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8788C -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8788C
CN100448788C CNB2006101509936A CN200610150993A CN100448788C CN 100448788 C CN100448788 C CN 100448788C CN B2006101509936 A CNB2006101509936 A CN B2006101509936A CN 200610150993 A CN200610150993 A CN 200610150993A CN 100448788 C CN100448788 C CN 1004487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urceolus
sewage
aeration tube
hydrolysis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509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48185A (zh
Inventor
祁佩时
李欣
刘云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B2006101509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8788C/zh
Publication of CN1948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48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87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878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水解反应装置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低,易产生有害气味和毒性物质,反应过程中有短流现象,运行不稳定,空间利用率低和抗冲击负荷能力低的问题。它采用套筒式结构,外筒与内筒通过导流管水力连通,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内筒的底部连通,出水管的进水口与外筒的上部连通,外筒中上部安装了带有兼氧菌的悬浮填料层,内筒中上部安装了固液分离装置;本发明通过污泥床、生物膜的微氧水解反应来处理污水。本发明具有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高,不产生有害气味和毒性物质,反应过程中无短流现象,运行稳定,空间利用率高和抗冲击负荷能力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解工艺最初是指将污水厌氧消化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是两相厌氧消化的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水解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目前指应用水解酸化菌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
人们对水解酸化的研究是作为厌氧生物处理的第一阶段开展的,主要是研究水解酸化产物对后续产甲烷段的影响,而将其作为一种工艺进行单独研究和利用的时间较短。国内对水解酸化工艺开展重点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北京环保所开展的水解-好氧生物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研究。
过去人们对好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研究应用较多,而对兼性菌研究不够。水解工艺即是利用兼性菌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工艺。水解工艺具有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去除部分COD、可以稳定去除悬浮物的特点。
高浓度工业污水具有水量水质变化大、难生物降解物质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通常采用多单元联合生物处理法进行处理,其中有效的预处理工艺是关系到处理工艺运行成败的主要因素,并对后续处理产生重要影响。在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中,人们认识到水解酸化作用可使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BOD5/CODcr值增大),并使部分有机物降解,尤其是对于含难生物降解物质比较多的高浓度工业污水,水解的改善水质作用更为明显,可为污水的后续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水解酸化工艺对于污水COD、SS的去除效果因水质不同而差别较大,尤其是工业污水中难降解物质的含量对其影响较大。李世善等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处理抗生素污水时,COD的去除率为24%,而杨俊仕等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制药污水时,COD的去除率为25%。韩小清等采用两级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印染污水时,一、二级水解酸化COD的去除率分别为10.7%和11.6%。黄武等将该工艺用于高浓度酿酒污水处理时,取得了20~30%的COD去除率。崔炜等通过水解酸化获得了造纸污水COD去除25%的效果。基于污水水质不同,水解酸化工艺对工业污水COD的去除效果差别较大,但其COD去除率一般不超过30%。
目前实际运行中的厌氧水解酸化工艺,污水处理中产生了明显的恶臭气体,形成了严重的空气二次污染。例如含硫酸盐污水处理工程中水解酸化池的H2S排放量可以达到46.08g/h,臭气浓度最大值达到72500,远远高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值70。而对实际运行的某两座水解酸化池空气中H2S浓度检测结果表明,空气中H2S浓度往往高达1000mg/m3以上,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限值H2S仅为0.01mg/m3,从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空气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
已有研究表明,厌氧条件下水解酸化系统硫酸盐还原率高达70%以上。在pH 5.8~6.6之间时,硫化物中将会有90%~95%以H2S的形式存在,当pH<6.6时,气体吹脱液相中将会有84%的H2S进入气相,从而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目前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常应用在水解-好氧工艺和二相厌氧工艺中,是高浓度或难降解工业污水常见的生物预处理手段。但存在问题如下:水解酸化反应装置COD去除率普遍较低,一般在30%左右。一般水解酸化反应装置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在复杂有机物厌氧酸化过程中将会产生H2S、吲哚、粪臭素、硫醇等恶臭类物质,产生不良气味,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大,严重污染处理厂周边的空气环境。处理水量较大时,普通的水解酸化反应装置占地面积大,配水技术不易均匀,容易出现短流现象,影响反应装置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水解反应装置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低,易产生有害气味和毒性物质,反应过程中有短流现象,运行不稳定,空间利用率低和抗冲击负荷能力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本发明的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主要由外筒、内筒、进水管、出水管、导流管、排泥管、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空压机、进气管、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分离装置和悬浮填料层组成;外筒的底部与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外筒与内筒通过导流管水力连通,进水管的出水口与内筒的底部连通,出水管的进水口与外筒的上部连通,进气管的进气口与空压机连通,排泥管的进泥口与内筒的底部连通,在内筒的上部安装有分离装置,在内筒内壁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第一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的输出端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的输入端电连接,在内筒的底部安装了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的进气口与进气管的出气口连通;环形出水堰与外筒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出水管与环形出水堰水力连通,在外筒的中上部安装有带有兼氧菌的悬浮填料层,悬浮填料层的上面安装了上层滤网,悬浮填料层的下面安装了下层滤网,在外筒的内壁中部安装有第二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第二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的输出端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的输入端电连接,外筒的底部安装有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与进气管通过连接管连通。本发明处理污水的方法步骤如下:a、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反应装置的内筒后,开动空压机,空气由进气管再通过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对内筒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控制内筒氧化还原电位ORP在-50mv~50mv,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b、经步骤a处理后的污水再经内筒上部的分离装置进行气液固三相分离,分离装置表面负荷小于0.7m3/m2·h,分离后污泥下滑至污泥区继续反应;c、经步骤b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导流管进入外筒的底部,外筒底部的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对外筒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外筒内的氧化还原电位ORP为50mv~100mv;d、经步骤c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附着在悬浮填料表面的兼氧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悬浮填料层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截留水中的生物絮体;e、经步骤d处理后的污水由环形出水堰收集,再通过出水管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水解酸化系统内的优势微生物种群为兼性水解酸化菌。混合厌氧系统为了保证后续产甲烷菌MPB的厌氧环境条件,其酸化段的优势菌群为厌氧水解酸化菌,而当控制环境ORP较高时,优势菌群为兼性水解酸化菌。由氧引起的高环境ORP(ORP>-50mv)增强了兼性水解酸化菌群的生理代谢功能,而由微氧曝气物理搅拌所产生的涡流扩散作用改善了水力条件,强化了污水的水解酸化效果。在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将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而由氧引起的高环境ORP氧化破坏了严格专性厌氧硫酸盐还原菌SRB的酶系统,抑制了硫酸盐还原反应的发生,出水中硫化物和气相中H2S浓度均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同时,微氧水解酸化工艺将反应严格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消除了恶臭类物质的产生,较好地改善了周围环境条件。此外,填料对生物体的固定化作用也会增强对有毒物质的耐受能力和降解能力。首先,填料对吸附生长于其上的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次,有机污染物只有通过扩散与微生物接触后,才能实现有效的生化反应,而附着于填料上的微生物群体呈分层生长,因而填料及生物体的这种生长方式会对有机物的扩散产生阻碍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从本体溶液到生物膜内层的微生物形成由高到低的浓度差,从而减轻有毒物质对吸附于填料内层的微生物的毒害作用,增强其对有毒有机污染物质的降解能力及驯化作用。
在微氧条件下可以促进兼性水解酸化菌群的活性,采用本发明的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在处理高浓度污水时,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接近40%,同时可以明显的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其BOD5/COD比值提高了30%,为污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对pH值、温度、毒性物质的适应性较强,可以适应pH3~11的工业污水,说明微氧复合式水解反应装置适应范围较广,尤其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预处理。本发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避免产生H2S等毒害气体,减少有害气味和恶臭类物质的产生,避免二次污染,微氧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SRB产生了强烈的生物抑制作用,使得出水中S2-降低到了极低的浓度,周围空气中H2S达到未检出水平。同时毒害物质的减少可以避免对微生物产生的毒害作用,有利于提高系统处理效率。本发明通过曝气搅拌装置,解决了反应装置布水不均匀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反应装置中的短流现象,提高运行的稳定性。本发明装置结构紧凑、抗冲击负荷能力强。采用内外套筒式结构有利于保温,将污泥床和填料床组合在一起,既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提高反应装置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可以节省基建投资费用。
本发明具有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高,不产生有害气味和毒性物质,反应过程中无短流现象,运行稳定,空间利用率高和抗冲击负荷能力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反应装置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不同系统出水COD比较图,图4是不同系统出水可生性比较图,图5是不同系统出水SO4 2-和S2-含量比较图。图3中的-◆-代表进水的COD变化曲线,图3中-■-代表厌氧水解出水的COD变化曲线,图3中-▲-代表微氧水解出水的COD变化曲线;图5中-◆-代表进水中SO4 2-的变化曲线,图5中-■-代表微氧出水中SO4 2-的变化曲线,图5中-▲-代表厌氧出水中SO4 2-的变化曲线,图5中-×-代表厌氧出水中S2-的变化曲线,图5中-*-代表微氧出水中S2-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主要由外筒1、内筒2、进水管3、出水管4、导流管5、排泥管6、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7、空压机8、进气管9、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分离装置12和悬浮填料层18组成;外筒1的底部与内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外筒1与内筒2通过导流管5与水力连通,进水管3的出水口与内筒2的底部连通,出水管4的进水口与外筒1的上部连通,进气管9的进气口与空压机8连通,排泥管6的进泥口与内筒2的底部连通,在内筒2的上部安装有分离装置12,在内筒2内壁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0,第一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0的输出端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7的输入端电连接,在内筒2的底部安装了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的进气口与进气管9的出气口连通;环形出水堰15与外筒1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出水管4与环形出水堰15与水力连通,在外筒的中上部安装有带有兼氧菌的悬浮填料层18,悬浮填料层18的上面安装了上层滤网16,悬浮填料层18的下面安装了下层滤网17,在外筒1的内壁中部安装有第二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3,第二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3的输出端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7的输入端电连接,外筒1的底部安装有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与进气管9通过连接管19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外筒1的直径为1.0~4m,内筒1的直径为0.5~2m,反应装置的高为2.0~8m,反应装置的有效水深为1.2~7.7m,整个反应装置有效容积为1.5~100m3。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的分离装置12为多层斜板,多层斜板的材料为聚乙烯,每层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为60°~70°,采用3~4层交错布置,每层的高度0.5~0.7m,斜板层与层之间的倾斜方向相反。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的悬浮填料层18的悬浮填料密度为1.0g/cm3,悬浮填料的高度为1.0~4.5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悬浮填料漂浮于水中,通过上层滤网16和下层滤网17控制填料区高度和位置。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中悬浮填料层18的填料为软性纤维填料、半软性填料、弹性填料或组合填料。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中悬浮填料层18的填料为球型填料,球型填料的直径80mm,球型填料的密度为1.0g/cm3,球型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00~230m2/m3;球型填料由网格球形壳体与内置载体二部分组成,网格球形壳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网格球形的球面呈网格状开孔,内置载体的材料为刨花状成团的聚乙烯细丝。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的上层滤网16和下层滤网17都是以金属栅条为骨架的尼龙滤网。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的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的曝气方式为穿孔管曝气,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为直径15~25mm的穿孔管,穿孔管的孔径为3~6mm并按沿斜下方45°方向均匀分布于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两侧。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曝气方式为微孔曝气头曝气、机械搅拌曝气、扩散板曝气或扩散管曝气。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处理污水的方法步骤如下:a、污水经进水管3进入反应装置的内筒2后,开动空压机8,空气由进气管9再通过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对内筒2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控制内筒2氧化还原电位ORP在-50mv~50mv,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b、经步骤a处理后的污水再经内筒2上部的分离装置12进行气液固三相分离,分离装置12表面负荷小于0.7m3/m2·h,分离后污泥下滑至污泥区继续反应;c、经步骤b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导流管5进入外筒1的底部,外筒底部的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对外筒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外筒1内的氧化还原电位ORP为50mv~100mv;d、经步骤c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附着在悬浮填料表面的兼氧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悬浮填料层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截留水中的生物絮体;e、经步骤d处理后的污水由环形出水堰15收集,再通过出水管4排出。
为了考察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的处理效果,我们建立了该反应装置的中试试验装置,并对运行结果与现有水解技术进行了对比。中试试验装置的反应装置的外筒1的直径为2.6m,内筒2的直径为1.2m,反应装置的高为5.5m,反应装置的有效水深为4.7m,整个反应装置有效容积为25m3。内筒2分离装置12为多层斜板,斜板的材料为聚乙烯,每层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为60°,采用3层交错布置,每层的高度0.6m;外筒1中的悬浮填料高度为3.0m,填料采用球型填料,球型填料的直径80mm,球型填料的密度为1.0g/cm3,球型填料的比表面积200~230m2/m3,球型填料的由网格球形壳体与内置载体二部分组成,网格球形的壳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网格球形的球面呈网格状开孔。内置载体的材料为刨花状成团的聚乙烯细丝。上层滤网16和下层滤网17为以金属栅条为骨架的尼龙滤网;在反应装置中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的曝气方式为产生较大气泡的穿孔管曝气,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为直径20mm的穿孔管,穿孔管的孔径为5mm并按沿斜下方45°方向均匀分布于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两侧。
为提高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污水的处理效果,试验选择污染物浓度较高、难降解物质含量较多的制药污水作为处理对象,污水水质见表1。
表1
项目 COD  BOD<sub>5</sub>/COD  SS pH  SO<sub>4</sub><sup>2-</sup>
制药污水 8000~11000  0.33~0.38  300~1300  4.0~5.0  1000~2000
图3所示为相同条件下,微氧及厌氧两系统并联运行时出水COD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微氧系统出水平均COD为5938mg/L,COD去除率38%,厌氧氧系统出水平均COD为7384mg/L,COD去除率24%,微氧系统COD去除率在厌氧系统的基础上提高了54%。
两系统的对比试验结果均表明,微氧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较为稳定,表现出较好的系统缓冲能力。在进水水质波动范围高达3000mg/L时,厌氧系统出水水质波动范围在1200mg/L以上,而微氧系统出水COD浓度波动范围900mg/L以内,微氧水解系统出水水质波动性明显要小于厌氧水解酸化系统出水,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了稳定的条件。
试验对比考察了微氧系统与厌氧系统两者改善制药污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两系统出水BOD5/COD情况如图4所示。
由图4中明显可见进水、厌氧水解和微氧水解出水BOD5/COD依次升高,原水BOD5/COD为0.33,经厌氧水解酸化后系统出水BOD5/COD在0.39左右,比进水提高了18%,而微氧出水BOD5/COD在0.43左右,比进水提高了30%,比厌氧水解系统出水提高了近10%,充分表明了微氧环境对污水生物降解性能改善的强化作用。
由图5可见,当进水SO4 2-浓度在1500mg/L~到2700mg/L之间变化时,厌氧水解系统内大部分的SO4 2-被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为S2-,致使出水SO4 2-大幅降低,只有300~800mg/L,而出水S2-浓度却高达140~270mg/L。
而在微氧环境条件下(ORP>-50mv),硫酸盐去除率只有10%~30%,且。主要是作为营养元素用于生物体合成。从而导致出水SO4 2-浓度较高,在1300mg/L到2370mg/L之间波动,而还原生成的S2-浓度极低。
微氧环境条件下还原生成的S2-浓度远低于厌氧水解条件,减少了H2S的生成量,消除了S2-毒性,避免了环境二次污染。
本发明在水解反应装置中增加曝气装置,控制环境氧化还原电位ORP为-50mv~100mv,形成微氧水解过程,提高了兼性水解菌的活性,增强了污水的水解处理效果,避免了H2S的产生,消除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本发明的反应装置采用套筒式结构,内筒2为污泥床,外筒1为填料床,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反应装置中的短流现象,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发明具有对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高,不产生有害气味和毒性物质,反应过程中无短流现象,运行稳定,空间利用率高和抗冲击负荷能力高的优点。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外筒(1)、内筒(2)、进水管(3)、出水管(4)、导流管(5)、排泥管(6)、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7)、空压机(8)、进气管(9)、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分离装置(12)和悬浮填料层(18)组成;外筒(1)的底部与内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外筒(1)与内筒(2)通过导流管(5)水力连通,进水管(3)的出水口与内筒(2)的底部连通,出水管(4)的进水口与外筒(1)的上部连通,进气管(9)的进气口与空压机(8)连通,排泥管(6)的进泥口与内筒(2)的底部连通,在内筒(2)的上部安装有分离装置(12),在内筒(2)内壁的中部安装有第一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0),第一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0)的输出端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7)的输入端电连接,在内筒(2)的底部安装了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的进气口与进气管(9)的出气口连通;环形出水堰(15)与外筒(1)的上部内壁固定连接,出水管(4)与环形出水堰(15)水力连通,在外筒的中上部安装有带有兼氧菌的悬浮填料层(18),悬浮填料层(18)的上面安装了上层滤网(16),悬浮填料层(18)的下面安装了下层滤网(17),在外筒(1)的内壁中部安装有第二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3),第二氧化还原电位ORP探头(13)的输出端与氧化还原电位ORP监测仪(7)的输入端电连接,外筒(1)的底部安装有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与进气管(9)通过连接管(1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1)的直径为1.0~4m,内筒(2)的直径为0.5~2m,反应装置的高为2.0~8m,反应装置的有效水深为1.2~7.7m,整个反应装置有效容积为1.5~100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装置(12)为多层斜板,多层斜板的材料为聚乙烯,每层斜板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为60°~70°,采用3~4层交错布置,每层的高度0.5~0.7m,斜板层与层之间的倾斜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浮填料层(18)的悬浮填料密度为1.0g/cm3,悬浮填料的高度为1.0~4.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浮填料层(18)的填料为软性纤维填料、半软性填料、弹性填料或组合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悬浮填料层(18)的填料为球型填料,球型填料的直径80mm,球型填料的密度为1.0g/cm3,球型填料的比表面积为200~230m2/m3;球型填料由网格球形壳体与内置载体二部分组成,网格球形壳体为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网格球形的球面呈网格状开孔,内置载体的材料为刨花状成团的聚乙烯细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滤网(16)和下层滤网(17)都是以金属栅条为骨架的尼龙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的曝气方式为穿孔管曝气,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为直径15~25mm的穿孔管,穿孔管的孔径为3~6mm并按沿斜下方45°方向均匀分布于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和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方式为微孔曝气头曝气、机械搅拌曝气、扩散板曝气或扩散管曝气。
10、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进行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方法步骤如下:a、污水经进水管(3)进入反应装置的内筒(2)后,开动空压机(8),空气由进气管(9)再通过内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1)对内筒(2)内的污水进行曝气,控制内筒(2)氧化还原电位ORP在-50mv~50mv,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b、经步骤a处理后的污水再经内筒(2)上部的分离装置(12)进行气液固三相分离,分离装置(12)表面负荷小于0.7m3/m2·h,分离后污泥下滑至污泥区继续反应;c、经步骤b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导流管(5)进入外筒(1)的底部,外筒底部的外筒环形穿孔曝气管(14)对外筒内的污水进行曝气,外筒(1)内的氧化还原电位ORP为50mv~100mv;d、经步骤c处理后的污水再通过附着在悬浮填料表面的兼氧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悬浮填料层的吸附和过滤作用截留水中的生物絮体;e、经步骤d处理后的污水由环形出水堰(15)收集,再通过出水管(4)排出。
CNB2006101509936A 2006-11-08 2006-11-08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78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09936A CN100448788C (zh) 2006-11-08 2006-11-08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509936A CN100448788C (zh) 2006-11-08 2006-11-08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8185A CN1948185A (zh) 2007-04-18
CN100448788C true CN100448788C (zh) 2009-01-07

Family

ID=3801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5099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788C (zh) 2006-11-08 2006-11-08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878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7757B (zh) * 2011-06-29 2013-02-13 无锡强工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生物质三相分离器装置
CN102637044A (zh) * 2012-03-29 2012-08-15 山东泽谊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节能型间歇式曝气控制系统
CN103172173A (zh) * 2012-11-19 2013-06-26 青岛百草汇中草药研究所 一种青霉素废水的预处理方法
CN103086505B (zh) * 2013-01-28 2014-10-08 苏州科技学院 一种强化厌氧处理废水耐冲击负荷的装置与方法
CN103086512B (zh) * 2013-02-06 2014-05-21 同济大学 利用间歇微曝气调控易降解有机废物厌氧消化的方法
CN103508546B (zh) * 2013-10-08 2015-04-1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前置预氧化实现快速启动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4355400B (zh) * 2014-10-25 2016-08-31 昆明水啸科技有限公司 垂直竖流式多介质生物反应循环搅拌系统及其装置
CN105198176B (zh) * 2015-11-03 2017-06-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应用有机废水处理套筒型分相厌氧反应器处理含硫含氮废水的调控方法
CN107162198B (zh) * 2017-07-20 2023-06-02 重庆阳正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难度废水净化装置
CN111847791B (zh) * 2020-07-29 2023-03-10 中生源(海南)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深井生态塘
CN112520850B (zh) * 2020-11-18 2023-01-13 天津大学 一种分段式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9697A (ja) * 1986-08-04 1988-02-20 Shimizu Constr Co Ltd 廃水処理方法
CN1724418A (zh) * 2005-07-15 2006-01-25 清华大学 化学强化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9697A (ja) * 1986-08-04 1988-02-20 Shimizu Constr Co Ltd 廃水処理方法
CN1724418A (zh) * 2005-07-15 2006-01-25 清华大学 化学强化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复合微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祁佩时等.环境工程,第24卷第1期. 2006
复合微氧水解-好氧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祁佩时等.环境工程,第24卷第1期. 2006 *
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艺的研发进展. 左椒兰.节能与环保,第12期. 2005
好氧生物流化床工艺的研发进展. 左椒兰.节能与环保,第12期. 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48185A (zh) 2007-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8788C (zh) 复合式微氧水解反应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100575282C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CN103359876A (zh) 二甲基乙酰胺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
CN201932982U (zh) 微电解—mbr处理印染废水的联用系统
CN103043869B (zh) 一种利用自动回流反应器的资源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06457301U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脱色装置
CN101172737A (zh) 一体化高浓度难降解污水处理装置
CN101665305B (zh) 复合式uasb+a/o工艺处理草浆造纸废水的方法
CN216191774U (zh) 一种臭氧强化的竖向人工湿地装置
CN108585172B (zh) 一种用于加速微生物厌氧发酵阶段的厌氧快速启动反应器及方法
CN104512965B (zh) 一种潜水式具有脱氮功能的景观水体水质净化装置
CN203033860U (zh) 微氧膨胀颗粒污泥床-钢渣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系统
CN206457371U (zh) 一体式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103466897A (zh)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CN107662977A (zh) 一种磁电强化厌氧生物反应器
CN210595667U (zh) 一种屠宰场污水处理系统
CN109626564A (zh) 用于聚乙烯醇退浆废水处理的铁炭微电解耦合厌氧反应器
CN110697977A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封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CN212387805U (zh) 用于炼油污水的厌氧水解酸化-竖流式好氧生化联合处理装置
CN201770537U (zh) 一种浸没式平板膜好氧生物反应器
CN210764581U (zh) 一种mbr膜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21238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CN203440212U (zh) 一种食品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CN202063802U (zh) 乙二醇污水处理装置
CN217627784U (zh) 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