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7188C -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7188C
CN100497188C CNB2006100524303A CN200610052430A CN100497188C CN 100497188 C CN100497188 C CN 100497188C CN B2006100524303 A CNB2006100524303 A CN B2006100524303A CN 200610052430 A CN200610052430 A CN 200610052430A CN 100497188 C CN100497188 C CN 1004971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water
valve pocket
chamb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24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04527A (zh
Inventor
陈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6100524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97188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4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4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71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71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包括预过滤器和反渗透组件,所述的反渗透组件包括膜壳及安装在所述膜壳内的反渗透膜,所述的反渗透膜设有海水进水口、淡化水出口和浓水出水口,还包括吸排水活塞和压控阀。并可在吸排水活塞内是设置安全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巧妙地设计了吸排水活塞和压控泵,在推动活塞杆以提供反渗透膜工作所需要的运行压力时,多余的海水压力(浓水的压力)可帮助活塞杆的推动,实现了真正的手动手动化的海水淡化器。2.安全阀芯可有效地确保海水淡化器的正常运行,且可使海水淡化器保持较长寿命。

Description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二)背景技术
在水资源越来越珍贵的今天,如何将海水转变成淡水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海水淡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反渗透膜来进行淡化,需要外力提供膜分离过程所需要的压力。目前,依靠电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日渐成熟,但是这样的海水淡化设备不仅能耗巨大,而且本身体积十分庞大,不能随身携带。因此,也有人提出了手动的便携式海水淡化器,如中国专利200420033419.9、01106384.X均提到手动海水淡化装置,是利用手动高压泵提供膜分离过程所需要的压力,而98102171.9只是笼统地提到了利用胜利装置提供膜分离过程所需要的压力。但是上述专利实际上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上要达到膜分离过程所需要的压力,光光依靠人力根本是不够的,因此上述专利的可行性很小。
(三)发明内容
目前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人力提供膜分离过程所需要的压力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切实可行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包括预过滤器和反渗透组件,所述的反渗透组件包括膜壳及安装在所述膜壳内的反渗透膜,所述的反渗透膜设有海水进水口、淡化水出口和浓水出水口,还包括吸排水活塞和压控阀;
所述的吸排水活塞包括具有活塞腔的外壳,所述的活塞腔内设有将该活塞腔分隔成前活塞腔和后活塞腔的可滑动的双效活塞,所述的双效活塞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的前活塞腔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的海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的预过滤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的前活塞腔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单向阀;
所述的双效活塞包括活塞体及活塞杆,所述的活塞体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流室和活塞杆安装孔,所述的活塞杆具有中心孔,该活塞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的活塞杆安装孔内且与活塞杆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活塞杆的尾部从所述的后活塞腔伸出,所述的过流室与所述的后活塞腔连通,所述活塞杆的头部位于所述的过流室内且活塞杆头部具有前后滑动的空间,该活塞杆的头部具有与所述过流室内壁相抵的止退凸台;
所述的压控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所述阀腔的内壁设有内凸的凸肩,所述凸肩前方的阀腔为前阀腔、凸肩处的阀腔为中阀腔,凸肩后方的阀腔为后阀腔;所述的前阀腔通过压控水管与所述的前活塞腔连通,所述的后阀腔通过第一浓水管与所述的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的中阀腔通过第二浓水管与所述的后活塞腔连通;所述的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前部为活塞块,后部为阀芯块,中部为连接所述活塞块和阀芯块的阀杆,所述的活塞块位于所述的前阀腔内,该活塞块与所述前阀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的阀芯块位于所述的后阀腔内,该阀芯块与所述的凸肩相抵以形成密封面,所述的阀杆上套设有作用于所述阀芯和阀腔内壁的压控弹簧。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前活塞腔和过流室的的缓冲孔,所述的缓冲孔内设有安全阀芯,所述安全阀芯的头部抵持于所述缓冲孔的开口处,所述的安全阀芯上设有凸环,所述的缓冲孔的内壁具有凸台,所述的安全阀芯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凸环和凸台之间的安全压控弹簧,所述前活塞腔的前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顶触所述安全阀芯头部的顶块。
进一步,所述的活塞体包括壳体及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的内壁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的过流室及活塞杆安装室;所述安装螺母的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构成连通所述过流室与所述的后活塞腔的流道。
进一步,所述安装螺母前方的壳体内螺设有中间螺母,所述的中间螺母构成所述的缓冲孔内壁的凸台。
进一步,套于所述所述压控阀的阀杆上的的压控弹簧位于所述的前阀腔内,该压控弹簧位于所述的活塞块与所述的阀腔内壁的凸肩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压控水管汇合成总导管,所述的总导管与所述的前活塞腔连通,所述的出水管上设有出水单向阀。
在工作时,当双效活塞由前往后拉,海水从预过滤器经进水管被吸入前活塞腔。同时,后活塞腔的废水被压缩,废水从后活塞腔流入到过流室内,再流入活塞杆的中心孔,从而废水排出机体外。当双效活塞由后往前推的时候,活塞杆的头部顶牢过流室的壁面,从而封堵住了活塞杆的中心孔。这时候前活塞腔中的海水一路进入到反渗透膜,另一路进入到压控水管,此过程中由于后活塞腔的容积小于前活塞腔的容积(由于活塞杆的存在),膜壳内形成了反渗透膜反渗透海水所需要的运行压力。当所提供的压力值达到运行压力时,压控阀的阀芯被向后推移,阀芯块不再密封中阀腔与后阀腔,经反渗透后的浓水(即废水、盐水)由第一浓水管流入后阀腔,再经中阀腔、第二浓水管流入到后活塞腔内,为推动活塞杆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压力。
在设有安全阀芯的情况下,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压力异常升高,将要超过反渗透膜的最大承受压力时,安全阀芯被顶开,可防止反渗透膜零件的破坏。另外,当双效活塞被压缩至最前方时,安全阀芯也会被顶开,腔内的杂质在每个行程中都能被冲刷一次,可防止过早磨损及堵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巧妙地设计了吸排水活塞和压控泵,在推动活塞杆以提供反渗透膜工作所需要的运行压力时,多余的海水压力
(浓水的压力)可帮助活塞杆的推动,实现了真正的手动手动化的海水淡化器。2.安全阀芯可有效地确保海水淡化器的正常运行,且可使海水淡化器保持较长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双效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螺母端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压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3、4、5,包括预过滤器1和反渗透组件,所述的反渗透组件包括膜壳2及安装在所述膜壳2内的反渗透膜3,所述的反渗透膜3设有海水进水口、淡化水出口和浓水出水口,还包括吸排水活塞和压控阀。
所述的吸排水活塞包括具有活塞腔的外壳4,所述的活塞腔内设可滑动的双效活塞,该双效活塞将活塞腔分隔成前活塞腔5和后活塞。所述的双效活塞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之间通过密封圈29密封。所述的前活塞腔5通过出水管30与反渗透膜的海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的预过滤器1通过进水管7与吸排水活塞的前活塞腔5连通,所述的进水管7上设有进水单向阀8。
双效活塞又包括活塞体及活塞杆9,所述的活塞体由壳体10及螺设于所述壳体10内的安装螺母11。安装螺母11的内壁及壳体10的内壁围成相互连通的过流室12及活塞杆安装室13。所述安装螺母11的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凹槽20,所述的凹槽20构成连通所述过流室12与所述的后活塞腔6的流道。所述的活塞杆9具有中心孔14,该活塞杆9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的活塞杆安装孔14内,且活塞杆9与活塞杆安装孔14的内壁之间密封。活塞杆9的尾部从所述的后活塞腔6伸出,活塞杆的头部15位于所述的过流室12内且活塞杆头部15具有前后滑动的空间,该活塞杆的头部15具有与所述过流室12内壁相抵的止退凸台34。
所述的压控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16,所述阀腔的内壁设有内凸的凸肩17,所述凸肩17前方的阀腔为前阀腔、凸肩处的阀腔为中阀腔,凸肩后方的阀腔为后阀腔。所述的前阀腔通过压控水管18与所述的前活塞腔5连通,所述的后阀腔通过第一浓水管19与所述的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的中阀腔通过第二浓水管25与所述的后活塞腔6连通。所述的阀腔内可滑动地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前部为活塞块21,后部为阀芯块22,中部为连接所述活塞块21和阀芯块22的阀杆23,所述的活塞块21位于所述的前阀腔内,该活塞块21与所述前阀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的阀芯块22位于所述的后阀腔内,该阀芯块22与所述的凸肩17相抵以形成密封面,所述的阀杆23上套设有压控弹簧24,该压控弹簧24位于所述的前阀腔内,且顶在所述的活塞块21与所述的阀腔内壁的凸肩17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管7、出水管30、压控水管18汇合成总导管31,所述的进水管7、出水管30、压控水管18均通过总导管与前活塞腔连通,且出水管30上设有出水单向阀32。当然进水管、出水管、压控水管也可各自独立设置,此时出水管上可不设置出水单向阀。
在工作时,当双效活塞由前往后拉,当活塞杆头部的止推凸台34与过流室12内壁相抵,海水从预过滤器1经进水管7被吸入前活塞腔5,此时进水单向阀是开着的,出水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后活塞腔6的废水被压缩,废水从后活塞腔6流入到过流室12内,再流入活塞杆9的中心孔14,从而废水排出机体外。
当双效活塞由后往前推的时候,活塞杆的头部15最终顶牢过流室的壁面,从而封堵住了活塞杆的中心孔14。这时候前活塞腔5中的海水一路通过出水管进入到反渗透膜3(此时出水单向阀打开),另一路进入到压控水管18,此过程中由于后活塞腔6的容积小于前活塞腔5的容积(由于活塞杆9的存在),膜壳内形成了反渗透膜反渗透海水所需要的运行压力。当所提供的压力值达到运行压力时,压控阀的阀芯被向后推移,阀芯块22不再密封中阀腔与后阀腔,经反渗透后的浓水(即废水、盐水)由第一浓水管流入后阀腔,再经中阀腔、第二浓水管25流入到后活塞腔6内,为推动活塞杆9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压力。
实施例二
参照图1、2、3、4、5,述前活塞腔5和过流室12的缓冲孔,所述的缓冲孔内设有安全阀芯26,所述安全阀芯25的头部抵持于所述缓冲孔的开口处,所述的安全阀芯上设有凸环,所述安装螺母前方的壳体内螺设有中间螺母27,所述的中间螺母27构成凸起于缓冲孔内壁的凸台,所述的安全阀芯26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凸环和凸台之间的安全压控弹簧28,而前活塞腔的前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顶触所述安全阀芯头部的顶块33。其余结构和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设有安全阀芯的情况下,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压力异常升高,将要超过反渗透膜的最大承受压力时,安全阀芯26被顶开,可防止反渗透膜零件的破坏。另外,当双效活塞被压缩至最前方时,安全阀芯26也会被顶块33顶开,腔内的杂质在每个行程中都能被冲刷一次,可防止过早磨损及阻塞。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包括预过滤器和反渗透组件,所述的反渗透组件包括膜壳及安装在所述膜壳内的反渗透膜,所述的反渗透膜设有海水进水口、淡化水出口和浓水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排水活塞和压控阀;
所述的吸排水活塞包括具有活塞腔的外壳,所述的活塞腔内设有将该活塞腔分隔成前活塞腔和后活塞腔的可滑动的双效活塞,所述的双效活塞与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的前活塞腔通过出水管与所述的海水进水口连通,所述的预过滤器通过进水管与所述的前活塞腔连通,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单向阀;
所述的双效活塞包括活塞体及活塞杆,所述的活塞体设有相互连通的过流室和活塞杆安装孔,所述的活塞杆具有中心孔,该活塞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的活塞杆安装孔内且与活塞杆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活塞杆的尾部从所述的后活塞腔伸出,所述的过流室与所述的后活塞腔连通,所述活塞杆的头部位于所述的过流室内且活塞杆头部具有前后滑动的空间,该活塞杆的头部具有与所述过流室内壁相抵的止退凸台;
所述的压控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所述阀腔的内壁设有内凸的凸肩,所述凸肩前方的阀腔为前阀腔、凸肩处的阀腔为中阀腔,凸肩后方的阀腔为后阀腔;所述的前阀腔通过压控水管与所述的前活塞腔连通,所述的后阀腔通过第一浓水管与所述的浓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的中阀腔通过第二浓水管与所述的后活塞腔连通;所述的阀腔内滑动地设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前部为活塞块,后部为阀芯块,中部为连接所述活塞块和阀芯块的阀杆,所述的活塞块位于所述的前阀腔内,该活塞块与所述前阀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的阀芯块位于所述的后阀腔内,该阀芯块与所述的凸肩相抵以形成密封面,所述的阀杆上套设有作用于所述阀芯和阀腔内壁的压控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还设有连通所述前活塞腔和过流室的的缓冲孔,所述的缓冲孔内设有安全阀芯,所述安全阀芯的头部抵持于所述缓冲孔的开口处,所述的安全阀芯上设有凸环,所述的缓冲孔的内壁具有凸台,所述的安全阀芯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凸环和凸台之间的安全压控弹簧,所述前活塞腔的前端内壁上设有用于顶触所述安全阀芯头部的顶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包括壳体及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的内壁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的过流室及活塞杆安装室;
所述安装螺母的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构成连通所述过流室与所述的后活塞腔的流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包括壳体及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的内壁及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所述的过流室及活塞杆安装室;
所述安装螺母的外壁上开设有轴向的凹槽,所述的凹槽构成连通所述过流室与所述的后活塞腔的流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母前方的壳体内螺设有中间螺母,所述的中间螺母构成所述的缓冲孔内壁的凸台。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套于所述压控阀的阀杆上的压控弹簧位于所述的前阀腔内,该压控弹簧位于所述的活塞块与所述的阀腔内壁的凸肩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和压控水管汇合成总导管,所述的总导管与所述的前活塞腔连通,所述的出水管上设有出水单向阀。
CNB2006100524303A 2006-07-12 2006-07-12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718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24303A CN100497188C (zh) 2006-07-12 2006-07-12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24303A CN100497188C (zh) 2006-07-12 2006-07-12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4527A CN101104527A (zh) 2008-01-16
CN100497188C true CN100497188C (zh) 2009-06-10

Family

ID=3899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243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7188C (zh) 2006-07-12 2006-07-12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971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5042B (zh) * 2010-03-30 2012-05-30 王桂林 蓄能式手动海水淡化装置
CN102765828B (zh) * 2012-08-06 2014-02-19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手摇式海水淡化装置
CN102795716B (zh) * 2012-08-20 2013-09-04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小型手动式高压海水淡化设备
CN103991930B (zh) * 2014-02-18 2015-07-2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救生艇上的海水淡化器
CN110201547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张琦辉 能量回收利用三活塞海水淡化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4527A (zh) 200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7188C (zh)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CN205528040U (zh) 一种节水型反渗透净水机
US9969624B2 (en) Personal water filter device
CN104291473B (zh) 无排放净水机
CN200987952Y (zh) 一种可回收浓水的纯水机
CN202193666U (zh) 多功能ro反渗透纯水机
CN108295529A (zh) 储能清洗海水过滤装置
CN201087147Y (zh) 一种纯水机系统
CN206203936U (zh) 具有减小再出水tds值功能的净水机
CN2918408Y (zh) 便携式手动海水淡化器
CN209307066U (zh) 一种节省空间型的全屋净水装置
CN204311559U (zh) 一种带有缓冲装置的一体化泵站
CN103480227A (zh) 氢气发生装置的气水分离器
CN106315767A (zh) 具有减小再出水tds值功能的净水机
CN105585075A (zh) 净水系统及其冲洗方法
CN104944621A (zh) 一种便携式分级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105776621B (zh) 一种万能过滤纯净机
CN106976920A (zh) 一种反渗透净水器水路系统
CN210595493U (zh) 一种排放高tds值纯水的净水机
CN105600847A (zh) 高效节能排污环保设备
CN209977259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给排水阀
CN108862479B (zh) 风力海水淡化系统
CN202569961U (zh) 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及净水器
CN202671325U (zh) 一种具有防频繁冲洗功能的净水器
CN218231978U (zh) 一种无电驱动的反渗透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