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8194C -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8194C
CN100558194C CNB200510104975XA CN200510104975A CN100558194C CN 100558194 C CN100558194 C CN 100558194C CN B200510104975X A CNB200510104975X A CN B200510104975XA CN 200510104975 A CN200510104975 A CN 200510104975A CN 100558194 C CN100558194 C CN 1005581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frequency band
frequency
bandwidth
bandwidth ass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49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3564A (zh
Inventor
的场直人
吉野仁
杉山隆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753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1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19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使用多个频带,并能根据每个频率的特征按照上下行链路分别进行发送信息的分配的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频带分配装置中具有:频带选择单元,其从专用地分配给每个经营者的专用频带、已注册的经营者能够使用的注册制频带和满足预定条件时可以使用的无需许可频带中选择可以使用的使用频带;频带分配单元,其从使用频带中将满足用户要求的QoS的频带分配给上下行链路。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多个系统中利用通信中可用频带的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的应用领域正从用于电信的传输媒体扩大到蓝牙、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各种方式。例如,正在开发在几cm的近距离内例如用电缆连接起来的装置成为无电缆的连接手段。
另外,在无线通信中,使用全能的单一系统,例如基于GSM(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移动通信全球系统)、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2000:国际移动通信2000)等作为世界标准的标准而构筑的相同系统。然而,在将来,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运营商对系统的目的不同,所要求的系统也变得多样化。因此,需要在同时期、相同场所,根据不同目的而使最佳的其它系统混合存在。相对应地,必须使终端和基站对应分别不同的系统。
另外,到目前为止,为了使能够在单一硬件下通信的装置自适应地连接到各个其它网络上,正在推进无线设备的软件化。另外,也在开发能重构的设备。
另外,也要求应用指向的通信。即,让用户侧针对每个应用选择无线通信线路会给用户带来麻烦,所以在无线设备侧自动地选择最佳无线通信线路并进行设定的功能是必要的。
作为执行具有不同特性的多个应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的例子,有如下的无线装置:其根据各应用的特性,为各应用选择多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并确定在所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的电波的频率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9693号公报
然而,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很难获得新的频带。
大部分的频带已经被分配,要获得新的频带很困难。
另外,当新旧系统在业务内共存的情况下,必须确立用于使系统平稳转移的系统共存法(控制方法)。在不同代的系统的情况下,例如从第2代系统转移到第3代系统的情况下,如果利用相同频带来构筑网络,则在一个频带上共同存在多个系统。必须确立使这种情况下的多个系统共存的方法和控制方法。例如,必须确立使系统在公众电通信、广播系统等不同业务间共存的方法和控制方法。
另外,电波政策会发生变化,关于频带的使用,有可能从对独占许可使用的运营商赋予许可证的注册制变化为对满足一定程度的基准而许可使用的运营商和经营者进行注册的注册制。
这种情况下,关于根据注册制所分配的频带,因为还存在其他的经营者提供服务的情况,所以必须确立该频带中的高效的信号传输方法。例如,必须进行针对施加给其它系统的干扰和本系统所受到的干扰的对策。
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是很难确保连续的宽频带。
存在的问题是:如果要实现高的传输速度,则必须获取较宽的频带,但没有宽的频带空闲。
这种情况下,因为只能取得片断化的频带,所以必须确立利用该片断频带的信号传输技术(多频带信号传输技术)和最佳业务量分配法。例如,必须确立根据用途分开使用频带的方法、资源的控制法。
另外,用户在使用语音、视频或数据通信等各种应用时,用户侧在可用范围内选择适合于该应用的无线系统。因此存在的问题是不能进行使从经营者的观点来看频率利用效率为最大化的分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用多个频带、能根据各频率的特征按照上下行链路分别进行发送信息的分配的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频带分配装置具有:频带选择单元,其从专用地分配给每个经营者的专用频带、注册过的经营者能够使用的注册制频带、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无需许可频带中,选择可以使用的使用频带;频带分配单元,其从使用频带中将满足用户所要求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频带分配给上下行链路,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根据所选择的可用频率的传播特性和可用带宽中的至少一项,将不同的频带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从专用频带、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中将满足用户所要求的QoS的频带分配给上下行链路。
另外,本发明的频带分配方法具有如下步骤:从专用地分配给每个经营者的专用频带、已注册的经营者能够使用的注册制频带、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无需许可频带中选择可以使用的使用频带;从使用频带中将满足用户所要求的QoS的频带分配给上下行链路,所述频带分配方法根据所选择的可用频率的传播特性和可用带宽中的至少一项,将不同的频带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从专用频带、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中将满足用户所要求的QoS的频带分配给上下行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实现可使用多个频带、能根据各频率的特征按照上下行链路分别进行发送信息的分配的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频率使用技术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的功能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系统共存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频率选择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且,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参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频率分配装置。
首先,参照图1说明实施例的频率使用技术。
在图1中,横轴是频率,纵轴是频率利用效率。
例如,如图1所示,以如下的方式进行分配:在(1)~(4)所示的频带上分配了已有系统的情况下,将空着的频带全部用于新系统,使得频带的使用效率为最大。
这种情况下,使用使已有系统和新系统在相同频带上共存来进行分配的方法、一个系统使用多个频带的方法、使多个系统在一个频带上共存的方法,来分配频带。
这样,如果本经营者使用的频带和其他经营者使用的频带混合存在,则本实施例的频带分配装置使用干扰认知技术、频率共享技术、干扰消除技术、降低避免施加干扰的技术、多频带控制技术,进行完全地使用空闲频带来使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的自适应控制。
接着,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00。
例如在移动站和基站的至少一方具有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00。发送机100具有应用执行装置101、与应用执行装置101连接的发送装置102、与发送装置102连接的控制装置105。
发送装置102具有与应用执行装置101连接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与基带信号处理部103连接的多频带RF(射频)部104。
控制装置105具有: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与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连接的电波环境认知部107、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发送参数确定部111、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电波使用DB(Database:数据库)112和用户DB 113;与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用户DB113和基带信号处理部103连接的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另外,发送参数确定部111与基带信号处理部103连接,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与应用执行装置101连接。
另外,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电波使用DB 112和用户DB 113构成频率分配装置。
在某移动站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在移动站与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发送机100的应用执行装置101向移动站或服务器进行发送请求。
应用执行装置101具有各种应用,通过执行这些应用,进行例如语音通信、视频通信和数据传输等。
当基站接收到从通信对方侧的移动站或服务器经由网络发送来的数据时,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部103。
在移动站中,执行每个发送机所具有的应用中的预定的应用,将数字化的发送数据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部103。
基站和移动站的基带信号处理部103针对每个用户选择发送信号的频率和时间(多用户调度)。从而根据使用的频率、时间的电波传播状况选择适当的纠错、交织、调制和发送功率,使用这些所选择的参数,将所输入的数据转换成基带信号,并输入给多频带RF部104。多频带RF部104将所输入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多个频带的RF,使用转换后的RF进行信号的收发。
接着,说明控制装置105。
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针对每个用户选择频带/发送功率,并进行分配。这种情况下,可以针对上下行链路分配不同的频带,也可以针对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分配不同的频带。
电波环境认知部107认知各用户可以使用的频率的当前状态。例如,检测各用户可以使用的频率中的可用频率及其带宽、使用各用户可以使用的频率的其它系统的参数、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功率、传输损失和遮蔽(shadowing)等中的至少一项。
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根据从应用执行装置101输入的QoS信息判定各应用所需的平均传输速度、最大传输速度、最低保证传输速度、延迟(平均延迟、最大延迟、抖动等)、帧错误率、发送功率等中的至少一项。
在本实施例中,所谓QoS是指平均传输速度、最大传输速度、最低保证传输速度、延迟(平均延迟、最大延迟、抖动等)、帧错误率、发送功率等。
电波瞬时变动测量部109在所使用的信道中,测量期望波和干扰波在频率、时间方向上由衰落等引起的瞬时变动。
多用户调度控制部110进行针对多个用户的调度。调度是针对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的任一方或两方来进行的。
发送参数确定部111确定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中使用的参数,该基带信号处理部103进行将用户的数据转换成发送序列的处理。这种情况下,确定编码率、交织、调制方式、发送功率值等。
在电波使用DB中存储有频带的类别信息。具体地讲,存储有表示专用地分配给每个经营者的频带(以下称为专用频带)、多个注册过的经营者能够使用的频带(以下称为注册制频带)、以及如果满足法定条件则谁都可以自由使用的频带(以下称为无需许可频带),例如ISM(IndustryScience 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带的类别的信息。例如,存储有关于各频带的状况的信息。这里,关于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存储有使用该频带时的制约,例如关于发送功率的使用限制等信息。
在用户DB中,存储有用户的类别、例如表示各频带的使用优先级的信息、例如使用方案、移动站的传输能力、例如发送功率的限制、信号处理能力、可用RF等信息。
接着,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例的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
本实施例的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06具有:与电波使用DB112连接的地域/时间使用频带选择部1161;与地域/时间使用频带选择部1161、电波环境认知部107和用户DB 113连接的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与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电波环境认知部107和用户QoS判定部108连接的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地域/时间使用频带选择部1161和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构成频带选择部。
首先,地域/时间使用频带选择部1161从电波使用DB中读入频带的类别信息,从所读入的频带的类别信息中选择该经营者在该地域/时间可以使用的使用频带。
将频带区分为专用频带、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3种。从存储了这些频带的类别信息的电波使用数据库中选择相关用户的可用频带。
例如,多个经营者可以在各种服务中使用注册制频带。因此,没有地域、时间干扰地使用注册制频带。这样,可以实现频率的有效利用。
例如,有时候用于播放的频带虽然在某个地域被使用,但在不同的地域未被使用。另外,用于广播的频带在停止广播的深夜等时间段没有被使用。因此,用于广播的频带在时间、地域上的频率使用度不均匀。因此,通信经营者通过随时选择不对广播运营产生干扰的时间、频带来进行使用,可以实现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如图4(a)所示,在某地域a,由于在广播中使用频带f1、f3和f4,所以将未用于广播的频带f2用于移动通信。另外,如图4(b)所示,在与地域a不同的地域b,由于将频带f2、f3和f4用于广播,所以将未用于广播的频带f1用于移动通信。这样,可以随时选择使用频带,由此实现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
另外对于由防灾无线等通常几乎不使用,但重要性极高的系统所使用的频带,可以通过使用不对该防灾无线等已有系统产生干扰的方式来进行使用。
地域/时间使用频带选择部1161将所选择的频带的信息输入给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
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从用户DB113读入用户信息,例如相关用户的类别信息和传达能力的信息,根据所读入的用户信息,从所输入的频带的信息中选择该用户可以使用的使用频带。
在泛在(ubiquitous)通信中,存在多种移动终端,它们所具有的性能/能力大不相同。例如,具有高处理能力的移动站能进行宽带的无线信号的处理。另外,在具有大容量电池的移动站中可以使发送功率变大。另外,可以具有高能力的天线和无线线路,同时使用各种RF。
另一方面,传感器等小型且处理能力低的移动站因为信号处理能力也低,所以不能处理宽带的信号。另外,因为电池也小所以可发送的功率也小。并且因为还存在天线或无线线路的制约,所以可用的RF也受到限制。根据这样的信息来缩小频带。
例如,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将可能因来自其他经营者的干扰而使通信环境劣化的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分配给例如尽力而为(best effort)的应用或使用优先级低的用户、例如便宜的使用方案的用户。这里,所谓尽力而为是指给移动站提供当前可使用的最大限度的传输速度。另外,用户使用频带分配部1162将专用频带分配给使用例如语音、视频等实时应用的用户、使用优先级高的用户,例如使用费用高的使用方案的用户。
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将所选择的频带的信息输入给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并且输入给电波环境认知部107。
电波环境认知部107通过检测所输入的频带的控制信号或接收功率,来检测各频带的当前状况。具体地讲,收集各用户可以使用的频率中的可用频带及其带宽、使用各用户的可用频率的其它系统的参数、本系统对其它系统的干扰功率以及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功率、所要的发送功率、传输损失和遮蔽等信息。电波环境认知部107将所收集的电波环境状况输入给使用频带/发送功率选择部1163。
另一方面,应用执行装置101向用户QoS判定部108输入每个应用的QoS信息。用户QoS判定部108根据所输入的QoS信息,判定例如每个应用所需的平均传输速度、延迟(平均、最大延迟、抖动等)、帧错误率、发送功率、最大传输速度、最低保证传输速度中的至少一项。另外,用户QoS判定部108将所判定的每个应用所需的平均传输速度、延迟(平均、最大延迟、抖动等)、帧错误率、发送功率、最大传输速度、最低保证传输速度等中的至少一项作为QoS判定信息,输入给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
在实时通信中,对延迟的容许值很小,但因应用而能够容许帧错误。例如,在语音通信等中,当检测到错误时可以通过静音使用而使用户感觉不到质量的劣化,所以能够容许帧错误。
另一方面,因为在数据通信中能容许一定程度的延迟,所以通过进行重发控制,可以将帧错误率抑制到与有线通信相同的程度。
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根据从电波环境认知部107输入的使用频带的状态和从用户QoS判定部108输入的每个用户的QoS判定信息,选择分配给各用户的频带和使用的带宽,算出需要的平均发送功率。例如,利用所使用的多个频带的传输特性和可用带宽的差异,进行满足从高速率到低速率的各种要求QoS的频率分配。
首先,说明频带的特征。
高频带虽然一般可以进行宽带宽的分配,但由于传输损失大,所以在上行链路使用的情况下,必须增大移动站的发送功率,因此降低可用区域。另一方面,低频带虽然一般进行窄带宽的分配,但由于传输损失小,所以即使不增大发送功率也可以进行稳定的通信。
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选择频带,以便在满足用户的要求QoS、终端的可发送的最大功率的同时,使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并且在移动站和基站中,以尽可能小的发送功率使使用区域最大化。
对于专用频带,因为其经营者能够进行控制,所以根据经营者内的容许干扰功率来计算发送功率。关于注册制频带,因为仅有已注册的经营者能够使用,所以在例如经营者间的规则所规定的干扰回避规则的范围内计算发送功率。关于无需许可频带,因为谁都能够自由地使用,所以使用例如法定的发送功率。
例如,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根据从电波环境认知部107输入的干扰波的接收功率计算各用户所需的发送功率。
另外,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根据从用户QoS判定部108输入的QoS判定信息,即用户所要求的QoS,在例如向位于遥远场所的用户发送信号的情况下、想取得较宽的服务区域的情况下等,分配低频率,在想以高传输速度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想确保宽带宽的情况下,分配高频率。
这里,在没有满足用户所需要的带宽的频带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选择,把多个可用频带的带宽分配给一个用户。另外,在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频带的条件下,也可以估计业务量的状况来进行分配,以便分散每个频率的负荷。另外,为了降低干扰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也可以分配频带使得发送功率为最小。另外,也可以进行频带分配使得发送功率满足预定的值。
另外,因为电波环境时时刻刻变化,所以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变更所选择的频带。因此,可以周期性地进行频带的选择,另外,也可以针对每个呼叫、每个分组进行频率的重新选择。
另外,使用频率/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也可以分别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选择不同的频带。对于数据通信等应用,特别是对服务器的访问等,有时下行链路的业务量比上行链路的业务量大几倍。另外,与维持通信所需的控制信息相比,数据信息也是从几倍到几十倍。
在尽力而为型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因为对延迟的要求条件比实时通信更不严格,所以即使在错误较多的通信线路上也能够通过进行重发控制来达到充分的吞吐量。然而,如果在重发控制所使用的反馈信息中产生错误则延迟进一步增大,吞吐量降低。
这种情况下,通过为上下行链路选择非对称的带宽,可以高效地容纳非对称的业务量。
另外,存在移动站可用的发送功率较小的情况。因此通过进行选择使得传输损失小的低频带被分配给上行链路,可以在保持宽的可用区域的状态下将移动站的消耗功率抑制得较小。
因为控制信息包含维持通信所需要的信息和重发控制的反馈信息,所以当发生传输错误时,即使数据信息中不包含错误也不能在接收侧再现数据。因此必须使传输错误最小化。
另外,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也可以分别为数据信号和控制信号选择不同的频带,并进行分配。例如,对于传输速率不是很高、但要求低延迟传输的控制信号,为了使错误率足够小,选择能获得所需的期望信噪比的低频带。另外,对于容许一定程度的延迟但要求高传输速度的数据信号,通过确保高频带中的宽带宽,并使用重发控制,可以容许延迟的发生,达到高传输速度。
另外,例如在能够同时使用宽带宽的高频率和窄带宽的低频率的情况下,将上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数据信道分配为窄带宽的低频带,将下行数据信道分配为宽带宽的高频带。这样,可以在保持宽的可用区域的状态下增大下行传输容量。
所选择的使用频带/带宽、发送功率的信息被输入给发送参数确定部111。例如,对于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分配给上下行链路的频带、带宽和发送功率的信息被输入给发送参数确定部111。
发送参数确定部111根据所输入的使用频带/带宽、发送功率的信息,确定用于将发送数据转换成发送序列的在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中使用的参数,将所确定的参数输入给基带信号处理部103。
基带信号处理部103使用所输入的参数,针对每个用户进行纠错编码、交织、调制、发送功率控制、多用户调度,将多个频带的信号输入给多频带RF部104。例如,在频率方向和时间方向上进行多用户调度。在频率方向上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如果所分配的频带是分离的,则分别进行控制,如果所分配的频带接近则可以进行统一控制。
多频带RF部104使用所分配的频带进行数据发送。例如,可以通过一个设备,例如软件无线机,使用与各频率对应的参数来进行发送,也可以针对各频带使用不同的设备,对它们进行切换而进行发送。
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例的发送机100的频带分配动作。
首先,从电波使用数据库112中读入频带的类别信息(步骤S502)。
接着,根据所读入的频带的类别信息,判断能否选择该经营者可在该地域和时间使用的使用频带(步骤S504)。在能够选择可以使用的频带的情况下(步骤S504:是),进行频带的选择(步骤S506)。另一方面,在不能选择可以使用的频带的情况下(步骤S504:否),作为呼损或分组丢失(步骤S518)。即,语音等的情况下为呼损,数据的情况下为分组丢失。
例如,在电波使用数据库112中,存储着图6(a)所示的专用频带、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的类别信息,在已读入了这些频带的类别信息的情况下,地域/时间使用频带选择部1161选择可以在该地域/时间使用的频带。例如,选择图6(b)所示的频带,300MHz频带、800MHz频带、2GHz频带和5GHz频带作为可以使用的频带。
接着,从用户数据库113中读入用户信息(步骤S508)。接着,根据所读入的相关用户信息,判断能否选择通过步骤S506所选择的频带中的可以使用的频带(步骤S510)。
在能够选择可以使用的频带的情况下(步骤S510:是),进行频带的选择(步骤S512)。另一方面,在不能选择可以使用的频带的情况下(步骤S510:否),作为呼损或分组丢失(步骤S518)。即,在语音等的情况下为呼损,在数据的情况下为分组丢失。例如,用户使用频带选择部1162如图6(c)所示,选择与所输入的频带的候选相同的频带。
接着,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根据由电波环境认知部107输入的、各用户可以使用的频率中的可用频带及其带宽、使用各用户的可用频率的其它系统的参数、来自其它系统的干扰功率、传输损失以及遮蔽中的至少一项,以及由用户QoS判定部108输入的每个应用所需的平均传输速度、最大传输速度、最低保证传输速度、延迟(平均延迟、最大延迟、抖动等)信息、帧错误率、发送功率中的至少一项,判断能否针对每个用户选择使用频带/发送功率(步骤S514)。在能够选择使用频带/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步骤S514:是),确定所要使用的频带/带宽、发送功率,并分配该频带。
例如,如图6(d)所示,分配给300MHz频带、800MHz频带、2GHz频带和5GHz频带。这里,在没有满足用户需要的带宽的频带的情况下,也可以给一个用户分配多个可用频带中的带宽。另外,也可以针对每个上下行链路、每个数据和控制信号分配不同的频率。另一方面,在不能选择使用频带/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步骤S514:否),作为呼损或分组丢失(步骤S518)。即,在语音等的情况下为呼损,在数据的情况下为分组丢失。
接着,参照图7说明在使用频带/发送功率分配部1163中进行的频率分配处理步骤。
首先,针对来自用户的每个连接请求认知从电波环境认知部107输入的周围的电波使用状况,从而在移动站的可用频带中探索可以使用的频带,确定所要使用的频带和带宽的候选(步骤S702)。
接着,对从用户要求QoS判定部108输入的用户所要求的传输速率与可用带宽进行比较,从频带和带宽的候选中选择可分配的频带的候选(步骤S704)。
接着,估计所需要SIR(步骤S706),判断有无满足所要求的传输速率、错误率与要求发送功率的上限中的两项的频带(步骤S708)。
如果存在满足条件的频带(步骤S708:是),则判定是否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频带(步骤S710)。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满足条件的频带(步骤S708:否),则进行频带分配以复用多个频带而能够由一个用户同时使用(步骤S712)。
在步骤S710中,如果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频带(步骤S710:是),则估计业务量的状况(步骤S714),进行频带分配使得每个频带的负荷分散(步骤S716)。另外,为了减小干扰并提高频率利用效率,也可以选择发送功率最小的频带。
另一方面,如果不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频带(步骤S710:否),则分配该频带(步骤S718)。
根据本实施例,因为经营者除了可以使用专用分配的频率以外还可以使用多个频带,所以能够灵活地应对业务量在时间、地域上的不均匀发生。另外,可以对一个系统分配多个频带。
另外,可以满足用户所要求的QoS,使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在保持宽的可用区域的状态下将移动站的消耗功率抑制得较小。因此,可以实现在任一区域均可使用的移动站。
另外,因为无错误地传输控制信道,所以可以将必需的发送功率和信道编码等的开销抑制到最小限度,可以在保持宽的可用区域的状态下实现稳定的数据通信。
另外,在能够使用多个频带的系统中,能够针对每个频率使用不同的传输特性,针对每个用户、每条上下行链路满足不同的要求QoS,例如传输速率、错误率等,并且灵活地容纳各种能力的移动站(可用频带、发送功率)。另外,可以根据传输损失、可用带宽来分配频率以满足用户要求QoS,并且使系统整体的频率利用效率最大化。
另外,考虑到上下行的业务量的非对称性以及移动站和基站对发送功率的要求条件的不同,可以对上下行链路分配不同的频带。
本发明的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能够适用于在多个系统中使用通信可用频带的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8)

1.一种频带分配装置,包括:
频带选择单元,其从专用频带、注册制频带和无需许可频带中选择可用的频带;
频带分配单元,其从所选择的可用频带中将频带分配给上行和下行链路,以满足用户要求的QoS,
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根据所选择的可用频率的传播特性和可用带宽中的至少一项,将不同的频带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带分配装置,还包括:
RF环境认知单元,其检测所选择的可用频带中的可以使用的频带和带宽、使用所选择的可用频带的其它系统的参数、来自其它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传播损失和遮蔽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将频带分配给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带分配装置,还包括:
用户要求QoS判定单元,其判定平均传输数据速率、最大传输数据速率、最低保证传输数据速率、延迟、帧错误率、发送功率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将频带分配给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带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按照业务量,将非对称的带宽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带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多个可分配频带时,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根据业务量状况来分配频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频带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多个可分配频带时,所述频带分配单元根据发送功率来分配频带。
7.一种频带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用户信息和表示专用频带、注册制频带或无需许可频带的频率类别信息来选择可用频带;以及
将所选择的可用频带中的满足用户要求QoS的频带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所述频带分配方法根据所选择的可用频率的传播特性和可用带宽中的至少一项,将不同的频带分配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频带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所选择的可用频率的传播特性和可用带宽,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选择不同的频带。
CNB200510104975XA 2004-09-22 2005-09-22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1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75586 2004-09-22
JP2004275586A JP2006094003A (ja) 2004-09-22 2004-09-22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周波数帯割当装置ならびに周波数帯割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564A CN1753564A (zh) 2006-03-29
CN100558194C true CN100558194C (zh) 2009-11-04

Family

ID=35445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497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8194C (zh) 2004-09-22 2005-09-22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26850B2 (zh)
EP (1) EP1641187B1 (zh)
JP (1) JP2006094003A (zh)
CN (1) CN100558194C (zh)
DE (1) DE602005026758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742B (zh) * 2006-11-10 2019-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及无线终端装置
WO2008056425A1 (fr) * 2006-11-10 2008-05-15 Fujitsu Limited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dispositif terminal sans fil
CN101237675B (zh) * 2007-02-02 2013-0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时分双工系统的基站向终端发送反馈信号的方法
WO2008109641A2 (en) * 2007-03-06 2008-09-12 Anansi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JP4912936B2 (ja) * 2007-03-29 2012-04-11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WO2008129659A1 (ja) * 2007-04-16 2008-10-30 Fujitsu Limited 情報配信装置
WO2008129660A1 (ja) * 2007-04-16 2008-10-30 Fujitsu Limited 移動端末
US8442531B2 (en) * 2007-05-15 2013-05-14 Nokia Corporation Context transfers and multi-band oper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2009060213A (ja) * 2007-08-30 2009-03-19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72058B1 (ko) * 2008-01-29 2014-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채널 대역폭을 적응적으로 제어하는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방법
KR101502599B1 (ko) 2008-01-30 2015-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접속 모드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1479011B1 (ko) * 2008-12-17 201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대역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송 서비스 시스템
US8577377B2 (en) 2009-01-22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wireless expansion network
US8418031B1 (en) 2009-02-09 2013-04-0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data to meet an output constraint
US9025536B2 (en) 2009-03-26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whitespace communication
JP5242478B2 (ja) * 2009-03-26 2013-07-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268777B2 (ja) 2009-05-19 2013-08-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送受信装置
JP5531767B2 (ja) 2009-07-31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65082B2 (ja) * 2009-07-31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決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29036B2 (ja) 2009-08-06 2014-0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42001B2 (en) 2009-10-21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handover control using resource reservation with frequency reuse
EP2315492B1 (en) * 2009-10-22 2015-10-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use of radio resource,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JP5375665B2 (ja) * 2010-02-26 2013-12-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US8929196B2 (en) * 2010-05-10 2015-01-06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and scheduling
CN103460740B (zh) 2011-02-07 2017-10-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免许可频谱中操作补充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US20120243453A1 (en) * 2011-03-21 2012-09-27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onto Unused Radio Bands/Channels
KR101538913B1 (ko) * 2011-04-08 2015-07-23 알까뗄 루슨트 Tv 유휴대역들에서 동작하기 위한 qos 인식 다중 라디오 액세스 포인트
US9516510B2 (en) 2011-05-02 2016-1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78663A1 (en) * 2011-12-01 2013-06-0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enabling resource shar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unlicensed band
EP2786625B1 (en) 2011-12-02 2018-02-2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ordinated spectrum allocation and de-allocation to minimize spectrum fragmentation in a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US9014712B2 (en) * 2012-11-28 2015-04-21 T-Mobile Usa, Inc. Selecting among spectrums within cell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07200B1 (en) * 2013-08-12 2015-08-1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ng frequency bands for a radio connection
CN103747450B (zh) * 2014-01-24 2016-04-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干扰协调及测量方法和装置、基站和终端
US10225857B2 (en) 2014-08-29 2019-03-05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9848025B2 (en) * 2014-12-12 2017-12-19 Services Development Company LLC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high frequency radio band
JP6459508B2 (ja) * 2014-12-26 2019-01-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5517166B (zh) * 2015-11-25 2019-06-07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频率选择方法和装置
US10299291B2 (en) * 2016-06-27 2019-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resource set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restriction levels for resource usage in a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KR102149630B1 (ko) 2016-11-05 2020-08-28 애플 인크. 비대칭 대역폭 지원 및 동적 대역폭 조정
US10159075B2 (en) 2017-03-31 2018-12-1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Band assignment for user equipment on multiband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0827416B2 (en) 2018-06-21 2020-11-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operator spectrum resource sharing management
JP7196749B2 (ja) * 2019-04-12 2022-12-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多重伝送方法
DE102020202606A1 (de) * 2020-02-28 2021-09-02 Diehl Metering Gmbh Konzept zur Steigerung einer Durchkommenswahrscheinlichkeit für Teilnehmer mit schlechten Empfangsbedingungen oder hohen QoS Anforderungen in Kommunikationssystemen mit hoher Teilnehmerdich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3529B2 (ja) * 1997-03-13 2004-1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広帯域デジタル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方法及び広帯域デジタル無線通信端末
FI973837A (fi) * 1997-09-29 1999-03-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Tiedonsiirtoresurssien allokointi
US6507740B2 (en) * 1999-05-18 2003-01-14 Ericsson Inc. Adaptive threshold of handoff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516184B1 (en) * 1999-08-31 2003-02-04 Skyworks Solutions, Inc. Multi-band transceiver having multi-slot capability
AU2001290932A1 (en) * 2000-09-12 2002-03-26 Efficient Spectrum, Inc.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dynamic utilization of all available spectrum and dynamic allocation of spectrum
JP2002112326A (ja) * 2000-10-02 2002-04-12 Ntt Docomo Inc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EP1325654A2 (en) 2000-10-06 2003-07-09 Ericsson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symmetrical half-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124916A (ja) 2000-10-13 2002-04-26 Nec Corp Point−to−Multipoint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
AU2002254215A1 (en) * 2001-03-14 2002-09-24 Mashinsky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US7400903B2 (en) * 2002-04-16 2008-07-1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both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JP4177647B2 (ja) 2002-11-22 2008-11-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4015011B2 (ja) * 2002-12-02 2007-11-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制御装置、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993904B (zh) * 2004-05-13 2011-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上行链路及下行链路同步之下行链路检测的非变频中继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94003A (ja) 2006-04-06
EP1641187B1 (en) 2011-03-09
EP1641187A1 (en) 2006-03-29
CN1753564A (zh) 2006-03-29
US7826850B2 (en) 2010-11-02
US20060063533A1 (en) 2006-03-23
DE602005026758D1 (de) 201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8194C (zh)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CN100558195C (zh)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频带分配装置和频带分配方法
EP1641296B1 (en) A frequency band allo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753343B (zh) 多频带移动通信系统和发送机
US9648625B2 (en) Sub-band dependent resource management
CN103380650B (zh) 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以及其中的方法
US20160156400A1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transceivers and frequency channels in mimo systems
JP2011120298A (ja) 無線通信局
CN102711264A (zh) 用于有效地提供调度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1071602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uplink pathloss in a WLAN
US8792923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ing allocation of shared frequency
EP3599780B1 (en) Client device group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lan
Wang et al. Spectrum aggregation: Overview and challenges.
EP2157811B1 (en) Radio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radio resource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CN101682396A (zh) 使用时分双工(tdd)降低相邻信道干扰的方法和系统
US201200634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Mishra et al. Maximizing connection density in NB-IoT networks with NOMA
EP1814345A1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signals in sectors by a base station of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Martigne et al. An alternative concept to scanning process for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technical and regulatory issues
WO2002091632A1 (en) Point to multi-point hybrid frequency band system architecture
Ebenezer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hannel Assembling Strategies with Multi-Class Secondary User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