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76023C -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76023C
CN100576023C CN200810111504A CN200810111504A CN100576023C CN 100576023 C CN100576023 C CN 100576023C CN 200810111504 A CN200810111504 A CN 200810111504A CN 200810111504 A CN200810111504 A CN 200810111504A CN 100576023 C CN100576023 C CN 10057602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substrate
inner lead
circuit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1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0406A (zh
Inventor
蔡东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0810111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6023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0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04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602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602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路以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该线路包括内部导线以及外部导线,其中该内部导线的一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

Description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标示图案的线路。
背景技术
将驱动芯片设置于液晶显示器中的方法包括胶带自动黏着法(tapeautomated bonding,TAB)和玻璃载芯片法(chip-on-glass,COG)等等。
TAB技术是将驱动芯片置于TAB胶带上,然后再将TAB胶带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极垫连接。COG技术是将驱动芯片直接与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极垫连接。后者比起前者有占用空间较小以及低成本的优点。
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正视图,为方便理解及说明,部分区域以透视方式呈现。
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21以及夹设于其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基底11、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15。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15构成测试线路而位于基底11上。驱动芯片16位于基底11上,驱动芯片16藉由输出电极垫13和输入电极垫23分别与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15电性连接。
内部导线12具有测试部14,一般而言,测试部14被暴露出来,探针电极在测试操作时,经由测试部14而与内部导线12电性连接。内部导线12将主动区A的扫描线(或信号线)与电极垫13连接。主动区A即为通称的显示区域。
通常在内部导线12之间的区域或空间,会对应标示有线路的信息,以用于测试时了解哪一条内部导线12对应的信号信息为正确的或是失误的。然而,鉴于内部导线12之间的区域或空间为有限的,故将线路的信息标示上去时有一定的难度。此外,若为了增加内部导线12之间的区域或空间大小利于线路的信息标示,而减少内部导线12的宽度,便会增加了导线布局的困难或是信号传递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该线路本身即具有标示的功能,便于工艺中或后的电性、物性或几何方式检测之用,此外可有效利用线路安排(layout)空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路包括:一内部导线及一外部导线。内部导线的一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其中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基底具有一标示区,内部导线位于该标示区的部分直接被形成为标示图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线路。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芯片、一第二基板以及一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一基底以及上述线路位于该基底上。芯片与该内部导线以及该外部导线电性连接。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液晶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以及该第二基板之间。
如本发明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因为电路本身即具有标示的功能,便于工艺中或后的电性、物性或几何方式检测之用,此外可有效利用线路安排(layout)空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沿图2的剖面线I-I’绘制的液晶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沿图2的剖面线I-I’绘制的液晶显示面板剖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沿图2的剖面线I-I’绘制的液晶显示面板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液晶显示面板
10:第一基板
11:基底
12:内部导线
13:输出电极垫
14:测试部
15:外部导线
16:驱动芯片
17:保护层
19:输出电极
20:框胶
21:第二基板
22:输入电极
23:输入电极垫
24:液晶层
25:线路
31:第一导线
32:绝缘层
33、33’:第二导线
34:保护层
35:导电层
40:外部导线
50:软性电路板
A:主动区
D:标示区
E:外部区
H1、H2、H’、H”:接触洞
O1、O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正视图,为方便理解及说明,部分区域以透视方式呈现。
第一实施例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沿图2的剖面线I-I’绘制的液晶显示面板剖面图。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1以及夹设于其间的液晶层24。框胶20用以接合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1,并封合液晶层24。第一基板10举例而言为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第二基板21举例而言为彩色滤光片基板。
第一基板10包括基底11、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40。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40构成线路而位于基底11上。
请继续参照图3,详细而言,第一基板10包括基底11、第一导线31,覆盖于第一导线31上的绝缘层32、位于绝缘层32上的第二导线33、位于第二导线33上的保护层34以及位于保护层34上的导电层35。第一导线31以及第二导线33大体为共形而构成内部导线1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中,为方便起见,仅绘制三个内部导线为例。如图3所示,保护层34具有接触洞H1及H2分别将第二导线33以及第一导线31暴露出来,导电层35分别藉由接触洞H1及H2与第二导线33以及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第一导线31以及第二导线33举例而言为用于分别形成扫描线以及数据线的金属层来形成的。导电层35举例而言为用于形成像素电极的透明导电层来形成的。
驱动芯片16位于基底11上,驱动芯片16藉由输出电极19与导电层35连接,举例而言,可藉由传导性黏着剂或非等向性树脂电性连接。传导性黏着剂举例为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ACF)。
第一基板10具有主动区A,主动区A即为通称的显示区域,包括扫描线、信号线、开关组件及像素电极等组件构成的多个显示单元位于基底11上并位于主动区A内,多个显示单元与内部导线12对应电性连接。在驱动芯片16与内部导线12连接前,液晶显示面板1被施以操作测试,探针电极在测试操作时,是接触导电层35而与内部导线12电性连接,此测试可以检查扫描线、信号线、内部导线12的开路失效或短路失效,或者是主动区A的杂质附着。此测试也可检查主动区A内的切换组件可否安全操作。一般而言,此测试是以液晶显示面板1来操作并且观察液晶显示面板1上所显示的影像来实施。
需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基板10具有标示区D,标示区D一般也被称为fan-out区。内部导线12位于标示区D的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也就是说,内部导线12位于标示区D的部分直接被形成为标示图案。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举例而言,该文字包括英文字母或拉丁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剖面线I-I’通过标示区D中的具有标示图案标示为“3”的内部导线12,是故,会有两个开口O1及O2,如图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标示图案以数字混合英文字母为例,但不局限。标示图案位于主动区A以及驱动芯片16之间。该标示图案的宽度约小于5微米,较佳而言,该标示图案的宽度约为3微米至4微米。因为标示图案的存在,内部导线12本身即具有标示的功能,便于工艺中或后的电性、物性或几何方式检测之用,此外可有效利用线路安排(layout)空间,如此一来,便不需要在内部导线12之间的空间上另外形成标示图案。
液晶显示面板1更包括软性电路板50,外部导线40连接驱动芯片16以及软性电路板50。外部导线40藉由接触洞H’和H”分别与驱动芯片16和软性电路板50电性连接。第一基板10具有外部区E,外部区E一般也被称为fan-in区。外部信号依序经由电路板(未绘示)、外部导线40、软性电路板50以及内部导线12而进入显示区A内的各个扫描线(或数据线)。外部导线40与内部导线12构成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标示图案被应用于内部导线12,但可视制造者需求,将标示图案应用于外部导线40,也就是说,外部导线40的一部分由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或者是,标示图案同时应用于内部导线12和外部导线40,使得导线辨别性更为明显及清楚。
第二实施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沿图2的剖面线I-I’绘制的液晶显示面板剖面图。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4,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1以及夹设于其间的液晶层24。框胶20用以接合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1,并封合液晶层24。第一基板10举例而言为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第二基板21举例而言为彩色滤光片基板。
第一基板10包括基底11、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40。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40构成线路而位于基底11上。
请继续参照图4,详细而言,第一基板10包括基底11、第一导线31,覆盖于第一导线31上的绝缘层32以及保护层34,以及位于保护层34上的导电层35。第一导线31构成内部导线1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中,为方便起见,仅绘制三个内部导线为例。如图4所示,保护层34具有接触洞H2将第一导线31暴露出来,导电层35藉由接触洞H2与第一导线31电性连接。第一导线31举例而言为用于形成扫描线的金属层来形成的。导电层35举例而言为用于形成像素电极的透明导电层来形成的。
驱动芯片16位于基底11上,驱动芯片16藉由输出电极19与导电层35连接,举例而言,可藉由传导性黏着剂或非等向性树脂电性连接。传导性黏着剂举例为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ACF)。
第一基板10具有主动区A,主动区A即为通称的显示区域,包括扫描线、信号线、开关组件及像素电极等组件构成的多个显示单元位于基底11上并位于主动区A内,多个显示单元与内部导线12对应电性连接。在驱动芯片16与内部导线连接前,液晶显示面板1被施以操作测试,探针电极在测试操作时,接触导电层35而与内部导线12电性连接,此测试可以检查扫描线、信号线、内部导线12的开路失效或短路失效,或者是主动区A的杂质附着。此测试也可检查主动区A内的切换组件可否安全操作。一般而言,此测试是以液晶显示面板1来操作并且观察液晶显示面板1上所显示的影像来实施。
需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基板10具有标示区D,标示区D一般也被称为fan-out区。内部导线12位于标示区D的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也就是说,内部导线12位于标示区D的部分直接被形成为标示图案。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举例而言,该文字包括英文字母或拉丁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剖面线I-I’通过标示区D中的具有标示图案标示为“3”的内部导线12,是故,会有两个开口O1及O2,如图4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标示图案以数字混合英文字母为例,但不局限。标示图案位于主动区A以及驱动芯片16之间。该标示图案的宽度约小于5微米,较佳而言,该标示图案的宽度约为3微米至4微米。因为标示图案的存在,内部导线12本身即具有标示的功能,便于工艺中或后的电性、物性或几何方式检测之用,此外可有效利用线路安排(layout)空间,如此一来,便不需要在内部导线12之间的空间上另外形成标示图案。
液晶显示面板1更包括软性电路板50,外部导线40连接驱动芯片16以及软性电路板50。外部导线40藉由接触洞H’和H”分别与驱动芯片16和软性电路板50电性连接。第一基板10具有外部区E,外部区E一般也被称为fan-in区。外部信号依序经由电路板(未绘示)、外部导线40、软性电路板50以及内部导线12而进入显示区A内的各个扫描线(或数据线)。外部导线40与内部导线12构成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标示图案被应用于内部导线12,但可视制造者需求,将标示图案应用于外部导线40,也就是说,外部导线40的一部分由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或者是,标示图案同时应用于内部导线12和外部导线40,使得导线辨别性更为明显及清楚。
第三实施例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沿图2的剖面线I-I’绘制的液晶显示面板剖面图。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5,液晶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1以及夹设于其间的液晶层24。框胶20用以接合第一基板10以及第二基板21,并封合液晶层24。第一基板10举例而言为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第二基板21举例而言为彩色滤光片基板。
第一基板10包括基底11、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40。内部导线12以及外部导线40构成线路而位于基底11上。
请继续参照图5,详细而言,第一基板10包括基底11、绝缘层32、第二导线33、位于第二导线33上的保护层34以及位于保护层34上的导电层35。第二导线33构成内部导线1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中,为方便起见,仅绘制三个内部导线为例。如图5所示,保护层34具有接触洞H1将第二导线33暴露出来,导电层35藉由接触洞H1与第二导线33电性连接。第二导线33举例而言为用于形成资料线的金属层来形成的。导电层35举例而言为用于形成像素电极的透明导电层来形成的。
驱动芯片16位于基底11上,驱动芯片16藉由输出电极19与导电层35连接,举例而言,可藉由传导性黏着剂或非等向性树脂电性连接。传导性黏着剂举例系为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ACF)。
第一基板10具有主动区A,主动区A即为通称的显示区域,包括扫描线、信号线、开关组件及像素电极等组件构成的多个显示单元位于基底11上并位于主动区A内,多个显示单元与内部导线12对应电性连接。在驱动芯片16与内部导线12连接前,液晶显示面板1被施以操作测试,探针电极在测试操作时,接触导电层35而与内部导线12电性连接,此测试可以检查扫描线、信号线、内部导线12的开路失效或短路失效,或者是主动区A的杂质附着。此测试也可检查主动区A内的切换组件可否安全操作。一般而言,此测试是以液晶显示面板1来操作并且观察液晶显示面板1上所显示的影像来实施。
需特别注意的是,第一基板10具有标示区D,标示区D一般也被称为fan-out区。内部导线12位于标示区D的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也就是说,内部导线12位于标示区D的部分直接被形成为标示图案。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举例而言,该文字包括英文字母或拉丁文。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剖面线I-I’通过标示区D中的具有标示图案标示为“3”的内部导线12,是故,会有两个开口O1及O2,如图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标示图案以数字混合英文字母为例,但不局限。标示图案位于主动区A以及驱动芯片16之间。该标示图案的宽度约小于5微米,较佳而言,该标示图案的宽度约为3微米至4微米。因为标示图案的存在,内部导线12本身即具有标示的功能,便于工艺中或后的电性、物性或几何方式检测之用,此外可有效利用线路安排(layout)空间,如此一来,便不需要在内部导线12之间的空间上另外形成标示图案。
液晶显示面板1更包括软性电路板50,外部导线40连接驱动芯片16以及软性电路板50。外部导线40藉由接触洞H’和H”分别与驱动芯片16和软性电路板50电性连接。第一基板10具有外部区E,外部区E一般也被称为fan-in区。外部信号依序经由电路板(未绘示)、外部导线40、软性电路板50以及内部导线12而进入显示区A内的各个扫描线(或数据线)。外部导线40与内部导线12构成线路。
在本实施例中,标示图案被应用于内部导线12,但可视制造者需求,将标示图案应用于外部导线40,也就是说,外部导线40的一部分由标示图案(pattern)构成,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或者是,标示图案同时应用于内部导线12和外部导线40,使得导线辨别性更为明显及清楚。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底;以及
一内部导线,设于该基底上,其中该内部导线的一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构成,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
其中,该基底具有一标示区,内部导线位于该标示区的部分直接被形成为所述标示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该文字包括英文字母或拉丁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该标示图案的宽度小于5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该标示图案的宽度为3微米至4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内部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位于该基底上,该第一导线的一部分由该至少一标示图案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该内部导线更包括:
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一导线上;以及
一第二导线位于该绝缘层上,其中该第一导线以及该第二导线形状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该内部导线更包括:
一保护层位于该第二导线上,该保护层具有一第一接触洞以及一第二接触洞分别暴露出该第一导线以及该第二导线;以及
一导电层位于该保护层上,该导电层藉由该第一接触洞以及该第二接触洞分别与该第一导线以及该第二导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其特征在于,该内部导线更包括:
一保护层位于该第一导线上,该保护层具有一第一接触洞暴露出该第一导线;以及
导电层位于该保护层上,该导电层藉由该第一接触洞与该第一导线电性连接。
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括:
一基底;
多个显示单元,位于该基底上;以及
一线路,位于该基底上并与对应的显示单元电性连接,该线路包括:
一内部导线,其中该内部导线的一部分由至少一标示图案构成,其中该标示图案包括数字、文字或运算符号;以及
一外部导线;
一芯片,与该内部导线以及该外部导线电性连接;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以及
一液晶层,位于该第一基板以及该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该基底具有一标示区,内部导线位于该标示区的部分直接被形成为所述标示图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软性电路板,其中该外部导线位于该软性电路板以及该芯片之间。
CN200810111504A 2008-06-02 2008-06-02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0057602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1504A CN100576023C (zh) 2008-06-02 2008-06-02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1504A CN100576023C (zh) 2008-06-02 2008-06-02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0406A CN101290406A (zh) 2008-10-22
CN100576023C true CN100576023C (zh) 2009-12-30

Family

ID=40034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1504A Active CN100576023C (zh) 2008-06-02 2008-06-02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602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2633B2 (en) 2012-05-30 2016-03-0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Rout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CN102682664A (zh) * 2012-05-30 2012-09-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走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CN104460155B (zh) * 2014-12-16 2017-08-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显示器
CN108594548B (zh) * 2018-04-19 2020-11-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扇出区及液晶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0406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3496B2 (en) Misalignment detection devices
JP517859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20230080422A1 (en) Display panel with narrow lower bor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70273672A1 (en) Touch screen system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70046336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WO2017092135A1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102749743A (zh) 显示装置
KR20110030685A (ko) 플렉시블 기판 및 전기 회로 구조체
JP2015049435A (ja) ドライバic、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検査システム
CN10868236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全面屏显示装置
CN103578358A (zh) 塑料面板和使用该塑料面板的平板显示设备
US20100220455A1 (en) Bonding structure of circuit substrate for instant circuit inspecting
CN103337490A (zh) 覆晶薄膜卷带及薄膜覆晶结构
CN100576023C (zh) 线路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1414066B (zh)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KR20070027891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검사방법
CN108718481B (zh) 一种引脚结构及显示面板的绑定结构
CN101726875A (zh) 接垫结构、主动组件阵列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9901334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绑定状态检测方法
KR2004005869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23005602A1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母板
CN215734997U (zh) 印制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416763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103468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647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