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8000C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8000C
CN100518000C CNB2005800005752A CN200580000575A CN100518000C CN 100518000 C CN100518000 C CN 100518000C CN B2005800005752 A CNB2005800005752 A CN B2005800005752A CN 200580000575 A CN200580000575 A CN 200580000575A CN 100518000 C CN100518000 C CN 1005180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ode
multiple connection
data
data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00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20425A (zh
Inventor
杉泽耕太郎
若林秀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ackBer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20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20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80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8000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04J13/0048Wal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H04J13/102Combining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5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 H04L27/20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 H04L27/206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04L27/2078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in which the phase change per symbol period is constr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6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the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04J13/18Allocation of orthogonal code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通信装置,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DPDCH(Dedicated PhysicalData Channel:专用物理数据信道)复接数多于或等于5条时,对HPSK(HybridPhase Shift Keying:混合相移键控)调制的过冲也能用的信道化分配方法。本发明如下决定信道化码分配:对于能对供给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考虑的全部信道化组合,求出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θ1和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移θ2。对于各相移,0度或180度较佳,90最差,所以取各自的正弦的平方,求出成为最小的组合。即,求出sin2θ1+sin2θ2最小的组合,则能获得最接近理想的组合。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CDMA(码分多址),涉及沃尔什码的分配。尤其涉及上行链路强化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CDMA对输入的信号利用信道化码和加扰码,使信号扩散后进行发送。这种发送信号的频带与输入信号的频带之比,在CDMA中称为扩散率(SpreadingFactor:SF)。将信道化码用于识别信道,将加扰码用于识别用户。
下面说明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数字符号(例如100)。区分各相同部分或相当部分时,对数字符号加注英文符号(例如100a、100b)。图29是3GPP(第3代伙伴计划)记载的通信装置对基站发送数据的上行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使1条以上的DP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1条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和HS-DSCH(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下行链路共用信道)用的高速控制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HS-DPCCH)复接后,进行发送。
图29所示的通信装置示出图1所示调制部902的详细组成,其中对I端和Q端的多条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图29中,具有对作为数据信道的DPDCH1~DPDCH6的数据乘以分离信道用的扩频码(信道化码)Cd、1~Cd、6的I端乘法器100a~100c和Q端乘法器100e~100g、对控制用信道DPCCH乘以分离信道用的扩频码Cc的Q端乘法器100h、对作为新追加的控制信道的HS-DPCCH的控制数据乘以分离信道用的扩频码Chs的I端乘法器100d和Q端乘法器100i。还具有对I端乘法器100a~100c和Q端乘法器100e~100g的输出信号乘以DPDCH用的振幅系数βd的I端乘法器101a~101c和Q端乘法器101e~101g、对Q端乘法器100h的输出信号乘以DPCCH用的振幅系数βc的乘法器101h、对I端乘法器100d和Q端乘法器100i的输出信号乘以HS-DPCCH用的振幅系数βhs的乘法器101i。又具有将I端乘法器101a~101d的输出信号相加的加法器102a、将Q端乘法器101e~101i的输出信号相加的加法器102b、对Q端加法器102b的输出乘以虚数j的乘法器103、对I端加法器102a和Q端乘法器103的输出作复数和的加法器104、对加法器104的输出乘以加扰码Sdpch、n的乘法器105。
接着,说明其运作。首先,在乘法器100对各信道乘以信道化码CSF,k。其中,SF是扩散率,k是码号。又,N为复接数。决定复接N(N≥2)条DPDCH时的各信道的信道化码如下。DPCCH的信道化码是C256、0。HS-DPCCH的信道化码是C256、1(N=2、4、6)、C256、32(N=3、5)。DPDCHx(x是信道号)的信道化码是C4、1(x=1、2)、C4、3(x=3、4)、C4、2(x=5、6)。接着,在乘法器101进行加权。β是加权函数,是根据信道类型改变加权的增益因数。而且,总加器(加法器102)将它们相加后,用乘法器103和加法器104将发送信号复数化。最后,在乘法器105乘以加扰码Sdpch、n后,进行发送。
3GPP中使用HPSK(混合相移键控)调制。HPSK调制将图30所示组成输出的信号用作加扰码。W0、W1分别重复W0=[1、1]、W1=[1、-1]的码型,称之为沃尔什旋环(Walsh Rotator)。Clong、1、n和Clong、2、n分别是相位不同的高尔德序列(Gold Sequence)。首先,抽删(日文:間引き)部200抽删偶数码片(日文:チツプ)Clong、2、n,并插入前面紧接的奇数码片,以代替抽删的码片。其次,在乘法器201将该抽删部200输出的信号与W1相乘。而且,在乘法器202和加法器203形成复数。最后,在乘法器204乘以Clong、1、n。这时,作为输入到乘法器204的复数信号,对偶数码片输入与奇数码片共轭的复数。通过对该信号乘以输出的加扰码Sdpch、n,输入到图29的乘法器105的信号(即受复接的信号)连续且相位相同时,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必然为90度。
图31是在复平面表示所发送的码片的轨迹的图。本说明中的码片相位是指图31那样的复平面上的点的相位,相位变化是指码片间转移过程中的相位角度的变化。如图中所示,相位变化为0度或180度时,振幅峰值由于过冲而变大,给放大器带来坏影响。还判明相位变化为90度时,形成峰值不增大的理想相位变化。因此,考虑加扰码旋转90度相位,则在乘以加扰码前的复接数据信道的阶段,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最好为0度或180度。作为考虑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的码分配方法,日本国专利公开2002-33716号公报揭示了仅用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解决过冲的方法。
日本国专利公开2002-3371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着眼于SF为4,选择扩散1个数据时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与第3码片至第4码片时的相位变化两者为0度或180度的组合。该专利文献1利用DPCCH增益因数非常小,使DPCCH不受相位变化影响。图32示出DPDCH复接数为3条且仅使用0≤k≤1的信道化码C4、k的情况。图33示出DPDCH复接数为3条且仅使用2≤k≤3的信道化码C4、k的情况,图34示出DPDCH复接数为4条的情况。如图33所示,对DPDCH1、DPDCH2和DPDCH3分别分配C4、2、C4、2和C4、 3时,IQ输出的码片如下。
I=(2、-2、0、0)
Q=(1、-1、1、-1)
这里,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为180度,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也为180度。因此,这种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理想。
然而,这种方法只能使用信道化码C4、0与C4、1或C4、2与C4、3两种组合中的某一方,所以存在DPDCH复接数多于或等于5条时不能用的问题。由于只能使用信道化码C4、0与C4、1或C4、2与C4、3两种组合中的某一方,只考虑相位变化处于0度或180度时。因此,未考虑相位变化非0度或180度时可使相位变化几度。由于只考虑DPCCH和DPDCH,存在添加HS-DPCCH等其它信道时不能用的问题。例如,刚才图33的例子中,假设添加具有大小与DPDCH中相同的增益的HS-DPCCH。复接数N=3时,HS-DPCCH的信道化码为C256、32,因而按4码片单元考虑,则输入(1、1、1、1)或(-1、-1、-1、-1)。假设(1、1、1、1)时IQ输出的码片为
I=(2、-2、0、0)
Q=(1、-1、1、-1)+(1、1、1、1)=(2、0、2、0),
则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为135度,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由于通过原点而不明,此结果不能称为最佳分配信道化码。
作为下次规范的发行6(Rel-6)中,研究导入上行链路强化。上行链路强化在DPDCH装载以往的传输信道DCH(Dedicated Channel:专用信道)外,还装载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强化专用信道)。而且,研究导入E-DPCCH(强化DPCCH)。图35、图36示出上行链路强化的上行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例子。图中的虚线部分表示根据复接信道条数,有时不存在。图35中,DPDCH载送DCH或E-DCH,并将E-DPCCH作为1条控制信道使用。而且,规定仅DPDCH1载送DCH。图36中,形成的复接方法为:仅DPDCH1载送DCH和E-DCH和E-DPCCH,其它DPDCH载送DCH和E-DCH。此外,还提出各种复接方法。再者,载送E-DCH的DPDCH和E-DPCCH由于数据量大,增益因数大于仅载送DCH的DPDCH。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3716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3GPP技术报告,TR25.896、v1.2.1
以往对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存在HPSK(混合相移键控)调制的过冲造成PAR(Peak to Average Ratio:峰均比)增大的课题。作为其解决方法,日本专利公开2002-33716号公报揭示的方法着眼于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和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进行码分配,使该变化为HPSK调制的理想相位变化,即0度或180度。然而,存在DPDCH复接数多于或等于5条时没有分配的信道化码、不能应用的课题。而且,仅考虑相位变化为0度或180度的情况。因此,未考虑相位变化非0度或180度时可使相位变化为几度。其课题还有:由于仅考虑DPDCH和DPCCH两种信道,存在其它信道(例如HS-DPCCH)时不能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数据信道复接数为多条的情况下增益因数不同时提出信道化码分配方法。
该目的尤其对上行链路强化中增益因数不同的数据信道提出信道化码分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又在于提出能用于HSDPA(高速下行链路数据分组接入)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又在于提出在HS-DPCCH存在于I端时、存在于Q端时、I与Q根据数据信道复接数存在交错时和没有HS-DPCCH时都有效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
该目的尤其提出数据信道复接数多于或等于5条时有效的分配方法。
本发明目的又在于提出以初始的数据信道复接数和性能决定信道化码分配并将其维持到最后、以及每帧决定信道化码分配两种情况都能用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其特征为,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步骤、
将所述IQ复接步骤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步骤、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步骤中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步骤,
所述控制步骤包含
根据所述IQ复接步骤中与所述数据信道和所述控制信道相乘的系数的大小,对所述系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系数区别码分配步骤、以及
对所述系数区别码分配步骤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步骤。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其特征为,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步骤、
将所述IQ复接步骤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步骤、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步骤中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步骤,
所述控制步骤包含
判断所述IQ复接部中复接的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并且对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数据量区别码分配步骤、以及
对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步骤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步骤。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具有控制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部,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具有
编制多个信道化码的组合的码组合编制部、
对码组合编制部编制的每一信道化码组合,分别计算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的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
用计算求出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算出的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各自产生的过冲之和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并决定为使用的码组合的码组合决定部、以及
根据码组合决定部决定的码组合,指示信道化码分配的码分配指示部,
所述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求出I信道和Q信道的第1码片与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α以及I信道和Q信道的第3码片与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β,
所述码组合决定部将sin(α)的平方与sin(β)的平方之和最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决定为使用的码组合。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部、
将所述IQ复接部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部、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设置根据所述IQ复接部中与所述数据信道和所述控制信道相乘的系数的大小,对所述系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系数区别码分配部、以及对所述系数区别码分配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部。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系数区别码分配部设置禁止码判断部,该禁止码判断部在作为控制信道进一步追加第2控制信道时,判断在所述IQ复接部的I端和Q端的哪一方追加第2控制信道,同时还在追加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I端或Q端,禁止分配与分配给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系数是增益因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5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系数是增益因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6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对所述IQ复接部的Q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控制扩散率为SF、码号为k的信道化码CSF、 k的分配,将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作为所述第1信道化码加以分配,同时还将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作为第2信道化码加以分配。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控制扩散率为SF、码号为k的信道化码CSF、 k的分配,将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作为所述第2信道化码加以分配,同时还将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作为第1信道化码加以分配。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和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时,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分配C2、0作为所述第1信道化码,对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所述第2信道化码。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和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时,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分配C2、1作为所述第1信道化码,对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1作为所述第2信道化码。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特征为: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部、
将所述IQ复接部传输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部、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设置判断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并且对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对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部。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设置禁止码判断部,该禁止码判断部在作为控制信道进一步追加第2控制信道时,判断在所述IQ复接部的I端和Q端的哪一方追加第2控制信道,同时还在追加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I端或Q端,禁止分配与分配给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将所述IQ复接部的I端和Q端的多条数据信道中复接数多的数据信道优先于复接数少的数据信道,判断为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5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对所述IQ复接部的Q端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
此外,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6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对所述IQ复接部的Q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
根据本发明,具有利用计算自动地决定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CDMA终端的组成图。
图2是CDMA基站的组成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CDMA控制部的组成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HS-DPCCH如规范那样时利用增益因数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将HS-DPCCH固定在Q端时利用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将HS-DPCCH固定在I端时利用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利用增益因数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无HS-DPCCH时根据增益因数大小决定信道化码用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CDMA控制部的组成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无HS-DPCCH时根据增益因数大小决定信道化码用的流程图。
图11是实施方式3的CDMA控制部的组成图。
图12是实施方式3的无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2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无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3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14是实施方式3的无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4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无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5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16是实施方式3的无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6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17是实施方式4的HS-DPCCH如规范那样时根据增益因数大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数据信道的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18是实施方式4的将HS-DPCCH固定在Q端时利用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19是实施方式4的将HS-DPCCH固定在I端时利用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说明图。
图20是实施方式4的CDMA控制部的组成图。
图21是实施方式4的有HS-DPCCH时根据增益因数大小决定信道化码用的流程图。
图22是实施方式4的有HS-DPCCH时根据增益因数大小决定信道化码用的流程图。
图23是实施方式5的CDMA控制部的组成图。
图24是实施方式5的有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2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25是实施方式5的有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3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26是实施方式5的有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4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27是实施方式5的有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5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28是实施方式5的有HS-DPCCH时利用复接数N=6的数据量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
图29是3GPP记载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组成。
图30是HPSK调制的加扰码的编制的组成。
图31是在复平面表示码片相移变化的图。
图32是已有方法仅用DPDCH复接数N为3的信道化码C4、0或C4、1的分配例。
图33是已有方法仅用DPDCH复接数N为3的信道化码C4、2或C4、3的分配例。
图34是已有方法的DPDCH复接数为4的信道化码分配例。
图35是上行链路强化(例1)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组成。
图36是上行链路强化(例2)的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组成。
图37是实施方式6的利用增益因数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流程图。
图38是实施方式7的利用增益因数计算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流程图。
图39是实施方式8的无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的流程图。
图40是实施方式8的无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的流程图。
图41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I轴的信道化码码树的图。
图42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Q轴的信道化码码树的图。
图43是实施方式8的有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的流程图。
图44是实施方式8的有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的流程图。
图45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信道化码的组成的表。
图46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复接不同的SF的数据信道时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流程图。
图47是示出实施方式8的复接不同的SF的数据信道时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用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是CPU,11是码组合编制部,12是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3是码组合决定部,14是码分配指示部,15是存储部,21是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2是剩余码分配部,31是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41是禁止码判断部,900是协议处理部,901是发送部,902是调制部,903是加扰码产生器,904是信道化码产生器,905是控制部,906是数-模变换器,907是变频部,908是功率放大部,909是天线,910是低噪声放大部,911是变频部,912是接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阐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信道是指DPDCH和E-DPCCH。下面阐述的本实施方式的DPDCH在DCH载入时、E-DCH载入时、HS-DPCCH载入时,考虑DCH、E-DCH、HS-DPCCH中多条复接后载送的情况。
增益因数不同的数据信道是指DPDCH和E-DPCCH那样信道类型不同的情况和载入DCH的DPDCH和载入E-DCH的DPDCH那样因某信道(例如DPDCH)载送的信道(本情况下为DCH或E-DCCH)而信道性能不同的情况中的双方或一方。
增益因数是系数的一个例子。系数可以是增益因数本身,也可以是与增益因数相乘的数值。下文中也将增益因数称为系数。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CDMA终端(便携电话等通信装置)。发送端中,首先在协议处理部900进行发送信道的设定。其次,在发送部901进行发送信道处理。然后,在调制部902用加扰码产生器903和信道化码产生器904进行图29所示的码复接和扩散。控制部905设定信道化码产生器904输出的信道化码。在数-模变换器906将调制部902调制后的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又在变频部907变换成RF(射频)信号,在功率放大部908放大成期望的功率后,由天线909进行发送。接收端则在低噪声放大器910放大天线909接收的微弱信号,在变频部911将其变换成基带信号后,在接收部912进行解调,并传送给处理部900。
图2是与本实施方式的CDMA终端收发数据的CDMA基站(节点B)。发送端将基站控制装置3100应发送的信号传送给发送部3101,在发送部3101对信号进行调制,在变频部3103将其变换成RF(射频)信号,在功率放大部3104放大成期望功率后,由天线3106进行发送。接收端在低噪声放大部3106将天线3105接收的微弱信号放大,在变频部3107将其变换成基带信号,并利用模-数变换器3108变换成数字信号。然后,在解调部3109用信道化码产生器3110和加扰码产生器311进行解调。控制部3102设定信道化码产生器3110输出的信道化码。然后,在接收部3112按信道进行译码,将所得结果传送给基站控制装置3100。
图3是设置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装置的控制部905(或控制部3102,下文相同)的框图。控制部905从协议处理部900输入信道分配所需的信息。例如,输入I、Q信道上复接的信道的数量及其类型、性能和增益因数等。控制部905具有CPU(中央处理装置)10。CPU10控制控制部905的运作,用总线连接后面阐述的各部,执行各部的运作或使各部执行运作。CPU10还通过总线连接存储部15。存储部15是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FDD(软盘驱动器)、CDD(袖珍光盘驱动器)、磁盘装置、光盘装置等。RAM是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例子。ROM、FDD、CDD、磁盘装置、光盘装置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例子。
将图3所示控制部905的各部使用的数据和信息保存在存储部15,并由控制部905的各部对其进行记录、读出。还在存储部15中存储操作系统(OS)、视窗系统、程序群、文件群(数据库)。由CPU、OS、视窗系统执行程序群。可由计算机上可操作的程序构成部分或全部控制部905的各部。或者可由ROM存储的固件实现。或者也可用软件或硬件或软件与硬件与固件的组合实施。所述程序群存储使实施方式说明中作为“~部”说明的处理在CPU执行的程序。
对控制部905的各部进行说明。控制部905具有编制全部信道化码可能的组合的码组合编制部11。控制部905还具有对码组合编制部11编制的每一信道化码组合分别计算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的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控制部905又具有利用计算求出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算出的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分别产生的过冲之和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并决定为使用的码组合的码组合决定部13。控制部905还具有根据码组合决定部决定的码组合对信道化码产生器904指示信道化码分配的码分配指示部14。所述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求出第1码片与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和第3码片与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所述码组合决定部13将第1码片与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和第3码片与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分别接近于0度或180度的信道化码组合决定为使用的码组合。
图4、图5、图6是实施方式1的通信装置对基站发送数据的上行数据信道复接发送的图。本实施方式中,除DPDCH外,作为TR25.896(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控制信道的E-DPCCH也分配码时,将其作为数据信道使用。因此,各图中的数据信道除包含DPDCH外,还包含作为控制信道的E-DPCCH。DPDCH在DCH载入时、E-DCH时、E-DPCCH载入时、HS-DPCCH载入时,都考虑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多条复接后载送。HS-DPCCH考虑图4所示当前规范那样按照数据信道复接数在I、Q上复接的方法、图5那样固定在Q端的方法和图6那样固定在I端的方法这3种方法,但提出的技术对什么方法能适应。不存在HS-DPCCH时也能适应。数据信道能复接的条数与以往相同,多达6条(N≤6)。图中的增益因数β1~β6为0≤β≤1。用虚线画的信道考虑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即,不管数据信道条数N(复接数N)是多少,数据信道类型是什么,也不管数据信道的性能,都能适应。还能适应按初始数据信道复接数和性能决定信道化码分配并将其维持到最后和每帧决定信道化码分配这两种情况。
实施方式1决定信道化码的分配如下。对能考虑对这些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全部信道化码组合求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θ1(相位变化α)和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移θ2(相位变化β)。对各相移而言,形成0度或180度时过冲最小,所以PAR变小,而形成90度时过冲最大,PAR变大。因此,最好将信道化码分配成尽量接近0度或180度,尽量离开90度。即,求出sin2θ1+sin2θ2最小的组合,则可得接近最理想的组合。
图7示出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905执行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1300中,码组合编制部11将Num、T被初始化为信道化码组合数、全部信道化码组合的集合、D被初始化为2,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301中,码组合编制部11使Num=Num-1,从T任意选择1个组合作为C1,并从存储部15擦除从T选择的组合,将存储部15更新。步骤1302中,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求出给信道分配组合C1时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θ1,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303中,与步骤1302相同,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求出给信道分配组合C1时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移θ2,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304中,码组合决定部13使D1=sin2θ1+sin2θ2,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305中,码组合决定部13判断是否D1<D。如果D1<D,执行步骤1306。不是D1<D,则执行步骤1307。步骤1306中,码组合决定部13使C=C1、D=D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307中,如果Num>0,返回步骤1301。Num≤0,则执行步骤1308。步骤1308中,码分配指示部14将存储部15存储的C作为最佳组合,根据该组合对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码分配指示部14对信道化码产生器904通知信道化码的分配。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用计算自动求出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由于求出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和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分别接近0度或180度的信道化码组合,相位变化离开90度,使过冲消除。又由于求出I信道和Q信道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α以及I信道和Q信道的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β,能使基于奇数码片与偶数码片之间的相位变化的过冲减小。
实施方式2
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装置对基站发送数据的上行数据信道的复接发送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中,除DPDCH外,作为控制信道的E-DPCCH也分配码时,将其作为数据信道使用。因此,各图中的数据信道除包含DPDCH外,还包含作为控制信道的E-DPCCH。实施方式2考虑无HS-DPCCH用作复接的控制信道的情况。DPDCH在载入DCH时、载入E-DCH时、载入E-DPCCH时、载入HS-DPCCH时,都考虑复接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多条后载送。图中的增益因数β1~β6为0≤β≤1。图中的虚线部考虑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即,不管数据信道条数N(复接数N)是多少,数据信道类型是什么,也不管数据信道的性能,都能适应。还能适应按初始数据信道复接数和性能决定信道化码分配并将其维持到最后和每帧决定信道化码分配这两种情况。
实施方式1中,对每一信道化码组合分别计算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利用计算求出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各自产生的过冲之和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具体而言,求出过冲之和小的信道化码组合,从而求出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和第3码片至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分别接近0度和180度的信道化码组合。与此相反,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方法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进行信道化码分配,使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尽量接近0度或180度,尽量离开90度。实施方式2利用DPCCH的增益因数非常小,使DPCCH不影响相位变化。
即使增益因数变化,仅用信道化码C4、0和C4、1时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也常为0度。用下面的计算式证明这点。I端、Q端的信道由于都只用C4、0=(1、1、1、1)、C4、1=(1、1、-1、-1),所以不管什么信道,什么增益因数,复接数是几条,都能表示如下。以下的β1~β4是实数。
I=β12、β12、β12、β12
Q=β34、β34、β34、β34
这样,从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相位变化为0度。又,即使增益因数变化,仅用信道化码C4、2和C4、3时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也常为180度。I端、Q端的信道由于都只用C4、2=(1、-1、1、-1)、C4、3=(1、-1、-1、1),所以不管什么信道,什么增益因数,复接数是几条,都能表示如下。以下的β1~β4是实数。
I=β12、-β12、β12、-β12
Q=β34、-β34、β34、-β34
这样,从奇数号至偶数号,相位变化为180度。
在I端或Q端掺混信道化码C4、0和C4、1与信道化码C4、2和C4、3时,相位变化接近90度。因此,要求C4、0、C4、1与C4、2、C4、3尽量不掺混。具体而言,需要I端和Q端都以仅用C4、0或C4、1的组合分配信道化码,或者I端和Q端都以仅用C4、2或C4、3的组合分配信道化码。设分配C4、0或C4、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计为β01,分配C4、2或C4、3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计为β23,则为了θ尽量不为90度,使β01加大且β23减小,或使β23加大且β01减小,也即尽量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分配C4、0和C4、1或分配C4、2或C4、3。这种分配方法有力。本实施方式中增益因数不同的信道是指E-DPCCH和DPDCH那样信道类型不同的情况以及同一DPDCH却载送DCH时和载送E-DCH时那样信道性能不同的情况中的双方或一方。
图9是实施方式2中控制部905的框图。控制部905具有基于协议处理部900计算并求出的增益因数β1~β6并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分配规定的信道化码的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也称为系数区别分配部)。还具有对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没有分配信道化码的未分配信道分配所述规定信道化码以外的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部22。又具有指示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和剩余码分配部22分配的信道化码的分配的码分配指示部14。
图10示出实施方式2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的流程图。步骤1500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复接的数据信道的复接数N是否小于或等于3(即3以下)。复接数N为3以下,则执行步骤1501,如果复接数N大于或等于4(即4以上),执行步骤1502。步骤1501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0或C4、1,或者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502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根据I端复接的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信道,对2条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 3,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503中,剩余码分配部22判断I端是否存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如果存在,执行步骤1504。不存在时,执行步骤1505。步骤1504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未分配信道化码的I端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
步骤1505中,与I端相同,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也对Q端复接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即,根据Q端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对2条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1506中,剩余码分配部22判断Q端是否存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如果存在,执行步骤1507。不存在时,结束处理。步骤1507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未分配信道化码的Q端数据信道分配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消除增益因数大的2条信道的过冲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2中,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进行信道化码分配,使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尽量接近0度或180度,尽量离开90度。具体而言,在I端或Q端掺混信道化码C4、0和C4、1与信道化码C4、2和C4、3时,相位变化接近90度,因而上述实施方式2中,例如尽量在I端和Q端都以仅用C4、0或C4、1的组合分配信道化码,或者在I端和Q端都以仅用C4、2或C4、3的组合分配信道化码。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3中,不是根据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而是根据数据信道的类型和性能,即根据数据信道的数据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方法。数据信道的数据量例如数据信道为E-DPCCH和DPDCH那样,因各数据信道的类型而不同。此外,即使数据信道类型相同,也因载送的信道而不同。具体而言,载送DCH的DPDCH与载送E-DCH的DPDCH是同类型的DPDCH,但由于所载送的信道,其性能不同。因此,数据信道的数据量也因信道性能而不同。
下面的说明中,设为了进行信道化码分配,各数据信道的数据量大小如下。(1)DCCH数据量少,因而不影响信道化码的分配。(2)作为信道类型造成的差异,E-DPCCH比DPDCH数据量大。(3)作为信道性能造成的差异,使DPDCH载送的DCH、E-DCH、E-DPCCH、HS-DPCCH的数据量大小为E-DPCCH≥E-DCH≥DCH=HS-DPCCH。(4)复接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多条后载送的DPDCH比只载送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一条的DPDCH数据量大。(5)复接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多条后载送的DPDCH的情况下,复接数大的DPDCH数据量大。(6)复接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多条后载送的DPDCH在复接数相同的情况下哪一条包含E-DPCCH时,包含E-DPCCH的DPDCH数据量大。(7)复接DCH、E-DCH、E-DPCCH、HS-DPCCH中的多条后载送的DPDCH在复接数相同的情况下哪一条不包含E-DPCCH时,不包含E-DCH的DPDCH数据量小,并且哪一条都包含E-DCH时数据量相同。
图11是实施方式3中通信装置的控制部905的框图。控制部905具有根据数据量多的信道分配规定的信道化码的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还具有对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没有分配信道化码的未分配信道分配所述规定信道化码以外的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部22。又具有指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和剩余码分配部22分配的信道化码的分配的码分配指示部14。图12至图16分别是实施方式3的通信装置对复接数N为2至6的数据信道进行复接并将数据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信道的复接发送的说明图。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无HS-DPCCH的情况下复接数N小于或等于4时,码分配不因数据信道类型而变化,能用专利公开2002-33716号公报所示的已有方法处理。
如图15、图16那样复接数N≥5时,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的码分配方法按信道类型变化。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如图15所示,在I端的信道中,对E-DCH、DCH、E-DPCCH复接的DPDCH1和载入E-DCH的DPDCH6那样,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剩余码分配部22对DPDCH3那样仅载入DCH的数据量较小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 1。复接数N=5时,对Q端的信道分配C4、2和C4、3,不拘数据信道的数据量(不拘增益因数)。
如图16所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I端对载入E-DCH的DPDCH5那样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在DPDCH1和DPDCH3那样信道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对某一条分配C4、2或C4、3,对剩余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1。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Q端对载入E-DCH或DCH的DPDCH4那样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剩余码分配部22对DPDCH2那样仅载入DCH的数据量较小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 1。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能消除数据量大的信道的过冲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17、图18、图19是说明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对基站发送数据的上行数据信道的复接发送的图。本实施方式中,除DPDCH外,作为控制信道的E-DPCCH也分配码时,将其作为数据信道使用,因而图中的数据信道除包含DPDCH外,还包含作为控制信道的E-DPCCH。实施方式2说明了无HS-DPCCH的情况,但下面说明的实施方式4考虑有HS-DPCCH的情况。DPDCH考虑DCH载入时、E-DCH载入时、E-DPCCH载入时,复接DCH、E-DCH、E-DPCCH中的多条后载送的情况。图中的增益因数β1~β6为0≤β≤1。图中的虚线部考虑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即,不管数据信道条数N(复接数N)是多少,数据信道类型是什么,也不管数据信道的性能,都能适应。HS-DPCCH考虑3种方法:图17那样根据数据信道复接数在I、Q上复接、图18那样固定在Q端和图19那样固定在I端,但提出的技术能适应任何方法。上行链路强化中,对HS-DPCCH分配什么码未定。规范中,信道复接数为奇数时对HS-DPCCH分配C256、32,信道复接数N为偶数则分配C256、1
上行链路强化中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未定,但本实施方式在I端有HS-DPCCH时分配C256、1,在Q端有HS-DPCCH时分配C256、32。无论分配什么码,按4码片单元考虑,则与C4、0相同。因此,I端有HS-DPCCH时,不能将C4、0用作信道化码。
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2相同,也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进行信道化码分配,以尽量I端和Q端都仅用C4、0或C4、1的组合、或者I端和Q端仅用C4、2或C4、3的组合分配信道化码,使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接近0度或180度,尽量离开90度。实施方式4中,利用DPCCH的增益因数非常小,使DPCCH不受相位变化影响。本实施方式的增益因数不同的信道,是指E-DPCCH和DPDCH那样信道类型不同的情况以及DPDCH相同却载送DCH时和载送E-DCH时那样信道性能相同的情况中的双方或一方。
以与载入E-DCH的DPDCH相同的方式使用E-DPCCH。本实施方式中,HS-DPCCH的增益因数考虑到处在小区边缘时会变得极大等因素,认为与载入DCH的DPDCH大致相同。因此,在HS-DPCCH影响下即使复接数为3条,I端也有HS-DPCCH时,对全部信道分配C4、2或C4、3的信道化码,Q端有HS-DPCCH时,对全部信道分配C4、0或C4、1的信道化码,这样使PAR良好的可用性高。
图20是实施方式4的通信装置设置的控制部905的框图。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具有禁止码判断部41,该部在具有分配特定信道化码的特定类型信道时,判断与分配给特定类型信道的特定信道化码带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禁止分配判断为带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例如,禁止码判断部41判断I端是否有HS-DPCCH。I端有HS-DPCCH时,决定I端不将C4、0用作信道化码。
禁止码判断部41判断Q端有HS-DPCCH时,执行图21所示的处理,并分配信道化码。图21的处理与用图10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反之,禁止码判断部41判断为I端有HS-DPCCH时,执行以下说明的图22所示的处理,并分配信道化码。在图22所示的步骤2500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复接的数据信道的复接数N是否2。如果复接数N是2,执行步骤2501的处理,复接数N大于或等于3,则执行步骤2502的处理。步骤2501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1,并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2502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复接的数据信道的复接数N是否3。如果是3,执行步骤2503的处理,复接数N大于或等于4,则执行步骤2504的处理。步骤2503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2504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根据I端复接的数据信道内存在的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信道,对2条DPDCH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2505中,剩余码分配部22判断I端是否存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如果存在,执行步骤2506的处理。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507的处理。步骤2506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未分配信道化码的DPDCH分配信道化码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2507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Q端复接的数据信道,也与I端相同,根据存在的信道中增益大的信道,给2条数据信道分配C4、 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2508中,剩余码分配部22判断是否Q端存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2409的处理。如果不存在,则结束处理。
步骤2509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Q端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这里,不将C4、0用作信道化码。根据本实施方式,判断存在特定信道,并使用与决定用于该特定信道的码相关小的码,因而能减小过冲。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3不是根据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而是根据数据信道的类型和性能,即根据数据信道的数据量,决定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然而,实施方式3未考虑将HS-DPCCH设置为独立控制信道的情况。下面,在实施方式5说明将HS-DPCCH设置为独立控制信道时的决定信道化码分配的方法。本实施方式中,也依据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1)~(7)判断各数据信道数据量的大小,并分配信道化码。
图23是实施方式5的通信装置的控制部905的框图。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具有禁止码判断部41,该部在具有分配特定信道化码的特定类型信道时,判断与分配给特定类型信道的特定信道化码带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禁止分配判断为带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例如,禁止码判断部41判断I端是否有HS-DPCCH。I端有HS-DPCCH时,决定I端不将C4、0用作信道化码。其它方面与实施方式3相同。
图24至图28分别是实施方式5的数据信道复接数N为2至6时的分配方法。如图24所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复接数N=2时,将信道化码的分配限定为C4、0或C4、1。如图25所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复接数N=3且Q端有HS-DPCCH时,将信道化码的分配限定为C4、0或C4、1。如图26所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复接数N为4时,与实施方式2相同,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
图27、图28那样复接数N≥5时,按照信道类型改变码分配方法。如图27所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I端的信道对载入E-DCH的DPDCH3、E-DCH和DCH复接的DPDCH5那样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剩余码分配部22对DPDCH1那样仅载入DCH的已有型的数据量小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复接数N=5时,Q端的信道不管数据量,都分配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如图28所示,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I端的信道对载入E-DCH的DPDCH3和DPDCH5那样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剩余码分配部22对DPDCH1那样仅载入DCH的数据量小的数据信道分配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31在Q端的信道对载入E-DCH的DPDCH3、E-DCH和DCH复接的DPDCH6那样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C4、2或C4、3,并存储到存储部15。剩余码分配部22对DPDCH2那样仅载入DCH的数据量小的数据信道分配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图28中,判明在HS-DPCCH的影响下不使用信道化码C4、0
根据本实施方式,判断存在特定信道,并使用与决定用于该特定信道的码相关小的码,因而能减小过冲。
实施方式6
下面阐述的实施方式的数据信道是指E-DPDCH(强化DPDCH),不包含DPDCH。实施方式6的DPDCH与E-DPDCH相比,承载的数据量小,设扩散率为sf(>4),则使用信道化码Csf、SF/4。例如在64kbps下使用信道化码C16、 4。本实施方式中,DPDCH复接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设置在通信装置的控制部的组成分别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数据信道的最小SF为2时对实施方式1也成立的情况。SF为2时,扩散1个数据则形成2个码片,所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第3码片和第4码片与第1码片和第2码片扩散数据的结果不同。因此,SF=2时,考虑相位变化,则仅考虑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这里,将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定义为θ。因此,SF=2时,如果求出sin2θ为最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就能求出接近最理想的组合。码片的相移是指用信道化码扩频后使信号点移动,即相位布局的变迁。
图37示出实施方式6的控制部900执行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3700中,码组合编制部11将Num定义为信道化码组合数,T定义为信道化码组合的集合,D定义为当前的过冲大小,并将D初始化为最大值1,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701中,码组合编制部11使Num=Num-1,并从T选择任一组合作为C1后,从存储部15擦除从T选择的组合,使存储部15更新。步骤3702中,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求出对信道分配组合C1时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θ,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703中,码组合决定部13定义D1=sin2θ,作为求出对组合C1的过冲大小的参数,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704中,码组合决定部13判断对C1的过冲是否小于D。即,判断是否D1<D。如果D1<D,执行步骤3705。不是D1<D,则执行步骤3706。步骤3706中,码组合决定部13将C置换成过冲较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即,使C=C1、D=D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706中,如果Num>0,返回步骤3701。如果Num≤0,执行步骤3707。步骤3707中,码分配指示部14将存储部15存储的C取为过冲最小的组合,并根据该组合对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码分配指示部14将信道化码的分配通知信道化码产生器904。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用计算自动地求出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由于求出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接近0度或180度的信道化码组合,使相位变化离开90度,消除过冲。又由于求出I信道和Q信道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能减小基于奇数码片与偶数码片之间的相位变化的过冲。
实施方式7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设置在通信装置的控制部的组成分别与图1、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相同。
下面的说明中,本实施方式说明数据信道的最小SF为2和4以外时对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6也成立的情况。存在SF不同的数据信道(E-DPDCH)时,与实施方式1和6相同,也考虑用计算求出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的情况。用计算求出该组合时,考虑对1个数据的码片相移,因而仅考虑最小SF部分的码片相移。将全部数据信道(E-DPDCH)的最小SF定义为sf、第2m-1码片至第2m码片的相移定义为θm时,分配信道化码,使sin2θ1+sin2θ2+…+sin2θsf/2最小。
图38示出实施方式7的控制部905执行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3800中,码组合编制部11将Num定义为信道化码组合数,T定义为信道化码组合的集合,sf为全部数据信道(E-DPDCH)中最小的SF,D定义为当前的过冲大小,并将D初始化为最大值sf/2,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801中,码组合编制部11使Num=Num-1,将m初始化为1,并从T选择任一组合作为C1后,从存储部15擦除从T选择的组合,使存储部15更新。步骤3802中,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12求出对信道分配组合C1时第2m-1码片至第2m码片的相位变化θm,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803中,使m=m+1。步骤3804中判断是否m>sf/2。如果m>sf/2,执行步骤3805。如果不是=m>sf/2,则返回步骤3802。步骤3805中,码组合决定部13定义D1=sin2θ1+sin2θ2+…+sin2θsf/2,作为求出对组合C1的过冲大小的参数,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806中,码组合决定部13判断对C1的过冲是否小于D。即,判断是否D1<D。如果D1<D,执行步骤3807。不是D1<D,则执行步骤3808。步骤3807中,码组合决定部13将C置换成过冲较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即,使C=C1、D=D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808中,如果Num>0,返回步骤3801。如果Num≤0,执行步骤3809。步骤3809中,码分配指示部14使存储部15存储的C为最佳组合,并根据该组合对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码分配指示部14将信道化码的分配,通知信道化码产生器904。
本实施方式这样对相对于数据信道的信道化码的全部码组合求出过冲,从而选择过冲最小的信道化码组合。由此,数据信道的最小SF为2和4以外时,也能用计算自动求出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
实施方式8
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设置的控制部的组成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相同。
下面的说明中,说明的方法不是实施方式7那样以计算求出最佳信道化码分配,而是根据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自动分配信道化码。由此,能用规模小于实施方式7的硬件(H/W)取得相同的效果。如用图38说明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7中,每一信道化码组合分别算出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并利用计算求出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各自产生的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实施方式6中,较具体地求出过冲之和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因而求出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接近0度或180度的信道化码组合。然而,实际上在码片层用信道化码进行扩频,需要在硬件中保存计算结果,所以硬件规模与信道化码组合的数量成正比地增大。因此,将利用计算求出信道化码组合的方法代之以:通过根据决定相位变化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信道化码,使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尽量接近0度或180度,并尽量离开90度。说明此方法。
首先,说明传输块规模。传输块规模的含义是终端发送的数据规模。终端的发送缓存器中输入应发送的数据时,根据发送时间单元将输入的数据划分成适当规模。将该划分成设定规模的数据称为传输块,其大小称为传输块规模。
其次,说明决定发送的数据信道的条数和SF。传输块规模确定,则利用例如3GPP规范书(TS25.212§4.8.4.1)规定的算法决定数据信道的条数和扩散率SF。SF确定时,增益因数也确定。增益因数是对复接前(乘以信道化码前)各数据信道(单位码元)相乘的加权系数。数据信道由于数据量越大接收所需的期望功率越大,分配大增益因数。因此,数据量较大(SF较小)的数据信道相对于数据量较小(SF较大)的数据信道,其增益因数大。例如SF=2的数据信道相对于SF=4的数据信道,发送2倍数据量,因而需要约2倍的功率。为了使功率为2倍,可使振幅为
Figure C20058000057500311
倍。由于增益因数是与振幅相乘的系数,SF=2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与SF=4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相比,为其倍。
说明根据SF和数据信道条数(数据量)决定分配给E-DPDCH的信道化码(I/Q轴)。本实施方式中,I轴和Q轴都根据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分配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用后面阐述的图41的码树说明。SF为2时,根据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C2、0或C2、1;SF为4时,根据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C4、0和C4、1(哪一方均可)或分配C4、2和C4、3(哪一方均可)。下面,为了说明方便,将码树中码号为0≤k≤(SF/2-1)的分支(SF=4时配置C4、 0和C4、1的分支)称为“码树上侧”,将码号(SF/2)≤k≤(SF-1)的分支(SF=4时配置C4、2和C4、3的分支)称为“码树下侧”。即,本实施方式中,I轴和Q轴都对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树上侧(下侧)的某一方的信道化码,对增益因数小的数据信道分配码树下侧(上侧)的信道化码,从而具有减小过冲的效果。
用增益因数大小不能求出信道化码时(例如增益因数的值相同时),认为承载较多数据的信道发送功率大,因而根据数据量大的信道分配信道化码。认为SF小的数据信道比SF大的数据信道数据量大,所以根据SF小的数据信道,分配数据。因此,终端根据SF和数据信道条数(数据量)对I轴和Q轴各自的数据信道决定分配给数据信道的信道化码。
下面,说明增益因数总和的定义。增益因数总和表示相移前或相移后的码片中分别在I轴和Q轴总计分配各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β1~β8分别是增益因数总和,对其定义如下。
β1=I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2=I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3=Q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4=Q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5=I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6=I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7=Q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β8=Q轴的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增益因数的总和(分配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为(-1、1)的信道化码,且符号数据为-1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总和)
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移为(1、1)或(-1、-1),即相位变化为0度时的信道化码CSF、k的码号k是0≤k≤(SF/2-1);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移为(1、-1)或(1、-1),即相位变化为180度时的信道化码CSF、k的码号k是(SF/2)≤k≤(SF-1)。也就是说,β1~β4分别是对码号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β5~β8分别是对码号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
下面,对信道化码和增益因数一确定,增益因数就确定进行说明。最小SF为2时,第3码片之后从SF=2的数据信道输出的符号为与第1码片不同的符号,因而只考虑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限定于2个码片之间时,信道化码组合仅为2种:(1、1)、(1、-1);考虑符号数据的码片相移组合为4种:(1、1)、(-1、-1)、(1、-1)、(1、-1)。因此,信道化码确定时,每一数据信道根据符号数据决定形成何种码片相移组合。于是,在I轴和Q轴分别对每一相同的码片相移组合总计分配给各数据信道的增益因数,就能求出β1~β4的增益因数总和。
下面,对增益因数总和一确定,码片相移就确定进行说明。根据码片相移求出过冲的大小。因此,使相同的符号之间相位变化尽量为0度或180度为佳。后面阐述其原因。不管信道、增益因数、符号数据为1或-1以及复接数,都能将信号配置点表示成下面的式(1)和式(2)。
相移前(I、Q)=(β1256、β3478)(1)
相移后(I、Q)=(β1256、β3478)(2)
上述式(1)和式(2)那样,能用增益因数总和表示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因而增益因数总和决定码片相移。
对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2)中的β1~β4)不决定码片相移,对码号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2)中的β5~β8)影响码片相移。说明这点。上述式(1)、式(2)中考虑β5~β8为0时,可表示成下面的式(3)和式(4)。
相移前(I、Q)=(β12、β34)(3)
相移后(I、Q)=(β12、β34)(4)
式(3)、式(4)那样仅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时,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完全相同,因而判明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移变化为0度。其原因在于,所示式(3)、式(4)中的β1~β4为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为0度的情况,所以这些值不决定码片相移。考虑式(3)、式(4)的特征,则β5~β8的部分带有不同的符号,所以码片相移前后不一致。因此,β5~β8的值影响码片相移。
前面说明的专利文献1揭示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时,相位变化为0度,过冲变小。然而,专利文献1未揭示数据信道数量多时,例如数据信道条数多于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条数时,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也未揭示对增益因数不同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因此,说明数据信道的条数多从而未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时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作为式(3)、式(4)的特征的β1~β4不决定码片相移,而表示码片相移前后的点离开原点的程度,β5~β8则影响码片相移。同一码片的相移中,离开原点的相位变化小。因此,将信道化码分配成β1~β4大而β5~β8小的,过冲小。于是,可认为:根据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并且对剩余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过冲变小。
对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2)中的β1~β4)不决定码片相移,对码号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2)中的β5~β8)影响码片相移。说明其具体例子。作为具体例子的条件,设I轴和Q轴分别有SF=2的数据信道(对增益因数乘以加以修正)和SF=4的数据信道(增益因数为1)各1条。即,SF=2为2条、SF=4为2条的情况。I轴和Q轴分别有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各1条。这里,不考虑与控制信道等其它信道的信道化码冲突。对增益因数大(即与乘以
Figure C20058000057500342
的增益因数值相乘)的SF=2的数据信道分配C2、0,对对增益因数小的SF=4的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I轴的SF=2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Q轴的SF=2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I轴的SF=4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Q轴的SF=4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这时,求增益因数总和,则 β 1 = 2 , β2=0,β3=0, β 4 = 2 , β5=1,β6=0,β7=0,β8=1。将此代入式(1)、式(2),求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则为式(5)、式(6)如下。
Figure C20058000057500353
Figure C20058000057500354
这时,根据增益因数大的,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 。
式(5)、式(6)中,
Figure C20058000057500355
表示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值相等的增益因数总和(β1~β4),1表示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正负相反的增益因数总和(β5~β8)。因此,式(5)、式(6)的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值相等的增益因数总和(β1~β4)的值为
Figure C20058000057500356
,而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正负相反的增益因数总和(β5~β8)的值为1,所以增益因数总和(β5~β8)在I轴和Q轴上总小于增益因数总和(β1~β4)。因此,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值大的增益因数总和(β1~β4)总决定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的正负。所以,相移前的式(1)和相移后的式(2)中,增益因数总和(β1~β4)在I轴(β12)、Q轴(β34)为相同的形式,增益因数总和(β1~β4)在相移前后使I轴分量与Q轴分量正负翻转。
将对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式(2)的β1~β4)取大,将对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式(2)的β5~β8)取小,则过冲小。说明其具体例子。比较码片相移前的I轴分量(β1256)和码片相移后的I轴分量(β1256),则I轴分量在码片相移前后均为正,无正负翻转。对Q轴分量作同样比较时,Q轴分量在码片相移前后均为负,无正负翻转。因此,由于I、Q各轴中无正负翻转,相位变化非常小。判明改变符号时,等于对象增益因数总和(β1~β8)乘以-1,但改变哪个数据信道的符号,绝对值大小都不变,因而I、Q各轴中无正负翻转。
对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式(2)的β5~β8)影响码片相移正负翻转,对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式(2)的β1~β4)不影响码片相移正负翻转。说明这点。上述式(1)和式(2)中考虑β1~β4为0时,变成式(7)、式(8)如下。
相移前(I、Q)=(β56、β78)(7)
相移后(I、Q)=(-β56、-β78)(8)
式(7)、式(8)那样仅用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时,由于如式(7)、式(8)那样I轴和Q轴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的正负都改换,形成与原点对称的公式。因此,判明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为180度。其原因在于,上述式(1)、式(2)的β1~β4是第1码片至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为0度的情况,所以这些值不决定码片相移。考虑式(1)、式(2)的特征,则β1~β4的部分带有相同的符号,所以码片相移前后一致。因此,根据β1~β4的值,使码片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往相同方向同样错开,离开原点对称形状偏移的份额,所以相位变化小。
对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时,相位变化变成180度,导致过冲小。然而,上面说明的方法在数据信道条数多的情况下有时不分配信道化码。说明例如数据信道的数量多于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条数时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作为式(1)、式(2)的特征的β5~β8是相位变化为180度的情况,所以不决定码片相移的β1~β4对使相位变化变小的方向有影响。因此,以加大β5~β8且减小β1~β4的方式分配信道化码的,相位变化接近180度,过冲小。于是,可认为根据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并且对剩余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的,过冲变小。
对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2)中的β5~β8)不决定码片相移,对码号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2)中的β1~β4)影响码片相移。说明其具体例子。作为具体例子的条件,设I轴和Q轴分别有SF=2的数据信道(对增益因数乘以
Figure C20058000057500361
加以修正)和SF=4的数据信道(增益因数为1)各1条。即,SF=2为2条、SF=4为2条的情况。I轴和Q轴分别有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各1条。对增益因数大的SF=2的数据信道分配C2、1,对对增益因数小的SF=4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1)。I轴的SF=2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Q轴的SF=2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I轴的SF=4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Q轴的SF=4的数据信道的符号为-1时,求增益因数总和,则β1=1,β2=0,β3=0,β4=1, β 5 = 2 , β6=0,β7=0, β 8 = 2 . 将此代入式(1)、式(2),求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则为式(9)、式(10)如下。
Figure C20058000057500373
这时,根据增益因数大的,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
式(9)、式(10)中,
Figure C20058000057500375
表示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正负相反的增益因数总和(β5~β8),1表示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值相等的增益因数总和(β1~β4)。因此,式(9)、式(10)的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正负相反的增益因数总和(β5~β8)的值为
Figure C20058000057500376
而在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值相等的增益因数总和(β1~β4)的值为1,所以增益因数总和(β1~β4)在I轴和Q轴上总小于增益因数总和(β5~β8)。因此,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中,值大的增益因数总和(β5~β8)总决定相移前后的信号点配置的正负。所以,相移前的式(1)和相移后的式(2)中,增益因数总和(β5~β8)在式(1)中I轴为(β56)、Q轴为(β78),在式(2)中I轴为(β65)、Q轴为(β87),形成正负相反,所以增益因数总和(β5~β8)在相移前后总使I轴分量与Q轴分量正负翻转。
将对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式(2)的β5~β8)取大,将对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 k的增益因数总和(上述式(1)、式(2)的β1~β4)取小,则过冲小。说明其具体例子。比较码片相移前的I轴分量(β1256)和码片相移后的I轴分量(β1256),则I轴分量在码片相移前为正,码片相移后为负,正负翻转。对Q轴分量作同样比较时,Q轴分量在码片相移前为负,相移后为正,正负翻转。因此,由于I、Q各轴中正负总翻转,相位变化非常大。判明改变符号时,等于对象增益因数总和(β1~β8)乘以-1,但改变哪个数据信道的符号,I、Q各轴中总正负翻转。
下面,对增益因数总和一确定,对I/Q轴的加权系数就确定进行说明。对I/Q轴的加权系数是指相移前和相移后的码片中HPSK调制前的芯片的I/Q轴各自的分量(矢量分解成正交轴时的水平轴分量和垂直轴分量)。即,该加权系数是对复接后(对各数据信道乘以信道化码后)的I/Q平面轴(码片单元)相乘的系数。如式(1)、式(2)所示,对I/Q轴的码片的加权系数由增益因数总和β1~β8定义,因而如果增益因数总和确定,就自动确定(由于各数据信道受到复接并将其配置在1个信号空间,将1条数据信道的某码片配置在何处取决于该数据信道的各符号数据和对该符号数据相乘的增益因数)。
下面,对对I/Q轴的码片的加权系数一确定,相位变化(角度)就确定进行说明。式(1)表示对相移前的I/Q轴芯片的加权系数,式(2)表示对相移后的I/Q轴芯片的加权系数。由于对各I、Q轴的码片的加权系数表示相位布局的I/Q轴分量,根据式(1)和式(2)分别求出相移前和相移后的相位布局,并且通过取2个公式的差,求出码片相移。
对增益因数较大的信道供给全部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对增益因数较小的信道供给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则相位变化接近0度或180度。说明这点。为了减小过冲,要求C2、0、C4、0、C4、1与C2、1、C4、2、C4、3尽量不掺混。相位变化θ由增益因数总和β1~β2决定,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C2、0、C4、0、C4、1或分配C2、1、C4、2、C4、3。相位变化θ由码片相移决定,即由对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决定。决定相位变化θ的程度大是指对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大,即增益因数和数据量大且SF小。因此,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程度大的信道分配C2、0、C4、 0、C4、1(C2、1、C4、2、C4、3)时,相位变化θ变成0度或180度,因而过冲小。由于能用增益因数求出对β1~β8影响的大小,与实施方式2相同,尽量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分配C2、0、C4、0、C4、1(C2、1、C4、2、C4、3)的方法较佳。
下面,对I轴、Q轴都仅在1条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使用全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情况进行说明。这时,对增益因数小的信道供给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对增益大的信道供给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因而过冲变小。I轴、Q轴都仅在1条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使用全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时,对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则与上文所述相同,唯一地确定对轴上剩余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这意味着对增益因数不大的哪条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则唯一地确定对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对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时,也可以说是这样。这时,根据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与根据增益因数小的数据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相同。因此,在1条增益因数大的数据信道使用全部上侧信道化码时,也可根据增益因数小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例如,分别在I、Q轴具有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各1条时,1条SF=2的数据信道使用全部一侧的码,因而可根据SF=2的数据信道分配,也可根据SF=4的数据信道分配。
交错分配增益因数大的和增益因数小的,则相位变化接近90度。说明这点。对增益因数大的和增益因数小的交错分配信道化码时,例如在SF=2的数据信道为2条、SF=4的数据信道为2条(I、Q轴分别具有各1条)的情况下,对I端的SF=2的数据信道分配C2、0,对Q端的SF=4的数据信道分配C4、1,对I端的SF=4的数据信道分配C4、2,对Q端的SF=2的数据信道分配C2、1,则相位变化接近90度。
图39是无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的流程图。步骤3900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I端、Q端各自的SF=2的数据信道(E-DPDCH)分配C2、1,并存储到存储部15。通过先对SF小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与上述实施方式1~7相同,能减小过冲。下面的步骤3901~步骤3905中说明对数据信道效率良好地分配空闲的信道化码的方法。步骤3901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Q端的SF=4的数据信道(E-DPDCH)分配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3902中,剩余码分配部22判断是否正在使用DPDCH。如果正在使用DPDCH,执行步骤3905。反之,不正在使用DPDCH,则执行步骤3903。步骤3903中,剩余码分配部22判断I端是否有E-DPCCH。如果I端有E-DPCCH,执行步骤3905。I端无E-DPCCH,则执行步骤3904。步骤3904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I端的SF=4的数据信道(E-DPDCH)分配C4、1或C4、0,并存储到存储器15。步骤3905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I端的SF=4的数据信道(E-DPDCH)分配C4、0,并存储到存储部15。
E-DPCCH的信道化码最好使用信道化码C256、k(64≤k≤127),以便能在I端承载SF=2的数据信道(E-DPDCH)和SF=4的数据信道(E-DPDCH)各1条。后面阐述其原因。但是,其前提为设正在使用E-DPDCH时有可能使用DPDCH的情况,如果正在使用E-DPDCH时不用DPDCH,只要0≤k≤127,k是什么值都可以。这时,步骤3905中,如果E-DPCCH的码号k为0≤k≤63,对数据信道(E-DPDCH)分配C4、1;E-DPCCH的码号k为64≤k≤127,则对数据信道(E-DPDCH)分配C4、0。此流程图中,不决定分配信道化码的时间序列,决定分配的优先顺序。例如控制部905设定信道化码的定时可相同。
图40是无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发行5(Rel5)用的DPDCH1假设用64kbps进行发送,则分配C16、4。E-DPCCH分配C256、2。首先,对作为SF=2的数据信道的E-DPDCH1和E-DPDCH2分配信道化码C2、1。其次,对作为Q端的SF=4的数据信道的E-DPDCH4分配信道化码C4、1。接着,由于I端有DPDCH,对作为I端的SF=4的数据信道的E-DPDCH3分配信道化码C4、0
图41示出I轴的信道化码的码树。I轴4100上的码树是上述实施方式7的说明中用的信道化码的码树。图41示出的4101a~4101n是各SF(SF=2、SF=4、SF=8)的信道化码。码树的粗线4102示出DPDCH中使用信道化码4101a(C2、0)、4101d(C4、1)、4101i(C8、2)。分配给DPDCH的信道化码4101a(C2、0)、4101d(C4、1)、4101i(C8、2)不能分配给其它信道。设对I轴分配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各1条,则改变DPDCH编号时,由于发行5的基站未采用互换性,软切换困难。因此,DPDCH正在使用的信道化码不分配。于是,可首先对SF=2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4101b(C2、1),其次对SF=4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4101c(C4、0)。因此,E-DPCCH在用于I端的情况下,设SF=256,则最好使用C256、k(64≤k≤127)的信道化码。
图42示出Q轴的信道化码的码树。图42示出的4201a~4201n是各SF(SF=2、SF=4、SF=8)的信道化码。码树的粗线4202示出DPCCH中使用信道化码4201a(C2、0)、4201c(C4、0)、4201g(C8、0)。粗线4203示出HS-DPCCH中使用信道化码4201a(C2、0)、4201d(C4、1)、4201i(C8、2)。设对Q轴分配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各1条,则不分配进行通信方面必须使用的DPCCH正在使用的信道化码,因而最好首先对SF=2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4201b(C2、1),其次对SF=4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4201d(C4、1)。然而,信道化码4201d(C4、1)正在HS-DPCCH中使用,所以现状与HS-DPCCH冲突。由于HS-DPCCH不作软切换,即使改变码号也不能与已有基站维持互换性。因此,对Q轴分配SF=2的数据信道和SF=4的数据信道各1条,则为了避免HS-DPCCH的码分配与数据信道(E-DPDCH)冲突,C256、k(1≤k≤63)的信道化码中设定成例如C256、1或C256、32。但是,预先将数据信道(E-DPDCH)的条数限制成不与HS-DPCCH冲突的条数时,也可将HS-DPCCH的码分配方法设定成与发行5相同。E-DPCCH在用于Q端时,设SF=256,则最好按C256、k(1≤k≤63)的信道化码使用与HS-DPCCH不冲突的信道化码。
图43是有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方法的流程图。步骤4300中,控制部905将HS-DPCCH的码分配设定成C256、k(1≤k≤63)。但是,一开始就将数据信道(E-DPDCH)的数量限为少于或等于3条时,HS-DPCCH的码分配方法可与发行5相同。这种情况能省略步骤4300。步骤4301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I端、Q端的SF=2的数据信道(E-DPDCH)分别分配C2、1,并存储到存储部15。然后,步骤4302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I端的SF=4的数据信道分配C4、0,并存储到存储部15。这是因为分配C4、1则与DPDCH冲突。步骤4303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Q端的SF=4的数据信道分配C4、1,并存储到存储部15。这是因为分配C4、0则与DPCCH冲突。DPCCH和DPDCH都是按发行99(R99)标准化的信道,因而改变信道化码的编号时,无反向兼容性(旧版本互换性),不能软切换。此流程图不决定分配信道化码的时间序列,决定分配优先顺序。控制部905设定信道化码的定时可相同。
图44是有HS-DPCCH时根据SF大小分配信道化码的例子。由于使用HS-DPCCH,将HS-DPCCH的码分配设定成C256、1。发行5用的DPDCH1假设用64kbps进行发送,则分配C16、4。E-DPCCH分配C256、2。首先,对作为SF=2的数据信道的E-DPDCH1和E-DPDCH2分配信道化码C2、1。其次,由于I端有DPDCH,对作为I端的SF=4的数据信道的E-DPDCH3分配信道化码C4、0。接着,对作为Q端的SF=4的数据信道的E-DPDCH4分配信道化码C4、1
考虑使上述考虑方法广义化的情况。
什么样的SF下都能将信道化码展开并以SF=2的信道化码表示。图45是示出信道化码的组成的表。SF=2的信道化码表示作为最小的SF的SF=2的信道化码。SF=sf的信道化码表示非SF=2时的信道化码的组成。展开1次时,码号k变成用2除后得到的商。现将SF=sf、码号k的信道化码展开至SF=2,则码号k为0≤k≤(SF/2-1)时,用SF/2除的商为0,因而展开至SF=2时,相当于由C2、0或-C2、0构成。码号k为(SF/2)≤k≤(SF-1)时,由于用SF/2除的商为1,展开至SF=2时,相当于由C2、1或-C2、1构成。
说明使用全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情况。这时,即使增益因数变化,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对什么样的SF都总为0度。用下面计算式证明这点。I端、Q端的信道都只用C2、0=(1、1)、-C2、0=(-1、-1)。仅限于考虑某部分的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时,不管什么样的信道,什么样的增益因数,复接数是几条,都能表示如下。下面的β1至β4是实数。
I=β12、β12
Q=β34、β34
上式那样,此部分的相位变化为0度。对全部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都能同样证明这点。因而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为0度。
接着,说明使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的情况。这时,即使增益因数变化,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对什么样的SF都总为180度。I端、Q端的信道都只用C2、1=(1、-1)、-C2、1=(-1、1)。仅限于考虑某部分的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时,不管什么样的信道,什么样的增益因数,复接数是几条,都能表示如下。下面的β5至β8是实数。
I=β56、-β56
Q=β78、-β78
上式那样,此部分的相位变化为180度。对全部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都能同样证明这点,因而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为180度。
说明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与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掺混的情况。这时,某部分的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在I端、Q端的信道都只用C2、0=(1、1)、-C2、0=(-1、-1)、C2、1=(1、-1)、-C2、1=(-1、1)。仅限于考虑某部分的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时,不管什么样的信道,什么样的增益因数,复接数是几条,都能表示如下。下面的β1至β8是实数。
I=β1256、β1256
Q=β3478、β3478
上式那样,非β1~β4为0时或β58为0时,此部分的相位变化为非0度或非180度。对全部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都能同样证明这点,所以奇数号码片至偶数号码片的相位变化在使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与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两者时不是0度或180度。因此,为了相位变化尽量接近0度或180的,以仅用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仅用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为佳。
不管什么样的SF,在I端或Q端掺混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与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则相位变化接近90度。因此,要求尽量不掺混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 k与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为此,可将β1~β4的绝对值取大并将β5~β8的绝对值取小,或者将β5~β8的绝对值取大并将β1~β4的绝对值取小。即,加大对I轴、Q轴中分配限于2码片间的码片相移为(1、1)或(-1、-1)的信道化码的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使β1~β4的绝对值大并使β5~β8的绝对值小。或者加大对I轴、Q轴中分配限于2码片间的码片相移为(1、-1)或(-1、1)的信道化码的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使β5~β8的绝对值大并使β1~β4的绝对值小。通过根据对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大的信道,形成(1、1)或(-1、-1),即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 k,实现这点。或者通过根据对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大的信道,形成(1、-1)或(-1、1),即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实现这点。根据对I/Q轴码片的加权系数大的信道分配信道化码等于根据增益因数/(β1+β2+…+β8)的绝对值大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相位变化θ由增益因数总和β1~β8决定,因而等于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程度大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即,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时,可使相位变化θ尽量接近0度或180度,所以过冲小。因此,根据决定相位变化θ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根据相位变化θ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就可减小过冲。
总之,与上述方式2相同,有力的方法是尽量根据增益因数大的信道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或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具体而言,例如在I轴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时,在Q轴也同样分配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CSF、k。在I轴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时,在Q轴也同样分配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CSF、k。对增益因数大小无要求时,由于可认为承载较多数据的信道,发送功率大,与实施方式3相同,根据数据量大的信道分配信道化码,或由于可认为SF小的数据信道比SF大的数据信道数据量多,根据SF小的数据信道分配数据。这也是有力的方法。
图46和图47是复接SF不同的数据信道时的信道化码分配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4600中,控制部905对全部SF,将码号k为0≤k≤(SF/2-1)全部的信道化码CSF、k的组取为组A,并且对全部SF,将码号k为(SF/2)≤k≤(SF-1)全部的信道化码CSF、k的组取为组B。步骤4601中,控制部905判断是否使用HS-DPCCH。如果使用,执行步骤4602。未使用HS-DPCCH,则执行步骤4603。步骤4602中,控制部905设定HS-DPCCH的码分配。一开始就将数据信道的条数限制成与HS-DPCCH不冲突的条数时,HS-DPCCH的码分配方法可与发行5相同。这时,能省略步骤4601和步骤4602。
步骤4603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是否能分配成I轴和Q轴的全部数据信道仅用组A的信道化码,而不发生与其它信道的冲突。如果能这样进行分配,执行步骤4606。反之,不能进行分配,则执行步骤4605。步骤4604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I轴和Q轴的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组A的信道化码,并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或者对I轴和Q轴的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组B的信道化码,并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4605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I轴上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中SF最小的数据信道分配组B的信道化码,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4606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I轴是否有尚未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数据信道。如果I轴有未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数据信道,执行步骤4607。反之,I轴无未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数据信道,则执行步骤4608。步骤4607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对I轴上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组B的信道化码时,是否发生与其它信道的冲突。判断为发生冲突时,执行步骤4608。判断为不发生冲突时,执行步骤4605。步骤4608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I轴中未分配信道化码的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组A,并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4609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对Q轴上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中SF最小的数据信道分配组B的信道化码,并存储到存储部15。步骤4610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Q轴是否有未分配信道化码分配的数据信道。如果I轴有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执行步骤4611。无未进行信道化码分配的数据信道,则结束。步骤4611中,增益因数区别码分配部21判断对Q轴上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组B的信道化码时,是否发生与其它信道的冲突。判断为发生冲突时,执行步骤4612。判断为不发生冲突时,执行步骤4609。步骤4612中,剩余码分配部22对Q轴中未分配信道化码的全部数据信道分配组A,并将其存储到存储部15。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根据决定相位变化的程度大的信道分配信道化码,能用规模较小的硬件决定过冲小的信道化码组合。
工业上的实用性
可通过制作利用本实施方式的CDMA终端,制作PAR小的终端。
而且,用于功率放大的放大器中非线性失真造成的相邻信道泄漏功率小,能制成耗电低、小型且价廉的CDMA终端。

Claims (1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步骤、
将所述IQ复接步骤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步骤、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步骤中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步骤,
所述控制步骤包含
根据所述IQ复接步骤中与所述数据信道和所述控制信道相乘的系数的大小,对所述系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系数区别码分配步骤、以及
对所述系数区别码分配步骤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步骤。
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步骤、
将所述IQ复接步骤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步骤、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步骤中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步骤,
所述控制步骤包含
判断所述IQ复接部中复接的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并且对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数据量区别码分配步骤、以及
对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步骤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步骤。
3、一种通信装置,具有控制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具有
编制多个信道化码的组合的码组合编制部、
对码组合编制部编制的每一信道化码组合,分别计算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的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
用计算求出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算出的多个码片间相位变化各自产生的过冲之和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并决定为使用的码组合的码组合决定部、以及
根据码组合决定部决定的码组合,指示信道化码分配的码分配指示部,
所述码片间相位变化计算部,求出I信道和Q信道的第1码片与第2码片的相位变化α以及I信道和Q信道的第3码片与第4码片的相位变化β,
所述码组合决定部将sin(α)的平方与sin(β)的平方之和最小的信道化码组合,决定为使用的码组合。
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部、
将所述IQ复接部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部、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设置
根据所述IQ复接部中与所述数据信道和所述控制信道相乘的系数的大小,对所述系数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系数区别码分配部、以及
对所述系数区别码分配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部。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区别码分配部设置禁止码判断部,该禁止码判断部在作为控制信道进一步追加第2控制信道时,判断在所述IQ复接部的I端和Q端的哪一方追加第2控制信道,同时还在追加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I端或Q端,禁止分配与分配给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
6、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是增益因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5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
7、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数是增益因数;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6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对所述IQ复接部的Q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增益因数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
8、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扩散率为SF、码号为k的信道化码CSF、k的分配,将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作为所述第1信道化码加以分配,同时还将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作为第2信道化码加以分配。
9、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扩散率为SF、码号为k的信道化码CSF、k的分配,将码号k为0≤k≤(SF/2-1)的信道化码作为所述第2信道化码加以分配,同时还将码号k为(SF/2)≤k≤(SF-1)的信道化码作为第1信道化码加以分配。
10、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和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时,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分配C2、0作为所述第1信道化码,对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所述第2信道化码。
11、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和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信道化码时,对扩散率SF为2的数据信道分配C2、1作为所述第1信道化码,对扩散率SF为4的数据信道分配C4、0或C4、1作为所述第2信道化码。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I端和Q端的多个数据信道、控制信道作IQ复接处理,并产生复数信号的IQ复接部、
将所述IQ复接部产生的复数信号加以调制后发送的发送部、以及
控制对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所述I端和Q端的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分配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设置
判断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并且对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分配第1信道化码的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对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未分配信道化码的数据信道分配与所述第1信道化码不同的第2信道化码的剩余码分配部。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设置禁止码判断部,该禁止码判断部在作为控制信道进一步追加第2控制信道时,判断在所述IQ复接部的I端和Q端的哪一方追加第2控制信道,同时还在追加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I端或Q端,禁止分配与分配给所述第2控制信道的信道化码有相关关系的信道化码。
14、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量区别码分配部将所述IQ复接部的I端和Q端的多条数据信道中复接数多的数据信道优先于复接数少的数据信道,判断为数据量大的数据信道。
15、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5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对所述IQ复接部的Q端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
16、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IQ复接部复接的数据信道数为6条时,对所述IQ复接部的I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或C4、0,对所述IQ复接部的Q端的3条数据信道中数据量大的2条数据信道分配C4、2或C4、3作为信道化码,剩余的1条数据信道则分配C4、1
CNB2005800005752A 2004-06-16 2005-06-06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ctive CN1005180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8015/2004 2004-06-16
JP2004178015 2004-06-16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92392A Division CN101068134A (zh) 2004-06-16 2005-06-06 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0425A CN1820425A (zh) 2006-08-16
CN100518000C true CN100518000C (zh) 2009-07-22

Family

ID=3551007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92392A Pending CN101068134A (zh) 2004-06-16 2005-06-06 通信装置
CNB2005800005752A Active CN100518000C (zh) 2004-06-16 2005-06-06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092392A Pending CN101068134A (zh) 2004-06-16 2005-06-06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19105B2 (zh)
EP (2) EP1758257B1 (zh)
JP (1) JP3805355B2 (zh)
KR (2) KR100769312B1 (zh)
CN (2) CN101068134A (zh)
WO (1) WO2005125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4021C (zh) * 2004-12-08 2009-08-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码分多址系统信道化码的分配方法
JP4822971B2 (ja) * 2006-07-28 2011-11-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の逆拡散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952B1 (en) * 1999-03-16 2004-02-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ynamic code allocation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s
KR100406531B1 (ko) * 1999-05-31 2003-11-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가변팩터직교확산 코드를 이용하여데이터 메시지를 변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DE10027216B4 (de) * 1999-05-31 2008-10-1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Modulieren einer Datennachricht durch Verwendung von Codes mit orthogonalem veränderlichem Spreizungsfaktor (OVSF) in einem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JP2002033716A (ja) * 2000-07-18 2002-01-31 Sony Corp Cdma拡散方法およびcdma端末装置
JP3956085B2 (ja) * 2000-12-20 2007-08-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回路
KR100452512B1 (ko) * 2002-08-16 2004-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용량 개선 왈쉬코드 확산장치 및 그 운용방법
US7397839B2 (en) * 2004-01-27 2008-07-08 Ntt Docomo, Inc.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222957B2 (ja) * 2004-03-01 2009-02-12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 TR 25.922 V5.0.0. 2002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 TR 25.922 V5.0.0. 2002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Network,Feasibility Study for Enhanced Uplink for UTRA FDD.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 TR 25.896 v1.2.1. 2004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Network,Feasibility Study for Enhanced Uplink for UTRA FDD. 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 TR 25.896 v1.2.1. 20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83941A3 (en) 2007-07-04
KR20070085913A (ko) 2007-08-27
EP1758257B1 (en) 2011-10-19
JPWO2005125035A1 (ja) 2009-01-29
US7519105B2 (en) 2009-04-14
KR100769312B1 (ko) 2007-10-24
KR20070008595A (ko) 2007-01-17
EP1758257A4 (en) 2007-07-04
US20070025422A1 (en) 2007-02-01
CN101068134A (zh) 2007-11-07
KR100769311B1 (ko) 2007-10-24
EP1783941A2 (en) 2007-05-09
CN1820425A (zh) 2006-08-16
EP1758257A1 (en) 2007-02-28
EP1783941B1 (en) 2013-04-24
WO2005125035A1 (ja) 2005-12-29
JP3805355B2 (ja) 2006-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965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OVSF codes and I/Q channels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in transmitting data via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s in WCDMA systems
US20040101071A1 (e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decoding apparatus used therefor which uses TFCI decod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ecoding method therefor
JP5088513B2 (ja) 通信端末装置、tfc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175031A2 (en) CDMA sprea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JP2004357326A (ja) 時分割複信(tdd)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の所属符号群を表示する方法
CN102273111A (zh) 用于hsdpa的基于根扩展码的指派
CN101384069B (zh) 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0518000C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2664861B (zh) 提高超低功耗无线通信传输频谱效率的方法
US2002018170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crambling cod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92906B (zh) 一种td-scdma系统e-hich信道传递harq应答信息的方法
CN100568746C (zh) 解码方法及设备
JPH11261446A (ja) スロットタイミング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回路ならびに移動局ならび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6850135A (zh) 一种接口数据的传输方法、数据传输接口和接口系统
CN101883449B (zh) Bbm与rru之间iq数据交换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US2007002546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ata reception method, data transport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data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data transport system as well a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3934147B2 (ja) 通信装置
CN1627676B (zh)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下行共享信道的信道码映射的方法
CN101635582B (zh) 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US729252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ntrol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for the system, and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employing parallel combinatory spread-spectrum scheme
KR100955959B1 (ko) 코드 시퀀스와 무선국
GB2379841A (en) Efficient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ncoding in UTRA TDDD mode
CN101242650A (zh) 增强专用信道相关下行物理信道实现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KR20000057104A (ko) 멀티코드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왜곡 보상장치 및 방법
JP2002246951A (ja) Cdma通信装置の送信拡散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ESEARCH IN MOTION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SSUBISHI ELECTRI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2020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07

Address after: Voight, Ontario, Canada

Patentee after: Research In Motion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ssubishi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