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3518C -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 Google Patents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3518C
CN100433518C CNB011321113A CN01132111A CN100433518C CN 100433518 C CN100433518 C CN 100433518C CN B011321113 A CNB011321113 A CN B011321113A CN 01132111 A CN01132111 A CN 01132111A CN 100433518 C CN100433518 C CN 1004335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ance
transformer
electric capacity
negative pole
branch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321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7933A (zh
Inventor
高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B011321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3518C/zh
Publication of CN1417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79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35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35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技术方案是: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负联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与MOSFET的栅极相连,本发明从原理上减小负载不平衡度。

Description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源领域,尤其涉及单路控制多路输出的二次电源领域。
背景技术
多路输出电源在多种场合都有应用,但如何保证每路输出电压精度都较高,或者负载不平衡度(LOAD CROSS-REGuLATION)较高,有很多具体方案,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两类:1)对一路进行反馈控制,或对多路同时用一套反馈电路进行控制,然后再增大绕组耦合度。如美国专利5,930,124″switching power supply″,就是通过对变压器绕组间串电容,可以极大增加绕组的耦合度。该方案的本质是在普通正激或反激电路的基础上增大绕组或电感间的耦合度,利用控制支路来控制非控支路,并没有从电路原理上减小负载不平衡度;2)对每路输出都进行单独反馈控制。这种方案精度可以做的非常高,即有几路输出就需要几套控制电路,如中国专利00101439“高稳压精度双路输出电源”,就是对第一路进行普通反馈控制,另一路利用磁饱和放大器进行控制;或者采用单套控制电路,但附加转换控制电路,用来在不同的支路间转换连接控制电路。如美国专利5,530,636″Antomatic feedback system for a dual ouput power supply″,设计一种电压检测器,用来检测负载状况,控制转换电路连接反馈电路和支路的输出。该方案的的缺点是电路复杂,成本高、体积大。总之,上述所有方案在轻载或空载时,输出电感(或储能电感)都存在电流断续的问题,原因是因为当电流降为零后,由于无源控制的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流不能反向。上述的所有专利电路都是在基本正激或反激电路基础上进行的。
图1是单路控制的基本正激电源电路示意图: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第一绕组与第二电感LZ、第二电容CZ、第一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第二二极管VDZ与第二电感LZ、第二电容CZ组成的支路并联,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容CZ并联;第二电容CZ的负极与同时第一二极管VDI的正极、第二二极管VDI的正极相连。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第二绕组与第三电感LZ’、第三电容CZ’、第三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第四二极管VDZ’与第三电感LZ’、第三电容CZ’组成的支路并联,第二电阻R1’与第三电容CZ’并联;第三电容C2’的负极同时与第三二极管VDI’的正极、第四二极管VDZ’的正极相连。第二电感LZ与第三电感LZ’是耦合绕制的。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与MOSFET的栅极相连。在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两路设计输出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当不控支路(第二支路)负载很轻,该路输出电感L2’电流不连续时,输出电压VOI‘等于电感两端电压V1加上续流电子开关VDZ’两端电压VZ,假设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输出电感LZ和LZ,耦合度为1,电感两端电压V1应该和电感LZ两端电压相等,而被控制支路(第一支路)满载时电感LZ电流连续,两端电压应该等于该路输出电压。这样,第二支路输出电压比第一支路输出电压多出了VZ;当第二支路负载和第一支路负载都较重,电感LZ,电流连续,输出电压VOI‘等于电感两端电压V1;假设两路输出电感LZ和LZ‘耦合度为1,应该和第一支路电感两端电压相等,而第一支路满载时电感LZ电流连续,电感两端电压应该等于输出电压。以上分析可以着出,支路H当电感电流连续和不连续时,即使两路输出电感LZ和LZ‘藕合度为1,输出电压在两种条件下仍然相差VZ。
图2是单路控制的基本反激电源电路示意图: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第一绕组与第二电容CZ、第一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VDI的正极与第二电容CZ负极相连,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容CZ并联。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第二绕组与第三电容CZ’、第二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VDI’的正极与第三电容CZ’负极相连,第一二电阻R1’与第三电容CZ’并联。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与MOSFET的栅极相连。假设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两路设计输出电压相等:当不控支路(第二支路)负载很轻,储能电感(即变压器)电流不连续时,输出电压VOI’等于VDI‘两端电压VZ加上变压器副边输出电压V1,假设两路输出变压器绕组藕合度为1,V1应该和被控制支路(第一支路)变压器副边两端电压相等,而第一支路满载时电流连续,变压器副边两端电压应该等于该路输出电压,这样,第二支路输出电压比第一支路输出电压多出了VZ;当第二支路负载较重,储能电感电流连续时,输出电压VOI‘等于变压器副边两端电压V1;假设两路输出变压器绕组耦合度为1,应该和第一支路副边绕组两端电压相等,而第一支路满载时储能电感电流连续,变压器副边两端电压应该等于输出电压。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二支路当储能电感电流连续和不连续时即使输出变压器副边藕合度为1,输出电压在两种条件下仍然相差VZ。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而又不过分增加电路的复杂程度。采用单路控制,提出一种输出电感(或储能电感)电流不会断续,提高输出的负载不平衡度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负联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一绕组与第二电感LZ、第二电容CZ、第一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
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与由第二电感LZ、第二电容CZ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漏极与第二电感LZ相连,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在与第一电感相连的变压器副边第一绕组的非同名端,即用于整流的单向导电的第一二极管VDI的负极;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容CZ并联;第二电容CZ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VDI的正极、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源极相连;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二绕组与第三电感LZ’、第三电容CZ’、第二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与由第三电感LZ’、第三电容CZ’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漏极与第三电感L2’相连,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2’接与第一电感相连的变压器副边第二绕组的非同名端,即用于整流的单向导电的第二二极管VDI’的负极;第三电阻R1’与第三电容CZ’并联;第三电容CZ’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VDI’的正极、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源极相连;第二电感LZ与第三电感LZ’是耦合绕制的;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输入MOSFET的栅极。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负联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一绕组与第二电容CZ、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容CZ并联;第二电容CZ的负极与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漏极相连;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在第二电容CZ的正极,即输出正极。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二绕组与第三电容CZ’、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组成串联回路;第三电阻R1’与第三电容CZ’并联;第三电容CZ’的负极与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漏极相连;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2’接在第三电容CZ’的正极,即输出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输入MOSFET的栅极。
本发明与传统方案相比,将正激电路中无源控制的用于续流的单向导电电子开关去掉,取而代之的是有源控制的可以双向导电的电子开关,在任何负载条件下都不存在输出电感(或储能电感)电流不连续情况,从原理上减小负载不平衡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单路控制双路输出的基本正激电源电路。
图2是单路控制双路输出的基本反激电源电路。
图3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二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分析忽略了线路压降和电子开关导通压降。
图1、图2已在背景技术部分作了详细说明。
图3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的示意图。
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负联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一绕组与第二电感LZ、第二电容CZ、第一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
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与由第二电感LZ、第二电容CZ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漏极与第二电感LZ相连,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在与第一电感相连的变压器副边第一绕组的非同名端,即用于整流的单向导电的第一二极管VDI的负极;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容CZ并联;第二电容CZ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VDI的正极、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源极相连;支路H是这样构成的:
第二绕组与第三电感LZ’、第三电容CZ’、第二二极管VDI’组成串联回路;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与由第三电感LZ’、第三电容CZ’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漏极与第三电感LZ’相连,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2’接与第一电感相连的变压器副边第二绕组的非同名端啊,即用于整流的单向导电的第二二极管VDI’的负极;第三电阻R1’与第三电容CZ’并联;第三电容CZ’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VDI’的正极、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源极相连;第二电感LZ与第三电感LZ’是藕合绕制的;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输入MOSFET的栅极。该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同名端电压为正时,为整流阶段。整流开关VDI、VDI‘导通,不论两路输出负载有何差异,两路输出工作方式相同。当同名端电压为负时,为续流阶段。续流电子开关VTZ、VTZ’导通,整流开关VDI、VDI‘关断,由于续流电子开关VTZ、VTZ,的双向导电性,电流可以通过它们双向流动。所以即使第二支路输出负载很轻,该路电感电流也是连续的,只不过方向改变了,不管怎样,第二支路输出电压VOI‘都等于其输出电感两端电压V1,假设电感藕合度为1,应该控制第一支路输出电感两端电压相等,即等于第一支路输出电压VOI。
图4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二的电路图。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L1、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C1跨接在第一电感L1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负联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一绕组与第二电容CZ、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阻RI与第二电容CZ并联;第二电容CZ的负极与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漏极相连;第二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在第二电容CZ的正极,即输出正极。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二绕组与第三电容CZ’、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组成串联回路;第三电阻R1’与第三电容CZ’并联;第三电容CZ’的负极与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漏极相连;第三可控电子开关VTZ’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R2’接在第三电容CZ’的正极,即输出正极。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输入MOSFET的栅极。该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同名端电压为正时,为储能阶段,整流开关VTZ、VTZ‘不导通。当同名端电压为负时,为整流阶段,整流开关VTZ、VTZ‘导通,由于整流电子开关VTZ、VTZ‘的双向导电性,电流可以通过它们双向流动,所以即使第二支路输出负载很轻,储能电感电流也是连续的,只不过方向改变了,不管怎样,第二支路输出电压V01等于该路变压器副边两端电压V1,如果变压器副边绕组耦合度为1,应该和被控制支路变压器副边两端电压相等,即等于控制支路输出电压VOI。
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各类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中,尤其适用于小体积,低成本的多路输出电源。

Claims (2)

1、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跨接在第一电感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电压负极联接,第一电容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一绕组与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组成串联回路;第二可控电子开关与由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漏极与第二电感相连,栅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在变压器副边第一绕组的非同名端,变压器与第一电感相连,即用于整流的单向导电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一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第二电容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二可控电子开关的源极相连;
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
第二绕组与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二二极管组成串联回路;第三可控电子开关与由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漏极与第三电感相连,栅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变压器副边第二绕组的非同名端,与变压器与第一电感相连,即用于整流的单向导电的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第三电阻与第三电容并联;第三电容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三可控电子开关的源极相连;第二电感与第三电感是耦合绕制的;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I)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输入MOSFET的栅极。
2、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电压正极与第一电感、变压器原边、MOSFET、输入电压负极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容跨接在第一电感与变压器原边的连接点和输入电压负极之间,MOSFET的漏极与变压器串联,MOSFET源极与输入电压负极联接,第一电容的负极与输入电压负极相连;变压器副边有两个并绕的绕组,即第一绕组(I)和第二绕组,将输出分为两个支路,即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第一支路是这样构成的:第一绕组与第二电容、第二可控电子开关组成串联回路;第一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第二电容的负极与第二可控电子开关的漏极相连;第二可控电子开关的栅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在第二电容的正极;
第二支路是这样构成的:第二绕组与第三电容、第三可控电子开关组成串联回路;第三电阻与第三电容并联;第三电容的负极与第三可控电子开关的漏极相连;第三可控电子开关的栅极通过第四电阻接在第三电容的正极;
控制电路的输入取自第一支路的输出电压正、负极,控制电路产生的驱动脉冲,作为变压器原边MOSFET的驱动信号输入MOSFET的栅极。
CNB011321113A 2001-10-30 2001-10-30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351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321113A CN100433518C (zh) 2001-10-30 2001-10-30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11321113A CN100433518C (zh) 2001-10-30 2001-10-30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7933A CN1417933A (zh) 2003-05-14
CN100433518C true CN100433518C (zh) 2008-11-12

Family

ID=467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211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3518C (zh) 2001-10-30 2001-10-30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351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0388C (zh) * 2003-07-28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输出开关电源的反馈电路及实现方法
CN101064475B (zh) * 2006-04-28 2010-09-1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交叉调整性能的多重输出直流-直流转换器
CN101211191B (zh) * 2006-12-25 2010-04-14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调节电路
CN101212183B (zh) * 2006-12-25 2011-05-18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半定向调节电路
CN101212181B (zh) * 2006-12-31 2010-12-08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
CN101232237B (zh) * 2007-01-26 2011-05-25 艾默生网络能源系统北美公司 一种多路输出电源
JP4208018B2 (ja) 2007-02-16 2009-01-14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直流変換装置
CN103474214A (zh) * 2013-09-24 2013-12-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一种脉冲隔离变压器
CN106604486A (zh) * 2015-10-16 2017-04-26 得能创科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电源多路独立控制电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636A (en) * 1995-01-13 1996-06-25 Dell Usa, L.P. Automatic feedback system for a dual output power supply
CN1223426A (zh) * 1997-08-08 1999-07-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输出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及应用转换器的液晶显示器
US5930124A (en) * 1996-12-13 1999-07-27 Toko, In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0636A (en) * 1995-01-13 1996-06-25 Dell Usa, L.P. Automatic feedback system for a dual output power supply
US5930124A (en) * 1996-12-13 1999-07-27 Toko, Inc.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N1223426A (zh) * 1997-08-08 1999-07-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输出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及应用转换器的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7933A (zh) 2003-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2067B (zh) Dc/dc转换器
CN101098103B (zh) 功率转换器开关驱动器的自供电电源
CA2489345C (en) Impedance source power converter
WO2018141092A1 (en) Dc-dc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US5932995A (en) Dual buck converter with coupled inductors
US6353547B1 (en) Three-level soft-switched converters
US9431917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including a rectifier circuit having switching elements, and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US5471376A (en) Low-loss active voltage-clamp circuit for single-ended forward PWM converter
KR101314903B1 (ko) 양방향 직류-직류 컨버터
US11201549B2 (en) Control method of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and related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CN103731036A (zh) 双向dc/dc转换器
CN106329914B (zh) 一种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EP0496718B1 (en) Method for minimizing the switching loss in a power switch
EP3255771B1 (en)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or
EP1047172A2 (en) Energy transfer unit, charge unit, and power supply unit
CN107181409B (zh) 双向隔离式多阶直流-直流电能转换装置及其方法
CN109196775A (zh) 开关放大器和功率转换器
CN100433518C (zh) 提高多路输出电源负载不平衡度的电路
Song et al. Dual-bridge DC-DC converter: A new topology characterized with no deadtime operation
CN109713901A (zh) 一种Boost端耦合电感式升降压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8448902A (zh) 一种同步整流反激式直流-直流电源转换装置及控制方法
US20070008750A1 (en) Dc/ac power convert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143909A (zh) 消除dc/dc转换器中的转换损耗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55305B (zh) 多功能有源箝位变结构型双管正反激直流变流器
CN107222109B (zh) 一种含有源缓冲器的双向隔离式dc-dc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G CITY ZTE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G CITY ZTE CO., LTD. SHANGHAI SECOND INSTITUTE

Effective date: 200307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722

Applicant after: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City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Inst. of No.2, Zhongxing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City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