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3950C - 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和具有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冰箱 - Google Patents
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和具有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13950C CN100513950C CNB2006800076593A CN200680007659A CN100513950C CN 100513950 C CN100513950 C CN 100513950C CN B2006800076593 A CNB2006800076593 A CN B2006800076593A CN 200680007659 A CN200680007659 A CN 200680007659A CN 100513950 C CN100513950 C CN 10051395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tube
- cooler
- cooling fins
- bending part
- defro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冷却翅片上设置缺口,仅在缺口的铅垂方向的周缘上设置折弯部,将玻璃管加热器插入缺口并使折弯部与玻璃管接触,由此从玻璃管的上表面可将玻璃管加热器的热量以辐射热的方式对冷却器除霜,从玻璃管的侧面可利用从玻璃管向冷却翅片的热传导对冷却器除霜。这样可提供一种能提高除霜效率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等中的具有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及具有该冷却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对以往的冰箱的冷却器进行说明。图10是以往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在图10中,冰箱在最下部设有冷冻室1,在冷冻室1的前面设有冷冻室门2,在冷冻室1的上方设有冷藏室3A,在冷藏室3A的前面设有冷藏室门4,在冰箱本体的下部后方设有冷却器5,在冷却器5下部的朝下方开口的缺口中设有作为除霜装置的玻璃管加热器6,在冷却器5的上部设有风扇7。以下对以上构成的冰箱的动作进行说明。
冷却器5利用在其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并通过风扇7的动作对冷冻室1及冷藏室3A进行冷却。在此,在冷却器5进行热交换的空气因冷冻室门2和冷藏室门4的开闭导致高温外部空气的流入、冷冻室1和冷藏室3的保存食品中含有的水分的蒸发等而变为高湿度的空气,该空气与低温的冷却器5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凝成霜而结霜堆积在低温的冷却器5上。
随着霜的堆积量的增加,与冷却器5的表面进行热交换的空气之间的热传导受到阻碍,且形成通风阻力引起风量下降,导热系数下降,从而发生冷却不足。为此,在变为冷却不足之前对玻璃管加热器6通电,利用辐射热加热冷却器5进行除霜。通过将玻璃管加热器6配置在冷却器5下部的朝下方开口的缺口部内,可缩短玻璃管6与冷却器5的距离,提高除霜效率。日本2002—5553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这样构成的冷却器。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构成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尽管缩短了玻璃管加热器6与冷却器5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除霜效率,但由于是利用玻璃管加热器6的辐射热进行除霜,在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方面存在极限。
以下对作为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的方法之一,高效地将玻璃管加热器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器的方法进行叙述。图11是其他以往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其除霜装置的立体图。
在图11和图12中,冷却器8A包括多个冷却翅片10和贯通冷却翅片10的制冷剂管9。作为除霜装置具有玻璃管加热器11、玻璃管12、板13。具体而言,在将呈玻璃管12的外周上表面的形状的板13安装在玻璃管12上后,使板13的外周上表面与冷却翅片10的下端部接触,形成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板13由导热系数大的材质铝制成。
此时,存在以下问题:在板13与玻璃管12接触的部位,热量借助板13传递给冷却翅片10。然而,难以将板13与玻璃管12在玻璃管12的长度方向上以板13与玻璃管12之间不产生间隙的状态配置,在板13与玻璃管12之间会局部产生空气层。其结果,热量滞留在该空气层内,还会产生热量从板13向玻璃管12反射的现象,无法高效地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翅片10,因此无法提高除霜效率。
而且,在制冷循环中使用了可燃性制冷剂的情况下,作为将玻璃管12的表面温度抑制在可燃性制冷剂的着火温度以下的手段也可考虑上述构成。然而,如上所述,板13与玻璃管12之间局部存在空气层,玻璃管12表面的热量穿过空气层向板13辐射后向玻璃管12反射。这样,玻璃管12的表面温度难以大幅度降低,无法将玻璃管12的表面温度抑制在可燃性制冷剂的着火温度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提供如下一种冷却器,包括:由多个冷却翅片和贯通冷却翅片的制冷剂管构成的冷却器;以及对冷却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装置,除霜装置是具有玻璃管和设置在玻璃管内部的加热线的玻璃管加热器,在冷却翅片的局部设有缺口,该缺口的周缘由将冷却翅片折弯而成的折弯部和被开放的开放部形成,在该缺口内插入玻璃管加热器,且折弯部与玻璃管接触。这样,在开放部没有影响辐射热的效果的部位,因此能利用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有效地向冷却器供给热量。而且,由于设置在冷却翅片上的折弯部与玻璃管接触,因而从加热线辐射到玻璃管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直接向冷却翅片的折弯部供给,能有效地向冷却器供给热量。另外,玻璃管表面的热量向冷却翅片热传导,能降低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的表面温度。
本发明通过仅在缺口的铅垂方向的周缘上设有折弯部,玻璃管上面及下面方向没有影响辐射热的效果的部位,因而玻璃管的上面方向能利用对冷却器整体的辐射热进行除霜,另外,玻璃管的下面方向能对冷却器的下方有效地除霜,因而能利用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有效地向冷却器供给热量。而且,由于仅设置在冷却翅片的缺口的铅垂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与玻璃管接触,因而从加热线辐射到玻璃管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直接向冷却翅片的折弯部供给,能有效地向冷却器供给热量,提高除霜效率。
另外,由于玻璃管表面的热量热传导到冷却翅片,能降低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的表面温度。
本发明通过在缺口的铅垂方向的周缘和水平方向的周缘上设有折弯部,则设置在冷却翅片的缺口的水平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与玻璃管的上部接触。这样,从加热线辐射到玻璃管表面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向冷却器供给,且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可从开放部向冷却器供给,能更有效地提高除霜效率。
由于设置在缺口的水平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与玻璃管的上部接触,因而玻璃管上部表面的热量热传导到冷却翅片,能进一步降低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上部的表面温度。
本发明通过将缺口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至少设置两处以上,增加折弯部与玻璃管上部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热传导,更有效地向冷却器供给热量,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
玻璃管上部表面的热量热传导到冷却翅片,能进一步降低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上部的表面温度。
本发明通过使缺口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度以下,在玻璃管加热器插入缺口时,即使产生玻璃管的挠曲等,也可使设置在缺口的水平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保持可靠、均匀地与玻璃管接触的状态。这样,热量能均匀地传递给冷却器,可提高除霜效率。而且玻璃管能容易地插入并能使其与冷却翅片接触,因而能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冷却翅片的折弯部为平面状,能可靠地使冷却翅片的折弯部与玻璃管接触,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另外,通过使冷却翅片的折弯部为平面状,冷却翅片容易进行弯曲加工,对于将玻璃管加热器插入冷却器的组装性来说,由于折弯部的玻璃管设置面为平面状,玻璃管容易插入,因而可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将缺口的水平方向的开放部设置在缺口的进深方向的大致中央,使开放部位于玻璃管的最上面部。这样,能在不影响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的效果的情况下向冷却器传递热量,且可防止热量的滞留,促进自然对流,提高除霜效率。
本发明通过将缺口设置在冷却翅片的下端部,可利用来自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向上方的自然对流向冷却器整体供给,可缩短位于冷却器下方的接水盘部分与玻璃管加热器的距离,对于接水盘部分可利用玻璃管加热器朝下方的辐射热进行除霜。其结果,不必设置作为接水盘部分的除霜用的面加热器等其他除霜装置。对于将玻璃管加热器插入冷却器的组装性来说,由于可将玻璃管加热器从冷却器的下方插入,因此与将玻璃管加热器设置在冷却器中央部的状态相比更为容易。
本发明的冷却翅片的折弯部在每一个冷却翅片上设置两处以上,能增加热传导的有效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
本发明通过将缺口设置在冷却器的进深方向的中央,能高效地将玻璃管加热器的热量传递给整个冷却器。
本发明通过使冷却翅片的折弯部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之间的间隔长度的5%以上,能有效地进行从玻璃管加热器向冷却翅片的热传导。
本发明通过使缺口的铅垂方向的长度比玻璃管的外径大,因而可将玻璃管加热器收放在缺口内。这样,玻璃管加热器不从冷却器突出,能使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小型化。
本发明将可燃性制冷剂作为制冷剂管内流动的制冷剂,玻璃管表面的热量热传导到冷却翅片,从而能在不降低玻璃管加热器的热容量的情况下将玻璃管表面温度抑制在可燃性制冷剂的着火温度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下面看到的图1所示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沿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除霜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冷却翅片的主要部分的细节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的其他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沿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冷却翅片的主要部分的细节图。
图10是以往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1是以往的其他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除霜装置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21 冷却器
22 制冷剂管
23 冷却翅片
24 玻璃管加热器
25 缺口
26 加热线
27 玻璃管
30 折弯部
31 开放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不过,附图是模式图,表示各位置关系的尺寸并不正确。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利用图1~图6说明实施形态1。
在图1中,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以下称为冷却器)包括:由多个冷却翅片23和贯通冷却翅片23的制冷剂管22构成的冷却器21;与冷却翅片23接触的作为除霜装置的玻璃管加热器24。
制冷剂管22中封入有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
玻璃管加热器24包括:由金属电阻形成为线圈状的加热线26;覆盖加热线26的玻璃管27;覆盖玻璃管27的开口部的罩子28;与加热线26连接的导线29。
在冷却器21的冷却翅片23的下部大致中央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缺口25,仅在缺口25的铅垂方向的周缘设有折弯部30。在缺口25的周缘部中没有形成折弯部30的部位存在有被开放的开放部31。因而并不是在缺口25的整个周缘部上连续地形成折弯部30。这里所说的开放部31是指没有形成折弯部30的部分。例如,也包括在冷却翅片23的端面的插入制冷剂管的部位经常被加工成的所谓凸圈(日文:カラ—)部等。
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缺口25,折弯部30与玻璃管27接触。在此,使用了铅垂方向这样的表述,其主要含义是折弯部30沿冷却器21的上下方向以平面状延伸。更具体地说,当将冷却器21如图1所示地配置时,将玻璃管加热器24以水平方向插入冷却翅片23下部的缺口25内,仅在缺口25的铅垂方向的周缘设有的折弯部30与玻璃管加热器24的玻璃管27接触。
玻璃管27是外径为10.5mm、内径为8.5mm的圆筒状。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的长度A为4.9mm,折弯部30的高度B为12mm,缺口25的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为10.8mm,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D为85°。冷却翅片23与相邻的冷却翅片23的长度即所谓的翅片间距为10mm。
折弯部30相对于一个冷却翅片设置两处折弯部,在玻璃管27的设置方向上,玻璃管27外周的两个侧面与折弯部30与冷却翅片23接触。制冷剂管22和冷却翅片23的材质是导热系数大的铝。
这样的冷却器例如用以下的方法形成。
首先,利用冲压加工对冷却翅片23设置大致T字形的缺口。该冲压加工最好与形成冷却翅片外周形状的加工和形成制冷剂管插入用长孔的加工同时进行,这样可减小工序。
另外,设置该大致T字形缺口的加工方法也可采用激光加工等方法。接着,利用用于限定折弯部30的弯曲位置及折弯角度的金属模具进行冲压加工,形成折弯部30。
另外,该弯曲加工方法也可采用借助弯曲工具的加工方法。
然后,将由一根制冷剂管弯曲加工而成的制冷剂管22插入冷却翅片23的制冷剂管插入用的长孔内使其紧密接触。
接着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冷却翅片23的缺口25内,使玻璃管27与折弯部30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冷却器。
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冷却翅片23的缺口25内的工序也可在将制冷剂管22插入冷却翅片23的制冷剂管插入用长孔内的工序之前进行。
以上对制冷剂管使用了将一根制冷剂管弯曲加工而成的所谓蛇形制冷剂管,也可利用钎焊等将由直管部和弯管部构成的所谓U形(ヘアピン)管与由弯管部构成的折返弯头连接形成制冷剂管。此时,将U形管插入冷却翅片后,将折返弯头安装在U形管的直管部的端部上,利用钎焊等形成制冷剂管。
以下对如此构成的冷却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对结霜后的冷却器21进行除霜时,加热线26因来自导线29的通电而发热,向玻璃管27辐射热量。热量从玻璃管27进一步进行辐射,对冷却器21进行除霜。因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与玻璃管27接触,因而从加热线26辐射到玻璃管27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供给到折弯部30,对冷却翅片23进行除霜。
而且,玻璃管加热器24从水平方向插入冷却翅片23下部的缺口25内,仅在缺口25的铅垂方向的周缘上设置的折弯部30与玻璃管加热器24的玻璃管27接触,因而玻璃管27的上面及下面方向没有影响辐射热效果的部位。其结果,可利用辐射热向玻璃管27的上面方向对冷却器21整体进行除霜,而向玻璃管27的下面方向的辐射热有助于对处于冷却器21下方的接水盘(未图示)部分的除霜,可提高除霜效率。
玻璃管27的外径为10.5mm,缺口25的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为10.8mm。通过将缺口25的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设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大,就可容易地将玻璃管27插入缺口25内。
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的长度A为4.9mm。折弯部30为平面状,玻璃管27的接触面为圆状。另一方面,通过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和折弯角度D的设定,可在将玻璃管27插入缺口25内后使折弯部30可靠地与玻璃管27接触,且折弯部30为平面状,折弯部30容易加工。
折弯部30的高度B为12mm,设定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10.5mm大,因而可将玻璃管27设置成不从冷却器21的下部突出,得到使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如图5所示,折弯角度D弯曲加工为85°。由于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设定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大,因而通过使折弯部30朝玻璃管27的设置方向倾斜,因而在设置玻璃管27时,玻璃管27与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能可靠地接触。不过,也可将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设定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小,使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D为90°,将玻璃管27压入。
而且,每一个冷却翅片23设置两处折弯部30,在玻璃管27的设置方向上,玻璃管27外周的两个侧面与冷却翅片23接触,可增加热传导的有效接触面积,能效率更高地除霜。
缺口25设置在冷却器21的进深方向的大致中央,通过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缺口25,就能将玻璃管加热器24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整个冷却器21。这样,可降低冷却器21发生局部难以除霜的可能性。
通过使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5%以上,可提高从玻璃管27向冷却翅片23的热传导效果,提高冷却器21的除霜效率。而且,通过使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20%以上,可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对于折弯部30的长度A与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比例的最大值,在(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的1/2)≥(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关系成立时,最大值为100%。若在(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的1/2)<(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关系成立时,最大值小于100%。
另一方面,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的着火温度为494℃,因而玻璃管27的表面温度需要设定为比着火温度低100℃的394℃以下,以确保安全性。
对于将冷却翅片23以翅片间距10mm的间隔配置而成的冷却器21,本实施形态的折弯部30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49%,玻璃管27表面温度为330℃,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此时具有足够的玻璃管表面温度的降低效果。因此,可提供这样一种冰箱,即使可燃性制冷剂在除霜手段的设置氛围中泄漏的环境下进行除霜也可防止可燃性制冷剂的着火。
而且由于可提高除霜效率和缩短除霜时间,因而可降低冰箱的电力消耗。
本实施形态中,在所有的冷却翅片23上都设置了折弯部30,但也可根据需要配置未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例如,也可将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与未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交替地设置,或每隔两片配置一片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
在本实施形态中,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冷却器21的下部,也可如图6所示,在冷却器的高度方向中间的位置再插入玻璃管加热器24,从而对一个冷却器插入两根玻璃管加热器。还可插入三根以上的玻璃管加热器。
本实施形态中,对冷却翅片23设置了两处折弯部30,但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折弯部30。
本实施形态中,制冷剂管22、冷却翅片23都由导热系数大的材质铝制成,制冷剂管22、冷却翅片23的材质也可是铜。
(实施形态2)
利用图7~图9说明实施形态2。在图7中,冷却器包括:由多个冷却翅片23和贯通冷却翅片23的制冷剂管22构成的冷却器21;与冷却翅片23接触的作为除霜装置的玻璃管加热器24。制冷剂管22中封入有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
玻璃管加热器24包括:由金属阻抗体形成为线圈状的加热线26;覆盖加热线26的玻璃管27;覆盖玻璃管27的开口部的罩子28;与加热线26连接的导线29。
在冷却器21的冷却翅片23的下部大致中央设有朝下方开口的缺口25,在缺口25的铅垂方向的周缘和水平方向的周缘上设有折弯部30。
在缺口25的周缘部中没有形成折弯部30的部位存在被开放的开放部31。另外,并不是在缺口25的整个周缘部上连续地形成折弯部30。
这里所说的开放部31是指没有形成折弯部30的部分。例如,也包括在冷却翅片23的端面的插入制冷剂管的部位经常被加工成的所谓凸圈部等。
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缺口25,折弯部30与玻璃管27接触。在此,使用了铅垂方向、水平方向这样的表述,其中铅垂方向主要是指折弯部30沿冷却器21的上下方向以平面状延伸。而水平方向是指沿冷却器21的左右方向或存在从缺口25的顶部附近形成的大致ハ字形的折弯部30。
更具体地说,当将冷却器21如图7所示地配置时,将玻璃管加热器24水平地插入冷却翅片23下部的缺口25内,使在缺口25的铅垂方向设有的2个折弯部30和在水平方向设有的两个折弯部(即,从缺口25的顶部附近以大致ハ字形设有的两个折弯部30)与玻璃管加热器24的玻璃管27接触。
冷却翅片23的铅垂方向的折弯部30的长度A及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的长度F为4.9mm,折弯部30的高度B为12mm,缺口25的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为10.8mm,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D为85°。冷却翅片23与相邻的冷却翅片23的长度即所谓的翅片间距为10mm。
每一个冷却翅片设置四处折弯部30,在玻璃管27的设置方向上,在玻璃管27外周的两个侧面及上部与折弯部30、冷却翅片23接触。
冷却翅片23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E为90°以下。制冷剂管22、冷却翅片23由导热系数大的材质铝形成。
这样的冷却器例如用以下的方法形成。首先,利用冲压加工对冷却翅片23设置大致十字形的缺口。该冲压加工最好与形成冷却翅片外周形状的加工和形成制冷剂管插入用长孔的加工同时进行,这样可减小工序。
不过设置该大致十字形缺口的加工方法也可采用激光加工等方法。
接着,利用用于限定折弯部30的弯曲位置及折弯角度的金属模具进行冲压加工,形成折弯部30。
另外,该弯曲加工方法也可采用借助弯曲工具的加工方法。
然后,将由一根制冷剂管弯曲加工而成的制冷剂管22插入冷却翅片23的制冷剂管插入用的长孔内进行紧密接触。接着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冷却翅片23的缺口25内,使玻璃管27与折弯部30紧密接触,由此形成冷却器。
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冷却翅片23的缺口25内的步骤也可在将制冷剂管22插入冷却翅片23的制冷剂管插入用长孔内的步骤之前进行。
以上对制冷剂管使用了将一根制冷剂管弯曲加工而成的所谓蛇形制冷剂管,也可利用钎焊等将由直管部和弯管部构成的所谓U形管与由弯管部构成的折返弯头连接形成制冷剂管。此时,将U形管插入冷却翅片后,将折返弯头安装在U形管的直管部的端部上,利用钎焊等形成制冷剂管。
以下对如此构成的冷却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对结霜后的冷却器21进行除霜时,加热线26因来自导线29的通电而发热,向玻璃管27辐射热量。热量从玻璃管27进一步进行辐射,对冷却器21进行除霜。因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与玻璃管27接触,因而从加热线26辐射到玻璃管27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供给到折弯部30,对冷却翅片23进行除霜。
而且,可通过开放部31,玻璃管27的上面方向利用辐射热对冷却器21整体进行除霜,而玻璃管27的下面方向有助于对处于冷却器21下方的接水盘(未图示)部分的除霜,可提高除霜效率。
通过在缺口25的铅垂方向的周缘和水平方向的周缘设置折弯部30,则设置在冷却翅片23的缺口25的水平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30与玻璃管27的上部接触。其结果,从加热线26辐射到玻璃管27表面的热量可通过热传导向冷却器21供给,同时玻璃管加热器24的辐射热可从开放部31供给到冷却器21,能更有效地提高除霜效率。
由于设置在缺口25的水平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30与玻璃管27的上部接触,因而玻璃管27上部表面的热量热传导到冷却翅片23,能进一步降低玻璃管加热器24的玻璃管27上部的表面温度。
通过将水平方向的开放部31设置在缺口的进深方向的大致中央即配置在玻璃管27的最上面,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辐射热效果。
冷却翅片23的铅垂方向的折弯部30的长度A及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的长度F为4.9mm。折弯部30为平面状,与玻璃管27的接触面为圆状,通过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和折弯角度D、E的设定,可在将玻璃管27插入缺口25内后使铅垂方向的折弯部30可靠地与玻璃管27接触,且折弯部30为平面状,折弯部30容易加工。
铅垂方向的折弯部30的高度B为12mm,设定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10.5mm大,因而可将玻璃管27设置成不从冷却器21的下部突出,得到使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小型化的效果。
另外,如图5所示,铅垂方向的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D弯曲加工为85°。由于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设定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大,因而通过使折弯部30朝玻璃管27的设置方向倾斜,由此在设置玻璃管27时,玻璃管27与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能可靠地接触。不过,也可将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设定得比玻璃管27的外径小,使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D为90°,将玻璃管27压入。
另外,如图9所示,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的折弯角度E弯曲加工为90°以下。通过这样将折弯部30向玻璃管27倾斜,即使在玻璃管27插入时产生玻璃管27的挠曲、存在插入角度的偏差或冷却翅片23的成形偏差,也可使玻璃管27可靠地与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接触。
另外,考虑到冷却翅片23的加工性、玻璃管27的插入性,折弯角度E最好在85°~70°的范围。
而且,每一个冷却翅片23设置有四处折弯部30,在玻璃管27的设置方向上,在玻璃管27外周的两个侧面的两处及上表面两处与冷却翅片23接触,由此可增加热传导的有效接触面积,能效率更高地除霜。
将缺口25设置在冷却器21的进深方向的大致中央,将玻璃管加热器24插入缺口25,由此就能将玻璃管加热器24的热量高效地传递给整个冷却器21。这样,可降低冷却器21发生局部难以除霜的可能性。
通过使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5%以上,可提高从玻璃管27向冷却翅片23的热传导效果,提高冷却器21的除霜效率。而且,通过使冷却翅片23的折弯部30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20%以上,可进一步提高除霜效率。对于铅垂方向的折弯部30的长度A及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的长度F相对于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比例的最大值,在(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的1/2)≥(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关系成立时,最大值为100%。若在(玻璃管插入部尺寸C的1/2)<(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间隔的长度)的关系成立时,最大值小于100%。
另一方面,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的着火温度为494℃,因而玻璃管27的表面温度需要设定为比着火温度低100℃的394℃以下,以确保安全性。
对于将冷却翅片23以翅片间距10mm的间隔配置而成的冷却器21,本实施形态的折弯部30的长度为相邻的冷却翅片23之间的间隔长度的49%,玻璃管27表面温度为330℃,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此时具有足够的玻璃管表面温度的降低效果。因此,可提供这样一种冰箱,即使可燃性制冷剂在除霜手段的设置氛围中泄漏,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除霜也可防止可燃性制冷剂的着火。
而且由于可提高除霜效率和缩短除霜时间,因而可降低冰箱的电力消耗。
本实施形态中,在冷却翅片23上设置了两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但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三处以上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30。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所有的冷却翅片23上都设置了折弯部30,也可根据需要配置未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例如,也可将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与未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交替地设置,或每隔两片配置一片设有折弯部30的冷却翅片23。
在本实施形态中,制冷剂管22、冷却翅片23都由导热系数大的材质铝制成,制冷剂管22、冷却翅片23的材质也可是铜。
本实施形态中,设置在缺口25的水平方向的周缘上的折弯部30是从缺口25的顶部附近设置成大致ハ字形的两个折弯部30,但也可不是ハ字形,也可是沿左右方向的直线状的折弯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冷却器可通过来自玻璃管加热器的辐射热和从玻璃管加热器向冷却翅片的热传导来提高除霜效率。
在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时,玻璃管表面的热量热传导到与玻璃管接触的冷却翅片,因而能在不降低加热线的热容量的情况下将玻璃管的表面温度抑制在可燃性制冷剂的着火温度以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上述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能高效地将玻璃管加热器的热量向冷却器供给,因而也能适用于冰箱、自动售货机等的用途。
Claims (13)
1.一种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包括:
由多个冷却翅片和贯通所述冷却翅片的制冷剂管构成的冷却器;以及
对所述冷却器进行除霜的除霜装置,
所述除霜装置是由玻璃管和设置在所述玻璃管内部的加热线构成的玻璃管加热器,在所述冷却翅片的局部设有缺口,该缺口的周缘由将所述冷却翅片折弯而成的折弯部和被开放的开放部形成,在所述缺口内插入有所述玻璃管加热器且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玻璃管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仅在所述缺口的铅垂方向的周缘上设有折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缺口的铅垂方向的周缘和水平方向的周缘上设有折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的水平方向的开放部设置在所述缺口的进深方向的中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有两处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的水平方向的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度以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翅片的折弯部为平面状。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翅片的下端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的铅垂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玻璃管的外径。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翅片的折弯部在每一个所述冷却翅片上设置两处以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翅片的折弯部的长度是相邻的所述冷却翅片之间的间隔长度的5%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冷却器的进深方向的中央。
13.一种冰箱,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却器的所述制冷剂管内流动的制冷剂是可燃性制冷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139546 | 2005-05-12 | ||
JP139546/2005 | 2005-05-12 | ||
JP078445/2006 | 2006-03-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7877A CN101137877A (zh) | 2008-03-05 |
CN100513950C true CN100513950C (zh) | 2009-07-15 |
Family
ID=39161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8000765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950C (zh) | 2005-05-12 | 2006-05-11 | 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和具有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冰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1395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89222B2 (ja) * | 2012-09-19 | 2017-03-0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CN103591751B (zh) * | 2013-10-30 | 2016-02-24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风冷冰箱的除霜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JP7374464B2 (ja) * | 2019-11-11 | 2023-11-07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霜取り装置及び霜取り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
-
2006
- 2006-05-11 CN CNB2006800076593A patent/CN1005139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37877A (zh) | 2008-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85267C (zh) | 电烤箱 | |
JP4796800B2 (ja) | 蒸発器 | |
JP2003194452A (ja) | 冷蔵庫用蒸発器の除霜装置 | |
US20110138834A1 (en) |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and storge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0513950C (zh) | 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和具有带除霜装置的冷却器的冰箱 | |
JP2007046868A (ja) | 蒸発器 | |
US4527624A (en) | Cooling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 |
JP2009127926A (ja) | 除霜ヒータ付き冷却器および物品貯蔵装置 | |
KR100739196B1 (ko) | 핀-튜브 열교환기 | |
US2619328A (en) | Plate type condenser | |
WO2006121103A1 (ja) | 除霜装置付き冷却器と除霜装置付き冷却器を備えた冷蔵庫 | |
JP2011080708A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物品貯蔵装置 | |
KR20130016999A (ko) | 튜브의 내부에 설치된 제상히터를 구비한 증발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011208832A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物品貯蔵装置 | |
KR20110087917A (ko) | 냉장고 | |
KR100420511B1 (ko) | 열교환기 | |
KR100547327B1 (ko) | 냉장고의 제상장치 | |
KR100584274B1 (ko) | 냉장고의 제상장치 | |
KR100344802B1 (ko) | 냉장고용 증발 열교환기 | |
JP2010032152A (ja) | 除霜装置付き冷却器と除霜装置付き冷却器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冷却器を備えた物品貯蔵装置 | |
KR20040088316A (ko) | 핀 튜브, 핀 코일 응축기 및 그 제작방법 | |
JP2012107769A (ja) |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の熱交換器を備えた物品貯蔵装置 | |
JP2010014332A (ja) | 冷蔵庫 | |
JP2011208833A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物品貯蔵装置 | |
JP2013167428A (ja) | 冷却装置および物品貯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