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3442A -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3442A
CN101003442A CN 200610063862 CN200610063862A CN101003442A CN 101003442 A CN101003442 A CN 101003442A CN 200610063862 CN200610063862 CN 200610063862 CN 200610063862 A CN200610063862 A CN 200610063862A CN 101003442 A CN101003442 A CN 101003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chelates
fertilizer
microbial fertiliz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638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3442B (zh
Inventor
李秀荣
王心歌
魏亚新
刘克俭
韩友庆
陈明
李铁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UI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HUI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HUI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HUISEN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638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03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3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3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3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3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型微量元素鳌合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蛋白废弃物原料水解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使其与复合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等)两者科学地融合而成生物有机螯合微肥。该肥料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肥料领域中的菌种及其组配物,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营养”,化肥和平衡施肥技术的出现,是第一次农业产业革命的产物和重要标志。我国目前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美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全年总用量约为1.2亿吨。最近10年我国化肥总用量增加了90.7%,目前每公顷施用量达184公顷纯氮,合每亩12.3公斤,北方高产地区化学氮肥每公顷用量达500公斤,合每亩33.3公斤,而粮食总产量仅增加了9.1%,氮素化肥的损失率高达45%,这意味着年损失1000亿元以上和大量的能源被浪费。由于不合理施用化肥的情况正日趋严重,使土地有机质减少,土地板结,肥力下降,造成农作物产量及品质下降,环境严重污染。例如,长期过量使用氮肥,会在农作物体内及环境中产生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直接的毒害作用,而磷肥含镉量高,镉是毒性很强的物质。还有间接的污染。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上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氮素肥料的大量使用。所以,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破坏了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中的正常循环与转化,污染环境,同时也由此破坏了生物彼此间的相互推动与依存关系,以及对环境的正常改造,结果必然出现种种严重问题并恶性循环。
微生物肥料生产成本低,应用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减少化肥施用量,因此,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绿色的要求,加上城市、农村对废弃物消纳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无害化、肥料化。所以,微生物肥料同样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国际上微生物肥料使用的菌种范围很广,有各种根瘤菌、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光合细菌等。近年来报道的菌种也越来越多。日本发明的EM菌和酵素菌分别含有5科、10属、80种和3属24种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可见国际上用于生产微生物肥料的菌种种类之多。到目前,世界上至少有70多个国家在研究、生产和推广使用微生物肥料。除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外,许多中等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研究和生产微生物肥料的水平也在迅速提高。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发展微生物肥料事业,目前该项事业在我国正处于建国已来的第四个大发展期。到2002年底,全国已有微生物肥料企业400-500家,其中一半以上是未获生产许可的企业,年总产量约在200万吨以上。根据农业部2003年第238号公告公布的数字,获得国家质检中心登记的微生物肥料产品约150个,现在实际获得登记的产品数量应高于该数字。
微生物肥料能够促进农作物增产,能促作物增产原因很多,如有的能直接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有的能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而有的能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节植物生长,还有的能产生抑病作用间接促进作物生长有的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而国际国内普遍认为,微生物肥料之所以有增产作用,不是靠单纯的固氮或解磷、解钾,而是靠系列综合生物化学作用的一种结果。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灌溉措施,如喷灌、滴灌、膜上灌等。
喷灌即喷洒灌溉,用压力管道输水,再由喷头将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雨滴,均匀地洒落在地面,湿润土壤并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一种灌水方式,喷灌所需压力一般由水泵加压或是利用地形自然落差获得。喷灌技术在国外已有100年的历史,我国从此70年代开始发展喷灌技术。美国80年,代喷灌面积1.5亿亩,全部灌溉面积的37%,以色列几乎是喷微灌和滴灌。
滴灌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由于滴水流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紧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它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滴灌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广。我国微灌技术的发展也是始于滴灌技术。从1974年引进墨西哥滴灌设备开始,当时仅有3个试点,面积约80亩,各试点都取得了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我国北方滴灌发展速度较快,辽宁省的苹果滴灌发展较早,面积大,1980年曾达13万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以后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也都进行了果树、蔬菜,以及大田粮食作物的滴灌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滴灌适合于蔬菜、果树、花卉以及垄向种植的作物,各种土壤条件都适用。便于实施化学灌溉,如:灌溉施肥,可以达到控制灌溉,在蔬菜保护地采用滴灌技术效果最佳。
微灌是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和养分,利用专门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地施于作物根层所在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
微灌是当今世界上用水最省、灌水质量最好的现代灌水技术。20世纪70年代初,微灌成为一种完备的灌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至1991年全世界微灌面积约18万hm2。1992年我国微灌面积达3.4万hm2。微灌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灌溉。
农作物采用喷滴灌已成为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灌溉技术措施,然而喷滴灌技术必须与相应的施肥技术配套,才能提高农作物对养料的吸收率,否则,会导致成本增高,化肥利用率低。但是,当前喷、滴灌最大缺点就是滴头出流孔口小,流速低,因此堵塞问题严重。对灌溉水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过滤和处理。目前我国还都只注意到防止物理堵塞,而同样严重的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发明内容
针对喷滴灌施肥技术必须要有合适的肥料品种,现在化肥除氮肥外,磷钾肥料水融性差,杂质多,既不经济,又易堵塞喷头,现有微生物肥料存在应用中效果不明显等局限。同时,现有化肥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成本较高,产品的价格也相应较高。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水溶性好,利用率高的喷滴灌专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具体涉及将蛋白原料水解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使其与复合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科学地融合而获得。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已具备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
本发明所涉及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将蛋白质原料水解后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与其螯合制得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群相融合。其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由联合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四种菌种组成,其中每克联合固氮、解磷、解钾、芽孢杆菌生物菌剂中的四种微生物含量均不少于1亿个。该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具有吸收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等优点,并具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制备方法。通过将以驴骨头、驴皮、棉籽饼、蹄角等蛋白质、金属元素(Fe、Cu、Zn、Mn、Se、B、Mo、Ca、Mg、N、P、K等)的化合物、有益微生物菌等为原料。经蛋白水解、螯合等工艺制成,其主要成分为: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有益微生物菌组成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
本发明的实现通过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获得复合氨基酸原料的过程,将以驴骨头、驴皮、棉籽饼、蹄角等蛋白原料加入反应釜内,按体积比计,加水20%-30%,同时加入15%-30%的4mol/L Ba(OH)2和1.0%-2.0%的6mol/L NaOH,在100℃-110℃条件下水解,并保持6-8h,将水解液冷却至60℃,获得复合氨基酸原料。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获得氨基酸螯合物的过程,按重量百分比计,将上述水解获得的复合氨基酸原料依次加入硫酸锌4.5%-8.2%、硫酸锰1.0%-1.9%、硫酸亚铁0.6%-1.4%、硫酸铜0.05%-1.0%、钼酸铵0.5%-1.9%、硼酸1.5%-1.9%、磷酸氢二钾0.2%-1%、重过磷酸钙1.5%-6.5%、硫酸钙0.3%-5.0%、氯化钙0.5%-2.5%、磷酸铵20-65%硫酸钾8-15%,加热至95-110℃,并保持0.4-1.0h,将此螯合物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获得氨基酸螯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将氨基酸螯合物加入以重量百分比计0.01%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其由联合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四种菌种组成,通过融合而成生物螯合微生物肥料,即获得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产品。
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所涉及到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分别将联合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四种菌种经过发酵获得发酵产物,用重量比1∶1∶1∶1计混合。
该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报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联合固氮解磷解钾的微生物复合肥”(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84336.6),该发明所涉及到的联合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已保藏于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国际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三株菌分别为,具有固氮功能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pneumonaiae)CGMCC.No1642、具有解钾功能的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CGMCC.No1641和具有解磷功能的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megaterium)CGMCC.No1640,其菌种保藏证书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供原件,本发明提供了原菌种保藏证书的复印件。
另外一株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tles),中国科学院编号AS1.832提供,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
上述四种菌株大量接种后,不仅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和促生抑病功能,而且具有很强的抗逆性,适应在含5~7%Nacl培养基上生长,PH值达到9时亦能存活。磷细菌和钾细菌都在80℃,20分钟,零下50℃,0.5%水份的条件下亦能存活。说明抗盐、耐高温、抗旱、抗寒等抗逆特性极强。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复合生物肥,充分考虑到微生物菌种对于硼、锰、锌、钼、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耐受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对于设计合适的微量元素配比不仅对于保护本发明所涉及的菌种,而且对于实现本发明技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通过采用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相配合的优化方法,利用不同作物的盆栽试验和国内各地试验,考察不同配比及各主要成份不同含量水平的施用效果,确定出其最佳配比,最终确定了可用于生产氨基酸螯合物的配方。
本发明优先确定的微量元素化合物由以下组分按下列重量配比组成:硫酸锌4.5%-8.2%、硫酸锰1.0%-1.9%、硫酸亚铁0.6%-1.4%、硫酸铜0.05%-1.0%、钼酸铵0.5%-1.9%、硼酸1.5%-1.9%、磷酸氢二钾0.2%-1%、重过磷酸钙1.5%-6.5%、硫酸钙0.3%-5.0%、氯化钙0.5%-2.5%、磷酸铵20-65%硫酸钾8-15%,其中磷酸铵为磷酸与液氨加碳酸氢铵的化学反应生成物,液氨的浓度为99%,液氨加碳酸氢铵为液氨与碳酸氢铵的重量比为2∶5;硫酸钾硫酸与氯化钾和液氨的反应生成物,氯化钾纯度为93-97%,氯化钾与硫酸的重量比为1∶(0.4-0.6)。
本发明技术内容制定已成企业标准(Q/X H S 001-2004),微生物复合肥的液体生物肥实现以下指标:外观:无异臭味液体,有效活菌总数≥5亿/ml,pH值5.5-7.0,杂菌数≤5%。
本发明产品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本发明经国家农业部质检中心指定检测单位北京谱尼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的成品无害化指标及检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完全合格。
有益效果
实现多菌株的复合,互不拮抗,协同作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能力及刺激作物生长作用,再配以适量的微量元素,能为各种作物提供均衡营养成份。
通过由多个不同功能菌株组成的微生物复合制剂的研制,并通过将获得微生物复合制剂与添加的微晶态氨基酸微量元素有机耦合,获得稳定产品,具有抗盐、耐高温、抗旱、抗寒等抗逆特性极强,通过田间试验,搞清各菌株在大田环境条件下的协调共生能力、生长规律、及与作物生长的匹配性,确定制剂的最佳微生物组合,联合菌群发挥互惠、协调、共生、加强、同位作用,排除相互拮抗发生。
使用本发明微生物复合肥料的处理哈密瓜,对于哈密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改善了哈密瓜的品质,提高了哈密瓜对疫病、白粉病的抗性;对于小麦生长中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棉花试验中,棉花苗期的抗病性增强明显,增产效果显著。
该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具有吸收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等优点。并具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可使用大田作物增产10-20%,蔬菜及瓜果增产20-45%以上,增产几率高达98%以上,可减少10-30化肥施用量。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食品专用肥。并能提高农作物抗病害能力,用该肥可完全替代杀虫剂。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提高其生物活性,从而,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具有肥效高、品质好,成本低、用量少、无污染、无毒害、抗逆强、促早熟、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
该肥料有显著的固氮、解磷、解钾,促进作物生长的功能。农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以螯合形态存在,彻底解决化学沉淀问题,采用螯合技术制备而成的肥料能迅速溶解于水,溶解后久置无絮凝,无沉淀,能够配合喷滴灌供水时加入,实现水肥耦合,可广泛用于喷滴灌作业。该生物螯合微生物肥料具有肥料利用率高、肥效速缓兼备、改良和活化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等优点。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无污染、无毒害。该产品具有肥效高、品质好、成本低、用量少、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菌种筛选工艺流程
图2为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的制备
在反应釜内加水400ml,加入Ba(OH)2400ml,加NaOH 20ml,依次加入驴骨头、驴皮、棉籽饼、蹄角共计800-1000g,在100℃-110℃条件下水解,并保持6-8h,将水解液冷却至60℃,加入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加热至95-110℃,并保持0.4-1.0h。将此螯合物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重量百分比以0.01%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混合,其有益微生物菌群由联合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四种菌组成,即得液态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具体工艺路线参见附图1。
实施例二: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制备
为了增加本项新产品的使用效果,本发明设计了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方案。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主要成份是:硼、锰、锌、钼等微量元素。
为了使营养元素的添加量合理,即显效,又不致过高,同时也为了达到各种成份配比合理,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的目的,我们对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配方进行了优化。
本发明采用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相配合的优化方法,通过三种作物的盆栽试验,考察不同配比及各主要成份不同含量水平的施用效果,选出了最佳配比,最终优先确定了可用于生产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化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的配方:
硫酸锌4.5%-8.2%、硫酸锰1.0%-1.9%、硫酸亚铁0.6%-1.4%、硫酸铜0.05%-1.0%、钼酸铵0.5%-1.9%、硼酸1.5%-1.9%、磷酸氢二钾0.2%-1%、重过磷酸钙1.5%-6.5%、硫酸钙0.3%-5.0%、氯化钙0.5%-2.5%、磷酸铵20-65%硫酸钾8-15%,其中磷酸铵为磷酸与液氨加碳酸氢铵的化学反应生成物,液氨的浓度为99%,液氨加碳酸氢铵为液氨与碳酸氢铵的重量比为2∶5;硫酸钾为硫酸与氯化钾和液氨的反应生成物,氯化钾纯度为93-97%,氯化钾与硫酸的重量比为1∶(0.4-0.6)。
实施例三:有益微生物菌种及其功能
1、微生物XHS0026N菌株,经微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CGMCC.No.1642。
菌种功能:XHS0026N培养液中主要植物生长素物质的含量水平比出发菌株显著提高,其中吲哚乙酸类物质提高最显著。在摇瓶检测中,不同重复中的含量水平由50-200ppm不等,平均含量达到66ppm以上,比出发菌株提高了约15%左右。另外,赤霉素及细胞激动素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菌在发酵过程中还可产生大量胞外多糖,并且有显著的固氮属性。
2、微生物肥料中XHS0012K菌株,经微生物学鉴定,确定为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CGMCC.No.1641。
菌种功能:XHS0012K发酵液中的赤霉素类的含量各重复平均可达72ppm,比出发菌株平均高出36%以上。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有所增加,还可产生有机酸及大量胞外多糖,具有显著的解钾功能。
3、微生物XHS0019P菌株,经微生物学鉴定,确定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megaterium)CGMCC.No.1640。
菌种功能:XHS 0019P pH值最低可达4.8,产酸量平均为16.6毫克当量/升,比出发菌株的pH5.5和11.2毫克当量/升有显著提高。检测证实,两者在产酸量上的差异显著。层析结果证实,有机酸的种类没有改变,仍以苹果酸、丙二酸、琥珀酸等为主,具有显著的解磷特性。
实施例四: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先将蛋白原料水解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含有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使其与复合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螯合物;再将氨基酸螯合物与有益微生物菌(联合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等)融合而成生物螯合微生物肥料。
用上述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如下:
1、复合氨基酸原料的准备:
依次将驴骨头、驴皮、棉籽饼、蹄角等蛋白原料加入反应釜内后水解、冷却,获得复合氨基酸原料,具体工艺参见上述实施例。
2、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制备:
分别将上述四种菌种发酵获得发酵粉,四种菌种按照重量比1∶1∶1∶1混合。
3、氨基酸螯合物的制备:
将上述水解获得的复合氨基酸原料依次加入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加热至95-110℃,并保持0.4-1.0h。将此螯合物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获得氨基酸螯合物,其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组分参见上述实施例。
4、混合:将氨基酸螯合物加入按重量百分比0.01%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芽孢杆菌等)融合而获得生物螯合微生物肥料。
实施例五:菌种发酵条件的确定及优化
针对本发明中涉及到的四种不同菌种,依照不同菌种的发酵条件,包括PH值、温度、培养基浓度,通风比、搅拌转速等均进行了优化。其中,后三个条件是与溶氧有关的主要因素,成为优化试验的重点。
提高培养基浓度可以显著提高发酵水平,但前提是解决好培养基合理配比及发酵过程中的溶解氧的问题。
在培养基配比、浓度确定后,通风比和搅拌转速这两个决定溶氧速率的因素就成为影响发酵产率的关键。
工艺说明
保存斜面、分离平板、生产斜面均采用无菌固体培养基。30℃条件下培养3-5天。
一级、二级摇瓶培养条件:装量:150ml/1000ml、温度:30℃-33℃、振幅大于2cm、转速200rpm,发酵周期:18-24小时。
种子罐培养条件:装量0.7,消后体积100升。(种子罐公称容积150升),接种量:1%以上,起始风量:3M3/hr,4小时调整到4M3/hr,不开搅拌,温度:30℃±1℃,罐压:0.05Mpa、周期18-24小时。
发酵罐培养条件:装量:0.7,接种后体积:2吨(发酵罐公称容积3立方米)。接种量:5%、起始风量:60M3/hr、4小时调整到70M3/hr。温度:30℃±1℃、罐压0.05Mpa、周期18-24小时。
每一级种子都应镜检,严格挑选后方可进入下一级发酵。发酵罐运行到终点时,要严格镜检,计数后方可进行灌装。
实施例六: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在哈密瓜上的应用效果
试验作物为新疆哈密地区的哈密瓜,试验对象为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在哈密瓜的增产性和抗逆性。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黄金钾、绿源宝为瓜农常用叶面肥,本试验作为对照。
1、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新疆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    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黄金钾                    河北省昌黎县好收成农化制品厂
4、绿源宝                    山东寿光绿洲农化有限公司
试验设计
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吐鲁番地区
2、试验田要求
地势平整、有水浇条件、肥力中等,田间栽培管理、基肥的使用量、冬瓜品种及病害发生程度一致。
3、小区设计
每个小区面积30m2,重复三次,随机排列。
4、试验处理
①、“坤奇尔”微生物复合肥料        液体1600ml/亩+固体1kg/亩
②、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    1600ml/亩
③、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          400g/亩
④、黄金钾                          400g/亩
⑤、绿源宝                          400g/亩
⑥、清水对照
5、施用时期及次数
处理①固体“坤奇尔”微生物复合肥料作基肥。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他肥料于哈密瓜生长期第一次滴灌,以后每隔4天喷滴灌施一次。
6、施药方法
采用喷滴灌施肥,均匀喷滴灌在哈密瓜生长的根部的土壤中。
田间调查方法
1、长势调查
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取10株,末次施药后5天、7天、14天,调查标记的哈密瓜植株长势。
长势分级方法:
1级:壮株,植株健壮,叶片浓绿,根系发达。
2级:旺株,叶色淡绿,茎秆细,有部分病叶。
3级:弱株,叶片小,叶色黄,有病。
2、抗逆性调查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取10株,于喷滴灌前、第一次喷滴灌后7天及第三次喷滴灌后7天、14天、21天调查标记的哈密瓜植株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白粉病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药前对照病指×药后处理病指
Figure A20061006386200171
Figure A20061006386200172
试验结果分析
表1:哈密瓜植株长势调查统计表
Figure A20061006386200173
1、生长期调查: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的处理①一级壮株占88.5%,处理②一级壮株占84.3%,明显高于对照区的70.6%,处理①、处理②分别比对照高出17.9个、13.7个百分点,长势明显好于对照区。
抗逆性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三次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后21天,处理①“坤奇尔”微生物复合肥料、处理②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8.88、21.38,防治效果分别为34.54、33.51,对冬瓜的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2、产量分析及结论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①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的哈密瓜平均产比对照增产20.25%。
实施例七: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效果
本次试验供试的小麦品种是淄麦17号,试验田是沙壤土质,地块方位是南北向长,面积是2亩,该地的小麦是2003年10月9日播种的基本苗是每亩25万株,冬前冬后长势均好。基本情况见表2。
表2试验田基本情况
  小麦品种 播种时间          试验面积 地块方位   播种量(亩) 地块类型 基本苗密度(亩)
处理 对照
淄麦17号 2003.10.9 1亩 1亩 南北向长 22.5公斤 沙壤土 25万株
试验田处理时间是2004年4月1日雨后。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一瓶(500克)加20斤尿素,均匀喷滴灌在试验田内,而对照麦田只均匀撒施尿素10公斤。
自处理后,处理田和对照田的管理相同。4月15日调查,处理田和对照田,无明显差异,都长势茂盛。5月1日调查差异较明显。处理田比对照田抗病,植株表现健壮。6月10日调查,处理田株高80厘米,对照田株高79厘米,处理田比对照田株高增加1厘米。处理田亩穗数是54.1万穗,对照田亩穗数是50.8万穗,处理比对照亩增加3.3万穗。单株小穗数,处理比对照增加一个,穗粒数,处理比对照增加4粒,单株叶片数,处理和对照相同。详见表3:
表3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小麦试验田调查结果
调查时间 试验小区 单株叶片数(片) 株高(厘米) 小穗数(万穗) 亩穗数(万穗)   实际产量(公斤)
    2004.6.10 处理 5 80 17 54.1   541.5
    2004.6.10 对照 5 79 16 50.8   488
6月10日调查,6月11日收割,小麦单打单晒,晒干称重。处理区亩产541.5公斤,对照区亩产488公斤,处理比对照田每亩增加53.5公斤,增产10.9%。
试验证明,使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经济实惠,增产效果显著。
实施例八: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在棉花上的肥效试验效果
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在棉花上的试验供试棉花品种是鲁棉研22号,该品种生育期127天,出苗好,苗期长势强,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一致,遗传稳定性强。田间通透性好,铃壳薄,吐絮畅,铃重5.9克,衣分42.1%。具有抗棉铃虫、抗枯萎、抗黄萎、抗旱、抗(耐)盐碱、抗倒伏等多种抗性。该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综合性较好。增产潜力大,后期叶功能强,叶絮后叶脱落轻,仍为绿色不旱衰。
本次试验设处理666.7m2,对照666.7m2,不设重复。处理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喷滴灌,对照不使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其他方面与处理相同。同时与处理同日,即2004年4月18日播种,全部地膜覆盖播种。
试验田4月28日放苗,放完苗后,从苗情上看,处理区出苗整齐,叶片茂盛。对照区不如处理区整齐,叶片瘦弱。在棉花出苗、放苗后,整个苗期,处理区和对照区的棉苗生长差异较大,处理区的棉苗表现良好,耐病,抗病。对照区的棉苗则明显不如处理区的棉苗旺盛。具体情况见表4:
表4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棉花试验田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日期 调查小区 调查株数 发病株数 发病率(%) 死亡株数 死亡株率(%)
5 5     处理     100     5     5     1     1
5 5     处理     100     22     22     3     3
5 10     处理     100     16     16     3     3
5 10     对照     100     36     36     6     6
5 15     对照     100     14     14     2     2
5 15     对照     100     23     23     5     5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棉花试验中,棉花苗期在使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喷滴灌的棉苗中,抗病性大大增强,通过三次调查,使用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处理的棉苗发病率为11.7%,死亡率为2.3%,而对照区的棉苗发病率为27%,死亡率为4.7%。对照区划棉花病害发病程度和死亡程度分别是处理区棉花的发病程度的2倍以上。
在定苗以后,处理区于6月5日和7月10日喷滴灌了两遍100倍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至此,处理区处理结束,从此处理区和对照区管理相同,而棉花长势则处理区越来越明显的好于对照区。在10月15日,进行最后调查,调查结果见表5:
表5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棉花试验田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日期 调查小区 小区面积(亩)  小区密度(株) 单株高(厘米) 单株果枝(个) 单株铃数(个)
10 15     处理     1  3220 113 14 21
10 15     对照     1  3220 108 13 18
从表5可以看出,在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处理区的棉花明显好于对照区,朱高,处理区比对照去平均株高增加5厘米,单株平均果枝数处理区比对照区,单株果枝增加1个。平均果枝铃数,处理区比对照区增加3个。
理论产量处理区亩产为398.95公斤,对照区亩产341.96公斤,处理区比对照区亩产增加56.99公斤,增产幅度为16.7%,经济效益十分客观。
通过试验证明,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增产效果明显,在棉花生产中,很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Claims (8)

1、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
2、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蛋白原料水解生成复合氨基酸,再加入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使其与复合氨基酸螯合生成氨基酸螯合物,并与重量百分比0.01%的有益微生物菌融合而获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中复合氨基酸的制备,其特征在于,依次将驴骨头、驴皮、棉籽饼、蹄角等蛋白原料加入反应釜内,按体积比计,加水20%-30%,同时加入15%-30%的4mol/L Ba(OH)2和1.0%-1.5%的6mol/L NaOH,在100℃-110℃条件下水解,并保持6-8h,将水解液冷却至60℃,获得复合氨基酸原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中氨基酸螯合物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2提供的复合氨基酸原料按重量百分比依次加入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加热至95-110℃,并保持0.4-1.0h,将此螯合物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获得氨基酸螯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优先确定的微量元素的化合物配方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硫酸锌4.5%-8.2%、硫酸锰1.0%-1.9%、硫酸亚铁0.6%-1.4%、硫酸铜0.05%-1.0%、钼酸铵0.5%-1.9%、硼酸1.5%-1.9%、磷酸氢二钾0.2%-1%、重过磷酸钙1.5%-6.5%、硫酸钙0.3%-5.0%、氯化钙0.5%-2.5%、磷酸铵20-65%硫酸钾8-15%,其中磷酸铵为磷酸与液氨加碳酸氢铵的化学反应生成物,液氨的浓度为99%,液氨加碳酸氢铵为液氨与碳酸氢铵的重量比为2∶5;硫酸钾为硫酸与氯化钾和液氨的反应生成物,氯化钾纯度为93-97%,氯化钾与硫酸的重量比为1∶(0.4-0.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益微生物菌,其特征在于,有益微生物菌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CGMCC.No1642、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CGMCC.No1641、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 terium)CGMCC.No1640和枯草芽孢杆菌AS1.832按照重量比1∶1∶1∶1计混合组成。
7、一种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在喷滴灌领域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在喷滴灌领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这种复合氨基酸螯合物微生物肥料通过喷滴灌在哈密瓜、小麦、棉花种植生长中的应用,其抗病性强,增产效果明显。
CN2006100638624A 2006-12-31 2006-12-31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01003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38624A CN101003442B (zh) 2006-12-31 2006-12-31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638624A CN101003442B (zh) 2006-12-31 2006-12-31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3442A true CN101003442A (zh) 2007-07-25
CN101003442B CN101003442B (zh) 2010-06-09

Family

ID=38702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638624A Active CN101003442B (zh) 2006-12-31 2006-12-31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3442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9607A (zh) * 2011-05-09 2011-10-19 孙继民 一种果蔬植物营养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303993A (zh) * 2011-07-29 2012-01-04 河北利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合一生物氨基酸叶面有机肥
CN102452719A (zh) * 2010-11-04 2012-05-16 美舒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活性污泥活性的复合微量元素营养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15900A (zh) * 2011-11-12 2012-06-27 斯华四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
CN101993314B (zh) * 2009-08-31 2013-01-02 慕琦 一种孢子植物磷肥
CN103232282A (zh) * 2012-09-28 2013-08-07 石河子大学 一种氨基酸复合滴灌肥
CN103387473A (zh) * 2013-07-04 2013-11-13 泰州市宏昌配肥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微量元素的水溶性肥料
CN103468613A (zh) * 2013-09-12 2013-12-25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固体发酵制备菌剂的方法和应用
CN103708964A (zh) * 2013-12-30 2014-04-09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螯合固体水溶肥
CN105315090A (zh) * 2015-12-15 2016-02-10 新疆石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体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99525A (zh) * 2015-12-15 2016-03-16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EP3181538A1 (en) * 2015-12-15 2017-06-21 Fertinagro Nutrientes, S.L. Fertiliser composition including metal ions complexed with amino acids to improve the solubilization of phosphorus by the microorganisms present in the soil
CN107892634A (zh) * 2017-12-04 2018-04-10 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土壤的棉花专用液体套餐肥及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8484278A (zh) * 2018-05-28 2018-09-04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专用于滴灌的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复合氨基酸液肥
WO2019051860A1 (zh) * 2017-09-18 2019-03-21 朱卫东 一种花卉营养液
CN110564637A (zh) * 2019-07-10 2019-12-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促进小麦生长的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12694996A (zh) * 2021-01-13 2021-04-23 南昌大学 一种人工构建植物促生复合功能菌群的方法
CN113976068A (zh) * 2021-10-21 2022-01-28 关祥瑞 一种氨碱法生产纯碱碱渣的综合利用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4260A (zh) * 2001-09-05 2002-02-06 四川省丰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制备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叶面肥的方法
CN1721371A (zh) * 2004-07-14 2006-01-18 大连水产学院 生物有机螯合微肥制备方法
CN1785927A (zh) * 2004-12-06 2006-06-14 邵建华 一种复合型中微量元素螯合肥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3314B (zh) * 2009-08-31 2013-01-02 慕琦 一种孢子植物磷肥
CN102452719A (zh) * 2010-11-04 2012-05-16 美舒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活性污泥活性的复合微量元素营养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19607A (zh) * 2011-05-09 2011-10-19 孙继民 一种果蔬植物营养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303993B (zh) * 2011-07-29 2014-10-08 河北利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合一生物氨基酸叶面有机肥
CN102303993A (zh) * 2011-07-29 2012-01-04 河北利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合一生物氨基酸叶面有机肥
CN102515900A (zh) * 2011-11-12 2012-06-27 斯华四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
CN103232282A (zh) * 2012-09-28 2013-08-07 石河子大学 一种氨基酸复合滴灌肥
CN103387473A (zh) * 2013-07-04 2013-11-13 泰州市宏昌配肥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微量元素的水溶性肥料
CN103387473B (zh) * 2013-07-04 2016-01-06 泰州市宏昌配肥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微量元素的水溶性肥料
CN103468613B (zh) * 2013-09-12 2015-03-18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固体发酵制备菌剂的方法和应用
CN103468613A (zh) * 2013-09-12 2013-12-25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固体发酵制备菌剂的方法和应用
CN103708964A (zh) * 2013-12-30 2014-04-09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螯合固体水溶肥
CN105315090A (zh) * 2015-12-15 2016-02-10 新疆石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体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99525A (zh) * 2015-12-15 2016-03-16 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肥及其制备方法
EP3181538A1 (en) * 2015-12-15 2017-06-21 Fertinagro Nutrientes, S.L. Fertiliser composition including metal ions complexed with amino acids to improve the solubilization of phosphorus by the microorganisms present in the soil
WO2017103299A1 (es) * 2015-12-15 2017-06-22 Fertinagro Nutrientes, S.L. Composición fertilizante que incluye iones metálicos divalentes de cobre, hierro y manganeso complejados con aminoácidos para mejorar la capacidad de los microorganismos presentes en el suelo de solubilizar el fósforo
WO2019051860A1 (zh) * 2017-09-18 2019-03-21 朱卫东 一种花卉营养液
CN107892634A (zh) * 2017-12-04 2018-04-10 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土壤的棉花专用液体套餐肥及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8484278A (zh) * 2018-05-28 2018-09-04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专用于滴灌的高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复合氨基酸液肥
CN110564637A (zh) * 2019-07-10 2019-12-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促进小麦生长的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10564637B (zh) * 2019-07-10 2022-07-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促进小麦生长的复合菌剂及应用
CN112694996A (zh) * 2021-01-13 2021-04-23 南昌大学 一种人工构建植物促生复合功能菌群的方法
CN113976068A (zh) * 2021-10-21 2022-01-28 关祥瑞 一种氨碱法生产纯碱碱渣的综合利用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3442B (zh) 201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3442B (zh) 一种用于喷滴灌复合氨基酸螯合物的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172437B (zh) 含聚谷氨酸的液态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64946B (zh) 一种水稻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9934B (zh) 用于防除连作香蕉巴拿马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1691549B (zh) 能防治连作甜瓜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1870608B (zh) 一种抗重茬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80738B (zh) 一种含植物生命激活素的营养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89338B (zh) 一种生物解盐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5905A (zh) 一种有机高效复合型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7185A (zh) 生物复合有机菌肥
CN101948780B (zh) 防治连作辣椒疫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1786914A (zh) 一种促进水稻增产的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47771A (zh) 一种好氧菌与厌氧菌复合的微生物液体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3094C (zh) 聚-γ-谷氨酸作为肥料吸收促进剂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CN103203356A (zh) 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用途
CN106242829A (zh) 一种克服丹参重茬障碍的土壤修复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674986A (zh) 具有保水保肥作用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94281A (zh) 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v03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78654A (zh) 一种克服生姜重茬障碍的土壤修复有机肥、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068746A (zh) 一种盐碱地生物改良法
CN104496573A (zh) 一种葡萄专用生防复合微生物肥料、生产方法及应用
CN109320355A (zh) 一种改良设施土壤盐渍化的生物活性调理剂及其应用
CN107338056B (zh) 一种绿色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1734A (zh) 一种γ-聚谷氨酸、壳寡糖组合的水溶肥料
CN103351188B (zh) 以纯秸秆为原料的农用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