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2939C - 编码器和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编码器和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2939C
CN100492939C CNB028196066A CN02819606A CN100492939C CN 100492939 C CN100492939 C CN 100492939C CN B028196066 A CNB028196066 A CN B028196066A CN 02819606 A CN02819606 A CN 02819606A CN 100492939 C CN100492939 C CN 1004929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matrix
concerning
expression
code group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96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5092A (zh
Inventor
艾伦·E.·琼斯
保罗·霍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lding 81 LLC
Original Assignee
IPWirele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PWireless Inc filed Critical IPWirele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565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5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29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29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0Cod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04B1/7077Multi-step acquisition, e.g. multi-dwell, coarse-fine or valid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2Intercell-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07Efficiency-related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中进行有效的同步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和方法,包括:产生一个码字a,其中,a=dG+z模2,d表示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所述码群号码和发生器矩阵的一行的一个函数;产生各个值sk=2a2k+1+ak;k=0,1,2,3,和相关的各值b0,b1,b2,以及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这里Sssc=(b0 cπ(0),b1 cπ(1),b2 cπ(2)),cπ表示所述码群中的一个码,以及b0,b1,b2∈(±1,±j)。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下对同步信道的有效编码架构;此外,通过简单地控制发生器矩阵,就能发出较高码片速率的信号,同时保留用于较低码片速率的信令信息。

Description

编码器和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特别是涉及工作于时分双工(TDD)模式下的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网络。
背景技术
在UTRA TDD模式中,同步信道(SCH)具有两种功能。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使用户设备(“UE”,例如一无线终端)能搜索和识别一个“节点B”(即,一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无线基站)。次要功能是提供足够的信息,使用户设备能解调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传输,并获取由P-CCPCH在BCH(广播信道)传输信道上发送的系统信息,这些信息是为了跟网络进行通信所需的。
存在如下两种SCH和P-CCPCH分配的情况:
情况1)SCH和P-CCPCH被分配在时隙 #k,其中,k=0...14
情况2)SCH被分配在两个时隙:时隙 #k和时隙 #k+8,其中,k=0...6;P-CCPCH被分配在时隙 #k其中,时隙 #k是第k个时隙。由于采用这种SCH方案,可以从SCH获知P-CCPCH的位置。同步信道(SCH)由一个实数值的主同步码(PSC)和3个复数辅助同步码(SSCs)组成,总长度为256个码片。对所有的节点B来说,PSC都是共同的,但是SSC是节点B所特定的。PSC和SSC在从时隙0的起点算起的一个特定的固定时间偏移(toffset)点上同时从一个给定的节点B发送出去。纳入该时间偏移是为了避免可能的俘获效应的出现,当所有的节点B在同一时间发送共同的主(同步)码时,就会发生这种效应。
考虑一个支持多码片速率的网络,在初始起动状态下,用户设备将不知道可用的码片速率。为了处理这种情况,已知同步信道中总是用固定的码片速率(例如,3.84Mcps)来发送,同时通过使用辅助同步码SSC(通过对辅助序列进行调制),将在该峰窝小区中由其他传输信道使用的码片速率以信号通知各用户设备。
在此之前,这是通过将码群(code group)以及定义这些码的帧位置信息存储到网络和用户设备的存储器的表格之中来完成的。然而,用这种方法需要存储的信息量是很可观的。
因此,在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的时分双工模式中,存在着对有效同步信道进行编码的需求,这将能使上述的(各项)缺点得以缓解。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下进行有效同步信道编码的方法,包括:产生一个码字a,其中,a=(dG+z)模2,其中d表示待编码的一个预定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产生值sk=2a2k+1+ak;k=0,1,2,3,以及相关的值b1,b2,b3;以及产生一个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其中Sssc涉及调制的扩展辅助同步码字,sk是Sssc的推导中所使用的中值,码字a是用于计算sk的中间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下进行有效同步信道编码的方法,包括:根据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G、以及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产生一个码字;以及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其中,该发生器矩阵具有这样一些值,使得从中产生的参数是从表示系统码片速率的二进制数字所推导出的,其中所述参数的改变指示表示第一码片速率的第一值和表示第二码片速率的第二值之间的改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下进行有效同步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包括:用于产生一个码字a的装置,其中,a=(dG+z)模2,d表示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根据两个二进制比特和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用于产生值sk=2a2k+1+ak;k=0,1,2,3,和相关值b1,b2,b3的装置;以及用于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的装置,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其中Sssc涉及调制的扩展辅助同步码字,sk是Sssc的推导中所使用的中值,码字a是用于计算sk的中间项。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下进行有效同步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包括:用于根据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G、以及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产生一个码字的装置;以及用于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的装置,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其中,所述发生器矩阵具有这样一些值,使得从中产生的参数是从表示系统码片速率的二进制数字所推导出的,其中所述参数的改变指示表示第一码片速率的第一值和表示第二码片速率的第二值之间的改变。
附图说明
现在仅借助于实例,并参照诸附图,来说明纳入本发明的、用于在UTRA TDD模式中进行有效同步信道编码的一种编码器和方法,在诸附图中:
图1以示意图的形式来表示在UTRA TDD模式中同步信道(SCH)的格式;
图2以表格形式来表示针对情况1的码分配;
图3以表格形式来表示针对情况2的码分配;
图4以方框图的形式来表示纳入本发明的一个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同步信道的一般格式示意性地示于图1。如图所示,主同步码(PSC),Cp,是以功率Ppsc发送的长度为256个码片的实数值序列。长度为256个码片的辅助同步码(SSC),Cs,i(i=1,2,3),与PSC同时发送;SSC的总功率被设置为Pssc。此外,这些码都被乘以一个复数值bj(j=1,2,3)。Cs,i中的下标s指一个具有32个元素的码集(code set),在技术规范《3GPP TS 25.223》中对此作了规定,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的网站www.3gpp.org上可以公开地查到这些。各码集s,连同复数的各乘数值bj,被用来向用户设备传送各信息比特。
同步信道相对于时隙起点的位置由toffset,n定义。其可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C02819606D00101
上式可以简化为:
t offset , n = n . 48 . T c n < 16 ( 720 + n . 48 ) T c n &GreaterEqual; 16
式中,Tc为码片宽度,并且n=0,1,...,31。n的值涉及码群,并且通过对SSC上的信息进行解调而获得。
对SSC上的信息进行编码
构成SSC的3个码是与PSC并行调制和发送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QPSK调制传送下列信息:
●基站所属的码群(32个码群:5比特;情况1,2);
●在一个20ms的交织周期内的帧的位置(2帧:1比特,情况1,2);
●在该帧内(各)同步信道时隙的位置(2个同步信道时隙:1比特,情况2);
对情况1来说,各SSC被划分为两个码集,对情况2来说,各SSC被划分为4个码集。码集被用来提供下列信息:
 
码集 码群
1 0-15
2 16-31
针对情况1的码集分配
通过调制码集中的各辅助码提供码群和帧位置信息。
 
码集 码群
1 0-7
2 8-15
3 16-23
4 24-31
针对情况2的码集分配
下列同步信道码被分配给每一个码集:
情况1
码集1:C1,C3,C5
码集2:C10,C13,C14
情况2
码集1:C1,C3,C5
码集2:C10,C13,C14
码集3:C0,C6,C12
码集4:C4,C8,C15
针对情况1的码分配
图2是针对情况1的码分配的说明表格。
请注意,图中示出了仅使用来自码集1的各同步信道码的码群0至15的码结构。不难理解,使用来自码集2的各同步信道码的码群16至31的码结构也以相同方式表示。
针对情况2的码分配
图3表示针对情况2的码分配的说明表格。
请注意,图中示出了仅使用来自码集1和2的各同步信道码的码群0至15的码结构。使用来自码集3和4的各同步信道码的码群16至31的码结构也以相同方式表示。
应当理解,常规的方案是将在图2和图3的表格中所定义的信息存储在网络和用户设备的存储器之中。应当懂得,使用这种常规方案,需要存储的信息量是很可观的。
现在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它能简化上述映射过程。
针对情况1的有效编码器
为了便于说明,引入下列符号。若C=(cπ(0),cπ(1),cπ(2))表示在码集中各个码的排列,式中π为排列,则跟一个码群相关的SSC由分量积(component-wise product)给出
Sssc=bC
式中Sssc=(b1cπ(0),b2cπ(1),b3cπ(2))以及b1,b2,b3(±1,±j)。
令u=(u0,u1,u2,u3,u4)T—上标T表示矩阵转置—为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并定义下列发生器矩阵:
G 1 =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该矩阵具有被标记为
Figure C02819606D00122
的各行。我们定义一个二进制码字
a=dG1+z  模2
式中,d=(f,u0,u1,u2)T
Figure C02819606D00123
以及 z = u 3 ( u 2 + 1 ) g 3 1 简化模2(reduced modulo-2)。我们使用表达式
sk=2a2k+1+ak;k=0,1,2,3
将码字a的各元素成对地映射到整数集(0,1,2,3)
式中,序列s=(s0,s1,s2)具有一个相关的复数序列b=(jS0,jS1,jS2)。
码集和排列的选择由下表给出
 
(u<sub>4</sub>,u<sub>3</sub>,u<sub>2</sub>) 码群 码集的排列
000 0→3 c<sub>1</sub>c<sub>3</sub>c<sub>5</sub>
001 4→7 c<sub>1</sub>c<sub>3</sub>c<sub>5</sub>
010 8→11 c<sub>1</sub>c<sub>5</sub>c<sub>3</sub>
011 12→15 c<sub>3</sub>c<sub>5</sub>c<sub>1</sub>
100 16→19 c<sub>10</sub>c<sub>13</sub>c<sub>14</sub>
101 20→23 c<sub>10</sub>c<sub>13</sub>c<sub>14</sub>
110 24→27 c<sub>10</sub>c<sub>14</sub>c<sub>13</sub>
111 28→31 c<sub>13</sub>c<sub>14</sub>c<sub>10</sub>
表1
针对情况2的有效编码器
定义下列发生器矩阵
G 2 =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该矩阵具有被标记为
Figure C02819606D00133
的各行。我们定义一个二进制码字
a=dG2+z  模2
式中,d=(k,f,u0,u1)T
Figure C02819606D00134
以及 z = u 2 ( u 1 + 1 ) g 3 2 简化模2。随后的过程同实例1,所不同的是排列以及码集映射发生改变,以表示实例2,如下表所示。
 
(u<sub>4</sub>,u<sub>3</sub>,u<sub>2</sub>,u<sub>1</sub>) 码群 码集的排列
0000 0→1 c<sub>1</sub>c<sub>3</sub>c<sub>5</sub>
0001 2→3 c<sub>1</sub>c<sub>3</sub>c<sub>5</sub>
0010 4→5 c<sub>1</sub>c<sub>5</sub>c<sub>3</sub>
0011 6→7 c<sub>3</sub>c<sub>5</sub>c<sub>1</sub>
0100 8→9 c<sub>10</sub>c<sub>13</sub>c<sub>14</sub>
0101 10→11 c<sub>10</sub>c<sub>13</sub>c<sub>14</sub>
0110 12→13 c<sub>10</sub>c<sub>14</sub>c<sub>13</sub>
0111 14→15 c<sub>13</sub>c<sub>14</sub>c<sub>10</sub>
1000 16→17 c<sub>0</sub>c<sub>6</sub>c<sub>12</sub>
1001 18→19 c<sub>0</sub>c<sub>6</sub>c<sub>12</sub>
1010 20→21 c<sub>0</sub>c<sub>12</sub>c<sub>6</sub>
1011 22→23 c<sub>6</sub>c<sub>12</sub>c<sub>0</sub>
1100 24→25 c<sub>4</sub>c<sub>8</sub>c<sub>15</sub>
1101 26→27 c<sub>4</sub>c<sub>8</sub>c<sub>15</sub>
1110 28→29 c<sub>4</sub>c<sub>15</sub>c<sub>8</sub>
1111 30→31 c<sub>8</sub>c<sub>15</sub>c<sub>4</sub>
表2
因此,可以理解,只需要将处于上面表1和2之中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之中,就能遵循上述的编码过程,实现必要的辅助同步信道编码,而不必像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必须存储图2和图3的表格中的数据。
图4一般表示一个用以实施上述针对情况1和情况2的处理过程的有效的编码器400。如图所示,在按块步骤410,计算二进制码字a=dG+z模2。其次,在块420中,计算表达式sk=2a2k+1+ak;k=0,1,2,3。最后,在块430中,计算辅助同步码Sssc=(b1cπ(0),b2cπ(1),b3cπ(2))。
发出较高的码片速率的信号
正如将在下面说明的那样,通过对发生器矩阵进行修改,允许对在蜂窝小区中使用的码片速率进行编码。
令Cr表示码片速率,这里
C r = 0 3.84 Mcps 1 7.68 Mcps
将出现下列情形:
情况1:
定义下列发生器矩阵
G 1 =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以及一个二进制码字
a=dG1+z  模2
式中,d=(Cr,f,u0,u1,u2)T,以及 z = u 3 ( u 2 + 1 ) g 4 1 . 我们注意到,当Cr为0时,由该发生器矩阵产生的码字将保持不变。当Cr为1时,表示较高的码片速率,序列b=(jS0,jS1,jS2)的第三个元素将变为虚数,而不是实数。
情况2:
定义下列发生器矩阵
G 2 =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以及一个二进制码字
a=dG2+z  模2
式中,d=(Cr,K,f,u0,u1)T,以及 z = u 2 ( u 1 + 1 ) g 4 2 . 我们注意到,当Cr为0时,由该发生器矩阵产生的码字将保持不变。当Cr为1时,表示较高的码片速率,序列b=(jS0,jS1,jS2)的第三个元素将变为虚数,而不是实数。
应当懂得,上述编码过程典型地将由在一个处理器(未示出)上运行的软件来实施,并且该软件可以作为在任何适当的数据载体(例如磁盘或光盘,未示出)之上承载的计算机程序单元来提供。
应当懂得,上述编码器典型地将被纳入UMTS系统的基站(“节点B”—未示出)和移动台(“用户设备”—未示出),跟它互补的解码将分别在“用户设备”和“节点B”中提供。
不难理解,上述在UTRA TDD模式中用于有效的同步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和方法提供了下列好处:
●在UTRA TDD模式中,用于同步信道的一种有效的编码架构。
●此外,通过简单地控制发生器矩阵,就能发出较高码片速率的信号,同时保留用于较低码片速率的信令信息。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在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的时分双工模式中进行有效的同步信道编码的方法,包括:
产生一个码字a,其中,a=(dG+z)模2,其中d表示待编码的一个预定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
产生值sk=2a2k+1+ak;k=0,1,2,3,以及相关的值b1,b2,b3,以及
产生一个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
其中Sssc涉及调制的扩展辅助同步码字,sk是Sssc的推导中所使用的中值,码字a是用于计算sk的中间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
d包括(f,u0,u1,u2),这里,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3(u2+1)g3]简化模2,式中,g3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
d包括(K,f,u0,u1),这里,对第k时隙来说,K为0,对第(k+1)时隙来说,K为1,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2(u1+1)g3]简化模2,式中,g3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6.一种用于在在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的时分双工模式中进行有效的同步信道编码的方法,包括:
根据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G、以及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产生一个码字,以及
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
其中,该发生器矩阵具有这样一些值,使得从中产生的参数是从表示系统码片速率的二进制数字所推导出的,其中所述参数的改变指示表示第一码片速率的第一值和表示第二码片速率的第二值之间的改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码字a被表示为a=(dG+z)模2,这里d表示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
d包括(Cr,f,u0,u1,u2),这里,Cr为表示码片速率的一个比特,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3(u2+1)g4]简化模2,式中,g4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
d包括(Cr,K,f,u0,u1),这里,Cr为表示码片速率的一个比特,对第k时隙来说,K为0,对第(k+1)时隙来说,K为1,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2(u1+1)g4]简化模2,式中,g4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12.一种用于在在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的时分双工模式中进行有效的同步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包括:
用于产生一个码字a的装置,其中,a=(dG+z)模2,d表示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根据两个二进制比特和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
用于产生值sk=2a2k+1+ak;k=0,1,2,3,和相关值b1,b2,b3的装置,以及
用于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的装置,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
其中Sssc涉及调制的扩展辅助同步码字,sk是Sssc的推导中所使用的中值,码字a是用于计算sk的中间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
15.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
d包括(f,u0,u1,u2),这里,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3(u2+1)g3]简化模2,式中,g3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16.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
d包括(K,f,u0,u1),这里,对第k时隙来说,K为0,对第(k+1)时隙来说,K为1,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2(u1+1)g3]简化模2,式中,g3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17.一种用于在在通用移动电话系统地面无线电接入的时分双工模式中进行有效的同步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包括:
用于根据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G、以及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产生一个码字的装置,以及
用于产生与所述码群相关的值Sssc的装置,这里Sssc=(b1cπ(0),b2cπ(1),b3cπ(2)),cπ表示码集中的一个码,以及b1,b2,b3∈(±1,±j),
其中,所述发生器矩阵具有这样一些值,使得从中产生的参数是从表示系统码片速率的二进制数字所推导出的,其中所述参数的改变指示表示第一码片速率的第一值和表示第二码片速率的第二值之间的改变。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0 .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发生器矩阵等于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1 0 0 0 .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编码器,其中,码字a被表示为a=(dG+z)模2,这里d表示一个预定的待编码的码群,G表示一个预定的发生器矩阵,而z表示通过两个二进制比特和所述发生器矩阵G的一行的模2处理所获得的向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一种情况下:
d包括(Cr,f,u0,u1,u2),这里,Cr为表示码片速率的一个比特,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3(u2+1)g4]简化模2,式中,g4表示发生器矩阵中的一行。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编码器,其中,在第二种情况下:
d包括(Cr,K,f,u0,u1),这里,Cr为表示码片速率的一个比特,对第k时隙来说,K为0,对第(k+1)时隙来说,K为1,对第一帧来说,f为0,对第二帧来说,f为1,u0,u1,u2表示来自所述码群号码的二进制表示的各比特,以及
z=[u2(u1+1)g4]简化模2,式中,g4表示发生器矩阵的一行。
23.一种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的无线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12或17所述的编码器。
CNB028196066A 2001-09-13 2002-09-13 编码器和编码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929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122109A GB2379841A (en) 2001-09-13 2001-09-13 Efficient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ncoding in UTRA TDDD mode
GB0122109.2 2001-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5092A CN1565092A (zh) 2005-01-12
CN100492939C true CN100492939C (zh) 2009-05-27

Family

ID=9922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9606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92939C (zh) 2001-09-13 2002-09-13 编码器和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301930B2 (zh)
EP (1) EP1474882A2 (zh)
JP (1) JP4223400B2 (zh)
KR (1) KR100901406B1 (zh)
CN (1) CN100492939C (zh)
GB (1) GB2379841A (zh)
WO (1) WO200302400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6098B2 (en) 2001-11-14 2008-04-08 Ipwireless, Inc.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unit for synchronisation for multi-rate communication
GB2394868B (en) * 2002-11-01 2006-04-05 Ipwireless Inc Encoder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ncoding in utra tdd mode
EP1475899B1 (en) * 2003-05-07 2006-07-19 STMicroelectronics S.r.l.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cell search procedure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362562B2 (ja) 2006-07-28 2013-12-11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フラッシュ型シグナリングのためのデータ符号化装置及び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5825A2 (en) * 1999-06-28 2001-01-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ynchroniz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6428A (en) * 1996-03-14 1998-01-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rate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290678B1 (ko) 1999-04-24 2001-05-15 윤종용 씨디엠에이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셀탐색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20332B1 (ko) 1999-05-28 2007-05-23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방식을 이용한 시분할 쌍방향 통신시스템의 셀 검색 절차
JP4970643B2 (ja) 1999-06-18 2012-07-11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1次同期コードの値に基づく2次同期コードを使用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342483B1 (ko) * 2000-09-09 2002-06-28 윤종용 비동기방식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기지국 탐색 장치 및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5825A2 (en) * 1999-06-28 2001-01-0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ynchron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23400B2 (ja) 2009-02-12
JP2005503067A (ja) 2005-01-27
GB2379841A (en) 2003-03-19
EP1474882A2 (en) 2004-11-10
WO2003024000A3 (en) 2003-10-30
US7301930B2 (en) 2007-11-27
WO2003024000A2 (en) 2003-03-20
US20030138066A1 (en) 2003-07-24
GB0122109D0 (en) 2001-10-31
KR20050027205A (ko) 2005-03-18
KR100901406B1 (ko) 2009-06-05
CN1565092A (zh) 2005-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016C (zh) Cdma蜂窝通信系统中移动站对基站发送的识别码解码的方法
CN100385795C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解码设备
JP3365513B2 (ja) 可変速度伝送方法および可変速度伝送装置
CN100568848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数据控制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1835418B (zh) 信息通知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站
JP4667784B2 (ja) 時分割複信(tdd)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の所属符号群を表示する方法
EP1266459B1 (en) En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51783A (zh) 基于NB‑IoT系统的小区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130851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功率控制信号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KR100449546B1 (ko) 코드선택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변복조 방법 및 그것을구현한 장치
CN100492939C (zh) 编码器和编码方法
CN1409905B (zh) 匹配数据速率的方法
CN1274213A (zh) 时分多址系统的控制信道
CN100579092C (zh) 根据接收器的速度解调正交调幅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US6668352B1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a multi-cod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64204B (zh) 一种增强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译码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0380835C (zh) 处理cdma搜索器中的导频和非导频信道
JPH11298374A (ja) 疑似雑音符号発生回路及びその初期化方法
CN101262462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EP1989786B1 (en) Generic parallel spreading
CN1929320B (zh) 一种wcdma系统中实时产生辅助同步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79954B (zh) 正交伪随机噪声解扩方法
CN102036267B (zh) 一种e-hich的联合检测方法和装置
GB2394868A (en) Efficient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ncoding in UTRA TDD mode using codeword generator matrix
KR100646016B1 (ko) 정 포락선 부호화를 사용한 코드선택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관기 출력과 패리티 검사 결과를이용한 수신 신호의 복조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NOWLEDGE RISK HOLDINGS 81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P WIRELESS INC.

Effective date: 201208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809

Address after: Nevada

Patentee after: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LDING 81 LL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before: IPWIRELESS Inc.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