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9521C -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 Google Patents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9521C
CN100569521C CNB2005101075951A CN200510107595A CN100569521C CN 100569521 C CN100569521 C CN 100569521C CN B2005101075951 A CNB2005101075951 A CN B2005101075951A CN 200510107595 A CN200510107595 A CN 200510107595A CN 100569521 C CN100569521 C CN 1005695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droplet generator
ink droplet
generator group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7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9734A (zh
Inventor
张英伦
戴贤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510107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69521C/zh
Publication of CN1939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9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95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952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打印芯片,适用于墨水匣的喷墨头结构,且墨水匣具有一本体,打印芯片包含: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垂直于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芯片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并平行于侧边供墨流道设置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邻近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分别包含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用以因加热作用产生复数个墨滴,且墨滴产生器之间是以一特定方式排列。

Description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打印芯片,尤指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芯片。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提升及数位化电子设备的发展,打印输出装置如打印机等,已非仅供普通文字输出,而是成为一个同时可使用于文宣资料输出,或数字照片输出,集商务办公、家用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设备。而喷墨打印机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操作容易以及低噪音等优点,又可打印于如纸张、相片纸等多种喷墨媒体,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彩色打印输出装置,因此被广为使用。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品质取决于墨滴的体积、墨滴的形状、以及打印喷孔的数目等,皆与墨水匣的设计有关,尤其是控制打印芯片释出墨滴至喷墨媒体的结构设计,更为墨水匣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
以现有热汽泡式(thermal bubble)喷墨技术而言,多半采用中央供墨流道的设计,借此增加喷孔排列数的方式,以提高喷墨时的解析度。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使用中央供墨流道的喷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喷墨头1是由一打印芯片11以及一喷孔板12所构成,该打印芯片11的两相对侧边具有复数个焊垫111,且打印芯片11的中央设置有一平行于两侧边复数个焊垫111的中央供墨流道112,中央供墨流道112的两相对侧边则设置有复数个墨水腔113及复数个加热电阻(未图示)。而喷孔板12具有复数个喷孔121,且喷孔121的位置相对于打印芯片11上的复数个墨水腔113,故当打印芯片11与喷孔板12组装,并设置于墨水匣的出墨口(未图示)时,墨水便会自中央供墨流道112流至其两侧的复数个墨水腔113,并经过加热电阻(未图示)加热后,再由喷孔板12上相对应的喷孔121喷至喷墨媒体上。
使用中央供墨流道112的打印芯片11固然具有较高的清晰度,但需利用喷砂、激光切割或蚀刻等加工方式来形成打印芯片11上的中央供墨流道112,而喷砂工艺的洁净度低,激光的加工费用昂贵,蚀刻则会使打印芯片11的结构较为脆弱,进而增加加工及制造的成本。且为了预留空间形成中央供墨流道112,打印芯片11因此需要较大的体积,这将会提升打印芯片11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中央供墨流道112的墨水必须同时供给两侧的复数个墨水腔113,才能使墨水自喷孔121喷出至喷墨媒体上,故容易造成供墨不顺畅或供墨不均的情形。
为了解决上述中央供墨流道的问题,现有技术乃发展出一种采用侧边供墨流道的打印芯片,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使用侧边供墨流道的喷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喷墨头2亦包括一打印芯片21以及一喷孔板22,打印芯片21的两相对侧边设置有复数个焊垫211,而相异于焊垫211设置的另外两侧边则分别具有侧边供墨流道212,打印芯片21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212的一侧亦设有复数个墨水腔213及复数个加热电阻(未图示)。而喷孔板22则具有位置对应于墨水腔213的复数个喷孔221,故当打印芯片21与喷孔板22组装,并设置于墨水匣的出墨口(未图示)上时,墨水便会自打印芯片21的侧边供墨流道212流至复数个墨水腔213,并经过加热电阻加热后再由喷孔板22上相对应的喷孔221喷至喷墨媒体上。
然而,使用侧边供墨流道212的打印芯片22虽不需以喷砂、激光或蚀刻等方式进行加工,且其结构亦较使用中央供墨流道的打印芯片为强,尺寸也相对较小,具有降低打印芯片21的加工成本及物料成本等优点,但是,这种使用侧边供墨流道212的设置方式,相对打印芯片21只能利用两侧来配置构成喷孔221,因此喷墨头2的喷孔221数目会受到限制,间接影响清晰度。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打印芯片,同时考量成本及清晰度,并在有限的打印芯片面积上增加喷孔数,以增加打印速度,并增加打印的变化以及提升打印品质,实为相关技术领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打印芯片,适用于一墨水匣,其是结合中央供墨流道及侧边供墨流道,主要借由侧边供墨流道来节省打印芯片的整体面积,以降低制作成本,而结合中央供墨流道的设计则可增加喷孔排列数,以具有较高清晰度及提升打印品质。此外,本发明亦将墨滴产生器群组中的墨滴产生器预设成不同排列的位置及相隔间距,且利用供墨流道中同色、异色或浓淡不同的墨水,使打印芯片得以用最佳的打印方式呈现在喷墨媒体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样态为提供一种打印芯片,其适用于墨水匣的喷墨头,且墨水匣具有本体,打印芯片包含: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垂直于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芯片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并平行于侧边供墨流道设置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实质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是分别包含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用以因加热作用产生复数个墨滴,且墨滴产生器之间是以一特定方式排列。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两出墨侧边,设置于垂直焊垫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本体构成两侧边供墨流道。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并列或串列的两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并列或串列的三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具有并列的五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于芯片本体邻近侧边供墨流道者为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邻近中央供墨流道的为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总数为m,而特定方式为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其中p为1/150英时、1/300英时或1/600英时;而m为3或大于3的整数,例如6,以配置同色墨水做单色喷墨打印。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特定方式为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位于平行焊垫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而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以配置不同色墨水做多色喷墨打印。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打印芯片上覆盖喷孔板,喷孔板具有复数个喷孔,喷孔对应于芯片本体上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墨滴产生器,用以将墨滴产生器所产生的复数个墨滴分别自对应于喷孔板上的喷孔喷出至喷墨媒体上。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亦提供另一种喷墨头结构,其适用于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喷墨媒体上,该喷墨头具有:打印芯片,大体上成矩形,包括: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位于垂直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墨滴产生器群组总数为m,最小构成单位为墨滴产生器,且芯片本体实质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芯片本体邻近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以及一喷孔板,覆盖于打印芯片上,具有对应于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复数个喷孔;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同色墨水,当喷孔板与打印芯片结合时,用以将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产生的复数个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喷孔喷出至喷墨媒体上,做单色喷墨打印。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亦提供另一种喷墨头结构,其适用于一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一喷墨媒体上,该喷墨头具有:打印芯片,呈矩形,包括: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位于垂直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芯片本体上,且置于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最小构成单位为墨滴产生器,且芯片本体邻近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芯片本体邻近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位于平行焊垫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而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以及喷孔板,覆盖于打印芯片上,是具有对应于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复数个喷孔;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不同色墨水,当喷孔板与打印芯片结合时,用以将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产生的复数个不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喷孔喷出至喷墨媒体上,做多色喷墨打印。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亦提供另一种喷墨头结构,其适用于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一喷墨媒体上,喷墨头具有:打印芯片,大体上成矩形,包括:芯片本体;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位于垂直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墨水匣的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复数个中央供墨流道,其位于芯片本体上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其中中央供墨流道是串列排列;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复数个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墨滴产生器群组总数为m,最小构成单位为墨滴产生器,且芯片本体邻近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芯片本体邻近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墨滴产生器于垂直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以及喷孔板,覆盖于打印芯片上,具有对应于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复数个喷孔;其中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同色墨水,当喷孔板与打印芯片结合时,用以将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产生的复数个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喷孔喷出至喷墨媒体上,做单色喷墨打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使用中央供墨流道的喷墨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使用侧边供墨流道的喷墨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具有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打印芯片、喷孔板与墨水匣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组装后的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透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墨滴产生器之间以差排排列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墨滴产生器之间以同排排列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喷墨头3可包含打印芯片31以及喷孔板32,且喷墨头3是组装于一墨水匣的本体上4(如图4所示)。如图3所示,打印芯片31具有一芯片本体311,该芯片本体311大致呈矩形形状,且其中芯片本体311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置有复数个焊垫312,主要用来与喷墨打印机的系统控制电路(未图示)电性连接用,使打印芯片31根据喷墨打印机的系统控制电路所传送的控制信号的触发而将墨水匣内部所储存的墨水加热,透过喷孔板32上的喷孔322喷射至喷墨媒体(未图示)上,且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于垂直于复数个焊垫312设置方向的两侧边,即平行于喷墨媒体移动的打印方向,分别设置有两出墨侧边313,因此当图3所示的喷墨头3与墨水匣组装在一起时,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的两侧的两出墨侧边313将与墨水匣的本体4构成两侧边供墨流道314(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介于复数个焊垫312以及两个侧边供墨流道314之间另外设有一中央供墨流道315,中央供墨流道315是平行于两侧边供墨流道314。
请再参阅图3并请配合图5,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的表面上是具有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是由两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一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所组成,该两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其是分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311上且邻近于该两侧边供墨流道314,而该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是设置于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上且邻近于中央供墨流道315。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最小构成单位为一个墨滴产生器,其中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皆包含一墨水腔317以及一设置于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故当喷墨头组装于墨水匣的本体4上时(如图4所示),墨水匣内部所储存的墨水将经由两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中央供墨流道315分别流至对应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的墨水腔317中,并经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加热后,透过喷孔板32对应的喷孔322,将墨水喷射至喷墨媒体上。
请再参阅图3并配合图4和图5,其中第三及图5的图式是截切部份的喷孔板32以暴露出打印芯片31的部分芯片本体311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上方覆盖有一喷孔板32,而喷孔板32的长度与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的长度大致相等(如图4所示)。为了避免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与喷孔板32之间发生电性连接,喷孔板32设有两凹口321,使其形状大致上呈″H″字形,喷孔板32的凹口321的设置位置是对应于芯片本体311上的复数个焊垫312,因此当喷孔板32与芯片本体311组合时将露出焊垫312,使焊垫312能够与喷墨打印机的系统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而喷孔板32的宽度则较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的宽度为大,故当喷孔板32与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组合成喷墨头3并安装至墨水匣本体4时,墨水不至于自侧边供墨流道314渗出(如图4所示)。又喷孔板32上设有复数个喷孔322,而喷孔322所设置的位置是分别对应于芯片本体311上的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更详细地说明,每一个喷孔322是分别对应于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或是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的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是以墨水匣内部所储存的墨水可由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中央供墨流道315分别流至其对应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的墨水腔317中,借由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加热并经喷孔板32上相对应的喷孔322喷出至喷墨媒体上。
请参阅图6,其为图3组装后的透视图。如图所示,芯片本体311与喷孔板32组合后即成为一喷墨头3,且芯片本体311邻近两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各自设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于芯片本体311邻近中央供墨流道315的表面则设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喷孔板32上的复数个喷孔322的位置则对应于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的墨水腔317,使墨水得以经由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的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如图5所示)加热成墨水气泡,透过加热电阻318相对应的喷孔322喷出至喷墨媒体上。
虽然于图6中,芯片本体311邻近两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上是分别设置有一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而芯片本体311邻近且平行于中央供墨流道315的表面上仅于该中央供墨流道315的一侧边设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但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实施态样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配合本实施例的两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一中央供墨流道315,亦可于邻近两侧边供墨流道314分别设置有两组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该两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的设置位置与图6实施例相似,皆设置于芯片本体311上邻近两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且以交错的方式排列,以便该侧边供墨流道314中的墨水可流至其邻近的两个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而中央供墨流道315的一侧或两侧可分别设置有一组或两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换言之,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数目与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中央供墨流道315的数目并无必然的相关性,可借助设计视需求任意地在侧边供墨流道314或中央供墨流道315分别配置一或多个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或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而其喷孔板32上喷孔322的位置,同样的也必须对应该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每一个墨滴产生器。
当然,芯片本体311上供墨流道的设计结构并非仅限于上述两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一中央供墨流道315,请参阅图7,其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喷墨头3中的芯片本体311上复数个焊垫312及侧边供墨流道314、中央供墨流道315的设置方向已详细描述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故此处不再赘述。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芯片本体311的单一侧边仅具有一个侧边供墨流道314,而于芯片本体311的表面具有两个中央供墨流道315,该两中央供墨流道315是并列设置,亦即两两并排平行于该侧边供墨流道314。此外,芯片本体311更具有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包括芯片本体311邻近于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上设置的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芯片本体311邻近且平行于两中央供墨流道315的表面上,各自设置于两中央供墨流道315的一侧边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当然,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均由复数个墨滴产生器所组成,且每一个墨滴产生器都由一个墨水腔317及一个位于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所构成(请配合参考图5),而喷孔板32上的复数个喷孔322是对应于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每一墨滴产生器的墨水腔317中的加热电阻318,故墨水得以经加热电阻318加热,再自喷孔322喷出至喷墨媒体(未图示)上。
相同地,于图7中仅揭示的芯片本体311于邻近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上设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3161,而两个中央供墨流道315的一侧边各设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但配合本实施例流道设计的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并非只限定于上述的配置态样,举例而言,配合本实施例的单一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两中央供墨流道315,亦可于芯片本体311上邻近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同时设置两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而两中央供墨流道3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或两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当然,亦可于原侧边供墨流道314的相对侧再增加一侧边供墨流道314,使芯片本体311具有两个侧边供墨流道314加上两个中央供墨流道315,而该增加的侧边供墨流道314其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的配置方式可与原侧边供墨流道314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有相同的变化。
请参阅图8,其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透视图,如图所示,芯片本体311上复数个焊垫312及侧边供墨流道314、中央供墨流道315的设置方向已详细描述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故此处不再赘述。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芯片本体311其侧边具有两个侧边供墨流道314,而于两个侧边供墨流道314之间则设置有平行于该侧边供墨流道314的三个中央供墨流道315,且该三个中央供墨流道315是并列设置,芯片本体311于邻近两侧边供墨流道314的表面上是分别具有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而芯片本体311于邻近中央供墨流道315的一侧边则分别具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其设置的方式皆与图7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故于此处不再赘述。
由图7及图8所揭示的实施例可知,喷墨头3可依据需求于芯片本体311上设置一侧边供墨流道314配合多个中央供墨流道315,或两侧边供墨流道314配合多个中央供墨流道315,举例而言,该多个中央供墨流道315的数目可为四个或五个,但不以此为限,使喷孔板32的喷孔322排列数可配合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中央供墨流道315的数目相对地增加,以提供较佳的打印品质以及提高打印的清晰度。
图3至图8所揭示的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中央供墨流道315之间均以并列的方式平行设置,然而于本发明可施行的较佳实施例中,侧边供墨流道314及中央供墨流道315不仅止于平行的并列设置,亦可使用串列的实施态样。请参阅图9,其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喷墨头结构的透视图。于本实施例中,喷墨头3是包含有三个以串列的方式排列的喷墨群组g1、g2及g3,亦即喷墨群组g1、g2及g3是平行于打印方向设置,当然,喷孔板32的喷孔322配合喷墨群组g1、g2及g3的设置态样同样以串列的方式排列,亦即平行于打印方向设置。而每一个喷墨群组g1、g2或是g3是分别由两侧边供墨流道314以及一中央供墨流道315配合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所构成,当然,于每一个喷墨群组g1、g2及g3中的侧边供墨流道314、中央供墨流道315、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配置数量及方式并不以此为限,亦可使用图3至图8的实施方式,喷墨头制造厂商可依据实际需求做各种变化,以增加喷孔的排列数目,又串列的喷墨群组的数目亦可增加或减少,即依需求做不同的调整。
另外,设置于于本发明打印芯片31的芯片本体311表面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中的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差排及同排的排列方式,请参阅图10,其是本发明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墨滴产生器之间以差排排列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是包括两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而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总数为m,于本实施例中是以m等于3的情况提出说明,且该两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该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是平行于打印方向排列而成,又该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其自己本身群组的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皆成一直线排列,且任意两墨滴产生器群组316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由于喷墨头3的喷孔板32上的复数个喷孔322是对应于芯片本体311上的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每一个墨滴产生器,故本实施例中是于喷孔板32上的喷孔322标示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墨滴产生器的差排排列方式。
设置于芯片本体311表面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与其邻近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在平行于焊垫312设置的方向上最接近的两相对应的墨滴产生器,具有一间距p,该间距p是垂直于焊垫312设置方向的一长度,而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与另一个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在平行于焊垫312设置的方向上最接近的两相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亦具有一间距p。
除了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之间对应的墨滴产生器具有特定之间距p外,每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以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自己本身群组的墨滴产生器也有特定的排列方式。请再参阅图10,该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自身群组中相邻的两个墨滴产生器具有一间距mp,由于m为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总数,且于本实施例中,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总数m为3,故每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自己本身群组的相邻两个墨滴产生器的间距为3p,而该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其自己本身群组中相邻的两个墨滴产生器之间也具有3p的间距。于本发明的打印芯片31结构中p为一预定长度,例如1/150英时、1/300英时或1/600英时等,但不以此为限。
由于图10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墨滴产生器群组其对应的墨滴产生器之间于垂直焊垫312设置方向的间距为p,且同一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相邻的两墨滴产生器的间距为3p,因此喷孔板32上与墨滴产生器所对应的喷孔322,其与平行焊垫312设置方向的两相邻近的喷孔322间于垂直复数个焊垫312设置的方向上具有一间距为p,举例而言,喷孔3221与3222之间于垂直焊垫312设置方向的间距为p,同理喷孔3222与3223之间于垂直焊垫312设置方向的间距同为p,且同一组墨滴产生器自身群组中相邻的两喷孔之间的间距为3p,举例而言,喷孔3221与3224之间于垂直焊垫312设置方向的间距为3p,同理喷孔3225与3226之间于垂直焊垫312设置方向的间距同为3p,至于其他喷孔322之间的距离则以此类推。
由于m是指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总数,并配合图3至9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应可理解,若墨滴产生器的排列方式使用差排的排列方式,则打印芯片31中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自己本身的复数个墨滴产生器中相邻近的两墨滴产生器的间距mp应可具有多种变化,例如:m可为3或是大于3的整数,如4、5、6等,但不以此为限,当对应第三至七图的实施例时,因芯片本体311上所设置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与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总数为3,且若墨滴产生器的排列方式使用差排的排列方式,则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316自己本身的复数个墨滴产生器中相邻近的两墨滴产生器的间距为3p,又当对应图8的实施例时,因芯片本体311上所设置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与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总数为5,则每一墨滴产生器群组316自己本身的复数个墨滴产生器中相邻近的两墨滴产生器的间距为5p。
当然,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墨滴产生器亦可使用同排的排列方式以因应不同的打印需求。请参阅图11,其是本发明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墨滴产生器之间以同排排列的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包括两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而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总数为m,于本实施例中同样以m等于3的情况提出说明,且两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的排列方向是与图10相同,即平行于打印方向排列而成,又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其自己本身群组的复数个墨滴产生器是排列成一直线,且两两墨滴产生器群组316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且本实施例同样以喷孔板32上的喷孔322来标示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墨滴产生器的同排排列方式。
请再参阅图11,芯片本体311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与其邻近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在平行于焊垫312设置的方向上最接近的两相对应的墨滴产生器是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同图3至9所示的结构),换言之,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316中每一群组的墨滴产生器与相对应的墨滴产生器皆位于平行焊垫312设置方向的同一直线上。
另外,每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自己本身群组的邻近两墨滴产生器之间具有一间距p,而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自己本身群组中邻近的两墨滴产生器之间的间距亦同为p。当然,p为一预定长度,例如1/150英时、1/300英时或1/600英时等,但不以此为限。
由于,于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芯片本体311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与其邻近的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在平行于焊垫312设置的方向上最接近的两相对应的墨滴产生器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每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自己本身群组的邻近两墨滴产生器之间具有一间距p,因此喷孔板32上与墨滴产生器所对应的喷孔322,其与平行焊垫312设置方向的相邻喷孔322是位于同一直线,举例而言,喷孔3227、3228与3229是与同一直线上,且同一墨滴产生器群组316的两喷孔之间的间距为p,举例而言,喷孔3227与其相邻的喷孔之间于垂直焊垫312设置方向之间距为p,至于其他喷孔322之间的距离则以此类推。
当然,图3至图9所述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与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所包含的墨滴产生器的排列方式并不局限于同排排列方式,亦可依需求采用图10所示的差排排列方式。
而图10的差排排列的打印芯片31与喷孔板32组合形成一喷墨头3且组装于墨水匣的本体4上后(如图4所示),于实际应用时墨水匣的本体4内部是备置同色的墨水,用以将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所产生的复数个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复数个喷孔322喷出至喷墨媒体上,做一单色喷墨打印。而图11的同排排列的打印芯片31与喷孔板32组合形成一喷墨头3且组装于墨水匣本体4后(如图4所示),于实际应用时墨水匣本体4内部是备置复数种不同色的墨水,用以将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3161及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3162所产生的复数个不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复数个喷孔322喷出至该喷墨媒体上,做一多色喷墨打印。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的打印芯片的主要技术特征是结合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以使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具有较佳的打印品质、较高的打印清晰度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此外,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的配置态样并无特别的限制,举凡芯片本体上具有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以及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的打印芯片,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再者,本发明的芯片本体上的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其排列数目及方式亦无所设限,可为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配合一中央供墨流道、一侧边供墨流道配合多个并列中央流道(如图7所示)、两个侧边供墨流道配合多个并列中央供墨流道(如图8所示)以及侧边或中央供墨流道以串列的方式设置(如图9所示)。
又本发明的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旁虽以配置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为例,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一个侧边供墨流道亦可配合两群或多群交错设置的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中央供墨流道亦然,一个或多个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可单设于平行且邻近一个中央供墨流道的1侧,或分别设置于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两侧边,亦即可依照实际需求调整供墨流道及墨滴产生器群组的设置方式,进而提高清晰度与打印品质。
当然,墨滴产生器群组亦可依色彩使用的需求选用单色或不同色的墨水,并配合采用差排或同排排列设置,利用墨滴产生器群组中墨滴产生器的排列方式,使所产生的复数个墨滴喷印于喷墨媒体上的预定位置,以提高打印清晰度及打印品质,并以最佳的打印方式完成一单色喷墨打印或是多色喷墨打印于喷墨媒体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提供一结合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的打印芯片,其是以侧边供墨流道为主并辅以中央供墨流道,使本发明的打印芯片同时具有侧边供墨流道及中央供墨流道的优点,而本发明更进一步以特定的方式及间距设置芯片本体上的墨滴产生器群组及其对应的喷孔板上的喷孔,且利用供墨流道中同色、异色或浓淡不同的墨水,使喷墨头以最佳的打印方式形成于喷墨媒体上,亦使墨水匣的运用得以更臻完备。因此,本发明极具产业的价值。

Claims (25)

1.一种打印芯片,其适用于一墨水匣的一喷墨头,且该墨水匣具有一本体,该打印芯片包含:
一芯片本体;
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
至少一出墨侧边,其垂直于该复数个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该墨水匣的该芯片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芯片本体上,且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并平行于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设置的方向;
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设置于该芯片本体上,且邻近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及该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
其中,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分别包含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用以因加热作用产生复数个墨滴,且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之间是以一特定方式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具有两出墨侧边,设置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用以与该墨水匣的该本体构成两侧边供墨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具有并列的两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具有串列的两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具有并列的三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具有串列的三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具有并列的五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于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者为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于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的为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总数为m,该特定方式为每一相邻的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同色的一墨水做一单色喷墨打印。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p为1/150英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p为1/300英时。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p为1/600英时。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m为3。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m为大于3的整数。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m为6。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特定方式为每一相邻的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该墨滴产生器位于平行该复数个焊垫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而每一个墨滴产生器群组中相邻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p为1/150英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p为1/300英时。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p为1/600英时。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不同色的复数种墨水做一多色喷墨打印。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芯片,其特征在于该打印芯片上覆盖有一喷孔板,该喷孔板具有复数个喷孔,该复数个喷孔是对应于该芯片本体上的该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以及该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的该墨滴产生器,用以将该墨滴产生器所产生的复数个墨滴分别自对应于该喷孔板上的该复数个喷孔喷出至一喷墨媒体上。
23.一种喷墨头,其适用于一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一喷墨媒体上,该喷墨头具有:
一打印芯片,大体上成矩形,包括:
一芯片本体;
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
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位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该墨水匣的一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
一喷孔板;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芯片本体上,且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
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总数为m,最小构成单位为一墨滴产生器,且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
其中该喷孔板,覆盖于该打印芯片上,具有对应于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复数个喷孔;
其中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同色的一墨水,当该喷孔板与该打印芯片结合时,用以将该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该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产生的复数个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该复数个喷孔喷出至该喷墨媒体上,做一单色喷墨打印。
24.一种喷墨头,其适用于一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一喷墨媒体上,该喷墨头具有:
一打印芯片,呈矩形,包括:
一芯片本体;
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
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位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该墨水匣的一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
一喷孔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设置于该芯片本体上,且置于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墨流道的方向;
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最小构成单位为一墨滴产生器,且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该墨滴产生器位于平行该复数个焊垫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而每一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以及
其中该喷孔板,覆盖于该打印芯片上,具有对应于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复数个喷孔;
其中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不同色的复数种墨水,当该喷孔板与该打印芯片结合时,用以将该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该至少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产生的复数个不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该复数个喷孔喷出至该喷墨媒体上,做一多色喷墨打印。
25.一种喷墨头结构,其适用于一墨水匣,用以将复数个墨滴喷至一喷墨媒体上,该喷墨头具有:
一打印芯片,呈矩形,包括:
一芯片本体;
复数个焊垫,设置于该芯片本体的两相对侧;
至少一出墨侧边,其是位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设置的方向,用以与该墨水匣的一本体构成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
一喷孔板;
复数个中央供墨流道,其是位于该芯片本体上该复数个焊垫的两相对侧之间且平行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方向,其中该复数个中央供墨流道是串列排列;
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由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复数个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组成,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总数为m,最小构成单位为一墨滴产生器,且该芯片本体邻近该至少一侧边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而芯片本体邻近该复数个中央供墨流道的表面仅分别配置有一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其中每一相邻的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间对应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p,而每一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自身群组中相邻的该墨滴产生器于垂直该复数个焊垫的方向具有一间距mp;以及
其中该喷孔板,覆盖于该打印芯片上,具有对应于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的复数个喷孔;
其中该复数个墨滴产生器群组是配置同色的一墨水,当该喷孔板与该打印芯片结合时,用以将该至少一侧边墨滴产生器群组及该复数个中央墨滴产生器群组所产生的复数个同色墨滴自所对应的该复数个喷孔喷出至该喷墨媒体上,做一单色喷墨打印。
CNB2005101075951A 2005-09-30 2005-09-30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2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75951A CN100569521C (zh) 2005-09-30 2005-09-30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75951A CN100569521C (zh) 2005-09-30 2005-09-30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9734A CN1939734A (zh) 2007-04-04
CN100569521C true CN100569521C (zh) 2009-12-16

Family

ID=37958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759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21C (zh) 2005-09-30 2005-09-30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6952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111B (zh) * 2012-08-27 2016-09-28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页宽喷墨打印装置
TWI823046B (zh) 2021-01-11 2023-11-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圓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9734A (zh) 2007-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0828B (zh) 流体喷射装置喷嘴阵列配置
JP423625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RU2003107047A (ru) Компактная высокоэффективная струйная печатающая головка высокой плотности
KR19980079869A (ko) 잉크젯 인쇄시 잉크 방울 분포를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5521622A (en) Print quality optimization for a color ink-jet printer by using a larger nozzle for the black ink only
JP2002052699A5 (zh)
US8047634B2 (en) Injet jet stack external manifold
CN100588544C (zh) 具有不对称通路的喷墨打印头加热器芯片
CN100569523C (zh) 喷墨头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01204879A (zh) 喷墨记录方法
US20030030708A1 (en) Inkjet print head
CN100421947C (zh) 喷墨头及采用该喷墨头的墨水匣
JP481090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423625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CN100569521C (zh) 打印芯片及采用该打印芯片的喷墨头
US9434156B2 (en) Method of inkjet printing and maintaining nozzle hydration
JP2000334951A (ja) マルチアレイ式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ヘッド
EP1464495B1 (en) Fluid ejection device
US20100201746A1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JPH08258291A (ja) 混合解像度プリンタにおけるドットの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
CN100569522C (zh) 打印芯片以及喷墨头结构
EP1331099B1 (en) System for reducing the effect of aerodynamic induced errors in a drop-on-demand printing system
JPH0615572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US6132031A (en) Ink-jet head, ink-jet cartridge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20040217997A1 (en) Fluid ejec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