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1301A -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1301A
CN101001301A CN 200610004822 CN200610004822A CN101001301A CN 101001301 A CN101001301 A CN 101001301A CN 200610004822 CN200610004822 CN 200610004822 CN 200610004822 A CN200610004822 A CN 200610004822A CN 101001301 A CN101001301 A CN 101001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x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facsimile
facsimile data
fax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0482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种楠
谢仲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100048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01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1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1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例如多功能事务机)。此传送传真的方法包括有,首先启动一控制单元,接着,以一扫瞄单元产生一传真数据并以一控制面板输入一传真号码,接着,经由一用户端计算机将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转送至传真伺服器或直接由电子装置转送至传真伺服器。此外,此打印传真的方法包括有,首先启动一控制单元,接着,传真数据经过一用户端计算机转送至电子装置或直接由传真伺服器下载至电子装置,接着,以一打印引擎打印传真数据。

Description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及打印数据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传送及打印传真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当一使用者需要传送及打印一传真文件,可以选择使用一传真机或一计算机。其中,使用传真机传送传真的步骤通常是将文件送入此传真机,此传真机将文件转换为一传真数据,并于一操作面板输入一收件端传真号码后即可传送传真至收件端,一般而言,传真机是连接于公众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而传送传真的收费比照传送即时语音的收费。另一方面,使用计算机则是通过网际网络将传真数据及收件端传真号码传送至一传真伺服器,此传真伺服器收到传真数据及收件端传真号码后,再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传送传真至收件端。
随着网际网络的普及,通过网际网络的传真伺服器传送及接收传真越来越受到欢迎。相较于传统使用传真机传送传真,通过网际网络的传真伺服器传真通常具有以下优点:第一,使用者不需要准备一条类比电话线路即可传真。第二,使用者很容易地就能将一份传真数据同时传真给多个接收端。因此可以节省传送传真的时间与花费。
现有习知通过网际网络的传真伺服器传真,使用者主要是操作传真伺服器的一用户端计算机。例如当使用者传送一份纸本文件时,首先必须操作此用户端计算机,利用一扫描器将纸本文件转换为一图形档,再操作此用户端计算机将此图形档与收件端号码一起传送至传真伺服器。另一方面,当使用者需要打印一传真数据时,必须操作此用户端计算机从传真伺服器下载此传真数据,再利用连接于此用户端计算机的一打印机打印此传真。
所谓多功能事务机,通常是指整合扫描、打印及传真功能的一电子装置。现有习知多功能事务机的传真功能通常是直接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换言之,与一般传统传真机相同。然而,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的传真方式通常成本较高。
利用现有习知多功能事务机传送与打印传真的另外一种方式是将多功能事务机连接于一用户端计算机。然而,使用者必须学习如何操作用户端计算机以扫描、传送及打印传真数据。这种方式相较于操作一般传真机,具有较大的复杂度。
综合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兼具方便性与低成本的方法以传送及打印传真数据是目前需要克服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在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便成了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例如是一多功能事务机,以降低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成本。
本发明另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例如是一多功能事务机,以降低传送及打印传真的复杂度。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连接介面及一控制单元,该方法至少包括:启动该控制单元;通过该扫描单元扫描一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通过该控制面板输入一收件端的一传真号码;  通过该连接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的一用户端计算机;以及通过该连接介面传送该传真数据及该传真号码至该传真伺服器,使该传真伺服器传送该传真数据至该收件端,其中,该传真数据及该传真号码是经由该用户端计算机转送至该传真伺服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前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连接介面是通用串行端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并行端口(Parallel Port)、IEEE1394、乙太网络(Ethernet)或蓝牙(bluetooth)介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连接介面及一控制单元,该方法至少包括:启动该控制单元;通过该连接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的一用户端计算机;通过该连接介面从该传真伺服器下载一传真数据,其中,该传真数据是经由该用户端计算机转送;以及通过该打印引擎打印该传真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打印引擎是喷墨式打印引擎、雷射打印引擎、发光二极管打印引擎或热感式打印引擎。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连接介面是通用串行端口、并行端口、IEEE1394、乙太网络或蓝牙介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网络介面及一控制单元,该方法至少包括:启动该控制单元;通过该扫描单元扫描一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通过该控制面板输入一收件端的一传真号码;通过该网络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以及通过该网络介面传送该传真数据及该传真号码至该传真伺服器,使该传真伺服器传送该传真数据至该收件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前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该网络介面是利用一TCP/IP通讯协议传送该传真数据及该收件端传真号码至该传真伺服器。
前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TCP/IP通讯协议是简易电子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 Protocol,FTP)或超文本传输通讯协议(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网络介面及一控制单元,该方法至少包括:启动该控制单元;通过该网络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通过该网络介面从该传真伺服器下载一传真数据;以及通过该打印引擎打印该传真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打印引擎是喷墨式打印引擎、雷射打印引擎、发光二极管打印引擎或热感式打印引擎。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网络介面是利用一TCP/IP通讯协议从该传真伺服器下载该传真数据。
前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该TCP/IP通讯协议是简易电子邮件传送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或超文本传输通讯协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更提出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网络介面及一控制单元,此方法首先是启动控制单元,之后,通过扫描单元扫描一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之后,通过控制面板输入一收件端的一传真号码,之后,通过网络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以及通过网络介面传送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使传真伺服器传送传真数据至收件端。
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网络介面是利用一TCP/IP通讯协议传送传真数据及收件端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
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中TCP/IP通讯协议是简易电子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或超文本传输通讯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
根据以上所述的目的,更提出一种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网络介面及一控制单元,此方法首先是启动控制单元,之后,通过网络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之后,通过网络介面从传真伺服器下载一传真数据,以及通过打印引擎打印传真数据。
本发明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电子装置是通过传真伺服器传送传真,因此可以节省传送传真的成本,并且使用者是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操作,不需要对于用户端计算机进行操作,因此可以简化通过传真伺服器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步骤。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一种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例如多功能事务机)。此传送传真的方法包括有,首先启动一控制单元,接着,以一扫瞄单元产生一传真数据并以一控制面板输入一传真号码,接着,经由一用户端计算机将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转送至传真伺服器或直接由电子装置转送至传真伺服器。此外,此打印传真的方法包括有,首先启动一控制单元,接着,传真数据经过一用户端计算机转送至电子装置或直接由传真伺服器下载至电子装置,接着,以一打印引擎打印传真数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例如是一多功能事务机,以降低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成本,以及降低传送及打印传真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在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真系统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送传真方法流程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印传真方法流程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传真系统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传送传真方法流程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打印传真的方法流程图。
S11-S28:步骤    100:电子装置
101:控制面板    102:扫描单元
103:打印引擎    104:连接介面
105:控制单元    110:用户端电脑计算机
111:用户端软件  120:网络
130:传真伺服器  140:公众交换电话网络
150:收件端      200:电子装置
204:网络介面    205:控制单元
206:内嵌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真系统示意图。电子装置100例如是一多功能事务机,包括有一控制面板101、一扫描单元102、一打印引擎103、一连接介面104及一控制单元105。其中控制面板101例如包括有一液晶显示面板及复数个输入按键,用以显示电子装置100的状态资讯并且提供使用者输入传真号码等数据。扫描单元102例如具有一背光模组及复数个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感测元件,用以使电子装置100提供扫描的功能。打印引擎103例如是喷墨式打印引擎、雷射打印引擎、发光二极管打印引擎或热感式打印引擎,用以使电子装置100提供打印的功能。连接介面104例如是通用串行端口(Universal Serial Bus,USB)、并行端口(Parallel Port)、IEEE1394、乙太网络(Ethernet)或蓝牙(bluetooth)介面,用以使电子装置100与一传真伺服器130的一用户端计算机110相互连接。控制单元105例如包括一处理器及一记忆体,用以控制电子装置100的控制面板101、扫描单元102、打印引擎103及连接介面104,使电子装置100成为整合扫描、打印、影印及传真等功能的多功能事务机。
继续参阅图1所示。电子装置100通过连接介面104与传真伺服器130的用户端计算机110连接,用户端计算机110通过一网络120与传真伺服器130连接,此网络例如是区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WAN)、内部网络(intranet)或网际网络(Internet),传真伺服器130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140与一收件端150连接,此收件端150例如是一传真机。值得一提的是,用户端计算机110具有一用户端软件111,用以使电子装置100与传真伺服器130相互传送数据。
请参阅图2所示,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传送传真方法流程图,此方法是实施于图1绘示的电子装置100。同时参阅图1及图2,当使用者将一文件送入电子装置100并且利用电子装置100传真此文件时,电子装置100将执行以下步骤。首先电子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05启动S11,使控制面板101、扫描单元102及连接介面104接受控制单元105的控制而处于一待机状态。接着,电子装置100的扫描单元102扫描此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S12,此传真数据的格式例如是标志图形文件格式(Tag Image FileFormat,TIFF)。接着,电子装置100的控制面板101输入收件端150的传真号码S13。接着,电子装置100通过连接介面104连接一传真伺服器130的一用户端计算机S14。最后,电子装置100通过连接介面104传送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S15,使传真伺服器130传送传真数据至收件端,其中,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是经过用户端软件111转送至传真伺服器130,而传真伺服器130将自动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140传送传真数据至收件端150。
请参阅图3所示,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印传真方法流程图,此方法是实施于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100。同时参阅图1及图3,当传真伺服器130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140接收到一传真数据,而使用者通过电子装置100打印此传真数据时,电子装置100将执行以下步骤。首先电子装置100的控制单元105启动S16,使控制面板101、打印引擎103及连接介面104接受控制单元105的控制而处于一待机状态。接着,电子装置100通过连接介面104连接一传真伺服器130的一用户端计算机S17。接着,电子装置100通过连接介面104从传真伺服器130下载一传真数据S18,其中,传真数据是经过用户端软件111转送。之后,电子装置100通过打印引擎103打印此传真数据S19。
值得一提的是,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是通过传真伺服器130传送传真,因此可以节省传送传真的成本,并且使用者是通过控制面板101进行操作,并不需要对于用户端计算机110进行操作,因此可以简化通过传真伺服器130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步骤。
请参阅图4所示,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传真系统示意图。电子装置200例如是一多功能事务机,包括有一控制面板101、一扫描单元102、一打印引擎103、一网络介面204及一控制单元205。其中网络介面204例如是支援TCP/IP通讯协议的网络介面,并且控制单元205具有一内嵌软件206(Embedded Software),用以连接传真伺服器130。此外,传真伺服器130是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140与收件端150连接。
请参阅图5所示,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传送传真方法流程图,此方法是实施于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200。同时参阅图4及图5,当使用者将一文件送入电子装置200并且利用电子装置200传真此文件时,电子装置200将执行以下步骤。首先电子装置200的控制单元205启动S20,使控制面板101、打印引擎103及网络介面204接受控制单元205的控制而处于一待机状态。接着,电子装置200的扫描单元102扫描此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S21。接着,电子装置100的控制面板101输入收件端150的传真号码S22。接着,电子装置200通过网络介面与一传真伺服器130连接S23。之后,电子装置200通过网络介面传送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S24,使传真伺服器130传送传真数据至收件端。更详细而言,电子装置200通过内嵌软件206直接传送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130,而传真伺服器130将自动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140传送传真数据至收件端150。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子装置200传送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130的步骤中,电子装置200例如是以TCP/IP通讯协议的简易电子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 Protocol,FTP)或超文本传输通讯协议(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传送传真数据及传真号码至传真伺服器130。
请参阅图6所示,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打印传真方法流程图,此方法是实施于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200。同时参阅图4及图6,当传真伺服器130通过公众交换电话网络140接收到一传真数据,而使用者利用电子装置200打印此传真数据时,电子装置200将执行以下步骤。首先电子装置200的控制单元205启动S25,使控制面板101、打印引擎103及网络介面204接受控制单元105的控制而处于一待机状态。接着,电子装置200通过网络介面204与一传真伺服器130连接S26。接着,电子装置200通过网络介面204从传真伺服器130下载一传真数据S27。更详细而言,电子装置200通过内嵌软件206并通过网络介面204直接从传真伺服器130下载此传真数据。之后,电子装置200通过打印引擎103打印此传真数据S28。
于本较佳实施例,电子装置200是直接通过传真伺服器130传送传真,并且不需要传真伺服器130的用户端进行数据的转送,因此可以进一步节省传送传真的成本。此外,使用者是通过控制面板101进行操作,因此可以简化通过传真伺服器130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连接介面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
启动该控制单元;
通过该扫描单元扫描一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
通过该控制面板输入一收件端的一传真号码;
通过该连接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的一用户端计算机;以及
通过该连接介面传送该传真数据及该传真号码至该传真伺服器,使该传真伺服器传送该传真数据至该收件端,其中,该传真数据及该传真号码是经由该用户端计算机转送至该传真伺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介面是通用串行端口、并行端口、IEEE1394、乙太网络或蓝牙介面。
4、一种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连接介面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
启动该控制单元;
通过该连接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的一用户端计算机;
通过该连接介面从该传真伺服器下载一传真数据,其中,该传真数据是经由该用户端计算机转送;以及
通过该打印引擎打印该传真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打印引擎是喷墨式打印引擎、雷射打印引擎、发光二极管打印引擎或热感式打印引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连接介面是通用串行端口、并行端口、IEEE1394、乙太网络或蓝牙介面。
8、一种传送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网络介面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
启动该控制单元;
通过该扫描单元扫描一文件以产生一传真数据;
通过该控制面板输入一收件端的一传真号码;
通过该网络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以及
通过该网络介面传送该传真数据及该传真号码至该传真伺服器,使该传真伺服器传送该传真数据至该收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网络介面是利用一TCP/IP通讯协议传送该传真数据及该收件端传真号码至该传真伺服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送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TCP/IP通讯协议是简易电子邮件传送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或超文本传输通讯协议。
12、一种打印传真的方法,实施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控制面板、一扫描单元、一打印引擎、一网络介面及一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至少包括:
启动该控制单元;
通过该网络介面连接一传真伺服器;
通过该网络介面从该传真伺服器下载一传真数据;以及
通过该打印引擎打印该传真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装置是一多功能事务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打印引擎是喷墨式打印引擎、雷射打印引擎、发光二极管打印引擎或热感式打印引擎。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网络介面是利用一TCP/IP通讯协议从该传真伺服器下载该传真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传真的方法,其中该TCP/IP通讯协议是简易电子邮件传送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或超文本传输通讯协议。
CN 200610004822 2006-01-11 2006-01-11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Pending CN101001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04822 CN101001301A (zh) 2006-01-11 2006-01-11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10004822 CN101001301A (zh) 2006-01-11 2006-01-11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65091 Division CN101001302A (zh) 2006-01-11 2006-01-11 多功能事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1301A true CN101001301A (zh) 2007-07-18

Family

ID=3869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04822 Pending CN101001301A (zh) 2006-01-11 2006-01-11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013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457B (zh) * 2007-09-21 2010-07-28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扫描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457B (zh) * 2007-09-21 2010-07-28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扫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46406C2 (ru)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система печати и реализуемый им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US7769249B2 (en) Document OCR implementing device and document OCR implementing method
CN102196050B (zh) 网络接口装置
US20110199641A1 (en) Received document input and output device and input and output method of received document
CN102572193A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621760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ゲートウェイ機能付きデバイス及びプログラム
SE513053C2 (sv) Skrivar- och scanneranordning för cellulära internet- och telefaxtjänster
JP2001157012A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5933387B2 (ja) スキャニング装置、スキャニング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050323A (ja)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端末装置、画像出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方法
JP2014174887A (ja) サーバ装置、サーバ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サーバ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177187B (zh) 以图码开启点对点传输的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CN101001301A (zh) 传送及打印传真的方法
CN101001302A (zh) 多功能事务机
JP2007027963A (ja) 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及びそのアドレス帳データの共有方法
JP563680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
JP37074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05622A (ja) 画像入出力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入出力制御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における画像処理方法
JP2005176159A (ja) 複合機
CN100556063C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00531281C (zh) 双网数字传真机及实现双网数字传真的方法
JP4893417B2 (ja) 通信装置
US920999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091362A1 (en)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JP200824282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