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0518U - 过滤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过滤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0518U
CN210340518U CN201921139863.1U CN201921139863U CN210340518U CN 210340518 U CN210340518 U CN 210340518U CN 201921139863 U CN201921139863 U CN 201921139863U CN 210340518 U CN210340518 U CN 210340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unit
state
filt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398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帅师
王汉领
许耀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AO Smit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AO Smit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AO Smith Corp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Environmen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398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0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0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0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水系统,其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过滤单元;与第一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过滤单元;连接在第二过滤单元上游的增压装置;第一回水管线,第一回水管线的一端能与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相连通,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过滤单元的上游;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具有进水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过滤件,第一过滤件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设置在间隙中的隔离套,隔离套位于进水口的一端与第一过滤件之间为密封状态。本申请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解决停机后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出水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升高的问题,且在冲洗过程中有效减小第一过滤单元中进水置换过滤水时的死角区域。

Description

过滤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净水机而言,已经采用一些对过滤单元进行冲洗的方式以将过滤单元中残留的废水排出,例如通过将部分过滤水进行收集,使用过滤水对过滤单元进行冲洗等。上述方式均有效降低了净水机再次使用时第一杯过滤水的总溶解固体(TDS),但是,上述方式均需要新添入一个新的储水装置以收集部分过滤水,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将储水装置中收集的过滤水导出,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整个净水机的成本。
另外,当将储水装置中收集的过滤水导出时,储水装置中的底部或者某些区域可能会存在一些死角,该死角处的过滤水不易被导出用于对过滤单元进行冲洗,如此被导出的过滤水的量就会变少,从而影响对过滤单元的冲洗效果。如果需要保证导出的过滤水的量,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将储水装置的体积扩大,这无疑会增大整个净水机的整体体积,导致净水机不便于安装在用户使用的某些区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过滤水系统,其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解决停机后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出水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升高的问题,且在冲洗过程中有效减小第一过滤单元中进水置换过滤水时的死角区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滤水系统,所述过滤水系统包括:
第一过滤单元;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过滤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上游的增压装置;第一回水管线,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上游;
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具有进水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设置在间隙中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为密封状态。
优选地,所述过滤水系统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排出的过滤水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线回流至所述第一过滤单元;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与水源处于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废水口能排出水流。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将所述间隙分隔成第一环形空间和第二环形空间,所述隔离套与所述壳体之间为所述第一环形空间,所述隔离套与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为所述第二环形空间,所述第二环形空间背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相连。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相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的内壁距离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外壁之间的距离由所述隔离套背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向所述隔离套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呈递减趋势。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接近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距离壳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的轴向距离h在R2/D至L/3之间,其中,R表示进水水管的内径,所述隔离套横截面呈圆形,D表示隔离套的直径,L表示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呈环形。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具有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件中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位于同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PP棉滤芯、纤维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RO膜第二过滤单元、纳滤膜第二过滤单元。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为硬质筒体,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过滤件上。
优选地,所述隔离套的外侧壁具有向径向凸起的能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的定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线上设置有由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向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进口导通的第一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过滤水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上游的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的下游。
优选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开闭阀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开闭阀处于开启状态。
优选地,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水源的来水将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中的过滤水压入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进而将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废水侧的水自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废水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过滤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废水口相连的废水管线,所述废水管线上设置有与所述废水口连接的阀组件。
优选地,所述阀组件具有废水比功能和通断功能,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废水管线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废水管线处于连通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单元能存储预设体积的水,预设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容纳水的体积。
优选地,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上游为第一开闭阀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与水源处于断开状态。
优选地,所述过滤水系统执行所述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间由输入至所述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决定,持续时间与输入至所述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呈负相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冲洗过程中有效减小第一过滤单元中进水置换纯水时第一过滤件与壳体之间间隙出现死角区域的可能性,同时,在未添加新的储水装置的前提下就解决了停机后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出水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升高的问题,这样大大降低了过滤水系统的成本,同时,整个过滤水系统的水路简单。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水系统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水系统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第一过滤单元;101、壳体;1011、进水口;102、第一过滤件;1021、流道;103、间隙;1031、第一环形空间;1032、第二环形空间;104、隔离套;2、增压装置;3、第二过滤单元;4、第一回水管线;5、第一单向阀;6、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7、第二开闭阀;8、第三单向阀;9、第二回水管线;10、废水管线;11、阀组件;12、后置处理单元;14、节流机构;16、开关控制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解决停机后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出水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升高的问题,且在冲洗过程中有效减小第一过滤单元1中进水置换过滤水时的死角区域,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过滤水系统,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水系统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水系统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过滤水系统包括:第一过滤单元1;与第一过滤单元1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过滤单元3;连接在第二过滤单元3上游的增压装置2;第一回水管线4,第一回水管线4的一端能与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相连通,第一回水管线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过滤单元1的上游;第一过滤单元1包括:具有进水口1011的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中的第一过滤件102,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具有间隙103;设置在间隙103中的隔离套104,隔离套104位于进水口1011的一端与第一过滤件102之间为密封状态。
上述过滤水系统可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增压装置2处于开启状态,以使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排出的过滤水通过第一回水管线4回流至第一过滤单元1;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过滤单元1与水源处于连通状态,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能排出水流。
在过滤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将增压装置2开启,从而使得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水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二过滤单元3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水经过第一回水管线4回流至第一过滤单元1中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以及第一过滤件102中进行存储;当需要对第二过滤单元3进行冲洗时,过滤水系统进入第二状态,将第一过滤单元1与水源接通,如此,水源中的水便会充入第一过滤单元1中,在充入过程中,水源的来水依次流入至第一过滤单元1中隔离套104与壳体101之间的空间中、隔离套104与第一过滤件102之间的空间中,如此能够将该隔离套104与壳体101之间的空间中存储的过滤水、隔离套104与第一过滤件102之间的空间中存储的过滤水、第一过滤件102中的过滤水依先置换顶出流出第一过滤单元1,有效减小了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出现死角区域的可能性。通过该部分过滤水对第二过滤单元3中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以及废水侧进行冲洗,同时使得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停留的原水和废水侧停留的废水均替换成过滤水,第二过滤单元3中第二过滤件废水侧和原水侧的水自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排出,如此,当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过滤单元3中第二过滤件的过滤水侧中的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就不会大大升高,当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流出的第一杯过滤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就不会出现大幅偏高问题。通过上述方式,在冲洗过程中有效减小第一过滤单元1中进水置换纯水时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出现死角区域的可能性,同时,在未添加新的储水装置的前提下就解决了停机后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出水水中总溶解固体(TDS)升高的问题,这样大大降低了过滤水系统的成本,同时,整个过滤水系统的水路简单。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过滤水系统,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能存储水的第一过滤单元1的出水口与增压装置2的进口相连接。增压装置2一般选用增压泵。第一回水管线4的一端与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相连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1011与增压装置2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过滤单元1的出水口与第二过滤单元3相连通。第二过滤单元3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之一:RO膜过滤单元、纳滤膜过滤单元等,当然,第二过滤单元3也可以是其它膜类过滤单元。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水管线4的一端可以与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相连接。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可以与后置处理单元12相连接,第一回水管线4的一端可以与后置处理单元12的出口相连接。通过该方式,第一回水管线4可以将经过第二过滤单元3以及后置处理单元12过滤后的过滤水引回至第一过滤单元1,经过后置处理单元12过滤以后,过滤水的纯净度更高。
如图1所示,第一回水管线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的上游。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水管线4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相连接。第一回水管线4上可以设置有由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向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导通的第一单向阀5,如此,可以防止自水源流入的来水直接通过第一回水管线4绕过第二过滤单元3流至第二过滤单元3的下游。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与增压装置2的出口相连接,第一过滤单元1的出水口与第二过滤单元3相连通时,第一回水管线4的另一端可以与增压装置2的进口相连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单元1的出水口与第二过滤单元3相连通时,第一回水管线4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相连接,增压装置2可以设置在第一回水管线4上。
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单元1的上游可以设置有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6。具体而言,第一过滤单元1或增压装置2的进口连接有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6,通过第一开闭阀或者减压阀再与水源相连。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水管线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6的下游,即第一开闭阀与第一过滤单元1之间的管线上,或减压阀与第一过滤单元1之间的管线上,或第一开闭阀与增压装置2之间的管线上,或减压阀与增压装置2之间的管线上。在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的下游可以连接有用于控制过滤水系统出水的如龙头等开关控制件16。
如图1所示,过滤水系统可以包括:与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相连的废水管线10,废水管线10上设置有与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连接的具有废水比功能以及通断功能的阀组件11。当过滤水系统处于第二状态时,通过阀组件11的通断功能使得废水管线10处于完全连通状态,废水比功能关闭,从而使得第一过滤单元1中存储的过滤水对第二过滤单元3的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废水侧进行冲洗后直接从废水管线10中排出。当过滤水系统处于制水时或处于第一状态下时,通过阀组件11的通断功能使得废水管线10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过滤水系统可以包括:第二回水管线9,第二回水管线9的一端能与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相连通,第二回水管线9的另一端能与第一过滤单元1下游至增压装置2上游之间的任一一点相连接。例如,第二回水管线9的另一端能与增压装置2的进口相连通。当过滤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增压装置2开启,从而使得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水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二过滤单元3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水,在此过程中,第二过滤单元3的第二过滤件的废水侧若产生少量的水,则该部分水就能够通过第二回水管线9回流至增压装置2的上游,再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回流至第二过滤单元3的进口,这样可以形成循环回流,避免第二过滤单元3的第二过滤件的废水侧产生的水被积攒堵在废水侧。同时,过滤水系统在第二状态之后再进行制水时,若第二状态下,对第二过滤单元3进行冲洗时所用的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过滤水还有剩余,则制水时可以先通过阀组件11使得废水管线10处于断开状态,开始阶段,自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排出的水为存储在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过滤水,将该部分过滤水回流至增压装置2的上游再次利用。当达到一定时间后,再开启阀组件11的废水比功能,使得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产生的水排出。
为了防止从水源流入的来水通过第二回水管线9直接流向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在第二回水管线9上设置有由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向增压装置2的进口方向导通的第二单向阀。同时,为了控制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通过第二回水管线9反流的水的量,在第二回水管线9上设置有节流机构14,从而保证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只有微量的水通过第二回水管线9反流。例如,节流机构14可以是一个节流孔,其可以位于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处。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单元1能存储预设体积的水,该预设体积尽可能的大于等于第二过滤单元3中容纳水的体积,如此,过滤水系统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存储的过滤水能够完全的将第二过滤单元3中容纳的水替换出去,从而使得第二过滤单元3中基本均为过滤水。通过上述方式,当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过滤件的过滤水侧的水的总溶解固体(TDS)的升高程度更小。
如图3所示,第一过滤单元1可以包括具有进水口1011的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中的第一过滤件102,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具有间隙103;设置在间隙103中的隔离套104,隔离套104将间隙103分隔成第一环形空间1031和第二环形空间1032,隔离套104与壳体101之间为第一环形空间1031,隔离套104与第一过滤件102之间为第二环形空间1032,第二环形空间1032背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与第一环形空间1031相连通,进水口1011与第一环形空间1031相连。
例如,隔离套104可以是硬质筒体,其套设在第一过滤件102上。隔离套104位于进水口1011的一端与第一过滤件102之间为密封状态,隔离套104位于进水口1011的一端与第一过滤件102的位于进水口1011的一端相密封连接,如胶封密封。
为了隔离套104在壳体101内部能够实现固定和定位,以防止隔离套104出现晃动或偏向壳体101某一方向,隔离套104的外侧壁可以具有向径向凸起的能与壳体101内壁相抵的定位部。
在第一状态下,增压装置2开启以使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水出口排出的过滤水通过第一回水管线4回流至第一过滤单元1中,第一过滤单元1中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以及第一过滤件102中均充满过滤水。在第二状态下,第一过滤单元1与水源处于连通状态,水源的水便会从第一过滤单元1的壳体101流入,由于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中设置有隔离套104,隔离套104位于进水口1011的一端与第一过滤件102之间为密封状态,水源的水必须先经过第一环形空间1031,绕过隔离套104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才能够流至第二环形空间1032,再进入第一过滤件102中。在上述过程中,水源的水便能够较为充分的将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中原来储存的过滤水顶出,有效提高过滤水被顶出的百分比,使得较多的过滤水优先流入第一过滤件102中从第一过滤单元1中流出,如此,第一过滤单元1中在第一状态下存储的绝大部分过滤水均能够流出对第二过滤单元3中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以及废水侧进行冲洗。通过上述结构,在所需冲洗过滤水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过滤水被顶出的百分比得到了提高,因此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的容积可以得到有效减小,整个第一过滤单元1的体积也可以得到缩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隔离套104的内壁距离第一过滤件102的外壁之间的距离由隔离套104背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向隔离套104靠近进水口1011的一端呈递减趋势。由于水源的水流至第二环形空间1032的下端时,水便能够通过第一过滤件102的侧壁进入第一过滤件102,因此,其进一步在第二环形空间1032中向上流的量减小,这样后,第二环形空间1032中上端存储的过滤水不易被顶出流入第一过滤件102进而流出第一过滤单元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使得第二环形空间1032中上端存储的过滤水的体积减小,另外一方面,水源的水通过第二环形空间1032的下端而向上继续流动的量会大幅增加,这样以后能够加大第二环形空间1032中上端存储的过滤水被顶出流入第一过滤件102侧壁的概率,第二环形空间1032的上端出现死角区域的可能性大幅下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套104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接近壳体101的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自壳体101的进水口1011流入的水能够尽可能的流至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远离壳体101的进水口1011的一端,从而将间隙103中该端存储的过滤水尽可能的顶出,进而流出第一过滤单元1,有效降低间隙103中该端出现死角区域的可能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口1011可以呈环形。通过该结构,在第二状态时,水源自进水口1011流入的水呈环状向第一环形空间1031流动,进而呈环状向下流动。这样,第一环形空间1031上端中存储的过滤水均会被较为均匀的顶出向下流动,第一环形空间1031的上端出现死角区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离套104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距离壳体101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的轴向距离h可以选择在R2/D至L/3之间,其中,R表示进水水管的内径,隔离套104横截面呈圆形,D表示隔离套104的直径,L表示第一过滤件102的轴向长度。隔离套104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距离壳体101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的轴向距离需要进一步控制,其不能太大,太大便会使得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的下端易出现死角区域,存储的过滤水不易被顶出;而太小便会影响过滤水系统在正常过滤制水状态下水流通过隔离套104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与壳体101之间的速率,从而降低整个过滤水系统过滤制水的速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1上具有出水口,第一过滤件102中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流道1021,流道1021与出水口连通。水流经过第一过滤件102过滤后,流入至第一过滤件102中的流道1021中,然后流至壳体101的出水口流出。第一过滤单元1壳体101上的进水口可以与出水口位于同一端,如此,使得第一过滤单元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同一端,便于减小第一过滤单元1的整体体积,也便于第一过滤单元1与其它单元或部件相连接安装。当然,第一过滤单元1的出水口可以位于进水口相反的一端,或者同时位于壳体的两端。
当过滤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若第一过滤单元1的上游设置有第一开闭阀时,优选地,可以关闭第一开闭阀,使得第一过滤单元1与水源处于断开状态,以避免水源的压力影响第二过滤单元3。当然,第一开闭阀也可以开启。开关控制件16关闭,通过阀组件11使得废水管线10断开,将增压装置2调节至处于开启状态,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水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二过滤单元3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水再可以经过后置第二过滤单元3,最后经过第一回水管线4以及第一回水管线4上的第一单向阀5回流至第一过滤单元1中进行存储,如此循环,最终使得第一过滤单元1以及第一过滤单元1下游的管线中均基本为经过第二过滤单元3过滤的过滤水。在此过程中,第二过滤单元3的第二过滤件的废水侧若产生少量的水,则该部分水就能够通过第二回水管线9回流至增压装置2的上游,再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回流至第二过滤单元3的进口,这样可以形成循环回流。
接着,过滤水系统进入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若第一过滤单元1的上游设置有第一开闭阀时,则开启第一开闭阀。将第一过滤单元11与水源处于连通状态,同时通过阀组件11使得废水管线10处于连通状态,从而使得第二过滤单元3的废水口与外界处于连通状态。水源中的水便会充入第一过滤单元1中,在充入过程中,水源的来水将预先存储在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过滤水先顶出,在此过程中,水源的水先经过第一环形空间1031,绕过隔离套104远离进水口1011的一端流至第二环形空间1032,再进入第一过滤件102中,水源的水较为充分的将第一过滤件102与壳体101之间的间隙103中原来储存的过滤水顶出。该部分过滤水对第二过滤单元3中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以及废水侧进行冲洗,第二过滤单元3中冲洗后的水则通过废水管线10排出,同时使得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停留的原水和废水侧停留的废水均变成纯水。当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和废水侧均为纯水,因此,过滤水侧的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就不会大大升高,当过滤水系统再次使用时流出的第一杯过滤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就不会出现大幅偏高问题。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滤单元1可以为预处理单元。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第一过滤件102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之一:PP棉滤芯、纤维活性炭滤芯等等。预处理单元为能够对水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的滤芯,由于第一过滤单元1在对水进行过滤时,本身内部能够容纳一定的水量,预处理单元又是目前过滤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因此,将第一过滤单元1作为容纳装置可以避免系统中添加新的储水装置以收集部分过滤水,这样第一过滤单元1同时兼具两个功能,一、其本身对水进行初步过滤的功能;二、其具有一定的容量,在第一状态下可以存储一定的过滤水,以满足第二状态下对第二过滤单元3进行冲洗的过滤水需求。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过滤水系统执行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间由输入至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决定,持续时间与输入至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呈负相关。当输入至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较高时,由于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效率在高温时较高,即单位时间的产水量较大,因此,过滤水系统执行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间可以较短;当输入至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较低时,由于第二过滤单元3的过滤效率在低温时较低,即单位时间的产水量较小,因此,过滤水系统执行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间较长。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水系统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系统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过滤水系统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过滤水系统的区别点在于,第一单向阀5的进口与增压装置2的进口能连通,第一单向阀5的进口与增压装置2的进口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开闭阀7和第三单向阀8,第三单向阀8由第一单向阀5的进口方向向增压装置2的进口方向导通。第一过滤单元1可以为预处理单元。当过滤水系统处于正常制水时,第二开闭阀7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当过滤水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开闭阀7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水在增压装置2的作用下流入至第二过滤单元3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后得到的过滤水经过第一回水管线4和第一单向阀5回流至第一过滤单元1中进行存储。当过滤水系统处于第二状态,需要对第二过滤单元3进行冲洗时,第二开闭阀7处于开启状态,将第一过滤单元1与水源接通,此时,水源中的水充入第一过滤单元1中,在充入过程中,水源的来水将预先存储在第一过滤单元1中的过滤水先顶出,该部分过滤水对第二过滤单元3中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以及废水侧进行冲洗,使得第二过滤件的原水侧停留的原水和废水侧停留的废水均变成纯水,大部分冲洗后的水从废水管线10中排出,部分水经过第二过滤单元3过滤后形成新的过滤水,该部分过滤水从第一回水管线4回流、第二开闭阀7回流至增压装置2的进口,再次被压入至第二过滤单元3中进行冲洗。通过上述方式,有效增加了对第二过滤单元3进行冲洗的总的过滤水的量。
本说明书中的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照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之处。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方式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系统包括:
第一过滤单元;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出口相连通的第二过滤单元;连接在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上游的增压装置;第一回水管线,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上游;
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具有进水口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设置在间隙中的隔离套,所述隔离套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为密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系统至少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排出的过滤水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线回流至所述第一过滤单元;
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与水源处于连通状态,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废水口能排出水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将所述间隙分隔成第一环形空间和第二环形空间,所述隔离套与所述壳体之间为所述第一环形空间,所述隔离套与所述第一过滤件之间为所述第二环形空间,所述第二环形空间背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相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环形空间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相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的内壁距离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外壁之间的距离由所述隔离套背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向所述隔离套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呈递减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接近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距离壳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的轴向距离h在R2/D至L/3之间,其中,R表示进水水管的内径,所述隔离套横截面呈圆形,D表示隔离套的直径,L表示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轴向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呈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出水口,所述第一过滤件中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流道,所述流道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位于同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至少包括以下之一:PP棉滤芯、纤维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单元至少包括以下之一:RO膜第二过滤单元、纳滤膜第二过滤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为硬质筒体,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过滤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的外侧壁具有向径向凸起的能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的定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进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线上设置有由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过滤水出口向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进口导通的第一单向阀。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上游的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所述第一回水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闭阀或减压阀的下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开闭阀处于关闭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开闭阀处于开启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增压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以使水源的来水将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中的过滤水压入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进而将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废水侧的水自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废水口排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废水口相连的废水管线,所述废水管线上设置有与所述废水口连接的阀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具有废水比功能和通断功能,在第一状态下,所述废水管线处于断开状态,在第二状态下,所述废水管线处于连通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单元能存储预设体积的水,预设体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容纳水的体积。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的上游为第一开闭阀时,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与水源处于断开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水系统执行所述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间由输入至所述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决定,持续时间与输入至所述过滤水系统的水的温度呈负相关。
CN201921139863.1U 2019-07-19 2019-07-19 过滤水系统 Active CN210340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9863.1U CN210340518U (zh) 2019-07-19 2019-07-19 过滤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39863.1U CN210340518U (zh) 2019-07-19 2019-07-19 过滤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0518U true CN210340518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7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39863.1U Active CN210340518U (zh) 2019-07-19 2019-07-19 过滤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0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04750B (zh) 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08585252A (zh) 一种环保家用净水器
CN207243528U (zh) 反渗透净水器
CN111013238A (zh) 复合泡膜净水系统
CN2910908Y (zh) 反渗透水处理机
CN110776062A (zh) 一种可纯水泡膜的过滤组件
CN201085999Y (zh) 一种超滤膜滤芯组件
CN212523301U (zh) 复合泡膜净水系统
CN210340518U (zh) 过滤水系统
CN205313218U (zh) 自动进排水反渗透净水系统
CN218871424U (zh) 一种自动冲洗系统
CN216737790U (zh) 一种净水器水路结构
CN110316845A (zh) 一种家用带自动冲洗的ro反渗透净水机
CN113929160B (zh) 滤芯、净水系统和净水机
CN205634931U (zh) 净水系统
CN211546027U (zh) 一种基于纯水箱的纯水泡膜系统
CN211367188U (zh) 一种具有泄压水路的纯水泡膜净水系统
CN211367187U (zh) 一种可降低首杯水tds值的净水系统
CN211896164U (zh) 一种可浓水回流的纯水泡膜净水系统
CN101559301B (zh) 便携式膜过滤装置
CN211367057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211141690U (zh) 净水系统
CN211896163U (zh) 一种可纯水泡膜的过滤组件
CN210595493U (zh) 一种排放高tds值纯水的净水机
CN209507639U (zh) 滤芯和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