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9309C -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9309C
CN100579309C CN03809856A CN03809856A CN100579309C CN 100579309 C CN100579309 C CN 100579309C CN 03809856 A CN03809856 A CN 03809856A CN 03809856 A CN03809856 A CN 03809856A CN 100579309 C CN100579309 C CN 1005793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element
signal
ofdm
multiplexing
cd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09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0555A (zh
Inventor
须藤浩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443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429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24431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466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0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0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93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93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04L5/026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using code divi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97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interference
    • H04B2201/709709Methods of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6Channel splitting in point-to-point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由选择部B1、………、B5按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在加法部C1、………、C5对选择部B1、………、B5选择的数量的扩频信号进行复用。由此,能够按每个码元选择在码分复用信号传输时的码间干扰,因此可以按每个码元选择差错率特性的好坏。其结果,适当地选择减少复用数来提升差错率特性的码元就能够提高差错率特性而不降低频率特性。

Description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将发送码元扩频,将扩频后的码片分配给相互垂直的副载波进行无线发送的OFDM-CDMA发送装置和CDMA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和OFDM-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中,是通过对发送码元进行码分复用,将多个码元配置在同一频带进行发送。这里,通过使用相互为垂直关系的扩频码,在接收端可以分离并还原复用过的多个码元。
特别是在OFDM-CDMA方式中,通过有效利用由OFDM调制方式获得的能够去除多径干扰影响的长处,以及由CDMA调制方式获得的能够去除干扰和噪音的长处,能够高速传输高质量的发送数据到多个通信终端。
OFDM-CDMA方式可大致分为时域扩频方式和频域扩频方式。时域扩频方式是将由扩频码扩频为码片单位的各个扩频数据沿着时间方向配置在同一副载波内。另一方面,频域扩频方式是将被扩频为码片单位的各个扩频数据分配给不同的副载波来配置。
图1表示以往的OFDM-CDMA通信装置的结构的例子。首先说明OFDM-CDMA通信装置1的发送UNIT2。OFDM-CDMA通信装置1将多个发送信号1~K、………、(4K+1)~5K输入到分别使用不同扩频码扩频成码片单位的扩频器A1~A(5K)。通过加法部C1~C5将扩频后的信号相加来获得码分复用后的信号。在图1中,在各个加法部C1~C5对分别对应于K个发送信号的扩频后的信号进行复用。
对于从加法部C1~C5输出的码分复用信号,通过在并串行变换部(P/S)4进行并串行变换后,在反向快速傅立叶电路(IFFT)5进行反向快速傅立叶变换来对其进行正交频分复用。由此,形成将扩频后的码片分配给相互为垂直关系的多个副载波的OFDM-CDMA信号,通过进行数字模拟变换处理和信号放大处理等无线发送处理的无线发送部(RF)10和天线AN发送这个OFDM-CDMA信号。
接下说明OFDM-CDMA通信装置1的接收系统3。OFDM-CDMA通信装置1将从具有相同结构的OFDM-CDMA通信装置发送的OFDM-CDMA信号通过天线AN和进行模拟数字变换处理等无线接收处理的无线接收部(RF)11输入到快速傅立叶变换电路(FFT)6。FFT6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获得由各个副载波传输的码分复用信号。
传播路径补偿电路7基于包含在信号中的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等已知信号补偿在传播路径产生的相位变动等。通过解扩部8对传播路径补偿后的信号进行解扩,从多个发送信号提取发往自己台的接收信号。
图2表示以往的OFDM-CDMA通信装置1所形成的OFDM-CDMA信号的信号配置。这里,如果使发送信号数目为5k,扩频比为m,则所需要的副载波的数目和扩频比m相同。在各个副载波进行如下的信号配置:也就是说,将复用了发送信号1~k的信号中的第一个扩频信号(码片)配置在第一个副载波#1,将复用了发送信号1~k的信号中的第二个扩频信号(码片)配置在第二个副载波,………,将复用了发送信号(4k+1)~5k的信号中的第m个扩频信号(码片)配置在第5m个副载波#5m。
另外,并不是一定要使副载波的数目和扩频比一致。这里仅是表示使扩频比m为副载波数目的1/5的情况(更不用说,扩频比并不限于这个情况,而是可以任意设定的)。
然而,在CDMA方式和OFDM-CDMA方式的通信装置中,为提高频率使用效率,必须增加信号复用的数量。可是有多径等存在时会失去扩频码间的正交性,使差错率恶化。
尤其随着信号复用数量的增加,扩频码间的干扰也会增大,从而使差错率特性更加恶化。因此,以往使用码分复用方式的通信装置有较难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虽不如OFDM-CDMA方式的通信装置明显,但同样地也发生在CDMA方式的通信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OFDM-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这个目的通过在对发送码元进行码分复用时按各个码元选择复用数(即,码复用数)来达成。
同时也通过在对发送码元进行码分复用时按各个码元选择扩频比来达成。
也就是说,如果减少特定码元的码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就能够防止频率使用效率降低,并提高该码元的差错率特性。另外,作为上述特定的码元,通过选择配置有如控制信息和重发信息等需要有比其他数据更好的线路质量的数据的码元,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差错率特性。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包括:扩频部件,扩频发送码元,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发送码元的扩频比,所述特定的发送码元用于配置要求有比其他数据良好的线路质量的数据;复用数选择部件,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复用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复用数;复用部件,以选择的复用数复用各个发送码元的扩频信号;以及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所述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了所述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码片仅分配给时间轴方向的副载波。
本发明的一种OFDM-CDMA接收装置,对从上述OFDM-CDMA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包括:传播路径补偿部件,使用所述周期性地插入的扩频比是其它发送码元的扩频比的两倍的特定码元补偿在传播路径产生的相位变动;第一解扩部件,对其它发送码元进行解扩;以及第二解扩部件,对由所述传播路径补偿部件进行传播路径补偿后的特定码元进行解扩,并且其抽头数是所述第一解扩部件的抽头数的两倍。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扩频发送码元,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发送码元的扩频比,所述特定的发送码元用于配置要求有比其他数据良好的线路质量的数据;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复用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复用数;以选择的复用数复用各个发送码元的扩频信号;以及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将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了所述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码片仅分配给时间轴方向的副载波。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OFDM-CDMA通信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以往的OFDM-CDMA信号的信号配置例子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OFDM-CDMA发送装置发送的OFDM-CDMA信号的信号配置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6是实施例2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7是实施例2的OFDM-CDMA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双向扩频的OFDM-CDMA信号的信号配置例子的图;
图9是实施例3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0是实施例4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1是实施例5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2是实施例6的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3是实施例7的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4是实施例7的CDMA接收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5是实施例8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6是实施例9的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以及
图17是实施例10的CDMA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概略结构。OFDM-CDMA发送装置100通过分别在使用不同的扩频码对多个发送信号1~5k分别进行码分复用的同时,将码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相互垂直的多个副载波来进行OFDM-CDMA方式的发送。
OFDM-CDMA发送装置100通过缓存器Z1~Z(5k)将多个发送信号1~k、………、(4k+1)~5k输入到分别使用不同的扩频码扩频成码片单位的扩频器A1~A(5k)。将扩频后的信号按每多个系统一起输入选择部B1、………、B5。具体来说,就是将发送信号1~k的k个扩频信号输入到选择部B1、………、发送信号(4k+1)~5k的k个扩频信号输入到选择部B5。而且,各个发送信号1~k、………、(4k+1)~5k是已经分别由不图示的调制部施以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处理和16QAM调制处理的信号。
选择部B1~B5具有作为按各个发送码元的每一个选择复用数的复用数选择部件的功能。在这个实施例中,选择部B1~B5根据来自线路状态检测部111的信息选择复用数。具体地说,就是在线路状态检测部111通过天线AN和无线接收部(RF)110检测从各个用户发送的线路状态,根据各个用户的线路状态选择每个用户的复用数。
例如,选择发送信号1~k的复用数的选择部B 1在发送发送信号1的用户的线路状态恶劣的情况下,选择包含发送信号1的n个(n<k)发送信号输出,而不是全部选择k个发送信号1~k。
各个加法部C1~C5通过对选择部B1~B5选择的扩频后的码元进行复用,形成码分复用信号。
加法部C1~C5输出的码分复用信号通过在并串行变换部(P/S)101接受并串行变换后,在反向快速傅立叶变换部(IFFT)102接受反向快速傅立叶变换而被正交频分复用。由此,形成将扩频后的码片分配给为相互垂直关系的多个副载波的OFDM-CDMA信号,通过进行数字模拟变换处理和信号放大等无线发送处理的无线发送部(RF)103和天线AN发送这个OFDM-CDMA信号。
图4表示由OFDM-CDMA发送装置100发送的OFDM-CDMA信号的帧格式。OFDM-CDMA发送装置100使扩频比为副载波数目的1/5,将全部的副载波分为5个副载波群#1~#m、#m+1~#2m、#2m+1~#3m、#3m+1~#4m、#4m+1~#5m。将通过各个加法部C1~C5得到的码分复用信号配置在各个副载波群。
例如,将通过加法部C1得到的码分复用信号配置在副载波群#1~#m并分配在频率轴方向的副载波,将通过加法部C5得到的码分复用信号配置在副载波群#4m+1~#5m并分配在频率轴方向的副载波。
从图4可得知,这里的OFDM-CDMA发送装置100在时刻t1~t2的单位突发期间将发送信号的复用数减少后进行发送(复用数n<k),在时刻t2~时刻t3和时刻t3~时刻t4的单位突发期间则将发送信号的复用数增多后进行发送(复用数k)。
也就是说,在时刻t1~t2的单位突发期间,减少对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码元的复用数后进行发送。由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减少对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信号(码元)的复用数后进行发送。
在上述结构中,OFDM-CDMA发送装置100通过线路状态检测部111检测和各个用户之间的线路状态,并将结果输入到选择部B1~B5。选择部B1~B5对于送往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码元减少其复用数。因此,对于这种复用数经过适当选择的码分复用信号,由作为正交频分复用部件的IFFT102分配到相互垂直的多个副载波(也就是配置在多个副载波以沿着频率轴扩频),成为OFDM-CDMA信号。
于是,对于减少了复用数的信号,即使由于多径衰落等因素失去扩频码间的正交性,因扩频码间的干扰变小,因此能够抑制差错率特性的恶化。而且,因为并不是减少所有的发送信号的复用数,而是仅减少线路状态差的特定的发送信号(码元),因此不会因减少复用数而降低频率使用效率。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减少送往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码元的复用数,从而实现能够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OFDM-CDMA发送装置100。
然而,虽然这个实施例中说明了减少送往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码元的复用数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广泛应用在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复用数少于其他发送码元的复用数的情况。
例如,如果将表示控制信息和重发信息的码元的复用数减少,就能够提高对整体的差错率特性和传输效率有极大影响的信息的差错率特性,而不会大幅降低整体的频率使用效率。也就是说,选择必须要有比其他码元更好的质量的码元作为减少信号复用数量的码元会较合适。为实现上述方式,例如可以和图5所示的OFDM-CDMA发送装置150一样,根据来自控制部151的指定特定码元的控制信号在选择部B1~B5减少特定码元的复用数。
另外,这个实施例是说明使扩频比为副载波数目的1/5的情况,但不用说这并不限于1/5而是可以任意设定的。而且,不需要使各个副载波群的扩频比一致,而是可以任意设定。再者,也可以将扩频信号配置在所有的副载波,并不限于在这个实施例所述的将副载波分组的方法。
另外,在图4是表示在某个突发期间(时刻t1~t2)将所有的副载波群的信号复用数量(n<k)减少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仅将特定的码元的复用数适当地减少即可,并不限于如图4所示的帧格式。
再者,虽然已描述将减少特定码元的复用数的方法应用在以OFDM-CDMA方式进行发送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情况,但应用在以DS-CDMA(直接扩频CDMA)方式进行发送的无线发送装置也会有效果。但DS-CDMA仅使用1个载波,并仅沿着时间轴的方向配置扩频后的信号。这个时候如果因多径衰落的影响而使接收电平降低,因扩频码的所有码片的接收电平降低,所以比起OFDM-CDMA方式,通过减少码元复用数所得到的差错率改善效果较低。
也就是说,因为在OFDM-CDMA方式中是配置沿着频率方向扩频的信号,所以并不是扩频码的所有码片的接收电平都会降低,因此能够得到频率分集的效果。因此,即使在多径环境下也能够增大差错率的改善效果。这一点和DS-CDMA的情况不同。
因此,将本实施例的方法,即,使特定的码元的复用数少于其他码元的复用数,应用在DS-CDMA方式也是会有效果,但如果应用在OFDM-CDMA方式其效果会更加显著。
(实施例2)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议使特定的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码元的扩频比。由此,在接收端将特定码元解扩时的质量将优于其它码元。另外,虽然增大扩频比会降低频率使用效率,但因仅是增大特定码元的扩频比,所以并不会使频率使用效率大幅降低。
和实施例1中减少复用数的码元一样地,最好是选择送往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码元,或是表示控制信息和重发信息的码元等必须有比其他码元更好的质量的码元来作为增大扩频比的码元。
图6表示这个实施例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概略结构。在图6,对于和图3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OFDM-CDMA发送装置200使重发信号1~n的扩频比大于其他发送信号的扩频比。也就是说,将重发信号1~n扩频的扩频部A(5k+1)~A(5k+n)使用比其他扩频部A1~A(5k)更大的扩频比的扩频码对重发信号1~n进行扩频。在加法部C6对扩频后的信号进行复用后将其输入到并串行变换部(P/S)201。
实际上,OFDM-CDMA发送装置200的并串行变换部201和实施例1中说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100的并串行变换部101相比,因加法部C1~C6多了一个C6,因此多输入了一个系统分的码分复用信号,而且这个码分复用信号的扩频比大于其他系统的码分复用信号,因此码片率变高。
这里,仅将扩频比增大的扩频信号沿着频率轴方向配置时,扩频信号的频带会变大。但可以通过改变配置扩频信号的副载波群,以及将扩频信号配置在频率方向的副载波和时间方向的副载波的方法(即,所谓的双向扩频)来避免这个情况。
在改变副载波群的方法中,例如将重发信号1~n的扩频比设定为其他发送信号1~5k的两倍时,改以两个群的副载波来对应原本是以一个群的副载波对应的同样数量的发送信号即可。在并串行变换部(P/S)201适当决定将各个加法部C1~C6获得的码分复用信号输入到反向傅立叶变换部(IFFT)102的顺序,就能够使码分信号和副载波群相对应。
接下来用图8说明双向扩频。在图8为简化说明,假设在时刻t1~时刻t2、时刻t2~时刻t3的两个突发期间重发所有的发送信号1~5k。也就是说,假设以初次发送时的两倍的扩频比重发重发信号1~5n。这个时候,在时刻t1~时刻t2的突发期间发送各个重发信号1~5n的1码片~m码片,在时刻t2~时刻t3的突发期间重发m+1码片~2m码片。由此,通过将扩频信号以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进行双向扩频后发送,即使增大扩频比也不会加宽频带而能够发送期望数量的码元。
图7表示对OFDM-CDMA发送装置200发送的OFDM-CDMA信号进行接收解调的OFDM-CDMA接收装置300的结构。OFDM-CDMA接收装置300通过天线AN以及进行模拟数字变换处理等无线接收处理的无线接收部(RF)301将从OFDM-CDMA发送装置200发来的OFDM-CDMA信号输入到快速傅立叶变换部(FFT)302。FFT302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来获得由各个副载波传输的码分复用信号。
传播路径补偿部303根据包含在信号中的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等已知信号补偿在传播路径产生的相位变动等。将传播路径补偿后的信号输入抽头数分别不同的解扩部304、305。在这个实施例中,重发信号的扩频比是一般发送信号的两倍,因此解扩重发信号的解扩部305的抽头数是解扩一般发送信号的解扩部304的两倍。由此,能够还原一般的发送信号和重发信号双方的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发往线路状态差的用户的码元以及表示控制信息和重发信息等需要有比其他码元更好的质量的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码元的扩频比,能够实现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OFDM-CDMA发送装置200。
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对将特定的码元的扩频比增大的方法应用在进行OFDM-CDMA方式的发送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情况,但应用在进行DS-CDMA(直接序列码分多址)方式的发送的无线发送装置也会有效果。然而,OFDM-CDMA方式和DS-CDMA方式除了在实施例1最后说明的差异之外,在增大扩频比时也会有差异。
也就是说,在DS-CDMA将特定的码元的扩频比设定得较大时,因一个码元的周期会变长,频率偏移量和衰落等起因于时间变动的差错率特性劣化变得较大。相对于此,在OFDM-CDMA是将扩频后的信号沿着频率方向配置,所以频率偏移量和衰落等起因于时间变动的差错率特性劣化不会变大。因此,将本实施例的方法,即,使特定的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码元的扩频比应用在DS-CDMA方式也会有效果,但应用在OFDM-CDMA方式时效果会更加显著。
再者,将本实施例的方法,即,使特定的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码元的扩频比的方法,以及实施例1的方法,即,使特定的码元的复用数少于其他码元的复用数的方法两者相结合,能够更进一步地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
(实施例3)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议在发送用来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时,将该已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减少或是扩频比增大。由此能够以良好质量传输用来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从而降低通信对象错误识别小区的几率。
在以OFDM-CDMA方式和DS-CDMA方式进行发送的无线基站台是通过将用来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包含在发送信号内进行发送,从而使通信对象台的通信终端识别出自己台所属的小区。也就是说,通过由无线基站台发送对应各个小区的已知信号,而通信终端识别接收到的已知信号,从而能够识别小区。这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区识别特性而不降低频率使用效率。
图9表示这个实施例的OFDM-CDMA发送装置400的结构。在图9,对于和图6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OFDM-CDMA发送装置400将用来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输入到扩频部A(5k+n+1)。扩频部A(5k+n+1)的扩频比和扩频重发信号1~n的扩频部A(5k+1)~A(5k+n)同样地设定为大于其他发送信号1~5k的扩频比。由此能够改善用来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在接收端的差错率特性。
另外,在OFDM-CDMA发送装置400,由加法部C6复用的复用数比由其他加法部C1~C5复用的复用数少。也就是说,输入到加法部C6的重发信号1~n加上已知信号的数量(n+1)少于输入到其他加法部C1~C5的发送信号1~k、………、4K+1~5K的数量k。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改善已知信号和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来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少于其他发送信号的复用数,以及/或者使前者的扩频比大于后者,能够实现使通信终端正确地识别小区且不降低频率使用效率的OFDM-CDMA发送装置400。
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就使用于识别小区的已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少于其他发送信号的复用数的同时增大已知信号的扩频比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减少信号复用数量或是仅增大扩频比。
(实施例4)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议将帧同步用的已知信号配置在帧的首标进行发送时,减少该已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以及/或者增大该已知信号的扩频比。由此能够以良好质量传输帧同步用的已知信号,从而使通信对象能够进行精度良好的帧同步处理。
在以OFDM-CDMA方式和DS-CDMA方式进行发送的无线基站台有时是将帧同步用的已知信号配置在发送帧的首标进行发送。而通信终端通过检测该已知信号来进行帧同步。这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高帧同步的精度而不降低频率使用效率。
图10表示这个实施例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概略结构。在图10,对于和图6相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OFDM-CDMA发送装置500将用于帧同步的已知信号输入到扩频部A(5k+n+1)。扩频部A(5k+n+1)的扩频比和扩频重发信号1~n的扩频部A(5k+1)~A(5k+n)同样地设定为大于其他发送信号1~5k的扩频比。由此能够改善用于帧同步的已知信号在接收端的差错率特性。
另外,在OFDM-CDMA发送装置500,由加法部C6复用的复用数比由其他加法部C1~C5复用的复用数少。也就是说,输入到加法部C6的重发信号1~n加上已知信号的数量(n+1)少于输入到其他加法部C1~C5的发送信号1~k、………、4K+1~5K的数量k。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改善用于帧同步的已知信号和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
这里除了由各个加法部C1~C6获得的码分复用信号之外,来自不图示的控制部的表示帧的首标的信号也输入到并串行变换部(P/S)201。并串行变换部201以在表示帧首标的信号输入的定时,将从加法部C6输入的码分复用信号输出。由此能够将被码分复用的已知信号配置在OFDM-CDMA信号的帧的首标。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于帧同步的已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少于其他发送信号的复用数的同时增大已知信号的扩频比,能够实现不降低频率使用效率而能提高通信终端的帧同步精度的OFDM-CDMA发送装置500。
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是就使用于帧同步的已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少于其他发送信号的复用数的同时增大扩频比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减少信号复用数量或是仅增大扩频比。
(实施例5)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议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减少重发信号的复用数,以及/或者增大扩频比。由此能够在抑制频率使用效率降低的状态下防止重发次数增加。
这里,在重发后仍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必须再度进行重发,而重发所带来的质量改善不如预期时,重发次数有时会变得非常多。重发次数增多代表数据从发送到接收的延迟增大,也就是说,每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变少,传输效率变差。
在这个实施例中,考虑上述情况,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减少码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能够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提高差错率特性的改善效果。由此能够防止重发次数的增加。
另外,和在重发次数少时就减少码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的情况相比,能够避免传输数据量无谓地减少并有效地降低重发次数。因为根据线路质量的不同,即使在重发时没有急剧地减少码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也可能不会产生错误。这个时候,如果仅是因为有重发请求就无谓地减少重发信号的码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就会降低传输数据量。因此,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码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能够抑制传输数据量的减少并有效地降低重发次数。
图11表示这个实施例的OFDM-CDMA发送装置的概略结构。在图11,对于和图3相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OFDM-CDMA发送装置600将表示重发次数的信息输入到选择发送信号的复用数的选择部B1~B5。该表示重发次数的信息从不图示的控制部输出。
选择部B1~B5根据表示重发次数的信息,在输入的扩频后的发送信号中包含重发次数多的信号时,根据该信号的重发次数减少复用到该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
具体地说,例如发送信号1~K全都是初次发送时,选择部B1选择输入的所有发送信号1~K输出。由此,加法部C1获得信号复用数为k的码分复用信号。相对于此,例如发送信号1是重发次数为第一次的重发信号时,选择部B 1选择输入的所有发送信号1~K中包含发送信号1的(K-1)个发送信号输出。由此,加法部C1获得包含第一次的重发信号的发送信号1且信号复用数为(K-1)的码分复用信号。
又例如,发送信号1是重发次数为第二次的重发信号时,选择部B1选择输入的发送信号1~K中包含发送信号1的(K-2)个发送信号输出。由此,加法部C1获得包含作为第二次的重发信号的发送信号1且信号复用数量为(K-2)的码分复用信号。
这里,因信号复用数量越少则码分复用信号的码间干扰越少,所以重发次数越多的重发信号越能够在质量良好的状态下传输。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多而减少重发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能够在将频率使用效率的降低减至最少的状态下减少重发次数。从而能够实现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OFDM-CDMA发送装置600。
虽然在图11已就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多而减少重发信号的信号复用数量的结构进行说明,但如果根据表示重发次数的信息,对于重发次数越多的重发信号越加大其扩频比,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描述了将随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减少重发信号的复用数以及/或者增大扩频比的方法应用在OFDM-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的情况。在这个实施例中将提议将该方法应用在DS-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
如上所述,因在OFDM-CDMA方式中是将扩频的信号沿着频率方向配置,并不是扩频码的所有码片的接收电平都会降低,因此能够获得频率分集效果。因此,在多径环境中差错率的改善效果变大。然而,因OFDM-CDMA方式是多载波传输,因此有峰值功率变大而使整个装置的消耗电力变大的缺点。
相对于此,DS-CDMA方式和OFDM-CDMA方式相比,因能够抑制峰值功率而能够抑制整个装置的消耗电力。因此,如果考虑到抑制整个装置的消耗电力,则DS-CDMA方式较有利。考虑及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提议将本发明应用在DS-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
图12表示这个实施例的CDMA发送装置的概略结构。在图12,对于和图11相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除了CDMA发送装置700以DS-CDMA方式进行发送之外,其他结构和图11的OFDM-CDMA发送装置600相同。也就是说,除了将随重发次数的增加减少重发信号的复用数以及/或者增大扩频比的处理方式应用在DS-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这一点外,其他和实施例5的OFDM-CDMA发送装置600相同。
这样,可以实现能够兼顾频率利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CDMA发送装置700。
另外,如果将随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减少重发信号的复用数以及/或者增大扩频比的处理方式应用在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方式利用高速下行信道的无线发送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发次数且不降低频率使用效率。
(实施例7)
以下,在实施例7至10中提供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发次数且基本不降低差错率的CDMA方式和OFDM-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方法。
在以下的实施例7至10的共通概念是使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使用对应重发次数的多个扩频码对一个重发信号进行码分复用后发送。
由此,在接收端,通过使用和发送端相同的多个扩频码对分配到多个扩频码的码分复用后的重发信号进行解扩,通过仅选择其中相关功率最大的解扩结果或加以合成能够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从而能够防止重发次数变得过多,且几乎不会降低传输效率。
以下通过将在下述实施例7至10说明的结构适当地附加在上述实施例1至6中,从而能够在除了获得实施例1至6的效果外,更进一步地减少重发次数且不降低差错率。
图13表示实施例7的CDMA发送装置1100的概略结构。CDMA发送装置1100将调制后的发送信号输入到码分复用单元1101的控制部1102。控制部1102将输入的发送信号输出到分别用不同的扩频码进行扩频处理的多个扩频部1103~1106。这里,各个扩频部1103~1106是使用相互垂直的扩频码(也就是,彼此间的相关为「0」的扩频码)进行扩频处理。
由扩频部1103获得的扩频信号被送往选择部1109。而由扩频部1104、1105、1106获得的扩频信号被送往选择部1107。选择部1107根据来自控制部1102的表示重发次数的信号选择性地输出扩频信号。具体来说,第一次重发时仅选择来自扩频部1104的扩频信号输出,第二次重发时选择来自扩频部1104以及扩频部1105的扩频信号输出,第三次重发时选择来自所有的扩频部1104、1105、1106的扩频信号输出。
加法部1108对从选择部1107输出的扩频信号进行加算。由此获得码分复用信号。选择部1109根据来自控制部1102的表示这次发送的信号是否为重发信号的信号,来选择仅输出来自扩频部1103的信号,还是选择来自扩频部1103和加法部1108双方的信号输出。具体来说,初次发送时仅选择来自扩频部1103的信号输出,重发时选择扩频部1103和加法部1108双方的信号输出。
选择部1109的输出通过被设置为发送部件的无线发送部(RF)1110和天线1111被发送,该无线发送部(RF)执行数字模拟变换处理和信号放大等无线发送处理。
CDMA发送装置1100的接收系统通过执行模拟数字变换处理等无线接收处理的无线接收部(RF)1112将天线1111接收的CDMA信号输入到解扩部1113。由解扩部1113解扩的信号被用作接收信号输出的同时被送往重发请求检测部1114。重发请求检测部1114检测包含在接收信号的重发请求信号,并将检测结果送往控制部1102。
控制部1102设有缓冲器,在有重发请求时将存储在缓冲器的上一次发送的发送信号用作重发信号输出。而且控制部1102也对该发送信号的发送定时等进行控制。
图14表示接收从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的CDMA信号的无线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CDMA接收装置1200通过执行模拟数字变换处理等无线接收处理的无线接收部(RF)1202将天线1201接收的CDMA信号输入到多个解扩部1203~1206。这里的各个解扩部1203、1204、1205、1206是使用和在CDMA发送装置1100的各个扩频部1103、1104、1105、1106所使用的相同的扩频码对接收CDMA信号进行解扩。
将通过解扩部1203~1206获得的解扩结果输入选择部1207。选择部1207选择在各个解扩结果中相关功率最大的解扩结果。然后将选择的解扩结果输至错误检测部1208。
错误检测部1208检测在解扩结果是否有产生错误,没有检测出错误时,将输入信号用作接收信号输出。相对于此,检测出错误时,将检测结果通知到重发请求信号形成部1209。另外,在此为简化说明,使能够从解扩结果直接检测错误,但实际上应是将解扩结果解调及解码后检测错误。重发请求信号形成部1209在检测出错误时形成重发请求信号。重发请求信号通过无线发送部(RF)1210以及天线1201被送往CDMA发送装置1100。
根据上述结构,CDMA发送装置1100在初次发送时在选择部1109选择扩频部1103扩频的发送信号进行发送。CDMA接收装置1200在接收到这个初次发送的发送信号后将解扩部1203的解扩结果输出到错误检测部1208,错误检测部1208检测出错误时,对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重发请求信号。
CDMA发送装置1100在第一次的重发时,由选择部1107仅选择来自扩频部1104的扩频信号,另外,选择部1109选择来自扩频部1103的扩频信号以及来自加法部1108的输出。于是,从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被两个码复用的重发信号。CDMA接收装置1200接收到这个第一次的重发信号后,由选择部1207在来自解扩部1203和解扩部1204的解扩结果中选择相关功率较大的解扩信号并发送到错误检测部1208。错误检测部1208检测出错误时再度向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重发请求信号。
CDMA发送装置1100在第二次重发时,由选择部1107选择来自扩频部1104和扩频部1105的扩频信号,另外,选择部1109选择来自扩频部1103的扩频信号以及来自加法部1108的输出。于是,从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被三个码复用的重发信号。CDMA接收装置1200接收到这个第二次的重发信号后,由选择部1207在来自解扩部1203、1204、1205的解扩结果中选择相关功率最大的解扩信号并发送到错误检测部1208。错误检测部1208检测出错误时再度向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重发请求信号。
CDMA发送装置1100在第三次重发时,由选择部1107选择来自扩频部1104、1105、1106的扩频信号,另外,选择部1109选择来自扩频部1103的扩频信号以及来自加法部1108的输出。于是,从CDMA发送装置1100发送被四个码复用的重发信号。CDMA接收装置1200接收到这个第三次的重发信号后,由选择部1207在来自解扩部1203、1204、1205和1206的解扩结果中选择相关功率最大的解扩信号。
如上所述,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能够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提高差错率的改善效果。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发次数而不降低差错率特性。
当然,将多个扩频码分配给一个重发信号(也就是进行多码复用)时,会因码复用数的减少(也就是说,能够传输的其他发送信号相对减少),而使频率使用效率降低。然而,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分配给要重发的发送信号的扩频码数,和在进行重发时总是增多分配的扩频码数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频率使用效率的降低。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能够实现能有效减少重发次数且差错率特性几乎不会降低的CDMA发送装置1100。
这里为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能够适用于实施例1至6,使图1、图3、图5、图6、图9、图10、图11、图12表示的各个扩频部A1~A(5k)、A(5k+1)~A(5k+n)的结构和图13的码分复用单元1101相同即可。由此,除了本实施例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上述的实施例1至6的效果。
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说明了由选择部1207检测多个解扩结果的相关功率并选择相关功率最大的解扩结果作为接收信号的情况,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合成多个解扩结果来获得接收信号。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在第一次重发时以两个码复用重发信号,第二次重发时以三个码复用重发信号,第三次重发时以四个码复用重发信号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码复用的数量即可。
另外,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描述了由选择部1107在从多个扩频部1103至1106获得的多个扩频信号中选择相应于重发次数的数量的扩频信号,但只要是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发送信号的码复用数即可,例如可以根据重发次数增加进行开动作的扩频部的数量并对其输出进行复用。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为简化说明,描述了对一个发送对象(用户)进行发送的情况,但不用说对于发往多个用户的信号也能够施加同样的处理,对该多个信号进行码分复用后发送。在这个情况下,例如将图13的码分复用单元1101设置得和用户的数量一样多并对各个选择部1109输出的信号进行复用即可。
(实施例8)
在这个实施例将描述将在实施例7说明的技术应用在OFDM-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时的情况。
这里,OFDM-CDMA通信方式因能够以保护区间除去在多径环境中的前后码元的干扰,因此如果能应用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的这个技术,则能够更进一步地改善在多径环境中的差错率特性,提高重发次数的抑制效果。
在图15中,对于和图13相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这个实施例的OFDM-CDMA发送装置1300除了具备由并串行变换电路和串并行变换电路构成、且对扩频信号进行排列替换的排列替换部1301,以及通过对排列替换后的扩频信号进行反向快速傅立叶变换处理,将扩频后的码片配置在相互垂直的多个副载波的反向快速傅立叶变换部(IFFT)1302这两者以外,其他结构和图13的CDMA发送装置1100相同。
这里,将发往多个用户的扩频后的发送信号输入排列替换部1301。然后OFDM-CDMA发送装置1300根据排列替换部1301的处理将扩频后的各个码片沿着频率轴方向、时间轴方向或是频率轴和时间轴两者的方向进行扩频。而且,图15虽然省略了接收UNIT,但和图13同样地具备接收来自发送对象的重发请求信号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在以OFDM-CDMA方式进行通信的OFDM-CDMA发送装置1300中,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能够实现在多径环境中更进一步地改善差错率特性且减少重发次数的OFDM-CDMA发送装置1300。
另外,如果将码分复用单元1101应用于图1、图3、图5、图6、图9、图10、图11表示的各个扩频部A1~A(5k)、A(5k+1)~A(5k+n),除了本实施例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上述的实施例1至5的效果。
(实施例9)
在这个实施例中提议按照发送信号所有的码复用数来改变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也就是说,考虑在最后进行码分复用后发送的信号的码复用数不仅是送往一个用户的信号,也包含了送往其他用户的信号的这个事实,根据所有的码复用数来改变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由此,和实施例7相比,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从而更加减少重发次数。
在图16,对于和图13相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这个实施例的CDMA发送装置1400具备和用户数(n)同样数量的码分复用单元1401-1~1401-n。另外,因码分复用单元1401-2~1401-n和码分复用单元1401-1的结构相同,以下仅说明码分复用单元1401-1的结构。
码分复用单元1401-1的选择部1411根据从CDMA发送装置1400发送出的所有的码复用数,也就是根据加法部1413进行加算的码分复用信号数,当码复用数多于规定数时,仅选择输入的两个扩频信号中的任一个输出。相对地,当码复用数低于规定数时,将输入的两个扩频信号都输出。其他的码分复用单元1401-2~1401-n也进行和上述相同的处理。然后,加法部1413对设置在各个码分复用单元1401-1~1401-n的选择部1109的输出进行复用。
另外,码分复用单元1401-1的控制部1410从控制整个CDMA发送装置1400的控制装置(不图示)输入表示CDMA发送装置1400所有的码复用数的信号,并将其输出到选择部1411。而且在图16中,为简化图而省略了检测重发请求信号的接收系统的结构,但实际上设置有和图13相同的接收系统。
在上述结构中,CDMA发送装置1400在初次发送时在选择部1109选择由扩频部1103扩频的发送信号进行发送。并且,第一次重发时,由选择部1412仅选择来自扩频部1104的扩频信号,另外,选择部1109选择来自扩频部1103的扩频信号以及来自加法部1108的输出。于是,从CDMA发送装置1109输出被两个码复用的重发信号。
CDMA发送装置1400在第二次重发时,由选择部1412选择从扩频部1104和扩频部1411输出的扩频信号,并由加法部1108对这些信号进行复用。这里,选择部1411在CDMA发送装置1400的所有的码复用数多时,输出一个扩频信号,码复用数少时输出两个扩频信号,因此,在加法部1412会有两个或三个扩频信号被复用。其结果,从选择部1109输出以三个码或是四个码复用的重发信号。
CDMA发送装置1400在第三次重发时,由选择部1412选择从扩频部1104和选择部1411输出的扩频信号,由加法部1108对这些扩频信号进行复用。这里,选择部1411在CDMA发送装置1400的所有的码复用数多时,输出一个扩频信号,码复用数少时输出两个扩频信号,因此,在加法部1412有两个或三个扩频信号被复用。其结果,从选择部1109输出以三个码或是四个码复用的重发信号。
如上所述,CDMA发送装置1400并不是单纯地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数,而是通过考虑包含了和该重发信号一起被码分复用的送往其他用户的扩频信号的所有的码复用数量,来决定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数量,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且更进一步地减少重发次数。
如果考虑到增加分配给一个重发信号的扩频码数,就一个重发信号形成多个扩频信号并在复用重发信号后进行发送,在接收端选择相关功率最大的信号或加以合成,则可以想到对于一个重发信号分配越多的扩频码就越能提高差错率特性。
然而,码复用数增多时,码间干扰也随之变大,有时反而使差错率特性劣化。尤其有多径等存在时,因会失去扩频码之间的正交性,所以码复用数过多时差错率特性会劣化。
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发送信号的所有的码复用数不超过规定值的范围内决定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数,能够抑制码间干扰并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差错率特性且减少重发次数。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根据码复用数而改变,则与实施例7相比,因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所以得以实现能够更进一步地减少重发次数的CDMA发送装置1400。
这里为使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能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1至6,使图1、图3、图5、图6、图9、图10、图11、图12表示的各个扩频部A1~A(5k)、A(5k+1)~A(5k+n)的结构和图16的码分复用单元1401相同即可。由此,除了本实施例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上述实施例1至6的效果。
另外,虽然在这个实施例中描述在第一次重发时以两个码复用重发信号,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重发时以三个码或是四个码复用重发信号的情况。但这仅是一个例子,码复用数并不限于此。
再者,在这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将本实施例的特征应用在CDMA通信方式的CDMA发送装置1400的情况。但也能够应用在OFDM-CDMA通信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这个时候,设置由并串行变换部和串并行变换部构成的排列替换部以代替加法部1413的同时,对排列替换后的信号进行反向傅立叶变换处理即可。
(实施例10)
在这个实施例中,除了实施例7和实施例9的结构外,提议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提高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由此,和实施例7以及实施例9相比,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并进一步地减少重发次数。
在图17,对于和图16相对应的部分附上相同的标号,这个实施例的CDMA发送装置1500的码分复用单元1501-1除了在加法部1108的后级具备用作发送功率控制部件的乘法部1503,以及用来选择由乘法部1503进行乘法的乘法系数的选择部1502之外,和图16的CDM发送装置1400具有相同的结构。
选择部1502根据来自控制部1401的表示重发次数的信号选择系数。具体说来,就是第一次重发时选择「1」作为系数,第二次重发时选择「2」作为系数,第三次重发时选择「3」作为系数。其结果,乘法部1503在第一次重发时将来自加法部1108的信号以原本的信号电平输出,在第二次重发时将来自加法部1108的信号以两倍的信号电平输出,在第三次重发时将来自加法部1108的信号以三倍的信号电平输出。
如上所述,在CDMA发送装置1500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数,同时提高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具体说来,初次发送时以和送往其他用户的信号相同的发送功率发送,第一次重发时以送往其他用户的信号的两倍的发送功率发送,第二次重发时以送往其他用户的信号的三倍的发送功率发送,第三次重发时以送往其他用户的信号的四倍的发送功率发送重发信号。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除了随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之外,也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提高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因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所以得以实现能够使重发次数更进一步地减少的CDMA发送装置1500。
然而,在这个实施例说明的发送功率的设定值仅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此,只要是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提高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即可。
另外,根据从CDMA发送装置发送出的所有的码复用数来改变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的方法也有效。具体说来,在进行通信的用户数量少时当然码复用数也少,这个时候通过更进一步地增加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能够改善进行重发的用户的质量。
而且,虽然上述实施例7、9、10主要是描述CDMA发送装置,但将实施例7、9、10的结构应用在OFDM-CDMA发送装置时也会获得和实施例7、9、10同样的效果。
再者,OFDM-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是将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因此在扩频信号的配置方式上能够有比CDMA方式更多的自由。例如,可以设定将扩频信号配置在同一个副载波的时间方向的时域扩频、将扩频信号配置在不同副载波上(即,沿着频率方向配置)的频域扩频,以及将扩频信号沿着时间方向和频率方向配置的双向扩频等。
因此将实施例7、9、10的结构应用在OFDM-CDMA方式中,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时,因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将扩频信号配置在多个副载波进行发送,即使在码片数量增加等情况下也能够使多个副载波有效地装载扩频信号进行发送。
(其他实施例)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至6描述了减少特定码元的复用数以及/或者增大扩频比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使特定码元的调制电平数小于其他码元的调制电平数就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差错率特性而不降低频率使用效率。也就是说,以16QAM进行其他码元的调制处理时,相对地以QPSK进行特定码元的调制处理,则会因QPSK的差错率特性优于16QAM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差错率特性。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至6说明了例如将控制信息和重发信息用作减少复用数以及/或者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选择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作为特定码元。也就是说,将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的码复用数减少以及/或者扩频比增大后周期性地插入发送信号,即能够以良好质量传输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因此例如在图7所表示的传播路径补偿部303使用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更新传播路径估计结果就能够高精度地进行传播路径估计。
另外在本发明,只要使特定码元的复用数少于其他码元的复用数即可,对于该复用数并没有特别设限,但如果使复用数为「1」就能够完全不受码间干扰地进行传输。也就是说,使在特定码元中特别重要的码元的复用数为「1」进行发送较好。
同样地,在本发明只要使特定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码元的扩频比即可,对于该扩频比的值并没有特别设限,使特定码元的扩频比为“1”就可以,但如果使扩频比为「1」,则代表不进行扩频,因此,在OFDM-CDMA方式中就是以OFDM方式发送特定码元。由此,能够高质量且高速地传输特定码元。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在通过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相互垂直的多个副载波时,分配给频率轴方向的副载波或是分配给频率轴方向和时间轴方向的副载波(双向扩频)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的码片或是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码片仅分配给时间轴方向的副载波。
由此,例如检测出因频率选择性衰落而降低的接收功率较少的副载波,并选择这样的副载波沿着时间轴方向扩频则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特定码元的差错率特性。这个方法适用于通信终端的移动速度较慢,衰落的时间变动较少的情况。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加以实施。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包括:扩频部件,扩频发送码元;复用数选择部件,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复用部件,以选择的复用数复用各个发送码元的扩频信号;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复用数选择部件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能够在传输码分复用信号时按每个码元选择码间干扰,因此可以按每个码元选择差错率特性的好坏。其结果,适当地选择减少复用数使差错率特性良好的码元,即可提高差错率特性而不会大幅降低频率特性。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包括:扩频部件,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扩频比来扩频发送码元;复用部件,复用各个发送码元的扩频信号;以及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
根据上述结构,因能够按每个码元选定形成码分复用信号的各个扩频信号的扩频比,因此可以按每个码元选择差错率特性的好坏。其结果,适当地选择增大扩频比使差错率特性良好的码元,即可提高差错率特性而不会大幅降低频率特性。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将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和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配置在帧的首标。
根据上述结构,在接收端基于帧的首标的特定码元进行帧同步时,能够以良好质量传输帧同步用的特定码元,从而使通信对象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帧同步处理。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多来减少重发码元的复用数,或是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多来增大重发码元的扩频比。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抑制频率使用效率(整体的传输数据量)的降低的状态下防止重发次数变多。其结果,能够增加实质上的传输数据量。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使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调制电平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调制电平数。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特定码元差错率特性而不大降低频率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周期性地插入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
本发明的OFDM-CDMA接收装置是对上述OFDM-CDMA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的OFDM-CDMA接收装置,该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使用周期性插入的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来进行传播路径估计结果的更新。
根据上述结构,将特定信号周期性地插入发送信号,将该特定码元用作传播路径估计用的前同步信号,则因为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的码复用数有被减少,或是扩频比有被增大,从而能够质量良好地传输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其结果,能够使用传播路径估计用前同步信号进行高精度的传播路径估计。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使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的复用数为「1」。
根据上述结构,因复用数为「1」的特定码元能够完全不受码间干扰进行传输。因此,只要将特定码元中特别重要的码元的复用数选定为「1」进行发送,则能够进一步提高特别重要的码元的差错率特性。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扩频部件使减少复用数的特定码元的扩频比为「1」。
根据上述结构,使扩频比为「1」代表不进行扩频,因此能够高速传输特定码元。由此,能够高质量且高速地传输特定码元。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正交频分复用部件仅沿着时间轴方向分配减少复用数或是增大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码片。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检测出因频率选择性衰落而降低的接收功率较少的副载波,如果选择这样的副载波沿着时间轴方向扩频则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特定码元的差错率特性。这个方法特别适用于衰落的时间变动较少的情况。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扩频部件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对重发信号进行多码复用。
根据上述结构,因是使用多个扩频码对重发信号进行码分复用(多码复用)后发送,在接收端使用和在发送端同样的多个扩频码将该码分复用信号解扩,选择其中相关功率最大的解扩结果或是加以合成,即能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另外,因是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码分复用数,所以能够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而不会无谓地降低频率使用效率。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发次数而几乎不使差错率降低。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扩频部件根据复用在多码复用后的重发信号的其他码分复用信号的数量来改变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
根据上述结构,考虑要发送的所有信号中包含送往其他用户的码分复用信号的码分复用数,来决定重发信号的码分复用数,因此能够抑制码间干扰。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并进一步减少重发次数。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还具备发送功率控制部件,用于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提高多码复用后的重发信号的发送功率。
根据上述结构,重发次数越多越能够改善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重发次数。而且,和在从重发次数少时控制发送功率使其提高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对无谓地对其他信号产生干扰。
本发明的OFDM-CDMA发送装置所采用的结构是发送功率控制部件根据复用在多码复用后的重发信号的其他码分复用信号的数量来改变发送功率。
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在其他码分复用信号的数量少时增加发送功率,而在其他码分复用信号的数量多时不使发送功率增加,由此即可减少对其他信号产生的影响,并有效地提高重发信号的差错率特性。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发明,通过按每个码元选择复用数(也就是码复用数)以及/或是按每个码元选择扩频比,能够实现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OFDM-CDMA方式和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另外,通过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加来增加分配给重发信号的扩频码的数量能够有效地减少重发次数而几乎不降低差错率。
本说明书基于2002年8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244310号以及2002年8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244309号。其内容都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必须兼顾频率使用效率和差错率特性的提升的OFDM-CDMA方式和CDMA方式的无线发送装置和无线发送方法。

Claims (13)

1、一种OFDM-CDMA发送装置包括:
扩频部件,扩频发送码元,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发送码元的扩频比,所述特定的发送码元用于配置要求有比其他数据良好的线路质量的数据;
复用数选择部件,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复用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复用数;
复用部件,以选择的复用数复用各个发送码元的扩频信号;以及
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
所述正交频分复用部件将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了所述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码片仅分配给时间轴方向的副载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将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配置在帧的首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所述复用数选择部件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多来减少重发码元的复用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使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的调制电平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调制电平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周期性地插入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使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的复用数为“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将所述增大了扩频比的特定码元配置在帧的首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扩频部件随着重发次数的增多来增大重发码元的扩频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使增大了所述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调制电平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调制电平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周期性地插入所述增大了扩频比的特定码元。
11、一种OFDM-CDMA接收装置,对从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和解调,包括:
传播路径补偿部件,使用所述周期性地插入的扩频比是其它发送码元的扩频比的两倍的特定码元补偿在传播路径产生的相位变动;
第一解扩部件,对其它发送码元进行解扩;以及
第二解扩部件,对由所述传播路径补偿部件进行传播路径补偿后的特定码元进行解扩,并且其抽头数是所述第一解扩部件的抽头数的两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FDM-CDMA发送装置,其中,所述扩频部件使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的扩频比为“1”。
13、一种OFDM-CDMA发送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扩频发送码元,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扩频比大于其他发送码元的扩频比,所述特定的发送码元用于配置要求有比其他数据良好的线路质量的数据;
按每个发送码元选择复用数,使特定的发送码元的复用数小于其他发送码元的复用数;
以选择的复用数复用各个发送码元的扩频信号;以及
将复用的扩频信号分配给多个副载波,
将减少了所述复用数的特定码元或增大了所述扩频比的特定码元的码片仅分配给时间轴方向的副载波。
CN03809856A 2002-08-23 2003-08-11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3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44309A JP4142917B2 (ja) 2002-08-23 2002-08-23 Cdma送信装置及びofdm−cdma送信装置
JP244309/2002 2002-08-23
JP2002244310A JP4146689B2 (ja) 2002-08-23 2002-08-23 Ofdm−cdma送信装置
JP244310/2002 2002-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0555A CN1650555A (zh) 2005-08-03
CN100579309C true CN100579309C (zh) 2010-01-06

Family

ID=31949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9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9309C (zh) 2002-08-23 2003-08-11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16608B2 (zh)
EP (1) EP1531568A4 (zh)
CN (1) CN100579309C (zh)
AU (1) AU2003254932A1 (zh)
WO (1) WO20040195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5141B2 (ja) * 1999-07-13 2005-11-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WO2005074166A1 (en) 2004-01-29 2005-08-11 Neocific,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verlaying multi-carrier and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54783B2 (en) * 2004-08-06 2011-11-08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viding subchannels in a OFDMA network
US7948960B2 (en) * 2004-09-27 2011-05-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KR101154979B1 (ko) 2005-07-22 2012-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데이터송수신 방법
US8406239B2 (en) 2005-10-03 2013-03-26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wideband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mediums
US8213895B2 (en) 2005-10-03 2012-07-03 Broadcom Europe Limited Multi-wideband communications over multiple mediums within a network
EP1770870B1 (en) 2005-10-03 2019-04-03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7808985B2 (en) 2006-11-21 2010-10-05 Gigle Networks Sl Network repeater
KR100950654B1 (ko) * 2006-03-03 2010-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7860146B2 (en) * 2006-07-06 2010-12-28 Gigle Networks, Inc. Adaptative 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8213582B2 (en) 2008-03-14 2012-07-03 Broadcom Europe Limited Coupling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ry with a wireline communications medium
US8885814B2 (en) 2006-07-25 2014-11-11 Broadcom Europe Limited Feedback impedance control for driving a signal
US9705562B2 (en) 2006-07-25 2017-07-11 Broadcom Europe Limited Dual transform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N101119351A (zh) * 2006-08-02 200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信号收发方法及装置
JP4790544B2 (ja) * 2006-08-31 2011-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リレー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再送制御方法及びリレー局装置
JP5106193B2 (ja) * 2007-03-23 2012-12-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
EP2472731B1 (en) * 2007-09-12 2018-11-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BRPI0817330A2 (pt) * 2007-09-25 2015-03-24 Panasonic Corp Método de propagação de sinal de resposta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por rádio.
US7602220B1 (en) 2008-06-24 2009-10-13 Gigle Semiconductor, Ltd. Resistor-input transconductor including common-mode compensation
US7956689B2 (en) 2008-10-13 2011-06-07 Broadcom Corporation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and transconductance compensation system
US7795973B2 (en) 2008-10-13 2010-09-14 Gigle Networks Ltd.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CN104168080A (zh) * 2013-05-15 2014-11-26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自适应波特率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1178A1 (fr) 1993-02-03 1994-08-05 Philips Electronique Lab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ar étalement de spectre à multiutilisateurs.
JP2780690B2 (ja) 1995-11-30 1998-07-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符号多重化通信装置
JP3789013B2 (ja) 1996-10-16 2006-06-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6456607B2 (en) * 1996-10-16 2002-09-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image signal modulated with a spreading code
US5831978A (en) * 1996-10-18 1998-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of parallel information streams in a CDMA system
JP3311950B2 (ja) * 1996-12-19 2002-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符号多重無線装置
JPH10233758A (ja) 1997-02-20 1998-09-0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751419B2 (ja) * 1997-06-16 2006-03-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ッチドフィルタおよび同期方法
JPH11177528A (ja) 1997-12-10 1999-07-02 Sharp Corp 階層化遅延多重スペクトル拡散通信装置
JP3981899B2 (ja) * 1998-02-26 2007-09-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3214466B2 (ja) * 1998-04-07 2001-10-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WO2000033496A1 (en) * 1998-12-01 2000-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requency synchronizing device for ofdm/cdma system
JP2001044969A (ja) * 1999-08-02 2001-02-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ならびに再送制御方法
JP3544637B2 (ja) * 1999-11-30 2004-07-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Ofdm−ds−cdma通信装置
US6937558B2 (en) * 2000-02-29 2005-08-3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ransmitter apparatus and receiver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making use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spectrum spreading
JP2001320342A (ja) * 2000-05-11 2001-11-16 Nec Corp Fdm−cdma送信方法、fdm−cdma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らの装置
JP3609355B2 (ja) * 2000-07-24 2005-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Ofdm復調装置
KR100681984B1 (ko) * 2000-07-26 2007-02-15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멀티 캐리어 cdma 통신 장치, 멀티 캐리어 cdma송신 장치 및 멀티 캐리어 cdma 수신 장치
JP4076202B2 (ja) * 2000-08-07 2008-04-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信号受信機及び受信方法
JP3679320B2 (ja) 2000-10-18 2005-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線搬送通信装置
US7203182B2 (en) * 2000-11-17 2007-04-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link adaptation of blind type using acknowledgements in ARQ system
JP3462468B2 (ja) 2000-11-27 2003-1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Ofdm受信装置、ofdm送信装置およびofdm通信方法
JP2002232397A (ja) * 2001-01-31 2002-08-16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受信処理方法及び受信装置
US20030081538A1 (en) * 2001-10-18 2003-05-01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hybrid OFDM-CDMA system
US6754169B2 (en) * 2001-12-13 2004-06-22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operation for a variable transmission mode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31568A1 (en) 2005-05-18
US20050163082A1 (en) 2005-07-28
EP1531568A4 (en) 2011-10-26
CN1650555A (zh) 2005-08-03
WO2004019532A1 (ja) 2004-03-04
AU2003254932A1 (en) 2004-03-11
US7616608B2 (en) 2009-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9309C (zh) Ofdm-cdma发送装置和ofdm-cdma发送方法
US10270574B2 (en) Transmission signal generat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reception signal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signal method
CN100559744C (zh) 无线电发送设备
US8477706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1483630B (zh) 发送设备、通信系统和发送方法
US20020172184A1 (e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odul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improving ability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8189695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in an OFDM-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94194B (zh) 无线发送设备和无线发送方法
CN101099319B (zh) 频分通信系统
CN101366216B (zh) 通信控制方法、接收站装置、发送站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973467A (zh) 在通信系统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方案发射/接收导频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JP3581281B2 (ja) Ofdm−cdma方式受信装置およびofdm−cdma方式送信装置
CN100435502C (zh) 码分多址发送装置
KR20020086167A (ko) 직교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전송 안테나를사용하는 채널 변복조 장치 및 방법
JP4146689B2 (ja) Ofdm−cdma送信装置
JP4998608B2 (ja) 基地局及び移動局、並びにこれらを備えた通信システム
CN101662353A (zh) 发送装置、方法、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9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924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