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3942A -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3942A
CN101003942A CN 200610151216 CN200610151216A CN101003942A CN 101003942 A CN101003942 A CN 101003942A CN 200610151216 CN200610151216 CN 200610151216 CN 200610151216 A CN200610151216 A CN 200610151216A CN 101003942 A CN101003942 A CN 101003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iber
silicon carbide
coat
hours
vacuum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1512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7804C (zh
Inventor
康鹏超
武高辉
王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B2006101512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780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3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3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78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78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amic Product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准备原料并将原料装入真空球磨罐中;(二)将原料制成混合干粉;(三)制备浆料;(四)干燥处理及烧结,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本发明制备的碳化硅涂层厚度在20纳米~1.5微米之间,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专用设备和先驱气体,使得制备成本比原有方法降低40%~55%。

Description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密度及优良的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补强增韧,使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耐热冲击等性能大大提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等高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与树脂基的相比具有耐高温、不老化、导电、抗原子氧侵蚀、空间不气化等优异特性,是迄今为止用于空间环境、高温环境中比强度、比刚度最高的复合材料,但是碳纤维与Al、Mg、Ti等金属相复合时会产生不同的界面反应,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另一方面,碳纤维与Al、Mg、Fe等金属的电极电位差较大,制成的复合材料耐蚀性较差;从而至今这类复合材料仍未大量投入使用;碳纤维表面涂层改性是解决上述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在碳纤维表面涂覆SiC是既解决碳纤维抗氧化性、抑制界面反应,又可以保证与Al、Mg等轻金属具有复合良好效果,但原有的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的方法需要专用的设备(PECVD或LPCVD设备)和先驱气体(氯硅烷或聚碳硅烷),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原有的碳纤维表面制备SiC涂层的方法需要专用的设备和先驱气体,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按照1∶1的摩尔比称取纯度为99.99%的Si粉和纯度为99.9%的C粉,将Si粉和C粉混合后装入真空球磨罐中,球料质量比为20~35∶1;(二)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01~0.2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30~51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0~24小时,用2%~5%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0~80℃的烘干箱中烘干5~10小时,得到混合干粉;(三)取80~12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10%的异辛酸铈稀土或异辛酸钇稀土与4~6克混合干粉混合并加入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5~15%的浆料;(四)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5~15分钟并同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0~100℃的温度干燥2~4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200~1600℃的条件下烧结0.5~2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的碳化硅涂层厚度在20纳米~1.5微米之间,制备过程中不需要专用设备和先驱气体,使得制备成本比原有方法降低了40%~55%。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一制备的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5000倍电子扫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十三制备的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放大50000倍的背散射电子扫描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制备的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10000倍电子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按照1∶1的摩尔比称取纯度为99.99%的Si粉和纯度为99.9%的C粉,将Si粉和C粉混合后装入真空球磨罐中,球料质量比为20~35∶1;(二)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01~0.2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30~51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0~24小时,用2~5%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0~80℃的烘干箱中烘干5~10小时,得到混合干粉;(三)取80~12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10%的异辛酸铈稀土或异辛酸钇稀土与4~6克混合干粉混合并加入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5~15%的浆料;(四)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5~15分钟并同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0~100℃的温度干燥2~4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200~1600℃的条件下烧结0.5~2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厚度在20纳米~1.5微米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05~0.18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50~50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2~20小时。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15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65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5小时。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用3%~4%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5~75℃的烘干箱中烘干6~8小时,得到混合干粉。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用3%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5℃的烘干箱中烘干8小时,得到混合干粉。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用4%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75℃的烘干箱中烘干6小时,得到混合干粉。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二)中用3.5%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70℃的烘干箱中烘干7小时,得到混合干粉。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取90~10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1~5%的异辛酸铈稀土与4~6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6~14%的浆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的厚度为1.2~1.5um。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取9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2~4.6%的异辛酸铈稀土与4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7~13%的浆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的厚度为1.1~1.3um。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取10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3~4.5%的异辛酸铈稀土与6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8~12%的浆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的厚度为1.0~1.2um。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取95ml固体质量含量为4%的异辛酸铈稀土与5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15%的浆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的厚度为1.5um,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用电子显微镜观察,5000倍电子扫描图如图1所示:图1中涂层致密均匀,厚度为1.5微米。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取95ml固体质量含量为4%的异辛酸铈稀土与5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11%的浆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三)中取95ml固体质量含量为4%的异辛酸铈稀土与5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5%的浆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的厚度为20nm,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的背散射放大50000倍电子扫描图如图2所示:SiC涂层致密均匀,厚度大约为20nm。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碳纤维为M40碳纤维、M55碳纤维、T700碳纤维或碳纤维编织物,碳纤维编织物为T300碳纤维布。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8~12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5~95℃的温度干燥2.5~3.5小时。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10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80℃的温度干燥3小时。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300~1500℃的条件下烧结1~1.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600℃的条件下烧结0.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4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200℃的条件下烧结1.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M55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15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80℃的温度干燥4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600℃的条件下烧结0.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T700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10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80℃的温度干燥3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200℃的条件下烧结1.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步骤(四)中将T300碳纤维布放入浆料中浸渍10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布放入烘干箱中以100℃的温度干燥2.5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4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布。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本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按照1∶1的摩尔比称取纯度为99.99%的Si粉和纯度为99.9%的C粉,将Si粉和C粉混合后装入真空球磨罐中,球料质量比为30∶1;(二)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2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50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5小时,用5%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0℃的烘干箱中烘干8小时,得到混合干粉;(三)取100ml固体质量含量为4%的异辛酸铈稀土与5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10%的浆料;(四)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10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0℃的温度干燥2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4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厚度为500纳米,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用电子显微镜观察,10000倍电子扫描图如图3所示,图3中涂层表面光滑,涂层厚度为500nm。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本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按照1∶1的摩尔比称取纯度为99.99%的Si粉和纯度为99.9%的C粉,将Si粉和C粉混合后装入真空球磨罐中,球料质量比为28∶1;(二)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15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50~50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8小时,用4%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80℃的烘干箱中烘干8小时,得到混合干粉;(三)取100ml固体质量含量为10%的异辛酸钇稀土与5克混合干粉混合并用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5~6%的浆料;(四)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15分钟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0℃的温度干燥2~4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300℃的条件下烧结0.5~1.0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本实施方式制备的碳化硅涂层的厚度为20~100nm。

Claims (10)

1、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一)按照1∶1的摩尔比称取纯度为99.99%的Si粉和纯度为99.9%的C粉,将Si粉和C粉混合后装入真空球磨罐中,球料质量比为20~35∶1;(二)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01~0.2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30~51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0~24小时,用2%~5%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0~80℃的烘干箱中烘干5~10小时,得到混合干粉;(三)取80~12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10%的异辛酸铈稀土或异辛酸钇稀土与4~6克混合干粉混合并加入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5~15%的浆料;(四)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5~15分钟并同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0~100℃的温度干燥2~4小时,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200~1600℃的条件下烧结0.5~2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球磨罐抽真空后充入0.05~0.18个大气压的纯度为99.9999%的Ar气,将球磨罐置于高能球磨机上以450~500转/分钟的速度球磨12~2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3%~4%的盐酸对球磨后的粉体进行酸洗,酸洗后用蒸馏水水洗,在65~75℃的烘干箱中烘干6~8小时,得到混合干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取90~100ml固体质量含量为3.1~5%的异辛酸铈稀土与4~6克混合干粉混合并加入分析纯级的乙醇或汽油调成质量浓度为6~14%的浆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碳纤维为M40碳纤维、M55碳纤维、T700碳纤维或碳纤维编织物,碳纤维编织物为T300碳纤维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碳纤维放入浆料中浸渍8~12分钟并同时对浆料进行超声波震荡,将浸渍后的碳纤维放入烘干箱中以65~95℃的温度干燥2.5~3.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300~1500℃的条件下烧结1~1.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600℃的条件下烧结0.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400℃的条件下烧结1.0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干燥后的碳纤维放入真空炉中,将真空炉抽真空到10-2Pa后通入纯度为99.9999%的氩气并在1200℃的条件下烧结1.5小时,得到表面具有碳化硅涂层的碳纤维。
CNB2006101512163A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780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12163A CN100497804C (zh)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12163A CN100497804C (zh)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3942A true CN101003942A (zh) 2007-07-25
CN100497804C CN100497804C (zh) 2009-06-10

Family

ID=38703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12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7804C (zh) 2006-12-29 2006-12-29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7804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0377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发热体加热炉内碳素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的方法
CN103570352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发热体加热炉内碳素材料表面原位反应烧结SiC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993475A (zh) * 2014-05-27 2014-08-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包覆SiC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4264455A (zh) * 2014-09-24 2015-01-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纤维表面碳化硅涂层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CN104532549A (zh) * 2014-12-10 2015-04-22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快速获取碳/碳化硅同轴纤维的方法及应用
CN105130498A (zh) * 2015-07-02 2015-12-09 甘肃郝氏炭纤维有限公司 应用反应扩散法在碳材料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CN105350294A (zh) * 2015-10-29 2016-02-24 燕山大学 一种镀碳化硅层的短切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696A (zh) * 2017-11-27 2018-06-08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空心SiC/C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41819A (zh) * 2019-12-13 2020-04-2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SiC-Si3N4-碳纤维复合的防弹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92416A (zh) * 2020-07-27 2020-11-06 贵阳天龙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陶刹车盘的制备方法
CN114541136A (zh) * 2022-01-27 2022-05-27 江苏亨睿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碳纤维吸波性能的改性碳化硅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0352B (zh) * 2012-08-01 2015-06-03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发热体加热炉内碳素材料表面原位反应烧结SiC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570352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发热体加热炉内碳素材料表面原位反应烧结SiC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3570377A (zh) * 2012-08-01 2014-02-12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发热体加热炉内碳素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的方法
CN103570377B (zh) * 2012-08-01 2015-04-01 苏州宏久航空防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发热体加热炉内碳素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的方法
CN103993475A (zh) * 2014-05-27 2014-08-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包覆SiC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4264455A (zh) * 2014-09-24 2015-01-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纤维表面碳化硅涂层的低成本制备方法
CN104532549A (zh) * 2014-12-10 2015-04-22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快速获取碳/碳化硅同轴纤维的方法及应用
CN104532549B (zh) * 2014-12-10 2016-08-31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快速获取碳/碳化硅同轴纤维的方法及应用
CN105130498A (zh) * 2015-07-02 2015-12-09 甘肃郝氏炭纤维有限公司 应用反应扩散法在碳材料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CN105350294A (zh) * 2015-10-29 2016-02-24 燕山大学 一种镀碳化硅层的短切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50294B (zh) * 2015-10-29 2018-04-03 燕山大学 一种镀碳化硅层的短切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9696A (zh) * 2017-11-27 2018-06-08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一种空心SiC/C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41819A (zh) * 2019-12-13 2020-04-21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SiC-Si3N4-碳纤维复合的防弹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92416A (zh) * 2020-07-27 2020-11-06 贵阳天龙摩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陶刹车盘的制备方法
CN114541136A (zh) * 2022-01-27 2022-05-27 江苏亨睿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碳纤维吸波性能的改性碳化硅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7804C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7804C (zh) 一种在碳纤维表面制备碳化硅涂层的方法
Xin et al. Ablative property and mechanism of C/C-ZrB2-ZrC-SiC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SiC networks under plasma flame
CN110256082B (zh) 反应烧结制备单晶碳化硅纳米纤维/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Li et al. Fabrication of 2D C/ZrC–SiC composite and its structural evolution under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up to 1800° C
CN102718539B (zh) 碳/碳/碳化硅复合材料保温筒及制备方法
CN114276142B (zh) 一种涂敷-反应熔渗制备多元超高温陶瓷涂层的方法
Feng et al. A composite structural high-temperature-resistant adhesive based on in-situ grown mullite whiskers
Zha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f/ZrB2-SiC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a hybrid technique based on slurry impregnation, polymer infiltration and pyrolysis and low-temperature hot pressing
Yang et al. Effects of the single layer CVD SiC interphas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SiC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PIP process
Chen et al. Water vapor corrosion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air sprayed bi-layer Yb2Si2O7/SiC and tri-layer Yb2Si2O7/(SiCw-Mullite)/SiC 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
Chen et al. Thermal cycling behavior of La2Zr2O7/Yb2Si2O7/SiC coated PIP Cf/SiC composites under burner rig tests
CN109678540A (zh) Bn纳米管界面相强韧化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In-situ synthesis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silicon nitride nanowires on carbon fiber fabrics
Fang et al. Influence of hydrothermal carbon coat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CF/ZrB2/SiBCN prepared by slurry injection
Liu et al. Preparation of MoSi2-SiB6 oxidation inhibition coating on graphite by spark plasma sintering method
Xu et al. Oxidation behavior of 3D SiCf/SiBCN composites at 800–1200° C
Wang et al. Recovery in oxidation behavior of damaged SiCZrB2/SiC coating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Zhang et al. Fabrication of carbon-coated boron carbide particle and its role in the reaction bonding of boron carbide by silicon infiltration
CN102674874A (zh) 一种ZrC-SiC-LaB6三元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ia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C–ZrC composites with matrix modification by slurry infiltration
Yang et al. ZrB2 coating for the oxidation protection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ilicon carbide matrix composites
Yang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pressed SiC nanofiber reinforced SiC composites
Tang et 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C/SiC joints reinforced by in-situ growth SiC nanowires
JP2010070421A (ja) SiC繊維強化型SiC複合材料の製造方法
Wang et al. In situ growth of SiC nanowires toughened preceramic resin-based adhesive for connecting Cf/C composite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