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55411C - 主动降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动降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55411C
CN100555411C CNB2005800127868A CN200580012786A CN100555411C CN 100555411 C CN100555411 C CN 100555411C CN B2005800127868 A CNB2005800127868 A CN B2005800127868A CN 200580012786 A CN200580012786 A CN 200580012786A CN 100555411 C CN100555411 C CN 1005554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alue
output
corrected value
a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127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7395A (zh
Inventor
舟山敏之
中村由男
大西将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957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54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541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主动降噪装置,其无需使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即可确定从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到麦克风之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且无需使用外部计算机即可算出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并且利用所述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可主动地降低振动噪音。在触控面板(3)上选择测量模式,使用此时的误差信号e′(n)接近零的滤波系数W0、W1,再通过校正值计算装置(22)预先计算出余弦校正值C0和正弦校正值C1,并将所述值C0、C1保存于存储装置(23)中。

Description

主动降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主动减少车辆等产生的振动噪音的主动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主动降噪装置为:首先,使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求自含有扬声器的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含有麦克风的误差信号产生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特性,根据求得的信号传输特性,使用外部计算机计算余弦校正值以及正弦校正值。然后,将求得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存储于校正装置的存储装置中。最后,根据存储于该存储装置的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主动地减少车辆等产生的振动噪音。
还有,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0-99037号公报中有所介绍。现有技术的主动降噪装置必须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求振动噪音消除装置与误差信号产生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而且,存在必须设置根据所述信号传输特性的结果计算余弦校正值以及正弦校正值的计算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无需使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就可确定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产生装置为止的信号传输特性的主动降噪装置。并且,不使用计算机就可计算所述信号传输特性的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并将计算出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保存于校正装置内的存储装置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该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可主动降低振动噪音的主动降噪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具备以下构成要素。即,
(a)模式选择装置,选择正常模式与测量模式,
(b)频率检测装置,根据模式选择装置选择的正常模式,检测由振动噪音源产生的振动噪音频率,
(c)第一开关装置,根据模式选择装置所选择的测量模式,选择输出与由振动噪音源产生的振动噪音频率对应的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的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的输出信号与频率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中的任一个并输出,
(d)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与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输入第一开关装置的输出信号,
(e)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为抵消因来自振动噪音源的振动噪音而产生的产生振动噪音,根据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f)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根据由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g)第一加法装置,分别输入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
(h)第二开关装置,将由第一加法装置输出的信号提供给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i)第三开关装置,将参考余弦波信号或参考正弦波信号提供给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j)振动噪音消除装置,消除输入第二开关装置的输出和第三开关装置的输出的产生振动噪音,
(k)误差信号检测装置,输出产生振动噪音和由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输出的消除音的干扰结果所产生的误差信号,
(l)第四开关装置,将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提供给第二加法装置,
(m)第二加法装置,输入第四开关装置的输出和误差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出,
(n)第五开关装置,将参考余弦波信号输出至第三加法装置,
(o)第六开关装置,将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出至第四加法装置,
(p)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根据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第五开关装置的各输出信号,计算出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的滤波系数以使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最小化,并将该滤波系数分别逐次更新,
(q)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根据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第六开关装置的各输出信号,计算出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的滤波系数以使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最小化,并将该滤波系数分别逐次更新,
(r)校正值计算装置,输入分别由第一和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输出的滤波系数,至少计算出与参考余弦波信号或参考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对应的由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中的相位特征值,并且,可分别计算出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和
(s)校正装置,使用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分别校正参考余弦波信号和参考正弦波信号,且分别将校正余弦波信号和校正正弦波信号输出到第五开关装置和第六开关装置。
所述校正装置(s)具备:
(s1)存储装置,存储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
(s2)第一乘法装置,求余弦校正值与参考余弦波信号的积,
(s3)第二乘法装置,求正弦校正值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积,
(s4)第三乘法装置,求余弦校正值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积,
(s5)第四乘法装置,求正弦校正值与参考余弦波信号的积,
(s6)第三加法装置,分别输入第一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第二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且输出校正余弦波信号,
(s7)第四加法装置,分别输入第三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第四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且输出校正正弦波信号。
根据以上校正装置的结构,则无需使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即可确定含有扬声器振动噪音消除装置和含有麦克风的误差信号产生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特性。并且,可不使用外部计算机计算出信号传输特性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本发明提供主动降噪装置,将所述计算出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保存于设于校正装置的存储装置中,可使用所保存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主动地减少振动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的主动降噪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的测量模式的操作的方框图。
图3是说明主动降噪装置中的正常模式的操作的方框图。
图4是说明具有多个所述主动降噪装置的扬声器和麦克风的情况下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主动降噪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说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中的测量模式的操作的方框图。
图7是说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中的正常模式的操作的方框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主动降噪装置的正常模式时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9是简略说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所述主动降噪装置中的降噪效果的特性的图。
图11是说明所述主动降噪装置上附加有第五校正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
标号说明
1         转数检测装置
2         频率检测装置
3         触控面板(模式选择装置)
4         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
5         第一开关装置
6         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
7         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
8         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W0)
9         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W1)
10        第一加法装置
11        第二开关装置
12        第三开关装置
13        功率放大器
14        扬声器
15        麦克风(误差信号检测装置)
16        第四开关装置
17        第二加法装置
18        第五开关装置
19        第六开关装置
20        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LMS、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
21        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LMS、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
22        校正值计算装置
23        存储装置
24        第一乘法装置
25        第二乘法装置
26        第三乘法装置
27        第四乘法装置
28        第三加法装置
29        第四加法装置
30        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31        校正装置
32        离散运算处理装置
40        第一校正装置
41        第七开关装置
42        第八开关装置
43        第二校正装置
44        第三校正装置
50        第四校正装置
100       主动降噪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图4说明实施方式1。图1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图2为说明图1所示的主动降噪装置中的测量模式的操作的方框图。图3为说明图1所示的主动降噪装置中的正常模式的操作的方框图。图4为说明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主动降噪装置中,具有多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或者误差信号检测装置时的操作的方框图。
图1的主动降噪装置100中,大体可分为:转数检测装置1、触控面板3、麦克风15、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和离散运算处理装置32。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具备功率放大器13、扬声器14。
离散运算处理装置32中具备:频率检测装置2,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第一开关装置5,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第一加法装置10,第二开关装置11,第三开关装置12,第四开关装置16,第二加法装置17,第五开关装置18,第六开关装置19,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校正值计算装置22,和校正装置31。
还有,频率检测装置2、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第一开关装置5、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第一加法装置10、第二开关装置11、第三开关装置12、第四开关装置16、第二加法装置17、第五开关装置18、第六开关装置19、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校正值计算装置22、第一乘法装置24、第二乘法装置25、第三乘法装置26、第四乘法装置27、第三加法装置28和第四加法装置29是由内置有CPU等的软件装置而构成。
然而,所述第一开关装置5、第二开关装置11、第三开关装置12、第四开关装置16、第五开关装置18和第六开关装置19中至少有一个可由硬件构成。
而且,图1中所示的主动降噪装置100的转数检测装置1检测搭载于车辆上的引擎的旋转数。频率检测装置2中输入由转数检测装置1检测的引擎脉冲,且输出与此相应的频率信号。触控面板3作为模式选择装置具有搭载于车辆上的音响系统的操作输入装置。如果通过触控面板3选择测量模式则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产生特定频率的信号。
第一开关装置5根据触控面板3的选择指示而选择性地输出频率检测装置2的输出信号或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的输出信号。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根据来自第一开关装置5的输出信号产生参考余弦波信号。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根据来自第一开关装置5的输出信号产生参考正弦波信号。
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根据从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根据从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加法装置10中分别输入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二控制信号。第二开关装置11用于将从第一加法装置10所输出的信号提供给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或中断所述信号的供应。图1所示的开关11为打开的状态、即中断状态。第三开关装置12用于将参考正弦波信号提供给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或者中断所述信号的供应。图1所示的开关12为打开状态、即中断状态。
功率放大器13中分别输入第二开关装置11、第三开关装置12的输出信号。扬声器14中输入功率放大器13的输出信号。麦克风15具有误差信号检测装置的功能,所述误差信号检测装置输出作为振动噪音源的引擎所产生的振动噪音与扬声器14所输出的消除音的干扰结果所产生的误差信号。
第四开关装置16将第一加法装置10的输出提供给第二加法装置17,或中断所述输出。第二加法装置17中分别输入第四开关装置16的输出和麦克风15的输出。第五开关装置18接受到来自触控面板3的指示,且将从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输入至第三加法装置28中。
第六开关装置19接受到触控面板3的指示,将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入至第四加法装置29。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计算出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并更新该系数。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计算出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并更新该系数。校正值计算装置22中分别输入由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和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输出的滤波系数。
校正值计算装置22可计算出自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对应的功率放大器13、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中的至少相位特征值。并且,校正值计算装置22可计算出余弦校正值C0和正弦校正值C1。存储装置23存储余弦校正值C0和正弦校正值C1。第一乘法装置24求余弦校正值C0与参考余弦波信号的积。第二乘法装置25求正弦校正值C1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积。第三乘法装置26求余弦校正值C0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积。第四乘法装置27求正弦校正值C1与参考余弦波信号的积。第三加法装置28的输入侧分别输入第一乘法装置24的输出信号和第二乘法装置25的输出信号,并从第三加法装置28的输出侧输出校正余弦波信号。第四加法装置29的输入侧分别输入第三乘法装置26的输出信号和第四乘法装置27的输出信号,并从第四加法装置29的输出侧输出校正正弦波信号。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由功率放大器13和扬声器14构成。校正装置31中包括:存储装置23、第一乘法装置24、第二乘法装置25、第三乘法装置26、第四乘法装置27、第三加法装置28以及第四加法装置29。
另外,模式选择装置中使用具备作为车载用设备的音响系统的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控面板3。在将采用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主动降噪装置用于车辆中的情况下,可利用广泛普及的车载用机器,非常方便。
下面说明作为车载用设备而采用音响系统的情况。但是,并非仅限于所述情况。例如,也可使用于导航系统等中。
此处,作为模式选择装置,说明具有作为车载设备的音响系统的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控面板3,但并非仅限于所述内容,也可使用具有机械开关或麦克风的语音识别装置等。由此,不仅可自由选择测量模式与正常模式,还可以构成无需手动操作的模式选择装置。
其次,以下使用图2说明测量模式的操作。对于与图1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的符号。
通过触控面板3选择测量模式,则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开始运行。由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输出具有特定频率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由第一开关装置5选择,且分别输入至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和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
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通过第三开关装置12将与由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4输出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同步的参考正弦波信号提供给功率放大器13。功率放大器13的输出输入至扬声器14中。参考正弦波信号通过扬声器14而发射,麦克风15将该发射音作为误差信号e(n)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误差信号e(n)输入至第二加法装置17中。
由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由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与滤波系数W0(n)相乘。由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由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与滤波系数W1(n)相乘。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输出信号和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输出信号由第一加法装置10相加。第一加法装置10的输出信号通过第四开关装置16输入至第二加法装置17。由第二加法装置17从由麦克风15检测的误差信号e(n)中减去由第一加法装置10输出的输出信号。所述经过减法运算的信号作为误差信号e′(n)输出。所述误差信号e′(n)分别输入至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以及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中。
以下说明根据自适应控制算法将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和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更新的机理。作为该自适应控制算法,例如,作为众所周知的有最陡下降法中的一种的LMS(Least Mean Square,最小均方)算法。根据所述算法,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由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更新。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由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更新。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1)和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1),可使用更新之前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误差信号e′(n)与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所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r0′(n)、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所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r1′(n)、以及步长参数μ,由式(1)、式(2)求得。步长参数μ可使用最陡下降法决定收敛速度。
[式1]
W0(n+1)=W0(n)+μ·e′(n)·r0′(n)
[式2]
W1(n+1)=W1(n)+μ·e′(n)·r1′(n)
这样,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更新为误差信号e′(n)接近于零,且收敛为最佳值。此处,收敛为最佳值是指采用临限值e0,e1表示则满足式(3)、式(4)的状态。
[式3]
W0(n+1)-W0(n)<e0
[式4]
W1(n+1)-W1(n)<e1
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和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通过如上所述收敛为最佳值,使第一加法装置10的输出信号与经过麦克风15检测的误差信号e(n)相等。即,第一加法装置10的输出信号与误差信号e(n)确实可体现功率放大器13、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
而且,将收敛为最佳值后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设为W0′,将收敛为最佳值后的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设为W1′,则误差信号e(n)如式(5)、式(6)所示。
[式5]
e(n)=R·sin(ωt+a)
[式6]
e(n)=W0′·cos(ωt)+W1′·sin(ωt)
将W0′、W1′输入至校正值计算装置22,利用校正值计算装置22进行式(7)、式(8)所示的运算,以此求出所述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G7和相位特征值f7。
[式7]
G7=v(W0′2+W1′2)
[式8]
f7=-arctan(W0′/W1′)
另外,将滤波系数W0′与滤波系数W1′输入至校正值计算装置22,利用校正值计算装置22进行式(9)、式(10)所示的运算分别求余弦校正值C0与正弦校正值C1。
[式9]
C0=v(W0′2+W1′2)cos{-arctan(W0′/W1′)}
[式10]
C1=v(W0′2+W1′2)sin{-arctan(W0′/W1′)}
将余弦校正值C0与正弦校正值C1保存至存储装置23中,从而,完成测量模式中的一系列步骤。
按照所述运算步骤,无需使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即可求自功率放大器13、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并且,可不使用外部计算机而计算出余弦校正值C0以及正弦校正值C1。将所述余弦校正值C0以及正弦校正值C1保存于设置于校正装置31的存储装置23中。
另外,在图2所示的离散运算处理装置32内设有存储校正值计算装置22计算的增益特征值与相位特征值的第二存储装置(未图示)。且设有比较器(未图示),所述比较器用于比较校正值计算装置22最初计算出的增益特征值以及相位特征值、与之后计算出的增益特征值以及相位特征值中的至少相位特征值的差是否在特定值以内。通过所述构成,可发挥如下所说明的新的功能。
即,比较器可在相位特征值的差超过特定值时发出警告。即,可通知车辆的驾驶员自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产生了变化。
另外,比较器中,在相位特征值的差超过特定值的情况下,可利用由作为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的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和作为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的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分别输出的滤波系数,使用校正值计算装置22再次计算出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计算出之后,将所述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存储在存储装置23中。由此,即使本发明自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产生了变化,也可再次充分消除振动噪音。
另外,由触控面板3选择了测量模式时,若引擎停止运行,则可抑制向车辆的乘客传送扬声器14所发出的用于测试的令人不适的发射音。
以下,参照图3说明正常模式的操作。对于与图1、图2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符号。由触控面板3选择正常模式时,由转数检测装置1检测的引擎的旋转数会转换成脉冲波形的信号而提供给频率检测装置2。另外,频率检测装置2的输出信号是由第一开关装置5选择且输入至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以及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
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以及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分别产生与自频率检测装置2输出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同步的参考余弦波信号与参考正弦波信号。
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所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在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中与滤波系数W0(n)相乘。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所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在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中与滤波系数W1(n)相乘。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输出信号、与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输出信号在第一加法装置10中相加。第一加法装置10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开关装置11提供给功率放大器13。功率放大器13的输出输入至扬声器14中。扬声器14发射出用于消除引擎所发出的振动噪音的消除音。
另外,即使由触控面板3选择正常模式,来自扬声器14的最初的消除音未必能够彻底消除引擎所产生的振动噪音。
因此,以下说明使用本发明彻底消除振动噪音的信号处理步骤。首先,由引擎所产生的振动噪音、与扬声器14所发射的最初的消除音的干扰。此时,利用麦克风15对未完全消音的残留声音进行检测。
麦克风15所检测的残留声音作为误差信号e(n)而检测。所述检测到的误差信号e(n)通过第二加法装置17,作为误差信号e(n)输入至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以及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中。误差信号e(n)用于自适应控制算法中,所述自适应控制算法用于分别更新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
其次,利用第一乘法装置24将参考余弦波信号(cosωt)与存储装置23中所存储的余弦校正值C0相乘。另外,利用第二乘法装置25将参考正弦波信号(sinωt)与存储装置23中所存储的正弦校正值C1相乘。第一乘法装置24的输出信号与第二乘法装置25的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三加法装置28中。利用第三乘法装置26将参考正弦波信号(sinωt)与存储装置23中所存储的余弦校正值C0相乘。利用第四乘法装置27将参考余弦波信号(cosωt)与存储装置23中所存储的正弦校正值C1相乘。第三乘法装置26的输出信号与第四乘法装置27的输出信号输入至第四加法装置29中。因此,通过第三加法装置26与第四加法装置27,可分别输出如式(11)、式(12)所示的校正余弦波信号r0(n)与校正正弦波信号r1(n)。
[式11]
r0(n)=C0·cosωt+C1·sinωt
[式12]
r1(n)=C0·sinωt-C1·cosωt
校正余弦波信号r0(n)和校正正弦波信号r1(n)分别输入至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中。所述校正余弦波信号r0(n)以及校正正弦波信号r1(n)用于用以更新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中。
以下说明使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对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进行更新的信号处理步骤进行如下说明。与测量模式的情形相同,根据LMS算法,对于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分别使用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以及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进行更新。
其次,分别由第一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0与第二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装置21更新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1)、与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1),可使用更新之前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误差信号e(n)、第三加法装置28输出的校正余弦波信号r0(n)与第四加法装置29所输出的校正正弦波信号r1(n)、及步长参数μ,根据式(13)、式(14)求出。另外,步长参数μ如上所述,使用最陡下降法决定收敛速度。
[式13]
W0(n+1)=W0(n)-μ·e(n)·r0(n)
[式14]
W1(n+1)=W1(n)-μ·e(n)·r1(n)
如上所述,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n)、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n)得到更新,使得误差信号e(n)接近于零,且收敛为最佳值。此意味着,引擎所产生的振动噪音可由构成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的扬声器14所发射的消除音彻底消除。
下面参照图4说明对于具有多个由功率放大器13和扬声器14构成的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或有多个作为误差信号检测装置的麦克风15的操作。
常规土,在普通的车辆中,扬声器设置于前门以及后门上,麦克风设置于驾驶席附近。因此,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一定程度上为固定的(限定的)。然而,最近,伴随着real entertainment(真实娱乐)技术的普及,将使用有六个以上的扬声器的多音箱环绕系统、或者免提通话用的麦克风设于车辆的第二座或第三座这种情形已不少见。因此,扬声器至麦克风间的信号传输特性的选择自由度增大。因此,在测量模式下,选择更佳的信号传输特性,对其进行存储,且在正常模式下加以利用,从而可获得更佳的降噪效果。
因此,在存在多个扬声器14和麦克风15的情况下,将其分别以SPK(i)以及MIC(j)表示。其中,扬声器为M个,麦克风为N个,设于车辆内,i为1~M的整数、j为1~N的整数。
在之前的测量模式的操作说明中,是对于SPK(i)以及MIC(j)为固定的情况进行的说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扬声器和麦克风总是设于相同的位置,SPK(i)至MIC(j)间的信号传输增益特性亦不会存在能级降低或凹陷时,不会产生任何故障,因此可比较简单地进行降噪控制。然而,设有主动降噪装置的车辆内,信号传输增益特性上存在车辆内特有的峰值或凹陷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凹陷附近的频率带内的降噪控制变得不稳定。或者,信号传输增益特性的能级较低的频率带内,作为振动噪音消除装置的扬声器所发射的消除音必然会变大,从而会产生扬声器发出失真的声音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测量模式下,从设于车辆内的M个扬声器中选择SPK(i),且从N个麦克风中选择MIC(j)。对于SPK(i)至MIC(j)间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征值求出(M×N)种,并将其存储在第三存储装置中。第二比较器内,对于存储在第三存储装置中的(M×N)种增益特征值进行比较,且选择深凹陷较少且增益能级较高的SPK(i)与MIC(j)的组合。将根据所选择的SPK(i)至MIC(j)间的信号传输特性而算出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存储在存储装置23中。可提供通过使用在正常模式操作下存储装置23中所存储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可更有效地降低噪音的主动降噪装置。
而且,针对各个频率,于第二比较器中对(M×N)种增益特征值进行比较,且选择深凹陷更少且增益能级更高的SPK(i)与MIC(j)的组合。将根据针对各个频率所选择的SPK(i)至MIC(j)间的信号传输特性所计算出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存储在存储装置23中。正常模式操作下,使用存储装置23中所存储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从而,在降噪控制对象的全频带中,即便SPK(i)至MIC(j)间的任一信号传输特性均存在凹陷或增益能级较低的部分,也可提供降噪效果较高的主动降噪装置。
(实施方式2)
图5为实施方式2的主动降噪装置的结构方框图,图6为表示测量模式操作的方框图,图7为表示正常操作模式的方框图。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符号且省略其相关说明。
主动降噪装置100具备对于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进行校正的第一校正装置40。在选择测量模式时,经过第一校正装置40校正的信号通过第三开关装置12而输入至功率放大器13中。第七开关装置41接收到来自触控面板3的指示而将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及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中与滤波系数W0相乘后的信号提供给第一加法装置中的一个输入端子。第八开关装置42接收到触控面板器3的指示而将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与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中与滤波系数W1相乘后的信号提供给第一加法装置中的另一个输入端子。第二校正装置43在测量模式运行时,对第七开关所输出的信号进行校正且将其输入至第一加法装置10中。第三校正装置44在测量模式运行时,对第八开关装置所输出的信号进行校正且将其输入至第一加法装置10中。
用于说明实施方式2的图5~图7中,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在于:除了具有图1~图3所示的结构之外,另外具有第一校正装置40、第七开关装置41、第八开关装置42、第二校正装置43以及第三校正装置44。
此处,对于测量模式运行时求得信号传输特性的方法进行说明。例如,当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性大大超过0dB时等,麦克风15所检测的误差信号e(n)也会变大。然而,麦克风15可检测的信号的振幅存在上限。因此,当麦克风15的位置上的传输信号的振幅超过麦克风15能够检测的上限值时,无法获得正确值的误差信号e(n)。
即,根据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的收敛值所获得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也无法获得正确的值。因此,存在根据式(7)所获得的增益特征值也不正确这样的问题。
因此,若添加用于校正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第一校正装置40,则可减小校正值ρ的绝对值。从而,可减小麦克风15的位置上传输信号的振幅。可获得正确值的误差信号e(n),并可求出正确的增益特征值。此时的增益特征值如式(15)所示。
[式15]
G15=1/ρ·v(W0′2+W1′2)
而且,当即使麦克风15的位置上的传输信号的振幅没有超过麦克风15可检测的上限值,滤波系数W0′以及滤波系数W1′的数值范围也受到限制时,例如会产生进行如Q7格式的定义时无法表现0dB以上的增益特征值的问题。此处,Q7格式是指,8比特的固定小数点表示法中的一个,即,将小数点以后的信息分配给下7比特。因此,若添加第七开关装置41、第八开关装置42、第二校正装置43以及第三校正装置44,则增益特征值可利用校正值s由式(16)表示。
[式16]
G16=s·v(W0′2+W1′2)
因此,通过增大校正值s的绝对值,可在能够表现的数值范围内表示W0′以及W1′,因此可求得正确的增益特征值。
而且,即使麦克风15的位置上的传输信号的振幅超过麦克风15可检测的上限值,且滤波系数W0′以及滤波系数W1′的数值范围受到限制,也可通过减小校正值ρ的绝对值、扩大校正值s的绝对值,利用式(17)求出增益特征值。
[式17]
G17=s/ρ·v(W0′2+W1′2)
其次,对于扬声器14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性大大低于0dB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根据式(5)、式(6)以及式(7)且由适应控制算法运算的收敛值所求得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的值变小。当滤波系数W0′以及滤波系数W1′的值变小时,会产生1LSB的相对误差变大这一问题。
例如,当滤波系数W0′、滤波系数W1′是带正负号的8比特数值,所得的值设为W0′=1、W1′=2。假设其含有1LSB的误差且真近似值为W0′=2、W1′=2,则根据式(8),相位特征值的真近似值为45度,根据所得的W0′、W1′所计算出的相位特征值为26.6度。因此,相位特征值的误差成为29%((45-26.6)/45)。
另一方面,当求得滤波系数W0′以及滤波系数W1′为较大的值时,例如,W0′=99、W1′=100。假设其含有1LSB的误差且真近似值为W0′=100、W1′=100,则根据式(8)求得相位特征值的真近似值为45度,根据所得的W0′、W1′所计算出的相位特征值为44.7度。从而,相位特征值的误差成为0.7%((45-44.7)/45)。
因此,若添加用于校正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第一校正装置40,则通过增大校正值ρ的绝对值,可增大麦克风位置上传输信号的振幅。从而,可求得滤波系数W0′以及滤波系数W1′为较大的值。以此,可减小相位特征值的误差。而且,添加有第七开关装置41、第八开关装置42、第二校正装置43以及第三校正装置44。因此,根据自适应控制算法运算的收敛值所求得的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可分别由s·W0′以及s·W1′表示。
通过减小校正值s的绝对值,可获得W0′以及W1′为较大的值,因此同样可减小相位特征值的误差。因此,添加有用于校正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第一校正装置40、第七开关装置41、第八开关装置42、第二校正装置43以及第三校正装置44。根据这样的结构,求得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为更大的值,所以可进一步缩小相位特征值的误差。
(实施方式3)
使用图8说明实施方式3。图8为简略表示实施方式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在正常模式下操作的方框图(图3)的方框图。图9为简略表示图8的方框图,其中将由功率放大器13以及扬声器14构成的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设为β,将自适应陷波滤波器的信号传输特性设为γ,所述信号传输特性是指从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6所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或者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7所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至第一加法装置10的输出的信号传输特性。根据图9的结构,车辆内的产生振动噪音Vn、误差信号Ve、输出Vout、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β及自适应滤波器装置的信号传输特性γ间的关系可如式(18)、式(19)所示,且根据式(18)、式(19),Ve/Vn可由式(20)表示。
[式18]
Ve·γ=Vout
[式19]
β·Vout=Ve-Vn
[式20]
Ve/Vn=1/(1-β·γ)
图10表示Ve/Vn特性,即,参考余弦波信号以及参考正弦波信号的频率为50Hz时的情况。其就是表示主动降噪装置的降噪效果。当设计主动降噪装置100时,重点是要考虑维持如上所述的特性。即,保持信号传输特性β与γ的积,即,β·γ为恒定,可有利于维持主动降噪装置的性能。
例如,当组装有主动降噪装置的车辆的用户与在主动降噪装置以及搭载有所述装置的车辆投入量产后,用现有的功率放大器或扬声器来替换功率放大器13或者扬声器14,将会导致噪音消除装置30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有较大变化。即,信号传输特性β产生变化,但如先前所述,信号传输特性β的变化对主动降噪装置的性能具有不良影响。所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所述。
图11在图3的正常操作模式方框图中将第四校正装置50添加于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段。将与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至麦克风15间产生了变化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征值成反比例的校正值使用于第四校正装置50中,从而,可保持信号传输特性γ与β的积,即γ·β为恒定。
此时,对于将信号传输特性γ与β的积,即,γ·β保持为恒定的其他方法如下所述。首先,要求信号传输特性γ具有更好的定性。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8的滤波系数W0以及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9的滤波系数W1由一次自适应控制运算所更新的更新量分别以ΔW0、ΔW1表示,参考余弦波信号以及参考正弦波信号的频率以ω0表示,振动噪音的频率以ω表示,且根据式(13)、式(14)可由式(21)、式(22)表示。
[式21]
ΔW0=-(exp(jω0t)+exp(-jω0t)/2·(exp(j(ωt+a))+exp(-j(ωt+a))/2·μ
[式22]
ΔW1=-(exp(jω0t)-exp(-jω0t)/2j·(exp(j(ωt+a))+exp(-j(ωt+a))/2·μ
此处,设ωx=ω0+ω、ωy=ω0-ω,A0、A1为任意的常数,则可通过式(23)、式(24)表示。
[式23]
∫ΔW0=-μ/4·{exp(j(ωyt-a))/jωy-exp(-j(ωyt-a))/jωy}+A0
[式24]
∫ΔW1=-μ/4j·{exp(j(ωyt-a)/jωy+exp(-j(ωyt-a))/jωy}+A1
而且,信号传输特性γ能够以式(25)表示。
[式25]
γ=∫ΔW0·(exp(jω0t)+exp(-jω0t)/2+∫ΔW1·(exp(jω0t)-exp(-jω0t)/2j
进而,使用式(23)、式(24)近似,则信号传输特性γ可通过式(26)表示。
[式26]
γ=μ/2(ω0-ω)·sin(ωt+a)
因此,应用到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步长参数μ,经校正为与变化后的振动噪音消除装置30至麦克风15间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征值成反比例的值,可使信号传输特性γ与β的积,即,γ·β保持恒定,且可维持主动降噪装置的性能。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可不使用专用的外部测量仪器而求出含有扬声器的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含有麦克风的误差信号产生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并且,即使不使用外部计算机,也可计算出信号传输特性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且将所述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保存于设于校正装置的存储装置中。这样,可提供通过所求得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而可主动地减小振动噪音的主动降噪装置,因此其产业上的利用性较高。

Claims (25)

1.一种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模式选择装置,选择正常模式与测量模式;
频率检测装置,根据由转数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振动噪音源脉冲,检测由振动噪音源产生的振动噪音频率;
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根据所述模式选择装置选择的所述测量模式输出与振动噪音源产生的振动噪音频率相应的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第一开关装置,基于所述模式选择装置的选择,选择所述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的输出信号和频率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中的任意一个并输出;
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与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输入第一开关装置的输出信号;
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为抵消因来自振动噪音源的振动噪音而产生的产生振动噪音,根据所述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所述参考余弦波信号而输出第一控制信号;
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根据由所述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所述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出第二控制信号;
第一加法装置,分别输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与第二控制信号;
第二开关装置,输入由所述第一加法装置输出的信号;
第三开关装置,输入所述参考余弦波信号或者所述参考正弦波信号;
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输入第二开关装置的输出与第三开关装置的输出、输出用于消除所述振动噪音源的产生振动噪音的消除音;
误差信号检测装置,输出产生振动噪音和由所述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输出的消除音的干涉结果所产生的误差信号;
第四开关装置,输入所述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
第二加法装置,输入所述第四开关装置的输出和所述误差信号检测装置的输出;
第五开关装置,输入参考余弦波信号;
第六开关装置,输入参考正弦波信号;
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五开关装置的各输出信号,计算出所述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的滤波系数以使所述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最小化,并将该滤波系数分别逐次更新;
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根据所述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第六开关装置的各输出信号,计算出所述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的滤波系数以使所述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最小化,并将该滤波系数分别逐次更新;
校正值计算装置,输入分别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输出的滤波系数,至少计算出与参考余弦波信号或参考正弦波信号的频率相对应的由所述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所述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中的相位特征值,并且,可分别计算出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和
校正装置,使用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分别校正参考余弦波信号和参考正弦波信号,且分别将校正余弦波信号和校正正弦波信号输出到所述第五开关装置以及所述第六开关装置中,
所述校正装置包括:
第一存储装置,存储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
第一乘法装置,求出余弦校正值与参考余弦波信号的积,
第二乘法装置,求出正弦校正值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积,
第三乘法装置,求出余弦校正值与参考正弦波信号的积,
第四乘法装置,求出正弦校正值与参考余弦波信号的积,
第三加法装置,分别输入所述第一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且输出校正余弦波信号,及
第四加法装置,分别输入所述第三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第四乘法装置的输出信号,且输出校正正弦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测量模式下,
通过第一开关装置将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入至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与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
通过第二开关装置防止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通过第三开关装置将参考余弦波信号或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入至所述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通过第四开关装置将所述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二加法装置,
通过第五开关装置防止由第三加法装置输出的校正余弦波信号输入至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且将所述参考余弦波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中,
通过第六开关装置防止由第四加法装置输出的校正正弦波信号输入至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且将所述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
对自所述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输出的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个输出信号,分别利用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分别输出的滤波系数,通过校正值计算装置,分别计算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且将与每个具有所述特定频率的输出信号相对应的所述余弦校正值与所述正弦校正值存储在存储装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正常模式下,
通过第一开关装置将频率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入至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与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
通过第二开关装置将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入至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通过第三开关装置防止参考余弦波信号或者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入至所述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通过第四开关装置防止所述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输入至第二加法装置,
通过第五开关装置将由第三加法装置输出的校正余弦波信号输入至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且防止所述参考余弦波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中,
通过第六开关装置将由第四加法装置输出的校正正弦波信号输入至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且防止所述参考正弦波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中,
使用基于所述模式选择装置在测量模式选择时所计算出的、存储在存储装置内且与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个输出信号所对应的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而得到的所述校正余弦波信号与所述校正正弦波信号及所述第二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利用所述振动噪音消除装置抵消产生振动噪音来最小化所述第二加法装置的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模式选择装置组装于车载用机器中,且可通过执行特定操作选择正常模式与测量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车载用机器为音响系统或导航系统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模式选择装置是具备操作输入装置的触控面板、具备机械开关以及麦克风的语音识别器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由校正值计算装置算出的增益特征值与相位特征值的第二存储装置,并且具有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对于所述校正值计算装置最初计算出的增益特征值以及相位特征值、及此后计算出的增益特征值以及相位特征值中的至少相位特征值的差是否在特定值以内进行比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较器中,相位特征值的差超过特定值时将发出警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较器中,相位特征值的差超过特定值时,通过校正值计算装置使用自第一以及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分别输出的滤波系数再次计算出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且将所述余弦校正值和正弦校正值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引擎处于停止状态时,通过模式选择装置选择测量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和选择所述多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误差信号检测装置和选择所述多个误差信号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选择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模式下,针对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个输出信号,选择多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模式下,针对虚拟振动噪音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具有特定频率的每个输出信号,选择所述多个误差信号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三存储装置,其针对每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或误差信号检测装置,存储校正值计算装置所计算出的自所选择的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所选择的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与相位特征值;及
第二比较器,其针对每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或误差信号检测装置,对于所述第三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增益特性或相位特性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进行比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比较器对增益特性和相位特性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进行比较,从根据比较结果依据特定基准而选择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征值以及相位特征值,利用校正值计算装置计算出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将所述计算结果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比较器针对每个特定频率,对增益特性或者相位特性中的任一个、或两个进行比较,依据特定基准选择最佳的信号传输特性,且根据所选择的所述信号传输特性的增益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利用校正值计算装置计算出余弦校正值与正弦校正值,且将所述余弦校正值和所述正弦校正值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装置中。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校正装置,校正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或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所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在测量模式下,通过所述第一校正装置校正所述参考正弦波信号或所述参考余弦波信号,且由第三开关装置输入至振动噪音消除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模式下,通过从所述第一、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分别输出的所述滤波系数、及应用于第一校正装置的第一校正值,计算出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七开关装置,输入由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和根据第一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
第八开关装置,输入由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和根据第二自适应陷波滤波器装置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
第二校正装置,在选择了测量模式时,校正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且通过所述第七开关装置将经过校正的信号输入至第一加法装置;和
第三校正装置,校正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且通过所述第八开关装置将经过校正的信号输入至第一加法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模式下,根据从所述第一、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分别输出的所述滤波系数、应用于第二校正装置的第二校正值、应用于第三校正装置的第三校正值,计算出由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校正装置,校正由参考正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参考正弦波信号、或由参考余弦波产生装置输出的参考余弦波信号;
第七开关装置,输入第一控制信号;
第八开关装置,输入第二控制信号;
第二校正装置,在选择了测量模式的情况下,校正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且利用所述第七开关装置将经过校正的信号输入至第一加法装置中;和
第三校正装置,对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进行校正,且通过所述第八开关装置将经过校正的信号输入至第一加法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测量模式下,通过
从所述第一、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分别输出的所述滤波系数、
适用于第一校正装置的第一校正值、
适用于第二校正装置的第二校正值、和
适用于第三校正装置的第三校正值,计算出自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正常模式下,根据由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通过第四校正装置校正第一加法装置的输出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主动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正常模式下,根据由振动噪音消除装置至误差信号检测装置间的信号传输特性中的增益特征值,校正应用到第一滤波系数更新装置以及第二滤波系数更新装置的特定参数。
CNB2005800127868A 2004-11-08 2005-11-08 主动降噪装置 Active CN1005554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23362/2004 2004-11-08
JP2004323362 2004-11-08
JP160971/2005 2005-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395A CN1957395A (zh) 2007-05-02
CN100555411C true CN100555411C (zh) 2009-10-28

Family

ID=38063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27868A Active CN100555411C (zh) 2004-11-08 2005-11-08 主动降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5541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72945B2 (ja) * 2008-03-28 2010-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ヘッドフォン装置、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
US8345888B2 (en) * 2009-04-28 2013-01-01 Bose Corporation Digital high frequency phase compensation
JPWO2011030422A1 (ja) * 2009-09-10 2013-02-0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雑音低減装置
EP2869297B1 (en) * 2012-07-02 2020-02-1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an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method
US9269344B2 (en) * 2013-09-03 2016-02-23 Bose Corporation Engine harmonic cancellation system afterglow mitigation
CN105006233A (zh) * 2015-05-21 2015-10-2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窄带前馈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及目标噪声抑制方法
CN106796783B (zh) * 2015-07-09 2021-12-2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有源型噪声降低装置
JP6671036B2 (ja) * 2016-07-05 2020-03-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騒音低減装置、移動体装置、及び、騒音低減方法
CN106448648B (zh) * 2016-07-25 2019-06-2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防干扰的主动噪声控制装置
CN109644316B (zh) * 2016-08-16 2021-03-30 索尼公司 声信号处理装置、声信号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6891760B (zh) * 2017-02-10 2019-07-26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备及其主动降噪方法
US10891937B2 (en) * 2018-10-26 2021-01-1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Noise controller, noise controll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1328704B2 (en) * 2020-03-31 2022-05-10 Honda Motor Co., Ltd. Active vibratory noise reduction 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738A (zh) * 1996-06-26 1999-07-21 联合技术公司 用于有源噪声控制的非线性约化相位滤波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738A (zh) * 1996-06-26 1999-07-21 联合技术公司 用于有源噪声控制的非线性约化相位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395A (zh) 2007-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5411C (zh) 主动降噪装置
CN103137122B (zh) 有源振动噪音控制装置
JP4513810B2 (ja) 能動騒音低減装置
US8848937B2 (en) Active noise control apparatus
CN104395955B (zh) 有源型降噪装置、使用其的有源型降噪系统、移动体装置以及有源型降噪方法
EP1688910B1 (e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US9123325B2 (en) Active vibration noise control device
US10276146B2 (en) Active noise control device
JP4834036B2 (ja) 能動型振動騒音制御装置
CN104956435A (zh) 有源降噪装置和利用其的设备、以及有源型降噪方法
JPWO2014006846A1 (ja) 能動騒音低減装置および能動騒音低減方法
WO2003103167A1 (ja) テーブル参照型プリディストータ
CN109416909B (zh) 噪音降低装置、移动体装置以及噪音降低方法
US201201409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celling acoustic echo
JP2007208684A (ja) 歪補償機能付き送信装置
JP2020086206A (ja) 能動騒音低減装置、移動体装置、及び、騒音低減方法
JP7304576B2 (ja) 騒音低減装置、移動体装置、及び、騒音低減方法
US201201409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celling acoustic echo
JP5141351B2 (ja) 能動型騒音制御装置
JP4962095B2 (ja) 能動型騒音制御装置
JPH05108081A (ja) 騒音制御装置
CN115362496A (zh) 移动终端
JPH06295187A (ja) 騒音制御装置
JPH0311583B2 (zh)
JPH08179785A (ja) 騒音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Assignee: PANASONIC MANUFACTURING XIAMEN Co.,Ltd.

Assigno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18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2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505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7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