal
JP4138518B2 (ja) メール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US8874646B2 (en) Message managing system, message manag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or that method execution
JP2003273934A (ja) 電子メール管理方法
JP2003178009A (ja) メッセージ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