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1794A - 饮料容器隔热器 - Google Patents

饮料容器隔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1794A
CN101001794A CN 200580020012 CN200580020012A CN101001794A CN 101001794 A CN101001794 A CN 101001794A CN 200580020012 CN200580020012 CN 200580020012 CN 200580020012 A CN200580020012 A CN 200580020012A CN 101001794 A CN101001794 A CN 101001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thermal packer
slit
opening
grad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800200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爱德华·F·乌尔基哈特
大卫·A·皮尔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1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17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种饮料容器隔热器,包括:模浆柱体(50),利用多醣形成,并且具有内表面(74)、外表面(76)、具有第一开口(56)的第一端部(52)、具有第二开口(66)的第二端部(62),以及位于这两个端部之间的本体部分(72),其中各个开口由将内表面联结到外表面的周边(54、64)限定。

Description

饮料容器隔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容器隔热器。
背景技术
在一次性热饮和冷饮容器例如纸制咖啡杯领域,消费者通常抱怨热量不适地从容器传递到使用者手上。对于该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案包括使用第二容器以围绕容纳饮料的容器、包围饮料容器的波纹或压花套筒,例如在美国专利5,205,473和5,425,497中所示,以及例如由Pactiv公司制造的包围饮料容器的膨化(网状)材料套筒。
关于第二容器的使用,已知由于使用第二容器而增加了饮料销售商成本并且更多的原材料被用于单次饮料供应服务。关于使用波纹形或压花套筒,当与使用第二容器时,这种套筒将原材料使用降低了大约45%,然而,它们并不足够隔热、不采用价格较为低廉的材料、太易于从杯子打滑、具有胶接合破坏等问题。通常膨化材料套筒不使用木纤维素而是使用多孔苯乙烯或聚乙烯。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波纹形或压花套筒的替代,它更加经济并且具有与这些产品相同的可回收性,但是价格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饮料容器隔热器,它用以提供一种方式以方便地从抓持该容器的使用者隔绝或减轻流体容器的热状态,及其相关制造方法。本发明各种实施例提供各种装置和益处的结合以使得使用者手部关于饮料容器隔热。在第一系列的实施例中,各种隔热器从模浆构造。如在此使用地,模浆包括任何刚性或半刚性的结构,它们从多醣或类似聚合物的浆体形成为最终结构,并且其功能等效,而且可具有附件。第二系列的实施例涉及多层隔热器。某些实施例基于选择性地从容器移动隔热器以实现容器隔热,而其它的则主要基于材料选择和厚度以提供隔热特性。用于生产隔热器的方法包括纤维素浆真空成形和片料冲压,这将在下面更加详细描述。
在第一系列的实施例中,该隔热器包括模制中空柱体。该柱体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端部,以及位于两个端部之间的本体部分。各个开口由将内表面联接到外表面的周边限定,并且第一开口优选地具有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的直径,由此形成基本截头圆锥体形状以用于通常并非为直柱形式的容器。
如上所述,在第一系列实施例中的优选形式的第一开口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当结合本体部分的长度考虑时,可以确定隔热器的斜度。在其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子集中,隔热器的斜度大致等于经常用于提供咖啡或茶水的传统热饮容器的斜度,或者等于特殊的传统热饮容器的斜度。在这些优选形式中,材料选择提供了用于隔热的主要方式。用于构造这些优选形式的一种优选材料是纤维素或木浆。当与例如压光纸杯相比时,所形成的隔热器具有较大的截面厚度并且还具有较低的密度,这进一步便于在饮料容器和使用者手部之间形成隔热层。此外,浆基产品通常具有光滑侧面(暴露于滤网的一侧,及其特征为具有多个凸起和凹部的粗糙侧面)。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通过以粗糙侧面做为内表面,可以实现提高的隔热特性。
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子集的这些形式可以形成为即用(基本为截头圆锥形形式),或最后为折叠柱体(截面为高度椭圆形),后者在使用之前要求一定程度的制造后操作,例如,选定径向扩展。对于折叠式实施例,隔热器可形成为折叠的形式,或可形成为截头圆锥形并且随后在交付给消费者之前变形或折叠。与利用纤维素浆制造的随后变形的实施例有关的优点涉及隔热器在受热时恢复其初始截头圆锥形形状的能力。
这些优选形式的特征是在第一开口周边结合有增强的唇部。该唇部特征在于直径增大的材料带,并且其较低的环形段向本体径向向内(正交的或者优选地倾斜的)延伸。结合该特征有利地提高了隔热器的径向抗压性并且提供了方便的装置以截获否则将到达使用者手部或从容器底部滴下的“液滴”。
虽然第一系列实施例的第一子集是简单的,当现与有技术的套筒和隔热器相比时,它们显著节约了单位制造成本。特别地关于从纤维素浆形成的实施例,这些优选形式提高了隔热器和容器之间的摩擦系数。虽然例如利用波纹原料构造的传统套筒使用光滑的和稍微压光的内表面,模制实施例优选地使用纤维素浆。该生产方法和材料选择利用其成形产品的粗糙表面以增加它和容器之间的摩擦系数。而且,这种构成允许使用100%再生纤维素,而不会降低性能。一个次要的益处在于,显著降低了最终产品成本以及前述的热传导率的降低。而且,截头圆锥形实施例可用于嵌套存储、运输(与最终几何形式无关的折叠实施例也具有理想的存储和运输形状因子)和分配,由此降低生产后的成本。
然而,已经认识到,由于饮料容器尺寸不同,相应斜度也不同。在这方面,优选的第一系列实施例的第二子集结合有扩展装置以允许有限数目的隔热器适于几乎所有传统的、一次性的饮料容器。这些扩展装置一体地或分离性地包括形成多个狭缝,该狭缝从靠近本体部分一端的一个区域向邻近但位于另一端部周边前面的另一端或区域延伸,或形成多个能够径向移位的凸出元件。狭缝和/或凸出元件可与隔热器轴线一致或者关于其倾斜,并且可具有直线或曲线形的形状。
关于第一系列的狭缝实施例,通过将多个狭缝延伸到第二端(假定为隔热器的底部),当径向向外推压时,形成多个窄“V”或局部无界的狭缝/狭槽。这种底托结构有利地允许接受其直径大于第二开口周边的直径的容器。因此,该隔热器可具有大于容器的斜度,而不限于具有类似或更高的斜度的容器。因为将容器插入这种隔热器将使得第二开口周边恰好充分的发生径向位移以接受容器,隔热器提供了一系列的可变斜度以用于多种斜度不同的容器。
这些实施例的特征为,恰好在第二周边之前结束狭缝(由此形成脆弱狭缝)。通过向第二周边(例如在插入容器时,该容器的直径大于第二周边的直径)施加径向向外的力,能够在狭缝位置处破坏该周边,由此形成开口的或宽“V”形的狭缝,该狭缝从靠近本体部分第一端部的区域经过第二端部延伸。当存在多个狭缝时,该隔热器构造有利地适于那些容器,其中斜度小于隔热器的斜度,或者该容器直径大于第二端部的直径。当容器底部从其第一端部到其第二端部被插入隔热器时,容器底部将向隔热器内壁逐渐地施加径向向外的力直至扩展力引起第二端部周边破裂。结合脆弱狭缝增强了对隔热器的操作,因为第二端部周边不易于意外的移位,这在嵌套或者其它操作中有可能发生。
第一系列实施例的其它实施例允许使用者以摩擦方式在其中保持容器,而没有在第一开口周边和容器之间的接触。这是通过提供套筒实现的,该套筒的斜度大于容器的斜度,该套筒被用于该容器。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周边和本体邻近第二开口周边的一部分接触容器,而第一开口周边和本体邻近第一开口周边的一部分则不这样。在该布置中,隔热器在非接触部分处的热传导得以避免。
关于径向可移位的凸出元件实施例,通过朝向本体的一端偏置这些特征,可以接受多个独特斜度的容器。在这些实施例中,并不由于材料分离而发生径向扩展,如在带有狭缝的实施例的情形中,而是通过材料位移。在该类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凸出元件包括从隔热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延伸并且优选地进入本体部分中的褶状物。当考虑到实现截头圆锥形形状的目标时,褶状物优选地从小直径开口(假设为第二开口)向相对的开口变尖。所述褶状物可在形成隔热器期间形成或者通过使用热量和压力在“卷边”过程中在形成隔热器之后引入,这将在下面更加详细描述。
虽然凸出元件的优选实施方式是褶状物,同样适用的是径向向内的凸起(具有任何几何形式),它们在本体部分的内表面上形成,与褶状物或功能等价结构或者与狭缝/狭槽一起使用。如果与后者一起使用,则实现了另外的益处:在饮料容器和隔热器之间的停滞空气间隙进一步阻止了从容器向使用者手部的热传递。
所述褶状物可具有基本平坦的表面,由此形成角度交叉,或可具有基本光滑的表面,由此形成槽形截面轮廓。对这两种形式的研究表明光滑表面提供更加均匀的径向扩展并降低了浆料在平坦交叉处集中的倾向,这进一步降低了在存在径向外力时的均匀材料位移。然而,通过在浆料聚集的优选位置处结合狭缝和/或在选定位置处形成刻痕,这些区域的偏转特性能够有利的改进以获得理想的隔热器操作性。
如上所述,狭缝特征和凸出特征可结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狭缝用于集中径向扩展力,由此保持凸出元件的理想几何属性。可替代地,凸出元件选定部分的划痕或“冲制”能够实现类似的作用力集中效果,而无需使用狭缝。
在第一系列实施例的变形中,提供一种模制隔热器,它在制造之后被操作以形成隔热套筒。不象前述的“即用”隔热器,该隔热器变型是(三维隔热器的整个表面的二维或准二维映射)相应隔热器的投影。为方便起见,这些变型称为蛤壳实施例。因此,对于具有可见斜度的传统热饮容器,该隔热器包括第一边缘、与第一边缘相隔的第二边缘,其中两个边缘均优选地是弓形的并且彼此等距。两个间隔的侧向边缘的每一个将第一和第二边缘相联接从而四个边缘形成本体部分。因为所考虑的用于构造第二系列实施例的材料是稍微刚性的,在制造期间或在随后的操作中,可将多个弯曲区域或绞链段提供到隔热器中。除了可具有厚度增加的区域或刻痕以便于弯曲的这些绞链段,可在它们之间形成成轮廓的凸形部分(构成隔热器的最终形成的柱体的基本弓形的部分)。因此,当将隔热器处理成截头圆锥柱体以接收饮料容器时,本体部分已经具有多个绞接的成轮廓凸起部分以允许与其紧密配合。
构造根据第一系列实施例的变型的隔热器的益处涉及制造速度,特别当利用纤维素浆构造隔热器时。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隔热器形式越深,则制造过程越慢。因为根据该系列实施例的隔热器具有最小的深度(模具的深度直接关系到成轮廓凸起部分的“高度”并且当与其中深度可以高达80mm或3.5英寸的前述第一系列实施例相比时,通常不超过38mm或1.5英寸),制造输出大大提高。虽然用于获得这种效率的“成本”在于使用者或饮料提供商需要操作隔热器以适配容器,这种制造后的步骤并不由生产商进行。而且,这种隔热器的基本紧凑的特征提高了其包装能力。
因为这些第一系列变型实施例不以“即用”状态制造,应该提供一种装置以将第一侧向边缘或邻近它的本体部分固定到第二侧向边缘或邻近它的本体部分。两种优选方式为机械紧固和和化学粘接,即粘结剂。关于机械紧固,在一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至少一个拉片和狭槽结构,其中拉片在第一边缘处形成(可替代地,拉片在邻近第一边缘的本体部分中形成,这是通过在其中切出拉片轮廓并且随后从其移出拉片,如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地)并且狭槽在邻近第二边缘的本体部分中形成,这是通过在其中切出狭槽。在另一组实施例中,可在各个侧向边缘处形成至少一个狭缝,从而在组装隔热器时相对的狭缝相互接合。在现有技术中实现这种连接性的实例包括在美国专利5,857,615;5,842,633;5,425,497和在美国申请申请US2003/0111475中所描述的那些,这些专利通过引用结合在这里。
关于化学粘接,可将粘结剂涂覆到邻近一个或两个侧向边缘的一个或两个本体部分,当边缘交叠时,一个本体部分将接触以前相对的本体部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用于实现所期望目的的可选化学固定技术的多样性。
在第一系列的变型实施例的可选形式中,确定饮料容器的基本形式并且基于该形式形成隔热器模具(当然保留至少相应饮料容器开口不受阻碍从而当被隔热器围绕时使用者能够自由地从容器取出液体)。然而,以蛤壳形式进行模制,从而每个隔热器具有两个半部,它们优选相互绞接。优选地,做为模具基础的饮料容器的形式沿着矢状或冠状平面分割(相对于水平/横向平面)。如本领域公知地,通过如此构造模具,模具深度被最小化,这显著提高了生产速度。
第二系列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在于,利用柔性材料例如胶纸板、塑料、可膨胀多囊或泡沫,并且优选地从模制纸浆或局部打褶纸构造隔热环。该隔热环包括柱形裙部,该裙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位于一个端部处的凸缘,其中该凸缘形成可变直径,可扩展孔隙。
该凸缘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基本等于裙部并且优选裙部上端周长的外周长的周向部分。该周向部分可以是环形的或与外周长同延。多个臂从周向部分向内径向延伸。每个臂柔性地联接到该周向部分并且利用狭缝、狭槽或跨距中的一个从相邻的臂分离。因此,每个臂能够关于凸缘相互独立地弯曲。如在这里所使用地,狭缝应被理解成表示例如由刀片或切口形成的在相邻臂之间的极小距离;狭槽应被理解成表示例如通过去除材料条形成的在相邻臂之间的最小距离;跨距应被理解成表示例如通过去除材料片形成的在相邻臂之间的距离,该材料片具有从臂的5%到30%的面积。
在使用时,裙部最靠近凸缘的端部被认为是裙部的上部。期望以隔热方式抓持饮料容器的使用者将饮料容器底部插入位于裙部上部处的可扩展孔中。响应于这种插入,臂径向移位并且可扩展孔的直径适于接收饮料容器的底部。臂响应于容器的插入继续移动直至容器外表面和臂之间的相互作用足够抵制容器的进一步平移从而使用者停止进一步地插入操作。优选地,在臂和周向部分之间的柔性联结具有理想的抗弯曲水平,例如容器越是进一步平移到裙部中,则在容器外表面和臂之间的摩擦越高。
因为很多第二系列实施例利用单一材料用于其构造,抗弯曲程度可以如此改变,即通过调整各个臂的弧长(所有臂的弧长可以并非相同);调整臂之间的狭缝、狭槽或跨距的径向深度;或者臂之间的狭缝、狭槽或垮距的几何形状例如完全径向、偏移径向等改变从而摩擦地接收容器的周边表面。可以采用另外的构造和形成方法。例如,一个或多个臂的径向长度可以改变;孔的直径和几何形状可以改变;可在一个或多个臂的表面或本体上结合表面处理以增加其摩擦系数;并且如示意地,臂的间距可以改变以当臂接合并且被压入柱体(套筒)中心时形成“凸出”。
另外,裙部可在与凸缘相对的端部处包括至少一个凸出元件。凸出元件是一种结构,它有效地降低了裙部在与凸缘相对的端部处的直径并且当饮料容器被插入裙部中时,在容器外表面和裙部内表面之间形成分开距离。凸出元件可以是连续环形元件、分段环形元件、多个规则或不规则间隔的点或线性凸起等。可选地,裙部可在裙部内表面的任何位置处包括至少一个凸出元件。
除了前述,裙部可为直柱体设计或截头圆锥形设计。如果为后一情形,则裙部特别适于具有互补几何形状的饮料容器,该容器具有大致4°到6°的斜度。
第二系列实施例的益处在于能够避免相对于饮料容器打滑。因为臂的远端边缘以非常类似于倒钩的方式作用于饮料容器外表面,并且由于在臂和容器之间的相当大的接触表面面积,降低了环相对于容器的意外打滑。臂横向边缘接触可用于提高抗打滑性能,这是通过采用偏移径向臂,它允许在插入容器其间当臂弯曲时,臂的侧边缘接触饮料容器。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第一系列实施例的透视图,示意出简单的模制隔热器以用于围绕具有斜度的一次性的饮料容器;
图2是图1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截头型式的透视图,其中单一隔热器已被折叠以便用于有效率的包装从而进行输送;
图4是图3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隔热器已被部分地扩展以接收容器;
图5是第一系列实施例的狭缝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多个狭缝/狭槽从隔热器周边延伸到其本体部分,并且还示意了所结合的扩展唇突;
图6是图5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在周边径向扩展之后围绕饮料容器;
图7是图5所示情形的变型实施例,但是其中在周边处形成脆弱狭缝;
图8是第一系列实施例的打褶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9是图8实施例的截面正视图,详细示出打褶实施例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图10是图8实施例的平面视图,特别示意出由于褶子的径向向内延伸而在下周边处开口的直径降低;
图11是第一系列实施例的蛤壳实施例的端视图,特别示意出绞链部分的特征和位置以及成轮廓凸起部分以便形成截头圆锥形柱体;
图12是图12的蛤壳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13是可选蛤壳实施例的透视图,具有两个半柱形部分,它们利用绞链元件联结并且使用交织装置以将其一端固定到另一端;
图14是图14实施例在包围饮料容器之前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5实施例在围绕容器之后及其封闭元件的交织的透视图;
图16是另一可选蛤壳实施例的透视平面视图,被示为处于基本打开的位置中;以及
图17是图17实施例的透视平面视图,被示为处于基本关闭的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给出下面的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各种改变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明显的,并且这里的一般原理可用于其它实施例和应用而不背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实施例,而是给予其与在这里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更具体参考图1和2,示出简化的第一系列实施例。本发明的隔热器具有柱体50,它具有利用本体部分72分离的上端52和下端62。上端52具有上周边54,它形成开口56,并且可选具有唇突58。下端62具有周边64,它形成开口66。本体部分72具有内表面74和外表面76。柱体50的斜度示为78。在这些图1和2中示出的实施例优选地由木浆通过如本领域公知用于其它应用的真空成形而形成。
图3和4示意出图1和2的实施例处于折叠模式以提高包装密度。除了不具有唇突58和降低本体部分72的长度,该实施例与图1和2所示实施例相同。
图5示出柱体50的狭缝实施例,其中多个狭缝80在本体部分72中形成并且从那里延伸到下周边64。在这些实施例中,下周边64在被偏压时自由地径向向外扩展,例如当插入如图6所示的一次性饮料容器时,因为该特征,柱体的斜度可以高于饮料容器的斜度,然而,柱体50的斜度在这方面是可变的并且下周边64将径向扩展以容纳其斜度小于柱体50的斜度的容器。由于这种分离,狭缝80转化成显著的“V”形形状,如图6所示。
图5和6所示实施例的可选布置示于图7,其中下周边64被保持。在该实施例中,形成脆弱部分82并且当在下周边64处施加足够的径向向外偏压时将破裂。在两种狭缝实施例中,径向扩展的特征为材料分离。
然后参考图8-10中的柱体50,示出打褶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体部分72和下周边64的部分是可移位的。褶90为示为具有光滑壁,但是在这里没有示出采用平坦表面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狭缝或刻痕设于褶90处以便于作用力集中,由此保证径向扩展不会影响柱体50的基本圆形的截面几何形状。还在图9中示出最大斜度78′和普通斜度78。因此,所示意实施例可容纳具有至少位于该范围中的斜度的一次性容器,这被认为是将能够容纳几乎所有的商用一次性饮料容器。
图10特别示出普通开口直径66和降低的直径68。只要目标饮料容器具有至少为降低直径68的最小直径,则它能够被所示意的实施例容纳。
图3和4的实施例在图11和12中示为“蛤壳”构形。该实施例具有绞链元件100,当端部102被联结时,它用于联结构成柱体50的四分之一柱体。各个四分之一柱体被视为图3和4柱体50的二维凸起中的“轮廓凸起”。图13-15示意出图11和12的可选实施例,其中采用互锁元件104以将端部102相互固定,由此当围绕一次性饮料容器时形成柱体50。
图16和17示意出可选蛤壳实施例。这里,柱体50的特征为蛤壳套筒120。套筒120具有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第一壳体130具有主缘部分132和次缘部分134以及本体部分136和边缘138;第二壳体140具有主缘部分142和次缘部分144以及本体部分146和边缘148。
第一壳体130和第二壳体140利用一对绞链元件150枢转地相互联结。各个绞链元件具有第一部分152和第二部分154。各个绞链元件150的第一部分152靠近次缘部分134的连接到或从边缘138一体地延伸而各个绞链元件150的第二部分154靠近次缘部分138连接到或从边缘148一体地延伸。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绞链元件150的精确位置可以改变并且仍然保持第二实施例的大部分功能:绞链元件可联结相邻的次缘部分138和148;绞链元件可位于次缘部分138和148处。
靠近但是并非位于次缘部分138和148形成枢转轴线的好处在于形成尾部160,如图7所示。当存在尾部160时,形成支点布置。当插入饮料容器时,该容器的下部接触尾部160,这引起套筒120的在如由绞链元件150限定的枢转轴线上方的剩余部分内收。以此方式,只要在尾部160和饮料容器壁之间存在接触,则对套筒120形成内收偏压。该偏压便于防止套筒120围绕饮料容器意外的外展。为便于这种偏压,优选各个尾部160的内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凸出元件(未示出)。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饮料容器隔热器,包括:
模浆柱体(50),利用多醣形成,并且具有内表面(74)、外表面(76)、具有第一开口(56)的第一端部(52)、具有第二开口(66)的第二端部(62),以及位于这两个端部之间的本体部分(72),其中各个开口由将内表面联结到外表面的周边(54、64)限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其中第一开口(56)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66)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隔热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开(56,66)之间的直径差形成斜度(78),并且其中该斜度被选择成与目标饮料容器相同或者比它更大。
4.根据权利要求2的隔热器,其中斜度(78)在大约4°到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其中内表面(74)和外表面(76)具有不同的触觉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隔热器,其中内表面(74)不是光滑的。
7.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位于第一开口(56)处的增强唇突部分(58)以提高隔热器的径向抗压性。
8.根据权利要求7的隔热器,其中增强唇突部分(58)包括与本体部分(72)相比直径增加的部分(58)以及位于直径增加部分和本体部分之间的下方环形过渡部分(59)。
9.根据权利要求7的隔热器,其中增强唇突部分(58)限定出不同于斜度(78)的斜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纵向绞链部分以便隔热器的双向径向折叠从而形成折叠的柱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从第二开口(66)朝向但是并不达到第一开口(56)延伸的至少两个狭缝(80)。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隔热器,其中该至少两个狭缝(80)从下周边(64)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隔热器,其中该至少两个狭缝(80)并不从下周边(64)延伸而是从靠近它的位置延伸以形成至少两个脆弱狭缝。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多个褶(90)。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隔热器,其中该多个褶(90)位于或者靠近下周边(64)并且能够径向扩展。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隔热器,其中由褶(90)形成的斜度(78′)大于由本体部分(72)形成的斜度(78)。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隔热器,其中该多个褶(90)从下周边(64)延伸到靠近第一开口(56)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从第一开口(56)到第二开口(66)延伸的狭槽,以及用于将一端(102)联结到另一端(102)的联接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在外表面(76)上的标记。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热器,还包括多个凸出元件。

Claims (1)

1.一种饮料容器隔热器,包括:
模浆柱体,利用多醣形成,并且具有内表面、外表面、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端部、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端部,以及位于这两个端部之间的本体部分,其中各个开口由将内表面联结到外表面的周边限定。
CN 200580020012 2004-06-16 2005-06-16 饮料容器隔热器 Pending CN1010017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8062604P 2004-06-16 2004-06-16
US60/580,626 2004-06-16
US60/601,039 2004-08-12
US60/656,737 2005-02-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1794A true CN101001794A (zh) 2007-07-18

Family

ID=3869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80020012 Pending CN101001794A (zh) 2004-06-16 2005-06-16 饮料容器隔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17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1634A (zh) * 2017-11-06 2021-08-24 彼得·W·拉哈克 饮料容器隔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1634A (zh) * 2017-11-06 2021-08-24 彼得·W·拉哈克 饮料容器隔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58015B2 (en) Beverage container insulato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489771B (zh) 由纸质材料制成的杯子
KR100234837B1 (ko) 생물학적으로 분해될수 있는 1회용 단열용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699216B2 (en) Two-piece insulated cup
US8627982B2 (en) Thermal protector sleeve for hot drink cup
AU2005233138B2 (en) Paper wrapped foam cup and method of assembly
EP2526024B1 (en) A cup with integral closure flaps
RU2516804C2 (ru) Защитная муфта
US8668109B2 (en) Sleeve for beverage cups
JP4229590B2 (ja) 関節動作可能な食品容器
CA2822386C (en) Foldable container sleeve
US20100200647A1 (en) Embossed paperboard cup holder
JP2000309326A (ja) 紙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101357A1 (en) Blank for folding to form a spoon or a fork
US20070164041A1 (en) Beverage container insulator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1247991A (zh) 用于容器的一次性盖与手柄的组件
CA2701040C (en) Cup insulating insert and method
CN101001794A (zh) 饮料容器隔热器
US11401100B2 (en) Container with scalable features
JP6839398B1 (ja) 容器及びスリーブ
US20030000889A1 (en) Support-equipped extraction bag, extraction-subject material containing support-equipped extraction bag, and sheet complex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6061332A (zh) 折叠式杯子
GB2563279A (en) Container
JP3129019U (ja) 飲料カップ携帯ホルダー
US20210235905A1 (en) Cardboard Cups With Grooved Structure For Vending Machi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