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0876C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0876C
CN100440876C CNB2006100758876A CN200610075887A CN100440876C CN 100440876 C CN100440876 C CN 100440876C CN B2006100758876 A CNB2006100758876 A CN B2006100758876A CN 200610075887 A CN200610075887 A CN 200610075887A CN 100440876 C CN100440876 C CN 10044087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ulse
signal
circuit
pul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58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5166A (zh
Inventor
和田博文
纪伊直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voton Technology Corp Japan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855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5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087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0876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用于生成和发送将数据复合为脉冲间隔的时间长度的数据信号的发送机;和用于接收该数据信号的接收机。发送机和接收机通过单根通信线相连。接收机包括: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计数器电路,用于通过将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转换为振荡器电路的基准脉冲数目,对所接收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进行计数;和比较器电路,将第一基准值存储在其中,并且通过将计数器电路所计数的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与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数据信号的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单股通信线进行通信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常规的通信装置,其中通过单股通信线进行数据通信。作为一种在询问器与应答器之间数据通信时判定数据0/1的方法,这种通信装置通过延迟电路设置基准时间,以便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内,将快于该基准时间的信号电压变化判定为“0”,并将慢于该基准时间的信号电压变化判定为“1”。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此常规通信装置的结构。
图6A是示出相关技术构造的框图。询问器100A和应答器100B通过单根通信线相连。应答器100B包括比较器电路102、延迟电路103,和输出电路104。短于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的基准时间Tc在延迟电路103中被设置。
首先,给出关于应答器100B接收数据情况的描述。图6B是示出在常规情况下当应答器100B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电压的框图。当接收数据时,比较器电路102将数据信号DI的电压变化时间Tdi与延迟电路103设置的基准时间Tc进行比较,且此数据信号DI通过通信线101从询问器100A发送,并且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内由应答器100B接收。当在短于基准时间Tc的时间内数据信号DI中发生电压变化时,将它判定为数据“0”与此同时,当在长于基准时间Tc的时间内数据信号DI中有电压变化产生时,将数据信号DI判定为数据“1”。
接下来,给出应答器100B向询问器100A发送数据情况的描述。图6C示出在常规情况下数据传输时通信线101的电压,就数据传输的情况而言,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内通过通信线101从应答器100B向询问器100A发送的数据,被分为情况“0”和情况“1”来解释。当传输数据为“0”时,在短于基准时间Tc的时间Tdo,输出电路104将电压变化给予通信线101的数据信号DO。与此同时,当传输数据为“1”时,在长于基准时间Tc的时间Tdo,输出电路104将电压变化给予通信线101的数据信号DO。由于施加给数据信号DO的这些电压变化,询问器100A能够识别数据信号DO的数据。该类相关技术的示例是美国专利5210846和5398326。
然而,考虑到由于制造、温度等造成的数据输入/输出时刻和基准时间的偏差,当由延迟电路103设置基准时间以识别数据时,有必要将基准时间和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设置得长一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进行高速通信。
此外,对于通过单股通信线进行数据通信而言,将用来控制应答器100B的信号作为数据通信信号来对待,并且以与数据信号相同的固定数据长度进行发送。因此,有必要确保识别控制信号的时间,并且也由于该原因,整个数据通信时间变得更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当通过单股通信线进行通信时,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机,用于生成和发送通过将数据复合为脉冲间隔的时间长度而构成的数据信号,和接收机,用于接收该数据信号,其中所述发送机和接收机通过单根通信线相连,并且该接收机包括: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该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计数器电路,用于通过将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转换为振荡器电路的基准脉冲数目,对所接收的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进行计数;和比较器电路,存储第一基准值,并且通过将计数器电路所计数的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与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该数据信号的数据。
在包括上述配置的本发明中,不必在接收机接收数据时设置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而且基于第一基准值用基准脉冲数目转换的脉冲间隔成为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因此,当以这种方式设置的脉冲间隔小于第一基准值时,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变短,由此能够以更高的速率执行从询问器至接收机的通信。
所述发送机优选包括:发送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和输出电路,存储所述第一基准值,生成并输出具有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定义为数据的脉冲间隔的数据信号,其中该脉冲间隔根据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设置。
据此,不必在从发送机发送数据信号时设置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而且根据所述第一基准值的脉冲间隔成为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因此,当该脉冲间隔小于第一基准值时,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变短,由此能够以更高的速率执行从询问器至接收机的通信。
所述输出电路优选存储第二基准值,并且在根据第二基准值将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明两个脉冲之间的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的宽度之后,生成并输出数据信号,其中所定义的脉冲宽度基于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数目设置。
因此,不必在通过发送机传输数据时以固定的数据长度发送多个数据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这些数据信号能够用一个脉冲进行识别。由此,接收机能够高速实现数据接收。此外,由于不存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因而不必对发送机和接收机进行同步。因此,有可能执行从单个发送机到具有不同通信单位时间长度的多个接收机的传输。
所述输出电路优选将两个脉冲的在前脉冲的基准值和在后脉冲的基准值分别存储为第二基准值,并随后从两个脉冲的脉冲宽度当中,基于在前脉冲的基准值定义在前脉冲的脉冲宽度,同时根据在后脉冲的基准值定义在后脉冲的脉冲宽度。
所述计数器电路优选在通过将数据信号的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转换为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的基准脉冲数目,对所接收数据信号的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进行计数之后,将判定为表示数据的脉冲间隔输出至比较器电路,其中所述计数器电路存储第二基准值,并通过将所计数的两个脉冲之间的脉冲宽度与第二基准值进行比较,判断两个脉冲之间的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
因此,不必在接收机接收时以固定的数据长度传送多个数据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这些数据能够用一个脉冲进行识别。由此,接收机能够高速实现数据接收。此外,由于不存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因而不必对发送机和接收机进行同步。因此,有可能通过同一接收机,接收从具有不同通信单位时间长度的多个发送机发送的这些信号。
所述计数器电路优选是将两个脉冲的在前脉冲的基准值和在后脉冲的基准值分别存储为第二基准值,并且通过从所计数的两个脉冲的脉冲宽度当中,将在前脉冲的脉冲宽度与在前脉冲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并将在后脉冲的脉冲宽度与在后脉冲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判断两个脉冲之间的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
所述输出电路和所述比较器电路优选存储多个第一基准值,并且输出电路基于多个第一基准值,生成并输出具有定义为数据的脉冲间隔的数据信号,并且比较器电路通过将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与多个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数据信号的数据。
据此,接收机能够接收在一个脉冲中包含多种数据的数据信号,由此高速实现从发送机至接收机的通信
所述发送机优选存储第三基准值,并且在根据第三基准值将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明两个脉冲之间的脉冲间隔是否表示第一基准值的宽度之后,生成并输出通过基于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来设置所定义的脉冲宽度而获得的数据信号。
因此,能够为每个发送机设置第一基准值。因而,无论发送机的制造偏差如何,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设置第一基准值和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并且能够高速进行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的通信 此外,能够随意地改变第一基准值,从而即使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的数据发生泄漏,数据分析也变得非常困难。
所述计数器电路优选存储第三基准值,并且在通过将所接收数据信号的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转换为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的基准脉冲数目,对所接收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进行计数之后,通过将所计数的两个脉冲的脉冲宽度与第三基准值进行比较,判断两个脉冲之间的脉冲间隔是否表示第一基准值,并将判定为表示第一基准值的脉冲间隔输出至比较器电路。
所述发送机优选将所输出数据信号的前部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示第一基准值的宽度,随后生成并输出通过基于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来设置所定义的脉冲宽度而构成的数据信号。
因此,由于对每一数据通信均在一个脉冲中设置第一基准值,所以当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交换的通信数据存在泄漏时,可以使数据分析变得困难。此外,能够高速进行用来设置第一基准值的数据通信。
所述计数器电路优选通过将所接收数据信号的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间隔转换为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的基准脉冲数目,对所接收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间隔进行计数,并将所计数的两个脉冲的脉冲间隔作为第一基准值输出至比较器电路。
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在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进行高速的数据通信,以通过单根通信线传送数据,所以本发明作为用于通信装置的技术是有用的。
附图说明
通过对优选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变得清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通过实施本发明,存在本发明的许多其它优点。
图1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1B是用于示出当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1C是用于示出当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发送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2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2B是用于示出当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2C是用于示出当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发送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3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3B是用于示出当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4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4B是用于示出当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5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5B是用于示出当在根据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图6A是用于示出常规情况的通信装置的框图;
图6B是用于示出当在常规情况的通信装置中接收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和
图6C是用于示出当从常规情况的通信装置发送数据时,通信线的电压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第一实施例)
图1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框图。该通信装置包括询问器1A和应答器1B。询问器1A和应答器1B通过单根通信线101相连。应答器1B包括振荡器电路2,计数器电路3、比较器电路4,和输出电路5。
振荡器电路2生成基准脉冲CLK。计数器电路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此处计数器电路3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di如下。也就是说,脉冲数目Ndi对应于在应答器1B所接收的数据信号DI中所包含的每个脉冲当中的两个相邻脉冲的期间(脉冲间隔),从振荡器电路2输出的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因此,脉冲数目Ndi表示脉冲间隔。
用于识别数据信号DI的第一基准值Nc预先存储在比较器电路4中,并且比较器电路4将所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与从计数器电路3输入的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
输出电路5生成并输出具有与脉冲数目Ndo相对应的脉冲间隔的数据信号DO。与脉冲数目Ndi类似,脉冲数目Ndo是从振荡器电路2输出的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然而,计数器电路3中的脉冲数目Ndi对应于所接收数据信号DI的脉冲间隔,而输出电路5中的脉冲数目Ndo对应于从输出电路5发送的数据信号DO的脉冲间隔,由输出电路5设置。
输出电路5存储第一基准值Nc,然后设置多个脉冲数目Ndo。具体地,输出电路5设置脉冲数目Ndo(0),以用于设置对应于数据“0”的脉冲间隔,并设置脉冲数目Ndo(1),以用于设置对应于数据“1”的脉冲间隔。脉冲数目Ndo(0)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第一基准值Nc的值(Ndo(0)≤Nc),而将脉冲数目Ndo(1)被设置为大于第一基准值Nc的值(Ndo(1)>Nc)。输出电路5生成并输出根据所设置的脉冲数目Ndo设置其脉冲间隔的数据信号DO。进一步,输出电路5根据数据信号DO的脉冲间隔调节通信线的电压。
以下将描述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一实施例的动作。图1B示出当应答器1B接收数据时通信线101的电压 在这种情况下,询问器1A充当发送机,而应答器1B充当接收机。当应答器1B接收数据信号DI时,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脉冲间隔)由计数器电路3进行计数,并提供给比较器电路4比较器电路4将所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与所提供的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当判断脉冲数目Ndi等于或小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4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current timing)表示数据“0”。与此同时,当判断脉冲数目Ndi大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4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表示数据“1”。
图1C示出当应答器1B发送数据信号DO时通信线101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应答器1B充当发送机,而询问器1A充当接收机,在应答器1B进行数据发送时,输出电路5输出数据信号DO,而且数据信号DO具有与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o相对应的脉冲间隔。进一步,输出电路5将通信线101的电压调节为与数据信号DO的脉冲间隔相对应的值。具体地,对于数据信号DO中表示数据“0”的期间,输出电路5将脉冲数目Ndo(0)的值设置为满足(Ndo(0)<Nc)的范围,与此同时,对于数据信号DO中表示数据“1”的期间,将脉冲数目Ndo(1)的值设置为Ndo(1)>Nc。输出电路5生成具有根据所设置脉冲数目Ndo的脉冲间隔的数据信号DO。此外,输出电路5根据数据信号DO的脉冲间隔调节通信线101的电压,并通过通信线101将所生成的数据信号DO发送至询问器1A。
对于上述实施例,当在通信装置中应答器1B通过单股通信线101从询问器1A接收数据信号DI时,不必要设置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而与用于识别数据信号DI的基准脉冲数Ndi相对应的脉冲间隔,充当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因此,当从数据信号DI计数的脉冲数目Ndi小于第一基准值Nc时,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变短,由此能够执行高速接收处理。
此外,当应答器1B向询问器1A发送数据信号DO时,与脉冲数目Ndo相对应的脉冲间隔成为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因此,当脉冲数目Ndo小于用于识别数据信号DO的第一基准值Nc时,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变短,由此能够进行高速发送处理。
(第二实施例)
图2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框图。该通信装置包括询问器11A和应答器11B。询问器11A和应答器11B通过单根通信线101相连。应答器11B包括振荡器电路12、计数器电路13、比较器电路14,和输出电路15。
振荡器电路12生成基准脉冲CLK。计数器电路1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计数器电路13还对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Nwdi进行计数,以便得到用于对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的基准点(计数开始点和计数结束点)。脉冲数目Ndi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与此同时,脉冲数目Nwdi对应于在应答器11B所接收的数据信号DI中所包含的每个脉冲的输出期间(脉冲宽度),从振荡器电路12输出的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进一步,计数器电路13存储计数开始基准值Nd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de。计数开始基准值Nds是用于识别对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的计数开始点的基准数据,而计数结束基准值Nde是用于识别对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的计数结束点的基准数据。计数开始基准值Nd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de是第二基准值。计数开始基准值Nds是在前的脉冲基准值,计数结束基准值Nde是在后的脉冲基准值。
用于识别数据信号DI的第一基准值Nc预先存储在比较器电路14中,并且比较器电路14将所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与从计数器电路13输入的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比较器电路1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比较器电路4相同。
输出电路15预先存储计数开始基准值Nd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de,并分别设置多个脉冲数目Ndo和脉冲数目Nwdo。具体地,输出电路15将脉冲数目Ndo(0)和脉冲数目Ndo(1)设置为脉冲数目Ndo。脉冲数目Ndo(0)和脉冲数目Ndo(1)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输出电路15将脉冲数目Nwdo(s)和脉冲数目Nwdo(e)设置为脉冲数目Nwdo,脉冲数目Nwdo(s)被设置为等于计数开始基准值Nds(即Nwdo(s)=Nds),并且脉冲数目Nwdo(e)被设置为等于计数结束基准值Nde(即Nwdo(c)=Nde)。输出电路15根据所设置的脉冲数目Nwdo来设置脉冲间隔,生成并输出根据所设置的脉冲数目Nwdo设置其脉冲间隔的数据信号DO。此外,输出电路15根据数据信号DO的脉冲间隔和脉冲宽度,调节通信线101的电压。
以下将描述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二实施例的动作。图2B示出当应答器11B接收数据信号DI时通信线101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询问器11A充当发送机,而应答器11B充当接收机。
当接收数据时,应答器11B的计数器电路1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wdi和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如上所述,脉冲数目Nwdi和Ndi对应于通过通信线101从询问器11A发送的数据信号DI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
当对上述脉冲数目进行计数时,计数器电路13首先对脉冲数目Nwdi(脉冲宽度)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di等于计数开始基准值Nds(即Nwdi=Nds)时,计数器电路13判定已经到达开始对脉冲数目Ndi(脉冲间隔)进行计数的时间,并且在下一个脉冲间隔中开始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进行计数,作为脉冲数目Ndi。在该脉冲间隔中完成脉冲数目Ndi的计数之后,计数器电路13在下一个脉冲中对脉冲数目Nwdi(脉冲宽度)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wdi与计数结束基准值Nde相匹配(即Nwdi=Nde)时,计数器电路13判定刚刚执行的脉冲数目Ndi(脉冲间隔)计数已经顺利结束,并将所计数的结果(Ndi)输出至比较器电路14。
比较器电路14将所输入的脉冲数目Ndi(数据信号DI的脉冲间隔)与预先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进行比较。当判断脉冲数目Ndi等于或小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14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表示数据“0”与此同时,当判断脉冲数目Ndi大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14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表示数据“1”。比较器电路14的动作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图2C示出当应答器11B发送数据信号DO时通信线101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应答器11B充当发送机,而询问器11A充当接收机。
当发送数据时,输出电路15生成数据信号DO,数据信号DO由具有与脉冲数目Nwdo(s)(=Nds)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脉冲和具有与脉冲数目Nwdo(e)(=Nde)相对应的脉冲宽度的脉冲,以彼此相邻排列的状态构成。此外,输出电路15在所生成的数据信号DO中的相邻脉冲之间,设置与脉冲数目Ndo(1)相对应的脉冲间隔或与脉冲数目Ndo(0)相对应的脉冲间隔。此外,输出电路15根据数据信号DO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调节通信线101的电压。
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数据信号DO表示“0”的时间,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o(0)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o(0)≤Nc);在数据信号DO表示“1”的时间,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o(1)被设置为大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o(1)>Nc)。输出电路15根据这些脉冲数目Ndo生成数据信号DO,接下来通过通信线101将所生成的数据信号DO输出至询问器11A。此外,输出电路15根据数据信号DO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调节通信线101的电压。
对于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当应答器11B接收从询问器11A发送的数据信号DI时,不必以固定的数据长度传送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并且多种信号可以在一个脉冲中被识别。因此,应答器11B能够高速接收询问器11A的发送数据。此外,由于不存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所以不必对询问器11A和应答器11B进行同步。因此,从具有不同通信单位时间的多个询问器11A发送的数据信号DO可以由同一应答器11B接收。此外,由于不存在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所以当从应答器11B向询问器11A发送数据时,也不必对询问器11A和应答器11B进行同步。因此,有可能从同一应答器11B将数据信号发送至具有不同通信单位时间的多个询问器11A。
(第三实施例)
图3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框图。该通信装置包括询问器21A和应答器21B。询问器21A和应答器21B通过单根通信线101相连。应答器21B包括振荡器电路22、计数器电路23,和比较器电路24.振荡器电路22生成基准脉冲CLK.计数器电路2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脉冲数目Ndi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 比较器电路24存储基准值Nc1和Nc2作为用于识别数据信号DI的第一基准值,并将所存储的基准值Nc1和Nc2与从计数器电路23输入的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基准值Nc1是用于辨别数据“0”和数据“1”的阈值,基准值Nc2是用于辨别数据“1”和数据“2”的阈值。这些基准值Nc1和Nc2具有Nc1<Nc2的大小关系。第三实施例具有这样的特征:比较器具有作为第一基准值的多个(作为例子,在该情况下是两个)基准值Nc1和Nc2。
以下将描述如上所述构成的第三实施例的动作。图3B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应答器21B接收数据信号DI时通信线101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询问器21A充当发送机,应答器21B充当接收机。
当接收数据信号DI时,计数器电路2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比较器电路24将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与基准值Nc1和Nc2进行比较。当脉冲数目Ndi等于或小于基准值Nc1(即Ndi≤Nc1)时,比较器电路24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表示数据“0”。当脉冲数目Ndi大于基准值Nc1并且等于或小于基准值Nc2(即Nc1<Ndi≤Nc2)时,比较器电路24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表示数据“1”。比较器电路24将脉冲数目Ndi与基准值Nc1和Nc2进行比较,并且当脉冲数目Ndi大于基准值Nc2(即Nc2<Ndi)时,判定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表示数据“2”。
对于如上所述的第三实施例,应答器21B有可能接收其中复合了多种数据(“0”,“1”,“2”等)的数据信号DI,因此,能够使从询问器21A向应答器21B发送数据信号DI的速率更快。
(第四实施例)
图4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框图。该通信装置包括询问器31A和应答器31B。询问器31A和应答器31B通过单根通信线101相连。应答器31B包括振荡器电路32、计数器电路33,和比较器电路34
振荡器电路32生成基准脉冲CLK,计数器电路3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计数器电路33对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Ndi以及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Nwdi进行计数.脉冲数目Ndi和脉冲数目Nwdi与第二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同。此外,计数器电路33存储计数开始基准值Nc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ce。计数开始基准值Ncs是用于识别当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时的计数开始点的第三基准值,计数结束基准值Nce是用于识别当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时的计数结束点的第三基准值。计数器电路33将脉冲数目Ndi和第一基准值Nc输出至比较器电路34。
在第四实施例中,基于计数开始基准值Nc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ce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di并不表示诸如“0”,“1”等数据,而是表示第一基准值Nc的数据。第四实施例在这一点上具有特征。
比较器电路34将从计数器电路33输入的第一基准值Nc与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比较器电路34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比较器电路4相同。
以下将描述如上所述构成的第四实施例的动作。给出对从询问器31A向应答器31B发送数据信号这种情况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询问器31A充当发送机,应答器31B充当接收机。
询问器31A将第一基准值Nc,计数开始基准值Nc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ce复合在例如数据的前端位置,作为数据信号DI。特别地,询问器31A将数据前端位置的两个相邻脉冲的每个脉冲宽度分别设置为表示计数开始基准值Ncs和计数结束基准值Nce的脉冲宽度,而将相邻脉冲之间的脉冲间隔设置为表示第一基准值Nc的脉冲间隔 在以下描述中,假设将具有如上所述执行的信号处理的数据信号DI从询问器31A发送至应答器31B。然而,复合第一基准值Nc等的位置并不限于数据的前端位置,而是可以随意地位于任意位置。
图4B是用于示出当应答器31B接收数据信号DI时通信线101的电压的简图.当接收数据时,计数器电路3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wdi和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如上所述,脉冲数目Nwdi和Ndi对应于通过通信线101从询问器31A接收的数据信号DI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
当对上述脉冲数目进行计数的时候,计数器电路33首先对脉冲数目Nwdi(脉冲宽度)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wdi等于用于识别数据的计数开始基准值Ncs(即Nwdi=Ncs)时,计数器电路33判定已经达到开始对表示第一基准值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的时间,因此在下一个脉冲间隔中开始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在完成脉冲数目Ndi的计数之后,计数器电路33在下一个脉冲宽度中对脉冲数目Nwdi进行计数。当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wdi与计数结束基准值Nce相匹配(即Nwdi=Nce)时,计数器电路33判定刚刚测量的脉冲间隔中的脉冲数目是脉冲数目Ndi,并将所计数的结果(Ndi)作为第一基准值Nc输出至比较器电路34。比较器电路34存储所输入的第一基准值Nc(脉冲数目Ndi)。
在完成上述准备之后,进一步,计数器电路33开始对表示数据的脉冲数目Ndi的计数,并将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di输出至比较器电路34。比较器电路34将所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与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当判断脉冲数目Ndi等于或小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34通过所接收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作为数据“0”的判定。与此同时,当判断脉冲数目Ndi大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34通过所接收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作为数据“1”的判定。比较器电路34的动作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例,有可能将用于识别数据的第一基准值Nc设置为每个应答器31B的各自基准值数目。因此,无论应答器31B的制造偏差如何,都能够将用于识别数据的第一基准值Nc和数据通信的单位时间设置在短时间内。由于上述优点,询问器31A与应答器31B之间的通信可以高速进行。此外,由于能够随意地改变用于识别数据的第一基准值Nc,因此即使发生通信数据的泄漏,数据分析也变得困难。
在以上描述中,用于在数据信号DI上复合第一基准值Nc的位置阐明为数据的前端位置。然而,复合位置并不限于数据的前端位置,而是可以设置在任意数据位置。一旦输入了第一基准值Nc,比较器电路34就更新所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并且此后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基准值Nc来识别数据信号。
(第五实施例)
图5A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框图。该通信装置包括询问器41A和应答器41B。询问器41A和应答器41B通过单根通信线101相连,应答器41B包括振荡器电路42、计数器电路43,和比较器电路44。这些结构基本上与第四实施例的那些结构相同。然而,第五实施例在通过应答器41B来获取第一基准值Nc的结构上与第四实施例有所区别。
以下将描述第五实施例的动作,在这里将描述从询问器41A向应答器41B传送数据信号DI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询问器41A充当发送机,应答器41B充当接收机。
发送数据信号DI的询问器41A将第一基准值Nc复合在数据的前端位置上作为数据信号DI。具体地,询问器41A将数据前端位置上的脉冲的脉冲宽度设置为表示第一基准值Nc的脉冲宽度。在以下描述中,假设将通过上述信号处理得到的数据信号DI从询问器41A发送至应答器41B。
图5B是用于示出当应答器41B接收数据信号DI时通信线101的电压的简图。当接收数据时,计数器电路43对基准脉冲CLK的脉冲数目Nwdi和脉冲数目Ndi进行计数。如上所述,脉冲数目Nwdi和Ndi对应于通过通信线101从询问器41A发送的数据信号DI的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
当对上述脉冲数目进行计数的时候,计数器电路43首先对信号前端位置上的脉冲数目Nwdi(脉冲宽度)进行计数,并将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wdi作为第一基准值Nc输出至比较器电路44,比较器电路44存储所输入的第一基准值Nc(脉冲数目Nwdi)
在完成上述准备之后,进一步,计数器电路43开始对表示数据(“0”、“1”等)的脉冲数目Ndi的计数,并将所计数的脉冲数目Ndi输出至比较器电路44.比较器电路44将所存储的第一基准值Nc与脉冲数目Ndi进行比较.当判断脉冲数目Ndi等于或小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44通过所接收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作为数据“0”的判定。与此同时,当判断脉冲数目Ndi大于第一基准值Nc(即Ndi>Nc)时,比较器电路44通过所接收数据信号DI的当前时间作为数据“1”的判定。比较器电路44的动作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五实施例,第一基准值Nc被设置为每个数据通信的一个脉冲,因此使得即使发生通信数据的泄漏,也难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此外,用来设置第一基准值Nc的数据通信可以高速进行。
已经参照最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然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广泛范围,部件的各种组合和修改是可能的。

Claims (13)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机,用于生成和发送将数据复合为脉冲间隔的时间长度的数据信号;和
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其中
所述发送机和接收机通过单根通信线相连,并且
所述接收机包括:
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
计数器电路,用于通过将所接收的上述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转换为所述振荡器电路的基准脉冲数目,对所接收的所述数据信号的脉冲间隔进行计数;和
比较器电路,将第一基准值存储在其中,并且通过将所述计数器电路所计数的所述数据信号的所述脉冲间隔与所述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所述数据信号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机包括:
发送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和
输出电路,将所述第一基准值存储在其中,生成并输出具有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定义为数据的脉冲间隔的所述数据信号,其中所述脉冲间隔根据所述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输出电路存储第二基准值,并且在根据所述第二基准值将所述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明所述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的宽度之后,生成并输出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数据信号中所述定义的脉冲宽度基于所述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输出电路将所述两个脉冲的在前脉冲的基准值和在后脉冲的基准值分别存储为所述第二基准值,并随后从所述两个脉冲的所述脉冲宽度当中,根据所述在前脉冲的所述基准值定义所述在前脉冲的脉冲宽度,并根据所述在后脉冲的所述基准值定义所述在后脉冲的脉冲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计数器电路存储所述第二基准值,并且在通过将所接收数据信号的所述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转换为所述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的所述基准脉冲数目,对所述所接收数据信号的所述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进行计数,通过将所述所计数的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二基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并判定为表示数据之后,将所述脉冲间隔输出至所述比较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计数器电路将所述两个脉冲的在前脉冲的基准值和在后脉冲的基准值分别存储为所述第二基准值,并且通过从所述计数的两个脉冲的所述脉冲宽度当中,将所述在前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所述在前脉冲的所述基准值进行比较,并将所述在后脉冲的脉冲宽度与所述在后脉冲的所述基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输出电路和所述比较器电路将多个所述第一基准值存储在其中,其中:
所述输出电路基于所述多个第一基准值,生成并输出具有定义为数据的所述脉冲间隔的所述数据信号;并且
所述比较器电路通过将所述数据信号的所述脉冲间隔与所述多个第一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所述数据信号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机存储第三基准值,并且在根据所述第三基准值将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明所述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值的宽度之后,生成并输出所述数据信号,且此数据信号的所述定义的脉冲宽度基于所述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进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计数器电路存储所述第三基准值,并且在通过将所接收数据信号的所述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转换为所述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的所述基准脉冲数目,对所述所接收数据信号的所述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进行计数,并且通过将所计数的两个脉冲的所述脉冲宽度与所述第三基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值之后,将判定为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值的所述脉冲间隔输出至所述比较器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机将待输出的所述数据信号的前部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示所述第一基准值的宽度,随后生成并输出所述数据信号,且此数据信号中所述定义的脉冲宽度基于所述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进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所述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计数器电路通过将所接收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间隔转换为所述接收机侧振荡器电路的所述基准脉冲数目,对所述接收数据信号中所述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间隔进行计数,并将所述两个脉冲的所述所计数的脉冲间隔作为所述第一基准值输出至所述比较器电路。
12、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机,用于生成和发送将数据复合为脉冲间隔的时间长度的数据信号;和
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其中
所述发送机和接收机通过单根通信线相连,并且
所述发送机包括:
发送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和
输出电路,将第一基准值存储在其中,生成所述数据信号,并输出所述生成的数据信号,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基准值被定义为数据的脉冲间隔根据所述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进行设置。
13、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机,用于生成和发送将数据复合为脉冲间隔的时间长度的数据信号;和
接收机,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其中
所述发送机和接收机通过单根通信线相连,并且
所述发送机包括:
发送机侧振荡器电路,用于振荡基准脉冲作为所述数据信号的计数基准,和
输出电路,将第二基准值存储在其中,并输出所述数据信号,其中,基于所述第二基准值,将所述数据信号中两个相邻脉冲的脉冲宽度定义为表明所述两个脉冲之间的所述脉冲间隔是否表示数据的宽度,并生成所述数据信号,且此数据信号中所述定义的脉冲宽度根据所述基准脉冲的脉冲数目的计数数目进行设置。
CNB2006100758876A 2005-04-22 2006-04-24 通信装置 Active CN10044087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4659 2005-04-22
JP2005124659 2005-04-22
JP2006105081 2006-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5166A CN1855166A (zh) 2006-11-01
CN100440876C true CN100440876C (zh) 2008-12-03

Family

ID=37195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58876A Active CN100440876C (zh) 2005-04-22 2006-04-24 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087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8475B2 (ja) * 2011-03-28 2013-09-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情報伝達装置
CN112606739A (zh) * 2020-12-29 2021-04-06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控制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362A (en) * 1996-09-11 1999-08-31 Daewoo Telecom,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lock failure for use in a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ystem
CN1236247A (zh) * 1998-04-03 1999-11-24 日本先锋公司 发送系统中的接收接口单元
JP2000205907A (ja) * 1999-01-14 2000-07-28 Osaka Gas Co Ltd 超音波渦流量計
US6185252B1 (en) * 1996-10-21 2001-02-06 Robert Bosch Gmbh Process for decoding a digital signal and a bus system and a peripheral unit therefor
JP2003143119A (ja) * 2001-11-02 2003-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362A (en) * 1996-09-11 1999-08-31 Daewoo Telecom, Lt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lock failure for use in a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ystem
US6185252B1 (en) * 1996-10-21 2001-02-06 Robert Bosch Gmbh Process for decoding a digital signal and a bus system and a peripheral unit therefor
CN1236247A (zh) * 1998-04-03 1999-11-24 日本先锋公司 发送系统中的接收接口单元
JP2000205907A (ja) * 1999-01-14 2000-07-28 Osaka Gas Co Ltd 超音波渦流量計
JP2003143119A (ja) * 2001-11-02 2003-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5166A (zh) 2006-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8212B1 (en) Retim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etiming
KR101838560B1 (ko) 뉴로모픽 칩에서 스파이크 이벤트를 송수신하는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EP033312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synchronization
CN101431390B (zh) 一种数据串行传输的电路和方法
CN101044468A (zh) 串行数据总线的从总线用户
CN101005374A (zh) 无线电链路和操作它的方法
JPH11505048A (ja) 測定ヘッドとリモート受信機との間で信号を無線伝送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0440876C (zh) 通信装置
US8284823B2 (en) Serial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078979A (zh) 传输装置、传输方法以及滤波电路
CN100527116C (zh) 主通信电路、从通信电路、以及数据通信方法
US8315292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009913B2 (en) Sequence controller
JP2013093827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
CN100384096C (zh) 具信道导向连接的发送和接收装置
CN1297092C (zh) 起停同步式通信电路
WO2013051677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
US8249188B2 (en) Mechanism for constructing an oversampled waveform for a set of signals received by a receiver
CN101084635A (zh) 用于识别信息信道中的干扰效应的方法和设备
CN101228753B (zh) 通信装置
JPH10322404A (ja) シリアル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SE515886C2 (sv) Sätt för dataöverföring och dataöverföringsapparat som arbetar vid två frekvenser
CN1981497A (zh) 波特率检测
US5331668A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N107370565A (zh) 一种传输参数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4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