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6585C - 压紧闩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压紧闩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6585C
CN100526585C CNB200580032552XA CN200580032552A CN100526585C CN 100526585 C CN100526585 C CN 100526585C CN B200580032552X A CNB200580032552X A CN B200580032552XA CN 200580032552 A CN200580032552 A CN 200580032552A CN 100526585 C CN100526585 C CN 1005265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bar
handle
actuator
latch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25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7453A (zh
Inventor
R·E·施拉克
F·H·斯蒂维尔
D·D·特纳
D·C·米尔恩
J·L·安托努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uth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co Inc filed Critical South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2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7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65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6585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02Automatic catches, i.e. released by pull or pressure on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00Knobs or handles for wings; Knobs, handles, or press buttons for locks or latches on wings
    • E05B1/0092Moving otherwise than only rectilinearly or only rotative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2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lock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25Devices for forcing the wing firmly against its seat or to initiate the opening of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3/00Locks or fastenings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E05B63/0056Locks with adjustable or exchangeable lock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9/00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 E05C9/04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two sliding bars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hen fastening or unfastening
    • E05C9/043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with two sliding bars mov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when fastening or unfastening with crank pins and connecting ro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9/00Arrangements of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bolts or other securing devices at well-separated positions on the same wing
    • E05C9/18Details of fastening means or of fixed retaining means for the ends of bars
    • E05C9/1825Fastening means
    • E05C9/1833Fastening means performing sliding movements
    • E05C9/185Fastening means performing sliding movements parallel with actuating b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S292/31Lever operator, flu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876Double acting
    • Y10T292/0878Sliding
    • Y10T292/0879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82Knob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50Special application
    • Y10T70/5611For control and machine elements
    • Y10T70/5757Handle, handwheel or knob
    • Y10T70/5761Retractable or flush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xtensible Doors And Revolv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可折叠手柄的压紧闩锁,用于选择性地使门保持关闭状态。该闩锁包括带有杯形部分的外壳,该杯形部分用于容纳处于折叠位置时的手柄,从而使在门外表面上的闩锁手柄突出部在手柄处于折叠位置时最小。当卡爪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时,该手柄用于使卡爪产生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组合。

Description

压紧闩锁机构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紧闩锁(compression latch),该压紧闩锁用于选择性地使板或门相对于门框或其它类似物保持在关闭位置。
2.相关技术的简要介绍
在许多应用中,需要可选择地使板或门相对于门框或其它类似物保持关闭位置,同时在门或板和门框之间形成压力。例如,当使用密封垫在关门时在门和门框之间提供密封时,理想的锁是使门保持关闭,以产生压力来压紧位于门与门框之间的密封垫,以便有效地密封门与门框之间的任何间隙或者缝隙。在门与门框之间产生这种类型压力的锁称为压紧闩锁。在Robert H.Bisbing的于1988年8月1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No.4,763,935中,曾披露过己知压紧闩锁的一个例子,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美国专利No.4,763,935的压紧闩锁并不提供在弹簧偏压下,在不影响门和门框之间压力的条件下,最初冲出至中间位置的手柄。本领域中需要一种压紧闩锁,其具有在弹簧偏压下,在不影响门和门框之间压力的条件下,最初冲出至中间位置的手柄。
发明概要
本发明致力于一种带有可折叠手柄的压紧闩锁机构,该手柄用于选择性地使门保持关闭。所述闩锁机构包括带有容座(receptacle)部分的外壳,该容座部分用于容纳处于折叠位置时的手柄,从而使在门外表面之上的闩锁手柄突出部在手柄处于折叠位置时最小。这种闩锁机构还包括由轴支撑的卡爪(pawl)。当卡爪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时,轴和卡爪以旋转和直线运动组合方式运动。当卡爪从非闭锁位置运动至闭锁位置时,卡爪在门和门框之间形成压力。这种闩锁机构的手柄在便于抓握而受到弹簧偏压下,在不影响门和门框之间压力的条件下,最初冲出至或弹出至中间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多点闭锁的压紧闩锁机构。
本发明还有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多点闭锁系统使用的可调夹力(grip)的杆系统。
附图简介
图1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分解图。
图2-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的视图。
图4-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处于非闭锁状态时的视图。
图6-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外壳的视图。
图12-1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轴的视图。
图17-2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支架的视图。
图23-2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支承板的视图。
图30-3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手柄的视图。
图36-4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衬套的视图。
图43-4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卡爪的视图。
图49-5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手柄锁紧机构盖的视图。
图56-5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安装托架的视图。
图60-6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手柄固定爪的视图。
图66-7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供挂锁使用的搭扣的视图。
图72-7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爪式扣件(claw catch)的视图。
图78-8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手柄锁紧机构的视图。
图81-8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操作视图。
图89-9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远程锁杆的视图。
图92-9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杆引导器的视图。
图95-9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杆端冲压件的视图。
图9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0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安装托架和远程闭锁构件的分解图。
图101-102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视图。
图103-107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处于闭锁状态下的环境视图。
图108-109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显示了手柄处于中间高出位置。
图110-114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视图,显示了手柄处于中间高出位置。
图115-116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显示了手柄处于第一高出位置。
图117-121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环境视图,显示了手柄处于第一高出位置。
图122-126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处于非闭锁状态下的环境视图。
图127-129是根据本发明的装备了挂锁搭扣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
图130-13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外壳的视图。
图136-14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轴的视图。
图141-14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承板的视图。
图148-15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柄的视图。
图154-15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衬套的视图。
图160-16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柄锁紧机构盖的视图。
图166-17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安装托架的视图。
图172-17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手柄固定爪的视图。
图178-18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远程锁杆的视图。
图181-18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杆端冲压件的视图。
图185-19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杆促动器的视图。
图191-19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促动器毂外壳的视图。
图19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卡爪的平面图。
图198-20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促动器毂的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同样的元件。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致力于一种锁,该锁用于选择性地使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保持在关闭位置。第一部件例如可以是门,而第二部件例如可以是门框或与门框相连的门闩(keeper)。
参看图1-98,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100大体上包括外壳102,轴104,支架106,支承板108,手柄110,第一偏压件112,第二偏压件114和挂扣装置(catch means)116。压紧闩锁机构100用于将第一部件例如门101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部件如门框103上。
外壳102适合于连接在第一部件或门101上。外壳具有容座部分118,用于容纳处于折叠位置时的手柄110,从而使得门101外表面上的闩锁手柄110的突出部在手柄处于折叠位置时最小。闩锁外壳102适合于被安装在门101上的开口内,这样,当闩锁外壳安装于门内时,闩锁外壳102仅仅在门101的外表面上突出很小的高度。这个很小的高度等于包围闩锁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的开口顶端的凸缘或框120的厚度。比较理想的是,当闩锁手柄110处于折叠位置时,该闩锁手柄110基本上与该闩锁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的凸缘或框120相齐平。闩锁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大概是槽的形状,并且其尺寸和形状在平面图上与闩锁手柄110的外形相当,从而手柄110只是在卡爪122处于与卡爪122的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能折叠起来而容纳在容座部分118中。当卡爪122没有处于与卡爪122的非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由于闩锁手柄110的部分没有与闩锁外壳102的容座部分的开口顶端对准,并且闩锁手柄110因此而不能够被折叠到闩锁外壳的容座部分118中,因此任何想把闩锁手柄110折叠起来的努力都将失败。
外壳102具有套筒124,轴104穿过该套筒124,并且套筒124在其最靠近轴104的第二端128的末端具有一对凹槽184。外壳102还具有第一支承面130。在所示的示例中,外壳102具有分隔壁132,其将容座部分118的直接包围套筒124的部分与容座部分118的剩余部分隔开。分隔壁132的顶面限定了第一支承面130。
轴104具有纵轴线、第一端134和第二端128。轴104被支撑,而用于围绕其纵轴线的旋转运动和在与其纵轴线相一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当压紧闩锁机构100在闭锁状态和非闭锁状态之间操作时,轴104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压紧闩锁机构100从闭锁状态至非闭锁状态、之后返回至闭锁状态的操作,就组成了压紧闩锁机构的操作循环。
支架106靠近轴104的第一端134而可旋转地连接在轴104上。支架106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面136和至少一个释放凹槽(reliefnotch)13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对支承面136和一对释放凹槽138,它们各定位在轴104的一侧。支架106还具有一对彼此对准并用于将支架106可旋转地连接到轴104上的孔140。在压紧闩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操作循环期间,支架106相对于轴104围绕着枢轴线枢轴式地旋转运动,所述枢轴线固定在相对于轴104的某一位置。这个枢轴线由穿过孔144的枢轴142限定,所述孔在靠近第一端134处穿过轴104,并通过孔140将支架106可旋转地连接到轴104上。
支承板108定位在轴104的第一端134和轴104的第二端128之间。支承板108由外壳102支撑,尤其由容座部分118的直接包围套筒124的那一部分来支撑。支承板108具有至少一个高出的支承面146和至少一个较低的支承面148。支承板108还具有和套筒124的孔对准的中心孔150。
手柄110在靠近轴104的第一端134处可旋转地连接在轴104上。手柄110还具有一对孔152,它们彼此对准,并且用于将手柄110可旋转地连接到轴104上,从而在手柄110和轴104之间形成可旋转的连接。穿过孔144和140的同一枢轴销142还穿过孔152,从而将支架106、手柄110和轴104彼此围绕相同的公共枢轴线而可旋转地连接起来。当手柄110在折叠位置和第一高出位置之间运动时,手柄110相对于轴104围绕着由枢轴销142限定的枢轴线而枢轴式地旋转运动。手柄110具有支架接触面154。支架106和手柄110在预定的旋转运动范围内彼此相对地可旋转地运动,其被支架接触面154限制在枢轴销142的一侧。手柄110还能够旋转到第二高出位置,如图4和5中所示,从而将压紧闩锁机构100放置在非闭锁状态。手柄110还具有下侧156和握持部分158。
最好如图12-16中所示,轴104具有螺纹部分188,其中,螺纹由位于螺纹部分188两侧的平面190所截断。螺纹部分188包括轴104的第二端128。轴104设有穿过该轴104的孔144,该孔在轴104的第一端134附近的位置横向于该轴104的轴线。轴104设有用于与C形夹子178相接合的环形槽180。环形槽180定位在轴104的螺纹部分188的顶端附近。
提供的卡爪122用于与门框103相接合,从而将门101固定在关闭位置,并当轴104从非闭锁位置运动至闭锁位置时,在门和门框之间施加压力。卡爪122安装在轴104上,介于轴104的第二端和外壳102之间。更具体地说,卡爪122沿着轴104的螺纹部分188而安装在轴104上。卡爪122安装在轴104上,使得当压紧闩锁机构安装在门101上,并且轴104处于闭锁位置(图82中所示)和中间伸出位置(图86中所示)的其中一个位置上时,卡爪122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某一结构的后面,该结构固定在门框103上或形成门框103的一部分。卡爪122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分别如图2和3以及图4和5中所示)之间运动,其分别对应于轴104的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卡爪122和轴104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运动。
第一偏压件112采用压力盘簧的形式,并且用于偏压轴104,使得轴104的第二端128在受到第一偏压件112作用于轴104上的偏压作用下,趋向于突出外壳102一段更大的距离,尤其是突出套筒124一段更大的距离。
轴104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套筒124的孔162内。轴104延伸穿过套筒124的顶部开口164,使得轴104的顶端134便定位在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内。包括第一端134和孔144的轴104的部分定位在容座部分118的直接包围套筒124的那部分内,如之前所述,在支架106、手柄110和轴104之间形成可旋转的连接。轴104还穿过支承板108的中心孔150,使支承板108的较低支承面148定位在销142和最靠近容座部分118的套筒124顶端之间。支承板108的较低支承面148通过提供当交替地折叠和抬升手柄110时、手柄110的凸轮凸角166可抵靠于其上的支承面,而减少了外壳102上的磨损。因此,支承板108允许外壳102由较廉价的材料制成。然而,还可以使支承板108和外壳102整体地制成。
套筒124的顶部开口164具有比套筒124的孔162更小的直径,因而形成了环形台肩168。O形环170定位在孔162中,并且抵靠在台肩168上。垫圈172定位在孔162中,靠近O形环170。O形环170和垫圈172围绕轴104。垫圈172为弹簧112的一端提供了可抵靠的保护面,而O形环170密封了在轴104和套筒124的顶部开口164之间的任何间隙。该弹簧112还基本上定位在外壳102的套筒124的孔162内,并且它的簧圈围绕着轴104。衬套174接受弹簧112的下端,使得弹簧112的下端抵靠在衬套174的台肩176上。衬套174环绕着轴104,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外壳102的套筒124的孔162中。C形夹子178与环形槽180相接合,从而将衬套174保持在围绕轴104的位置上。
棱柱状的突出部182,在这里也被称为横向突出部,从由轴104支撑的衬套174的任一侧突出来。外壳102的套筒124在远离外壳102之容座部分118的套筒124末端处,设有一对凹口或凹槽184。当卡爪122处于与卡爪122的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横向突出部182和一对凹槽184对准。换句话说,只有当手柄110处于第一高出位置和折叠位置上或它们之间时,横向突出部182才和一对凹槽184对准。当手柄110旋转而使卡爪122旋转至超出与其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突出部182将不与凹槽184对准。在突出部182处于这种位置时,突出部182定位成非常靠近套筒124远端的缘边。手柄110具有至少一个限定手柄凸轮面186的凸轮凸角166。在所示的示例中,在支架106的两侧提供了两个凸轮凸角166。在手柄110处于第一或第二高出位置,或它们之间的任何位置时,手柄凸轮面186与支承板108的较低支承面148相接触,并且如果试图将手柄110折叠起来时,趋向于从支承板108上抬升轴104的第一端134。任何这种努力都将使突出部182和套筒124的远端缘边发生抵触,从而当卡爪122和手柄110不处于与其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这就防止了手柄110被进一步折叠起来。因此,当突出部182不和凹槽184对准时,就有效防止了手柄110以趋向于手柄折叠起来的方式进行的运动。当横向突出部182和一对凹槽184对准时,即相当于手柄110处于第一高出位置和折叠位置或它们之间的位置时,将允许轴104和卡爪122向闭锁位置的直线运动,以响应手柄110朝向折叠位置的运动。
作为一种备选设计,与轴104的第二端128最靠近的弹簧112的末端可抵靠在绕轴104而放置的环形轴环上,并通过穿过轴104的销而保持在合适位置上,使轴环保持在销和弹簧112之间。如果销足够长,那么销的末端可执行突出部182的功能。
作为还一种备选设计,相对于之前备选设计所做的轴环描述,可设有直径对准的孔,其和轴104的孔对准。之后定位销将穿过轴104和轴环,从而将弹簧112保持在轴104周围。同样,如果定位销足够长,那么定位销的末端可执行突出部182的功能。
弹簧112受压,并且作为偏压件趋向于将轴104的螺纹部分188偏压至远离外壳102。弹簧112的偏压力通过衬套174和C形夹子178而作用于轴104上。
提供的第二偏压件114用于将手柄110从折叠位置朝着折叠位置和第一高出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进行偏压,并且用于将支架106偏压到闭锁位置。第二偏压件114采用压力盘簧114的形式,设于手柄110和支架106之间,且位于枢轴销142的一侧。弹簧114设于枢轴销142的一侧,与手柄110的支架接触面154相对。因此,弹簧114趋向于在销142的一侧将手柄110和支架106推开,并且弹簧114趋向于将手柄110的支架接触面154推动至与支架106形成接触。弹簧114末端的一部分容纳在手柄110下侧形成的空腔192中。弹簧114的另一端和支架106接触。支架106设有突出部194,其在与支架106接触的弹簧114的末端附近穿过弹簧114的一个或多个簧圈而突出来。空腔192和突出部194协同地将弹簧114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上。
所提供的挂扣装置116用于选择性地将手柄110固定在折叠位置上。将手柄110保持折叠在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内,这可减少闩锁机构100遭到恶意破坏的可能性。挂扣装置116包括由外壳102支撑的滑动爪(sliding claw)196,其用于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做直线运动。挂扣装置116还包括将爪196朝接合位置方向偏压的弹簧198。爪196定位在手柄110的握持部分的下面,并且当手柄110处于折叠位置时完全被隐藏。爪196具有带斜面的突出部200,其具有斜面202和挂扣面204。在分离位置,爪196与手柄110的握持部分下侧所形成的空腔206对准。在空腔206的内部通过空腔206和横向孔或开口210的相交而形成了台阶208。挂扣面(catch surface)204与台阶208相接合,从而将手柄110保持在折叠位置。斜面202和空腔206的边缘互相作用,使爪196运动到分离位置,从而当手柄110运动到折叠位置时,允许爪196运动到空腔206中。一旦手柄110处于折叠位置,挂扣面204就在由弹簧198所施加的作用力下运动到和台阶208接合的位置,从而将手柄110保持在折叠位置。
闩锁机构100还包括由外壳102支撑的锁芯212。锁芯212由钥匙以传统方式进行操作。一旦钥匙插入到锁芯212中,使用者利用钥匙可使锁芯212围绕其自身的纵轴线旋转。在插入钥匙之后,锁芯212可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凸轮突出部214设于锁芯212的内端,位于相对于锁芯的纵轴线偏心的位置。当锁芯212旋转至解锁位置时,凸轮突出部214将爪196推动至分离位置,从而使手柄110从折叠位置释放开。锁芯212旋转至锁紧位置,以便取下钥匙。在取下钥匙后,锁芯212不能旋转,并且仍保持在锁紧位置。在锁芯212处于锁紧位置时,爪196可自由地返回到接合位置,在这里,当手柄110返回到折叠位置时,爪196可与手柄110相接合,从而再次将手柄110保持在折叠位置。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锁芯212可被旋塞216替换,其受到外壳102的旋转式支撑,以便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旋塞216具有用于与具有可转动旋塞216的六角形插座的工具相接合的六角形头。旋塞216当然可设有任何一种可由匹配的工具旋转的备选头型式;所述备选头型式中包括带槽头,Phillips头和Allen头。旋塞216还设有偏心的凸轮突出部218,其起到与凸轮突出部214相似的功能。为了防止越权使用,这个实施例依赖于挂锁。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由外壳102支撑的挂锁搭扣220。搭扣220是可伸缩的,并且可在收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当搭扣220处于收缩位置时,搭扣220中用于与挂锁钩环相接合的孔222被部分遮盖了。搭扣220必须拉动到伸出位置,以允许与挂锁相接合。挂锁搭扣220连接在爪式扣件224上,当挂锁搭扣在收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时,爪式扣件224随挂锁搭扣一起做直线运动。当搭扣220处于伸出位置时,爪式扣件224处于接合位置。当搭扣220处于收缩位置时,爪式扣件224处于分离位置。爪式扣件224在与爪196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运动,并具有与爪196中的孔228相接合的小柱226,从而当爪式扣件224处于其接合位置时,将爪196保持在接合位置。当爪式扣件224处于其分离位置时,爪196可运动到其分离位置。搭扣220和爪式扣件224分别被弹簧朝向收缩位置和分离位置偏压。搭扣220被拉动到伸出位置,并通过挂锁与搭扣220的接合而保持在伸出位置。这将爪196和爪式扣件224锁定在其相应的接合位置,而这则又将手柄110锁定在折叠位置(假设当应用挂锁时,手柄110处于折叠位置)。取下挂锁会使爪式扣件224与爪196分离,这允许通过旋转旋塞216而释放手柄110。提供的保护盖230用于保护锁芯212或旋塞216和搭扣220的组合,与其它元件分开。
参看图1,56-59,81和82,闩锁机构100安装在门101的开口或孔中。位于门101内的开口所设置的形状和大小适合于为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的侧壁而非凸缘120提供间隙。为了把锁100安装到门101上,放置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使其穿过门101内的开口,这样凸缘120的下表面抵靠在门101的外表面上。托架232放置在外壳102的容座部分118上,使得托架232的边缘234抵靠在门101的内表面上。跨过边缘234所测量的支架232的尺寸太大以至于不能越过门101内的开口。四个紧固件236用于将托架232固定在外壳102上。这样,门101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凸缘120和支架232之间,使闩锁机构100固定在门101上。凸缘密封件238可设于凸缘120和门101的外表面之间,从而将外壳102和门174的之间的任何缝隙密封住,这种锁在防漏应用中很重要。
当卡爪122处于如图2和3所示的闭锁位置时,卡爪122的一端适合于与门框103或门闩相接合。卡爪122在与末端间隔开的位置具有适合于与门框103相接合的孔240。孔240的形状加工成与轴104的螺纹部分188的横断面相对应,并且具有与轴104的螺纹部分的平面190相配合的平面,这样,当设置轴104的螺纹部分穿过卡爪122的孔240时,轴104和卡爪122作为整体绕轴104的纵轴线一起旋转。卡爪122通过一对螺母242可调地固定在沿着轴104的螺纹部分188的适当位置处。一旦卡爪122安装在轴104的螺纹部分上时,螺母242就与轴104的螺纹部分相接合并上紧贴靠在卡爪122上,从而使卡爪122固定就位。锁紧垫圈可设于卡爪122和螺母242之间,用于在闩锁机构100的操作和使用期间减少螺母242发生松动的机会。
在压紧闩锁机构100处于闭锁状态下时,手柄110固定在折叠位置,并且轴104处于闭锁位置,并通过将支架106的支承面136定位在轴104的第一端134和高出的支承面146之间而保持在闭锁位置。同样在这种状态下,卡爪122被拉伸或拉动到门框103的后面,从而在门101和门框103之间施加压力。
当使用者通过例如旋转锁芯212或旋塞216而操作挂扣装置116以释放手柄110时,手柄110在由第二偏压件114所提供的偏压下运动到中间位置,而不会影响支架106和轴104的位置。在所示的示例中,手柄110突出到相对于其折叠位置离外壳102大约10°的角度上。卡爪122和轴104保持在其闭锁位置。
当使用者将手柄110从中间位置朝着第一高出位置运动时,手柄110通过在手柄110的支架接触面154和支架106之间的接触而使支架106相对于轴104可旋转地运动,直到释放凹槽138与高出的支承面146对准,因此轴104就在第一偏压件112的偏压下,在与纵轴线相一致的方向上做直线运动,使得轴104的第二端128朝着中间伸出位置运动。中间伸出位置介于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在中间伸出位置,轴104的第二端突出到其离外壳102的最大距离处。卡爪122还随轴104一起直线运动,使其运动而远离门框103的后面,从而解除作用在门101和门框103之间的压力。
接下来,使用者可将手柄110从第一高出位置旋转至第二高出位置,以便使轴104围绕其纵轴线而旋转到非闭锁位置。在这操作期间,卡爪122还从门框103的后面旋转出来,从而允许门101被打开。在所示的示例中,手柄110处在相对于折叠位置成大约45°的角度,并在第一和第二高出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位置上,以大约相同的角度从外壳102的顶部开口而突出。手柄110围绕与轴104的纵轴线相一致的旋转轴线而旋转,从而使手柄110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第二高出位置。此外,手柄110围绕轴104的纵轴线旋转了60°或更大的角度,并且优选大约90°的角度,以便使手柄110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第二高出位置。
当压紧闩锁机构100处于非闭锁状态时,手柄110处于第二高出位置,并且轴104处于非闭锁位置。另外,卡爪122离开门框103的后面,并不与门框103的任何一部分重叠。
为了将门101锁定在关闭位置,首先将门运动到相对于门框103大致关闭的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使手柄110围绕轴104的纵轴线旋转而将手柄110从第二高出位置旋转至第一高出位置。手柄110从第二高出位置旋转至第一高出位置导致轴104围绕其纵轴线从非闭锁位置旋转至中间伸出位置。这时,还可在门框103后面旋转卡爪122,使得卡爪122现在与门框103重叠。
之后,手柄110可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折叠位置,以便将卡爪122拉到门框103的后面,并因而在门101和门框103之间产生压力,从而将门101紧紧地固定在关闭位置,并且压紧可能存在于门101和门框103之间的任何密封垫圈。当使用者将手柄110从第一高出位置朝折叠位置运动时,定位在握持部分和手柄110与轴104之间的可旋转连接的中间的手柄110下侧部分,就与外壳102的第一支承面130接触,使得外壳102的第一支承面130限定了支点,并且手柄110用作将支架106和轴104的第一端134从支承板108上提升起的杠杆,从而逐渐地将支架106和轴104的第一端抬升到支承板108以上。一旦支承板108的高出的支承面146完全越过释放凹槽138,支架106就可在第二偏压件114所提供的偏压力下相对于轴104可旋转地运动,使得支架106的支承面136定位在轴104的第一端134和高出的支承面146之间,从而将轴104保持在闭锁位置。现在,通过将支架106的支承面136定位在轴104的第一端134和高出的支承面146之间,卡爪122也同样处于闭锁位置,并保持在那里。另外,一旦手柄110达到折叠位置,挂扣装置116就将手柄110固定在折叠位置。现在可应用挂锁或从锁芯212上取下钥匙,从而防止门101被未授权地打开。
参看图1-5,闩锁机构100还用于多点闭锁,即同时在沿着门框的多点处将门锁定到门框上。这个能力通过进一步使卡爪122具有除了孔240以外还有用于连接远程锁杆248的第一孔和第二孔244和246(只显示了一个)来获得。第一孔和第二孔244和246定位在轴104和孔240的两侧。第一孔和第二孔244和246各具有中心,其中轴104和孔240定位在从第一孔244中心延伸到第二孔246中心的直线的大致中点处。
第一和第二远程锁杆248可利用穿过相应的其中一个孔244和246的各种类型的紧固件而连接在卡爪122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孔244和246是带螺纹的,并且杆安装螺钉250用于将杆248可旋转地连接到卡爪122上。同样在所示的示例中,只详细显示和描述了第一杆248,假定第二远程锁杆除了将安装在孔246中之外,将与第一远程锁杆是相同的。
远程锁杆248是由金属片形成的细长杆,并且具有采用一侧敞开的矩形槽形状的横截面。远程锁杆248具有第一端252和第二端254。第一端252是靠近卡爪122的近端,而第二端254是离卡爪122最远的远端。远程锁杆248具有靠近其近端的第一孔256,其设置成和孔244或246对准。之后,将紧固件250定位成穿过孔256,并且与孔244或246形成螺纹接合,从而将杆248连接到卡爪122上。远程锁杆248在其远端支撑着自由旋转的滚子258。杆248在其远端附近以后文所述的方式受到门101内表面的可旋转支撑。
卡爪122围绕轴104的纵轴线而旋转。孔244和246相对于轴104的纵轴线定位偏心。因此,当卡爪122在非闭锁位置和与其闭锁位置相一致的旋转位置之间旋转时,杆248的远端基本上直线地运动。闩锁机构100安装在门101上,使得卡爪122从非闭锁位置旋转到与其闭锁位置相一致的旋转位置,滚子258跨置在门框103的背面,从而在与卡爪122同门框103相接合的位置间隔开的点处,将门101锁定在门框103上。因而杆248可用于将门多点锁定在门框上。此外,当卡爪122从与其闭锁位置相一致的旋转位置旋转到非闭锁位置时,滚子258从门框103的后面撤回,以允许门101被打开。
在滚子258与由门101的背面所限定的平面之间,在垂直于该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所测量的距离,就限定了滚子258的夹力。本发明的杆248可用于调整该夹力,以适应厚度变化的门框。杆248具有第一凹槽260,其具有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所提供的杆引导器262采用套筒的形式,其具有螺纹孔264和一对彼此间隔开的环形凸缘266和268。凹槽260的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间隔开比环形凸缘266和268的直径更小的距离,并且凹槽260的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配合在环形凸缘266和268之间,使得杆248的远端可相对于杆引导器262直线地且可旋转地运动,同时受到杆引导器262的适当约束,并且其运动受到杆引导器262的引导。在安装之后超出杆248的远端和杆引导器262之间的相对运动正常范围的凹槽260的那一端被扩大,以允许凸缘266和268越过凹槽260,从而允许将杆引导器262装配到杆248的远端。形成杆引导器262的一部分、并且不介于凸缘266和268中间的套筒那一部分是有刻面的,并设有刻面270,以允许在使杆引导器262旋转时,可使用工具例如扳手。在使用时,凹槽260的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定位在杆引导器262的一对环形凸缘266和268之间,其中杆引导器的套筒的一部分延伸穿过凹槽260,以引导杆248的运动。
杆引导器262能够通过螺纹接合而与从门101背面突出的带螺纹式小柱272接合。在杆引导器262和带螺纹式小柱272之间的螺纹接合允许调整滚子258的夹力,这是因为杆引导器262相对于小柱272的旋转改变了杆引导器262高于门101内表面的高度,并因而改变了滚子258的夹力。
当需要更大的调整时,将杆248制成使得滚子258由可更换的件支撑,其可被作为全套工具一部分来提供的另一件替换,以提供不同的夹力。因而滚子258由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274支撑,杆端冲压件274在靠近杆的远端处连接在杆248上。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274包括冲压的金属片基部,其具有两个侧壁276和将侧壁276之间的间隙桥接起来的连接壁278。侧壁276大致垂直于连接壁278。轴或铆钉280在侧壁276之间延伸,并且支撑滚子258进行自由旋转运动。接片282从连接壁278的一端延伸出来,并具有一系列在相反方向上大致直角弯曲的形状,从而赋予该接片带台阶的轮廓。接片282与杆248的凹槽284相接合。连接壁278还具有在外形上与凹槽260相同的凹槽286。凹槽286和凹槽260在组装之后重叠。凹槽260和286的这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288和290在组装之后分别定位在杆引导器262的一对环形凸缘266和268之间。因此接片282和杆引导器262协同地将杆248和冲压件274保持在一起。侧壁276的几何形状可变化,以改变滚子的夹力。
参看图99-203,显示了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的第二实施例300。本发明的压紧闩锁机构300大体上包括外壳302,轴304,支架106,支承板308,手柄310,第一偏压件312,第二偏压件314,和挂扣装置316。压紧闩锁机构300用于将第一部件例如门301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部件例如门框303上。
外壳302适合于连接在第一部件或门301上。外壳具有容座部分318,用于容纳处于折叠位置时的手柄310,从而使得门301外表面上的闩锁手柄110的突出部在手柄处于折叠位置时最小。闩锁外壳302适合于被安装在门301上的开口内,这样,当闩锁外壳安装于门内时,闩锁外壳302仅仅在门301的外表面上突出很小的高度。这个很小的高度等于包围闩锁外壳的容座部分的开口顶端的凸缘或框320的厚度。比较理想的是,当闩锁手柄310处于折叠位置时,该闩锁手柄310基本上与该闩锁外壳的容座部分318的凸缘或框320相齐平。闩锁外壳302的容座部分318大概是槽的形状,并且尺寸和形状在平面图上与闩锁手柄310的外形相当,从而手柄310只有在卡爪322处于与卡爪322的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才能折叠起来而容纳在容座部分318中。当卡爪322没有处于与卡爪322的非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由于闩锁手柄310的部分没有与闩锁外壳302的容座部分的开口顶端对准,并从而闩锁手柄310不能够被折叠到闩锁外壳的容座部分318中,因此任何想把闩锁手柄310折叠起来的努力都将失败。
外壳302具有供轴304穿过的套筒324,并且该套筒324具有三个均匀地间隔开的凸筋326,其向内朝着套筒324的中心轴线突出来,并沿着套筒324的内表面在轴向方向上,即平行于套筒324的中心轴线而延伸一段预定的距离。凸筋326从靠近套筒324末端的位置延伸出来,套筒324的该末端最靠近轴304的第二端328。外壳302还具有第一支承面330。在所示的示例中,外壳302具有分隔壁332,其将容座部分318直接包围套筒324的部分与容座部分318的剩余部分间隔开。分隔壁332的顶面限定了第一支承面330。
轴304具有纵轴线、第一端334和第二端328。轴304被支撑,以用于围绕其纵轴线的旋转运动和在与其纵轴线相一致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当压紧闩锁机构300在闭锁状态和非闭锁状态之间操作时,轴304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压紧闩锁机构300闭锁状态至非闭锁状态、之后返回至闭锁状态的操作,就组成了压紧闩锁机构的操作循环。
支架106在靠近轴304的第一端334处可旋转地连接在轴304上。支架106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面136和至少一个释放凹槽13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对支承面136和一对释放凹槽138,它们各定位在轴304的一侧。支架106还具有一对彼此对准、并用于将支架106可旋转地连接到轴304上的孔140。在压紧闩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操作循环期间,支架106相对于轴304围绕着枢轴线枢轴式地旋转运动,所述枢轴线固定在相对于轴304的某一位置上。这个枢轴线由穿过孔344的枢轴342限定,所述孔在第一端334附近穿过轴304,并通过孔140而将支架106可旋转地连接到轴304上。
支承板308定位在轴304的第一端334和轴304的第二端328之间。支承板308由外壳302支撑,尤其受到容座部分318直接包围套筒324的部分的支撑。支承板308具有至少一个高出的支承面346和至少一个较低的支承面348。支承板308还具有和套筒324的孔对准的中心孔350。
手柄310在靠近轴304的第一端334处可旋转地连接在轴304上。手柄310还具有一对孔352,其彼此对准,并且用于将手柄310可旋转地连接到轴304上,从而在手柄310和轴304之间形成可旋转的连接。穿过孔344和140的同一枢轴销342还穿过孔352,从而将支架106、手柄310和轴304彼此围绕相同的公共枢轴线而可旋转地连接起来。当手柄310在折叠位置和第一高出位置之间运动时,手柄310相对于轴304围绕着由枢轴销342限定的枢轴线而枢轴式地旋转运动。手柄310具有支架接触面354。支架106和手柄310在预定的旋转运动范围内彼此相对地可旋转地运动,其被支架接触面354限制在枢轴销342的一侧。手柄310还能够旋转到第二高出位置,如图122,125和126中所示,从而将压紧闩锁机构100放置在非闭锁状态。手柄310还具有下侧356和握持部分358。
最好如图136-140中所示,轴304具有螺纹部分388,其中,螺纹由位于螺纹部分388两侧的平面390所截断。螺纹部分388包括轴304的第二端328。轴304设有穿过该轴304的孔344,该孔在轴304的第一端334附近的位置横向于该轴304的轴线。轴304设有用于与C形夹子378相接合的环形槽380。环形槽380定位在轴304的螺纹部分388的顶端附近。
提供的卡爪322用于与门框303相接合,从而将门301固定在关闭位置,并当轴304从非闭锁位置运动至闭锁位置时,在门和门框之间施加压力。卡爪322安装在轴304上,介于轴304的第二端和外壳302之间。更具体地说,卡爪322沿着轴304的螺纹部分388而安装在轴304上。卡爪322安装在轴304上,使得当压紧闩锁机构安装在门301上,并且轴303处于闭锁位置(图102中所示)和中间伸出位置(图116中所示)的其中一个位置上时,至少一部分卡爪322定位在某一结构的后面,该结构固定在门框304上或形成门框304的一部分。卡爪322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分别如图104和123中所示)之间运动,其分别对应于轴304的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卡爪322和轴304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运动。
第一偏压件312采用压力盘簧的形式,并且用于偏压轴304,使得轴304的第二端328在受到第一偏压件312所作用于轴304的偏压下而趋向于突出外壳302一段更大的距离,尤其突出套筒324一段更大的距离。
轴304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套筒324的孔362内。轴304延伸穿过套筒324的顶部开口364,这样轴304的顶端334便定位在外壳302的容座部分318内。轴304的包括有第一端334及孔344的那部分定位在容座部分318直接包围套筒324的部分内,如之前所述在支架106,手柄310和轴304之间形成可旋转的连接。轴304还穿过支承板308的中心孔350,使支承板308的较低支承面348定位在销342与套筒324的最靠近容座部分318的顶端之间。支承板308的较低支承面348通过提供当交替地折叠和抬升手柄310时手柄310的凸轮凸角366可抵靠于其上的支承面,而减少了外壳302上的磨损。因此,支承板308允许外壳302由较廉价的材料制成。然而,还可以使支承板308和外壳302整体地制成。
套筒324的顶部开口364具有比套筒324的孔362更小的直径,因而形成了环形台肩368。O形环370定位在孔362中,抵靠在台肩368上。垫圈372定位在孔362中,靠近O形环370。O形环370和垫圈372围绕轴304。垫圈372为弹簧312的一端提供了可抵靠的保护面,而O形环370密封了在轴304和套筒324的顶部开口364之间的任何间隙。该弹簧312还大致定位在外壳302的套筒324的孔362内,并且它的簧圈围绕着轴304。衬套374接受弹簧312的下端,使得弹簧312的下端抵靠在衬套374的台肩376上。衬套374环绕着轴304,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外壳302的套筒324的孔362中。C形夹子378与环形槽380相接合,从而将衬套374保持在围绕轴304的位置上。
在由轴304支撑的衬套374的外周边表面上设有多个凹槽382,在这个示例中为三个凹槽。外壳302的套筒324设有之前所述的多个凸筋326,在所示的示例中为三个。当卡爪322处于与卡爪322的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凹槽382和凸筋326对准。换句话说,只有当手柄310处于第一高出位置和折叠位置上或它们之间时,凹槽382才和凸筋326对准。当手柄310旋转而使卡爪322旋转至超出与其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凹槽382将不与凸筋326对准。在凹槽382处于这种位置时,凹槽382定位成非常靠近套筒324远端的缘边。手柄310具有至少一个限定了手柄凸轮面386的凸轮凸角366。在所示的示例中,在支架106的两侧提供了两个凸轮凸角366。在手柄310处于第一或第二高出位置或它们之间的任何位置时,手柄凸轮面386与支承板308的较低支承面348相接触,并且如果试图将手柄110折叠起来时,手柄凸轮面386将趋向于从支承板308上抬升轴304的第一端334。任何这种尝试都将使衬套374和凸筋326的远端发生抵触,从而当卡爪322和手柄310不处于与其闭锁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这就防止了手柄310被进一步折叠起来。因此,当凹槽382不和凸筋326对准时,就有效防止了手柄310以趋向于被折叠起来的方式进行的运动。当凹槽382和凸筋326对准时,即相当于手柄310处于第一高出位置和折叠位置或它们之间的位置时,将允许轴304和卡爪322向闭锁位置的直线运动,以响应手柄310朝向折叠位置的运动。
弹簧312受压,并且作为偏压件趋向于将轴304的螺纹部分388偏压至远离外壳302。弹簧312的偏压力通过衬套374和C形夹子378而作用于轴304上。
所提供的第二偏压件314用于将手柄310从折叠位置朝着折叠位置和第一高出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进行偏压,并且用于将支架106偏压到闭锁位置。第二偏压件314采用压力盘簧314的形式,设于手柄310和支架106之间,位于枢轴销342的一侧。弹簧314设于枢轴销342的一侧,与手柄310的支架接触面354相对。因此,弹簧314趋向于在销342的一侧将手柄310和支架106推开,并且弹簧314趋向于将手柄310的支架接触面354推动至与支架106形成接触。弹簧314其末端的一部分容纳在手柄310下侧形成的空腔392中。弹簧314的另一端和支架106接触。支架106设有突出部194,其在与支架106接触的弹簧314的末端附近穿过弹簧314的一个或多个簧圈而突出来。空腔392和突出部194协同地将弹簧314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上。
所提供的挂扣装置316用于选择性地将手柄310固定在折叠位置上。将手柄310保持折叠在外壳302的容座部分318内,这可减少闩锁机构300遭到恶意破坏的可能性。挂扣装置316包括由外壳302支撑的滑动爪396,其用于在接合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做直线运动。挂扣装置316还包括将爪396朝接合位置方向偏压的弹簧398。爪396定位在手柄310的握持部分的下面,并且当手柄310处于折叠位置时完全被隐藏。爪396具有带斜面的突出部400,其具有斜面402和挂扣面404。在分离位置,爪396与手柄310的握持部分下侧形成的空腔406对准。在空腔408的内部通过空腔406和横向孔或开口410的相交而形成了台阶406。挂扣面404与台阶408相接合,从而将手柄310保持在折叠位置。斜面402和空腔406的边缘互相作用,使爪396运动到分离位置,从而当手柄310运动到折叠位置时,允许爪396运动到空腔406中。一旦手柄310处于折叠位置,挂扣面404就在由弹簧398所施加的作用力下运动到和台阶408接合的位置,从而将手柄310保持在折叠位置。
闩锁机构300还包括由外壳302支撑的锁芯412。锁芯412由钥匙以传统方式进行操作。一旦钥匙插入到锁芯412中,使用者就利用钥匙可使锁芯412围绕其自身纵轴线旋转。在插入钥匙之后,锁芯412可在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旋转。凸轮突出部414设于锁芯412的内端,位于相对于锁芯的纵轴线偏心的位置。当锁芯412旋转至解锁位置时,凸轮突出部414将爪396推动至分离位置,从而使手柄310从折叠位置释放开。锁芯412旋转至锁紧位置,以便取下钥匙。在取下钥匙后,锁芯412不能旋转,并且仍保持在锁紧位置。在锁芯412处于锁紧位置时,爪396可自由地返回到接合位置,在这里,当手柄310返回到折叠位置时,爪396可与手柄310相接合,从而再次将手柄110保持在折叠位置。
在备选实施例中,如之前所述,锁芯412可被工具驱动式的旋塞216替换。
为了达到更大的抵抗恶意破坏的强度,这个实施例还可设有供挂锁使用的机构。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由外壳302a支撑的挂锁搭扣420。外壳302a与外壳302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外壳302a的面板上设有允许挂锁搭扣420穿过的孔。搭扣420是可伸缩的,并且可在收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当搭扣420处于收缩位置时,搭扣420中用于与挂锁钩环相接合的孔422被部分遮盖了。搭扣420必须拉动到伸出位置,以允许与挂锁相接合。挂锁搭扣420连接在爪式扣件224上,当挂锁搭扣在收缩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运动时,爪式扣件224随挂锁搭扣一起做直线运动。当搭扣420处于伸出位置时,爪式扣件224处于接合位置。当搭扣420处于收缩位置时,爪式扣件224处于分离位置。爪式扣件224在与爪396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运动,并具有与爪396中的孔228相接合的小柱226,从而当爪式扣件224处于其接合位置时,将爪396保持在接合位置。当爪式扣件224处于其分离位置时,爪396可运动到其分离位置。搭扣420和爪式扣件224分别被弹簧偏压向收缩位置和分离位置。搭扣420被拉动到伸出位置,并通过挂锁与搭扣420的接合而保持在伸出位置。这就将爪396和爪式扣件224锁定在其相应的接合位置,而这则将手柄310锁定在折叠位置(假设当应用挂锁时,手柄310处于折叠位置)。取下挂锁会使爪式扣件224与爪396分离,这就允许通过旋转锁芯412而释放手柄310。所提供的保护盖430用于保护锁芯412或锁芯412和搭扣420的组合与其它元件分开。
参看图104,114和166-171,闩锁机构300安装在门301的开口或孔中。位于门301内的开口所设置的形状和大小适合于为外壳302的容座部分318的侧壁而非凸缘320提供间隙。为了把锁300安装到门301上,放置外壳302的容座部分318,使其穿过门301内的开口,这样凸缘320的下表面抵靠在门301的外表面。托架432放置在外壳302的容座部分318上,使得托架434的边缘432抵靠在门301的内表面上。跨过边缘432所测量的支架434的尺寸太大以至于不能越过门301内的开口。四个紧固件436用于将托架432固定在外壳302上。这样,门301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凸缘320和支架432之间,使闩锁机构300固定在门301上。凸缘密封件438可设于凸缘320和门301的外表面之间,从而将外壳302和门301的之间的任何缝隙密封住,这种锁在防漏应用中很重要。
托架432比托架232大得多,并且几乎在外壳30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用于增加抵抗恶意破坏的阻力。因此,已经在托架432上设有开口384,以允许轴304穿过托架432,而对托架432没有任何干扰。
当卡爪322处于如图104所示的闭锁位置时,卡爪322的一端适于与门框303或门闩相接合。卡爪322在与末端间隔开的位置具有适合于与门框303相接合的孔440。孔440的形状加工成与轴304的螺纹部分388的横断面相对应,并且具有与轴304的螺纹部分的平面390相配合的平面,这样,当设置轴304的螺纹部分穿过卡爪322的孔440时,轴304和卡爪322作为一个整体绕轴304的纵轴线一起旋转。卡爪322通过一对螺母442可调地固定在沿着轴304的螺纹部分388的适当位置处。一旦卡爪322安装在轴304的螺纹部分上时,螺母442与轴304的螺纹部分相接合并对着卡爪322旋紧,从而使卡爪322固定在适当位置上。锁紧垫圈可设于卡爪322和螺母442之间,用于在闩锁机构300的操作和使用期间减少螺母442发生松动的机会。
在压紧闩锁机构300处于闭锁状态下时,手柄310固定在折叠位置,并且轴304处于闭锁位置,并通过将支架106的支承面136定位在轴304的第一端334和高出的支承面346之间,而保持在闭锁位置。同样在这种状态下,将卡爪322拉伸或拉动到门框303的后面,从而在门301和门框303之间施加压力。
当使用者通过例如旋转锁芯412而操作挂扣装置316以释放手柄310时,手柄310在由第二偏压件314所提供的偏压下运动到中间位置,而不会影响支架106和轴304的位置。在所示的示例中,手柄310突出到相对于其折叠位置离外壳302大约30°的角度上。卡爪322和轴304保持在其闭锁位置。
当使用者将手柄310从中间位置朝第一高出位置运动时,手柄310通过在手柄310的支架接触面354和支架106之间的接触而使支架106相对于轴304可旋转地运动,直到释放凹槽138与高出的支承面346对准,因此轴304在第一偏压件312的偏压下,在与纵轴线相一致的方向上做直线运动,使得轴304的第二端328朝着中间伸出位置运动。中间伸出位置介于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在中间伸出位置,轴304的第二端突出到其离外壳302的最大距离处。卡爪322还随轴304一起直线运动,使其运动而远离门框303的后面,从而解除作用在门301和门框303之间的压力。
接下来,使用者可将手柄310从第一高出位置旋转至第二高出位置,以便使轴304围绕其纵轴线而旋转到非闭锁位置。在这操作期间,卡爪322还从门框303的后面旋转出来,从而允许门301被打开。在所示的示例中,手柄310处于相对于其折叠位置成大约45°的角度上,并在第一和第二高出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位置上,以大约相同的角度从外壳302的顶部开口突出来。手柄310围绕与轴304的纵轴线相一致的旋转轴线而旋转,使手柄310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第二高出位置。此外,手柄310围绕轴304的纵轴线旋转60°或更大的角度,并且优选大约90°的角度,以便使手柄310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第二高出位置。
当压紧闩锁机构300处于非闭锁状态时,手柄310处于第二高出位置,并且轴304处于非闭锁位置。另外,卡爪322离开门框303的后面,并不与门框303的任何一部分重叠。
为了将门301锁定在关闭位置,首先使门运动到相对于门框303大致关闭的位置。之后,使用者通过使手柄310围绕轴304的纵轴线旋转,而将手柄310从第二高出位置旋转至第一高出位置。手柄310从第二高出位置旋转至第一高出位置,这将导致轴304围绕其纵轴线从非闭锁位置旋转至中间伸出位置。这时,还可在门框303后面旋转卡爪322,使得卡爪322现在与门框303重叠。
之后,手柄310可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折叠位置,以便将卡爪322拉到门框303的后面,并因而在门101和门框303之间产生压力,从而紧紧地将门301固定在关闭位置,并且压紧可能存在于门301和门框303之间的任何密封垫圈。当使用者将手柄310从第一高出位置朝折叠位置运动时,介于握持部分和手柄310与轴304之间的可旋转连接的中间的手柄310下侧部分,与外壳302的第一支承面330接触,因而外壳302的第一支承面330限定了一支点,并且手柄310用作将支架106和轴304的第一端334从支承板308上提升起的杠杆,从而逐渐地将支架106和轴304的第一端抬升到支承板308以上。一旦支承板308的高出的支承面346完全越过释放凹槽138,支架106就可在第二偏压件314所提供的偏压力下相对于轴304旋转地运动,使得支架106的支承面136定位在轴304的第一端334和高出的支承面346之间,从而将轴304保持在闭锁位置。卡爪322现在通过将支架106的支承面136定位在轴304的第一端334和高出的支承面346之间,也处于闭锁位置,并保持在该闭锁位置。另外,一旦手柄310达到折叠位置,挂扣装置316就将手柄310固定在折叠位置。现在可应用挂锁和/或从锁芯412上取下钥匙,从而防止门301被未授权地打开。
参看图104-106,闩锁机构300还用于多点闭锁,即将同时在沿着门框的多点上将门锁定到门框上。这个能力通过进一步提供杆促动器416来获得,杆促动器416相对于托架432受到旋转支撑。为响应于轴304围绕轴304的纵轴线的旋转运动,杆促动器416旋转运动。然而轴304能够在其纵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杆促动器416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干扰杆促动器416。杆促动器416具有第一孔492,以允许轴304穿过杆促动器416。杆促动器416还具有在第一孔492两侧延伸的臂。除了孔492以外,杆促动器416具有用于连接远程锁杆448的第二孔和第三孔444和446。第一孔和第二孔444和446定位在轴304和孔492的两侧。第一孔和第二孔444和446各具有中心,使轴304和孔492定位在从第一孔444中心延伸到第二孔446中心的直线的大致中点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和第二孔444和446各定位在杆促动器416的相应其中一个臂的末端附近。
闩锁机构300还包括促动器毂493和促动器毂外壳494。促动器毂493装配在促动器毂外壳494的内部,并且被旋转地支撑在那里。促动器毂外壳494通过两个紧固件436而连接在托架432上,紧固件436用于将托架432固定在外壳302上。促动器毂外壳494两侧具有开口495,496,以便允许轴304穿过促动器毂外壳494,而不会干扰促动器毂外壳494。促动器毂493具有中心孔497,其与杆促动器416的孔492对准,并允许轴304穿过促动器毂493。然而,轴304能够在其纵轴线方向上相对于促动器毂493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干扰促动器毂493。促动器毂493在孔497的两侧具有两个插销498和499,其分别与设于杆促动器416中且位于孔492两侧的孔500和501相接合,使得促动器毂493和杆促动器416作为一个整体而旋转。插销498和499穿过位于轴304两侧的促动器毂外壳494的开口495。促动器毂493和杆促动器416的孔497和492的其中一个孔或这两个孔在形状上分别与轴304的螺纹部分388的非圆形横截面相对应,并具有与轴304的螺纹部分的平直侧面相接合的平直侧面390,使得促动器毂493和杆促动器416顺应于并且响应于轴304的旋转,而围绕着轴304的纵轴线旋转,同时轴304仍能够在其纵轴线方向上相对于促动器毂493和杆促动器416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干扰促动器毂493或杆促动器416。
第一和第二远程锁杆448可利用穿过相应的其中一个孔444和446的各种类型的紧固件而连接在杆促动器416上。在所示的示例中,孔444和446是带螺纹的,并且杆安装螺钉450用于将杆448可旋转地连接到杆促动器416上。同样在所示的示例中,只详细描述了第一杆448,假定第二远程锁杆448除了将安装在孔446内以外,与第一远程锁杆是相同的。
远程锁杆448是由金属片形成的细长杆,并且具有采用一侧敞开的矩形槽形状的横截面,即大致U形槽形式的横截面。远程锁杆448具有第一端452和第二端454。第一端452是靠近卡爪322的近端,而第二端454是离卡爪322最远的远端。远程锁杆448具有靠近其近端的第一孔456,其设置成与相应的其中一个孔444或446对准。之后将紧固件450定位成穿过孔456,并且与孔444或446形成螺纹接合,从而将杆448连接到杆促动器416上。远程锁杆448在其远端支撑着自由旋转的滚子458。杆448在其远端附近以后文所述的方式受到门301的内表面的可旋转支撑。
杆促动器416围绕轴304的纵轴线而随着轴304一起旋转。孔444和446相对于轴304的纵轴线偏心地定位。因此,当卡爪322在非闭锁位置和与其闭锁位置成一直线的旋转位置之间旋转时,杆促动器416还旋转,而导致杆448的远端在远离轴304纵轴线的相反方向上进行大致直线的运动。闩锁机构300安装在门301上,使得卡爪322从非闭锁位置旋转到与其闭锁位置相一致的旋转位置,滚子458跨置在门框303的背面,从而在和卡爪322与门框303相接合的位置间隔开的点处将门301锁定在门框303上。因而杆448可用于将门多点锁定在门框上。此外,当卡爪322从与其闭锁位置相一致的旋转位置旋转到非闭锁位置时,滚子458从门框303的后面撤回,以允许门301被打开。另外,当使用者将手柄310从第一高出位置朝向折叠位置运动时,卡爪322和轴304的螺纹部分被向上拉向外壳302而达到其最终的闭锁位置,而不会影响杆448或杆促动器416。这种设置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作用在例如位于门和门框之间的垫圈上的高压力将不会阻碍轴304在弹簧312的偏压下进行直线运动。在实施例100中,作用在滚子258上非常高的反作用力将趋向于把卡爪122和轴104的螺纹部分推回到外壳102上,因而阻碍了轴104在弹簧112的偏压下的直线运动。
在滚子458和由门301的背面所限定的平面之间,在垂直于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所测量的距离,其限定了滚子458的夹力。本发明的杆448用于调整这个夹力,以适应厚度变化的门框。杆448具有第一凹槽460,其具有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所提供的杆引导器262采用套筒的形式,其具有螺纹孔264和一对彼此间隔开的环形凸缘266和268。凹槽460的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间隔开一段比环形凸缘266和268的直径更小的距离,并且凹槽460的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配合在环形凸缘266和268之间,使得杆448的远端可相对于杆引导器262直线地且可旋转地运动,同时受到杆引导器262的适当约束,并且其运动受到杆引导器262的引导。在安装之后,超出杆448的远端和杆引导器460之间的相对运动正常范围的凹槽260一端被扩大,以允许凸缘266和268越过凹槽260,从而允许将杆引导器460装配到杆448的远端。形成杆引导器262的一部分、并且不介于凸缘266和268中间的套筒那一部分是有刻面的,并设有刻面270,以允许在使杆引导器262旋转时,使用工具例如扳手。在使用时,凹槽460的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定位在杆引导器262的一对环形凸缘266和268之间,使杆引导器的套筒的一部分延伸穿过凹槽460,从而引导杆448的运动。
杆引导器262能够通过螺纹接合而与从门301背面突出的带螺纹式小柱472接合。在杆引导器262和带螺纹式小柱472之间的螺纹接合允许调整滚子458的夹力,这是因为杆引导器262相对于小柱472的旋转改变了杆引导器262高于门301内表面的高度,并因而改变了滚子458的夹力。
当需要更大的调整时,将杆448制作成使得滚子458由可更换的件支撑,其可被作为全套工具一部分来提供的另一件替换,以提供不同的夹力。因而滚子458由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474支撑,杆端冲压件474在靠近杆远端处连接在杆448上。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474包括冲压的金属片基部,其具有两个侧壁476和将侧壁478之间的间隙桥接起来的连接壁476。侧壁476大致垂直于连接壁478。轴或铆钉480在侧壁476之间延伸,并且支撑着滚子458进行自由旋转运动。接片482从连接壁478的一端延伸出来,并具有一系列在相反方向上大致直角弯曲的形状,从而赋予该接片带台阶的轮廓。接片482与杆448的凹槽484相接合。连接壁478还具有在外形上与凹槽460相同的凹槽486。凹槽486和凹槽460在组装之后重叠。凹槽460和486的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490和490在组装之后分别定位在杆引导器262的一对环形凸缘266和268之间。因此接片482和杆引导器262协同而将杆448和冲压474保持在一起。侧壁476的几何形状可变化,以改变滚子的夹力。
促动器毂493的外周边具有两个小的突起502和503,当促动器毂493在操作期间旋转时,这两个突起就沿着促动器毂外壳494的内表面而拖动。促动器毂外壳494的内表面具有两个小凹陷504和505,当手柄310处于可折叠起来的位置时,这两个小凹陷分别接受凸缘突起502和503。这个特征为使用者提供了触觉指示,以指示手柄和外壳302已正确地对准,以便将手柄310折叠起来。
作为另一备选,可将衬套374的第二高出的支承面345制作成达到足以执行支承面330功能的高度,以便减少外壳302的磨损。相似的修改可应用于实施例100。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和全部实施例。另外,还应理解,只要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上述所披露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都是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修改、改变和适应性修改。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部件上的压紧闩锁机构,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包括:
适于安装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外壳;
具有纵轴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所述轴被支撑着用于围绕所述纵轴线进行旋转并用于在与所述纵轴线相一致的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当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在闭锁状态和非闭锁状态之间进行操作时,所述轴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压紧闩锁机构从所述闭锁状态至所述非闭锁状态、之后返回到所述闭锁状态的操作,就构成了所述压紧闩锁机构的操作循环;
靠近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而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轴上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至少一个支承面和至少一个释放凹槽,在所述压紧闩锁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操作循环期间,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轴围绕枢轴线枢轴式地旋转运动,所述枢轴线相对于所述轴固定在某一位置上;
定位在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由所述外壳支撑,并且具有至少一个高出的支承面和至少一个较低的支承面;
手柄,其靠近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而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轴上,从而限定了枢轴连接,当所述手柄在折叠位置和第一高出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轴围绕所述枢轴线枢轴式地旋转运动,所述手柄具有支架接触面,所述支架和所述手柄可彼此相对地在预定的旋转运动范围内作旋转运动,所述手柄能够旋转至第二高出位置,以便将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定位在所述非闭锁状态,所述手柄具有下侧和握持部分;
第一偏压件,其用于对所述轴施加偏压,使得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偏压件施加给所述轴的偏压作用下而趋向于突出到离所述外壳更远的距离处;
第二偏压件,其用于将所述手柄从所述折叠位置偏压向中间位置,并用于将所述支架偏压到闭锁位置,所述中间位置介于所述折叠位置和所述第一高出位置之间;
安装在所述轴上、且介于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卡爪;和
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折叠位置的挂扣装置,
其中,在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折叠位置,并且所述轴处于所述闭锁位置,并通过将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承面定位在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高出的支承面之间而保持在所述闭锁位置,
其中,当使用者操作所述挂扣装置以释放所述手柄时,所述手柄在所述第二偏压件所提供的偏压作用下运动到所述中间位置,而不会影响所述支架和所述轴的位置,
其中,当使用者将所述手柄从所述中间位置朝所述第一高出位置运动时,所述手柄通过在所述手柄的所述第一支架接触面和所述支架之间的接触而使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轴旋转运动,直到所述释放凹槽与所述高出的支承面对准时为止,从而使所述轴在所述第一偏压件的偏压作用下,在与所述纵轴线相一致的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使得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朝着介于所述闭锁位置和所述非闭锁位置之间的中间伸出位置而运动,其中,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突出到其离所述外壳最大的距离处,和
其中,接下来,使用者可使所述手柄从所述第一高出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二高出位置,从而使所述轴围绕其纵轴线而旋转到所述非闭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被用来与所述手柄的所述下侧形成接触的第一支承面,其中,当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处于所述非闭锁状态时,所述手柄处于所述第二高出位置,并且所述轴处于所述非闭锁位置,
使用者可使所述手柄从所述第二高出位置旋转到所述第一高出位置,从而使所述轴围绕其纵轴线而从所述非闭锁位置旋转到所述中间伸出位置,
其中,当使用者将所述手柄从所述第一高出位置朝所述折叠位置运动时,所述手柄的所述下侧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握持部分和所述枢轴连接的中间,其中所述枢轴连接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轴之间,所述手柄的所述下侧的所述这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承面接触,从而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支承面限定了支点,并且所述手柄用作将所述支架和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支承板上提升起的杠杆,从而逐渐将所述支架和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抬升至高于所述支承板,
其中,一旦所述支承板的所述高出的支承面完全越过所述释放凹槽,所述支架就在所述第二偏压件所提供的偏压力下相对于所述轴进行旋转运动,使得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承面定位在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高出的支承面之间,从而将所述轴保持在所述闭锁位置,和
其中,当所述手柄达到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挂扣装置将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折叠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是门,所述第二部件是门框,并且,其中,所述卡爪安装在所述轴上,使得当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安装在所述门上、并且所述轴处于所述闭锁位置和所述中间伸出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时,所述卡爪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某一结构的后面,所述结构固定在所述门框或形成所述门框的一部分,所述卡爪在分别与所述轴的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相对应的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卡爪与所述轴作为一个整体而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手柄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折叠位置时,对所述门和门框施加趋向于将所述门和门框拉在一起的压力,从而使所述轴从所述中间伸出位置运动至所述闭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具有定位在所述轴两侧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和第二孔各具有中心,所述轴定位在从所述第一孔的所述中心延伸至所述第二孔的所述中心的直线的大致中点处,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一孔接合的紧固件而可枢轴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卡爪上的第一杆,所述第一杆在其远离所述卡爪的一端支撑第一滚子,所述第一杆导致所述第一滚子响应于所述卡爪的旋转而进行大致直线运动;和
通过与所述第二孔接合的紧固件而可枢轴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卡爪上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在其远离所述卡爪的一端支撑第二滚子,所述第二杆导致所述第二滚子响应于所述卡爪的旋转而进行大致直线运动,
其中,当所述卡爪运动到所述闭锁位置时,所述第一杆导致所述第一滚子运动到所述门框后面,处于与其中所述卡爪定位在所述门框后面的位置间隔开的第一位置,并且当所述卡爪旋转到非闭锁位置时,所述第一杆使所述第一滚子从所述门框后面撤回,
其中,当所述卡爪运动到所述闭锁位置时,所述第二杆导致所述第二滚子运动到所述门框后面,处于与其中所述卡爪定位在门框后面的位置间隔开的第二位置,并且当所述卡爪旋转到非闭锁位置时,所述第二杆使所述第二滚子从所述门框后面撤回,从而提供了将所述门在多点固定于所述门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门具有背面,并且所述第一杆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所述第二杆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对平行的细长侧面,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采用套筒形式的第一杆引导器,其具有螺纹孔和一对彼此间隔开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定位在所述第一杆引导器的所述一对环形凸缘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杆引导器的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从而引导所述第一杆的运动,所述第一杆引导器能够通过螺纹接合而与从所述门背面突出的第一螺纹小柱相接合,所述第一滚子具有在垂直于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在所述第一杆引导器和所述第一螺纹小柱之间的螺纹接合允许对所述第一滚子的所述夹力进行调整;和
采用套筒形式的第二杆引导器,其具有螺纹孔和一对彼此间隔开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二对平行的细长侧面定位在所述第二杆引导器的所述一对环形凸缘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杆引导器的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从而引导所述第二杆的运动,所述第二杆引导器能够通过螺纹接合而与从所述门背面突出的第二螺纹小柱相接合,所述第二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在所述第二杆引导器和所述第二螺纹小柱之间的螺纹接合允许对所述第二滚子的所述夹力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有背面,其中,所述第一滚子由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第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来支撑,所述第一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所述第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可被另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替换,以改变所述第一滚子的夹力,和
其中,所述第二滚子由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上的第二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来支撑,所述第二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所述第二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可被另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替换,以改变所述第二滚子的夹力。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至少一个限定了手柄凸轮面的凸轮凸角,所述手柄凸轮面与所述支承板的所述较低的支承面相接触,从而响应于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折叠位置的运动,而将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抬升离开所述支承板的所述较低的支承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可供所述轴从中延伸穿过的套筒,并且所述套筒在其最靠近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的末端具有一对凹槽,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从所述轴的任一侧或从由所述轴所支撑的衬套的任一侧突出的横向突出部,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第一高出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或它们之间时,所述横向突出部和所述这一对凹槽对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设有第一高出的支承面和第二高出的支承面,其中,用于与所述手柄的所述下侧接触的所述第一支承面由所述第二高出的支承面形成,
其中,当使用者将所述手柄从所述第一高出位置朝所述折叠位置运动时,所述手柄的所述下侧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握持部分和所述枢轴连接中间,所述枢轴连接位于所述手柄与所述轴之间,所述手柄的所述下侧的所述这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支承面接触,从而所述第二支承面限定了支点,并且所述手柄用作将所述支架和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支承板上提升起的杠杆,从而逐渐将所述支架和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抬升至高于所述支承板的所述较低支承面,和
其中,一旦所述支承板的所述第一高出的支承面完全越过所述释放凹槽,那么所述支架就在所述第二偏压件所提供的偏压力下相对于所述轴进行旋转运动,使得所述支架的所述支承面定位在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高出的支承面之间,从而将所述轴保持在所述闭锁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是门,所述第二部件是门框,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轴上、且介于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卡爪,并且所述卡爪安装在所述轴上,使得当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安装在所述门上、并且所述轴处于所述闭锁位置和所述中间伸出位置的其中一个位置上时,所述卡爪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某一结构的后面,所述结构固定在所述门框上或形成所述门框的一部分,所述卡爪在分别与所述轴的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相对应的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卡爪与所述轴作为一个整体而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手柄从第一高出位置运动到折叠位置时,对所述门和门框施加趋向于将所述门和门框拉在一起的压力,从而使所述轴从所述中间伸出位置运动至所述闭锁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定位在所述轴上、且介于所述卡爪和所述外壳中间的杆促动器,所述杆促动器响应于所述轴围绕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的旋转而旋转运动,所述轴能够在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杆促动器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杆促动器具有第一孔,以允许所述轴延伸穿过所述杆促动器,所述杆促动器具有定位在所述轴两侧的第二孔和第三孔;
通过与所述第二孔相接合的紧固件而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杆促动器上的第一杆,所述第一杆在其远离所述杆促动器的末端上支撑着第一滚子,所述第一杆导致所述第一滚子响应于所述轴的旋转而运动至与某一结构接合或脱离接合,所述结构固定在门框上或形成门框的一部分;和
通过与所述第三孔相接合的紧固件而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杆促动器上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在其远离所述杆促动器的末端上支撑着第二滚子,所述第二杆导致所述第二滚子响应于所述轴的旋转而运动至与某一结构接合或脱离接合,所述结构固定在门框上或形成门框的一部分,从而用于将所述门多点锁定在所述门框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有背面,并且所述第一杆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所述第二杆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具有第二对平行的细长侧面,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采用套筒形式的第一杆引导器,其具有螺纹孔和一对彼此间隔开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一对平行的细长侧面定位在所述第一杆引导器的所述一对环形凸缘之间,使所述第一杆引导器的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凹槽,从而引导所述第一杆的运动,所述第一杆引导器能够通过螺纹接合而与从门背面突出的第一螺纹小柱相接合,所述第一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在所述第一杆引导器和所述第一螺纹小柱之间的螺纹接合允许对所述第一滚子的夹力进行调整;和
采用套筒形式的第二杆引导器,其具有螺纹孔和一对彼此间隔开的环形凸缘,所述第二对平行的细长侧面定位在所述第二杆引导器的所述一对环形凸缘之间,使所述第二杆引导器的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从而引导所述第二杆的运动,所述第二杆引导器能够通过螺纹接合而与从所述门背面突出的第二螺纹小柱相接合,所述第二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在所述第二杆引导器和所述第二螺纹小柱之间的螺纹接合允许对所述第二滚子的夹力进行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有背面,其中,所述第一滚子由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上的第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来支撑,所述第一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所述第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可被另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替换,以改变所述第一滚子的夹力,和
其中,所述第二滚子由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上的第二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来支撑,所述第二滚子具有在垂直于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滚子和所述门背面所限定的所述平面之间的距离所限定的夹力,所述第二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可被另一可更换的杆端冲压件替换,以改变所述第二滚子的夹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至少一个限定了手柄凸轮面的凸轮凸角,所述手柄凸轮面与所述支承板的所述较低的支承面相接触,从而响应于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折叠位置的运动,而将所述轴的所述第一端抬升离开所述支承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可供所述轴从中延伸穿过的套筒,并且所述套筒在其最靠近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的末端具有多个凸筋,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由所述轴支撑的衬套,所述衬套具有多个凹槽,当所述手柄处于所述第一高出位置和所述折叠位置或它们之间时,所述多个凹槽和所述多个凸筋中的相应凸筋对准。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具有带非圆形截面的部分,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促动器毂;和
相对于所述外壳设于固定位置、且适合于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促动器毂外壳,所述促动器毂装配在所述促动器毂外壳的内部并且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其中,所述促动器毂外壳两侧具有开口,使得所述轴延伸穿过所述促动器毂外壳而不会有来自所述促动器毂外壳的干扰,所述促动器毂具有中心孔,其与所述杆促动器的所述第一孔对准,并允许所述轴延伸穿过所述促动器毂,所述轴能够在其纵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促动器毂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有来自所述促动器毂的干扰,所述促动器毂与所述杆促动器接合,使得所述促动器毂和所述杆促动器作为一个整体而旋转,
其中,所述促动器毂的所述中心孔和所述杆促动器的所述第一孔的其中一个孔或这两个孔在形状上设置成与所述轴的所述部分的所述非圆形截面相对应,使得所述促动器毂和所述杆促动器随着并响应于所述轴围绕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的旋转而旋转,同时所述轴仍能够在与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相一致的所述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促动器毂和所述杆促动器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有来自所述促动器毂或所述杆促动器的干扰。
19.一种用于将第一部件可释放地固定在第二部件上的压紧闩锁机构,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包括:
适于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外壳;
具有纵轴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所述轴被支撑着用于围绕所述纵轴线旋转并用于在与所述纵轴线相一致的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当所述压紧闩锁机构在闭锁状态和非闭锁状态之间操作时,所述轴在闭锁位置和非闭锁位置之间运动,所述轴具有带非圆形截面的部分;
定位在所述轴上的杆促动器,所述杆促动器响应于所述轴围绕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的旋转而旋转运动,所述轴能够在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杆促动器进行直线运动,所述杆促动器具有第一孔,以允许所述轴延伸穿过所述杆促动器,所述杆促动器具有定位在所述轴两侧的第二孔和第三孔;
促动器毂;
安装在所述轴上、且介于所述轴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外壳之间的卡爪;和
相对于所述外壳设于固定位置、且适合于连接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的促动器毂外壳,所述促动器毂装配在所述促动器毂外壳的内部,并且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其中,所述促动器毂外壳两侧具有开口,使得所述轴延伸穿过所述促动器毂外壳而不会有来自所述促动器毂外壳的干扰,所述促动器毂具有中心孔,其与所述杆促动器的所述第一孔对准,并允许所述轴延伸穿过所述促动器毂,所述轴能够在其纵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促动器毂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有来自所述促动器毂的干扰,所述促动器毂与所述杆促动器接合,使得所述促动器毂和所述杆促动器作为一个整体而旋转,
其中,所述促动器毂的所述中心孔和所述杆促动器的所述第一孔的其中一个孔或这两个孔在形状上设置成与所述轴的所述部分的所述非圆形截面相对应,使得所述促动器毂和所述杆促动器随着并响应于所述轴围绕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的旋转而旋转,同时所述轴仍能够在与所述轴的所述纵轴线相一致的所述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促动器毂和所述杆促动器进行直线运动,而不会有来自所述促动器毂或所述杆促动器的干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压紧闩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闩锁机构还包括:
通过与所述第二孔相接合的紧固件而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杆促动器上的第一杆,所述第一杆在其远离所述杆促动器的末端上支撑着第一滚子,响应于所述轴的旋转,所述第一杆导致所述第一滚子运动至与某一结构接合或脱离接合,所述结构固定在门框上或形成门框的一部分;和
通过与所述第三孔相接合的紧固件而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杆促动器上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在其远离所述杆促动器的末端上支撑着第二滚子,响应于所述轴的旋转,所述第二杆导致所述第二滚子运动至与某一结构接合或脱离接合,所述结构固定在门框上或形成门框的一部分,从而用于将所述门多点锁定在所述门框上。
CNB200580032552XA 2004-08-04 2005-08-04 压紧闩锁机构 Active CN1005265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911,817 US20060028027A1 (en) 2004-08-04 2004-08-04 Compression latch mechanism
US10/911,817 2004-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7453A CN101027453A (zh) 2007-08-29
CN100526585C true CN100526585C (zh) 2009-08-12

Family

ID=3575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2552XA Active CN100526585C (zh) 2004-08-04 2005-08-04 压紧闩锁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060028027A1 (zh)
EP (2) EP2664733B1 (zh)
KR (1) KR20070044484A (zh)
CN (1) CN100526585C (zh)
WO (1) WO200601773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28027A1 (en) * 2004-08-04 2006-02-09 Schlack Richard E Compression latch mechanism
US7526933B2 (en) * 2006-10-18 2009-05-05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Multipoint door lock
US7752877B2 (en) 2007-03-06 2010-07-13 Hanson International, Inc. Rotary actuation latch with disconnect feature
DE202007004435U1 (de) 2007-03-27 2008-08-14 Dirak Dieter Ramsauer Konstruktionselemente Gmbh & Co. Kg In einer Mulde arretierbar versenkbare Handhebelbetätigung
EP2204081A4 (en) * 2007-10-01 2013-10-30 Hoffman Enclosures Inc CONFIGURABLE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DE202007014082U1 (de) * 2007-10-09 2009-02-19 Dirak Dieter Ramsauer Konstruktionselemente Gmbh & Co. Kg Kompressionsverschluss
DE202008004058U1 (de) * 2008-03-25 2009-08-06 Mayer & Co. Griff
US8348357B2 (en) * 2009-07-12 2013-01-08 Matthew Briggs Drawer assembly locking mechanism
US20130127186A1 (en) * 2010-05-05 2013-05-23 David Martin Stuckey Coupling arrangement
CN102080481A (zh) * 2010-10-13 2011-06-01 吴江凯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锁
US9765549B2 (en) * 2011-09-23 2017-09-19 Architectural Builders Hardware Mfg., Inc. Universal latch handle
USD839087S1 (en) 2013-02-13 2019-01-29 Albert A. Dosch Trailer door holding device
US9890515B2 (en) 2013-09-27 2018-02-13 Harnischfeger Technologies, Inc. Dipper door and dipper door trip assembly
US10184268B2 (en) * 2016-02-23 2019-01-22 Fath, Inc. Security swing handle assembly
US10738513B2 (en) * 2016-12-09 2020-08-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Flush power slide door handle
JP7101192B2 (ja) * 2017-04-21 2022-07-14 ディラック ディーター ラムザウアー コンストルクチオンセレメンテ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さまざまな閉鎖要素のためのモジュール式閉鎖装置
USD945854S1 (en) * 2018-06-07 2022-03-15 Southco, Inc. Electronic latch assembly
WO2020062172A1 (zh) * 2018-09-29 2020-04-02 向德钊 一种锁具
EP3670327A1 (en) * 2018-12-19 2020-06-24 Bombardier Inc. Aircraft door handle assembly
CA3158427A1 (en) * 2021-05-05 2022-11-05 Assa Abloy Access And Egress Hardware Group, Inc. Door lock assembly
US20230107513A1 (en) * 2021-10-04 2023-04-06 C. R. Laurence Co, Inc. Vertical Latch Bolt
US20230265685A1 (en) * 2022-02-23 2023-08-24 Hansen International, Inc. Lockable roll-up door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43127A (en) * 1936-04-21 1939-01-10 Albert J Leonard Automobile door lock
US2317700A (en) * 1942-06-11 1943-04-27 Arthur S Thompson Door lock
US3402958A (en) * 1967-03-28 1968-09-24 Southco Door or panel fastener
US4556244A (en) * 1984-01-26 1985-12-03 Southco, Inc. Latch assembly having pull-up action
US4583775A (en) * 1984-05-16 1986-04-22 Southco, Inc. Latch assembly having pull-up action
US4693503A (en) * 1986-03-06 1987-09-15 Southco, Inc. Lever latch
US4706478A (en) * 1986-04-11 1987-11-17 The Eastern Company Rotary handle operated door lock
US4689976A (en) * 1986-06-16 1987-09-01 Tri/Mark Corporation Pop-up handle assembly
US4763935A (en) * 1987-03-25 1988-08-16 Southco, Inc. Door or panel fastener
US4893849A (en) * 1987-09-24 1990-01-16 Southco, Inc. Remote latching mechanism
US5267762A (en) * 1992-02-20 1993-12-07 Southco, Inc. Latch with connecting parts forming a seal
JPH06264656A (ja) * 1993-03-16 1994-09-20 Takigen Seizo Kk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JPH0717203Y2 (ja) * 1993-03-18 1995-04-19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平面ハンドル装置
JP2504714B2 (ja) * 1993-04-07 1996-06-05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引出し回転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US5409272A (en) * 1993-06-28 1995-04-25 Southco, Inc. Over-center latch assembly
US5526660A (en) * 1994-03-15 1996-06-18 Cleveland Hardware & Forging Multi-point t-handle latch assembly
DE29513978U1 (de) * 1995-08-31 1995-10-26 Chiang Ching Hua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Anschlußdose
DE29711741U1 (de) * 1997-07-04 1998-11-05 Ramsauer Dieter In eingeschwenktem Zustand sicherbare Schwenkhebelbetätigung für den Verschluß von Schaltschranktüren o.dgl.
US5938248A (en) * 1997-10-08 1999-08-17 Southco, Inc. Multi-point latching system
US5984383A (en) * 1997-10-17 1999-11-16 Cleveland Hardware And Forging Company Lockable slammable cam latch with handle key hole cover
DE29722000U1 (de) * 1997-12-15 1999-04-15 Ramsauer Dieter Schwenkhebelverschluß für die Tür, Seitenwand o.dgl. eines Schaltschrankes, einer Maschinenverkleidung oder ähnlichem, mit durch Vorhängeschloß und/oder Haken arretierbarem Schwenkhebel
US6086121A (en) * 1998-04-02 2000-07-11 Southco, Inc. Rod roller system for multi-point latch
US6174007B1 (en) * 1999-05-19 2001-01-16 Southco, Inc. Actuator assembly
JP2969119B1 (ja) * 1998-12-22 1999-11-02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引き出し回転操作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DE20006876U1 (de) * 2000-04-14 2001-08-23 Ramsauer Dieter Verschluß zur Montage in einem Durchbruch in einer dünnen Wand
US6668602B2 (en) * 2002-01-02 2003-12-30 S.P.E.P. Acquisition Corp. Flush mounted latch
US6971689B2 (en) * 2002-05-03 2005-12-06 Hartwell Corporation Flush handle assembly
US6953209B2 (en) * 2002-09-24 2005-10-11 Southco, Inc. Compression latch
DE20315488U1 (de) * 2003-10-08 2003-12-11 Chiang, Ching-Hua Schnappschloß,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Schrank
US20060028027A1 (en) 2004-08-04 2006-02-09 Schlack Richard E Compression latch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6017731A3 (en) 2006-09-08
US20070046038A1 (en) 2007-03-01
US20060028027A1 (en) 2006-02-09
EP1778938A4 (en) 2011-06-15
US7360802B2 (en) 2008-04-22
EP2664733A1 (en) 2013-11-20
WO2006017731A2 (en) 2006-02-16
EP1778938B1 (en) 2013-06-19
EP2664733B1 (en) 2016-03-16
KR20070044484A (ko) 2007-04-27
EP1778938A2 (en) 2007-05-02
CN101027453A (zh)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6585C (zh) 压紧闩锁机构
CA2210026C (en) Pick-resistant lock actuator
US7313937B2 (en) Latch
CA2604354A1 (en) Protective cover for a lock
US10081467B2 (en) Container with improved locking system
CA2227400A1 (en) Self-locking lock
SK4882001A3 (en) Window and/or door fitting
IL166713A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securing a class
CA2458045A1 (en) Reversible latch bolt
US11598122B2 (en) Door lock mechanism
WO2004102007A8 (en) Arrangement for guiding the deadlocking of a latch bolt in a door lock
US7261342B2 (en) Automatically locking window latch
CN109779391B (zh) 改进型双重锁紧锁扣
US6293130B1 (en) Swivelling lever control that can be padlocked for closing switchboard cabinet doors or the like
US6568032B1 (en) Screw-on hinge with blocked position
EP0792405B1 (en) Abutment swivel doorstop
CA2293685A1 (en) A locking device
JP2003049572A (ja) 鎌 錠
CN105089350A (zh) 用于门的门扇的锁闩锁以及安装方法
WO2018034617A1 (en) U-frame padlocks
US4684159A (en) Safety latch for doors and similar structures
KR200290676Y1 (ko) 옥외용케비넷을위한개폐장치
CA1293279C (en) Latch and lock assemblies with spring-biased pivot bolts
CA1293283C (en) Latch and lock assemblies with expansible latch elements
GB2053340A (en) An espagnolette lo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