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5104C -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5104C
CN100595104C CN200710109146A CN200710109146A CN100595104C CN 100595104 C CN100595104 C CN 100595104C CN 200710109146 A CN200710109146 A CN 200710109146A CN 200710109146 A CN200710109146 A CN 200710109146A CN 100595104 C CN100595104 C CN 1005951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ortion
manufacturing
outer peripheral
cylindrical hole
peripheral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9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3342A (zh
Inventor
陈明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710109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510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3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3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51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51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在提供一种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包含:一、准备一块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圆棒材,该圆棒材具有一个轴孔,及一个第一外周面,二、初步切削该圆棒材的第一外周面,使该圆棒材成型为一个毛胚,三、将一层具有一编织纹路的复合材料层包覆于该毛胚的一个第二外周面上,而形成一个粗胚,该粗胚具有一个围绕出该轴孔的内周面、一个第三外周面、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与该第三外周面之间的第一环面,及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与该第三外周面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环面的第二环面,四、热压该粗胚,五、对该粗胚的内周面与第二环面进行尺寸精修。本发明的方法便于制造且可使成品具有良好的编织纹路及外型尺寸精度。

Description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龙头垫圈,特别是涉及一种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用于制造复材龙头垫圈的方法的加工示意图,此种加工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多片的复合材料片1以人工一层一层地堆叠于一个预型下模2上。
步骤二:将该预型下模2与一个上模3合模,使所述复合材料片1被热压固化成一个毛胚4。
步骤三:取出该毛胚4,对该毛胚4进行车削,使该毛胚4的内周面与底面被加工成预定的形状。
如此,即可得到一个复材龙头垫圈成品5。
虽然,此种方法最终也可将所述复合材料片1加工成型为该成品5,但是,在实际制造时,此种加工方法却具有以下的缺陷:
一、此种加工方法是以人工将所述复合材料片1以人工一层一层地堆叠于该预型下模2上,因此,所述复合材料片1之间常会发生堆叠不良或夹杂空气的问题,如此,当所述复合材料片1被热压固化成型时,所述复合材料片1之间往往即会发生扭曲变形的情形,而使该毛胚4最外层的编织纹路跟着扭曲变形,因而最终会影响到该成品5的外观。
二、此种加工方法是以人工将所述复合材料片1一层一层地堆叠于该预型下模2上,因此,不但耗时且生产效率低。
三、此种加工方法是利用该预型下模2与该上模3成型出该毛胚4的外型,因此,常会因加工上的误差(例如压力、温度的变化),而影响该毛胚4的外型尺寸精度。
四、当要成型出不同形状的毛胚4时,此种加工方法即需再使用其它不同的预型下模2与上模3,才能完成加工,因此,此种加工方法需搭配多组的成型模具才能生产出不同型状的毛胚4,而会增加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且可使成品具有良好的编织纹路及外型尺寸精度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本发明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包含:(A)准备一块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圆棒材,该圆棒材具有一个轴孔,及一个第一外周面。(B)初步切削该圆棒材的第一外周面,使该圆棒材成型为一个毛胚。(C)将一层具有一编织纹路的复合材料层包覆于该毛胚的一个第二外周面上,而形成一个粗胚,该粗胚具有一个围绕出该轴孔的内周面、一个第三外周面、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与该第三外周面之间的第一环面,及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与该第三外周面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环面的第二环面。(D)热压该粗胚。(E)对该粗胚的内周面与第二环面进行尺寸精修。
由此,本发明通过将该圆棒材切削为该毛胚,再将该复合材料层包覆于该毛胚上形成该粗胚,即可使该粗胚在热压与尺寸精修后,成型为具有良好的编织纹路及外型尺寸精度最终成品,如此,不但便于制造,且可降低模具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制造复材龙头垫圈的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所采用的一块复合材料圆棒材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将该圆棒材切削为一个毛胚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将一层复合材料层包覆于该毛胚上,使该毛胚成为一个粗胚;
图6是该粗胚的平面外观示意图;
图7是一类似于图5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对该粗胚进行尺寸精修;
图8是一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在该粗胚上漆上一透明保护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幅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2,为本发明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例,该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3所示,准备一块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圆棒材10,该圆棒材10具有一个轴孔11,及一个第一外周面12
步骤二:如图3、4所示,初步切削该圆棒材10的第一外周面12,使该圆棒材成型为一个毛胚20。
步骤三:如图5、6所示,将一层具有一编织纹路31的复合材料层30包覆于该毛胚20的一个第二外周面21上,而形成一个粗胚40,该粗胚40具有一个围绕出该轴孔11的内周面41、一个第三外周面42、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41与该第三外周面42之间的第一环面43,及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41与该第三外周面42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环面43的第二环面44。
步骤四:如图5、6所示,热压该粗胚40。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一个成型模具(图未示)来使该复合材料层30被热压固化于该毛胚20的第二外周面21上,或利用一个封闭膜袋(图未示)包覆于该复合材料层30上,并进行抽真空与加热,而使该复合材料层30被热压固化于该毛胚20的第二外周面21上,由于此种外压成型与真空成型的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详细地说明。
步骤五:如图5、6所示,在步骤四完成后,若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产生一缺损(图未示),则在步骤五中,即可以一填补材料(图未示)对该第三外周面42的缺损进行修补,该填补材料的材料是为透明树脂。要说明的是,在步骤四完成后,若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无产生缺损,则步骤五即可加以省略。
步骤六:如图5、6所示,在步骤四完成后,若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产生缺损,并在步骤五以该填补材料(图未示)进行修补后,则在步骤六中,即可对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进行表面研磨,以使该填补材料可平整地填补于该第三外周面42上。要说明的是,在步骤四完成后,若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无产生缺损,则步骤六即可加以省略。
步骤七:如图7所示,对该粗胚40的内周面41与第二环面44进行尺寸精修。在本实施例中,是切削该粗胚40的内周面41与第二环面44,使该轴孔11沿轴向从该第一环面43到该第二环面44依序具有一个第一圆柱孔部111、一个第一截头圆锥孔部112、一个第二圆柱孔部113、一个第二截头圆锥孔部114,及一个第三圆柱孔部115,并使该第二环面44上形成一个环绕该第三圆柱孔部115的环槽441。
该第一、二圆柱孔部111、113的直径实质上是为相等,该第三圆柱孔部115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一、二圆柱孔部111、113的直径,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112具有最小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一圆柱孔部111连接,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112具有最大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二圆柱孔部113连接,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112的最小直径实质上是等于该第一圆柱孔部111的直径,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112的最大直径是大于该第二圆柱孔部113的直径,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114具有最小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二圆柱孔部113连接,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114具有最大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三圆柱孔部115连接,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114的最小直径实质上是等于该第二圆柱孔部113的直径,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114的最大直径实质上是等于该第三圆柱孔部115的直径。
步骤八:如图7所示,将一商标标志(图未示)贴附于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上。要说明的是,若不需贴附该标志,则步骤八即可加以省略。
步骤九:如图8所示,在该粗胚40的第三外周面42上漆上一层透明保护漆层50。
由此,如图8所示,在上述步骤进行完后,即可得到一个龙头垫圈的最终成品60。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发明所采用的圆棒材10是早由复合材料固化成型为一体,因此,该圆棒材10被切削为该毛胚20后,该毛胚20内部并不会发生堆叠不良或夹杂空气的问题,且,本发明只需将唯一一层的复合材料层30包覆于该毛胚20的第二外周面21上,因此,本发明可有效降低该复合材料层30与该毛胚20之间发生堆叠不良或夹杂空气的机率,所以,本发明在将该复合材料层30热压固化于该毛胚20上时,该复合材料层30的编织纹路31即不会发生扭曲变形的问题,而可使该成品60具有良好的外观。
二、本发明是直接利用该圆棒材10来进行加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完全不需以人工来一层一层堆叠复合材料片,因此,本发明的生产效率高而不耗时,且可便于自动化生产。
三、本发明是以高精度切削的方式将该圆棒材10切削为外型轮廓相同于该成品60的毛胚20,因此,该毛胚20可具有良好的外型尺寸精度。
四、本发明是以切削的方式切削出该毛胚20的外型轮廓,且可以真空成型的方式将该复合材料层30热压固化于该毛胚20上,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不但可适用于该毛胚20的多样化生产,也可大幅降低所需的模具设备成本。
归纳上述,本发明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不但便于制造、设备成本低,且可使最终成品具有良好的编织纹路及外型尺寸精度,所以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但是以上所述,只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包含:
(A)准备一块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圆棒材,该圆棒材具有一个轴孔,及一个第一外周面;
(B)初步切削该圆棒材的第一外周面,使该圆棒材成型为一个毛胚;
(C)将一层具有一编织纹路的复合材料层包覆于该毛胚的一个第二外周面上,而形成一个粗胚,该粗胚具有一个围绕出该轴孔的内周面、一个第三外周面、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与该第三外周面之间的第一环面,及一个连接于该内周面与该第三外周面之间且相反于该第一环面的第二环面;
(D)热压该粗胚;及
(E)对该粗胚的内周面与第二环面进行尺寸精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D)之后的步骤(D1),若在该步骤(D)后,该粗胚的第三外周面产生一缺损,在该步骤(D1)中,以一填补材料对该第三外周面的缺损进行修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步骤(D1)中,该填补材料的材料为透明树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D1)之后的步骤(D2),在该步骤(D2)中,对该粗胚的第三外周面进行表面研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E)之后的步骤(F),在该步骤(F)中,在该粗胚的第三外周面上漆上一层透明保护漆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还包含一在该步骤(E)、(F)之间的步骤(E1),在该步骤(E1)中,将一标志贴附于该粗胚的第三外周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该步骤(E)中,切削该粗胚的内周面与第二环面,使该轴孔沿轴向从该第一环面到该第二环面依序具有一个第一圆柱孔部、一个第一截头圆锥孔部、一个第二圆柱孔部、一个第二截头圆锥孔部,及一个第三圆柱孔部,并使该第二环面上形成一个环绕该第三圆柱孔部的环槽,该第一、二圆柱孔部的直径实质上为相等,该第三圆柱孔部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一、二圆柱孔部的直径,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具有最小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一圆柱孔部连接,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具有最大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二圆柱孔部连接,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的最小直径实质上是等于该第一圆柱孔部的直径,该第一截头圆锥孔部的最大直径是大于该第二圆柱孔部的直径,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具有最小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二圆柱孔部连接,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具有最大直径的一端是与该第三圆柱孔部连接,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的最小直径实质上是等于该第二圆柱孔部的直径,该第二截头圆锥孔部的最大直径实质上是等于该第三圆柱孔部的直径。
CN200710109146A 2007-06-13 2007-06-13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510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9146A CN100595104C (zh) 2007-06-13 2007-06-13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09146A CN100595104C (zh) 2007-06-13 2007-06-13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342A CN101323342A (zh) 2008-12-17
CN100595104C true CN100595104C (zh) 2010-03-24

Family

ID=40187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91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95104C (zh) 2007-06-13 2007-06-13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5104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3342A (zh)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0098B (zh) 一种容器及用于成形容器的方法
CN102328439B (zh) 用于成形压力容器的容器内衬的方法和装置
CN107139504A (zh) 复合材料帽形长桁预成型及其加筋壁板固化的芯模及方法
CN105587915B (zh) 带骨架的阀门及制作工艺
CN105984154A (zh) 一种u型梁类复合材料制件的成型方法
CN206589365U (zh) 一种复合材料帽形长桁预成型及其加筋壁板固化的芯模
CN102941676A (zh) 一种旋转体双层复合材料缠绕成型方法
CN104772909B (zh) 一种制造中间管的双工位缠绕模具及中间管的制造方法
CN102873877B (zh) 复合材料小盒型件的制作工艺
CN202670040U (zh) 一种高强度碳纤维自行车空心曲柄
CN109723820B (zh) 一种骨架橡胶密封环及其生产模具
CN100595104C (zh) 复材龙头垫圈制造方法
CN101596781A (zh) 软水器储水罐及制造模具、制作工艺
CN101628526A (zh) 无缝镭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3600471U (zh) 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绝缘管制品的成型模具
CN113043684A (zh) 用于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导流壳体的压力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9668B (zh) 锅炉和压力容器压制封头及制造方法
CN102602008A (zh) 复合材料中空薄壁类零件制造的成型方法
CN102241122B (zh) 单储料缸式三层塑料共挤模头
CN101579827A (zh) 大直径橡塑密封半成品在立式车床上的工装方法
CN104494161B (zh) 一种z字形结构复合材料制件的制造方法
CN103817258A (zh) 金属保温杯的制造方法及金属保温杯
CN108943545B (zh) 一种复合材料钻孔方法
CN206501319U (zh) 一种橡胶硫化模具
CN107538650A (zh) 一种波纹橡胶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324

Termination date: 201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