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9870C -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9870C
CN100519870C CNB2004800102404A CN200480010240A CN100519870C CN 100519870 C CN100519870 C CN 100519870C CN B2004800102404 A CNB2004800102404 A CN B2004800102404A CN 200480010240 A CN200480010240 A CN 200480010240A CN 100519870 C CN100519870 C CN 1005198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pattern
knitted fabric
narrowing
row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102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80952A (zh
Inventor
寺井公一
西田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780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80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98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98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例如喇叭裙等,利用由在纵行方向连续的细长的针织物的部分构成的拼片,设计使拼片在多个线圈横列方向上连续的针织物。当设计扩展到多个拼片上的花纹时,相对合并拼片的针织物的外形图像而设计花纹,并把设计分割成拼片。把花纹分配到拼片上时,检查花纹内是否存在收针线圈横列,如果存在收针线圈横列,则在收针线圈横列的上侧使花纹的左右边界向针织物中央侧位移从针织物的中央等的收针线圈的数。

Description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横机用的针织物的设计,特别涉及使扩展到多个拼片或身片以及袖子等的花纹的设计变得容易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对于用横机编织的针织物的设计进行公开。针织物的设计在计算机上进行,作为图像而输入针织物的外形,并通过色码等输入各线圈的种类等。在收针或放针或压针(伏せ目)等定型繁杂的处理,存储子程序并从库中调出子程序而使用。并且这样生成的设计数据能够自动地变换为横机中使用的编织数据。
但是有如喇叭裙(图14)或降落伞花纹的针织套衫等一样编织宽度逐渐变化的针织物。这样的针织物的设计以拼片作为单位进行(图15),拼片是在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细长的假想的针织物,在线圈横列方向上连接多个拼片的部分成为针织物而设计。并且收针(通过重叠线圈减去线圈横列上的线圈)或放针在拼片和拼片的边界进行。图15的设计图像中包括从下侧到上侧通过收针逐渐地减少宽度的针织物块和其两侧的细带状的针织物块。
使用拼片等的设计中,很容易设计收纳在一个拼片内的花纹。但是设计扩展到多个拼片上的花纹时,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通过花纹内时,设计极其困难。这样的例子如图1所示。图中4至8是针织物的针织物块,10是针织物的中心线。并且在图1的上下把针织物分割成拼片而表示,在中央表示合并针织物块4至8的合并图像2。对于拼片的定义说明的话,在随着收针线圈12的针织物块4、6、8等上添加其左右没有收针线圈的长方形状的针织物块5、7的部分即为一个拼片。例如针织物块4、5是针织物的最左侧的拼片。虽然在图1的上侧将拼片分割成针织物块而表示,但是根据习惯将这种表示称作用拼片来表示。其中14是收针线圈横列。
输入花纹16即进行描绘时,相对图1中段的合并图像2输入的话方便一些。相对个别的拼片想象花纹16怎样被分配,而以拼片单位分别输入花纹16会很困难。输入花纹16后在把花纹16分配到各个拼片上的阶段中会出现问题。使各个拼片在纵向上连续而分割合并图像2,并根据合并图像2上的输入位置把花纹16分布(与分配同义)到各个拼片上时,花纹16变形而成为如图1的下段一样。并且图1下段的2线圈和4线圈是收针线圈横列14上的在线圈横列14的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数。看起来是花纹16只向针织物的外侧位移该线圈数,即在收针线圈横列14的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数。其中与图1有关的说明并不是公知的。
专利文献1:特许第2631946号公报(USP5,557,52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扩展到多个拼片上的设计、扩展到袖子和身片上的设计、以及环绕花纹上的设计等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编织设计方法,将针织物分割为多个片段而进行设计,其特征在于,
对扩展到多个片段的花纹在合并该多个片段的图像上进行设计,使其向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下扩展,之后,
求出在所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
使收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的部分相对线圈横列下侧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位移所述收针线圈数的量,或者,
使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的部分相对线圈横列下侧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外侧位移放针线圈数的量,由此分配到多个片段上。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片段是多个拼片、或者身片和袖子。
作为位移的具体例,例如相对花纹的左右边界分别求出所述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不均等的线圈数,并且使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的左右边界,分别相对下侧的边界相对地位移求出的不均等的线圈数的量。
位移和分配的顺序,例如使上侧的花纹的左右边界相对下侧的边界位移求出的不均等的线圈数的量,然后将花纹分配到多个片段上。
位移优选的是,将所述花纹假想地分配到多个片段后,使花纹的各片段部分向所述方向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线圈数的量,
并通过该位移,除去分配到没有线圈的假想的纵行上的花纹的数据,或者通过该位移,在出现没有分配花纹的数据的纵行时,分配周围部分的花纹的数据。
优选的是,将在花纹下端的高度位置上已经因收针而没有线圈的区域作为禁止计算区域,并将在比花纹的下端高的位置上将因收针而使线圈消失的区域作为收针区域进行注册,并且跳过该禁止计算区域而分配花纹的数据,并删除分配到所述收针区域上的花纹的数据。这样一来,在逐渐减少编织宽度而进行收针时能够简单地决定要删除花纹的哪个数据,并且能防止花纹集中到左右方向而被删除,能够使被删除的花纹均等地分散在花纹内。
特别优选的是,在整个针织物上把花纹分解为多个层,对每个层进行处理并且使层间相对移动自如。其中虽然优选针织物是如实施例一样的无缝制衣物的筒状针织物,但是也可以只是前身片等针织物。通过利用层能够防止在上下方向上较大的花纹由于收针而明显变形的情况。另外通过层之间的相对移动或对每个层的修正能够减少收针的影响。
优选的是,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图像上,使从花纹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向上侧延伸的线和针织物端部之间的花纹的数据作为补偿用的数据而向编织宽度内位移。随着使片段逐渐变细,并随着整个针织物的编织宽度逐渐减少而使花纹向编织宽度的中心侧位移时,在编织宽度的端部附近出现没有花纹的区域。对此,使补偿用的数据向编织宽度内位移能够在针织物的端部附近填补花纹。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针织物是筒状的针织物,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图像上,使所述补偿用的数据的外侧数据转绕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由此能够进行跨越针织物的端部而扩展的设计。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针织物是筒状的针织物,由作为环绕花纹单元的基本花纹的基点位置、该基点位置附近的筒状针织物一圈的量的线圈数、和基本花纹的线圈数决定基本花纹的排列。
本发明的编织设计装置,包括图像输入装置、用于将通过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针织物的设计图像分割为多个片段的装置、用于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合并图像和分割为多个片段的图像之间变换该设计图像的装置、和根据得到的设计图像变换为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下的装置:
用于对在所述合并图像上输入的针织物的花纹扩展到多个片段上,并且扩展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装置、
用于求出在所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的装置、和
用于使收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部分相对线圈横列下侧的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位移所述收针线圈数的量,或者使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部分相对线圈横列下侧的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外侧位移放针线圈数的量,从而分配到多个片段上的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片段是多个拼片、或者身片和袖子。
另外优选的是,设置有如下的装置:用于将所述花纹假想地分配到多个片段上的装置、和用于使花纹的各片段的部分向所述方向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线圈数的量,并且通过该位移除去分配到没有线圈的假想的纵行上的花纹的数据,或者通过该位移在出现没有分配花纹的数据的纵行时分配周围部分的花纹的数据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编织设计程序中,包括将针织物的设计图像分割为多个片段的命令、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合并图像和分割为多个片段的图像之间变换该设计图像的命令、和将得到的设计图像变换为编织数据的命令,其中,设有如下的命令:
用于对在所述合并图像上的针织物的花纹扩展到多个片段上,并且扩展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情况进行检测的命令、
用于求出在所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的命令、和
用于使收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部分相对线圈横列下侧的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位移所述收针线圈数的量,或者使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部分相对线圈横列下侧的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外侧位移放针线圈数的量,从而分配到多个片段上的命令。与编织设计方法和编织设计装置相关的记载也直接适用于编织设计程序。
在实施例中,虽然从针织物的下侧向上侧进行花纹的修正等处理,但是也可以在输入花纹后从上侧向下侧进行处理。收针的情况下,从下向上处理时在收针线圈的上部例如消除一个纵行,在设计上为通过收针线圈消除的假想的纵行。另外通过放针线圈从下向上处理时在放针线圈的上部生成追加的例如一个纵行。但是从上向下处理时,收针线圈如放针线圈一样动作。虽然位移虽然是使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侧部分相对下侧移动,但是也可以固定上侧部分而使下侧位移。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编织设计方法或装置、程序中,由于能够在合并片段的图像上设计扩展到多个片段上的花纹,因而花纹的设计容易。另外把合并的图像分割成片段时能够把花纹恰当地分配到各片段上。因此,消除了在喇叭裙或降落伞花纹的针织套衫等上只能设计收容在一个拼片内的花纹的限制,或者使跨越身片和袖子双方的花纹的设计变得容易。
通过花纹的位移对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进行修正时,例如使上侧或下侧中一方的左右边界对应不均等的收针或放针的线圈数进行位移时,特别是在由于位移而使花纹被缩小的情况下,应将位移的左右边界的共同部分作为花纹的区域。另外该处理例如应在合并的设计图像分割为多个片段之前进行。
在此,位移优选的是,把花纹假想地分配到多个分段后,使花纹的各片段部分位移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线圈数的量,并且通过位移除去分配到没有线圈的假想的纵行上的花纹的数据,或者通过该位移,在生成没有分配花纹的数据的纵行时分配周围部分的花纹的数据。这样能够使花纹位移以比较接近在合并图像上设计的图像(image)。
使用禁止计算区域和收针区域时能够容易地决定删除花纹的哪个数据,并且能够防止数据集中到左右方向上而被删除。
设计在高度方向上大范围地扩展的花纹时,由收针线圈的修正引起的变形在花纹的上部很明显。因而使用以花纹的片段等为单位的层进行设计,并且在高度方向上宽度小的层内利用花纹的变形小的特点,减少花纹的变形。另外通过层的相对移动保持整个花纹的图像并避免花纹的重要部分被删除。
通过伴随收针线圈的修正,在编织宽度的端部上生成没有花纹的区域。因此,通过补偿来填补该区域,并通过把其外侧的转绕区域的花纹分配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而能够进行跨越编织宽度的端部而扩展到相反侧的针织物的设计。
在环绕花纹或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的设计中,例如通过相对上下两列的花纹而分别在上下层上进行处理,能够减少上侧的环绕花纹的变形,并且能够进行环绕花纹之间相对移动等。另外能够进行一方为环绕花纹另一方为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等的设计。通过补偿和转绕的处理使编织宽度的端部的处理变得容易,通过补偿来填补由反滑动修正所移动的花纹,使补偿区域外侧的花纹转绕至相反侧的针织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使用拼片的设计(现有例)中的设计上的问题的图。
图2是表示通过实施例的编织设计方法使用拼片而设计喇叭裙等的过程中,在设计扩展到多个拼片上的花纹时向拼片分配花纹的方法的图。
图3是实施例的编织设计装置的方块图。
图4是表示使用实施例中的拼片的设计中的修正算法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使数据向实施例中的合并多个拼片的外形数据进行滑动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中的解除滑动而合并的外形数据返回到拼片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中的把花纹映射到拼片上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编织设计方法中向拼片分配花纹的图。
图9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求出收针线圈横列的位置和收针的个数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求出花纹的左右边缘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求出花纹的各针织物块的移动数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花纹的修正算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在跨越袖子和身片的花纹上适用第一实施例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喇叭裙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图14的喇叭裙的拼片的设计图像的图。
图16是最佳实施例的编织设计装置的方块图。
图17是示意地表示最佳实施例中的反滑动修正的图。
图18是通过多个使拼片滑动且合并后的图像示意地表示最佳实施例中的反滑动修正的图。
图19是示意地表示最佳实施例中的环绕花纹的处理的图。
图20是示意地表示在最佳实施例中的对用反滑动修正收针的线圈使用模板进行变更的处理的图。
图21是示意地表示最佳实施例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联的图。
图22是表示最佳实施例的反滑动修正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最佳实施例的环绕花纹的生成算法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最佳实施例的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的生成算法的流程图。
图25是用于最佳实施例的编织设计程序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
在图2至图13表示实施例及其变形。针织物的设计使用与图1相同的标号来说明,标号2至16在图1以及各实施例均通用。图2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编织设计方法的概要。在针织物的合并图像2上,输入嵌花或提花或者组织等的花纹16,花纹16位于针织物的中心线10的例如左侧。另外虽然图中未表示,但是针织物的种类优选为容易得到立体轮廓的无缝制的筒状针织物。花纹16扩展到三个针织物块4、5、6上,并且收针线圈横列14通过花纹16,从中心线10看时花纹16的右侧具有两个收针线圈12a、12b,并且花纹16的内部还具有两个收针线圈12c、12d。因而线圈横列14上侧的部分上,在针织物块6上的线圈横列14的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个数为2线圈,在针织物块5上的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个数为3线圈,在针织物块4上的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的个数为4线圈。
如图2的上段所示,在合并图像2上描绘花纹16时,把合并图像2分割到各个针织物块4~8,并随之把花纹16假想地分配到各个针织物块4~6上。其中进行假想是因为,实际上可以在每个针织物块4~6的图像数据上分配花纹16的块A~C,或者也可以把花纹16的块A~C分配到针织物块4~6的数据上而存储到缓冲器等中。如上所述,在图2中段的时刻,花纹16和针织物的针织物块4~6之间的分配关系并不确定。另外根据编织设计的原则,在本实施例中针织物的数据按照从下侧到上侧的顺序进行处理。
由于花纹16中收针线圈横列14下侧的针织物块D的部分不受到收针线圈横列的影响,因而没有必要进行修正(位移)。与之相对地,针织物块A由于收针线圈12a、12b而在上下只有2线圈的收针线圈的线圈数不均等,因而使针织物块A向针织物的中央侧(在这里为右侧)位移2线圈的量。针织物块B的部分受到3个收针线圈12a、12b、12c的影响,收针线圈的个数为上限3线圈不均等。因而使针织物块B向针织物的中央位移3线圈。
由针织物块B右侧的2纵行构成的针织物块B-1可以通过针织物块A的右位移而配置在针织物块6上生成的区域上。针织物块B-2的部分向右位移3线圈时,会在收针线圈12c的上部的假想的纵行上重叠。其中在本说明书中假想的纵行意味着通过收针线圈消除的纵行。因此删除针织物块B-2的数据。针织物块C受到收针线圈12a~12d的影响,在上下的收针线圈为4线圈不均等。因而使针织物块C右位移4线圈。其中3纵行的量的针织物块C-1能够收容到针织物块B存在的针织物的针织物块5中。由针织物块C的最左侧的纵行构成的针织物块C-2,通过4线圈的位移而在收针线圈12d上的假想的纵行上重叠,作为数据而被删除。其结果,得到图2的最下侧段的设计。其中位移的线圈数只要与在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收针线圈的线圈数大致相等即可。
在以上说明中,针织物块A~C的位移以收针线圈横列14的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的个数的概念进行了说明。虽然针织物块A的位移用该概念说明时最简单,但是针织物块B、C的位移也可以进行其他说明。针织物块A对应收针线圈12a、12b而右位移2线圈的量,即2纵行的量。为了填补由此出现的空区域而使针织物块B右位移。因而删除位移至收针线圈12c上的假想的纵行的针织物块B-2的数据。针织物块C的数据向针织物块B原占据的纵行右位移。由此删除位移至假想的纵行上的针织物块C-2的数据。
其中,虽然将收针线圈12c、12d上的纵行作为假想的纵行而删除假想的向纵行位移的数据,但是假想的纵行的解释也可以是其他。例如在图2的最下段,可以把纵行17看作对应收针线圈12c的假想的纵行,由此删除针织物块C-1的最左侧的纵行的数据。或者在图2的最下段也可以把纵行18看作假想的纵行。
图3表示实施例的编织设计装置30的构成。31是手控输入装置,通过输入笔或鼠标、轨迹球等输入针织物的外形或花纹等的数据。32是进行显示,利用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针织物的设计图像等。33是打印机,用于输出针织物的设计图像等,扫描器34读取针织物的外形或颜色、提花等的数据。磁盘驱动器35驱动磁光盘、软磁盘或硬盘等,进行针织物的设计数据或编织设计程序的输入输出。局域网(LAN)接口36,通过未图示的局域网进行针织物的设计数据的输入输出,或者用于输入输出把设计数据变换至横机等的织机的编织数据后的数据。
处理器40除了进行一般的图像的输入输出等处理外,还进行利用拼片而设计的针织物或扩展到袖子以及身片双方的针织物的特有的处理。滑动处理部41合并多个拼片、或多个针织物块等而形成合并图像2。反滑动处理部42把合并图像2分割成多个拼片或多个针织物块。拼片处理部43,在对于利用喇叭裙或降落伞花纹的针织套衫等的拼片而设计的针织物进行设计时,把针织物的外形分割成拼片或针织物块。
收针/放针处理部44,对每个规定的线圈横列数,或者相对手控输入装置31等指定的位置而插入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如图1、图2所示的收针线圈横列14,在如上所述插入的收针线圈横列的例子中,原则上在各拼片的两侧上存在收针线圈12、12,而在长方形状的针织物的针织物块5、7上则不存在收针线圈。修正部45跨越拼片,并且相对扩展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花纹,对应收针或放针使花纹部分向针织物的中央侧位移,或者向针织物的两个外侧位移。图像存储器50存储无缝制衣物的设计数据等的图像,缓冲器51存储中间的数据,通用存储器52存储通用的数据,自动变换部53把无缝制衣物等的设计数据变换成可在横机进行编织的编织数据。
图4至图7表示实施例的算法。图4表示算法的概要,在针织物的中心线的例如左侧具有花纹,并处理该花纹。当中心线的右侧具有花纹时,修正花纹时只要进行左位移即可,而不是右位移。并且起始时把设计数据分割到多个拼片即多个针织物块上。
对分割到拼片或针织物块等上的图像和参数进行备份。在实施例中用色码指定设计数据,例如作为参数,有相对针织物块和针织物块之间没有线圈的区域的例外色等。滑动对每个针织物块分割的图像而形成合并图像。然后在合并图像上描绘适当的花纹,加载备份的图像和参数,分割合并图像,并返回到原的针织物块。并且把所描绘的花纹分配到各针织物块上,此时使花纹的各部分向左右方向位移。
图5表示通过滑动进行的变形处理的概要。指定滑动的对象区域、滑动的方向,并注册用于表示无线圈区域的例外色。有例外色的部分,作为编织数据成为例如针织物块和针织物块之间空隙的区域。接着确保用于存储处理结果的行缓冲区的区域,将滑动区域的底端坐标代入变量y,即将滑动区域的上下方向作为y方向,左右方向作为x方向而把滑动区域的最下侧的y坐标代入变量y。
在行缓冲区上,滑动前的原图像的y坐标复制滑动区域的量的y的数据。接着从缓冲器读出的像素的编号Rn的初始值设定为0,写入行缓冲区的像素的编号Wn的初始值设定为0。从滑动而进行填补的方向的端部向逆向读取第Rn个的像素的数据,并检查所读取的像素是否是滑动对象色,换言之,检查是不是例外色,如果是滑动对象色,读出的数据从行缓冲区的滑动方向的最端部向逆向写入第Wn个。进行写入时变量Wn加1。接着变量Rn加1,并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直至Rn达到滑动区域的宽度以上,当结束滑动区域的量的处理时,从行缓冲区的Wn的位置(图5中为左侧)的剩余量归零,并使y坐标增加1。反复以上循环,直至y坐标达到滑动区域的顶端坐标(y的值最大),由此结束滑动变形。
在图5的右侧最上列示意地表示使两个针织物块滑动1线圈横列的量的例子。第一针织物块的针织物块大小为2线圈,在设计数据上例如宽度为2像素,并在第一针织物块和第二针织物块之间具有3像素的量的例外色的区域。第二针织物块的宽度为3像素的量。首先除去最右侧的例外色的像素而把第一针织物块的最初的像素复制到行缓冲区的最右侧。复制后的像素的个数即Wn的值增加1。这样处理第一针织物块和第二针织物块时,第一针织物块和第二针织物块的间隙被填补,并且变量Wn的最终值成为5。另外已经备份原的针织物块的位置、针织物块之间的例外色的像素个数等。
图6表示把合并图像分割到各个针织物块的图像的处理。确保用于存储处理结果的区域宽度的量的行缓冲区的区域,并且行缓冲区清零,y方向的滑动区域的底端坐标作为y值而代入。
以每1线圈横列的量,从备份的参数和图像检索滑动对象的针织物块的总数N、距各针织物块滑动方向的边缘的距离以及针织物块的大小,并如图6右侧的针织物块目录一样进行注册。取得返回滑动图像的方向的边缘的坐标x。接着使变量Rn的值为N-1,取得该针织物块的大小,从合并图像复制从边缘至该针织物块的大小的量的图像,复制到行缓冲区中。复制位置从边缘坐标x开始,为针织物块宽度的量的区域。
在边缘坐标x的值上加上处理过的针织物块的大小的值,并且变量Rn减去1。Rn为负数时取得下一个针织物块的信息。继续进行这些处理,结束全部针织物块的处理时,y坐标增加1而反复进行处理直至达到顶端坐标。并且每结束1行的量的处理时,把行缓冲区的图像写入到图像存储器中。因此,在合并图像上输入了花纹的编织数据,分割到各个针织物块而写入到图像存储器中。
图7表示图6以后的处理,在图7中使花纹的针织物块位移。确保用于存储处理结果的区域宽度的量的行缓冲区的区域,该宽度为从针织物的中央至左右各端部的宽度,或者一个花纹的最大宽度。将确保的行缓冲区的区域清零,并把花纹的底端坐标代入到y中。
对于各个线圈横列,利用备份的参数和备份的图像求出作为滑动对象的针织物块的总数N。并且对于各针织物块,求出距滑动方向的边缘的距离与大小。图2的情况下,例如在收针线圈横列14的上侧,对于针织物块A,收针线圈数为2线圈,对于针织物块C,收针线圈数为4线圈,并用这些数确定位移长度。取得边缘坐标x,并且变量Rn的初始值归零,变量copy narrow的初始值归零。
取得1针织物块的量的数据,从取得针织物块的大小的图像除去copy narrow的量而复制到行缓冲区的备份图像相当位置+narTow的位置上,并在针织物的中央方向上只位移坐标narrow的量。在图2的针织物块A的情况下,narrow的值为2。下一个针织物块,在图2的情况下,例如读取针织物块B的数据而把2线圈的不足量图像复制到由针织物块A的位移而产生的位置上。接着把narrow的值输入到变量copy narrow中,并且变量x的值增加取得针织物块的大小的量,变量Rn加1而转移到下一个针织物块的处理中。取得下一个针织物块的数据,例如在图2的针织物块B的情况下,由于在针织物块A的处理中已经向针织物块A侧位移了2线圈的量,因而该部分作为copy narrow的量而除去,由此取得剩余的1线圈的量的数据。该一个线圈复制到备份图像的相当位置+narrow的坐标上时,narrow的值在针织物块B中为3线圈,成为收针线圈12c上侧的假想的纵行,因而针织物块B-2的数据被清除。接着把narrow的值3代入copy narrow的新的值中,并改变边缘坐标x,处理下一个针织物块。这些处理进行至滑动区域的顶端坐标时,结束花纹的处理。
在图8至图12中表示第二实施例。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比较,进行与收针有关的修正后的花纹,在视觉上接近以合并图像输入的花纹。
图8表示第二实施例中处理的概要,与图1、图2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意义,并与图1或图2相同地进行花纹16的输入。20是花纹16中比收针线圈横列14靠下侧部分的边界线。21考虑到收针线圈12a、12b的两个线圈,而将花纹16中位于线圈横列14上侧的部分向右移动两个线圈后的边界线。22是考虑到收针线圈12a~12b,而将花纹16中位于线圈横列14上侧的部分向右移动四个线圈后的边界线。边界线21、22的共同部分为针织物块23。另外比线圈横列14更靠下侧的部分为针织物块24。
在合并图像分割到针织物块之前修正花纹16。该结果表示在图8的中段上,针织物块24保持不变,针织物块23的左右边界线成为边界线21、22。从这里解除滑动时得到图8的下段的图像,针织物块23的最上部的设计稍微变形这一点与最初的实施例相比是不优选的。
与最初的实施例相同地,进行分割到针织物块的图像的合并(滑动)和从合并图像向针织物块分割(反滑动)等。图9表示求出收针线圈横列的数及其y坐标的处理。预备表示收针线圈横列的总数的变量、收针线圈横列的目录,并把它们初始化,求出存在花纹的范围的y方向上的顶端坐标和底端坐标,从而确保滑动区域的宽度的量的行缓冲区的区域。接着对于y坐标,从底端坐标向上侧逐个线圈地进行位移,并反复进行处理至顶端坐标。由于在底端坐标和顶端坐标之间,针织物块的边缘位置不同,因而检测收针线圈横列,把其y坐标注册到线圈横列目录中,并且收针线圈横列的数加1。其中一个收针线圈横列的收针线圈的总数为拼片个数×2。因而如果知道是哪个拼片,就能知道从针织物的中央到那里进行了几个线圈的收针。
图10表示求出花纹的左右边缘的处理。该处理中的输出是存在边缘的针织物块的编号。检索作为收针线圈横列Ydel的滑动对象的针织物块的总数N、距各针织物块的滑动方向上的边缘的距离以及针织物块的大小,并列出清单。并且求出收针线圈横列Ydel中的花纹左右的边缘的位置。接着从最初的针织物块开始求出针织物块两端的坐标,花纹的左边缘夹在针织物块两端之间时,视为该针织物块上存在左边缘而储存存在左边缘的针织物块编号。并且右边缘夹在针织物块两端之间时,视为该针织物块上存在右边缘而存储存在右边缘的针织物块编号。如此从滑动方向的边缘即从针织物的中央侧开始,向针织物的端侧的边缘逐个针织物块地转移处理,求出存在花纹的左右边缘的针织物块的编号。
从图10的连接部A起转移到图11的处理,并对于花纹的各针织物块求出移动数。在收针线圈横列中,收针线圈横列与其1线圈横列上侧的线圈横列之间的各针织物块的像素数目的差作为变量dnum,并把从滑动方向边缘的针织物块依次增加该量的变量作为变量delnum。然后把该变量对应每个针织物块进行存储,并对于全部针织物块求出变量delnum。
从图11的连接部B起转移到图12的处理,检查花纹在收针线圈横列和其1线圈横列上侧的线圈横列上是否连续。当花纹连续时,即存在跨越收针线圈横列上下的花纹时,确保工作缓冲区域并初始化,从边缘右针织物块(edge right block)的目录取得变量delnum并作为右收针数delnum right。识别滑动图像中的处理对象花纹,在比收针线圈横列Ydel靠上的线圈横列(Ydel+1以上的线圈横列)上把处理对象花纹的图像位移右收针数的量而复制到工作缓冲区域上。接着例如将工作缓冲区域中的处理对象花纹的图像返回到滑动图像。由此滑动图像中的处理对象花纹在比收针线圈横列靠上的线圈横列中右位移右收针数的量。接着从边缘左针织物块(edge left block)的目录取得左收针数并作为变量delnum left。然后把收针线圈横列上的线圈横列的线圈横列编号Ydel+1代入变量y。以下相对比收针线圈横列靠上的各线圈横列,只位移左收针数和右收针数的差的量而直至花纹的左侧边缘的y坐标大于花纹的顶端坐标的y坐标的图像,其左边缘的附近被清除。一个花纹内存在多个收针线圈横列时,对于每个新的收针线圈横列返回到图12的最初的步骤即可。
返回到图8,以上处理,通过在收针线圈横列14的上侧把表示花纹的图像的右侧的边缘右位移右收针数的两个线圈,而能够把图像(花纹)右位移2线圈的量,并且能够清除在收针线圈横列的上侧位移左收针数和右收针数之差的2线圈的图像的左边缘的附近。虽然位移和清除处理的对象是收针线圈横列上侧的图像,但是为简便起见,在该段落中省略对象为收针线圈横列的上侧的解释。作为与上述处理类似的处理,在收针线圈横列的上侧也可以把图像左侧的边缘只右位移左收针数的量而使图像右位移,接着清除只位移左收针数和右收针数之差的图像的右边缘的附近。或者也可以在收针线圈横列的上侧使图像右位移左侧边缘的左收针数的量,并且使图像只右位移右侧边缘的右收针数的量,而利用这些AND图像。
上述三个处理,在花纹为单色情况下得到同一结果,但是花纹的内部具有花样的情况下,根据删除花纹的哪个部分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最初的处理中,在收针线圈横列的上侧删除花纹内左侧边缘附近的花样;在第二处理中删除右侧边缘附近的花样;在第三处理中例如删除花纹内的中央附近的花样。优选使用者自由选择上述三个处理。
实施例还适用于涉及袖子和身片双方的花纹的设计。这样的例子如图13所示,60是身片,61是袖子,身片60、袖子61的线圈横列方向均为附图的左右方向。62是在合并图像输入的花纹,其中身片上的花纹的针织物块63没有必要修正。把身片60看作针织物中心侧的拼片,而把袖子61看作其外侧的拼片时,能够进行与实施例1、2相同的处理,袖子61上的花纹如针织物块64一样进行修正。
虽然实施例中对于收针线圈横列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放针线圈横列也相同。此时使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侧的花纹的各针织物块向针织物的外侧位移在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下不均等的放针线圈数的量即可。另外对于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新的纵行,复制花纹内的左右的纵行的数据等即可。或者使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侧的花纹的左右边界分别向左侧位移在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下不均等的放针线圈数的量即可。
最佳实施例
图16至图25表示最佳实施例,与图2至图13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意义,图2至图13的各实施例中的说明,只要不特别限定,就也适合图16至图24的最佳实施例(以下简称最佳实施例)。P1~P3、S1~S3等的位置或区域的标号,即使实际位置或区域不同,但是只要是同一种类的位置或区域就使用同一标号。
在最佳实施例中,
(1)对于反滑动修正,把随着收针线圈删除花纹的部分、或者随着放针线圈追加花纹的部分尽量均等地分配到花纹内,防止花纹的一部分集中删除,或者花纹在花纹的一部分上集中插补。另外虽然以下在拼片上进行收针而非放针,但是在进行放针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实施。
(2)另外由于反滑动修正而在编织宽度的端部上产生没有花纹的区域。通过使其外侧的花纹向编织宽度的中央移动而补偿该区域。补偿区域的外侧也有花纹时,将外侧的针织物转至相反侧的针织物上,例如与前身片相对的后身片上。由此使针织物的端部附近的设计变得容易。并且在编织宽度的端部上也使花纹的设计变得容易,并且使跨越端部而扩展到相反侧的针织物的设计容易。
(3)在花纹的设计上引入层。用使用拼片的设计方式设计大花纹时,由于在花纹的上部和下部的收针线圈数很大不同,因而花纹会明显变形。对此,把花纹以片段(part)等单位分解成多个层(layer)而进行设计时,能够抑制片段的变形。并且还使片段之间的相对移动容易,因而作为整体设计大花纹时也使花纹的变形少,使大花纹的设计变得容易。
(4)使环绕花纹、正反的针织物(前后的针织物)上的相同位置存在花纹的设计等变得容易。通过上述补偿或转绕使针织物的端部(边缘)上的处理变得容易,并通过使用层,例如能够调整上下的环绕花纹的相对位置,或者能够通过上侧的环绕花纹的反滑动修正使变形减少。
在图16中,70是新的编织设计装置,72是修正部,在合并拼片的状态下将设计的花纹分配到拼片时,对应收针线圈删除花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处理补偿、转绕等,其中补偿是使外观上编织宽度的外部所具有的花纹向编织宽度内移动,绕转是将通过补偿而移动的区域的外侧的区域的花纹转绕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另外根据要求设置用于存储模板等与花纹的删除有关的规则的装置,以避免设计上重要的位置被删除。这种情况下删除其周围的位置。另外判断哪个位置是设计上重要的,哪个位置是不重要的规则即是模板。74是层处理部,用于进行层的生成及其处理,把层的数据适当地存储到图像存储器50等中。层本身是公知的,允许相对针织物的相同线圈,相对每个层具有不同的数据,并确定数据时,叠加多个层的数据并按照规定的规则确定层之间的优先级,从而确定设计。
76是环绕花纹生成部,以层单位使花纹在针织物的正反环绕;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生成部78,通过有镜像翻转或无镜像翻转将一方的针织物的花纹复制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间距表80用于存储作为环绕花纹或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的基本单元的基本花纹的排列个数和排列间距等。从排列间距除去基本花纹的左右方向的线圈数得到基本花纹和基本花纹之间的间隔,使排列间距尽量均等,在基本花纹和基本花纹之间的间隔(间隙)不均等时,将间隙不均等的部分分割在规定的不显眼的位置上,例如在后身片的中央部或前后身片的边界部,或者袖子上在袖子内侧与身片相对的部分等。该位置的分割例如按照缺省规则进行,但是每次使用者都可以进行变更。在环绕花纹或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等中,基本花纹的基点在设计上很重要,对于多个基本花纹以什么间距怎样排列,由于只指定基本花纹的基点时很难进行图像化,因而使基点自由变更。返回处理部82用于存储设计装置70中的处理的经过等,并由此返回处理直至使用者指定的状态。
在图17表示反滑动而分解成各个拼片的状态下的设计,在中心表示从编织宽度的中心至针织物的一端侧(附图的左侧),另一端侧至针织物端部之间未表示。另外对于其他设计,在图18表示滑动而合并的状态下的设计。层上的花纹下端的高度位置为P1时,随着收针线圈,在该高度位置上已经没有线圈的区域为禁止计算区域S1。在高度位置P1的上部,通过收针线圈生成的没有线圈的区域为收针区域D1。在高度位置P1成为编织宽度的两端的位置为端部位置P2、P3。边界线L1是从端部位置P2、P3向上延伸的线,比边界线L1靠近针织物(内侧)的区域为补偿区域S2,针织物的相反侧(外侧)的区域为转绕区域S3。
随着收针线圈进行修正时,例如将花纹的数据分割在各拼片上而进行反滑动,并左右连接在花纹内具有上下不均等的收针线圈的位置,检测收针线圈横列L2。计算从编织宽度中心线至收针线圈横列L2的上下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数,并在收针线圈横列L2的上侧使花纹向编织宽度的中央部只位移计算得到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数。到此为止与图2至图13的各实施例相同。使花纹向编织宽度的中央部附近位移时,跳过禁止计算区域S1但不跳过具有拼片的部分和收针区域D1而进行计算(分配构成花纹的线圈),并进行位移。删除分配到收针区域D1上的部分的花纹。如图17所示,花纹内上下具有3个收针线圈横列L2时,在花纹的最上部,3线圈量的花纹集中删除。层中的高度方向的花纹的大小是能够包括1个收针线圈横列L2的程度时,集中删除的花纹的大小是一个线圈的大小,花纹在1个纵列中被逐个线圈地删除,并且线圈很少在左右方向上被连续地删除,因而可以使随着收针线圈的花纹的变形减少。
例如图18所示,存在大的花纹84(点划线的范围)。把这个整体作为一个层而处理时,通过修正使花纹缩小至附图的实线的范围(带阴影),在花纹的上部变形明显。与此相对,把花纹以片段等单位例如分割成两个层85、86时,修正后的花纹(附图的实线范围中带有阴影)变形少。另外以片段单位等分解成多个层时,通过层之间的相对移动能够使收针线圈的修正对设计的影响减小。特别是即使花纹的重要部分由于修正而被删除,但是能够使层位移而留下重要的部分。因而能够在拼片上容易地设计大的花纹。
如图18的左上部分,存在上下带状的修正前的图案87。对其进行修正时,成为修正后的设计88。由此在针织物的端部上生成没有花纹的区域(图案87内没有阴影的区域)。如果从补偿区域S2将花纹移动至此,则能够直至编织宽度的端部进行花纹设计。补偿区域S2比线L1更靠向针织物,并且是编织宽度的外侧区域。在图18的右上部分,补偿区域S2的外侧也有设计,并且其成为转绕区域S3。转绕区域S3的数据相对线L1折回而适用于相反侧的针织物,当相反侧的针织物的相应位置上已经存在花纹时,由使用者判断哪个为优先,或者遵从删除转绕区域S3的数据等的缺省规则。
图19示意地表示上下两个环绕花纹90、91的图案,并把它们分别设计在不同的层上。附图中的P4是环绕花纹的基点,此时环绕方向例如为图19中的右旋方向,并且基本花纹92的左右方向的线圈数例如为n。基本花纹92形成大致正方形的花纹(点划线)时,通过反滑动修正,设计为如实线所示进行变形,基点P4可自由变更直至设计确定,层的相对位置也可自由变更直至设计的确定。在环绕花纹90的情况下,在环绕花纹90的下端,前后的针织物的总线圈数为N时,
N÷n=m  余r
m是基本花纹92的最大排列个数,r是剩余的线圈数,r/m是最大排列数中的基本花纹和基本花纹之间的平均间隔,当r/m不是整数时,在后身片的中央部、前后身片的边界等改变基本花纹之间的间隙而进行调整。在基点P4和n上加上基本花纹之间的间隙,将所得到的结果(下一个基本花纹的开始位置)的目录作为间距表。
图20表示使用模板的例子,在模板中存储例如不删除花纹的顶点等规则。在图20的上侧,如图7所示求出收针位置时,在花纹的顶点出现收针线圈94。模板存储与收针线圈的位置等有关的规则,并利用设计数据等检查所求出的收针线圈的位置是花纹的哪个部分。图20的上侧的花纹的右上角的收针线圈94与存储到模板中的规则相反。模板存储收针线圈的位置等与规则相反时的处理,此时在花纹内相邻的纵行进行收针,并且原的收针线圈(在这里是收针线圈94)在花纹的顶点由一个线圈构成时,确定新的收针线圈的位置以使在花纹上剩余由一个线圈构成的顶点。所以例如删除顶点94旁边的线圈而改变修正位置,由此剩下设计的重要部分。
图21表示最佳实施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用拼片而设计的问题点在于,由于产生收针线圈而从滑动图像的图案发生变形。与此相对,进行图17等的反滑动修正,此时使用禁止计算区域S1,以使收针线圈在花纹内尽量均等地分布。另外为了防止花纹的重要部分被删除而使用模板。
设计在高度方向上大范围地扩展的花纹时,在花纹的上部由反滑动修正引起的变形很明显。因而使用把花纹的片段等作为单位的层的设计,并且在高度方向的宽度小的层内,利用花纹的变形小的特点而减少花纹的变形。另外通过层的相对移动保持整个花纹的图像并避免花纹的重要部分被删除。
由于反滑动修正而在编织宽度的端部上出现没有花纹的区域。因此,通过补偿来填补该区域,并通过把该外侧的转绕区域的花纹分配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能够进行越过编织宽度的端部而扩展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的设计。
在环绕花纹或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的设计中,例如通过相对上下两列的花纹分别在上下的层上进行处理,能够减少上侧的环绕花纹的变形,并且能够进行环绕花纹之间相对移动等。另外通过分别在上下的层中进行处理,能够进行一方为环绕花纹另一方为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等的设计。通过补偿和转绕的处理使编织宽度的端部的处理变得容易,通过补偿来填补由反滑动修正而移动的花纹,使补偿区域外侧的花纹转绕至相反侧的针织物上。
图22表示反滑动修正的算法。处理在每个层上进行,检测层中花纹的下端的高度位置P1,在高度位置P1上已经没有花纹的区域(其下侧已经成为收针线圈的对象的区域)作为禁止计算区域S1而注册其左右方向的范围。另外在高度位置P1的上部,由于收针线圈横列而使线圈消失的区域作为收针区域D1而注册。并且图22至图24的说明使用图17至图19的标号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中,在拼片的反滑动处理同时,使花纹一起移动,并使花纹进行反滑动而分配到拼片上,接着使收针线圈横列L2上侧的花纹向编织宽度的中心方向移动从编织宽度的中心在收针线圈横列L2的上下的非对称的收针线圈的量。此时禁止计算区域S1不计数移动的线圈数,并且删除包含移动终点的收针区域D1的部分的花纹的数据。
在变形例中,拼片反滑动时不移动花纹,而在反滑动图像上,即在带有禁止计算区域S1、收针区域D1的拼片单位上的针织物外形的图像上分配花纹的数据。其中针织物外形的数据中例如具有反滑动图像和滑动图像两种,这些是最基本的数据。花纹的数据的分配从编织宽度的中心向左右进行,在禁止计算区域上不分配花纹的层的数据(花纹的数据),而删除向收针区域D1分配的花纹的数据。实施例和变形例是把相同的处理改变执行顺序而表现的例子。
与上述不同地,求出滑动图像的高度位置P1上的编织宽度的端部P2、P3,由此在上侧使线L1延伸,将编织宽度的端部和线L1之间作为补偿区域S2,如果在线L1外侧存在花纹,则分配到转绕区域S3而包含。
结束全部的层的处理后,或者结束一个层的量的处理后,把处理结果通过反滑动图像和滑动图像两者等向使用者显示,使用者承认则进入下一个处理,当进行变更时,返回至使用者指定的步骤。因此,能够进行层之间的相对移动、要删除的线圈的手动等的变更等。
图23表示环绕花纹的处理。指定环绕花纹的基点P4,把花纹下端的位置上的针织物一圈的量的线圈数(前后针织物的总线圈数)以基本花纹的线圈数的线圈数进行分割,并把配置的基本花纹的个数和排列间距以及基点P4的位置存储到间隔表中。排列间距,可以因从基点P4计数的基本花纹而不同,间距不均等的部分以缺省分配到后身片的中央或编织宽度的端部(前后身片的边界)等,并且使用者能够对分配间距不均等的部分的位置进行改变。
在前身片等的前针织物上设计或调用基本花纹92,并指定基点P4而生成间距表。接着生成相对该环绕花纹的后针织物用的层,基本花纹根据间距表环绕前后的针织物而展开。由使用者输入基点的变更、排列个数的变更等的修正时,返回到与之对应的步骤而进行修正。另外在间距表上起始时以可排列的最大值存储排列个数(基本花纹的个数),因而使用者能够修改排列个数。同样使用者也可以修改排列间距等。另外不能修改时执行反滑动修正而结束一个层的量的环绕花纹的设计。
图24表示正反相同位置花纹的设计算法。由于图24的算法与图23类似,因而只说明不同点,其他都相同。在花纹的种类上,有镜像复制和直接复制,在镜像复制中例如把前针织物的左花纹相对编织宽度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而对称地复制到后针织物的右侧。在直接复制中,例如把前针织物的左花纹复制到后针织物的左侧,但是不进行相对编织宽度的左右方向的中心线的对称移动。另外处理的单位是每个层。
在间距表的生成中,例如在花纹不超出相反侧的针织物的范围(例如到补偿区域S2的范围)展开基本花纹,虽然原则上不进行跨越前后的针织物的设计,但是也可以接受跨越前后的针织物上的花纹的设计。与环绕花纹相同地,例如在后针织物侧上生成新的层,把前针织物侧的花纹的数据以镜像复制或直接复制进行复制,并确认花纹的基点位置的移动等修正的有无,如果完成(OK)就执行反滑动修正。
图25表示最佳实施例中的编织设计程序,这些命令通过上述处理器40等进行处理。滑动命令101是合并多个拼片或多个针织物块等而形成合并图像的命令,反滑动命令102是把合并图像2分割成多个拼片或多个针织物块的命令。拼片命令103是在对喇叭裙或降落伞花纹的针织套衫等利用拼片而设计的针织物进行设计时,把针织物的外形分割成拼片或针织物块的命令。
收针/放针命令104,对每个规定的每个线圈横列数,或者相对手控输入装置等输入的位置,插入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修正命令105跨越多个拼片,并且相对在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下扩展的花纹,对应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使花纹部分向针织物的中央侧位移,或者向针织物的两个外侧位移。
修正命令112,在合并拼片的状态下把设计的花纹分配到拼片上时对应收针线圈而删除花纹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进行使外观上编织宽度外部所具有的花纹向编织宽度内移动的补偿、把通过补偿移动的区域外侧的区域的花纹转绕到相反侧针织物上的转绕等。另外存储上述模板等而避免设计上重要的位置被删除。层命令114进行层的生成及其处理。
环绕花纹生成命令116,以层单位使花纹在针织物的正反环绕,正反相同位置花纹命令118,通过有镜像翻转或无镜像翻转将一方的针织物复制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间距表记存储命令120用于存储上述间距表。取消命令122用于存储设计装置中的处理的经过等并由此返回处理直至使用者指定的状态。

Claims (15)

1.一种编织设计方法,将针织物分割为多个片段而进行设计,其特征在于,
对扩展到多个片段的花纹在合并该多个片段的图像上进行设计,使其向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的上下扩展,其中,在收针线圈横列和放针线圈横列上的片段间的边界分别进行收针和放针,
接着,从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侧向左右方向外侧求出在所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
使在收针线圈横列上侧跨多个片段的花纹的部分相对该线圈横列下侧花纹的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数的量,或者,使在放针线圈横列上侧跨多个片段的花纹的部分相对该线圈横列下侧花纹的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外侧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放针线圈数的量,
其中,使所述收针线圈横列和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部分的沿针织物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和外侧,分别对应它们之间的所述不均等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的差,不均等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位移,
将所述位移的花纹的部分分配到多个片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片段是多个拼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片段是身片和袖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花纹的左右边界分别求出所述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不均等的线圈数,并且使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花纹的左右边界相对下侧的边界分别相对地位移求出的不均等的线圈数的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侧的花纹的左右边界相对下侧的边界位移求出的不均等的线圈数的量,之后将花纹分配到多个片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花纹假想地分配到多个片段上后,使花纹各片段部分向所述方向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线圈数的量,
并通过该位移,除去分配到没有线圈的假想的纵行上的花纹的数据,或者通过该位移,在出现没有分配花纹的数据的纵行时,分配周围部分的花纹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花纹下端的高度位置上已经因收针而没有线圈的区域作为禁止计算区域,并将在比花纹的下端高的位置上将因收针而使线圈消失的区域作为收针区域进行注册,并且跳过该禁止计算区域而将花纹的数据分配到片段和收针区域,并删除分配到所述收针区域上的花纹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整个针织物上把花纹分解成多个层,对每个层进行处理,并且使层间相对移动自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图像上,使从花纹的下端的高度位置向上侧延伸的线和针织物端部之间的花纹的数据作为补偿用的数据而向编织宽度内位移,通过花纹的位移填补在针织物的端部附近生成的没有花纹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是筒状的针织物,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图像上,使所述补偿用的数据的外侧的数据转绕到相反侧的针织物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是筒状的针织物,由作为环绕花纹单元的基本花纹的基点位置、该基点位置附近的筒状针织物一圈的量的线圈数、和基本花纹的线圈数决定基本花纹的排列。
12.一种编织设计装置,包括图像输入装置、用于将通过图像输入装置输入的针织物的设计图像分割为多个片段的装置、用于在合并多个片段的合并图像和分割为多个片段的图像之间变换该设计图像的装置、和用于根据得到的设计图像变换为横机用的编织数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下的装置:
用于对在所述合并图像上输入的针织物的花纹扩展到多个片段上,并且扩展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的情况进行检测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收针线圈横列和放针线圈横列上,在片段间的边界分别形成收针线圈和放针线圈;
用于从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侧向左右方向外侧求出在所述收针线圈横列或放针线圈横列上下间的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的装置;
用于使在收针线圈横列上侧跨多个片段的花纹部分相对该线圈横列下侧的花纹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中央侧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数的量,或者使在放针线圈横列上侧跨多个片段的花纹部分相对该线圈横列下侧的花纹部分相对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外侧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放针线圈数的量的装置,其中,使所述收针线圈横列和放针线圈横列上侧的部分的沿针织物左右方向的中央侧和外侧,分别对应它们之间的所述不均等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数量的差,不均等地向针织物的左右方向位移;和
用于将所述位移的花纹的部分分配到多个片段上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织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片段是多个拼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织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片段是身片和袖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织设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下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花纹假想地分配到多个片段上的装置、和
用于使花纹的各片段的部分向所述方向位移所述不均等的收针线圈或放针线圈的线圈数的量,并且通过该位移除去分配到没有线圈的假想的纵行上的花纹的数据,或者通过该位移在出现没有分配花纹的数据的纵行时分配周围部分的花纹的数据的装置。
CNB2004800102404A 2003-04-15 2004-03-24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8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10224 2003-04-15
JP110224/2003 2003-04-15
JP321188/2003 2003-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0952A CN1780952A (zh) 2006-05-31
CN100519870C true CN100519870C (zh) 2009-07-29

Family

ID=3677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02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9870C (zh) 2003-04-15 2004-03-24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1987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61085B2 (ja) * 2006-07-11 2013-03-13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筒状編地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と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5172674B2 (ja) * 2006-07-11 2013-03-2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筒状の編地のシミュレーション装置と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EP2211283B1 (en) * 2007-09-10 2019-07-10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ting design device, kintting design method and kintting design program
CN105554448A (zh) * 2015-12-11 2016-05-04 卢志文 一种基于图像分析的植物墙监控系统
US11421355B2 (en) 2018-06-15 2022-08-23 Nike, Inc. Tool for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knitted component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52A (zh) * 1991-09-17 1993-04-07 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编织设计系统及其编织数据编排方法
US5253492A (en) * 1990-05-02 1993-10-19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in pleats and knitted texture having knitted pleats
US5557527A (en) * 1993-08-31 1996-09-1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 desig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signing knit fabrics
JP2631946B2 (ja) * 1993-08-31 1997-07-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システム
US5719777A (en) * 1995-10-16 1998-02-1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 design method and knit design apparatus
JP2939908B2 (ja) * 1989-08-31 1999-08-25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服飾素材の立体柄表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9908B2 (ja) * 1989-08-31 1999-08-25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服飾素材の立体柄表現方法
US5253492A (en) * 1990-05-02 1993-10-19 Shima Seiki Mfg., Ltd. Method of knitting in pleats and knitted texture having knitted pleats
CN1070752A (zh) * 1991-09-17 1993-04-07 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编织设计系统及其编织数据编排方法
US5388050A (en) * 1991-09-17 1995-02-07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Knit desig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king knitting data therefor
US5557527A (en) * 1993-08-31 1996-09-1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 desig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signing knit fabrics
JP2631946B2 (ja) * 1993-08-31 1997-07-1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システム
US5719777A (en) * 1995-10-16 1998-02-17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td. Knit design method and knit design apparatus
JP3325168B2 (ja) * 1995-10-16 2002-09-17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ニットデザイン方法とニットデザイ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80952A (zh) 2006-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1730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signing knit products to be manufactured on a knitting machine
Albers On weaving: new expanded edition
Narayanan et al. Visual knitting machine programming
CN1049262C (zh) 针织制品的生产方法
EP1452985B1 (en) Knit design method and device
US7664564B2 (e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for designing knit product
JP4928011B1 (ja) アンチエイリアス処理されたグラフィックオブジェクトをレンダ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4346045B (zh) 图像形成设备、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6698253B2 (en) Method of and arrangement for designing of tubular round knitted articles produced of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JPH09111617A (ja) ニットデザイン方法とニットデザイン装置
CN100519870C (zh) 编织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01861418A (zh) 具有波纹花纹的筒状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TW515968B (en) Braiding design system
EP165298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knit design
US5812110A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knit fabric and stitched structure
US719737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knit design
CN102105627B (zh) 针织设计方法和针织设计装置
Chen et al. CAD/CAM for complex woven fabrics. Part I: Backed cloths
US6980936B2 (en) Knitwear modeling
JP7204583B2 (ja) ニットデザインシステム
CN101447000A (zh) 光罩框架的自动布局方法及装置
Counts Knitting with directed graphs
Kim et al. Weave structure 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current design capability for double cloth fabrication via digital Jacquard weaving
JP2007065949A (ja) 画像編集用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画像編集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編集方法、並びに、カード発行システム
Shaker et al. CAD for textile fabr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