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4078C - 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4078C
CN100524078C CNB2005800152145A CN200580015214A CN100524078C CN 100524078 C CN100524078 C CN 100524078C CN B2005800152145 A CNB2005800152145 A CN B2005800152145A CN 200580015214 A CN200580015214 A CN 200580015214A CN 100524078 C CN100524078 C CN 1005240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or element
cylinder
toner particle
layer thickness
electric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152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77222A (zh
Inventor
M·施洛伊泽纳
U·赫利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oduction Printing Germany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977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77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0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0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 G03G15/090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using magnetic brush with bias volt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14)的染色的方法和装置。将在一滚筒(16)的外表面上粘附的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移过一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在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时包含于双组分混合物中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到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上。产生一电场,其至少对双组分混合物的在滚子(16)的表面与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的部分产生作用。可借助于一控制装置控制电场强度,而使转移的色粉粒子在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产生一预设的层厚度。

Description

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将在一滚筒的外表面上粘附的包括带电荷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移过一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在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时包含于双组分混合物中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到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印刷机或复印机用于在一载体材料上产生彩色的图像。
背景技术
打印和复印系统中的显影剂站为了在一光导体上产生的电荷图的显影,亦即为了隐藏的印刷图像的显影采用图像显影方法,其中越过一空隙用色粉将电荷图染色。这样的方法例如由US 4 383 497是已知的。在这样的显影剂站中常常采用涂敷元件、特别是涂敷滚筒或连续传送带,以便调色材料移过待显影的电荷图。电荷图处在一光导体上,例如处在一带状光导体或一滚筒光导体上。通常调色材料是带电的并且静电粘附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这样的装置借助于一涂敷元件对一电荷图染色例如由公开文件US 5734955、WO 03/036393、US 6 285 837和US 2004/0002015是已知的。
此外,转到光导体上调色材料层的层厚度主要由于调色材料层在涂敷元件上的层厚度的波动不是恒定的。由于双组分混合物的参数的变化、特别由于色粉浓度、摩擦电荷和双组分混合物电阻的变化引起这样的波动。此外,印刷质量的波动由于电子照相过程的参数的变化特别取决于光导体的充电和放电。这样的短期的和长期的波动由于待产生的印刷图像的不同的染色影响产生的印刷图像的印刷质量。印刷质量的附加的波动由于各个印刷装置或各个印刷系统的机械的和电的装置调整是可能的,因此在生产的印刷制品的质量中也出现波动,其叠加在上述波动上并且还可加强这样的波动。
在其他的用于电荷图显影的方法中将电荷图不如以上所述经由一空隙而以与其向光导体的直接接触显影。为了形成直接接触,涂敷元件的表面接触光导体的待染色的表面。这样的方法同样由上述的US 4383 497是已知的。
在两种描述的可选择的显影方法中利用一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以便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色粉粒子层,色粉粒子静电粘附在该表面上。其中双组分混合物借助于一所谓磁性滚筒传送,在其内部固定设置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的各磁极径向定位,从而每一磁性元件的一磁极面向滚筒表面。在这些磁极的区域内通过磁场产生双组分混合物的聚集,因为铁磁性的载体粒子保在各磁性元件的区域内。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磁性滚筒的一部分表面导过显影剂站的一所谓混合物贮槽,由此仍粘附在滚筒表面上的双组分混合物被擦掉而吸附新的双组分混合物。可以借助于一刮粉刀限制在滚筒表面上吸附的双组分混合物的数量。在各磁极的区域内形成所谓磁刷,其中特别是一磁性元件相对于一具有磁性滚筒与涂敷元件之间最小的间距的位置固定设置,以便在那里产生一磁刷,其至少接触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通过在涂敷元件与磁性滚筒系统之间设置一所谓转移辅助电压可以促进色粉粒子从铁磁性的载体粒子中的分离和色粉粒子在涂敷滚筒上的吸附。
传统的电子照相的大功率印刷系统(每分钟≥150张DIN A4),例如本申请人的页流式印刷机,提供这样的可能性,即印刷品的基本色彩的强度可特别经由对比调整加以调整。通过这样的调整,基本色彩在少数的等级内变化。此时这对全部的基本的印刷质量参数具有影响,例如点直径、线条宽度、全面均质性和负像的与正像的符号的均衡性。为了达到一表面的可靠的染色,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具有色粉粒子重叠至少1.5层到更多的层的层厚度的电荷图显影,借此可以在一纸幅面上产生一无空隙的恒定的染色的色粉像(Tonerbild)。在1.5-3倍的色粉粒子直径的范围内的层厚度是常用的。通过这样大的层厚度达到色粉像的高程度的最大染色。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只有在高程度的最大染色时才能达到良好的印刷质量。
在已知的印刷机中在光导体上染色的区域的层厚度通过电子照相参数的改变达到,特别是提高电荷图在充电的与放电的区域之间的电位差和改变偏电压。然后用一双组分磁刷使电荷图显影,因此在较高的电位差下在光导体上产生一较厚的色粉层。但层厚度的这样的影响必然产生对其他的印刷质量参数的影响,例如点直径、线条宽度、全面均质性和负像的与正像的符号的均衡性。
此外已知双组分印刷系统,其根据在光导体上产生的调色材料层控制供给双组分混合物的色粉量。在本申请人的页流式印刷机类的印刷机中根据在光导体上产生的色粉层实现向显影剂站的双组分混合物的调色材料的供给。当低于一预设的调整介限时将所谓新鲜色粉从一贮存容器、特别从一中间存储器供给显影剂站。由此提高显影剂站中双组分混合物内的色粉浓度,因此提高双组分混合物内色粉粒子与载体粒子的比例并且在磁刷中包含更多的色粉粒子,其用于光导体的染色。但这样的调整主要用于将由于电荷图的染色从双组分混合物中排走的调色材料量重新供给该混合物并且达到产生的印刷图像的恒定的染色,用于电荷装置的显影的色粉量的灵活的调整由此是不可能的,因为通过调色材料的供给或不供给在印刷图像中的变化只在大量产生的印刷图像以后才变成有效的并因此只产生比较缓慢的调整可能性。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电荷图的染色强度的变化只在印刷质量的同时的变化时才可达到。这样例如在增加染色时对复制精确的线条的各个点的可靠的和工整的复制、光滑的边缘的产生和精确的屏面的保持以及均质的全面染色产生不利的影响。这样,虽然通过具有色粉粒子的大的层厚度的所谓浓的染色可达到待染色的表面的均质的染色,但形成过大的点并且不能保持精确的屏面,因此特别是线条不再具有精确的直的边缘。在浓的染色的情况下在点大小的精整装置中在少量染色的情况下反之形成过小的点。
由文献US4686934A1、JP4093965A、DE10137861A1、US4851872A1、US5734955A1、JP9211970A和US5030977A1已知在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中对电荷图进行染色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借其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在待染色的光导体的区域上产生一期望的预设的色粉粒子的层厚度并且确保印刷图像的高的质量。
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达到该目的,其在一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具有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本发明的有利的进一步构成说明于各从属权利要求中。
通过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按一预设的值调准或控制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由此可以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特别借助于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在其他的范围内调准待产生的印刷图像的光密度。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确保,即使在双组分混合物的特性改变时、特别在载体粒子老化时仍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具有保持相同的即一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产生一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滚筒,在其外表上粘附一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该装置还包括一涂敷元件,在其待染色的表面上可移过在滚筒表面上粘附的双组分混合物。
此外装置包括一用于产生一电场的装置,电场至少对双组分混合物的带电的色粉粒子的一部分施加一个力,该部分处在滚筒表面与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该装置包括用于改变电场强度的装置,以便调准通过转到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形成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此外设置一测量装置用以测定一实际值作为层厚度的尺寸。装置还包括用于测得的实际值与一通过预设的层厚度规定的额定值的比较的装置。用于改变电场强度的装置根据测得的实际值与额定值的偏差改变和/或调准电场强度。
通过一这样的装置可使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的层厚度精确地达到一预设的值。即使双组分混合物的混合物特性由于载体粒子的老化或色粉粒子的材料特性的改变而改变,借助于本发明的装置也可达到该预设的层厚度。因此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在长时期内达到一高的印刷质量。将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的层厚度精确地调准或控制到预设的值,此时由于额定值的改变也可以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层厚度。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方法用以调准在一载体材料的一侧面上待产生的色粉像的染色度,其中将一在筒滚的外表面上粘附的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移过一涂敷元件的一待染色的表面。在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时包含在双组分混合物内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被转到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借助于电场的可调的强度,该电场对在滚筒表面与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的双组分混合物的带电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施加一力,从而在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通过转移的色粉粒子产生的色粉粒子层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借助于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调准在载体材料的侧面上待产生的色粉像的染色度。
通过该本发明的方法可使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总是具有一恒定的预设的层厚度,此时借助于操纵装置可改变和预设印刷图像的染色度,染色度特别是由于待产生的印刷图像的亮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经由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进行调准,而经由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例如经由用于将调色材料从涂敷元件的表面向光导体的待染色的区域的转移的辅助电压的点大小和/或由光导体与一载体材料之间的转移辅助电压调准。如果采用一色粉像中间载体,则在光导体与该中间载体之间以及在中间载体与载体材料之间的转移辅助电压也可以调准和/或改变电子照相参数,由此可调准和/或改变印刷图像的染色度,即印刷图像的亮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简单而较精确地控制待产生的印刷图像的亮度,亦即可简单地调准在载体材料上待产生的印刷图像的染色度。通过恒定的层厚度还达到,为了改变在载体材料上将产生的色粉像的亮度总是可以从一恒定的预设的层厚度出发,因此独立于层厚度控制或层厚度调整并由此可简单地实现亮度的调准。由此避免产生的印刷图像的亮度的偏移。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一种装置,用以调准在一载体材料的一侧面上待产生的色粉像的染色度,该装置具有一滚筒,在其外表面粘附一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该装置还包括一涂敷元件,在其待染色的表面上可移过在滚筒表面上粘附的双组分混合物。该装置设有用于产生一具有可调的电场强度的电场的装置,其中电场至少对双组分混合物的带电的色粉粒子的一部分施加一个力,该部分处在滚筒表面与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通过一适当的电场强度的调准,在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通过转到该待染色的表面上的色粉粒子产生的色粉粒子层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此外装置包括用于调准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的装置以便调准在载体材料的侧面上待产生的色粉像的染色度。
通过一这样的装置可与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的层厚度无关地改变和调准待产生的色粉像或待产生的印刷图像的染色度。由此独立于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调准在涂敷元件的表面上待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因此为了调准染色度或亮度只须按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在改变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时因此可以从一恒定的预设的层厚度出发。由此可以以高的精度调准亮度或染色度。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特别是双组分混合物的载体粒子的老化现象对在载体材料上产生的色粉像/印刷图像的染色度或亮度并不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对印刷机或复印机的一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其中将在一滚筒的外表面上粘附的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移过一涂敷元件的一待染色的表面。在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时将包含在双组分混合物内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到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产生一电场,其至少对双组分混合物的带电的色粉粒子的一部分施加一力,该部分处在滚筒表面与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
通过该本发明的方法达到,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可在其他的范围内调准产生的印刷图像的光密度,而不影响印刷质量的其他的特性,特别是不影响各个点的点直径、线条粗细、边缘光滑、均质的全面染色以及屏面复制(Rasterabbildung)。此外通过设置一涂敷元件可使一已在光导体的表面上产生的色粉粒子层不再受载体粒子的损坏。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特别是在涂敷元件上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的连续的调整是可能的并且通过所谓贫化效应排除印刷图像损害。层厚度的改变不依赖于其他的印刷参数,而特别这样达到,即使基本上只取决于调准的电场强度。由此在待染色的印刷图像的染色独立变化时达到一恒定的印刷质量,因此达到明显较少的色粉消耗并从而在获得较高的印刷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印刷费用。特别通过本发明的方法不必隐藏的电荷图的所谓超量涂色(
Figure C200580015214D0012141534QIETU
)来实现,以便确保即使在大面积时也可靠的染色。
此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达到,可以不依赖于转到光导体上的调色材料在光导体上借助于涂敷元件产生的层厚度,调准电子照相过程的其他的参数、特别是在光导体的充电的与放电的区域之间的电位差和在涂敷元件与光导体之间的电位差。通过滚筒与涂敷元件之间的电位差的改变可以很迅速地改变层厚度。此外,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使电子照相过程稳定并可达到产生的印刷图像的高质量。此外提高双组分混合物的使用寿命,因为染色度的提高不必定导致色粉粒子在双组分混合物内的分量增加。借助于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增强电场强度补偿长期变化着的混合物参数,例如混合物电阻,因此扩大载体粒子的使用期限并降低消耗材料的费用。
也可以有利地实现层厚度的控制,其中借助于一传感器装置检测在光导体或一接着的载体材料上印刷图像的一染色的区域的染色并且依赖于所检测的染色度调准电场的强度。可选择或附加地在印刷机或复印机中可将通过传感器装置检测的染色度用于基本色彩的自动调准。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一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滚筒,在其外表面上粘附一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该装置还包括一涂敷元件,在滚筒表面上粘附的双组分混合物可移过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产生一电场的装置,其至少作用到双组分混合物的一部分上,该部分处在滚筒表面与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其中电场在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时将在双组分混合物内存在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转到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一控制装置控制电场的强度,使得转移到待染色的表面上的色粉粒子产生一预设的层厚度。
通过一这样的本发明的装置达到,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的电子照相参数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调准一在光导体上待涂敷的调色材料层的层厚度。这样,在一电荷图的待染色的区域上产生的色粉层和层厚度基本上不依赖于在光导体的待染色的与不待染色的区域之间的电位差。通过转移电压的控制载体粒子也可以经过较长的时期应用于双组分混合物中,因为另外通过电场强度的改变达到一要求的在涂敷元件上产生的色粉层的层厚度。通过该装置可以很迅速和灵活地改变在涂敷元件上产生的色粉层的层厚度。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涉及一种印刷机或复印机,用于在一载体材料上产生彩色的印刷图像,其具有至少两个显影剂站。第一显影剂站包括第一颜色的带电的色粉粒子和第二显影剂站包括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带电的色粉粒子。在每一显影剂站中设置一涂敷元件,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在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分别产生一由包含在相应的显影剂站中的色粉粒子构成的、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
一这样的印刷机或复印机可以按简单的方式或方法产生高质量的印刷图像,因为特别在彩色印刷中为了产生混合色相应的分色的色粉量对于混合色的色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相应的显影剂站中设置的涂敷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具有一确定的层厚度,与在相应的显影剂站中包含的载体粒子的老化程度无关。因此特别在具有多个显影剂站的印刷机中,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工步可以使用具有处于不同的老化状态的载体粒子的显影剂站,此时在这些显影剂站中通过在相应的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恒定的预设的层厚度还达到一高的印刷质量。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一种印刷机或复印机,用于在一载体材料上产生彩色的印刷图像,其具有至少两个显影剂站。第一显影剂站包括第一颜色的带电的色粉粒子和第二显影剂站包括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带电的色粉粒子。每一显影剂站包括一本发明的按照上述方面之一所述的装置。
通过一这样的印刷机或复印机在相应的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恒定的预设的层厚度,因此在彩色印刷中即使重叠印刷多个色粉像时也达到优质的印刷图像。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各优选的实施形式,其借助特定的术语描述。但应该指出,并不拟由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为对所示的装置和/或描述的方法的这样的变更和其他的修改以及本发明的这样的其他的应用,如其在这里所表明的,被相关的专业人士看作通用的目前的或将来的专业知识。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即:
图1一装置,用于借助于一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式所述的涂敷滚筒对一带状光导体进行染色;以及
图2一装置,用于借助于一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式所述的涂敷滚筒对一带状光导体进行染色。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一显影剂装置10,用于对一包含在一带状光导体12上的电荷图进行显影。沿箭头P1的方向以基本上保持相同的速度驱动带状光导体12。显影剂装置10包括一涂敷滚筒14、一磁性滚筒16和一混合轮18。混合轮18的下部位于显影剂装置10的所谓混合物贮槽内,在其中包含一包括色粉粒子和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色粉粒子是带电的并且粘附到铁磁性的载体粒子上。载体粒子基本上用于借助于磁性滚筒16传送色粉粒子。
在磁性滚筒16的内部固定设置三个磁性元件22、24、26。各磁性元件是永久磁铁,特别是天然磁铁,它们在滚筒16的内部沿滚筒的全长延伸。通过磁性元件22、24、26的各磁极的纵轴线径向定位,同时磁性元件22和26的南极向滚筒表面那边定位,而磁性元件24的北极向滚筒表面那边定位。未示出磁性元件22、24、26的逆极。在磁性元件22、24、26的区域内在磁性滚筒16的表面上形成所谓磁刷,借助于此磁刷在这些区域内形成包括色粉粒子和载体粒子的凸出的堆积物。铁磁性的载体粒子连同在其上粘附的色粉粒子通过该磁性元件22、24、26的磁场固定于各磁性元件的区域内并且沿磁场的场力线定向,因此产生凸出的刷形状。
沿箭头P2的方向驱动混合轮18,因此彻底混合处于混合物贮槽20中的色粉粒子和载体粒子,此时通过在彻底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给色粉粒子摩擦电式充电。包括色粉粒子和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被一直甩到或旋到磁性滚筒16上,因此双组分混合物的一部分撞在磁性滚筒16的表面上并且特别通过磁性元件22和24的磁场固定在磁性滚筒16的表面上。通过磁性滚筒16沿箭头P3的方向的运动在磁性滚筒16的表面上输送包括色粉粒子和载体粒子的混合物。通过一刮粉刀28限制双组分混合物处在磁性滚筒16的表面的层的层厚度。
磁性滚筒16包括一金属套筒30,该金属套筒30涂覆具有一适当的粗糙度的陶瓷层并且具有良好粘附特性以便输送双组分混合物。金属套筒30连接于直流电源DC1的第一电位。直流电源DC1是可连续调整的,此时借助于控制装置调整直流电源DC1的电压。
涂敷滚筒14包括一金属套筒32,该金属套筒32连接于直流电源DC1的第二电位。因此在涂敷滚筒14的金属套筒32与磁性滚筒16的金属套筒30之间产生一电场,此时电场在涂敷滚筒14与磁性滚筒16之间最小间距的位置处是最强的。涂敷滚筒14与磁性滚筒16之间的电场导致粘附在载体粒子上的色粉粒子脱离载体粒子并吸附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从双组分混合物中分离出的并吸附到涂敷滚筒14的色粉粒子的数量此时取决于第一电位与第二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亦即取决于通过直流电源DC1产生的电压。
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吸附的色粉粒子静电粘附在该表面上。因此通过在电源DC1上调准的电压可以按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调准在涂敷滚筒14上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在区域34内一电荷图即一隐藏的印刷图像处在带状光导体12上。带状光导体12沿箭头P1的方向运动,其中同时沿箭头P4的方向驱动涂敷滚筒14。带状光导体12的圆周速度和涂敷滚筒14的圆周速度基本上是相同的,从而在带状光导体12与涂敷滚筒14之一的翻印位置36的区域内不发生速度差。
电荷图34的待染色的区域在翻印区域36内用调色材料染色,此时基本上全部处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的、对置于待染色的区域的调色材料层被转到带状光导体上。因此在带状光导体12的区域38内一色粉像处在带状光导体上,该色粉像基本上符合待产生的印刷图像。在涂敷滚筒14上在区域40内留下一色粉像,其符合在区域38内的印刷图像的负像。借助于刮粉刀42将仍处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的调色材料从该表面上刮掉。刮掉的调色材料落回混合物贮槽中并由此再次供给电子照相过程。
借助于刮粉刀42在可能仍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在区域内存在的调色材料从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去掉,调色材料层正是从所述区域转到带状光导体上。为了去掉在涂敷滚筒14上残留的调色材料和为了净化磁性滚筒14的表面可以附加地或代替刮粉刀42设置其他的净化装置,如其特别由国际专利申请WO 03/036393 A2中已知的。在该专利申请中包含的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本描述的参考。此外在该申请中详细描述了磁性滚筒16的结构。该公开内容也在此引入作为本描述的参考。
在翻印区域36内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与带状光导体的表面之间设置一空隙,从而用调色材料越过一空隙实现在区域34内包含的电荷图的显影。带状光导体12包括一导电层44,其连接于第二直流电源DC2的第二电位。直流电源DC2的第一电位连接于直流电源DC1的第二电位并从而连接于涂敷滚筒14的金属套筒32。因此借助于直流电源DC2在导电层44与金属套筒32之间产生一电场,因此至少促进色粉粒子从涂敷滚筒14向带状光导体12的待染色的区域34上的翻印。优选直流电源DC2也是可连续调整的,从而可以在大范围内控制金属套筒32与导电层44之间的电场的强度。
图2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式的显影装置10。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标记。不同于图1的实施形式的是,在实施形式2中一固定的包括两个电极板50、52的对电极48设置在涂敷滚筒14的内部。在涂敷滚筒14与磁性滚筒16之间最小间距的区域46内面对滚筒16设置电极板50。包括电极板50、52的对电极48以如按照图1的第一实施形式同样的方式连接于直流电源DC1的第二电位和直流电源DC2的第一电位。因此在按图2的实施形式中也将一塑料滚筒用作为涂敷滚筒14,其不包括金属套筒32。
在按图2的实施形式中在由直流电源DC1产生的直流电压上叠加一交流电压,其借助于交流电源AC1产生。由交流电源AC1产生的交流电压值优选借助于一控制装置是可连续调整的。由交流电源AC1产生的交流电压特别用于使在载体粒子上粘附的色粉粒子特别在区域46内脱离载体粒子,因此借助于直流电源DC1产生的直流电压将分离的色粉粒子拉向涂敷滚筒14的表面并且静电粘附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
以同样的方式一由一交流电源AC2产生的交流电压叠加在由直流电源DC2产生的直流电压上。借助于由交流电源AC2产生的电压将色粉粒子从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分离。代替图2中所示的实施形式,涂敷滚筒可以具有一类似于图1的金属套筒的金属套筒,其用作为电极。第二电极板52在涂敷滚筒14的内部朝着翻印区域36位置固定地设置。
在其他的实施形式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交流电源AC1或AC2。
在所述实施形式中载体粒子具有约50μm的直径并且在图1和2中表示为圆圈。色粉粒子具有约7μm的直径并且在图1和2中表示为点。不仅在图1的实施形式中而且在图2的实施形式中通过直流电压DC1的改变可以控制在涂敷滚筒14上产生的层厚度。
如果接着测定在涂敷滚筒14上、在带状光导体12和一接着的载体材料上,例如连续的输送带或待印刷的载体材料,产生的调色粒子层的层厚度,则可以将这些测得的层厚度与一额定值相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由直流电源DC1产生的直流电压的高低,因此调整层厚度。可选择或附加地,可以测定在涂敷滚筒14上、带状光导体12或一接着的载体材料上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染色度并且与一额定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源DC1,以便使涂敷滚筒14待产生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适应额定值。在这方面可以采用一光传感器、一电容传感器和/或一激光三角测量传感器作为传感器。
在装入一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中时优选由一适当的壳体包围显影装置10。
按照图1和2的包括涂敷滚筒14的显影剂站10借助于双组分磁刷在涂敷滚筒14上产生一色粉粒子层,其静电粘附在涂敷滚筒上。由直流电压DC1产生的作用到色粉粒子上的电场的力矢量指向涂敷滚筒14的方向。经由涂敷滚筒14与带状光导体12之间的空隙在带状光导体的待显影的区域内,亦即在待染色的区域内,使整个的色粉粒子层从涂敷滚筒14上转到带状光导体12上。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在该区域内只留下一很少的残余物,残余物是不变的,与在涂敷滚筒14上吸附的色粉层无关。
在待染色的区域38内在带状光导体12上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因此不依赖于转移辅助电压DC1。直流电源DC1和DC2的电场的强度优选是可连续调整的,因此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层厚度调整。
如上所述,存在的电子照相过程的过程波动通过层厚度的调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给予补偿,因为借助于直流电源DC1可以简单而迅速地改变层厚度。首先借助于一适当的传感器装置测定优选在带状光导体上的印刷品染色作为实际染色。在该测得的实际染色与一预定染色之间有偏差时借助于一调整电路改变由电源DC1产生的直流电压,直到接着测得的实际染色符合额定染色为止。
如果例如测得的实际染色少于额定染色,则提高直流电源的电压,因此增加在涂敷滚筒14的表面上沉积的并从而在带状光导体12上显影的色粉量并且接近额定染色。但如果测得的实际染色多于额定染色,则相应地降低直流电源DC1的电压。由此可以迅速而灵活地对过程波动作出反应,其通过在说明书开始所述的调色材料在显影剂装置10内的额外输送的调整是不可能的。
由于载体粒子的老化而改变的双组分混合物的混合物参数虽然影响色粉在载体粒子上的吸附,但这通过所述的层厚度或染色的调整加以调整,从而以保持相同的质量实现待显影的电荷图的保持相同的染色。由此在电子照相过程中也可以在印刷机的显影剂装置10内较长期地利用载体粒子,因此可以降低费用。
虽然在各附图中和以上描述中表明和详细描述了各优选的实施例,但这应该被看作是纯示例性的并且本申请并不限于如此。应该指出,只示出和描述了各优选的实施例并且目前和将来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和修改均拟予以保护。
附图标记清单
10               显影剂装置
12               带状光导体
14               涂敷滚筒
16               磁性滚筒
18               混合轮
20               混合物贮槽
22、24、26       磁性元件
28、42           刮粉刀
30、32           金属套筒
34               电荷图区域
36               翻印区域
38               色粉像区域
40               印刷图像(负像)
44               带电层
46               转移区域
48               对电极(Gegenelektrode)
50、52           电极板
P1,P2,P3,P4   方向箭头

Claims (16)

1.用于在一涂敷元件的表面上和在一光导体的待染色的区域上产生一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的方法,
其中将在一滚筒(16)的外表面上粘附的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
在双组分混合物移过时包含在双组分混合物内的色粉粒子的至少一部分被转到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上,
产生一第一直流电场(DC1),其至少对双组分混合物的带电的色粉粒子的一部分施加一个力,该部分处在滚筒(16)的表面与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
改变所述第一直流电场的强度以便调整通过转移到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上的色粉粒子形成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
连续调整一在涂敷元件(14)和光导体(12)之间的第二直流电场(DC2),以用于将色粉粒子从涂敷元件(14)翻印到光导体(12)的待染色的区域(34)上,
借助于一测量装置测定一实际值作为层厚度的尺寸,其中借助于该测量装置测定一借助于涂敷元件(14)在一光导体的表面上染色的色粉像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层厚度作为实际值,
将测得的实际值与一通过预设的层厚度规定的额定值相比较,
并且其中根据测得的实际值与额定值的偏差调整和/或改变第一直流电场的强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电容层厚度传感器、一光学层厚度传感器或一检测被染色的色粉像的光密度的传感器测定实际值。
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改变第一直流电场(DC1)和第二直流电场(DC2)的强度以便连续改变层厚度。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移过滚筒(16)的表面,滚筒(16)的转向优选等同于涂敷元件(14)的输送方向,并且滚筒(16)和涂敷元件(14)的圆周速度基本上是相同的。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滚筒(16)的内部位置固定地设置至少一个磁性元件(22、24、26),磁性元件的磁场对载体粒子这样产生作用,即,使在滚筒(16)的表面上形成一双组分混合物的凸出的堆积物、特别是形成一磁刷。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涂敷元件(14)与滚筒(16)之间的最小间距的位置处设置磁性元件(22、24、26),并且磁性元件(22、24、26)的磁极(N,S)的轴线在径向上朝向滚筒(16)定位。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于一传感器装置检测在光导体(12)上的层厚度,其中通过传感器装置检测通过色粉粒子形成的层的层厚度和/或染色度。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测得的层厚度与一额定值相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结果调准第一直流电场和/或第二直流电场的强度。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一直流电场(DC1)的强度作为调整量,其中优选通过在滚筒(16)的表面与涂敷元件(14)的表面之间的电位差或所建立的电压的改变来调准第一直流电场。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滚筒(16)包括一金属套筒(32),该金属套筒基本上沿滚筒(16)的全长延伸,其中层(32)用作为电极,优选滚筒(16)的基体为一金属套(32)。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涂敷元件(14)包括一导电层(30),该导电层在一平行于涂敷元件(14)的表面的平面内延伸并且用作为电极。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涂敷元件(14)内和/或滚筒(16)内位置固定地设置各电极,它们是相互对置设置的。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混合滚筒(18),借此混合滚筒均匀地彻底混合包含在双组分混合物内的载体粒子和色粉粒子并且借此混合滚筒预处理双组分混合物。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预处理过的双组分混合物供给滚筒(16),其中借助于一定量刮粉刀(28)限制在滚筒表面产生的双组分混合物层的厚度。
15.用于在一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的装置,包括:
一滚筒(16),在其外表面上粘附一包括带电的色粉粒子和铁磁性的载体粒子的双组分混合物;
一涂敷元件(14),在该涂覆元件的待染色的表面上可移过在滚筒(16)的表面上粘附的双组分混合物;
用于在滚筒(16)的表面与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之间形成一直流的第一直流电场(DC1)的装置,该第一直流电场对双组分混合物的带电的色粉粒子施加一个力;
用于连续改变第一直流电场的强度的装置,以便调整通过转到涂敷元件(14)的待染色的表面上的色粉粒子形成的色粉粒子层的层厚度;
一测量装置,用以测定一实际值作为层厚度的尺寸,其中该测量装置测定一借助于涂敷元件(14)在一光导体的表面上染色的色粉像的至少一个区域的层厚度作为实际值;
用于在涂敷元件(14)的表面和一光导体(12)之间形成一直流的第二直流电场(DC2)的装置,其中第二直流电场对涂敷元件(14)的表面上的色粉粒子层的色粉粒子施加一个力,并且该第二直流电场能够连续地调节;
用于将测得的实际值与一通过预设的层厚度规定的额定值的比较的装置,
其中所述用于改变电场强度的装置根据测得的实际值与额定值的偏差调整和/或改变电场的强度。
16.用于在一载体材料上产生彩色印刷图像的印刷机或复印机,
具有至少两个显影剂站,
其中第一显影剂站包括第一颜色的带电的色粉粒子和第二显影剂站包括与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的带电的色粉粒子,
并且其中每一显影剂站包括一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在一涂敷元件的表面上产生一具有一预设的层厚度的色粉粒子层的装置。
CNB2005800152145A 2004-05-14 2005-05-09 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24047.7 2004-05-14
DE102004024047A DE102004024047A1 (de) 2004-05-14 2004-05-14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färben eines Applikatorelements eines elektrofotografischen Druckers oder Kopier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77222A CN1977222A (zh) 2007-06-06
CN100524078C true CN100524078C (zh) 2009-08-05

Family

ID=34969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52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078C (zh) 2004-05-14 2005-05-09 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01409B2 (zh)
EP (1) EP1747501B1 (zh)
JP (1) JP2007537473A (zh)
CN (1) CN100524078C (zh)
CA (1) CA2566360A1 (zh)
DE (2) DE102004024047A1 (zh)
WO (1) WO200511173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10275A1 (de) 2007-03-02 2008-09-04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Drucken und Kopieren von Tonerbildern auf ein Trägermaterial mit Reduktion der Belichtung bei ausgewählten Bildelementen
DE102007019311A1 (de) * 2007-04-24 2008-11-06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r mit Tonerteilchen versehenen Trägeroberfläche
US8472159B2 (en) * 2008-09-02 2013-06-25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to charge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using carbon nanotubes or other nanostructures
DE102016107772B3 (de) * 2016-04-27 2017-05-11 Océ Holding B.V.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eines Tonerbildes von einem Transferelement auf einen Aufzeichnungsträger
US10795281B2 (en) 2017-08-24 2020-10-06 Hp Indigo B.V. Compensating voltage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printing devi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934A (en) * 1984-10-29 1987-08-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US4851872A (en) * 1986-05-15 1989-07-25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with developer sleeve facilitating developer supply adjustment by bristle height regulating member
US5030977A (en) * 1990-02-15 1991-07-09 Acuprint, Inc. Printed image magnetic signal leve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734955A (en) * 1996-01-11 1998-03-31 Xerox Corpor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DE10137861A1 (de) * 2001-08-02 2003-02-27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Druckers oder Kopierer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Tonermarkenbandes sowie eines nach dem Triangulationsprinzip arbeitenden Reflexsensors
CN1480797A (zh) * 2002-06-19 2004-03-10 ������������ʽ���� 图像形成方法
JP4093965B2 (ja) * 2002-02-06 2008-06-04 インフィネオン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メモリセルを製作す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0862A (en) 1979-09-11 1981-04-17 Canon Inc Developing device
JPS58203468A (ja) * 1982-05-21 1983-11-26 Hitachi Metals Ltd 乾式リ−ダ−プリンタ−
JPH0493965A (ja) * 1990-08-07 1992-03-2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H09211970A (ja) * 1996-02-07 1997-08-15 Hitachi Ltd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カラー電子写真装置
JP2000029255A (ja) * 1998-07-10 2000-01-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50276A (ja) * 1999-03-04 2000-09-14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6285837B1 (en) * 2000-09-25 2001-09-04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evelopment gap width in a xerographic development system using an AC field
DE10225182A1 (de) * 2001-06-13 2003-01-23 Kyocera Corp Bildgebungsvorrichtung
DE10152892A1 (de) * 2001-10-26 2003-05-08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Trägerelementen in Druckern oder Kopierern unter Anwendung von Magnetfeldern
US6868240B2 (en) * 2002-03-15 2005-03-15 Kyocer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veloping in hybrid developing apparatus
JP2004054036A (ja) * 2002-07-22 2004-02-19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934A (en) * 1984-10-29 1987-08-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eveloping device
US4851872A (en) * 1986-05-15 1989-07-25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with developer sleeve facilitating developer supply adjustment by bristle height regulating member
US5030977A (en) * 1990-02-15 1991-07-09 Acuprint, Inc. Printed image magnetic signal level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734955A (en) * 1996-01-11 1998-03-31 Xerox Corpor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DE10137861A1 (de) * 2001-08-02 2003-02-27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Druckers oder Kopierers unter Verwendung eines Tonermarkenbandes sowie eines nach dem Triangulationsprinzip arbeitenden Reflexsensors
JP4093965B2 (ja) * 2002-02-06 2008-06-04 インフィネオン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メモリセルを製作する方法
CN1480797A (zh) * 2002-06-19 2004-03-10 ������������ʽ���� 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47501B1 (de) 2011-04-20
CA2566360A1 (en) 2005-11-24
WO2005111735A3 (de) 2006-01-05
WO2005111735A2 (de) 2005-11-24
US8401409B2 (en) 2013-03-19
US20120039620A1 (en) 2012-02-16
DE502005011282D1 (de) 2011-06-01
DE102004024047A1 (de) 2005-12-08
JP2007537473A (ja) 2007-12-20
CN1977222A (zh) 2007-06-06
EP1747501A2 (de) 200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5628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non-uniformity compensation using intentional periodic variation
WO2007028089A1 (en) Electrographic developer mix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US5839022A (en) Filter for reducing the effect of noise in TC control
US5754918A (en) Electrostatic control with compensation for coupling effects
CN100524078C (zh) 用于对电子照相的印刷机或复印机的涂敷元件进行染色的方法和装置
US5950040A (en)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evelopability of a xerographic imaging device
JP2007121940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37573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228661A1 (e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20101223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方法と装置
US20080025739A1 (en) Environmental controls for operation of an electrostatographic developer unit having multiple magnetic brush rolls
US8145078B2 (en) Toner concentration system control with state estimators and state feedback methods
US8463146B2 (en) Resonant-frequency measurement of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density
US6965746B2 (en) Hybri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ment with toner induction charged via AC induced conductivity
US6941084B2 (en) Compensating optical measurements of toner concentration for toner impaction
US8358942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toner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US7933540B2 (en) Trimming system for stabilizing image quality for high performance magnetic brush development
US20120027432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flow rate measurement
JP20060649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051759A1 (en) Determining developer toner concentration i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US8442407B2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to control the tribo-electric charge of a toner material associated with a printing development system
US5600409A (en) Optimal toner concentration sensing system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er
US8295722B2 (en) Xerographic developer
US20120027430A1 (en) Measuring developer density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system
US20120107022A1 (en) Controlling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er entering toning z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17

Address after: German poing

Patentee after: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poing

Patentee before: OCE Printing Systems GmbH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