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95073C -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95073C
CN100595073C CN200710098256A CN200710098256A CN100595073C CN 100595073 C CN100595073 C CN 100595073C CN 200710098256 A CN200710098256 A CN 200710098256A CN 200710098256 A CN200710098256 A CN 200710098256A CN 100595073 C CN100595073 C CN 1005950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media
optical fiber
detection head
fiber detection
prepar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8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8769A (zh
Inventor
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NTIANZHI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NTIANZHI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 filed Critical RUNTIANZHI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
Priority to CN200710098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9507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28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8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950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9507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定位系统,包括:平台,用于放置打印介质;第一光纤检测头,固定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若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若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且前进的距离与后退的距离不等;直到打印介质前进距离与后退距离差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打印定位系统的打印机。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定位打印介质位置,提高了打印定位的准确性及速度。

Description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喷绘领域使用的一种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打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喷墨打印机的不断涌现为各个层面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通常在大幅面喷绘领域采用的是喷绘机,实际上它是喷墨打印机T的另一种定义,通常指的是大幅面及超大幅面喷墨打印机。其中,喷绘机的幅宽一般在1m以上,最大可达到3~5m,主要用于制作大幅面的海报、宣传品、户外广告等。
由于喷绘机主要用于制作大幅面的海报等,其所使用打印介质(横幅、泡沫板、布、普通打印纸、光明相片纸等)的幅面比一般打印机要大,因此,为保证图像的打印质量,在喷绘机开始工作前,需要对打印介质进行定位,打印介质定位后也就确定了图像在打印介质上的初始打印位置,从而保证图像不会出现打偏等问题,确保了打印图像的质量。
通常采用人工定位的方式对打印介质进行定位。在打印开始前,将打印介质依靠人手工放置在喷绘机的打印平台上,再由技术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打印介质是否摆放准确,如果摆放准确,则开始打印;如果有偏差,则通过人手工调整打印介质位置。
由于人的肉眼观察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打印介质定位出现偏差,所以,人工定位方式准确性低,且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打印介质跑偏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印定位系统,以实现打印介质的准确、快速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打印定位系统,包括:平台、第一光纤检测头、发光二极管、光纤放大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送布辊、和压布辊;
所述平台,用于放置打印介质;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用玻璃密封的固定座固定所述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上开有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且前进的距离与后退的距离不等;直到打印介质前进距离与后退距离差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经由所述光纤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所述压布辊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上,随导轨梁的升降而升降,用于在打印介质放在所述平台上后,通过使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压布辊压紧所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所述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器二极管被点亮。
优选的,上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光纤检测头;
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若第二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则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优选的,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LD操作控制板、PCI运动控制卡、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所述LD操作控制板获取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PCI运动控制卡;
所述PCI运动控制卡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向所述伺服驱动器发送伺服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伺服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在所述平台上前进或后退。
一种打印机,包括:平台、送布辊,还包括:第一光纤检测头、发光二极管、光纤放大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和压布辊;
所述平台,用于放置打印介质;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用玻璃密封的固定座固定所述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上开有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且前进的距离与后退的距离不等;直到打印介质前进距离与后退距离差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经由所述光纤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所述压布辊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上,随导轨梁的升降而升降,用于在打印介质放在所述平台上后,通过使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压布辊压紧所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所述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器二极管被点亮。
优选的,上述打印机还包括第二光纤检测头,
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若第二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则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优选的,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LD操作控制板、PCI运动控制卡、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所述LD操作控制板获取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PCI运动控制卡;
所述PCI运动控制卡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向所述伺服驱动器发送伺服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伺服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在所述平台上移动。
一种打印定位方法,包括: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用玻璃密封的固定座固定在用于放置打印介质的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上开有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座,所述光纤检测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在打印介质放在所述平台上后,通过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安装在所述导轨梁上的压布辊压紧所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所述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预置的距离;
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经由所述光纤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预置的距离,直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器二极管被点亮;
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
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直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
若所述前进的距离与所述后退的距离的差值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结束打印定位。
优选的,上述方法还包括: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二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其中,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在送布辊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光纤检测头,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根据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或者前进预置的距离,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的距离与前进的距离不等;直到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所述后退的距离的差值达到预置的门限,且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完成打印介质的定位,使得打印介质的边沿靠近第一光纤检测头,实现了对打印介质的准确、快速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定位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定位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是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定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印定位系统,该系统利用光纤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自动调整打印介质的位置,实现了准确、快速的对打印介质进行定位。其中,通常情况下,光纤传感器由光纤检测头及光纤放大器构成。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定位系统组成示意图,该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件:
平台101,通常称为打印平台,用于放置打印介质;光纤检测头102,光纤检测头103,光纤放大器104,光纤放大器105,伺服运动控制系统106,送布辊107,压布辊108,发光二极管109;其中,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包括:LD操作控制板1061,PCI运动控制卡1062,伺服驱动器1063及伺服电机1064。
为更加清楚的说明图1所示各个部件的安装位置以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以下参见图2对图1所示打印定位系统进行具体描述,图2所示为该打印定位系统的局部剖视图。
光纤检测头202及光纤检测头203分布在送布辊204的两侧,并通过光纤检测头的固定座固定在平台201上,平台201上开有孔用于安装光纤检测头的固定座,光纤检测头与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此外,为了防止外界灰尘、污垢及潮湿水气对光纤检测头造成不良影响,光纤检测头的固定座用玻璃密封。上述两个光纤检测头之间的距离可以在40mm~60mm之间任意取值,比如:40mm,50mm,60mm等。
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光纤放大器连接,光纤放大器安装在离LD操作控制板较近的地方,光纤检测头由一个发射极和一个接收极组成。
光纤检测头203固定在送布辊204的一侧,用于检测打印平台上是否有打印介质,如果光纤检测头203检测不到打印介质,提示错误信息,退出打印介质定位;如果光纤检测头203检测到打印平台上有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的发射极发射的红外光通过打印介质反射给接收极,接收极将检测到的入光量信号通过光缆送入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接收到入光量信号后,对入光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且将入光量转换为数字量进行显示,并通过电缆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传送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驱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一定距离D0,假设L为光纤检测头202和203之间的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0的取值范围为:L/2<D0<L,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D0亦可采用其他取值范围,并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当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距离D0后,如果位于送布辊204另一侧的光纤检测头2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则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D0,直到光纤检测头202检测到打印介质。
当光纤检测头202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光纤检测头202的发射极发射的红外光通过打印介质反射给接收极,接收极将检测到的入光量信号通过光缆送入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电缆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传送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距离D0/2,如果光纤检测头202还能检测到打印介质,则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不断的后退D0/2,直到光纤检测头2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距离D0/4,直到光纤检测头2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后退距离D0/8,直到光纤检测头2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D0/16,直到光纤检测头2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并且,如果打印定位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的门限值为D0/16,则此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已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值D0/16,因此,停止对打印介质的定位,进入打印过程。在上述定位过程中,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一次距离大于之后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一次的距离。
以上描述的是打印介质摆放到打印平台上后,在送布辊不动作情况下,只有光纤检测头203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时,打印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如果打印介质摆放到打印平台上后,在送布辊不动作的情况下,光纤检测头202和203同时都检测到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202及光纤检测头203的发射极发射的红外光通过打印介质反射给接收极,接收极将检测到的入光量信号通过光缆送入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电缆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传送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距离D0/2,直到光纤检测头2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距离D0/4,直到光纤检测头2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后退距离D0/8,直到光纤检测头2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D0/16,直到光纤检测头2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并且,如果打印定位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的门限值为D0/16,则此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已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值D0/16,因此,停止对打印介质的定位,进入打印过程。在上述定位过程中,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一次的距离大于之后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一次的距离。
以上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现过程,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光纤检测头每次带动打印前进或后退的距离可由技术人员随意设定,且打印介质前进与后退距离差值的门限值由打印定位系统需要的定位精度决定,可设定为其他任意值,并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
由上述定位过程可知,定位后的打印介质的边沿比定位前的打印介质的边沿靠近光纤检测头202,实现了对打印介质的准确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中,LD操作控制板上至少有三种信号接口,分别是:光纤放大器信号接口J25、J26;运动控制信号接口J18;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J29。为了便于技术人员打印平台上是否放置有打印介质,LD操作控制板上还可以有:介质状态信号接口J5,该接口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连接至接口J5,当光纤检测头202或203中任意一个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二极管被点亮。
光纤放大器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以开路输出的形式,通过光纤放大器信号接口J25、J26送入LD操作控制板;LD操作控制板对该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将入光量信号以I/O信号形式通过运动控制信号接口J18发送至PCI运动控制卡,PCI运动控制卡插在计算机内部的PCI插槽中,在对入光量信号进行处理后,PCI运动卡通过接口J18向LD操作控制板返回伺服驱动信号;LD操作控制板通过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J29将伺服驱动信号发送至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控制送布辊动作,带动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上前进或者后退,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或后退的工作过程已在前文详细述及,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打印介质不出现跑偏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介质定位系统中,进一步包括:压布辊205;
其中,压布辊安装在打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上,随导轨梁的升降而升降,导轨梁的升降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操作两种形式,自动控制是在打印介质放在打印平台上后,通过自动测量装置测量打印介质的厚度使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压布辊压紧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手动控制是通过手动操作机械装置使导轨梁升降。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采用光纤检测头202实现打印介质的定位,而不需要光纤检测头203,因为光纤检测头203仅用于检测打印平台上是否有打印介质,后续定位过程中光纤检测头203并不参与其中,而是否有打印介质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或其他方式获知,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则由技术人员给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发送一个信号,驱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到可以被光纤检测头202检测到的位置,然后开始打印定位;还可以采用程序设定的方式,比如,在启动打印后,首先设定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如果此时平台上有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202会检测到信号,并进行定位,定位结束后再进入打印过程,如果此时平台上没有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202检测不到信号,此时,定位系统不工作,后续打印程序亦不会开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图3所示为该打印机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为了实现准确、快速的对打印介质进行定位,该打印机包括:打印平台301,光纤检测头302,光纤检测头303、光纤放大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送布辊304;
光纤检测头302及光纤检测头303分布在送布辊304的两侧,并通过光纤检测头的固定座固定在打印平台301上,打印平台301上开有孔用于安装光纤检测头的固定座,光纤检测头与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此外,为了防止外界灰尘、污垢及潮湿水气对光纤检测头造成不良影响,光纤检测头的固定座用玻璃密封。上述两个光纤检测头之间的距离可以在40mm~60mm之间任意取值,比如:40mm,50mm,60mm等。
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光纤放大器连接,光纤放大器安装在离LD操作控制板较近的地方,光纤检测头由一个发射极和一个接收极组成。
光纤检测头303固定在送布辊304的一侧,用于检测打印平台上是否有打印介质,如果光纤检测头303检测不到打印介质,提示错误信息,退出打印介质定位;如果光纤检测头303检测到打印平台上有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的发射极发射的红外光通过打印介质反射给接收极,接收极将检测到的入光量信号通过光缆送入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接收到入光量信号后,对入光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且将入光量转换为数字量进行显示,并通过电缆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传送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驱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一定距离D0,假设L为光纤检测头302和303之间的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0的取值范围为:L/2<D0<L,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D0亦可采用其他取值范围,并不影响本发明实现。当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距离D0后,如果位于送布辊304另一侧的光纤检测头3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则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D0,直到光纤检测头302检测到打印介质。
当光纤检测头302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光纤检测头302的发射极发射的红外光通过打印介质反射给接收极,接收极将检测到的入光量信号通过光缆送入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电缆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传送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距离D0/2,如果光纤检测头202还能检测到打印介质,则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不断的后退D0/2,直到光纤检测头3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距离D0/4,直到光纤检测头3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后退距离D0/8,直到光纤检测头3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D0/16,直到光纤检测头3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并且,如果打印定位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的门限值为D0/16,则此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已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值D0/16,因此,停止对打印介质的定位,进入打印过程。在上述定位过程中,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一次距离大于之后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一次的距离。
以上描述的是打印介质摆放到打印平台上后,在送布辊不动作情况,只有光纤检测头303检测到打印介质时,打印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如果打印介质摆放到打印平台上后,在送布辊不动作的情况下,光纤检测头302和303同时都检测到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302及光纤检测头303的发射极发射的红外光通过打印介质反射给接收极,接收极将检测到的入光量信号通过光缆送入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通过电缆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传送至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距离D0/2,直到光纤检测头3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距离D0/4,直到光纤检测头3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后退距离D0/8,直到光纤检测头302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送布辊再带动打印介质不断前进D0/16,直到光纤检测头302再次检测到打印介质,并且,如果打印定位系统中预先设置的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的门限值为D0/16,则此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已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值D0/16,因此,停止对打印介质的定位,进入打印过程。在上述定位过程中,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一次的距离大于之后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一次的距离。
以上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实现过程,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光纤检测头每次带动打印前进或后退的距离可由技术人员随意设定,且打印介质前进与后退距离差值的门限值由打印定位系统需要的定位精度决定,可设定为其他任意值,并不影响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
由上述定位过程可知,定位后的打印介质的边沿比定位前的打印介质的边沿靠近光纤检测头302,实现了对打印介质的准确定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中,LD操作控制板上至少有三种信号接口,分别是:光纤放大器信号接口J25、J26;运动控制信号接口J18;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J29。为了便于技术人员打印平台上是否放置有打印介质,LD操作控制板上还可以有:介质状态信号接口J5,该接口用于连接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连接至接口J5,当光纤检测头302或303中任意一个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二极管被点亮。
光纤放大器将放大后的入光量信号以开路输出的形式,通过光纤放大器信号接口J25、J26送入LD操作控制板;LD操作控制板对该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将入光量信号以I/O信号形式通过运动控制信号接口J18发送至PCI运动控制卡,PCI运动控制卡插在计算机内部的PCI插槽中,在对入光量信号进行处理后,PCI运动卡通过接口J18向LD操作控制板返回伺服驱动信号;LD操作控制板通过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J29将伺服驱动信号发送至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工作,伺服电机控制送布辊动作,带动打印介质在打印平台上前进或者后退。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工作的过程已在前文详细述及,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使打印介质不出现跑偏的问题,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介质定位系统中,进一步包括:压布辊305;
其中,压布辊安装在打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上,随导轨梁的升降而升降,导轨梁的升降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操作两种形式,自动控制是在打印介质放在打印平台上后,通过自动测量装置测量打印介质的厚度使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压布辊压紧打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下,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手动控制是通过手动操作机械装置使导轨梁升降。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采用光纤检测头302实现打印介质的定位,而不需要光纤检测头303,因为光纤检测头303仅用于检测打印平台上是否有打印介质,后续定位过程光纤检测头303并不参与其中,而是否有打印介质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或其他方式获知,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则由技术人员给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发送一个信号,驱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到可以被光纤检测头302检测到的位置,然后开始定位;还可以采用程序设定的方式,比如,在启动打印后,首先设定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如果此时平台上有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302会检测到信号,并进行定位,定位结束后再进入打印过程,如果此时平台上没有打印介质,则光纤检测头302检测不到信号,此时,定位系统不工作,后续打印程序亦不会开始。
以上介绍本实用新型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打印定位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打印机。在上述实施例中,光纤放大器可以选用普通的模拟光纤放大器,但是,这种光纤放大器用人工调节放大器的旋钮来进行基准设置,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为误差。
更优的,可以选用数字光纤放大器;数字光纤放大器有一个数字显示屏,基准值设置可以根据数字显示达到非常精确的结果,操作也很简便。其基准值的设置方法(以日本神视FX-301数字光纤传感器为例)包括:第一步:将光纤检测头置于检测距离内,第二步将打印介质放在光纤检测头上方,启动该数字光纤放大器,设定该打印介质的基准值。上述两种光纤放大器均可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定位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打印定位系统,及图3所示的打印机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
其中,第一光纤检测头固定在用于放置打印介质的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例,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当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平台上有打印介质时,第一光纤检测头向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发送检测信号,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该信号,并进入步骤402;
步骤402: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预置的距离;
步骤403:判断第一光纤检测头是否有检测信号,若第一光纤检测头有检测信号,重复执行步骤402,直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没有检测信号,进入步骤404;
比如,步骤402中,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距离D0/2,如果步骤403中判断结果为第一光纤检测头还能检测到打印介质,则重复执行步骤402,即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不断的后退D0/2,直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不到打印介质,然后进入步骤404;
步骤404: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
步骤405:判断是否有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若第一光纤检测头没有检测信号,重复执行步骤404直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若有检测信号,进入步骤406;
比如,步骤404中,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距离D0/4,如果步骤405中判断结果为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不到打印介质,则重复执行步骤404,即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不断的前进D0/4,直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然后进入步骤406;
步骤406:判断所述前进的距离与所述后退的距离的差值是否达到预置的门限,如果达到,则结束打印定位;若所述差值未达到门限值,返回步骤402。
比如,在第一光纤检测头可以检测到打印介质的情况下,判断送布辊当前带动打印介质前进的距离与后退距离的差值达到是否预先设置的门限值,如果达到门限,则结束定位,如果没有达到门限,则返回步骤402。
为了实现自动检测打印平台上是否有打印介质,上述方法还包括: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二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其中,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打印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第一光纤检测头、发光二极管、光纤放大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送布辊、和压布辊;
所述平台,用于放置打印介质;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用玻璃密封的固定座固定所述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上开有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且前进的距离与后退的距离不等;直到打印介质前进距离与后退距离差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经由所述光纤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所述压布辊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上,随导轨梁的升降而升降,用于在打印介质放在所述平台上后,通过使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压布辊压紧所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所述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
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器二极管被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光纤检测头;
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若第二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则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LD操作控制板、PCI运动控制卡、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所述LD操作控制板获取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PCI运动控制卡;
所述PCI运动控制卡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向所述伺服驱动器发送伺服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伺服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在所述平台上前进或后退。
4、一种打印机,包括:平台、送布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光纤检测头、发光二极管、光纤放大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和压布辊;
所述平台,用于放置打印介质;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用玻璃密封的固定座固定所述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上开有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且前进的距离与后退的距离不等;直到打印介质前进距离与后退距离差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
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经由所述光纤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所述压布辊安装在所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上,随导轨梁的升降而升降,用于在打印介质放在所述平台上后,通过使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压布辊压紧所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所述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
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器二极管被点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光纤检测头,
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若第二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则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LD操作控制板、PCI运动控制卡、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
所述LD操作控制板获取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并发送至所述PCI运动控制卡;
所述PCI运动控制卡收到所述检测信号,向所述伺服驱动器发送伺服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伺服电机;
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在所述平台上移动。
7、一种打印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用玻璃密封的固定座固定在用于放置打印介质的平台上,且位于送布辊的一侧,使得打印介质经过送布辊后可被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平台上开有孔用于安装所述固定座,所述光纤检测头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通过光缆与所述光纤放大器连接;在打印介质放在所述平台上后,通过位于所述平台上方的导轨梁下降到一定位置使安装在所述导轨梁上的压布辊压紧所述平台上的打印介质,当打印介质在压布辊和所述送布辊之间处于压紧状态时,所述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移动;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预置的距离;
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经由所述光纤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后退预置的距离,直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发光二极管与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连接,当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时,发光器二极管被点亮;
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
若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未能检测到打印介质,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直到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
若所述前进的距离与所述后退的距离的差值达到预置的门限,且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打印介质,结束打印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获取第二光纤检测头的检测信号,触发所述伺服运动控制系统控制送布辊带动打印介质前进预置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检测到所述打印介质;
其中,所述第二光纤检测头固定所述平台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光纤检测头位于送布辊的另一侧。
CN200710098256A 2007-04-25 2007-04-25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Active CN10059507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8256A CN100595073C (zh) 2007-04-25 2007-04-25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8256A CN100595073C (zh) 2007-04-25 2007-04-25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8769A CN101028769A (zh) 2007-09-05
CN100595073C true CN100595073C (zh) 2010-03-24

Family

ID=3871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8256A Active CN100595073C (zh) 2007-04-25 2007-04-25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9507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438A (zh) * 2011-12-22 2012-07-04 深圳中航信息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存折打印机的对齐装置
WO2013115804A1 (en) * 2012-01-31 2013-08-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eak energy reduction printhead system
CN103770477B (zh) * 2014-01-17 2015-09-30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打码机和打码方法
CN106079909A (zh) * 2016-07-06 2016-11-09 无锡宏纳科技有限公司 可同时标记多根光纤的光纤内线缆打标机
CN108629428B (zh) * 2018-05-03 2021-07-02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互联网共享的自助复印打印系统的智能废纸回收方法
CN111605314A (zh) * 2020-05-31 2020-09-01 黄碧娴 一种用于纺织的上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8769A (zh)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5073C (zh)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系统、打印机
US20200200687A1 (en) Full-servo label inspection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303246B (zh) 编带电路自动化检测设备中的图像信息采集装置
US10399360B2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elf-adhesive labels
CN102142156A (zh) 一种能够缩短制票时间的制票机及制票方法
US20180326759A1 (en)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printer
CN101537738A (zh) 绕卷式激光打标机
JP5419742B2 (ja) 裁断装置及び裁断方法
CN103569715A (zh) 纸幅自动纠偏装置
US6603136B1 (en) Laser marker focal length setting device
CN201394961Y (zh) 绕卷式激光打标机
US20150273911A1 (en) System For Detecting Inoperative Inkjets I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ing Using A Camera And Substrate Roll
CN110216996A (zh) 多标跟踪自动套准系统及多标跟踪自动套准方法
CN106585099A (zh) 一种喷码系统
CN211969992U (zh) 一种基于立体数据采集系统的钢筋打标装置
AU753299B2 (en) Media sensor system for printer mechanism
CN104692157A (zh) 一种移动式印刷定位输送装置
JP2001300397A (ja) 塗布システム
CN205256828U (zh) 试管贴标签装置
CN210556099U (zh) 一种家电能耗标识贴智能贴敷系统
CN205443341U (zh) 数控裁剪机
CN100588598C (zh) 纸张印刷机的定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225735A (ja) マーク検出装置およびマーク検出方法ならびに画像作成および切り抜き装置
CN113556515B (zh) 一种用于园林建筑工程管理的监控装置
CN202003410U (zh) 一种能够缩短制票时间的制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RUNTIANZHI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Guanlan Town Ring South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lor God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ntianzhi Digital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Guanlan Town Ring South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lor God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Runtianzhi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