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6973C - 盘收纳型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收纳型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6973C
CN100476973C CNB2006101388895A CN200610138889A CN100476973C CN 100476973 C CN100476973 C CN 100476973C CN B2006101388895 A CNB2006101388895 A CN B2006101388895A CN 200610138889 A CN200610138889 A CN 200610138889A CN 100476973 C CN100476973 C CN 1004769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pporter
dish
holding member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388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7057A (zh
Inventor
芳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Inc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37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7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69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69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6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the magazine having a cylindrical shape with vertical axis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可靠地进行从盘的送入到旋转驱动的动作、并且通过共用各机构的驱动源而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在设在壳体(2)内的多个支撑体(21)上分别设有保持部件(26、27、28),通过形成在该保持部件(26、27、28)上的保持爪(26b、27b、28b)和支撑体(21)保持盘(D)。通过使驱动单元(1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移动到介入位置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源使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移动后,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和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动作,通过其移动力使保持部件(26、27、28)向能够解除盘(D)的保持的位置转动。

Description

盘收纳型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壳体内部收纳多张盘、并选择该盘进行驱动的盘收纳型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特许10-21627号公报(以下称作公知文献)中,公开了安装在车的仪表盘内的盘再现装置。在该盘再现装置内收纳有多张信息记录盘,依次选择并再现盘。
在该盘再现装置中,通过辊将盘向装置内部的托架输送。在装置内设有受弹簧施力的多个臂,如果将盘朝向托架输送,则盘的外周依次卡合在各个臂上,抵抗弹簧的施力而使臂转动。如果将盘移动到托架上的规定位置上,则多个臂都成为以微小的间隙离开盘的外周的状态。
在壳体内设有搭载有拾波器和转盘的再现机构,马达的动力经由齿轮组被传递给凸轮轴齿轮,通过该凸轮轴齿轮的旋转力,使再现机构向再现位置移动。与该再现机构的移动同步,解除支撑着再现机构的主底架的约束,主底架及再现机构在装置内受防振橡胶等弹性部件的防振支撑。
在记载在上述公知文献中的盘再现装置中,收纳在托架上的盘的位置和由再现机构再现时的盘的位置是相同的。在这样的构造的情况下,在通过转盘使盘旋转并再现时,需要使各个臂从盘的外周离开,为此需要连杆机构等移动机构。但是,在上述公知文献中,关于这种移动机构什么都没有公开。
此外,在记载在上述公知文献中的盘再现装置中,使臂从盘的外周离开的动作、和使再现机构向再现位置移动的动作、以及经由弹性支撑部件使主底架在装置内成为防振支撑的状态的动作,并不是一系列连续的动作,而是分别独力的动作。因此,从将盘输送到托架上开始,直到盘再现为止的动作间隔变长。此外,还分别需要用来使臂从盘的外周离开的动作的动力、和用来使再现机构向再现位置移动的动作的动力、以及使主底架成为防振支撑的状态的动作的动力,结果,需要分别的动力发生机构,盘再现装置的小型化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可靠地进行从盘的送入到旋转驱动的动作、并且通过共用各机构的驱动源而能够实现小型化的盘收纳型盘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在壳体(2)内设有:驱动单元(14),具有使盘(D)旋转的旋转驱动部(82);多个支撑体(21),能够支撑盘,在盘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支撑体选择机构(22),扩大所选择的支撑体和与其邻接的支撑体的间隔;动力传递机构(12),使上述驱动单元(14)从离开受上述支撑体(21)支撑的盘的外周缘的退避位置,向将受上述支撑体(21)支撑的盘夹紧在上述旋转驱动部(82)的介入位置移动;移送机构(17),将从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插入的盘向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移送;
在上述支撑体(21)上设有在与该支撑体之间保持盘的多个保持部件(26、27、28),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使各个保持部件(26、27、28)从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向解除盘的保持的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保持切换机构(400);
通过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上述驱动单元(14)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到上述介入位置之后,利用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的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动作,上述保持部件(26、27、28)从上述保持位置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在第1技术方案中,利用使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移动的动力源,使保持部件向保持解除位置移动,所以,能够连续地在短时间内进行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的移动和受支撑体保持的盘的保持解除。此外,在解除了支撑体对盘的保持的时刻,驱动单元一定向介入位置移动,所以解除了支撑体的保持的盘不会下落到壳体内就能够可靠地保持在驱动单元的旋转驱动部上。
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优选为,在驱动单元(14)向上述介入位置移动之后,利用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使受支撑体(21)保持的盘D被夹紧在旋转驱动部(82)上,利用此后的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从上述保持位置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这样,能够连续地进行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的移动动作、盘的夹紧动作以及解除保持部件对盘的保持的动作,能够将盘可靠地保持在旋转驱动部上。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的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在壳体(2)内设有:驱动单元(14),具有使盘(D)旋转的旋转驱动部(82),并且通过弹性支撑部件(71、72、73)被弹性支撑;多个支撑体(21),能够支撑盘,在盘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支撑体选择机构(22),扩大所选择的支撑体和与其邻接的支撑体的间隔;锁定部件(54、61),约束上述驱动单元(14)的弹性移动,直到受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支撑的盘被夹紧在上述旋转驱动部(82)上;动力传递机构(12),使该锁定部件(54、61)从约束上述驱动单元(14)的弹性移动的约束位置移动到解除上述约束的约束解除位置;移送机构(17),将从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插入的盘向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移送;
在上述支撑体(21)上,设有在与该支撑体之间保持盘的多个保持部件(26、27、28),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使各个保持部件(26、27、28)从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向解除盘的保持的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保持切换机构(400);
利用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的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从上述保持位置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并且,利用上述驱动源(M1),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动作,上述锁定部件(54、61)从上述约束位置向上述约束解除位置移动。
在第2技术方案中,能够将解除被弹性支撑的驱动单元的约束的动作、和解除保持部件对盘的保持的动作,作为一连串的动作符合时序地进行。
在第2技术方案中,可以构成为,在上述锁定部件(54)向约束解除位置移动时,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从锁定部件(54)直接被传递给保持切换机构(400),上述锁定部件(54、61)向约束解除位置移动。
通过将动力从锁定部件直接向保持切换机构传递,能够高精度地设定锁定部件的移动动作、和解除保持部件对盘的保持的定时,不容易发生例如因夹紧在被弹性支撑的状态的驱动单元的旋转驱动部上的盘由支撑体持续保持,从而在盘上作用过大应力等问题。
在第2技术方案中,例如可以构成为,在上述锁定部件(54)上形成有齿条部(54c),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与上述齿条部(54c)啮合的连结齿轮(504),通过该连结齿轮(504),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动作。
而且,在第1和第2技术方案中,可以构成为,各个保持部件(26、27、28)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侧面(9、10)对置的位置,在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中设有沿着上述侧面(9、10)移动的保持切换部件(403、505),利用该保持切换部件(403、505)的移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通过保持切换部件沿着壳体的侧面移动,能够减小在壳体内保持切换部件移动的空间,能够实现壳体的小型化。
例如,可以构成为,设有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第1侧面(9)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6)、和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第2侧面(10)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7、28),通过设在上述第1侧面(9)的内侧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和设在上述第2侧面(10)的内侧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向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此外,在第1和第2技术方案中,可以构成为,处于与第1侧面(9)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6)、和处于与第2侧面(10)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7、28)是互相向相互反向转动而向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部件;
在第2侧面(10)的内侧,设有利用上述动力源(M1)的动力进退移动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和使该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移动力反转而传递给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反转传递杆(506)。
在此情况下,优选为,在第1侧面(9)的内侧,设有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动作的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通过设在壳体(2)的顶面(11)上的连结转动板(520),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移动力被传递给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
通过各切换驱动部件及保持切换部件沿着壳体的侧面动作、连结转动板沿着顶面转动,能够使设在2个侧面上的机构同步地动作,而且还能够减小壳体内的机构配置空间。
在本发明的盘收纳型盘装置中,能够可靠地进行从盘的送入到旋转驱动的动作,并且通过共用各机构的驱动源能够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盘收纳型装置整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壳体的前面观察盘收纳型盘装置的正视图,(A)主要表示壳体内的移动单元,(B)主要表示支撑体和支撑体选择机构及驱动单元。
图3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支撑体选择模式。
图4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移动的动作状态。
图5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盘驱动模式。
图6是表示驱动单元和其支撑基座的按动作的俯视图,表示驱动单元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7表示驱动单元和其支撑基座的按动作的俯视图,表示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转动的状态。
图8是按动作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移送单元位于待机位置、插入口被开闭器关闭时的动作状态。
图9是按动作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移送单元移动到移动动作位置、插入口的开闭器被开放时的动作状态。
图10是表示第3动力传递系统的图,是表示移动单元的转动支点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将盘送入到位于选择位置的支撑体中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将盘保持在支撑体中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盘被转盘驱动的驱动模式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用2个保持部件将盘定位的动作的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5是表示设在壳体前面的开闭器的动作的立体图,(A)表示插入口闭锁的状态,(B)表示插入口开放的状态。
图16是表示设在上部壳体中的保持切换机构的图,是将X1方向和X2方向反转来表示上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将盘保持在支撑体中的状态的图,是将X1方向和X2方向反转来表示上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由保持部件保持盘的状态的图,是将X1方向和X2方向反转来表示上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解除了保持部件对盘的保持的状态的图,是将X1方向和X2方向反转来表示上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设在支撑体选择机构中的旋转检测部的图,是将X1方向和X2方向反转来表示上部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盘收纳型装置的整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壳体的前面观察盘收纳型盘装置的正视图,(A)主要表示壳体内的移动单元,(B)主要表示支撑体和支撑体选择机构及驱动单元。图3至图5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的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图6和图7是表示驱动单元和单元支撑基座的按动作的俯视图。图8和图9是按动作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第3动力传递系统的图,是表示移动单元的转动支点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1至图13是表示盘的送入动作和通过支撑体的盘的保持动作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被送入的盘的定位动作的部分放大俯视图。图15(A)、图15(B)是表示设在壳体的前面的开闭器的开闭动作的部分立体图。
图16至图20是将上部壳体沿左右(X1侧与X2侧)180度反转表示的图,图16和图17是表示盘收纳区域及保持切换机构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将盘保持在支撑体的下表面(在图中是上表面)上的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9是表示解除了由支撑体的下表面(图中是上表面)进行的盘的保持后的状态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20是表示设在支撑体选择机构中的旋转检测部的构造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整体构造)
图1所示的盘收纳型盘装置1具有箱形的壳体2。该壳体2的基准方向是,Z1侧为下侧,Z2侧为上侧,X1侧为左侧,X2侧为右侧,Y1侧为近侧,Y2侧为里侧。此外,X1-X2方向为横向,Y1-Y2方向为进深方向。
壳体2从下侧朝向上侧依次重叠并组装了下部壳体3、中间壳体4及上部壳体5。下部壳体3具有壳体2的底面6,中间壳体4具有壳体2的前表面7和右侧面8。上部壳体5具有壳体2的左侧面9和后侧面10及顶面11。
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的上表面,设有第1动力传递机构12。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上方支撑有单元支撑基座13,在该单元支撑基座13的上方搭载有驱动单元14。在中间壳体4的上部设有与底面6平行的机构基部15,在该机构基部15的上方设有第2动力传递机构16。在中间壳体4中,在上述机构基部15的下侧且前表面7的内侧,设有移送单元(移送机构)17。在该移送单元17的左侧(X1侧)的端部和上述下部壳体3的底面6之间,设有第3动力传递机构19。该第3动力传递机构19起到作为辊驱动机构的功能。
在上部壳体5中,由左侧面9和后侧面10及顶面11包围的区域成为盘收纳区域20,在该盘收纳区域20中设有可分别支撑盘D的多个支撑体21。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体21设置了6片,支撑体2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配置。在上部壳体5上设有支撑体选择机构22,通过该支撑体选择机构22的动作,选择6片支撑体21的某一个而使其移动到图2(B)所示的选择位置(a),并且扩大了所选择的支撑体21与在其下方相邻的支撑体21的间隔。
上述盘D直径为12cm,例如是CD(Compact Disc)、CD-ROM、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
如图1及图2(A)、图2(B)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7上,开设有插入口23。该插入口23是缝隙状,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比盘D的厚度尺寸稍大,横向的开口宽度尺寸W比盘D的直径稍宽。
如图2(A)所示,上述移送单元17处于与插入口23相同的高度位置,从插入口23插入的盘D由移送单元17朝向上述盘收纳区域20移送。如图2(B)所示,多片上述支撑体21中的到达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成为与插入口23相同的高度位置,从插入口23插入的盘D被上述移送单元17移送,被供给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Z1侧的面)被支撑。
图12是从顶面11侧观察壳体2的俯视图。将形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7上的插入口23的宽度尺寸W两分且与前表面7正交并向壳体2的内侧延伸的假想线作为插入中心线Oa。被支撑在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中心D0,处于从插入中心线Oa向左侧(X1侧)离开距离δ的位置。上述距离δ为盘D的直径1/10以上。
在图6中,驱动单元14处于从支撑在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的位置。在图8、图12、图13中,移送单元17处于待机位置,而此时的移送单元17处于在前表面7的内侧近处且从支撑在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的位置。
如图11所示,驱动单元14在壳体2内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介入位置,移送单元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而驱动单元14的转动区域与移送单元17的转动区域在壳体2内有重复的部分。但是,在如图11所示那样驱动单元1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在介入位置停止时,移送单元17在退避位置和移送动作位置之间转动而动作,所以驱动单元14与移送单元17不会相互碰到。通过这样配置盘收纳区域20、驱动单元14及移送单元17,能够有效地利用壳体2的内部空间。在壳体2内,由于是在近侧设置移送单元17、在里侧设置盘收纳区域20,所以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壳体2的进深尺寸。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进深尺寸(Y1-Y2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谓的IDIN尺寸。
图1所示的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位于比驱动单元14及移送单元17靠上方,而该机构基部15的朝向壳体2内侧(图示X1方向)的内缘15a从支撑在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由此,如图2(B)所示,位于盘收纳区域20的最上部的支撑体21能够上升到壳体2的顶面11的内侧附近。
(第1动力传递机构)
参照图3至图5,说明设在壳体2的底面6上的上述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构造。
如图1所示,在上述下部壳体3的前方,前方弯折片3a从底面6垂直地弯曲。同样,在后侧有后方弯折片3b、在右侧有右侧弯折片3c,从底面6垂直地弯曲。
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1动力传递机构12中,在底面6上设有向Y1-Y1方向直线地移动的滑块31、和经由未图示的连结部件使该滑块31移动的齿条部件32。在底面6上的近侧固定着作为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驱动源的第1马达M1,在该第1马达M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蜗轮33。第1马达M1的旋转动力经由减速齿轮34、35、36被传递给小齿轮37。该小齿轮37与上述齿条部件32的齿啮合。
在滑块31的上方设有切换杆38。切换杆38的里侧(Y2侧)的端部通过轴39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滑块31上。在切换杆38的近侧(Y1侧)的端部上,切换驱动销41朝向上方突出。在切换杆38上,设有与切换驱动销41同轴并向下方延伸的姿势控制销,该姿势控制销插入在形成于底面6上的未图示的凸轮孔内。在切换杆38与滑块31一起向Y1方向移动时,切换杆38能够按照上述凸轮孔的形状而进行转动动作。
在底面6上设有锁定切换部件42。该锁定切换部件42是平面形状具有圆弧状的部分的金属板,在2个部位上形成有圆弧状的滑动长孔42a、42a。如图1所示,在底面6上突出有导引销43、43,各个导引销43插入在滑动长孔42a内。通过上述滑动长孔42a、42a在上述导引销43、43上滑动,锁定切换部件42能够沿着圆弧轨迹向壳体2的里侧即(b)方向、和壳体2的近侧即(c)方向滑动。
在底面6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连结转动杆44。该连结转动杆44经由凸轮部(未图示)与齿条部件32连结,连结转动杆44在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的移动过程的途中,以2阶段的动作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在锁定切换部件42上形成有在其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连结长孔42b,在连结转动杆44的前部设置的连结销45插入在上述连结长孔42b内。如图5所示,在通过齿条部件32的向Y1方向的移动力使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该连结转动杆44的转动力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
在锁定切换部件42的里侧(Y2侧)的端部,形成有切换长孔42c。在底面6的里侧设有受轴51转动自如地支撑的传递部件52。在该传递部件52的近侧的端部固定有连结销53,该连结销53插入在上述切换长孔42c内。
如图1所示,在后方弯折片3b的内侧设有锁定部件54。该锁定部件54是板状的,被支撑在后方弯折片3b的内侧,使其能够向X1-X2方向直线地移动。在锁定部件54的上缘部形成有下侧齿条部54。
如图1及图3所示,在齿条部件54上设有从其下缘向沿着底面6的方向弯折的弯折片54a,在该弯折片54a上形成有长孔54b。在上述传递部件52的里侧的端部固定有连结销55,该连结销55插入在长孔54b内。在锁定切换部件42从图4的位置向(c)方向移动时,通过切换长孔42c使传递部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锁定部件54向X1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在上述锁定部件54上开设有锁定控制孔56。该锁定控制孔56具有在X1侧在接近于底面的位置形成的约束部56a、位于比该约束部56a靠X2侧且位于比约束部56a靠上侧的提起部56b、和将上述约束部56a与提起部56b连接的倾斜部56c。进而,在上述提起部56b的X2侧的端部,形成有比较大的圆形的退出孔56d。
在下部壳体3的前方弯折片3a的内侧也设有锁定部件61。该锁定部件61如图2(B)所示。锁定部件61与锁定切换部件42连结,在前方弯折片3a的内侧向X1-X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如图1和图3所示,在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时,如图2(B)所示,锁定部件61位于X2侧,在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时,通过锁定切换部件42的移动力使锁定部件61向X1方向移动。
如图2(B)所示,在锁定部件61上开设有一对锁定控制孔62。在各个锁定控制孔62中,具有在X1侧在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形成的约束部62a、比该约束部62a靠X2侧且位于比约束部62a靠上侧的提起部62b、和将约束部62a与提起部62b连接的倾斜部62c。进而,在上述提起部62b的X2侧的端部,形成有比较大的圆形的退出孔62d。
如果对上述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动作进行说明,则如图1及图3所示,在齿条部件32移动到里侧(Y2侧)的起始端时,滑块31与切换杆38位于Y2侧,此时,连结转动杆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并且,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及图2(B)所示的锁定部件61都向X2侧移动。
在通过第1马达M1的动力使齿条部件32从图3的位置向图示Y1方向移动而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之前的期间,滑块31及切换杆38与齿条部件32一起向图示Y1方向移动,在其最终行程中,使切换杆38稍稍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在齿条部件32从图3的位置到达图4的位置的期间,不使连结转动杆44转动,锁定切换部件42在移动到(b)方向的位置上停止,不向(c)方向移动。
在齿条部件32从图4的位置再向Y1方向移动较短的距离时,通过将滑块31与齿条部件32连结的未图示的连结部件的动作以及形成在底面6上的未图示的凸轮孔的控制动作,滑块31及切换杆38不从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使锁定部件54和锁定部件61向X1方向移动其整个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的距离。
然后,在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而到达图5所示的位置时,在该行程的前阶段,连结转动杆44不转动,滑块31与切换杆38向Y1方向移动。然后,滑块31与切换杆38不向Y1方向继续运动,使连结转动杆44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5所示,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滑动。如果锁定切换部件42转动到图5所示的位置,则使锁定部件54移动到朝向X1方向的最终位置。进而,也使锁定部件61向X1方向的最终位置移动。在锁定切换部件42就要到达图5的位置之前,使滑块31上的切换杆38向顺时针方向较大地转动。
(单元支撑基部和驱动单元)
图1所示的单元支撑基部13是将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的。在该单元支撑基部13的近侧设有前方弯折片13a,该前方弯折片13a与下部壳体3的前方弯折片3a的内侧平行地设置。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形成有后方弯折片13b,该后方弯折片13b与下部壳体3的后方弯折片3b的内侧平行地设置。此外,单元支撑基部13的侧部弯折片13c与下部壳体3的右侧弯折片3c的内侧平行地设置。
还如图6和图7所示,单元支撑基部13的内缘13d是凹状的圆弧形状,内缘13d处于从支撑在图1所示的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的位置。
如图1、图6及图7所示,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上的3个部位,固定有作为弹性支撑部件的缓冲器71、72、73。该缓冲器71、72、73是在橡胶等可挠性的袋体内部封入了油等液体或气体而成的。或者是将压缩线圈弹簧与上述袋体组合在一起而成的。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底面的3个部位,朝向下方垂直地固定有支撑轴74、75及76,支撑轴74受上述缓冲器71支撑,支撑轴75受缓冲器72支撑,支撑轴76受缓冲器73支撑。单元支撑基部13能够在底面6上受各缓冲器71、72及73弹性支撑。
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后方弯折片13b上设有向Y2方向突出的1根约束轴77,该约束轴77插入在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的锁定控制槽56内。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前方弯折片13a上,设有向Y1方向突出的一对约束轴78、78,约束轴78分别插入在图2(B)所示的锁定部件61的锁定控制孔62内。
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单元14具有细长的驱动基部81。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里侧(Y2侧),支撑轴84向上垂直地突出,驱动基部81受上述支撑轴84支撑,驱动单元14沿着X-Y平面转动自如。
驱动单元14的转动范围是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到图7及图11至图13所示的介入位置。如图6所示,在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时,位于驱动单元14的转动自由端的作为旋转驱动部的转盘82位于壳体2的前表面7侧,驱动基部81的侧边位于壳体2的右侧面8的附近,与该右侧面8平行。并且,处于退避位置的驱动单元14从支撑在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
如图7及图11至图13所示,如果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则转盘82向盘收纳区域20的内部移动。在该介入位置,转盘82的旋转中心与受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中心孔的下侧一致。
如图6所示,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设有形成为以上述支撑轴84为中心的规定的圆弧状的圆弧导引部13e。该圆弧导引部13e是贯通单元支撑基部13的圆弧长孔。此外,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的下表面上垂直地固定有驱动轴88,该驱动轴88移动自如地插通在上述圆弧导引部13e内。
如图6所示,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上设有作为驱动部件的驱动滑块85,该驱动滑块85向Y1-Y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在驱动滑块85与单元支撑基部13之间,搭载有驱动上述驱动轴88的驱动连杆机构,在齿条部件32从图3所示的Y2侧的起始端向Y1方向移动而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的期间,通过上述驱动连杆机构向顺时针方向推压驱动轴88,使驱动单元14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向图7所示的介入位置转动。
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的转动自由端侧搭载有主轴马达,在该主轴马达的马达轴82a上固定着上述转盘82。还如图1所示,转盘82具有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的中心凸部82b、和从该中心凸部82b向周围延伸的凸缘部82c。在转盘82内搭载有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具有从上述中心凸部82放射状地突出的夹紧爪。夹紧爪退到中心凸部82b内时是非夹紧模式,中心凸部82b能够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如果夹紧爪突出则成为夹紧模式,盘D的中心孔Da的周缘部被夹紧爪与凸缘部82c夹持,盘D被夹紧在转盘82上。
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上,搭载有使上述夹紧爪动作的夹紧切换机构。齿条部件32向图4的位置移动,在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移动后,齿条部件32再向Y1方向移动,在驱动滑块85向Y1方向移动时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上述夹紧切换机构动作,将夹紧爪从非夹紧模式切换为夹紧模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驱动基部81上设有光头83。在该光头83的上表面设有物镜83a。在驱动基部81上设有螺纹机构,通过该螺纹机构使光头83从接近于转盘82的位置向从转盘82离开的方向移动。此时,光头83的物镜83a能够沿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的半径方向移动。
(第2动力传递机构)
接着,参照图8和图9,说明设在中间壳体4上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
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在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上设有圆弧形状的切换部件91。在切换部件91上形成有沿着圆弧轨迹延伸的一对导引长孔91a、91a。在机构基部15上向上突出地固定有一对导引轴92、92,各个导引轴92插入在上述导引长孔91a内。通过该支撑机构沿着圆弧轨迹向(d)方向及(e)方向滑动自如地导引切换部件91。此外,在切换部件91的外周侧的缘部,沿着圆弧轨迹形成有齿条91b。
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第2马达M2。在该第2马达M2的旋转轴上固定有蜗轮93。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输出齿轮94,该输出齿轮94总是与上述蜗轮93啮合。
第2马达M2的旋转动力从上述输出齿轮94经由齿轮95、96减速传递给小齿轮97。另外,上述齿轮95是可移动到与输出齿轮94啮合的位置和从输出齿轮94错开的位置的第1切换齿轮。上述小齿轮97总是与上述切换部件91的齿条91b啮合。此外,在上述输出齿轮94的侧方设有第2切换齿轮98。第2切换齿轮98是用来将第2马达M2的动力传递给图1所示的支撑体选择机构22的部件。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切换机构,该切换机构在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和齿轮96两者啮合时,使第2切换齿轮98从输出齿轮94离开,在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时,使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和传递齿轮95两者啮合。该切换机构在第1马达M1的动力的作用下动作。或者该切换机构受与第1马达M1及第2马达M2另外的马达驱动。
如图1及图8和图9所示,在机构基部15的下方设有上述移送单元17。如图2(A)及图10所示,移送单元17具有朝向X1-X2方向细长地延伸的金属制的单元架100。单元架100具有上表面101、下表面102、以及支点侧的侧面103和自由端侧的侧面104,单元架100的内部在Y1-Y2方向上贯通。在单元架100的内部设有由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滑动部件105。该滑动部件105具有沿着单元架100的上表面101的内表面延伸的夹持部106、位于支点侧的侧面103的内侧的侧部导引部107、和位于自由端侧的侧面104的内侧的侧部导引部108。侧部导引部107与侧部导引部108的对置间隔比盘D的直径大,并且如图2(A)所示,形成为与插入口23的开口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
如图10至图13所示,在移送单元17中,在单元架100内设有辊轴111。该辊轴111与单元架100的上表面101平行地延伸,其两端转动自如地被支撑在上述支点侧的侧面103与自由端侧的侧面104上。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上述辊轴111的外周设有由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等摩擦系数较高的材料形成的第1移送辊112和第2移送辊113。该移送辊112和移送辊113沿轴向隔着间隔而配置。在移送单元17处于图12和图13所示的待机位置时,移送辊112和移送辊113配置在与壳体2的前表面7大致平行、且从插入中心线Oa向左右离开等距离的位置上。
位于第1移送辊112与第2移送辊113的中间的中间部114,是对盘D实际上不赋予移送力的部分。该中间部114与两移送辊112、113一体且直径比两移送辊112、113小而形成,或者辊轴111直接露出而形成。
如图2(A)及图10所示,第1移送辊112和第2移送辊113与上述滑动部件105的夹持部106对置。移送辊112、113与夹持部106的至少一方受弹簧施力,将移送辊112、113与夹持部106相互弹性地压接。由此,能够通过移送辊112和夹持部106、以及移送辊113和夹持部106夹持盘D。另外,在该压接状态下,中间部114与夹持部106的间隙比盘D的厚度尺寸大,不会将盘D夹持在中间部114与夹持部106之间。
第1移送辊112及第2移送辊113与辊轴111的外周不接触,而是旋转自如地插通在辊轴111的外周。在对盘D的夹持压力作用在移送辊112、113上时,移送辊112、113与辊轴111的摩擦力增大,辊轴111与移送辊112、113一体地旋转。此外,构成为,如夹持中的盘D被人的手指抓住时那样,如果对被移送的盘D赋予了较大的阻力,则辊轴111能够相对于移送辊112、113滑移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部106由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但该夹持部106也可以是能够自由旋转的辊。
移送单元17能够以图示X1侧的端部为支点,从图8及图12和图13所示的待机位置朝向图9及图11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转动。在待机位置,单元架100从受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如图11所示,如果移送单元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则通过移送辊112与113的中间点、与各移送辊112、113的轴心垂直地延伸的假想线即输送中心线Ob朝向具有多个支撑体的盘收纳区域20。
如图1和图2(A)及图10所示,作为移送单元17的转动支点的支点轴131被固定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使其向上方垂直地延伸。如图10所示,在移送单元17上,在X1侧的端部设有在与辊轴1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承部129,该轴承部129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支点轴131上。如图11等所示,该支点轴131与轴承部129被设置在从由移送单元17移送的盘D的外周离开的位置。
在图8和图9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在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的X1侧开设有圆弧状的导引孔15b,在X2侧也开设有圆弧状的导引孔15c。导引孔15b与导引孔15c都沿着以上述支点轴131为曲率中心的圆弧轨迹延伸。
在移送单元17的单元架100的上表面101,在接近于支点轴131的位置固定有向上方垂直地延伸的导引轴132,在从支点轴131离开的自由端侧,固定有同样向上方垂直地延伸的驱动轴133。如图8和图9所示,导引轴132从下朝上方插通到上述导引孔15b内。驱动轴133的前端向机构基部15的上方突出,在机构基部15的上方,在驱动轴133上转动自如地设有转动环134。
在机构基部15的上方设有驱动杆135。该驱动杆135的基部经由轴136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机构基部15上。在驱动杆135上开设有驱动长孔135a,设在上述驱动轴133的外周的上述转动环134插入在该驱动长孔135a的内部。
在设于机构基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上,开设有单元驱动长孔137。在上述驱动杆135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有传递轴138,该传递轴138从下朝上方插入在单元驱动长孔137中。
在上述单元驱动长孔137中形成有非作用部137a。该非作用部137a沿着圆弧轨迹形成,但该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与切换部件91向(d)-(e)方向滑动时的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一致。因而,如图8所示,在传递轴138位于非作用部137a内时,即使切换部件91向(d)-(e)方向滑动,其移动力也不会作用在传递轴138上。此外,非作用部137a的曲率中心与作为驱动杆135的旋转中心的轴136不存在于相同的位置。因此,在传递轴138位于非作用部137a内、切换部件91向(d)-(e)方向滑动时,驱动杆135如图8所示,保持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移送单元17维持为停止在待机位置的状态。
在上述单元驱动长孔137中,与上述非作用部137a的Y1侧连接地设有驱动倾斜部137b,还在其Y1侧的端部形成有保持部137c。保持部137c位于比非作用部137a更接近切换部件91的滑动轨迹的曲率中心侧。
因而,在切换部件91从图8的位置进一步向(e)的方向滑动而到达图9的位置的期间,传动轴138移动到驱动倾斜部137b,通过该驱动倾斜部137b使传动轴138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使驱动杆1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移送单元17以支点轴131为支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进而如果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则驱动轴133位于导引孔15c的Y2侧端部,并且传递轴138受单元驱动长孔137的保持部137c保持,移送单元17在移送动作位置被约束。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驱动长孔137及驱动杆137构成移送单元转动机构。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切换部件91的Y1侧且X1侧的端部,形成有切换长孔121。该切换长孔121具有第1圆弧部121a、位于比第1圆弧部121a靠外周侧并向(d)方向延伸的第2圆弧部121b、和将两圆弧部121a和121b连结的切换部121c。第1圆弧部121a和第2圆弧部121b的曲率中心与导引长孔91a、91a的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一致。
在机构基部15的Y1侧且端部设有切换杆122。该切换杆122位于机构基部15与切换部件91之间,转动自如地受固定在机构基部15的上表面的支撑轴123支撑。在切换杆122的X2侧的端部固定有控制销124,该控制销124滑动自如地插入在形成于切换部件91的上述切换长孔121内。在切换杆122的X1侧的端部固定有切换销125。如后面说明那样,能够通过该切换销125控制设在各支撑体21上的保持部件26的姿势。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7的内侧设有开闭器开闭部件126。该开闭器开闭部件126是金属板,在前表面7的内侧向X1-X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此外,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受拉伸弹簧128向X2方向施力。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设有从下缘向Y2方向弯折的驱动片126a。在切换部件91上固定有驱动销127,如图8所示,该驱动销127能够介入到形成于上述驱动片126a上的槽内。
在图8中,设在驱动杆135上的传递轴138位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移送单元1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处于待机位置。此时,设在切换杆122上的控制销124位于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内,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切换销125移动到Y1侧。此时,设在切换部91上的驱动销126a进入到驱动片126a的槽内,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
切换部件91从图8的位置向(e)方向移动,传递轴138在就要进入到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之前,设在切换杆122上的控制销124进入到切换长孔121的第2圆弧部121b内,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切换销125向Y2方向移动。通过此后的切换部件91的向(e)方向的移动,传递轴138进入到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中,如图9所示,移送单元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此外,在切换部件91从图8的位置向(e)方向移动到达图9所示的位置的期间,通过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
(开闭器开闭机构)
图15(A)、图15(B)是从壳体2的前表面7的前方表示开闭器开闭机构200的立体图。
开闭器201由薄金属板形成,是在X1-X2方向上较细长的长方形状,具有能够覆盖形成于前表面7的插入口23的面积。在开闭器201的上端(Z2侧),向X1-X2方向隔着间隔固定有滑动销203、203。在壳体2的前表面7,开设有向上下方向直线地延伸的滑动长孔7a、7a,上述滑动销203、203插入在滑动长孔7a、7a内,开闭器201以密接的状态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前表面7的表面上。
在上述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中形成有开闭凸轮202、202。该开闭凸轮202、202是贯通开闭器开闭部件126的凸轮长孔。该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具有在X2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闭锁部202a、位于比该闭锁部202a靠上方并向X1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开放部202b、以及将闭锁部202a和开放部202b连接的倾斜切换部202c。
如图8所示,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切换部件91位于朝向(d)方向时,通过驱动销127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侧移动。此时,如图15(A)所示,通过形成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闭锁部202a、202a将滑动销203、203推下,开闭器201下降而将插入口23闭锁。如图9所示,如果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则通过驱动销127及拉伸弹簧128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如图15(B)所示,通过开闭凸轮202、202的开放部202b、202b将滑动销203、203推起,开闭器201向上方移动,使插入口23开放。
如果对该开闭器201的开闭时序进行说明,则如图8所示,在传递轴138位于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移送单元17停止在待机位置时,将开闭器201闭锁。如果从图8所示的状态开始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传递轴138到达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的(d)侧的端部,则将开闭器201开放,如果切换部件91进一步向(e)方向移动,则传递轴138进入到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内,移送单元17朝向图9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转动。在此期间,开闭器201是开放的状态。此外,在切换部件91从图9所示的位置向(d)方向移动时,首先移送单元1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回位到待机位置,然后传递轴138从驱动倾斜部137b进入到非作用部137a中,将开闭器201闭锁。
(第3动力传递机构)
接着,说明设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上的第3动力传递机构19的构造。
如图6及图10所示,在固定于底面6的上述支点轴131的下方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一体齿轮141。该一体齿轮141的上方部分是垂直蜗轮141a,下方部分是下部齿轮141b。如图6所示,在壳体2的底面6旋转自如地设有中间齿轮142,该中间齿轮142与上述下部齿轮141b啮合。在底面6上设有第3马达M3,固定在该旋转轴上的蜗轮143与上述中间齿轮142啮合。
如图10所示,在移送单元17中,辊轴111的一端从单元架100的支点侧的侧面103向外侧突出,在从侧面103突出的辊轴111的端部固定有作为正齿轮的辊齿轮144。在上述侧面103固定有轴145,在该轴145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一体齿轮146。该一体齿轮146是将小直径正齿轮146a和大直径正齿轮146b一体化而成的,小直径正齿轮146a与上述辊齿轮144啮合。
在单元架100的下表面102,一体地弯折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支撑片102a,在该支撑片102a上固定有轴148。该轴148与辊轴111平行地延伸。在轴148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一体齿轮147。一体齿轮147是将正齿轮147a和涡轮147b一体化而成的。该正齿轮147a与上述大直径正齿轮146b啮合。
设在移送单元17上的轴承部129在转动自如地插通在支点轴131上的状态下,与上述涡轮147b和蜗轮141a啮合。上述第3马达M3的旋转动力从中间齿轮142被传递给下部齿轮141b及蜗轮141a,再从蜗轮141a传递给涡轮147b。其动力从正齿轮147a被传递给一体齿轮146的大直径正齿轮146b,再从小直径正齿轮146a传递给辊齿轮144。
设在下部壳体3侧的第3马达M3的旋转动力经由与支点轴131同轴旋转的一体齿轮141被传递给辊齿轮144,所以能够与以支点轴131为支点使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的动作独力而驱动辊轴111。该盘收纳型盘装置1分别设有使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的移送单元转动机构、和使移送辊112、113旋转的辊驱动机构,能够相互独力地动作。
(盘收纳区域及支撑体选择机构)
接着,对设在上述壳体5上的盘收纳区域20及支撑体选择机构22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11至图13是从壳体2的顶面11上方观察盘收纳区域的俯视图,图16至图20使上部壳体5绕沿着Y1-Y2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反转180度而表示。由此,在图16至图20中,Y1-Y2方向与图11至图13相同,而X1-X2方向及Z1-Z2方向是与图11及图13反向。
如图1及图2(B)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相互平行地向下方延伸的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在图17中也表示了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但是在图16中省略了选择轴151A的图示,仅图示了选择轴151B和151C。
在各个选择轴151A、151B、151C的外周形成有选择轴152。选择轴152形成为螺旋状。如图2(B)及图16所示,选择轴152的螺旋形状是,选择轴151A、151B、151C的上方为密间距部152a而下方为密间距部152b。在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和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以短间距形成有选择槽152,在各个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和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分别形成有至少5周(5间距)以上的选择槽152。在选择轴151A、151B、151C的中间部,选择槽152成为疏间距部152c,在该疏间距部152c上,在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和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之间只形成1间距的量。
支撑体21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设有6片。各个支撑体21由薄金属板形成。如图11至图13所示,各个支撑体21具有大致平行地与壳体2的左侧面9对置的左侧缘21b、和大致平行地与壳体2的后侧面10对置的后缘21c。支撑体21的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内缘21a是凹曲线形状,在驱动单元14设置在介入位置时,支撑体21的内缘21a处于从转盘82的外周离开的位置。
如图11及图17所示,在各个支撑体21上,在其X1侧的端部且Y1侧的端部固定有轴承25A。此外,在各个支撑体21的X2侧的端部且Y2侧的端部固定有轴承25B,在左侧缘21b和后缘21c的角部的内侧固定有轴承25C。轴承25A插通在选择轴151A的外周,轴承25B插通在选择轴151B的外周,轴承25C插通在选择轴151C的外周。在各个轴承25A、25B、25C的内侧,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卡止部,该卡止部滑动自如地卡止在形成于选择轴151A、151B、151C各自的外周的选择槽152中。
6片支撑体21的各个上述卡止部配置为与选择槽152的相邻的5间距的各个间距卡止。由此,选择轴151A、151B、151C如果在图11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支撑体21沿着选择轴151A、151B、151C被1片片地向上输送。接着,卡止在疏间距部152c上的某一个支撑体21到达图2(B)所示的选择位置(a),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和位于其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的支撑体21之间隔开了驱动单元14进入的上下方向的间隔。
如图16及图17所示,在选择轴151A的上端(Z2侧的端部)设有小齿轮153A,在选择轴151B、151C的上端也设有小齿轮153B、153C。各个选择轴151A、151B、151C和小齿轮153A、153B、153C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小齿轮153A、153B、153C较薄地形成,与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紧密接触。
如图16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上旋转自如地设有大直径的较薄的环状齿轮160,该环状齿轮160在外周缘具有齿部。设在选择轴151A、151B、151C上的小齿轮153A、153B、153C都与环状齿轮160的齿部啮合。通过环状齿轮160的旋转,驱动所有的小齿轮153A、153B、153C同步地旋转,由此驱动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同步地旋转。
如图2(B)和图16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旋转自如地支撑有旋转轴99a。在该旋转轴99a的下端固定有图8和图9所示的上述传递齿轮99,该传递齿轮99能够与图8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切换齿轮98啮合。在旋转轴99a的上端固定有薄型齿轮99b,该薄型齿轮99b与环状齿轮160的外周的齿部啮合。如图8所示,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和传递齿轮99啮合、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的状态下,如果启动第2马达M2,则其动力被传递给传递齿轮99,通过与该传递齿轮99一体的薄型齿轮99b驱动环状齿轮160。
另外,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如图8所示,在传递轴138位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中的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驱动杆13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移送单元17停止在待机位置时,通过第2马达M2驱动传递齿轮99,驱动环状齿轮160,来进行支撑体21的选择动作。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设有旋转检测部170。旋转检测部170具有旋转部件171。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固定有支撑轴172,旋转部件171旋转自如地支撑在支撑轴172上。在旋转部件171上一体地形成有检测部171a和齿轮171b,齿轮171b总是与环状齿轮160的外周的齿部啮合。
还如图20所示,在旋转部件171的检测部171a形成有切口部171c。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顶面11的下表面垂直地固定有印刷基板173,在该印刷基板173上固定有一对光学检测元件174和175。如图20所示,各个光学检测元件174、175在上述检测部171a的旋转方向上排列配置,分别具有与检测部171a的上表面对置的发光元件、和与检测部171a的下表面对置的受光元件。
如果检测部171a的切口部171c与两光学检测元件174、175对置,则在光学检测元件174和光学检测元件175两者中,由受光元件接受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检测输出都成为ON。此外,如果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检测部171a遮挡,则检测输出变为OFF。在该旋转检测部170中,在环状齿轮160旋转、使各选择轴151A、151B、151C旋转、某个支撑体21到达了选择位置(a)时,光学检测元件174和175同时成为ON。如果旋转部件171再旋转1周,接着光学检测元件174、175成为ON,则位于上述支撑体的下个位置的支撑体21到达选择位置(a)。此外,在光学检测元件174、175都成为ON之后,能够根据哪个光学检测元件先变为关闭来识别旋转部件171的旋转方向,由此能够识别环状齿轮160的旋转方向。
在该盘收纳型盘装置1的机构控制部中,通过监视上述光学检测元件174、175,能够识别各选择轴151A、151B、151C向哪个方向旋转、即支撑体21是向下方移动还是向上方移动。此外,在两光学检测元件174、175同时成为ON时,通过停止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马达M3,能够使支撑体21停止在选择位置(a)。此外,通过计数两光学检测元件174、175都成为ON的次数,能够识别6片支撑体的哪个到达了选择位置(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选择槽152的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具有卡止在选择槽152中的卡止部的轴承25A、25B、25C、分别与选择轴151A、151B、151C一体地旋转的小齿轮153A、153B、153C、与所有的小齿轮153A、153B、153C啮合的环状齿轮160、以及对环状齿轮160进行旋转驱动的传递齿轮99,构成使所选择的支撑体21移动到选择位置(a)、并且将所选择的支撑体21与其下方相邻的支撑体21的间隔扩大的支撑体选择机构。
但是,该支撑体选择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公知的机构(例如记载在上述公知文献中的利用导电弓机构及分离杆的支撑体选择机构)。
(支撑体中的盘保持机构)
如图11及图17所示,在各个支撑体21中分别设有3个保持部件26、27、28。如图17所示,保持部件26、27、28分别设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Z1侧的面)上。但是,在图11至图13中,为了方便图示,将支撑体21透视而图示了保持部件26、27、28。
保持部件26能够沿插通在选择轴151A上的上述轴承25A的外周转动地被支撑。保持部件27能够沿插通在选择轴151B上的上述轴承25B的外周转动地被支撑。保持部件28能够沿插通在选择轴151C上的上述轴承25C的外周转动地被支撑。
如图11所示,在保持部件26与支撑体21之间架设有拉伸线圈弹簧29a,对保持部件2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施力。在支撑体21上设有挡块(未图示),保持部件26被限制为不从图11所示的姿势再向逆时针方向(Y2方向)转动。保持部件27受拉伸线圈弹簧29b向顺时针方向施力,受设在支撑体21上的挡块(未图示)限制为不从图11所示的姿势再向逆时针方向(γ4方向)转动。同样,保持部件28受拉伸线圈弹簧29c向顺时针方向施力,受设在支撑体21上的挡块(未图示)限制为不从图11所示的姿势再向逆时针方向(γ4方向)转动。
如图11所示,选择轴151A及插通在选择轴151A上的保持部件26处于最靠近具有插入口23的壳体2的前表面7的位置,并且与壳体2的左侧面9接近而对置。此外,选择轴151A及保持部件26处于最接近移送单元17的位置,并且位于移送单元17的转动支点侧。选择轴151B和选择轴151C以及插通在这些选择轴151B、151C上的保持部件27、28处于与壳体2的后侧面10接近并对置的位置,位于从具有插入口23的前表面7离开的位置。从插入口23插入的盘D被移送单元的移送辊112、113向壳体2的内侧移动,在移送单元17到达了图11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后,再由移送辊112、113将盘D向壳体2内移送。由此,被送入到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的盘D最初与位于选择轴151A的外周的保持部件26接近,而进一步被移送的盘D与位于选择轴151B的外周的保持部件27、和位于选择轴151C的外周的保持部件28接触。
图18和图19使Z1侧朝向图面的上方来表示位于后侧面10的内侧且X2侧的保持部件27。
保持部件27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保持部件27在大致密接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的状态下被支撑为能够沿固定在支撑体21的轴承25B的外周转动。在保持部件27上一体形成有向Y1方向延伸的腕部27a,在该腕部27a的前部形成有保持爪27b。保持爪27b在与支撑体21的下表面之间隔着间隔T而对置。该对置间隔T与盘D的厚度尺寸t相同或稍大。
在保持部件27上形成有朝向壳体2内侧的定位面27c。该定位面27c将上下方向(Z1-Z2方向)的厚度尺寸设定为,使其一定与被供给到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7b之间的盘D的外周面接触。如图14所示,该定位面27c是距离选择轴151B的轴中心半径为r的圆筒面形状。在保持部件27上,在比上述定位面27c更靠γ4侧形成有退出凹部27d。该退出凹部27d的底面27e是与支撑体21的下表面平行的平面,从支撑体21的下表面到上述底面27e的厚度尺寸,比上述定位面27c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小。但是,形成有退出凹部27d的部分中的保持部件27的外周面27f也是上述半径r的圆筒面。此外,在保持部件27的与上述退出凹部27d大致相反侧,形成有驱动凹部27g。
位于壳体2的后侧面10侧的另一个保持部件28的构造与上述保持部27类似。如图11和图14所示,保持部件28在腕部28a的前部具有保持爪28b,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8b的间隔T与上述保持爪27b与支撑体21的对置间隔相同。在保持部件28上形成有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定位面28c,该定位面28c是距离选择轴151C的轴中心的半径为r的圆筒面。在比该定位面28c更靠γ4侧形成有退出凹部28d。形成有退出凹部28d的部分上的保持部件28的外周面28f也是上述半径r的圆筒面。此外,在退出凹部28d的相反侧形成有驱动凹部28g。
处于接近于壳体2的前表面7的位置的保持部件26如图11所示,在腕部26a的前部形成有保持爪26b,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6b的间隔设定为上述T。在保持部件26的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部分形成有退出凹部26d。该退出凹部26d的底面形成为与保持部件27、28的退出凹部27d、28d的底面相同的高度。在保持部件26上,在与退出凹部26d的相反侧形成有驱动凹部26g。
如图11和图14所示,在将盘D送入到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时,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b与29c的施力,使保持部件27与保持部件28一起向γ4方向转动。由移送单元17的移送辊112、113送入到壳体2内的盘D进入到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7b之间、以及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8b之间。并且,在盘D的外周缘与形成在保持部件27上的定位面27c、和形成在保持部件28上的定位面28c接触时,盘D被定位。此时,盘D的中心D0通过上述定位面27c、28c的半径r、和盘D的半径Dr通过几何学决定。
保持部件27的定位面27c与保持部件28的定位面28c由于都是与选择轴151B、151C的轴中心相距半径r的圆筒面,所以即使在保持部件27、28的转动角度中存在误差、盘D的外周缘与定位面27c、28c的抵接位置发生了变化,只要盘D的半径Dr为一定,就能够唯一地决定盘D的中心D0的位置。
在驱动被支撑体21保持的盘D时,通过设在处于介入位置的驱动单元14上的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中,将盘D夹紧。此时,如图13所示,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向γ3方向转动,保持爪26b离开到比盘D的外周缘靠外侧。此时,如图19所示,保持部件27的退出凹部27d与盘D的外周缘对置。同样,保持部件28的退出凹部28d与盘D的外周缘对置。
在盘D的中心孔Da被夹紧在转盘82上后,驱动单元14向Z1方向下降,盘D向比支撑体21的下表面稍靠下侧离开。此时,保持部件27的定位面27c与保持部件28的定位面28c从盘D的外周缘离开,保持部件27的退出凹部27d与保持部件28的退出凹部28d与盘D的外周缘对置。进而,保持部件26的退出凹部26d与盘D的外周缘对置。在盘D被转盘82保持而被旋转驱动时,单元支撑基部13受上述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而在该弹性支撑下的振动范围中,即使盘D接近于支撑体21并且向盘面方向振动,由于退出凹部26d、27d、28d与盘D的外周缘对置,所以能够避免盘D的外周缘与定位面27c、28c等相碰。
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壳体2的左侧面9和后侧面10的角部,设有检测盘D装填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的装填检测部180。在该装填检测部180设有光学检测元件181。该光学检测元件181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对置而构成的。如图16及图17所示,该光学检测元件181在壳体2内只设置1个,设置在与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相同的高度位置。如图11及图13至图17所示,在设于各支撑体21上的各个保持部件28中,在向与上述腕部28a相反侧延伸的腕部的前部一体地突出形成有检测部28h。
如图17所示,如果支撑体21移动到选择位置(a),则上述检测部28h与光学检测元件181对置。此时,如图11所示,如果盘D没有保持在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则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c使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较大地转动,所以检测部28h介入到光学检测元件181的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检测输出变为OFF。此外,如图12所示,如果将盘D供给到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则通过盘D的外周缘推压保持部件28的腕部28a,使保持部件28向γ3方向稍稍转动,在此状态下,盘D的外周缘与定位面28c接触。因此,检测部28h从光学检测元件181被拔出,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成为ON。
在机构控制部中,在将盘D送入时,通过监视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从关闭切换到ON,能够识别盘D被定位保持在支撑体21中。
此外,在盘D被保持在支撑体21中时,保持部件28是转动到图12和图14所示的姿势的状态。由此,在使支撑体选择机构22动作而选择支撑体21时,通过确认图20所示的旋转检测部170的光学检测元件174、175都成为ON(此时支撑体21移动到选择位置(a))、确认此时的光学检测元件181是ON还是OFF,能够知道盘D是否被保持在到达了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
另外,转动到图12和图14所示的位置的保持部件28总是受拉伸线圈弹簧29c向顺时针方向施力,通过该施力持续向Y1方向推压盘D。但是,在壳体内设有限制机构(未图示),该显示机构在盘D没有被保持在转盘上时,进入到保持在支撑体21中的盘D的中心孔Da内,限制盘D向Y1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作用在保持部28上的施力,盘D不会从支撑体21被拔出。
(保持切换机构)
下面,说明图16和图17所示的保持切换机构400的构造。
如图16所示,在壳体2的左侧面9的内侧,设有传递切换部件401。传递切换部件401由金属板形成,在多个部位上设有向Y1-Y2方向延伸的长孔401a。在左侧面9的内侧固定有多个导引销402,各个长孔401a插通在导引销402中,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1-Y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
在传递切换部件401的内侧,重叠地设有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由金属板形成,形成有在Y1-Y2方向延伸的连结长孔403a。在传递切换部件401上固定有一对连结滑动销404a、404b,在上述连结长孔403a中插入有上述连结滑动销404a、404b。即,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受传递切换部件401支撑,相对于传递切换部件401相对地向Y1-Y2方向移动自如。
在传递切换部件401的上缘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的上缘之间挂设有作为拉伸线圈弹簧的连结弹簧405。通过该连结弹簧405对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1方向施力,并且对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2方向施力。结果,在图16的状态下,形成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连结长孔403a的Y2侧的端部受传递切换部件401的连结滑动销404a推压,将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一体化。
在传递切换部件401的Z2侧的缘部(上缘)上,一体地形成有朝向X2方向弯折的连结片401b,在该连结片401b上形成有连结长孔401c。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上设有在切换部件91的作用下转动的切换杆122,在切换杆122的X1侧的端部上设有切换销125,但如图11至图13所示,该切换销125插入在上述连结长孔401c内。
如图8和图12及图13所示,如果使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在由连结弹簧405一体地连结的状态下一起向Y1侧移动。如图9和图11所示,如果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通过切换销125使传递切换部件401和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在一体连结的状态下向Y2方向移动。
在上部壳体5的左侧面9的内侧,设有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在该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上,形成有向Y1-Y2方向延伸的长孔511a、511a,该长孔511a、511a插通在固定于左侧面9的内侧的导引销512、512上,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在Y1-Y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在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的Y1侧的端部形成有推压部511b。此外,在上述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的Z2侧设有被推压销513,该被推压销513处于受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的推压部511b向Y2方向推压的位置。
如图13所示,如果使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通过切换销125使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1方向移动的状态下,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2方向移动,则通过设在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上的推压部511b向Y2方向推压设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被推压销513。此时,受切换销125约束的传递切换部件401不运动,连结弹簧405伸展,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
如图16所示,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的Y2侧的一部分向X2方向弯折,形成切换推压部403b。如图11至图13及图17所示,切换推压部403b能够进入到设于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上的保持部件26的驱动凹部26g内。如图11和图13所示,如果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则驱动凹部26g被推压,使驱动部件26向γ1方向转动,保持部件26的保持爪26b移动到盘D的外周缘的外侧。
如图16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后侧面10的内侧,设有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在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上形成有在X1-X2方向延伸的长孔501a、501a。该长孔501a、501a滑动自如地插通在固定于后侧面10的内侧的导引销502、502上,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及X2方向往复移动自如地被支撑。
在上部壳体5的后侧面10的X2侧端部的内侧,通过轴503旋转自如地支撑着连结齿轮504。在上述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朝向Z1方向的缘部,形成有上侧齿条部501b,连结齿轮504总是与上侧齿条部501b啮合。如图1所示,在将上部壳体5组合到下部壳体3的上面时,使形成在设于下部壳体3上的锁定部件54上的下侧齿条部54c与上述连结齿轮504啮合。由此,将锁定部件54与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经由连结齿轮504连结。如果锁定部件54向X2方向移动,则使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移动,如果锁定部件54向X1方向移动,则使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2方向移动。
在上部壳体5的后侧面10的内侧,设有与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平行地移动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在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形成有在X1-X2方向延伸的长孔505a、505a,该长孔505a、505a滑动自如地插通在固定于后侧面10上的导引销505d、505d上,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在X1-X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
在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与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之间设有反转连结杆506。反转连结杆506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固定于后侧面10的轴507上。反转连结杆506的Z1侧的端部固定有连结销509,该连结销509插入在形成于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的长孔(未图示)中。在反转连结杆506的Z2侧的端部固定有反转控制销508,该反转控制销508插入在形成于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上的控制长孔501c内。控制长孔501c是X1侧与顶面11接近、X2侧从顶面11离开的曲柄形状。
如图16所示,如果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2方向移动,则通过控制长孔501c使反转连结杆50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1方向移动。此外,如果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移动,则使反转连结杆50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2方向移动。
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由金属板形成,在其X2侧的端部,切换推压部505b向Y1方向折弯,在X1侧的端部,切换推压部505c向Y1方向折弯。如图11所示,切换推压部505b处于进入到设在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上的保持部件27的驱动凹部27g内的位置,同样,切换推压部505c处于进入到设在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上的保持部件28的驱动凹部28g内的位置。如图13所示,如果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1方向移动,则通过切换推压部505b和505c,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都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保持爪27b和保持爪28b退避到比盘D的外周缘更靠外侧。
如图16所示,在设于左侧面9的内侧的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上,设有从Z2侧的缘部朝向X2方向一体地弯折的连结片511c,在该连结片511c上固定有连结销515。在设于后侧面10的内侧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上,设有从Z2侧的缘部朝向Y1方向一体地弯折的连结片501d,在该连结片501d上固定有连结销516。
如图16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设有连结转动板520。在顶面11上设有圆柱状的上部限制部件525。该上部限制部件进入到被保持在支撑体21中的盘D的中心孔Da内,构成防止将盘D从支撑体21拔出的上述限制机构的一部分。上述连结转动板520以上部限制部件525的中心为支点向α方向和β方向转动自如。此外,在连结转动板520上,设有从上部限制部件525的中心沿着规定半径的圆弧轨迹形成的圆弧长孔520a、520a、520a。在顶面11的下表面上固定有导引销521、521、521,圆弧长孔520a、520a、520a受该导引销521、521、521导引支撑。
在连结转动板520上形成有连结长孔520b和连结长孔520c。固定在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的连结片511c上的上述连结销515滑动自如地插入在连结长孔520b中,固定在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连结片501d上的上述连结销516滑动自如地插入在连结长孔520b中。
由此,如果通过连结齿轮504的旋转力使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移动,则连结转动板520向α方向转动,使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1方向移动。此外,如果使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2方向移动,则连结转动板520向β方向转动,使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2方向移动。
接着,对上述盘收纳型盘装置1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
(盘收纳确认动作)
在该盘收纳型盘装置1中,盘被保持在6片支撑体21的哪个中的信息,存储在设于机构控制部中的RAM中。
其中,在将盘收纳型盘装置1最初装载到汽车上时、或更换了汽车的电池等而从电源对盘收纳型盘装置1供给电力时,进行确认哪个支撑体21保持着盘的动作。此外,在RAM中存储为保持了盘的支撑体21到达选择位置(a)时,图11等所示的装填检测部180的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为ON,在判断为是没保持盘的支撑体21时、或在RAM中存储为没保持盘的支撑体21到达选择位置(a)时,上述光学检测元件81的检测输出为OFF,如判断为是保持着盘的是支撑体21时那样,RAM的存储内容与装填检测部180的检测状态不同时,也进行以下的确认动作。
在该盘装填确认动作中,通过图3至图5所示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将齿条部件32设定在向Y2方向移动到尽头的起始端。由此,滑块31与切换杆38向Y2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通过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使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的驱动滑块85向Y2方向移动,将驱动单元14设定在不与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中的盘D相碰的退避位置。
并且,图8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马达M2启动,使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将传递轴138设定为位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的状态。由此,驱动杆135被保持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移送单元17被设定在不与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中的盘D相碰的待机位置。
此时,如图8所示,通过未图示的切换机构使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将第2切换齿轮98设定为与输出齿轮94及传递齿轮99两者啮合的状态。第2马达M2的动力从输出齿轮94经由第2切换齿轮98被传递给图2(B)及图16所示的传递齿轮99,使环状齿轮160旋转。
在盘装填确认动作中,通过环状齿轮160使设在支撑体选择机构22上的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从上方观察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各选择轴的螺旋状的选择槽152,将支撑体21一片片地从上方向下方(Z1方向)输送。或者,使选择轴151A、151B、151C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将支撑体21一片片地从下方向上方(Z1方向)输送。如果环状齿轮160旋转,则图16及图29所示的旋转检测部170的旋转部件171旋转。
在机构控制部中,当设于旋转检测部170上的2个光学检测元件174、175的检测输出都为ON时,识别为支撑体21到达了选择位置(a)。此外,通过计数光学检测元件174、175都为ON的次数,能够识别从上数第几个支撑体21、或者从下数第几个支撑体21到达了选择位置(a)。如果支撑体21到达了选择位置(a),则如图12所示,设在支撑体21上的保持部件28的检测部28h与装填检测部180的光学检测元件181对置。如果支撑体21没有保持盘D,则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检测部28h进入到光学检测元件181内,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是OFF。如图12所示,如果到达了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保持着盘D,则保持部件28受盘D推压而向γ3方向转动,将检测部28h从光学检测元件181拔出,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是ON。
通过依次将所有的支撑体21设定在选择位置(a),能够确认各个支撑体21是否保持着盘D,该检查结果作为电源投入时的盘收纳信息被存储在上述机构控制部的RAM中。
(盘插入待机模式的设定)
在将盘D装填到该盘收纳型盘装置1中时,操作设于壳体2的前表面上的操作部或遥控器,使没有保持盘D的支撑体向选择位置(a)移动。在该支撑体选择动作中,驱动单元14被设定在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如图8所示,移送单元17被设定在待机位置,与上述支撑体的确认动作同样,第2马达M2动作,将支撑体21向上方或下方输送。如果根据旋转检测部170的检测输出确认了希望的支撑体21移动到了选择位置(a),则第2马达M2停止。
如果没有保持盘D的支撑体21移动到上述选择位置(a),则通过机构控制启动图3所示的第1马达M1。通过第1马达M1的动力,使齿条部件32从图3的位置向Y1方向移动,在移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的时刻第1马达M1停止。在齿条部件32从图3向图4的位置移动时,滑块31与切换杆38和齿条部件32一起向Y1方向移动。此时,通过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使驱动滑块85从图6的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位置。此时,通过驱动滑块85向Y1方向牵引驱动轴88,驱动轴88沿着形成于单元支撑基部13上的圆弧导引部13e移动。并且,驱动单元14以支撑轴84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果驱动单元14到达了介入于处在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和位于其下方的支撑体21之间的介入位置,则第1马达M1停止。
在齿条部件32从图3的起始端向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期间,连结转动杆44在向顺时针转动后的位置停止,锁定切换部件42在向(b)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停止。如图3和图4所示,此时位于第1动力传递部件12的Y2侧的端部上的传递部件5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传递部件52使锁定部件54向X2侧移动。此外,如图2(B)所示,也使设在壳体2的前表面7内侧的锁定部件61向X2侧移动。由此,设在单元支撑单元13后方的约束轴77被保持在形成于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约束部56a内,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前方的约束轴78、78也如图2(B)所示,被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约束部62a、62a保持。
由此,使缓冲器71、72、73被压扁,使单元支撑基部13下降到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在该下降位置,单元支撑基部13及驱动单元14在不能弹性移动(在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下的移动)的状态下被约束,向介入位置转动的驱动单元14的转盘82,与受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中心孔Da的下方对置。
在驱动选择轴151A、151B、151C来选择支撑体21时,以及在使驱动单元14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向图7所示的介入位置转动的期间,在图8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由于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所以切换部件91在向(d)方向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此时,传递轴138位于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移送单元17依旧被设定在图8所示的待机位置。如果切换部件91停止在图8所示的位置,则通过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由此,如图15(A)所示,固定在开闭器201上的滑动销203、203位于形成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闭锁部202a、202a内,使开闭器201下降,通过该开闭器201将插入口23闭锁。
此外,在选择支撑体21时,以及在使驱动单元14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向图7所示的介入位置转动的期间,如图8所示地,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上的切换杆122的控制销124位于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内。由此,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设在该切换杆122上的切换销125向Y1方向移动后停止。
如果切换销125向Y1方向移动后停止,则如图12及图16所示,使与切换销125连结的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1方向移动,也使经由连结弹簧405与传递切换部件401连结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与传递切换部件401一起向Y1方向移动。此时,如图12所示,形成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切换推压部403b与保持部件26的驱动凹部26g对置,但没有从切换推压部403对驱动凹部26g作用推压力。由此,保持部件26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a的施力维持在向γ2方向转动后的状态。
此外,由于使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向X2方向移动,所以通过形成在该锁定部件54上的下侧齿条部54c并经由设在上部壳体5上的连结齿轮504,使图16所示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移动,通过反转连结杆506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2方向移动。
此时,如图12所示,设在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X2侧的切换推压部505b与保持部件27的驱动凹部27g对置,但没有从切换推压部505b对驱动凹部27g作用推压力,保持部件27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b的施力维持在向γ4方向转动后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2方向移动时,设在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X1侧的切换推压部505c也与保持部件28的驱动凹部28g对置。这里,在支撑体21中没有保持盘D时,如图11所示,在拉伸线圈弹簧29c的施力的作用下,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如图12所示,如果在支撑体21中保持有盘D,则通过盘D的外周缘向Y2方向推压腕部28a,使保持部件28稍稍向γ3方向转动。其中,如图11所示地在支撑体21中保持有盘D时、和如图12所示地在支撑体21中没有保持盘D时两种情况下,都不从切换推压部505c对驱动凹部28g施加推压力。
在位于盘收纳区域20内的各个支撑体21中,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a将保持部件26维持为向γ2方向转动后的状态,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c将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都维持为向γ4方向转动后的状态。因此,如图12所示,在支撑体21中供给了盘D时,将盘D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各保持部件26、27、28的保持爪26b、27b、2gb之间。此外,在支撑体21中没有保持盘D时也同样,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使保持部件27向γ4方向转动,如图11所示,使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较大地转动。
在通过设在支撑体选择机构22上的环状齿轮160使选择轴151A、151B、151C旋转、将支撑体21上下移动进行选择时,如上所述,由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和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被设定在图12的状态,所以对于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切换推压部403b不约束保持部件26,切换推压部505不约束保持部件27,切换推压部505c也不约束保持部件28。由此,在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和没有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各保持部件26、27、28的姿势相同。
(盘送入动作)
如果没有保持盘D的支撑体21移动到选择位置(a),则在图8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通过未图示的切换机构,第2切换齿轮98离开输出齿轮94和传递齿轮99,从输出齿轮94向传递齿轮99的动力被切断,图16所示的环状齿轮160停止,选择轴151A、151B、151C的旋转停止。由此,支撑体21在选择位置(a)停止。
再者,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第2马达M2启动,其动力被传递给小齿轮97,使切换部件91向比图8所示的位置更向(e)方向移动。但是,在传递轴138就要到达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之前,第2马达M2停止。此时,设在图8所示的切换杆122上的控制销124从形成于切换部件91上的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经由切换部121c移动到第2圆弧部121b。
由此,使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设在切换杆122的X1侧的端部上的切换销125如图9所示向Y2方向移动。如图11所示,通过切换销125使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2方向移动,如图16所示,通过连结弹簧405,与传递切换部件401连结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也向Y2方向移动。此时,通过设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切换推压部403b向Y2方向推压保持部件26的驱动凹部26g,使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较大地转动。另外,设在壳体2的后侧面10内侧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依然是已向X2方向移动的状态,如图11所示,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依然是已向γ4方向转动的状态。
此外,向比图8所示的位置向(e)方向驱动切换部件91,如果在传递轴138就要到达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之前停止,则通过设在图8所示的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如图15(B)所示,设在开闭器201上的滑动销203、203被形成于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开放部202b、202b导引,开闭器201向Z2方向上升,使插入口23开放。
如果从插入口23插入了盘D、由未图示的插入检测部检测到盘的插入,则图7所示的第3马达M3启动,处于待机位置的移送单元17的辊轴111启动,第1移送辊112和第2移送辊13向送入方向旋转,盘D被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送入到壳体2内。由处于待机位置的移送单元17送入的盘D的中心Do如果移动到移送辊112、113之间的中间部114附近,则盘D的送入位置被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图8所示的第2马达M2再启动,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由此,将传递轴138导引到形成于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内,使驱动杆1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驱动杆135使移送单元17以支点轴13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到达图9及图11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此时,如图9所示,开闭器开闭部件126是向X2方向移动后的状态,如图15(B)所示,开闭器201维持着向Z2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插入口23依旧是开放的状态。
在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到达图11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的期间,移送辊112、113向送入方向持续旋转,盘D通过移送单元17的转动动作、和移送辊112、113的自转动作被送入到壳体2内。如图11所示,如果移送单元17到达了移送动作位置,则移送辊112、113的输送中心线Ob朝向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大致中央部。
如图11所示,在移送单元17移动到移送动作位置时,向γ1方向转动的保持部件26的保持爪26b进入到移送单元17内,该保持爪26b隔着间隔与图19所示的移送单元17的夹持部106的下方对置。由此,将盘D一边导引到保持爪26b和夹持部106之间,一边移送到支撑体21中。由于夹持部106的下表面与支撑体21的下表面大致相同高度,并且与支撑体21接近,所以能够防止盘D的外周缘骑到支撑体21的上表面侧。此外,通过保持爪26b与输送中的盘的下方对置,能够防止盘D的外周缘向Z1侧较大地下降,将盘D向能够与支撑体21的下表面大致紧密接触的位置移送。
如图11所示,如果移送单元17处于移送动作位置,则移送辊112、112相对于X1-X2方向倾斜,所以,由该移送辊112、112送入的盘D,其朝向X1侧的外周缘通过接近保持部件26的位置。但是,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转动,腕部26a退避到从盘D的外周缘离开的位置,并且退出凹部26d与盘D的外周缘对置。因而,与保持部件26接近移动的盘D不受保持部件26阻碍,被供给到支撑体21中。
再者,由于保持部件26的腕部26a与由移送辊112、113送入的盘D的X1侧对置,所以通过该腕部26a能够防止盘D向X1方向移动,盘D能够可靠地受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导引。
(盘的定位及夹紧动作)
如图11所示,停止在移动动作位置的移送单元17的移送辊112、113的输送中心线Ob,朝向作为保持部件27的转动中心的选择轴151B和作为保持部件28的转动中心的选择轴151C之间,将盘朝向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之间送入。
如图11所示,在盘D未完全被安装在支撑体21中时,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较大地转动,一体地形成在保持部件28上的检测部28h进入到装填检测部180的光学检测元件181内,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是OFF。如果盘D的外周缘与保持部件28的腕部28a相碰,则通过盘D使保持部件28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2所示,将检测部28h从光学检测元件181内拔出,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被切换为ON。并且,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部件28的保持爪28b之间、以及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部件27的保持爪27b之间,保持盘D的缘部。
如图14所示,在装填了盘D时,保持部件27向γ4方向转动,由于保持部件28是比图11的状态稍稍向γ3方向转动后的姿势,所以盘D的外周缘与保持部件27的圆周面即定位面27c、保持部件28的圆周面即定位面28c抵接。此时,根据定位面27c的半径r、定位面28c的半径r、以及盘D的半径Dr,几何定位盘D的中心D0的位置。如果盘D的半径Dr为规格以内,则盘D的中心D0在公差范围内始终被定位在相同的位置,盘D的中心D0与处于介入位置的驱动单元14的转盘82的中心大体一致。
如果将盘D供给到支撑体21的下表面、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变为ON,则通过机构控制部的控制动作使第3马达M3停止,移送辊112、113的旋转停止。由此,盘D成为与定位面27c和定位面28c抵接的状态、且由停止的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保持的状态。由于设在移送单元17内并从上方夹持盘D的夹持部106的下表面与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是大体相同高度,所以盘D以紧密接触的状态被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
在移送辊112、113的旋转停止后,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启动,使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此时,滑块31与切换杆38不会从图4的位置运动,通过齿条部件32使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因而,设在下部壳体3的Y2侧的锁定部件54向X1方向移动到其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进而,也使图2(B)所示的齿条部件61向X1方向移动其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
此时,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后方的约束轴77受形成在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提起部56b导引,同时,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前方的约束轴78、78受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提起部62b、62b导引。由此,单元支撑基部13被提起从底面6离开,受单元支撑基部13支撑的驱动单元14也被提起,设在驱动单元14上的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下方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
此外,如果上述锁定部件54向X1方向移动其移动范围的大致一般,则通过形成在锁定部件54上的下侧齿条部54c使图1与图16所示的连结齿轮504转动,使在上部壳体5的后侧面10的内侧设置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2方向移动,通过反转连结杆506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1方向移动。此时,形成在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的切换推压部505b比图11所示的位置稍向X1方向移动,但此时切换推压部505b是将驱动凹部27g稍稍向X1方向推压的程度,保持部件27不会向γ3方向较大地转动,盘D是被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7b之间的状态。同样,通过形成在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的切换推压部505c向X1方向稍稍推压保持部件28,但保持部件28不会向向γ3方向较大地转动,盘D依旧是被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保持爪28b之间的状态。
另一方面,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上的切换部件91停止在图9所示的位置,切换杆122依旧是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所以如图11所示,依旧是通过设在切换杆122上的切换销125使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的状态。由此,在该时刻,还是使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较大地转动的状态。
接着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的动作,通过图4所示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的动力,齿条部件32进一步向Y1方向移动,在其移动位置被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时,第1马达M1停止。此时,连结转动杆44不转动,滑块31与切换杆38进一步向Y1方向移动,通过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使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上的驱动滑块85向Y1方向移动。在该移动力的作用下,设在转盘82上的夹紧机构动作,夹紧爪从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的周围突出,盘D的中心孔Da的周缘部受凸缘部82c和夹紧爪夹持,盘D的中心孔Da被夹紧在转盘82上。
当盘的夹紧结束时,图9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马达M2启动,使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如图8所示,使传递轴138从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移动到非作用部137a中。由此使驱动杆13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移送单元17从图9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图8所示的待机位置移动。此时,通过第3马达M3使移送辊112、113朝向盘D的送入方向旋转。由此,移送辊112、113在盘D的表面上转动,同时移送单元17从移送动作位置向待机位置转动。如果此时使移送辊112、113的表面的圆周速度比移送单元17的转动速度稍快,则盘D被推压在图14所示的保持部件27的定位面27c及保持部件28的定位面28c上,同时移送单元17向图8所示的待机位置回位。
如图8所示,如果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且移送单元17回位到待机位置,则通过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设在壳体2的前表面7内侧的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由此,如图15(A)所示,设在开闭器201上的滑动销203、203受设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闭锁部202a、202a导引,使开闭器201向Z1方向下降,形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7上的插入口23被开闭器201闭锁。
此外,如图8所示,控制销124被导引到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内,使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2所示,通过设在切换杆122的X1侧的端部上的切换销125,使设在壳体2的左侧面9的内侧的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1方向移动,通过连结弹簧405使与传递切换部件401一体地连结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也向Y1方向移动。因而,如图12所示,设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切换推压部403b向Y1方向移动,解除该切换推压部403b对保持部件26的约束,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
在此时刻,盘D被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所有的保持部件26、27、28的保持爪27b、28b、28c之间。
(盘驱动模式的设定)
如果盘D被夹紧在转盘82上,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移动,插入口23被开闭器201关闭,则设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中的第1马达M1再次启动,使锁定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移动到图5所示的终端。
如图5所示,此时的齿条部件32的移动力不作用在滑块31与切换杆38上,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的末端移动。此时,使锁定部件54移动到向X1方向的末端,使锁定部件61移动到向X1方向的末端。由此,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后部的约束轴77被导引到形成于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退后孔56d内,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前方的约束轴78、78被导引到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退出孔62d、62d内,解除锁定部件54、61对约束轴78、78的约束。
此外,在滑块31向图5所示的位置移动时,通过形成在底面6上的凸轮部与设在切换杆38上的姿势控制销,使切换杆38向顺时针方向较大地转动,如图7所示,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移动到形成于驱动滑块85上的驱动孔86的退出孔86b内。由此,单元支撑基部13及驱动单元14不受约束力而成为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
此时,通过向X1方向的末端移动的锁定部件54的下侧齿条部54c使图16所示的连结齿轮504转动,使设在后侧面10的内侧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进一步向X2方向移动,通过反转连结杆506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1方向移动。此外,通过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向X2方向的移动力,使设在顶面11上的上述连结转动板520向β方向转动,使连结在该连结转动板520上的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2方向移动。
在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2方向移动时,通过设在该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的Y1侧的端部上的推压部511b,固定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被推压销513向Y2方向被牵引。此时,如图13所示,设在左侧面9内侧的传递切换部件401由设在切换杆122上的切换销125约束为向Y1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所以在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2方向移动时,传递切换部件401不运动,连结弹簧405伸展,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13所示,通过设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上的切换推压部403b,向Y2方向推压保持部26的驱动凹部26g,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转动,保持爪26b从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的外周缘向外侧离开。此外,通过形成于向X1方向移动后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的切换推压部505b,向X1方向推压保持部件27的驱动凹部27g,使保持部件27向γ3方向转动,保持爪27b向盘D的外周缘的外侧移动。此外,通过切换推压部505c向X1方向推压保持部件28的驱动凹部28g,使保持部件28向γ3方向转动,保持爪28b向盘D的外周缘的外侧移动。
如果设在单元支撑基体13后部的约束轴77被从形成于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提起部56b导引到退出孔56d内,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前方的约束轴78、78被从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提起部62b导引到退出孔62d、62d内,则单元支撑基部13成为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具有转盘82的驱动单元14向比夹紧动作时更靠底面6侧移动。此时,如上所述,由于保持爪26b、27b、28b从盘D的外周缘向外侧离开,所以盘D从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向Z1侧离开。
在此状态下,通过主轴马达驱动转盘82,盘D旋转,通过光头83读取记录在盘D中的信号,或者将信号记录到盘D中。
在车体振动等作用在壳体2上时,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单元支撑基部13能够上下左右地运动,通过缓冲器71、72、73的振动吸收功能,能够降低由光头83再现的信号的读取错误。
此外,如图13所示,在由转盘82旋转驱动盘D时,使保持部件26的退出凹部26d朝向盘D的外周缘,使保持部件27的退出凹部27d和保持部件28的退出凹部28d也朝向盘D的外周缘。如上所述,驱动单元14向Z1侧下降,被夹紧在转盘82上并被旋转驱动的盘D向比支撑体21及各个保持部件26、27、28更靠Z1侧离开。但是,在缓冲器71、72、73的弹性支撑范围内,有时正在旋转驱动盘的驱动单元14会向Z2方向上升、并且向盘D的面方向摆动。但是,上述退出凹部26d、27d、28d与盘D的外周对置,所以即使驱动单元14上升且向盘D的面方向摆动,盘D与保持部件26、27、28的某一个相碰的概率变低。
(盘的收纳动作)
在将驱动单元14的驱动结束后的盘收纳到盘收纳区域20内时,启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使齿条部件32从图5的位置向Y2方向回位,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使上述锁定部件54与锁定部件61向X2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约束轴77移动到图1所示的锁定控制孔56的提起部56b上,约束轴78、78移动到图2(B)所示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提起部62b、62b,所以将单元支撑基部13与驱动单元14提起。
由此,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被推压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此时的锁定部件54的向X2方向的移动力被从下侧齿条部54c经由图16所示的连结齿轮504传递给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使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移动,经由反转连结杆506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2方向移动。此外,通过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经由连结转动板520使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1方向移动,将从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的推压部511b向被推压销513的推压力解除,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在连结弹簧405的施力的作用下向Y1方向回位。
如图12所示,通过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的切换推压部403b向Y1方向移动,保持部件26在拉伸线圈弹簧29a的作用下向γ2方向转动。此外,由于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切换推压部505b和切换推压部505c向X2方向移动,所以保持部件27在拉伸线圈弹簧29b的作用下向γ4方向转动,保持部件28在拉伸线圈弹簧29c的作用下向γ4方向转动。由此,被推压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的盘D被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各保持爪26b、27b、28b保持。
进而,如果通过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使齿条部件32向Y2方向移动,使滑块31和切换杆38向Y2方向移动,则使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上的驱动滑块85向Y2方向移动,设在转盘82上的夹紧机构动作,使夹紧爪退到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内,将通过转盘82对盘的夹紧解除。
进而,如果通过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使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则连结转动杆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锁定部件54回位到X2侧的初始位置,锁定部件61回位到X2侧的初始位置。并且,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的约束轴77被形成于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约束部56a保持,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的约束轴78、78被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的约束部62a保持。
由此,使单元支撑基部13及驱动单元14向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下降,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受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中心孔Da向Z1侧拔出。
此时,也通过锁定部件54的向X2方向的移动力,通过连结齿轮504使图16所示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移动,通过反转连结杆506使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向X2方向回位。进而,经由连结转动板520使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1方向移动,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1方向回位。
由此,如图12所示,保持部件26不受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的切换推压部403b约束,保持部件27与保持部件28成为不受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切换推压部505b、505c约束的状态。
(盘排出动作)
在将驱动单元14的驱动结束后的盘D原样从排出口23排出时,在图13所示的盘驱动模式中,主轴马达停止,使转盘82的旋转停止。并且,使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齿条部件32向Y2方向移动,使锁定部件54、61向X2方向移动。由此,将单元支撑基部13提起,将盘D推压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此外,通过形成于锁定部件54上的下侧齿条54c的向X2方向的移动力,使图16所示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向X1方向、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向Y1方向动作,如图12所示,使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盘D被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各保持爪26b、27b、28b保持。
然后,如图9所示,使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使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此时,通过第3马达M3使移送辊112、113向送出方向转动。因而,在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时,受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Y1侧的端部在移送辊112、113与夹持部106之间被顺利地夹持。
如果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移送辊112、113的旋转停止,则使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齿条部件32进一步向Y2方向移动,将转盘82对盘D的夹紧解除,进而,通过齿条部件32向Y2方向的移动力,使锁定部件54和锁定部件61向X2方向移动,使单元支撑基部13和驱动单元14朝向底面6下降,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盘D的中心孔Da向Z1方向拔出。
此时,如图11所示,盘D被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保持爪27b、28b保持,但如图9所示,由于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移送单元17处于移送动作位置,进而切换杆11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切换销125向Y2方向移动,所以使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转动,保持爪26b进入到移送单元17内,与移送单元17内的夹持部106对置。
此外,通过在移送单元17移动到移送动作位置时的切换部件91的向(e)方向的移动力,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如图15(B)所示,开闭器201上升,将插入口23开放。
在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盘D的中心孔Da拔出后,使移送辊112、113向送出方向旋转,并且使移送单元从图11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向图8所示的待机位置旋转,将盘D从插入口23排出。
此外,在将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排出时,使驱动单元14向退避位置移动,使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移动,使各选择轴151A、151B、151C旋转,使保持有想要排出的盘的支撑体21向选择位置(a)移动。
接着,使驱动单元14向图11等所示的介入位置旋转,再通过锁定部件54、61将单元支撑基部13和驱动单元14向Z2方向提起,由转盘82将盘D夹紧,然后使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用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盘D。接着,将转盘82对盘D的夹紧解除,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盘D的中心孔Da向下方拔出,一边使移送辊112、113向送出方向转动,一边使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转动,将盘D从插入口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马达M1、减速齿轮34、35、36、小齿轮37、齿条部件32、滑块31、以及切换杆38构成第1动力传递机构12,通过该第1动力传递机构12使驱动单元14从退避位置向介入位置移动,并且在驱动单元14从退避位置向介入位置移动后,使被所选择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夹紧在转盘82上,通过此后的第1马达M1的动力,使保持部件26、27、28从保持位置向保持解除位置移动,并且使锁定部件54、61从约束驱动单元14的弹性移动的约束位置移动到解除上述约束的约束解除位置。
但是,第1动力传递机构12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而能够使用公知的动力传递机构进行适当的变更。同样,上述的保持切换机构400的详细构造也能够在公知的动力传递机构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Claims (13)

1、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2)内设有:驱动单元(14),具有使盘(D)旋转的旋转驱动部(82);多个支撑体(21),能够支撑盘,在盘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支撑体选择机构(22),使所选择的支撑体向选择位置(a)移动并扩大位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和与其邻接的支撑体之间的间隔;动力传递机构(12),被连接到驱动源(M1)上,并通过该驱动源(M1)的动力,使上述驱动单元(14)从离开受上述支撑体(21)支撑的盘的外周缘的退避位置,向将受上述支撑体(21)支撑的盘夹紧在上述旋转驱动部(82)的介入位置移动;移送机构(17),将从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插入的盘向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移送;
在上述各支撑体(21)上,分别移动自如地支撑在与该支撑体之间保持盘的多个保持部件(26、27、28),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被移动自如地设置在与由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所支撑的各个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卡合的位置、使这些保持部件(26、27、28)从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向解除盘的保持的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保持切换机构(400);该保持切换机构(400)与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连接,通过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上述驱动单元(14)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到上述介入位置之后,利用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的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动作,上述保持部件(26、27、28)从上述保持位置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驱动单元(14)从上述退避位置向上述介入位置移动之后,利用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受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被夹紧在上述旋转驱动部(82)上,利用此后的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从上述保持位置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个保持部件(26、27、28)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侧面(9、10)对置的位置,在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中设有沿上述侧面(9、10)移动的保持切换部件(403、505),利用该保持切换部件(403、505)的移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第1侧面(9)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6)、和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第2侧面(10)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7、28),通过设在上述第1侧面(9)的内侧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和设在上述第2侧面(10)的内侧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处于与上述第1侧面(9)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6)、和处于与上述第2侧面(10)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7、28)是互相向相反方向转动而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部件;
在上述第2侧面(10)的内侧,设有利用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往复移动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和使该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移动力反转而传递给上述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反转传递杆(5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侧面(9)的内侧,设有使上述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动作的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通过设在上述壳体(2)的顶面(11)上的连结转动板(520),上述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移动力被传递给上述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
7、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2)内设有:驱动单元(14),具有使盘(D)旋转的旋转驱动部(82),并且通过弹性支撑部件(71、72、73)被弹性支撑;多个支撑体(21),能够支撑盘,在盘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支撑体选择机构(22),使所选择的支撑体向选择位置(a)移动并扩大位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和与其邻接的支撑体之间的间隔;锁定部件(54、61),约束上述驱动单元(14)的弹性移动,直到受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支撑的盘被夹紧在上述旋转驱动部(82)上;动力传递机构(12),被连接到驱动源(M1)上,并通过该驱动源(M1)的动力,使上述锁定部件(54、61)从约束上述驱动单元(14)的弹性移动的约束位置移动到解除上述约束的约束解除位置;移送机构(17),将从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插入的盘向上述被选择的支撑体(21)移送;
在上述各支撑体(21)上,分别移动自如地支撑在与该支撑体之间保持盘的多个保持部件(26、27、28),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被移动自如地设置在与由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所支撑的各个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卡合的位置、使这些保持部件(26、27、28)从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向解除盘的保持的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保持切换机构(400);
该保持切换机构(400)与上述动力传动机构(12)连接,利用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的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从上述保持位置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并且,利用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动作,上述锁定部件(54、61)从上述约束位置向上述约束解除位置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锁定部件(54)从上述约束位置向上述约束解除位置移动时,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从上述锁定部件(54)直接被传递给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上述锁定部件(54、61)向上述约束解除位置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锁定部件(54)上形成有齿条部(54c),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与上述齿条部(54c)啮合的连结齿轮(504),通过该连结齿轮(504),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动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个保持部件(26、27、28)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侧面(9、10)对置的位置,在上述保持切换机构(400)中设有沿着上述侧面(9、10)移动的保持切换部件(403、505),利用该保持切换部件(403、505)的移动力,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第1侧面(9)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6)、和处于与上述壳体(2)的第2侧面(10)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7、28),通过设在上述第1侧面(9)的内侧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和设在上述第2侧面(10)的内侧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上述保持部件(26、27、28)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处于与上述第1侧面(9)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6)、和处于与上述第2侧面(10)对置的位置上的保持部件(27、28)是互相向相反方向转动而向上述保持解除位置移动的部件;
在上述第2侧面(10)的内侧,设有利用上述驱动源(M1)的动力往复移动的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和使该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移动力反转而传递给上述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的反转传递杆(506)。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侧面(9)的内侧,设有使上述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动作的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通过设在上述壳体(2)的顶面(11)上的连结转动板(520),上述第2切换驱动部件(501)的移动力被传递给上述第1切换驱动部件(511)。
CNB2006101388895A 2005-09-22 2006-09-21 盘收纳型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9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5663A JP4481230B2 (ja) 2005-09-22 2005-09-22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275663/2005 2005-09-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7057A CN1937057A (zh) 2007-03-28
CN100476973C true CN100476973C (zh) 2009-04-08

Family

ID=37885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3888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973C (zh) 2005-09-22 2006-09-21 盘收纳型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6689B2 (zh)
JP (1) JP4481230B2 (zh)
CN (1) CN10047697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3122B2 (en) * 2015-07-21 2017-02-28 Love Turntable, Inc. Portable turntabl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8305646A (zh) * 2017-01-12 2018-07-20 北京中科开迪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转笼型光盘库储盘匣快速存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34542B2 (ja) 1996-07-04 2004-06-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10293954A (ja) * 1997-04-17 1998-11-04 Nakamichi Corp クランプ機構
JPH11203756A (ja) * 1998-01-16 1999-07-30 Sony Corp 記憶媒体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001184770A (ja) * 1999-12-27 2001-07-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4943574B2 (ja) * 2000-05-22 2012-05-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3753649B2 (ja) * 2001-11-06 2006-03-08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チェンジャ型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81230B2 (ja) 2010-06-16
US20070067791A1 (en) 2007-03-22
JP2007087510A (ja) 2007-04-05
CN1937057A (zh) 2007-03-28
US7716689B2 (en) 2010-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2705B2 (e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CN102063915B (zh) 盒驱动装置
US5184260A (en) Magnetic tape drive with integral multiple-cassette removable magazine
US4855980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retrieving information containing disc utilizing a movable magazine
CN100476973C (zh) 盘收纳型盘装置
CN100463067C (zh) 盘收纳型盘装置
CN100440351C (zh) 光盘存放型光盘装置
JPH1021627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00476975C (zh) 盘收纳型盘装置
CN1316493C (zh) 盘装置
TW400515B (en) Multi disc player
CN101308682B (zh) 盘装置
JPH1021628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4311574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4260150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4260151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EP0467187A2 (en) Magnetic tape drive with integral multiple-cassette removable magazine
JP2016056020A (ja) カード収容排出モジュール
JP4315941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4334524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4322241B2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2008071437A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2007102871A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JP2013218768A (ja) ディスク収納型ディスク装置
CN102072881A (zh) 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