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1095B - 可变带宽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变带宽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1095B
CN101001095B CN2006101435716A CN200610143571A CN101001095B CN 101001095 B CN101001095 B CN 101001095B CN 2006101435716 A CN2006101435716 A CN 2006101435716A CN 200610143571 A CN200610143571 A CN 200610143571A CN 101001095 B CN101001095 B CN 101001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ata
gain
packet
int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435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1095A (zh
Inventor
姜仁成
塔朗·K·坦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 WIR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 WIR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 WIR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1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1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1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10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H03G3/3078Circuits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for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基于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的反馈、而改变滤波器参数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具体地,提供一种用于控制信号接收器中的增益的方法以及装置。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在每个实际的或可能的分组边界的附近内,暂时地增加滤波器的带宽,或暂时地减小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的时间常数。

Description

可变带宽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分组的通信接收器中的自动增益控制,特别是涉及诸如无线CDMA 1xEVDO系统或无线802.11网络系统中的通信接收器中的自动增益控制。
背景技术
图1说明了传统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10的框图。自动增益控制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尤其是使用在通信接收器中,以动态地补偿各种无线和有线(wire-line)传输信道12中所遇到的广泛变化的信道增益。在传统的方法中,自动增益控制块10通过在可变增益块14的输出处估计(参见附图标记16)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对该估计进行滤波(参见附图标记18)以消除(例如,由于噪声而导致的)信号强度的瞬时变化、将该滤波的结果与特定目标值19进行比较、然后以反馈的方式改变可变增益块14中的增益以试图将所接收的信号强度维持在特定目标值19,而形成一种自动增益控制的环路(loop)。然后,对增益调节的信号进行处理(参见附图标记20),以对嵌在所接收的信号中的信息进行解码。
环路滤波器18通常被设计为具有固定的时间常数,通过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常数以获得两种对立需要之间的平衡,所述的两种对立需为:快速自动增益控制环路跟踪(由于传输信道12中的增益变化而导致的)的输入信号强度变化的所需的较宽环路带宽,以及为了降低噪声所需的较窄带宽。经滤波后的估计和特定目标值之间的差别,被假定为来自最后测量的传输信道12中的增益变化。因此,使用该差别以反馈控制可变增益块14中的增益。在适当的环境下,该反馈处理确保了稳定的跟踪并以迭代的方式补偿信道增益中的变化。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传统接收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环路滤波器18的固定带宽,通常对于本质上为连续的接收信号是最优的,而对于本质上为不连续(例如,分组传输)或在强度上有台阶(step)变化的接收信号却不能很好地工作。这是因为自动增益控制环路滤波器的固定时间常数通常被选择为保持较窄的环路带宽,从而防止信号强度估计16中的噪声在由自动增益控制环路10控制的接收器增益14中引起杂散跳动。为了能够在具有传统自动增益控制所接收的信号强度中跟踪所述的台阶变化,一般必须将自动增益控制环路10的带宽保持得较大,但是通常导致通过自动增益控制环路10的噪声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关于数据分组边界(boundary)的信息的反馈、而改变滤波器参数的自动增益控制(AGC)来解决该问题。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在每个实际的或可能的分组边界的附近内,暂时地增加滤波器的带宽,或暂时地减小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的时间常数。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加宽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带宽以使它的周期加快(例如,在不连续信号的实际的或可能的数据分组边界上或其附近内),从而允许更快地跟踪输入信号强度中的任何台阶变化而解决上述问题。在所有其它时间,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带宽被保持得足够窄,以对输入信号强度中噪声导致的变化进行充分滤波。因而,通过在多数时间中保持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带宽充分窄(例如,较慢跟踪)并周期性地将其加宽(例如,较快跟踪),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增益控制能够跟踪信号强度中的不连续变化,而在信号的大部分持续时间中不牺牲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的噪声性能。简而言之,借助于上述安排,通常可以更准确地在发送侧调节改变功率电平,同时抑制自动增益控制环路中的不必要的噪声。
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信号接收器中的增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向输入信号施加特定增益,从而提供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b)估计所述经增益调整后信号的强度,而生成强度估计信号;(c)通过对所述强度估计信号进行滤波,而生成控制信号;(d)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而控制所述特定增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a)之后进一步包括:(e)处理所述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以识别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以及(f)基于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而改变在步骤(c)中的滤波的参数。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信号接收器中的增益的装置,包括被配置为下述的组件:(a)可变增益组件,其接收特定增益,并向输入信号应用该特定增益,从而提供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b)检测器,耦接至所述可变增益组件的输出,用于估计所述经增益调整后信号的强度,而生成强度估计信号;(c)滤波器,耦接至所述检测器的输出,用于通过对所述强度估计信号进行滤波而生成控制信号,其中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而控制所述特定增益;以及(d)信号处理部分,用于处理所述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以识别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以及(e)调整模块,耦接至所述信号处理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而改变所述滤波器的参数。
上述的总结仅仅意欲提供本发明的普通意义的简单描述。可以通过参考权利要求书和下面连同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获得对本发明的更完整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3说明了用于数据分组通信的传输时间线的部分。
图4说明了响应于图3中所示的输入信号而应用在典型传统自动增益控制环路中的增益,假定传输信道中的增益为常数。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滤波器参数调整的时间线。
图6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当起始于每个数据时隙的开始暂时地增加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带宽或减小其时间常数时、响应于图3中所示的输入信号而得到的增益包络,再次假设传输信道中的增益为常数。
图7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用于滤波器参数调整的时间线。
图8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当暂时地增加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的带宽或减小其时间常数时、响应于图3中所示的输入信号而得到的增益包络,再次假设传输信道中的增益为常数。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自动增益控制系统30的框图。自动增益控制系统30类似于图1中所示的传统自动增益控制系统10,在可变增益块14中改变通过传输信道12所接收信号13的强度。在这点上,可变增益块14可以是数字或模拟组件,并且可以具有衰减器、放大器或其两者的功能。然后,在块16中估计经增益调整后信号31的强度(例如,幅度或功率)。滤波器18对所得的强度估计信号32进行滤波,然后将它与特定目标强度19进行比较,或者相应地,将强度估计信号32与特定目标强度19进行比较后,对该比较进行滤波。在任一种情况中,滤波器18生成控制信号33,并且用于控制可变增益块14的增益。因而,自动增益控制环路允许跟踪传输信道12的增益中的变化,且同时将噪声滤除。然后,增益控制信号31经历后续处理块20,以解码在所接收信号13中的信息。
如上所述,传输信道12可以是无线的或有线的(hardwired)信道;例如,在典型实施例中,传输信道12是码分多址(CDMA)系统(例如,使用1xEVDO协议)中的无线链路,或IEEE 802.11系统(例如,802.11a、802.11b、或802.11g)中的无线链路。而且,应该指出的是,图2仅仅提供了用于说明自动增益控制系统30操作的高级示意框图。因此,在图2中没有示出诸如频率转换组件的各种组件。
自动增益控制环路系统30的通常目的是向处理块20提供信号,所述信号尽可能具有接近特定目标信号强度19的平均强度。因此,滤波器块18生成估计信号强度(e)和目标信号强度19(t)之间的比较信号(c),然后对该比较信号(c)进行滤波,即f(c)。实际上,该比较信号(c)通常是估计信号强度(e)与目标信号强度19(t)之间的简单差,即,c=e-t(尽管它可能被比率或任何其它比较测量代替)。此外,如果假定滤波器18是线性的,则f(c)=f(e)-k,其中k=f(t)是常量。即使假定滤波器18是非线性的,如果t是常量,则f(c)通常可以被实现为f′(e)。也就是,在任一种情况下,仅仅需要对实际估计信号强度32进行滤波。
因此,这里所称的对比较信号进行滤波的实现,也意欲覆盖滤波功能仅被应用于估计信号强度的实现,以及滤波功能先被应用于估计信号强度、然后将经滤波后的信号与目标强度19进行比较的实现,通常,上述两种实现是相互等价的。
本发明的自动增益控制环路30与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环路10之间的一个差别,是本发明中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时序信息35的额外反馈。更具体而言,本发明适合于在离散分组中发送数据的通信系统。因此,离散的数据分组之间存在间隔。通信协议定义了时隙的特定安排,每个数据分组占用整数个数据时隙。也就是说,时隙是发送数据分组(或其一部分)的一个时间单元,换句话说,可以在单个时隙中或多个时隙中发送一个数据分组。因此,时隙边界是数据分组的实际或候选的边界。如果在特定时隙期间,发送器上的通信可用于发送数据分组的,则发送器即在相应的特定时隙期间内发送该数据分组(或其一部分)。否则,在所处相应的特定时隙期间内,发送器便不发送任何数据。因此所得的传输模态是不连续的,其通信传输是位在离散时间段期间中进行。
在图3中示出了数据分组传输时间线50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定义了等间距连续数据时隙51的排列。时隙51可以被划分为期间发送数据分组(或其一部分)的时隙52以及期间不发送数据的时隙54。数据分组(或其一部分)的发送通常将占用多个数据时隙52,之后跟随着一个或多个不发送数据的时隙54的时间段。在图3中分别标识了四个连续的数据时隙56-59,以作为下面讨论的例子。
响应于图3中所示的特定传输时间线50,并且假定传输信道12中的增益为常数,相对于单个数据分组间隔的持续时间来说,具有较长的时间常数的传统自动增益控制环路(例如环路10)可以根据如图4中所示的包络70来设置块14的增益。具体而言,由于滤波器18内在的相对较慢的响应,当发送数据分组时,滤波器18的增益降低得相对较慢(响应于所增加的功率,其被认为是传输信道12的增益中的变化),并且当不发送数据分组时,增益以一类似的速率增加。其中,平均增益依赖发送数据分组的数据时隙51总数的百分比(即,数据时隙52的总数除以数据时隙51的总数,数据时隙51包括数据时隙52和数据时隙54)。换句话说,增益通常将达不到用于数据分组传输的最佳电平,反而是有点偏高,而精确的电平将由平均传输频率来决定。类似地,当不发送数据分组时,该增益通常也达不到最佳电平,而是有点偏低,其精确电平也是由平均传输频率来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使用从后续处理部分20反馈的数据分组边界信息35,以调整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18的至少一个参数。因而,返回参考图2,在后续处理20的过程期间,在解码所接收的信号13中的信息的正常过程中将会生成分组边界信息35。在本实施例中,所接收的信号13是同步数据信号,因此将会以固定的规则间隔出现数据时隙51。一旦接收器处理部分20与所接收信号13的时序同步,则对于整个通信会话而言,通常可将数据时隙51视为是已知的。
然后,表示何处出现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35将会反馈供滤波器18使用。实际上,因为这样的数据分组边界是在后续处理部分20中识别的,所以可以对数据分组边界做出某些调整,以对应在当前设备的接收器部分30和后续处理部分20之间所发生的信号传播延迟。
在任何情况下,滤波器参数调整模块37使用分组边界信息35调整滤波器18的至少一个参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在每个数据时隙51开始时,参数调整模块37暂时地增加滤波器18的带宽或减小滤波器18的时间常数。参考图5,在每个数据时隙51开始的一特定时间段81时,改变滤波器18的至少一个参数,然后该参数在该数据时隙51的剩余部分82,被变回到的默认值。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时隙51具有不变的固定持续时间,并且特定的时间段81也是固定不变的。
当自动增益控制滤波器18是数字滤波器时,参数调整模块37通常只需直接改变滤波器的参数,例如对应用于移动窗口内的采样序列的包络进行加权,便可以使上述改变起作用。在替换实施例中,一个滤波器被用于时间段81,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滤波器被用于时间段82。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替换实施例中,在时间段81期间的带宽(或时间常数)都要比在时间段82期间的带宽(或时间常数)有效或更短。
如上所示,滤波器18参数中的暂时变化允许自动增益控制环路30快速地进行调整,以从“无数据传输”时隙54调整向“数据传输”时隙52、或从“数据传输”时隙52调整向“无数据传输”时隙54。在这里,将任何类型的转变称为“传输边界”或“数据分组边界”。
为了调整传输边界,滤波器18的时间常数(或带宽)中的变化幅度可以与变化间隔81的持续时间相反地抵消折中,以获得所希望的结果。一般而言,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段81上的调整将最大化其上增益被正确设置的时间量,而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81上的调整将减小调整时间段81期间引入的噪声,并且因此而降低所容许的噪声总量。
图6说明了在每个数据时隙51开始处,暂时地增加滤波器18的带宽或减小滤波器18的时间常数时导致的增益包络100。如其所示,因为在每个数据时隙51的开始段81期间的快速跟踪,所述增益能够非常快地达到适合于传输(或不传输)的电平,结果是获得更佳的增益设置。与通过传统自动增益控制环路10获得的增益包络70相比较,当不传输信号时,获得更高的增益,而当传输信号时,获得更低的增益。同时,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与将滤波器18设为提供统一的快速跟踪相比,因为仅对于总时间线的一部分调整时间常数(或带宽),所以通常可以容许更少的噪声。
也应该理解的是,在某些协议中,用于发送单个数据分组的时隙是不连续的。例如在无线CDMA 1xEVDO系统中,可以在时隙x、x+4、x+8和x+12时,分别发送一个4时隙的数据分组。仅仅为了说明的简单,下面的讨论假定用于数据分组的时隙是连续的。然而,在许多实施例中不是这种情况,并且本发明意欲包含连续和非连续分组,以及固定长度和可变长度分组的等等变化。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涉及了其中在每个数据时隙51的开始时调整滤波器18的参数的相对简单的调整技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如果可得到关于实际数据分组边界的更多信息,甚至可以获得更好结果。例如,在无线CDMA1xEVDO系统中,单个数据分组可以是1、2、4、8或16个数据时隙长,其中每个数据时隙持续1.66667ms(毫秒),并且每个数据分组的先导信号(出现在分组的第一时隙中)中指定了分组的实际长度。因此,一旦对先导解码(在后续处理块20中),则可推知当前数据分组的末端。在优选的例子中,该信息与关于数据时隙51边界的信息可以一起作为分组边界信息35而被反馈。
在图7中说明了上述实施例的结果。如其所示,在数据时隙56的开始81处暂时地增加滤波器18的带宽(或减小时间常数)。当来自于数据时隙56的信息在处理块20中被解码时,可以确定出所发送的数据分组是两个数据时隙长。因此,当反馈该分组边界信息35时,调整块37知道在数据时隙57的任何部分期间,不需增加滤波器18的带宽(或减小时间常数),从而在所有数据时隙57期间应用默认的滤波器参数82。直到接收下一个多时隙数据分组,调整块37继续在每个后续数据时隙51(如图7所示,包括数据时隙58和59)的开始处81调整滤波器18的参数。
如图8中所示,假定没有噪声或变化影响传输信道12的增益,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结果的理论增益包络100与上面所讨论的先前实施例的增益包络100(图6中所示)是相同的。当考虑到噪声的作用时,便可以观察到两者间的主要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缩短带宽变宽的时间段(例如图7的例子中,数据时隙57内没有时间段81),通常将意味着更少的噪声。
更普通地说,本发明的精神是尽可能多地反馈包括在信息35中的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以调整滤波器18的带宽、时间常数或其它参数。通过上述的做法,常常可以减小滤波器18对噪声敏感的时间段,从而进一步降低所允许的噪声的总体电平。
本发明可以直接扩展到非连续数据分组。一旦已经对第一时隙52进行了解码,则可以推知构成数据分组的其它时隙52的位置。如果任意两个数据时隙51的传输状态是已知的(即,它们是发送时隙52还是非发送时隙54),则可以容易地确定在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传输边界。如果传输边界确实存在,或不知道传输边界是否存在,则在第二个这样的数据时隙51的开始处的一时间段81附近内,调整滤波器18的参数(例如,通过增加带宽)。换句话说,如果已知传输边界不存在,则在两个数据时隙51的第二个期间不使用这样的调整间隔时间段81(即,在整个的第二数据时隙51期间维持默认滤波器参数)。
申请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面的讨论通常关注于单个的接收信号。然而事实上,经常的情况是所接收的无线信号13是来自于多个不同发送器的多个信号的集合,每个发送器在不同的信道(例如,CDMA系统中的不同编码信道)进行操作。如果所有的发送器与相同的时序模式同步,即都具有相同的数据时隙边界,则通常可以以相同方式进行上面所讨论的第一实施例的实现,就好像仅存在单个发送器一样。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仅仅考虑单个的二元传输边界(从发送到非发送,反之亦然)。通常的情况是,在每个数据时隙51处,存在关于传输功率改变的概率分布,其概率分布对应于各种发送器将从发送转变为非发送或从非发送转变为发送的概率。因此,可以根据上述的关系来选择滤波器18的带宽增加量(或时间常数的减小量)和该变化的持续时间81,用于至少达成下列三种目的:适应在所接收信号功率中的所期望的绝对最差情况变化;适应所接收信号功率的所期望的平均变化;或适应其之间的任何变化(例如,当所期望的最差情况变化超过1、2、3、4或5个标准偏差时,对于数据分组边界的某些期望的百分比来说,由于所接收的信号功率中的变化太大了,以至于在应该被快速跟踪的暂时周期81期间不能完全被跟踪)。
另一方面,如果各种发送器的时序彼此不同步,或在上述第二实施例中,则对于每个被监控的发送器而言,可以在所识别的分组边界开始之后,将滤波器18的参数调整成为一特定的时间量81。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查找表以用于调整滤波器18的参数,其中实际的调整依赖于当前有多少不同的(对应于不同的监控的发送器)重叠时间周期81。再次,这样的查找表最好可以基于这样的多个发送器从发送到不发送或从不发送到发送转变的期望的统计分布。
在上述的任何情况中,在所接收的信号功率中通常仍将存在离散的变化,该变化是由于:一个或多个发送器在至少一个静止(silent)的数据分组间隔之后开始发送,和/或在至少一个发送数据分组的数据分组间隔之后停止传输。因此,这样的情况下将更改图6和8中的增益包络100,以更示出在三个或多个不同的(具有与被监控的发送器数量对应的不同的可能功率电平的实际数量的)功率电平中任何之间的转变,而不仅示出两个不同的功率电平(如图6和8中所实际示出的)之间的转变。
系统环境
通常来说,可以使用通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此处所描述的所有系统、方法和技术。例如,这样的计算机通常包括下述例如经由公共总线而彼此互联的至少某些组件: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输入/输出软件、电路,用于与其它设备接口(例如,使用诸如串行端口、并行端口、USB连接的硬件连接或固件连接,或者使用诸如蓝牙或802.11协议的无线协议),以及用于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网络(例如,使用诸如以太网卡的硬件连接或无线协议,诸如码分多址(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蓝牙、802.11协议或任何其它基于蜂窝或非基于蜂窝的系统),其中在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中,网络依次连接到因特网或任何其它的网络;显示器(诸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显示器、聚合发光显示器或任何其它薄膜显示器);其它输出设备(诸如一个或多个扬声器、耳机装置和打印机);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输入鼠标、触摸板、写字板、触摸感应显示器或其它定点设备,键盘、小键盘、麦克风和扫描仪);海量存储单元(诸如硬盘驱动器);实时时钟;可移动存储读/写设备(诸如用于从RAM、磁盘、磁带、光磁盘、光盘等中读出或向其写入);以及调制解调器(例如,用于经由拨号连接发送传真或连接到因特网或任何其它计算机网络)。就操作来说,通常最初将由这样的通用计算机执行的用于实施上述方法和功能的处理步骤存储在海量存储器(例如硬盘)中,然后将其下载到RAM,并由RAM之外的CPU执行。
可以从各种商家那里得到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合适的计算机。基于任务的大小和复杂度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合适的计算机包括:大型计算机、多处理器计算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和更小的计算机,诸如PDA、无线电话或任何其它的电器或设备,不论其是单机、硬件连接到网络还是无线连接到网络。
另外,虽然上面描述了通用计算机系统,但是在替换实施例中,可以替换(或额外)使用专用处理器或计算机。通常,可以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上述的任何功能,其中,根据已知的工程折中考虑来选择具体实现。在这点上,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功能是通过固定的逻辑步骤来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编程(例如软件或固件)、逻辑组件(硬件)的适当安排或者两者的任意组合而实现所述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在数字电路中实现了上述所有的相关组件和功能。在稍微有些更改的实施例中,在数字电路中实现了除可变增益组件14外的所有其它的这样的组件和功能,且所述可变增益组件14是模拟放大器和/或衰减器,其输出被模数转换器(未示出)转换为用于在模块16、20和37中处理的数字信号。
应当明白,本发明也涉及了机器可读媒体,其上存储有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和功能的程序指令。这样的媒体包括:(举例来说)磁盘、磁带、光学可读媒体(诸如CD ROM和DVD ROM)或半导体存储器(诸如PCMCIA卡)、USB存储器设备等。在每种情况中,所述介质可以采用便携的形式,诸如小盘(small disk)、磁盘、盒式磁带等,或者其可以采用相对较大或不可移动的形式,诸如在计算机中提供的硬盘驱动器、ROM或RAM。
前面的描述主要强调了电子计算机。然后,应当明白,可以替换使用任何其它类型的计算机,诸如利用电子、光学、生物和化学处理的任意组合的计算机。
附加考虑
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不同的实施例,其中将每个这样的实施例描述为包括某些特征。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与任何单个实施例的讨论相联系而描述的特征不意欲被限制为那个实施例,而是也可以被包括在和/或安置在其它实施例的任何一个中的各种组合内。
类似地,在上面的描述中,功能某些时候被归因于特定的模块或组件。然而,通常可以在任何不同的模块或组件中重新分配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需要某些特定的组件或模块,和/或需要添加新的组件或模块。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了解的,优选的,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根据已知的工程折中来做出精确的功能分配。
因此,虽然参照其示例实施例和附图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了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在附图中示出和上面描述的精确的实施例。而是,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所有这样的变形都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范围仅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信号接收器中的增益的方法,包括:
(a)向输入信号施加特定增益,从而提供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
(b)估计所述经增益调整后信号的强度,而生成强度估计信号;
(c)通过对所述强度估计信号进行滤波,而生成控制信号;
(d)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而控制所述特定增益;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a)之后进一步包括:
(e)处理所述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以识别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其中所述数据分组边界是指从无数据传输时隙调整向数据传输时隙、或从数据传输时隙调整向无数据传输时隙的转变;以及
(f)基于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而改变在步骤(c)中的滤波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数据分组的边界,于一时间段内增加所述滤波的带宽达一增加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经增益调整后信号的强度与目标信号强度的一比较值,其中该时间段是数据分组时隙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带宽的该增加量是足够通过该时间段以获得响应于传输边界的目标信号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入信号与步骤(c)中的处理的时序同步。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f)中,基于所识别的不同的数据分组边界而改变所述滤波的参数,其中不同的数据分组边界是对于多个不同的发送器。
6.一种用于控制信号接收器中的增益的装置,包括被配置为下述的组件:
(a)可变增益组件,其接收特定增益,并向输入信号应用该特定增益,从而提供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
(b)检测器,耦接至所述可变增益组件的输出,用于估计所述经增益调整后信号的强度,而生成强度估计信号;
(c)滤波器,耦接至所述检测器的输出,用于通过对所述强度估计信号进行滤波而生成控制信号,其中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而控制所述特定增益;以及
(d)信号处理部分,用于处理所述经增益调整后的信号,以识别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其中所述数据分组边界是指从无数据传输时隙调整向数据传输时隙、或从数据传输时隙调整向无数据传输时隙的转变;以及
(e)调整模块,耦接至所述信号处理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关于数据分组边界的信息而改变所述滤波器的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在数据分组的边界,于一时间段内增加所述滤波的带宽达一增加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号表示所述经增益调整后信号的强度与目标信号强度的一比较值,其中该时间段是数据分组时隙的一部分,并且其中带宽的该增加量是足够通过该时间段以获得响应于传输边界的目标信号强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输入信号与该信号处理部分的时序同步。
10.如权利要求6-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调整模块基于所识别的不同的数据分组边界而改变所述滤波的参数,其中不同的数据分组边界是对于多个不同的发送器。
CN2006101435716A 2005-11-09 2006-11-09 可变带宽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10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3546605P 2005-11-09 2005-11-09
US60/735,466 2005-11-09
US11/369,313 US7596193B2 (en) 2005-11-09 2006-03-06 Variable bandwid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US11/369,313 2006-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1095A CN101001095A (zh) 2007-07-18
CN101001095B true CN101001095B (zh) 2010-08-25

Family

ID=38193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4357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01095B (zh) 2005-11-09 2006-11-09 可变带宽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7596193B2 (zh)
CN (1) CN101001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25129D0 (en) * 2003-10-28 2003-12-03 Smith & Nephew Apparatus in situ
US8175562B2 (en) * 2006-10-27 2012-05-08 Agere Systems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enhanced bit error rate performance
WO2012095407A1 (de) * 2011-01-11 2012-07-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ilterung eines signals und regeleinrichtung für einen prozess
US9438502B2 (en) * 2012-02-17 2016-09-06 Viavi Solutions Inc. Controlling generation of filtered result packets
TWI640159B (zh) * 2014-01-15 2018-11-01 達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RF signal automatic gain control method
EP2930647B1 (en) * 2014-04-11 2018-08-08 Nxp B.V.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eceiver input voltage stabilization
CN111200409B (zh) * 2018-11-16 2023-02-2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730A (zh) * 2000-09-26 2002-02-20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动态输入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US20020187765A1 (en) * 2001-04-02 2002-12-12 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Dynami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employing kalman filte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6226A (en) 1980-05-08 1982-04-20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stant bandwid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US5392456A (en) 1989-10-06 1995-02-21 Hitachi,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ilter time constant and filter circuit having the time constant control func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US5608428A (en) 1994-06-09 1997-03-04 Trilithic, Inc. Radio frequency leakage detection system for CATV system
US6563891B1 (en) * 1998-11-24 2003-05-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slotted mode operation
JP3413132B2 (ja) * 1999-02-22 2003-06-03 株式会社東芝 自動利得制御装置
JP4422855B2 (ja) 2000-03-16 2010-02-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ウォブル信号再生回路
DE60123082T2 (de) 2001-11-21 2007-03-29 Sony Deutschland Gmbh Digitale automatische Verstärkungsregelung
JP2003198404A (ja) * 2001-12-26 2003-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ダイレクトコンバージョン受信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移動無線機、並びにrf信号の受信方法
US7184730B2 (en) * 2002-05-03 2007-02-27 Motorola, In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system having a wide range of continuous gain control
TWI237971B (en) * 2002-11-18 2005-08-11 Ind Tech Res Inst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gain/bandwidth loop filter
US7227916B2 (en) * 2003-08-26 2007-06-05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Receiver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that operates with multiple protocols and method thereof
JP4419545B2 (ja) * 2003-12-10 2010-02-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Agc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受信機
GB0423708D0 (en) * 2004-10-26 2004-11-24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apting filter to detected interference level
US8605836B2 (en) * 2005-03-11 2013-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gain control for a wireless recei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36730A (zh) * 2000-09-26 2002-02-20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动态输入信号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US20020187765A1 (en) * 2001-04-02 2002-12-12 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Dynami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employing kalman filte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47556A1 (en) 2007-06-28
CN101001095A (zh) 2007-07-18
US8160186B2 (en) 2012-04-17
US20100172451A1 (en) 2010-07-08
US7596193B2 (en) 2009-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1095B (zh) 可变带宽自动增益控制装置以及方法
US9142877B2 (en) Control of a transmitter output power
US7388903B2 (en) Adaptive transmission rate and fragmentation threshold mechanism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CN101106404B (zh) 多信道反向链路外环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EP197104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647414A (zh) 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信道质量反馈
JPH11234202A (ja) 送信電力制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2000036790A (ja) 受信電力算出方法及び移動局
WO20191179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 envelope tracking with dynamically changing voltage levels for power amplifier
JPH1117561A (ja) 送信増幅器制御回路
CN111010739A (zh) 物理资源块配置方法、装置、5g基站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1176272B (zh) 用于呼叫迁移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4954010A (zh) 用于量化输入量的量化电路和方法
WO2010146687A1 (ja) 基地局、中継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086452B1 (ko) 채널 품질 지시자 메커니즘을 가진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1499964A (zh) 提高cpri接口传输带宽利用率的方法、cpri接口处理模块和设备
US2007014016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n a fractional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EP1681785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used therein, and program thereof
US6798845B1 (en) Transmitter for mobile terminal with carrier leak suppressing circuit
US201100264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channel condi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aqas Haider Shah et al. Energy‐efficien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in HetNets under statistical QoS guarantees
US9066305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ouput power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30217376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and controlling power, an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54947A1 (en) Adaptive transmission rate and fragmentation threshold mechanism for local area networks
JP443414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下り送信指向特性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3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INTEL Corp.

Address before: Cayman Islands, British West Indies

Patentee before: VIA Teleco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7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NTEL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