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1084C - 用于展现出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展现出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1084C
CN100581084C CN200380110402A CN200380110402A CN100581084C CN 100581084 C CN100581084 C CN 100581084C CN 200380110402 A CN200380110402 A CN 200380110402A CN 200380110402 A CN200380110402 A CN 200380110402A CN 100581084 C CN100581084 C CN 10058108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band
data
frequency
data division
pre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80110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22808A (zh
Inventor
简·C·奥利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922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22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10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10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00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993Noise white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3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375Passband transmission
    • H04L2025/03414Multi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433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equaliser structure
    • H04L2025/03439Fixed structures
    • H04L2025/03522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04Channel estimation of multiple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和相关的方法,用于依据考虑了在其上传送数据的通信信道上信道情况的频分复用方案传送数据。子带被定义为在其中相邻的子带彼此相互交叠。当在分离的子带上传送的数据的数据部分在接收台接收时,每一个子带被一个第一滤波器滤波(104)以通过在每一个第一子带内的频率内的信号部分。对每一个在分离的子带上通过的信号部分进行过采样(106),以对其干扰分量部分进行频移。然后,另外进行带通滤波以抑制干扰信号分量部分(108)。接下来进行对数据分量的后续处理。

Description

用于展现出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在展现出例如衰落的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和相关的方法,通过FDM(频分复用)技术的使用,以使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容易,同时还减弱了衰落或其它时变条件的效应。
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实现的,例如蜂窝通信的移动通信的改进的通信质量是可能的。利用在频率上部分地交叠的频率子带,避免了对防护频带的需要。数据部分在不同的频率子带上传送。利用时域、信道跟踪,从而允许减轻通信条件下的时变变化。通过在接收台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在子带上传输的数据部分彼此正交地放置,由交叠的子带引起的子带干扰得到抑制。然后能够在数据的信息内容的发送和恢复中利用傅立叶变换技术。
背景技术
数据通信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有的部分。部署和利用通信系统以传送数据。在通信系统中,数据在数据发源的发送台和数据终止的接收台之间传送。通过通信信道,发送台和接收台连接在一起,以及在它们之间传送的数据在通信信道上传送。
如果有必要,数据在它从发送台传送之前被转换为一种允许它在通信信道上传送的形式。当数据在通信信道上传送时,它被递送到接收台。并且一旦被递送到接收台,数据的信息内容就被恢复。
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并且通常利用其实现数据在发送台和接收台之间的传送。并且,由于通信技术的进步的允许,新型的通信系统以及现有通信系统的改进继续得到开发和利用。
无线通信系统是一种类型的通信系统,其中在无线链路上定义了将发送台和接收台互连的通信信道。无线链路形成电磁频谱的一部分。通过在其上定义了通信信道的无线链路的使用,避免了否则要利用固定的有线连接的需要。由于降低了基础设施的成本,因此,无线通信系统的安装更便宜。并且无线通信系统可以用于实现在其中允许通信移动性的移动通信系统。
许多(如果不是大部分)无线通信系统,是带宽受限的系统。也就是说,电磁频谱中分配给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的部分是有限的。带宽的约束有时候限制了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当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在这种方式下受限时,系统的通信容量只能够通过更有效地利用分配的带宽来提高。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分配给通信系统的带宽,人们做出了努力。通过数字通信技术的使用,显著的通信容量的提高是可能的。例如,当数据被数字化并且格式化成数据分组时,可以通过在发送台和接收台之间形成的分组交换连接的形成来传送数据。通信系统通信容量的成倍增加有时候是可能的。
由于需要实现不断增长的数据密集的通信服务,另外的通信技术被提出并且在某些情况中被实施以进一步增加数字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
由于在其上有数据传送的无线信道的通信条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的数据的信息内容的恢复有时候是复杂的。表现在无线信道上的衰落条件使数据值失真,所以当在接收台接收到时数据在数值上不同于当由发送台发送出时数据的值。如果不对这种失真作补偿,数据的信息内容就不能够被适当地恢复。
一种其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密集通信服务的实现的通信方案将可用的带宽分成子带。数据在分离的子带上进行传送,并且这样的数据被单独地调制。这些子带通常被选择成足够小的频率范围使得由于符号周期相对长而只出现边缘符号间干扰(ISI)。这种方案一般被称作FDM(频分复用)方案。通常,子带由防护频带在频率上分离。高阶的滤波器用以在频域中将子带分离。
如果除去防护频带,将有另外的频谱可以用于通信目的。然而,在交叠的子带上传送的数据会相互干扰。
一种被称为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特定类型的频分复用是一种子带彼此相互正交的技术。也就是说,OFDM是一种频域采样被放置成使得子带正交的技术。
通常,OFDM系统的发送台利用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并且,OFDM系统的接收台利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OFDM系统的正交性要求使得OFDM通信方案容易受到频偏的影响,这个问题通常出现在接收台。另外,当OFDM系统利用于移动环境时,多普勒位移加剧了频偏,在此移动环境中,包含在数据通信中的发送台或接收台中的至少一个在移动。随着相对速度的增加,多普勒位移相应地增加,并且相应的频偏也相应地、潜在地甚至更大。发送和接收台间的频偏阻止了例如IFFT的解调器的正确操作,并且传送的数据中的信息内容的恢复无效地执行。
已有的OFDM系统假定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道条件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其上有数据传送的子带被假设为非时变的,即没有衰落的条件以及没有多普勒漂移。然而实际的通信条件有时候大为不同。
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既利用FDM(频分复用)通信而不需要使用防护频带、同时又更好地考虑到其上数据被传送的子带的实际通信条件的方式,通信将会得到改进。
根据这个与FDM通信方案相关的背景信息,本发明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了一种装置和相关的方法,通过它们在展现出例如衰落条件的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中传送数据。
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提供了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使通过使用FDM(频分复用)的数据通信容易,在使用FDM中,减弱了衰落或其它时变条件的效应。
实现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的蜂窝通信和其它移动通信能够具有改进的质量水平。
同时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利用了在频率上部分地交叠的频率子带。避免了否则在常规的OFDM通信方案中为必须的防护频带的需要。
为实现通信服务而传送的数据的数据部分在不同的频率子带上进行传送,并且在接收台进行在时域上的检测。利用时域信道跟踪允许进行时变信道跟踪。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数据部分在相邻的部分交叠的子带上传送。当在接收台接收时,在特定的子带上的检测到的能量既包括期望的信号能量,也包括在相邻子带上传送的数据部分的干扰信号能量,还包括热能。通过在接收台适当的处理,干扰子带的信号能量被去除,从而使对期望的信号能量的进一步处理容易。并且,因为信号处理去除了子带上信号能量中不期望的数据部分的信号能量,所以提供了期望的信号能量相对在其它子带上检测到的信号能量之间的正交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对于每一个子带,以引起信号能量的暂时白化的方式,对信号能量进行过采样。信号白化建立干扰能量的带外频率范围的存在。并且,一旦被位移,将进行带通滤波以去除干扰的信号能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分离子带上传送的数据被格式化成格式化的部分,例如包括训练符号和导频符号的分组。训练符号或导频符号形成已知的、传输的值,该值的适当的如发送(as-sent)的值在接收台是已知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接收台装置包括预滤波器,用于在其上传送数据部分的子带上进行操作。该预滤波器由非因果FIR(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形成,其对在每一个分离子带上应用到其上的信号能量进行白化。该预滤波器还包括一个干扰抑制滤波器,其表现出通过子带内的能量分量的通带,而抑制由非因果滤波器位移而超过该滤波器通带的能量分量。该干扰抑制滤波器形成一个因果滤波器,并且在每一个子带,通过干扰抑制滤波器滤波的信号是期望的信号能量而没有在每一个子带的干扰信号的分量。由预滤波器在每一个不同的子带上的信号能量的后续零位移频率转换,允许对在不同子带上信号能量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个实施中,构建了蜂窝通信系统,其依据带干扰抑制的交叠频域复用(NSOFDM)可操作的通信方案。子带被定义为在其上对为实现通信服务而传送的数据的数据部分进行调制。该子带定义为使得相邻子带在频率上彼此相互交叠。数据部分在分离的子带被传送到接收台。接收台检测不同子带上的信号能量。并且,一个位于接收台的预滤波器执行每一个子带上信号能量的暂时白化。并且一旦执行了暂时白化,则执行带通滤波以抑制在每一个子带上的干扰信号的能量分量。执行频率,即到零位移偏移的频率转换。并且,其后对在各种相互正交的子带上的信号分量进行附加的处理,以重建被发射的数据的信息内容。
因此,在这些和其它的方面,为对在失真敏感的通信链路上,通过接收台传送数据的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装置和相关的方法。根据频分复用方案传送的数据的恢复是容易的。数据作为在第一子带上的第一数据部分和在至少第二子带上传送的至少第二数据部分被传送。相邻的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在频率上部分地交叠。一旦数据在接收台被接收,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被连接以接收数据值的指示。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形成分离的滤波值,这些值在分别定义了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的频率范围内。连接预滤波器采样器以接收分离滤波值,这些值由用于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的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形成。预滤波器采样器对应用到其上的分离滤波值进行采样,其采样率为引起每一个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的频移到带外的频率范围的采样率。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连接到预滤波器采样器。预滤波器采样器抑制每一个由预滤波器采样器频移的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并且从此执行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滤波的代表。
本发明及其范围的更完整的理解能够从下面给出的简单概括的附图得到。下面是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框图,其中包含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说明图1所示通信系统工作期间在各个子带上产生的信号的示例性信号能量图形化的表示;
图3说明代表图1所示通信系统的部分的功能框图;
图4说明图1所示通信系统工作期间产生的示例性数据脉冲的格式;
图5说明图4所示数据脉冲在频域中的表示;
图6说明列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一个无线通信系统,一般地由10表示,用于和移动台12进行无线通信。在示例性的实现中,该通信系统形成蜂窝通信系统,其通常对任何选定的数字蜂窝标准都是可操作的。例如,该通信系统10代表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例如用于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或者EDGE(增强型数据GSM演进)的GSM系统,这两种服务都用于数据通信。该通信系统也可以代表其它类型的蜂窝通信系统,例如CDMA2000(码分多址2000)通信方案。并且,更一般地,该通信系统10代表许多各种各样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数据在对例如由衰落条件引起的失真敏感的通信信道上传送。
因此,虽然接下来的说明将描述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用于数据通信的蜂窝通信系统的实现有关的操作,本发明在其它种类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也可以类似地操作。
移动台12通过无线链路和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进行通信。该无线链路在这里用下行链路14和上行链路16代表,以允许实现与移动台的双向通信。
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包括基站系统(BSS),其包括基站收发信机(BTS)18。基站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形成一个无线收发器。并且移动台的电路也形成一个无线收发器。每一个都能够转换其间经由分别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定义的信道的射频信号。
基站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形成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入网络部分的一部分。并且,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入网络部分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为包括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22。该无线网络控制器连接在基站系统和无线网关(GWY)24之间。该网关形成具有通信系统其它部分的网关,通信系统的其它部分在这里由分组数据网络(PDN)28和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32代表。通信者实体(CE)连接到网络28和网络32,并且代表一个可连接到由因特网形成的分组数据网络的数据源,例如数据服务器。
基站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18包括发射电路36和接收电路38,其可操作以形成和发射将传送到移动台的数据以及检测和处理由移动台产生并发射到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的上行链路信号。
类似地,移动台也包括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这里分别由42和44标记。移动台的发射电路42的操作产生和发射在上行链路16上定义的上行信道上产生的上行链路信号。
通过NSOFDM(带干扰抑制的交叠频域复用)通信技术的使用,一个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在通信系统的工作期间的数据的传送更为容易。通过NSOFDM技术的使用,避免了在传统OFDM技术中使用的防护频带。并且不假定其上传送数据的通信信道为非时变的,进而可以利用信道跟踪,从而减弱了快衰落条件效应。当接收台的操作恢复传送给它的数据的信息内容的时候,由于衰落条件或其它时变信道条件能够得到考虑,改进的通信质量就成为可能。
为了解释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操作的目的,将描述起源于通信系统的网络部分、用以传送到移动台以实现通过它们的通信服务的数据的通信。然而在这个示例性的实施中,发射电路36和42的操作都类似于相应的接收电路38和44所进行的操作。
在发射电路36,将从其传送的数据分成数据部分。并且,将子带定义为在其上进行由数据分成的分离数据部分的传送。将子带选择成具有使得相邻的子带在频率上彼此相互交叠的频率。和常规的OFDM技术相对,没有分配防护频带以分离子带。并且,收发器电路使得数据部分在前向链路14上定义的分离的子带上被传送到移动台12。移动台12包括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装置52,通过它操作在分离的子带上检测的接收数据。装置52的操作为每一个子带去除干扰分量,即相邻子带的信号分量。如此,就在分离的子带上接收到的数据间引入了正交性。通过引入正交性,可以利用在OFDM中使用的FFT(快速傅立叶变换)。从而,在接收电路操作中的检测复杂度相当于常规的OFDM技术的检测复杂度。
这里所示的装置52包括连接到在分离的子带上接收的数据的接收指示的带通滤波器54。该带通滤波器54的操作形成每一个分离的子带的分离的滤波分量。一旦被滤波,每个子带上检测的数据将被提供到执行暂时白化操作的第一预滤波器56。并且,一旦执行了暂时白化,就将每个子带上的数据提供到干扰抑制滤波器58。该干扰抑制滤波器的操作抑制干扰分量,即在交叠的子带上产生的信号能量。
图2说明在分离的子带上传送的数据部分的信号能量的图形化表示,一般地如62所示,该子带定义为,在其上传送为实现通信服务而传送的数据的数据部分。在64指定的在不同的子带上的信号能量代表在分离的子带上传送的数据的信号能量。
图3说明形成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的移动台的一部分的接收电路44的部分。这里再次表示接收电路包括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装置52。并且,首先如块72所示,将接收到的数据的信号能量下变频到基带水平。并且,在线74上形成并应用到带通滤波器54的信号能量是在基带水平的。该基带信号包括一些窄带的频率槽(frequency bin)的线性组合,这些频率段被单独的调制并在频域上交叠。带通滤波器的操作隔离每一个子带。并且第一滤波信号在线76上产生并应用到滤波器56。该滤波器56将每一个子带上需要的信号的能量分量和交叠子带的信号能量分离。并且,然后,信号分量被应用到滤波器58,在这里干扰分量部分被抑制。随后,通过的分量部分被应用到频率转换器82,其操作在频域中将频率槽转换到零位移频偏。并且,然后,如块84所示,在这里通过使用快速傅立叶变换执行子带检测。
子带频率宽度的选择是对独立地检测每一个单独的子带的竞争的需要的折衷。子带的频率宽度足够小以为每一个子带产生一个单抽头IR(冲激响应),使得能够以很小的复杂度执行MAP检测。
图4说明示例性的数据脉冲,一般地由86代表,这里所示由数据部88,循环前缀部92和训练符号或导频符号94形成。
图5说明相同的基带脉冲,这里绘制在频域而不是时域中。该基带脉冲再次用86标识。
在每一个子带处,信号能量由需要的数据部分、热噪声和相邻子信道干扰分量形成。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子带上的所有的干扰包括两个相邻子信道干扰分量的重叠以及热噪声。脉冲的长度被选择成足够短以使得可能遇到通常的多普勒频率时,冲激响应(IR)可以在脉冲上被跟踪。
在子带上传送的数据的数据符号由编码的数据比特而形成的数据符号形成。编码的数据比特是交织的。并且,该交织可以在如OFDM的频域中执行或者在时域中执行。无论在哪种域交织,编码的和交织的比特组成MQAM符号,这种符号形成每一个子带脉冲的数据部分。对于每一个子带,基于足够的统计的和以用于整个基带的速率而采样的模型代表过采样模型,其表示为:
y [ k ] = Σ m = 0 M h [ m ] d [ k - m ] + n s [ k ]
其中:
k表示离散时间;
[y][k]表示接收到的符号;以及
d[k]表示未知的被发射的符号。
用于每一个子带的冲激响应h[k]通过导频符号94来估计,就如同干扰ns[k]在训练符号上的估计一样。
非因果前馈滤波器56的存在实现暂时白化和对角占优的有效的IR矩阵。利用MMSE综合以发现非因果FIR滤波器的优化的系数f[]。提出厄密形式(Hermitian form)以同时产生滤波器的系数f[]和优化的信道冲激响应。首先,如下面所示:
d ~ [ k ] = f T y - b T d
这里粗体小写字符表示列向量,并且上标T表示转置。这里,为了FIR系数的综合,d[k]表示已知的被发射的导频或训练符号,以及y[k]表示接收到的符号。注意,b只对过去检测的符号运算,两个新的向量定义为:
w={f[0]f[1]f[2]...-b[1]-b[2]-b[3]}T
s={y[k]y[k+1]y[k+2]...-d[k-1]d[k-2]d[k-3]}T
并且,用紧凑形式,如下面所示:
w T s = d ~ [ k ]
瞬时错误被定义如下:
∈ [ k ] = d ~ [ k ] - d [ k ] = w T s - d [ k ]
并且,MMSC是:
min||wTs-d[k]||2
这意味着:
E{ss+}w*=E{d[k]*s}
这里*表示复数共轭,并且+表示一个厄密转置。注意,E[ss+]是厄密矩阵,并且该解同时产生了前馈和反馈的系数。厄密矩阵在许多噪声的统计特性在时间上是平稳的情况下出现。因而,w可以通过上面的等式8和1组合求解。
白化过程将能量从频谱的干扰部分转移到带外频率范围,那里噪声能量是增加的。过采样建立了带外频率范围的存在。这样的功能由滤波器56执行。然后,在带外频率范围包含的能量得到抑制。从而,在时域中,干扰能量得以减小。并且,通过显著减小回到奈奎斯特速率,在常规方式下、在时域中以正常子带采样率执行检测。
图6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的一种方法流程图,一般地如102所示。该方法使得在对失真敏感的通信链路上传送的数据容易恢复。依据频分复用方案,将数据作为在第一子带上传送的第一数据部分和在至少第二子带上传送的至少第二数据部分进行传送。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相邻子带在频率上部分交叠。
首先,并且如块104所示,分离滤波值在定义了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的频率范围内形成。然后,并且如块106所示,以采样率对分离滤波值进行采样,该采样率引起每一个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频移到带外的频率范围。
然后,并且如块108所示,频移到带外频率范围的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得到抑制,从而形成滤波的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的每一个的代表。
前面的说明是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示例,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应该不必受到该说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下的权利要求定义。

Claims (20)

1.一种在对失真敏感的通信链路上将数据传送到接收台的通信系统中用于使得数据恢复容易的装置,所述数据是按照频分复用方案作为在第一子带上传送的第一数据部分和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带上传送的至少第二数据部分得以传送的,所述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相邻子带在频率上部分地交叠,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被连接以接收一旦在所述接收台处接收的所述数据值的指示,所述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用于在分别定义了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的频率范围内形成分离滤波值;
预滤波器采样器,被连接以接收所述分离滤波值,所述分离滤波值由所述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为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所形成,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用来以一个采样率采样应用到其上的所述分离滤波值,所述采样率引起每一个所述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被频移到带外的频率范围;以及
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连接到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所述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用于抑制每一个由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频移的所述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并且用于从其形成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经滤波的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通过所述数据部分隔离滤波器形成的分离滤波值各自由预期的子带分量和干扰的相邻子带分量构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上传送的数据部分被格式化成数据部和训练部,并且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冲激响应(IR)估计器,所述冲激响应估计器用来响应于所述数据部分的训练部的值,估计所述通信链路的冲激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冲激响应(IR)估计器估计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的分离冲激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包括非因果滤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包括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执行应用到其上的所述数据的值的指示的暂时白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包括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包括因果滤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包括在所述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上表现通带的带通滤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预滤波器采样器利用最大序列估计(MSE)确定对其操作进行确定的滤波器系数,以引起每一个所述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的频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链路包括无线链路,其中所述失真包括衰落,并且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经滤波的表示,基本上彼此相互正交。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频率转换器,被连接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经滤波的表示,所述频率转换器用于将所述经滤波的表示转换到选定频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傅立叶变换器,被连接为接收由所述预滤波器抑制滤波器形成的所述经滤波的表示的指示,所述傅立叶变换器用于在频域和时域之间转换所述表示的指示。
15.一种在用于在对失真敏感的通信链路上将数据传送到接收台的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时、用于使得数据恢复容易的方法,所述数据是按照频分复用方案作为在第一子带上传送的第一数据部分和在至少第二子带上传送的至少一个第二数据部分得以传送的,所述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相邻子带在频率上部分地交叠,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一旦在所述接收台被接收的所述数据值的指示,在分别定义了所述第一子带和至少第二子带中的每一个的频率范围内形成分离滤波值;
按照采样率对所应用的分离滤波值进行采样,所述采样率引起每一个所述分离滤波值的选定部分被频移到带外的频率范围;以及
抑制所述频移到带外频率范围的每一个所述分离滤波值的所述选定部分,从而形成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经滤波的表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在所述形成操作之前,进一步包括操作:
将所述数据分别调制到部分交叠的所述第一子带和至少所述第二子带的频率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至少所述第二部分;以及
在所述通信链路上将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发送到所述接收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部分和至少第二数据部分被格式化成数据部和训练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估计所述通信链路的冲激响应的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样操作暂时地白化所述数据值的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执行最大序列估计操作以确定操作参数,通过所述操作参数来执行所述采样操作。
CN200380110402A 2003-06-20 2003-12-23 用于展现出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0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600,993 US6947449B2 (en) 2003-06-20 2003-06-20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exhibiting time-varying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US10/600,993 2003-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22808A CN1922808A (zh) 2007-02-28
CN100581084C true CN100581084C (zh) 2010-01-13

Family

ID=33517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80110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084C (zh) 2003-06-20 2003-12-23 用于展现出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6947449B2 (zh)
EP (1) EP1642407A4 (zh)
JP (1) JP4347848B2 (zh)
KR (1) KR20070091054A (zh)
CN (1) CN100581084C (zh)
AU (1) AU2003299894A1 (zh)
BR (1) BR0318348A (zh)
CA (1) CA2530021A1 (zh)
MX (1) MXPA05014185A (zh)
WO (1) WO20050066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96164B1 (en) * 2003-05-02 2009-02-24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radio receiver system
US7450924B1 (en) * 2004-03-25 2008-11-11 At&T Mobility Ii Llc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receive diversity for single-valued modulation receivers
KR100612870B1 (ko) * 2004-11-10 2006-08-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임펄스 이벤트 분리 장치 및 방법
KR100823569B1 (ko) * 2005-12-10 2008-04-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주파수 대역의 부분적인 중첩에 따른 간섭 신호를 제거하는장치 및 그 방법
US7640000B2 (en) 2005-12-10 2009-12-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ncellation of partially overlapped crosstalk signals
US8031794B2 (en) * 2006-05-09 2011-10-04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a multiple antenna radio receiver system
WO2009110547A1 (ja) * 2008-03-05 2009-09-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2412881B (zh) * 2010-09-26 2015-06-17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和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形成训练方法
US10042037B2 (en) * 2014-02-20 2018-08-07 Nestwave S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time of arrival (TOA)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3391A (en) * 1992-10-26 1994-06-21 Motorola, Inc. Multi-channel digit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WO1996037981A1 (en) * 1995-05-23 1996-11-28 Libit Signal Processing, Inc. Digital communications on overlapping channels
WO1998016021A1 (en) * 1996-10-10 1998-04-16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Inc.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pectral property of the signal
US6091361A (en) * 1998-05-12 2000-07-18 Davis; Dennis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space-time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CN1271220A (zh) * 1999-04-15 2000-10-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频移电路及频移方法
EP1158716A2 (en) * 2000-05-22 2001-11-28 AT&T Corp. MIMO OFDM system
CN1328683A (zh) * 1998-10-27 2001-12-26 沃斯艾格公司 对过采样合成宽带信号进行高频分量恢复的方法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4484A (en) * 1995-09-06 2000-11-28 Solan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auxiliary data in a primary data signal using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processing
US6236731B1 (en) * 1997-04-16 2001-05-22 Dspfactory Ltd. Filterbank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and separating an information signal into different bands, particularly for audio signal in hearing aids
FI104019B1 (fi) * 1997-06-19 1999-10-29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ignaalin ilmaisumenetelmä digitaalisen solukkoradioverkon vastaanottimessa
GB2342549B (en) * 1998-10-07 2003-10-08 Mitel Corp Zero-delay structure for sub-band echo cancellation
DE50013268D1 (de) * 1999-05-21 2006-09-14 Benq Corp Verfahren zum filtern eines mobilfunksignals und entsprechender mobilfunk-empfäng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3391A (en) * 1992-10-26 1994-06-21 Motorola, Inc. Multi-channel digital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WO1996037981A1 (en) * 1995-05-23 1996-11-28 Libit Signal Processing, Inc. Digital communications on overlapping channels
WO1998016021A1 (en) * 1996-10-10 1998-04-16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Inc.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pectral property of the signal
US6091361A (en) * 1998-05-12 2000-07-18 Davis; Dennis 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space-time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CN1328683A (zh) * 1998-10-27 2001-12-26 沃斯艾格公司 对过采样合成宽带信号进行高频分量恢复的方法与设备
CN1271220A (zh) * 1999-04-15 2000-10-2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频移电路及频移方法
EP1158716A2 (en) * 2000-05-22 2001-11-28 AT&T Corp. MIMO OFDM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40258095A1 (en) 2004-12-23
JP2007525034A (ja) 2007-08-30
KR20070091054A (ko) 2007-09-07
CA2530021A1 (en) 2005-01-20
CN1922808A (zh) 2007-02-28
WO2005006619A1 (en) 2005-01-20
US6947449B2 (en) 2005-09-20
AU2003299894A1 (en) 2005-01-28
JP4347848B2 (ja) 2009-10-21
MXPA05014185A (es) 2006-03-09
BR0318348A (pt) 2006-07-25
EP1642407A4 (en) 2007-05-30
EP1642407A1 (en) 2006-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0547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281227B (zh) 用于ofdm的信道互干扰减轻
US6298035B1 (en) Estimation of two propagation channels in OFDM
EP095575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symbol synchronization in an OFDM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2404268B (zh) 高速移动环境下莱斯信道中多普勒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US6654340B1 (en) Differential OFDM using multiple receiver antennas
CN101242626B (zh) 对接收信号进行滤波的设备及方法
US200502595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ing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through conjugate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5007241A (zh) 一种高铁环境下多普勒频偏估计方法和系统
CN100581084C (zh) 用于展现出时变通信条件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和相关方法
US8509104B2 (en) Identifying a sequence of received signals
CN101366253A (zh) Ofdm系统的码元同步
KR100790484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을 위한 부분 응답 시그널링
US20020181430A1 (en) Space-time transmit diversity scheme for time-dispersive propagation media
CN101171766A (zh) 用于在多载波多址接入系统中接收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12713911B (zh) 一种在Chirp调制信号中增加参考信号的方法
JP2007525034A5 (zh)
CN103051579A (zh) 车载无线传输系统和方法、发射器和方法、接收器和方法
CN1992690B (zh) 导频数据发射方法、基站控制器、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US202303791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ilot design and channel estimation in presence of nonlinearity in the delay-doppler domain for mmwave otfs systems
JP2002261641A (ja) ドップラー周波数補償方式、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式、受信方式
CN110336599B (zh) 一种基于相位误差纠正的多路信号波形合并方法
KR100696946B1 (ko) 고속 이동 환경을 위한 효율적인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 통신시스템의 복호 방법 및 장치
Syed-Yusof et al. Integer coefficients partial response signaling in OFDM system
KR20140046707A (ko) Ofdm 시스템을 위한 다중 안테나 릴레이 송수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OY

Effective date: 201011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ESPOO, FINLAND TO: 100176 NO.5, EAST RING MIDDLE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11

Address after: 100176 No. 5 East Ring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6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Oyj

Address before: 100176 No. 5 East Ring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NOKIA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4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