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9119C - 图像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9119C
CN100469119C CNB2006100022542A CN200610002254A CN100469119C CN 100469119 C CN100469119 C CN 100469119C CN B2006100022542 A CNB2006100022542 A CN B2006100022542A CN 200610002254 A CN200610002254 A CN 200610002254A CN 100469119 C CN100469119 C CN 1004691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region
password
image recording
recorded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02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9638A (zh
Inventor
永田裕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19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9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91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911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4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 particular document or image or part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图像记录装置。把数字照相机等的图像记录装置的记录介质分割成多个分区,为了针对各分区进行访问保护,设定了密码等的访问密钥。这样,在一个记录介质由多人共享的情况下,记录在该记录介质内的自己的文件不能由他人访问。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内的图像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把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内的图像记录装置,以往例如数字照相机是公知的。伴随装配在该数字照相机上的记录介质的大容量化,一台数字照相机的一个记录介质由例如家属或友人等多人共享的情况增多起来。在该情况下,当数字照相机具有可选择记录目的地文件夹的功能时,只要利用该功能由各用户在摄影前选择记录目的地文件夹,就能将图像数据按用户进行分类来记录在记录介质内。
然而,在上述数字照相机中,谁都能对按用户分类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删除、复制等。因此,即使某用户有例如像不想让其他用户看见的图像数据或不想被随意地删除的图像数据等那样不想让其他用户访问的图像数据,也不能防止上述访问。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03-288239号公报中公示了在存储器内设定虚拟分区,把虚拟分区分配给由进行了登记的用户组成的组的服务器系统。在上述服务器系统中,在以组为单位设定了使用条件的虚拟分区中,在进行了登录的对应组的多个用户间进行排他性的访问控制。
作为上述数字照相机的课题的解决对策,例如,也考虑把上述特开2003-288239号公报所记载的访问控制应用于上述数字照相机。然而,虽然该访问控制适合于在网络上的文件共享系统中使用,然而如果应用于上述数字照相机那样的图像记录装置则结构过于复杂,不能说是适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在例如数字照相机这样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在一个记录介质由多人共享的情况下,使记录在该记录介质内的文件不能由他人访问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被分割成多个分区的、在各个分区中记录有记述了用于向用户分配该分区的密码的密码文件的记录介质,把至少一部分分区分配给特定用户。分配给该用户的分区中的信息受到保护,使得他人不能访问。记录介质的多个分区的分割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动态地变动。
例如,该图像记录装置可以设置:第1选择部,其从所述多个分区中选择一个分区作为待使用的分区;第1判定部,其判定是否是被分配到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的用户;以及设定部,当由所述第1判定部判定为是被分配到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的用户时,该设定部把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设定为待使用的分区。所述第1判定部根据所输入的密码、和记录在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内的密码文件中记述的密码,判定是否是被分配到分区的用户。这样,可使分区和用户的对应变得容易。
也可以把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作为图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
并且,在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再现记录在记录介质内的图像数据的再现部的情况下,所述再现部可以把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作为图像数据的再现源。
不过,也可以使用例如指纹这样的活体信息来取代密码。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还可以具有复制功能。这里,复制功能包括在复制后复制源的数据还存在的情况(复制)、和在复制后复制源的数据被删除的情况(移动),即意味着复制和移动。
更详细地说,例如,具有:第2选择部,其从所述多个分区中选择一个分区作为复制目的地或移动目的地分区;第2判定部,其判定所输入的密码、和记录在由所述第2选择部选择的分区内的密码文件中所记述的密码是否一致;以及当所述第2判定部判定为一致时,把记录在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内的图像数据复制或移动到由所述第2选择部所选择的分区的功能。
并且,也可以使上述图像记录装置还具有密码变更部,其变更被记述在所述密码文件中的密码。所述密码可以是设置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上的按钮操作的组合。
而且,在上述图像记录装置中,在所述多个分区的各个分区内记录有记述了与该图像记录装置的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的装置设定文件,可根据记录在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内的所述装置设定文件中所记述的、与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进行该图像记录装置的装置设定。这样,可继承各分区的设定参数。
例如,在图像记录装置中设置装置设定文件更新部,其变更所述装置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当该图像记录装置的电源被断开时,所述装置设定文件更新部可把在该电源断开前被设定为使用分区的分区内所记录的所述装置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变更为在该电源断开前对该图像记录装置设定的与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并且,当通过所述设定部的分区设定而变更了使用分区时,可把在该变更前被设定为使用分区的分区内所记录的所述装置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变更为在该变更前对该图像记录装置设定的与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
并且,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中,当该图像记录装置和外部装置被连接成可通信时,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由所述外部装置进行访问的分区也可以是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
根据本发明,在例如数字照相机这样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在一个记录介质由多人共享的情况下,可使记录在该记录介质内的自己的文件不能由他人访问。
参照以下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上述特征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而进行说明的数字照相机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记录介质的存储器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密码文件的记述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数字照相机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使用显示在内置LCD上的画面对S2至S4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7是详细示出S2至S4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8是使用显示在内置LCD上的画面对S5的密码变更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9是详细示出S5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使用显示在内置LCD上的画面对S9的分区间图像文件复制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图11是详细示出S9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2是对S11的USB通信模式中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记录装置而进行说明的数字照相机的主要结构的图。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依据DCF(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照相机文件系统设计规则)而构成,并且,采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文件系统作为文件系统。
在数字照相机中,在摄影时,由摄影镜头系统1所成像的被摄物体像由摄像元件2光电转换成电信号,并由摄像电路3实施预定的摄像处理,然后由A/D部4进行A/D转换。该进行了A/D转换的数字数据(图像数据)被临时存储在作为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内置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内。然后,该临时存储的图像数据由系统控制器5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并由图像处理部6实施预定的压缩处理,作为图像文件记录在内置型的大容量记录介质(例如硬盘等)9内。
并且,在再现时,读出记录在该记录介质9内的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部6实施预定的解压缩处理后,由系统控制器5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存储在VRAM(Video Random Access Memory:视频随机存取存储器)10内,通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驱动器11把该图像显示在内置LCD 12上。
并且,在图1中,内置RAM 13除了供A/D部4的A/D转换后的图像数据的临时存储用以外,还供图像处理部6的处理中的图像数据的临时存储用、以及用作为系统控制器5的控制处理执行的工作区域。系统控制器5的控制处理包括后述的密码文件和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装置设定文件)的更新等处理。系统控制器5构成为具有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内置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4内的照相机程序,控制该数字照相机整体的动作。
操作部15构成为具有上下左右按钮、快门按钮、OK按钮、再现按钮、变焦望远按钮、变焦广角按钮、电源按钮等,把所接收的指示通知给系统控制器5。上下左右按钮用于进行光标的移动指示等。快门按钮用于进行摄影指示。OK按钮用于进行菜单显示和决定指示。再现按钮用于进行再现指示。变焦望远按钮用于进行变焦望远指示。变焦广角按钮用于进行变焦广角指示。电源按钮用于进行电源的接通断开指示。而且,在后面将详细记述,也可以把这些按钮的操作用作为密码。
外部I/F16可通过USB电缆与PC(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之间进行数据收发。
下面,对上述数字照相机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该数字照相机中,以由多个用户共享该数字照相机为前提,可使各用户不能对记录在记录介质9内的他人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删除、复制等。详细地说,把记录介质9预先分割成多个分区,使用密码来对各用户分配可使用的分区。这样,各用户不能对记录在分配给他人的分区内的图像数据进行访问。
首先,使用图2至图4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被分割成多个分区的记录介质9、和记录在该记录介质9内的密码文件以及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上述记录介质9的存储器结构的一例的图。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介质9被分割成4个分区。并且,预先在出厂时等进行该分区的分割。
然而,记录介质9的分区分割不限于此。例如,记录介质9的分区分割也可以在用户侧进行。可以使得在用户对记录介质9进行格式化操作时,能进行把记录介质9分割成任意数目和容量的分区的指定。并且,一旦分割生成的分区的容量可以是固定的,然而也可以根据各分区的使用比例动态地改变容量。
如图2所示,记录介质9由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以下称为“MBR”)9a、以及被分割成4个的分区9b、9c、9d、9e构成。而且,分区9b至9e也称为“分区1”、“分区2”、“分区3”、“分区4”。
在MBR9a内,针对各分区9b至9e,记录有与起始扇区和距该起始扇区的扇区量相关的信息,通过参照该信息,可对特定的分区进行访问。
并且,在分区9b至9e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区9b至9d被分配给“用户1”、“用户2”、“用户3”,分区9e被分配为谁都能使用的“共享”。
在分区9b至9d内,在与“DCIM”文件夹相同的层中,分别预先记录有密码文件(该图的“PASSWORD”)和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该图的“SETTING”)。但是,在分区9e内,在与“DCIM”文件夹相同的层中,预先记录有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然而由于该分区9e是“共享”,因而未记录密码文件。
密码文件是记述有密码的文件,该密码用于判定是否能使用记录有该密码文件的分区。只有在所输入的密码与记录在分区内的密码文件内所记述的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该分区。
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是记述有在最后使用记录有该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分区时的照相机参数’(摄影模式或再现模式时的照相机参数等)的文件。例如,设想了以下情况,即:在由“用户1”使用了分区9b后,由“用户2”使用分区9c,在该“用户2”的使用过程中照相机参数设定被变更。在该情况下,之后,当“用户1”再次使用分区9b时,根据记录在分区9b内的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自动进行该数字照相机的设定。因此,自动进行“用户1”上次使用过的照相机参数的设定。即,使用分区9b的“用户1”的照相机参数被记录在分区9b的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内,使用分区9c的“用户2”的照相机参数被记录在分区9c的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内。因此,两个参数设定文件独立存在,互不影响。
而且,在密码文件和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内,预先在出厂时等记述了默认密码和默认照相机参数。并且,在各分区9b至9e中,依据上述DCF来记录图像文件(图像数据)。
图3是示出上述密码文件的记述内容的一例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把按钮操作的组合用作为密码。详细地说,把上下左右按钮、快门按钮、OK按钮、再现按钮、变焦望远按钮、以及变焦广角按钮中的4个按钮操作用作为密码,把该按钮操作记述在密码文件内。
在图3的例中,作为密码文件的记述内容,记述有“UP”、“OK”、“TELE”、“WIDE”。在该情况下,用户通过按照上按钮(“UP”)→OK按钮(“OK”)→变焦望远按钮(“TELE”)→变焦广角按钮(“WIDE”)的顺序进行按钮操作,即可使用记录有该密码文件的分区。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来利用密码作为访问密钥。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中,也可以利用密码以外的访问密钥。例如,也可以使用指纹或视网膜图形这样的活体信息作为访问密钥。
图4是示出上述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的一例的图。
在图4的例中,作为照相机参数,记述有曝光模式、快门速度、光圈(F值)、ISO感光度、闪光模式、以及画质。曝光模式(可设定手动(M)、光圈优先(A)、快门优先(S)、程序(P)中的任意一项)是手动模式(“MODE:M”)。快门速度是1/100(“SHUTTER:1/100”)。光圈(F值)是5.0(“FNUMBER:5.0”)。ISO感光度是100(“ISO:100”)。闪光模式是自动(“FLASH:AUTO”)。画质(可设定SHQ、HQ、SQ1、SQ2中的任意一项)是SQ2(“QUALITY:SQ2”)。
而且,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摄影模式时的照相机参数,然而实际上还记述有再现模式时的照相机参数(例如目录再现等)等。
该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更新在该照相机的电源断开时,或者通过后述的分区选择动作选择了其它的分区时进行,将进行该更新前的照相机参数记述在该文件内。
下面,对上述数字照相机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是示出该数字照相机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由于重要处理在后面详细记述,因而在图5中示出整体流程。如图5所示,在本动作中,当在该照相机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步骤(以下简称为“S”)1)按下电源按钮时,进行选择和设定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待使用的分区)的分区选择处理(S2),当该处理结束时,转移到摄影模式(S3)。在摄影模式中,在摄影时,把图像数据(图像文件)记录在通过上述S2或S10的分区选择处理所设定的分区内。
在摄影模式(S3)中,当按下OK按钮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摄影模式用菜单画面(S4),根据由用户从该画面中所选择的项目来进行预定的处理。即,当从该菜单画面中选择了“密码变更”时,进行密码的变更处理(S5),当该处理结束时,返回到上述S4。或者,当选择了“存储区域选择”时,返回到上述S2。或者,当选择了“关闭”时,返回到上述S3。
并且,在摄影模式(S3)中,当按下电源按钮时,返回到上述S1,断开电源。
另一方面,在摄影模式(S3)中,当按下再现(Disp)按钮时,转移到再现模式(S6)。在该再现模式中,可对记录在通过上述S2或S10的分区选择处理所设定的分区内的图像数据(图像文件)进行再现、删除、编辑等。
在再现模式(S6)中,当按下OK按钮时,与上述S4一样,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再现模式用菜单画面(S7),根据由用户从该画面中所选择的项目进行预定的处理。即,当从该菜单画面中选择了“密码变更”时,与上述S5一样,进行密码的变更处理(S8),当该处理结束时,返回到上述S7。或者,当选择了“复制”时,进行分区间的图像文件复制处理(S9),当该处理结束时,返回到上述S7。或者,当选择了“存储区域选择”时,与上述S2一样,进行分区选择处理(S10),当该处理结束时,返回到上述S6。或者,当选择了“关闭”时,返回到上述S6。
并且,在再现模式(S6)中,当按下再现(Disp)按钮时,再次转移到上述S3的摄影模式。或者,当按下电源按钮时,返回到上述S1,断开电源。
另一方面,在再现模式(S6)中,当外部I/F 16和PC等外部装置之间通过USB电缆连接起来时,转移到USB电缆通信模式(S11),当该连接断开时,返回到上述S6。
而且,在本流程中,当在摄影模式(S3)中按下了电源按钮时,或者当在再现模式(S6)中按下了电源按钮时,或者当通过分区选择处理(S2或S10)进行了作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的变更时,更新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内容。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记录在该变更前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内的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被更新为在上述变更前对该数字照相机设定的照相机参数。
下面,使用图6至图12对上述动作中的处理的一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使用显示在内置LCD 12上的画面对上述S2至S4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如图6所示,当在电源断开时按下电源按钮时,该数字照相机起动,开始上述S2的分区选择处理。首先,数字照相机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存储区域选择画面(也称为“分区选择画面”)21。
在该画面21上显示各分区的分配对象方作为可选择的分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分区9b(“分区1”)被分配给“用户1”,分区9c(“分区2”)被分配给“用户2”,分区9d(“分区3”)被分配给“用户3”,以及分区9e(“分区4”)被分配为“共享”。因此,作为选择项目,显示“用户1”、“用户2”、“用户3”以及“共享”。
这里,当用户选择了所期望的项目时,进行与所选择的项目对应的处理。而且,项目选择是通过按下上下按钮使光标22上下移动,在期望的项目的位置处按下OK按钮来进行(其它画面上的项目选择也一样)。
在该画面21上,在所选择的项目是“用户1”、“用户2”、“用户3”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密码输入画面23。
在该画面23上显示有密码输入栏23a、和可用作为密码的按钮一览23b。在密码输入栏23a内,每当作为密码进行了1次按钮操作时,就显示“*”。并且,在按钮一览23b内显示有可用作为密码的按钮的一览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使用的按钮,显示有表示上下左右按钮、快门按钮、OK按钮、再现(Disp)按钮、变焦望远按钮以及变焦广角按钮的标志。
在该画面23上,用户在密码输入栏23a中输入用于把与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的项目相关的分区设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密码(进行作为密码的4次按钮操作)。这样,数字照相机判定该密码和记录于与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的项目相关的分区内的密码文件内所记述的密码是否一致。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设定与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的项目相关的分区作为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待使用的分区),转移到上述S3的摄影模式。
例如,在用户是“用户1”的情况下,当用户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用户1”,接着在密码输入画面23上输入自己的密码(用于把分配给自己的分区9b设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密码)时,把分区9b设定为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
另一方面,在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的项目是“共享”的情况下,把“共享”的分区9e设定为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待使用的分区),转移到上述S3的摄影模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考虑到由于用户的记忆含糊而使密码不一致的情况等,在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设定“共享”的分区9e,使得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用该数字照相机。
当这样转移到上述S3的摄影模式时,根据在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分区的分区内记录的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进行该数字照相机的设定。并且,数字照相机在内置LCD 12上显示一并显示了其设定状态等的透视(see-through)画面24a或24b,并进入待机状态。这样,当在该待机状态下进行摄影时,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分区的分区内。
而且,在透视画面24a或24b上,除了该数字照相机的设定状态以外,还显示了分配对象方作为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以及剩余可拍摄张数等。
例如,在密码一致时显示的图6的透视画面24a示出当分区9b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时的画面。在该透视画面24a上,作为该数字照相机的设定状态,显示有曝光模式“M”,快门速度“1/100”,F值“5.0”,ISO感光度“IS0100”,闪光强制发光标志25,画质“SQ2”。而且,显示了“用户1”作为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9b,显示了“65”作为分区9b中的剩余可拍摄张数。当在此时进行摄影时,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分区9b内。
并且,当密码不一致时,或者当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了“共享”时,显示图6的透视画面24b。透视画面24b示出当分区9e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时的画面。在透视画面24b上,显示了曝光模式“P”、画质“HQ”作为该数字照相机的设定状态,并且显示了“共享”作为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9e,显示了“30”作为分区9e中的剩余可拍摄张数。当在此时进行摄影时,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被记录在分区9e内。
然后,当在处于该待机状态的情况下(正显示透视画面24a或24b时)按下OK按钮时,开始上述S4的处理,在内置LCD 12上显示摄影模式用菜单画面27。
在该画面27上,作为可选择项目,显示了“存储区域选择”、“密码变更”以及“关闭”。这里,当选择了“存储区域选择”时,数字照相机再次显示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可对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进行变更。当选择了“密码变更”时,数字照相机进行上述S5的密码变更处理。或者,当用户选择“关闭”时,数字照相机再次返回到上述S3的摄影模式,再次在内置LCD 12上显示透视画面24。
而且,在该画面27上选择“存储区域选择”而显示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然后改变了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时,更新照相机参数。在该情况下,在该变更前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内所记录的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被更新为该变更前对该数字照相机设定的照相机参数。
图7是详细示出上述S2至S4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在电源断开的状态下按下了电源按钮时,数字照相机显示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S21),判定在该画面21上用户所选择的项目是哪个(S22)。
在S22中选择了“用户1”、“用户2”、“用户3”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进到S23,当选择了“用户1”时,设n=1,当选择了“用户2”时,设n=2,当选择了“用户3”时,设n=3。接着,显示密码输入画面23(S24),接受4次按钮操作作为密码(S25)。接着,从记录介质9的“分区n”读入密码文件(“PASSWORD”)(S26),判定是否与S25中接收到的密码(4次按钮操作)一致(S27)。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把“分区n”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S28),即,把“分区n”设定为待使用的分区。
另一方面,在S22中选择了“共享”的情况下,或者在S27的判定结果为不一致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设n=4(S29),把“分区4”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S28)。即,把“分区4”设定为待使用的分区。
在S28后,从“分区n”读入照相机参数设定文件(“SETTING”)(S30),把其记述内容设定为该数字照相机的照相机参数(S31),本流程结束。
这样,通过使用图6和图7所说明的S2至S4的处理,根据在上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21上选择的项目、以及在上述密码输入画面23上输入的密码的一致/不一致,来设定成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
图8是使用显示在内置LCD 12上的画面对上述S5的密码变更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的图。
如该图所示,在显示透视画面24a的待机状态下,当按下OK按钮时,数字照相机显示摄影模式用菜单画面27。在该画面27上选择了“密码变更”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用于接受当前(变更前的)密码的输入的第1密码变更画面28。而且,该画面28上的密码输入方法与上述密码输入画面23上的情况相同(对于后述的第2密码变更画面也一样)。
然而,在摄影模式用菜单画面27上,如果在此时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是与“共享”相关的分区,则由于不使用密码文件,因而不能选择“密码变更”。
当在第1密码变更画面28上输入了当前密码时,数字照相机判定该密码和此时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内记录的密码文件中所记述的密码是否一致。然后,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在内置LCD 12上显示用于接受新(变更后的)密码的输入的第2密码变更画面29。
当在该画面29上输入了新密码时,数字照相机重新生成记述了该密码的密码文件,把此时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内所记录的密码文件置换成该新生成的密码文件。当该处理结束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密码变更结束画面30。
另一方面,当在上述第1密码变更画面28上输入的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密码不一致画面31。
然后,当在上述密码变更画面30或上述密码不一致画面31上按下了OK按钮时,再次在内置LCD 12上显示摄影模式用菜单画面27。
图9是详细示出上述S5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在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是“共享”以外的情况下,在摄影模式用菜单画面27上选择了“密码变更”时,数字照相机显示第1密码变更画面28(S41)。然后,接受作为当前密码的4次按钮操作(S42)。接着,从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当前选择的)分区读入密码文件(“PASSWORD”)(S43),判定是否与S42中接受的密码一致。
在S44的判定结果是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显示第2密码变更画面29(S45),接受作为新密码的4次按钮操作(S46)。接着,重新生成记述了在S46中接受的密码的密码文件(“PASSWORD”),把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当前选择的)分区内所记录的密码文件置换成该新生成的密码文件(S47)。当该处理结束时,显示“已变更了密码”的密码变更结束画面30(S48)。
另一方面,在S44的判定结果是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密码错误”的密码不一致画面31(S49)。
在S48或S49后,待机直到按下OK按钮(S50),本流程结束。
这样,通过使用图8和图9说明的S5的处理,只有在上述第1密码变更画面28上所输入的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变更密码。
图10是使用显示在内置LCD 12上的画面对上述S9的分区间图像文件复制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的图。另外,复制包含移动的意思。
如图10所示,当在再现模式中按下OK按钮时,开始上述S7的处理,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再现模式用菜单画面33。这里,假定在再现图像32时按下了OK按钮。而且,在再现模式中所再现的图像上,一并显示了该图像的文件名和作为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的分配对象方。在图像32的情况下,一并显示了“1000LYP/P1010001.JPG”作为文件名、以及“用户1”作为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
在再现模式用菜单画面33上,显示“存储区域选择”、“密码变更”、“复制”以及“关闭”作为可选择的项目。这里,当选择了“存储区域选择”时,与使用图6所说明的一样,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存储区域选择画面,不用返回到摄影模式即可变更作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或者,当选择了“密码变更”时,与使用图6所说明的一样,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密码变更画面,不用返回到摄影模式即可变更密码。或者,当选择了“复制”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复制目的地分区选择画面)34,在该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上可以选择在显示该画面33前所再现的图像32的复制目的地分区。或者,当选择了“关闭”时,再次返回到上述S6的再现模式,再次再现之前所再现的图像32。
在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上,显示有复制目的地分区的分配对象方即“用户1”、“用户2”、“用户3”以及“共享”作为可选择的复制目的地分区。然而,假定在该画面34上不能选择当前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
当在该画面34上选择了“用户1”、“用户2”、“用户3”中的任意一方时,数字照相机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密码输入画面23,接受作为与所选择的复制目的地分区相关的密码的4次按钮操作。然后,判定所接受的密码和与在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上选择的项目相关的分区内记录的密码文件中所记述的密码是否一致,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把与图像32相关的图像文件复制到与在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上选择的项目相关的分区。当该处理结束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文件复制结束画面35。另一方面,当在密码输入画面23上所输入的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内置LCD上显示密码不一致画面31。
并且,当在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上选择了“共享”的情况下,把与图像32相关的图像文件复制到“共享”的分区9e,当该处理结束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文件复制结束画面35。
并且,当在上述文件复制完成画面35或上述密码不一致画面31上按下了OK按钮时,数字照相机再次返回到上述S6的再现模式,再次再现之前所再现的图像32。
图11是详细示出上述S9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而且,在本流程中,把当前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设为“分区n”,把显示再现模式用菜单画面33之前所再现的图像的文件名设为“file”。
如该图所示,当在再现模式中按下OK按钮,在所显示的再现模式用菜单画面33上选择“复制”时,数字照相机在内置LCD 12上显示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S51)。然后,判定用户在该画面34上选择的项目是哪个(S52)。
当在S52中选择了“用户1”、“用户2”、“用户3”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进到S53,当选择了“用户1”时,设m=1,当选择了“用户2”时,设m=2,当选择了“用户3”时,设m=3。接着,显示密码输入画面23(S54),接受作为与复制目的地分区相关的密码的4次按钮操作(S55)。接着,从记录介质9的“分区m”读入密码文件(“PASSWORD”)(S56),判定是否与在S55中接受的密码一致(S57)。在密码一致的情况下,把“分区n”的文件名为“file”的图像文件复制到“分区m”(S58)。当该处理结束时,在内置LCD 12上显示“文件已复制”的文件复制结束画面35(S59)。
而且,通过S58的处理在复制目的地的“分区m”内生成的文件名为“file”的图像文件是依据上述DCF而生成的文件。例如,在“分区m”内已经存在同名的图像文件的情况下,依据DCF,使用其它的文件名来生成文件。
另一方面,在S57的判定中密码不一致的情况下,显示“密码错误”的密码不一致画面31(S60)。
并且,在S52中,在所选择的项目是“共享”的情况下,设m=4(S61),进到S58,进行上述S58和S59的处理。
在S59或S60后,待机直到按下OK按钮(S62),本流程结束。
这样,根据使用图10和图11说明的S9的处理,在上述复制目的地存储区域选择画面34上选择的项目、以及在上述密码输入画面23上输入的与复制目的地分区相关的密码的一致与否成为判断对象。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可把分配给自己的分区内所记录的图像文件复制到其它分区。
而且,同样,也可以把分配给自己的分区内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移动到其它分区。
图12是对上述S11的USB通信模式中的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该数字照相机的外部I/F 16和PC通过USB电缆连接起来,PC读出记录在该数字照相机的记录介质9内的图像数据时的处理。
其中,在图12的示例中,假设在连接了PC时在该数字照相机中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是分区9c(“分区2”)。
在该情况下,通过USB电缆与该数字照相机连接的PC只能对一个分区,即记录介质9中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9c进行访问。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例如,当PC向该数字照相机发送“从扇区n开始读取m个扇区”的命令时(S71),该数字照相机的系统控制器5从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9c的起始扇区起的第n扇区开始读出m个扇区的数据(S72),把该m个扇区的数据发送给PC(S73)。以这种S71至S73的处理为基础,PC对一个分区中的FAT和目录项进行分析,取得期望的文件。因此,PC不能对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以外的分区(在该情况下为“分区1”、“分区3”、“分区4”)进行访问。
这样,根据使用图12说明的S11的处理,PC只能对该数字照相机中被设定为记录/再现对象的分区进行访问。因此,各用户即使利用PC,也不能对记录在被分配给其他用户的分区内的图像数据进行访问。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记录介质9由多人共享的情况下,可使记录在记录介质9内的自己的图像数据不能被其他用户访问。因此,可防止自己的图像数据被其他用户再现、删除以及复制等。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中,把按钮操作的组合用作为密码,然而也可以像例如便携电话机那样,把一个或多个字符或符号(以下称为“字符等”)分配给按钮,把通过按下该按钮而输入的字符等用作为密码。在该情况下,通过判定所输入的字符等是否与在密码文件内记述的字符等一致,来判定是否能使用分区。并且,也可以利用例如指纹对照等的认证技术,采用密码以外的方法来进行是否能使用分区的判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数字照相机中,记录介质9为内置型,然而也可以是可拆装的结构。然而,在该情况下,必须留意的是,在从该数字照相机上卸下记录介质9、并安装到外部的读取装置上的情况下,可以对记录介质9的各分区进行访问。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和变更。
尽管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图示和说明,然而当然应该理解的是,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容易地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变更。因此,这意味着,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和所图示的精确形式,而是构成为涵盖可落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本申请以在2005年2月8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5-032344为基础并要求优先权。

Claims (10)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介质,其被分割成多个分区,在各个分区中记录有记述了用于向用户分配该分区的密码的密码文件;
第1选择部,其从所述多个分区中选择一个分区作为待使用的分区;
第1判定部,其判定是否是被分配到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的用户;以及
设定部,当所述第1判定部判定为是被分配到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的用户时,该设定部把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设定为待使用的分区,
所述第1判定部根据所输入的密码、和记录在由所述第1选择部选择的分区内的密码文件中记述的密码,判定是否是被分配到分区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把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作为图像数据的记录目的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再现部,其再现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内的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再现部把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作为图像数据的再现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
第2选择部,其从所述多个分区中选择一个分区作为复制目的地或移动目的地分区;
第2判定部,其判定所输入的密码、和记录在由所述第2选择部选择的分区内的密码文件中记述的密码是否一致;以及
当由所述第2判定部判定为一致时,把记录在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内的图像数据复制或移动到由所述第2选择部选择的分区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还具有:密码变更部,其变更所述密码文件中记述的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所述密码是设置在该图像记录装置上的按钮的操作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多个分区中分别记录有记述了与该图像记录装置的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的装置设定文件,
根据记录在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内的所述装置设定文件中记述的、与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进行该图像记录装置的装置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还包括装置设定文件更新部,其变更所述装置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
其中,
当该图像记录装置的电源被断开时,所述装置设定文件更新部把在该电源断开前被设定为使用分区的分区内所记录的所述装置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变更为与在该电源断开前对该图像记录装置设定的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
或者,当通过所述设定部的分区设定而变更了使用分区时,把在该变更前被设定为使用分区的分区内所记录的所述装置设定文件的记述内容,变更为与在该变更前对该图像记录装置设定的装置设定相关的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当该图像记录装置与外部装置可通信地连接时,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由所述外部装置进行访问的分区是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分区。
10.一种数字照相机,包括:
记录介质,其被分割成多个分区,上述多个分区中分配给用户的各个分区记录有记述了密码的密码文件;以及
CPU,其控制对上述记录介质的访问,
其中,上述CPU具有只有在输入了上述分区的密码文件中记述的密码的情况下,才许可对上述分区的访问的功能。
CNB2006100022542A 2005-02-08 2006-01-27 图像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1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32344 2005-02-08
JP2005032344A JP2006221288A (ja) 2005-02-08 2005-02-08 画像記録装置
JPJP2005032344 2005-02-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9638A CN1819638A (zh) 2006-08-16
CN100469119C true CN100469119C (zh) 2009-03-11

Family

ID=36779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0225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9119C (zh) 2005-02-08 2006-01-27 图像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545414B2 (zh)
JP (1) JP2006221288A (zh)
CN (1) CN10046911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96348B1 (ko) * 2007-03-08 2014-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그의 파일 관리 방법
JP2009087124A (ja) 2007-10-01 2009-04-23 Buffalo Inc 記憶デバイス及び記憶デバイス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US20100086277A1 (en) * 2008-10-03 2010-04-08 Guidework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eting viewed portions of recorded programs
US8724964B2 (en) * 2008-10-10 2014-05-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multiple user locks and deletion requests for a digital video recorder
JP5354169B2 (ja) * 2009-01-13 2013-11-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影装置
US8775770B2 (en) * 2009-04-15 2014-07-08 Blackberry Limited Keeping file systems or partitions private in a memory device
JP2011059974A (ja) * 2009-09-10 2011-03-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クセス制御装置
JP2011141709A (ja) * 2010-01-07 2011-07-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クセス制御装置
JP5585278B2 (ja) * 2010-08-02 2014-09-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WO2012060816A1 (en) * 2010-11-01 2012-05-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ulti-processor computer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2216101A (ja) * 2011-04-01 2012-1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アクセス制御装置
KR20140076564A (ko) * 2011-09-13 2014-06-20 티-데이터 시스템스 (에스) 피티이 엘티디 메모리 카드 상에 저장된 데이터의 액세스를 제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메모리 카드
US20150237400A1 (en) * 2013-01-05 2015-08-20 Benedict Ow Secured fil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5420088B2 (ja) * 2013-01-10 2014-0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714081B2 (ja) * 2013-11-21 2015-05-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56766B2 (ja) * 2014-09-26 2018-01-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20190289197A1 (en) * 2018-03-15 2019-09-19 Re Mago Holding Ltd Image capture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cure image stor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850A (ja) 1999-05-19 2000-11-30 Casio Comput Co Ltd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制御方法
US6629193B1 (en) * 2000-10-24 2003-09-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olid-state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US20030154485A1 (en) * 2002-02-12 2003-08-14 Johnson Carolynn Rae Allocation of recording space per user and application
US7342604B2 (en) * 2002-03-15 2008-03-11 Fujifilm Corporation Picture filing device, digital camera and frame-picture managing method
JP2003288239A (ja) 2002-03-27 2003-10-10 Ntt Comware Corp ストレージの分割利用管理方法、そのサーバならびにクライアントシステム
US7114051B2 (en) * 2002-06-01 2006-09-26 Solid State System Co., Ltd. Method for partitioning memory mass storag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221288A (ja) 2006-08-24
US20060176595A1 (en) 2006-08-10
US7545414B2 (en) 2009-06-09
CN1819638A (zh) 200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9119C (zh) 图像记录装置
CN100515035C (zh) 数字照相机系统、图像存储装置和数字照相机
US7154535B2 (en) Digital camera capable of directly accessing images recorded on another digital camera
CN101056387B (zh) 会议系统
KR100765770B1 (ko) 가상 장치를 이용한 휴대용 기기의 데이터 관리 방법, 장치및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방법
JP4841554B2 (ja) 画像管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1843091B (zh) 电子相机以及数据传送方法
CN101655870A (zh) 用于同步和跟踪内容的方法和设备
JP7187395B2 (ja) 通信端末、通信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70071416A1 (en) Imag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750394A (zh) 图像拍摄控制装置
CN10154658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JP4413862B2 (ja) データ送信システム
KR20120087785A (ko) 복수의 앨범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239655A1 (en) Distributed storage and metadata system
CN101394476B (zh) 拍摄装置
WO2004047438A1 (ja) コピー機能付き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情報記録媒体
US20040130636A1 (en) Electronic image intent attribute
JP2010154267A (ja)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管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474091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ータ表示装置並びにデータの表示制限解除方法
JP4765518B2 (ja) 画像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589079B1 (ko) 무인 멀티미디어 메모리 카드 전송 인화 시스템
JP431480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055325B2 (ja) 情報記憶再生装置
JP2004086345A (ja) 電子アルバム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