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7837C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7837C
CN100427837C CNB2004800281584A CN200480028158A CN100427837C CN 100427837 C CN100427837 C CN 100427837C CN B2004800281584 A CNB2004800281584 A CN B2004800281584A CN 200480028158 A CN200480028158 A CN 200480028158A CN 100427837 C CN100427837 C CN 10042783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indoor set
air conditioner
driving machine
driv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81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0336A (zh
Inventor
山下哲也
赤井竜彦
土井隆司
片冈笃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0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0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78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78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可动面板开闭动作的安全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空调机的室内机(2)具备前面格栅(60)、第2面板(72)、驱动机及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前面格栅(60)在前面设置有第1吸入口(27)。第2面板(72)设置成覆盖第1吸入口(27),通过以离开第1吸入口(27)的方式移动来打开第1吸入口(27),通过以接近第1吸入口(27)的方式移动来关闭第1吸入口(27)。驱动机产生用于使第2面板(72)移动的驱动力。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具有齿轮部和板部。齿轮部将驱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第2面板(72)。板部设置在齿轮部的外侧,在第2面板(72)打开的状态下,封闭第2面板(72)与前面格栅(60)的间隙。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具备在前面设置有开口的壳体、和可动面板。可动面板设置成覆盖壳体的开口,通过以离开开口的方式移动来打开开口,通过以接近开口的方式移动来关闭开口。另外,空调机的室内机,为了使可动面板这样移动,大多具备驱动部、以及用于将驱动部的驱动力传递给可动面板的齿轮和凸轮等的驱动力传递部(参照专利文献1)。借助于该驱动力传递部将驱动部的驱动力传递给可动面板,进行可动面板的开闭动作。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7-1282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这样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有可能人的手会进入驱动力传递部的附近。换句话说,在处于打开状态的可动面板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下,人的手有可能从该间隙插入驱动力传递部附近。手有可能与驱动力传递部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可动面板开闭动作的安全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第1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壳体、可动面板、驱动部及开闭部件。在壳体的前面设置有开口。可动面板设置成覆盖开口,通过以离开开口的方式移动来打开开口,通过以接近开口的方式移动来关闭开口。驱动部产生用于使可动面板移动的驱动力。开闭部件具有驱动力传递部和板部。驱动力传递部将驱动部的驱动力传递给可动面板。板部设置在驱动力传递部的外侧,在可动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封闭可动面板与壳体的间隙。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开闭部件具有板部,所述板部设置在驱动力传递部的外侧,在可动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封闭可动面板与壳体的间隙。因此,在可动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借助于板部,使人手很难从壳体与可动面板的间隙插入,减少了手与驱动力传递部接触的可能性。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可提高可动面板开闭动作的安全性。
第2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开闭部件支承可动面板,通过从壳体向前方突出,使可动面板移动以离开开口。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支承可动面板的开闭部件,通过从壳体向前方突出,使可动面板处于打开状态。在可动面板这样移动的情况下,在壳体与可动面板之间形成比较大的间隙,加大了人手插入的可能性。但是,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利用板部可减少人手与驱动力传递部接触的可能性,可以提高安全性。
第3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发明或第2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板部支承可动面板,通过从壳体向前方突出,使可动面板移动以离开开口。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板部支承可动面板,通过从壳体向前方突出,使可动面板移动以离开开口。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不需要另外设置支承可动面板的部件,能够削减部件数目。
第4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发明至第3发明任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驱动力传递部与板部一体地设置。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驱动力传递部与板部一体地设置。因此,在可动面板的打开动作中,在驱动力传递部移动的同时,板部也移动。因此,可通过板部封闭处于打开状态的可动面板与壳体的间隙。
第5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发明至第4发明任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驱动力传递部与板部一体成型。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驱动力传递部与板部一体成型。因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削减部件数目。
第6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1发明至第5发明任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开闭部件分别设置成接近壳体的两侧面的里面。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开闭部件分别设置成接近壳体的两侧面的里面。因此,使人手很难从壳体的两侧插入。由此,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图。
图2是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室内机的正视图。(b)是室内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室内机的左侧端附近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驱动机的侧视图。
图6是从背面侧观看前面格栅组装体的图。
图7是第1开闭机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1面板和第2面板的开闭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室内机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空调机;        2室内机;        27第1吸入口(开口);
41驱动机(驱动部);                60前面格栅(壳体);
68第2面板支承部件(开闭部件);     72第2面板(可动面板);
680第2齿轮部(驱动力传递部);      681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机的整体结构〕
图1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空调机1的结构和制冷剂回路。
该空调机1具备:安装在室内壁面等上的室内机2;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3。
该空调机1的制冷剂回路,主要由室内热交换器20、蓄能器(accumulator)31、压缩机32、四通换向阀33、室外热交换器30以及电动膨胀阀34构成。
设在室内机2的室内热交换器20,其与所接触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另外,在室内机2设置有室内风扇21,其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将从室内热交换器20通过、且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室内。室内风扇21由设置在室内机2内的室内风扇电动机22驱动旋转。关于室内机2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在室外机3设置有:压缩机32;连接在压缩机32的排出侧的四通换向阀33;连接在压缩机32的吸入侧的蓄能器31;与四通换向阀33连接的室外热交换器30;与室外热交换器30连接的电动膨胀阀34。电动膨胀阀34通过液体关闭阀36与配管23连接,并通过该配管23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一端连接。另外,四通换向阀33通过气体关闭阀37与配管24连接,并通过该配管24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另一端连接。另外,在室外机3设置有室外风扇38,其用于将在室外热交换器30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该室外风扇38由室外风扇电动机39驱动旋转。
〔室内机的结构〕
图2表示室内机2的分解立体图。
室内机2是设置在室内侧壁上的壁挂型室内机,主要具备主体部4、吹出口组装体5、前面格栅组装体6、和前面板7。
〔主体部〕
主体部4具有: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参照图1)、室内风扇电动机22(参照图1)、电气安装部件箱40、驱动机41(参照图4)、和主体壳体42。
<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室内风扇电动机、电气安装部件箱>
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室内风扇电动机22,安装在主体壳体42上。如图3(b)所示,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在侧视时,室内风扇21配置在室内机2的中央,具有倒V字型的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20配置成包围室内风扇21的上半部分。另外,室内风扇电动机22(未图示),配置在正视时的室内风扇21的右侧方。此外,图3(b)是室内机2的侧视剖面图。
电气安装部件箱40如图2所示,安装在主体壳体42上,并配置在正视时的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室内风扇电动机22的右侧方。电气安装部件箱40在内部收容有控制基板,控制基板对室内机2的制冷制热运转等时所需要的各结构部件进行控制。
<驱动机>
驱动机41如图4所示,配置在主体壳体42的左侧端附近,产生用于使前面板7移动的驱动力。驱动机41如图5所示,具有面板开闭电动机43、第1驱动机齿轮44、第2驱动机齿轮45和驱动机壳体46。
面板开闭电动机43通过电缆(cable)430与收容在电气安装部件箱40中的控制部件连接,成为使前面板7移动的驱动源。
第1驱动机齿轮44把面板开闭电动机43的旋转传递给第2驱动机齿轮45。
第2驱动机齿轮45的一部分从驱动机壳体46露出,并且在前面格栅60(壳体)安装在主体壳体42的状态下,第2驱动机齿轮45配置成与开闭机构61具有的动力传递齿轮66(参照图6)啮合。因此,通过在主体部4上安装前面格栅60,把驱动机41固定在后述的固定部62(参照图4)上,可以使第2驱动机齿轮45和动力传递齿轮66容易啮合。第2驱动机齿轮45通过第1驱动机齿轮44将面板开闭电动机43的旋转传递给动力传递齿轮66,并且将面板开闭电动机43的驱动力传递给开闭机构61。
驱动机壳体46收容上述面板开闭电动机43、第1驱动机齿轮44、第2驱动机齿轮45。另外,驱动机壳体46具有卡定孔461和被固定部462。
卡定孔461是设在驱动机壳体46上的开口,用于使图4所示的主体壳体42的卡定爪490插入。卡定孔461在驱动机壳体46上设有两个,其大小分别大于卡定爪490。因此,在卡定爪490插入卡定孔461的状态下,驱动机41并非被固定成完全不能移动,而是被临时固定成可以稍微移动。从而,能够在临时固定后进行正式固定时,容易进行驱动机41的定位。
被固定部462是固定在前面格栅60的固定部62上的部分,具有螺纹孔。被固定部462用螺钉固定在设于前面格栅60的固定部62上。通过被固定部462和固定部62进行的固定,与通过卡定孔461和卡定爪490进行的临时固定不同,是把驱动机41可靠地固定在前面格栅60上以使驱动机41不移动的固定。
<主体壳体>
在主体壳体42上,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室内风扇电动机22、电气安装部件箱40及驱动机41。在主体壳体42上,固定有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室内风扇电动机22及电气安装部件箱40,驱动机41临时固定在主体壳体42上。主体壳体42由树脂材料成型,具有覆盖室内风扇21的下方、后方和左侧方的形状。主体壳体42如图4所示,具有室内风扇收容部47、背面部48、及左侧部49。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在图4中省略了室内热交换器20和室内风扇21的标记。
室内风扇收容部47是收容室内风扇21和室内风扇电动机22的部分,支承从室内风扇21的上方安装的室内热交换器20。在室内风扇收容部47的右侧端附近,固定有配置在室内风扇21的右侧方的室内风扇电动机22,进一步,在其右侧方固定着电气安装部件箱40(参照图2)。
室内风扇收容部47的下部成为固定吹出口组装体5的部分,设有与收容室内风扇21的空间连通的开口(未图示)。通过在室内风扇收容部47的下部安装吹出口组装体5,使室内风扇收容部47的收容室内风扇21的空间和吹出口26(参照图3(b))连通。
背面部48覆盖室内风扇21和室内热交换器20的后方,关闭室内机2的背面侧。
左侧部49成为临时固定驱动机41的部分。左侧部49设在室内风扇收容部47的左侧端附近,被配置成与安装在室内风扇收容部47上的室内风扇21及室内热交换器20的左侧端对置。在左侧部49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将驱动机41临时固定的卡定爪490。卡定爪490对应卡定孔461设有两个,从左侧部49的左侧面向左侧方、即向左侧部49的室内风扇21侧的相反侧突出。卡定爪490在将前面格栅60安装到主体壳体42上之前,把驱动机41临时固定在主体壳体42上。插入卡定爪490的驱动机41的卡定孔461,如上所述,形成得比卡定爪490大。从而,通过卡定爪490和卡定孔461成为临时固定状态的驱动机41被临时固定成可以稍微移动,卡定爪490将驱动机41临时固定成,在驱动机41通过后述的前面格栅60的固定部62固定时,驱动机41在通过固定部62固定的位置可以移动。
〔吹出口组装体〕
图2所示的吹出口组装体5安装在主体部4上,构成吹出口26(参照图3(b))。由吹出口组装体5构成的吹出口26,是使由室内风扇21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并吹出到室内的空气通过的开口。吹出口26在正视时具有水平方向较长的形状。另外,吹出口26在室内机2的下部附近,设置在室内机2的前面。在室内机2停止运转时,吹出口26由后述的前面板7的第1面板71关闭。
吹出口组装体5具有水平挡板50和挡板电动机51(参照图4)。水平挡板50形成为在室内机2的长度方向具有较长形状的板状形状,引导从吹出口26吹出的空气。水平挡板50具有与室内机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由挡板电动机51驱动,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借此改变空气的引导方向。另外,水平挡板50以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式移动,从而构成与水平面平行的室内机2的底面。
〔前面格栅组装体〕
前面格栅组装体6从前方安装在主体部4上,覆盖主体部4的前方和侧面。前面格栅组装体6具有前面格栅60和开闭机构61。
<前面格栅>
前面格栅60由树脂材料成型,具有背面整体开口的薄型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前面格栅60在正视时具有在水平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在侧视时具有在上下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剖面形状。前面格栅60在主体部4上安装成覆盖主体部4的前方、左右侧方、上方和下方。并且,在前面格栅60上设有吸入部25和吹出部29。
吸入部25上设有使由室内风扇21从室内吸入到室内机2内部的空气通过的开口,且具有第1吸入口27(开口)和第2吸入口28。第1吸入口27设置成从前面格栅60的前面中央附近过渡到上部,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前面侧对置。在室内机2停止运转时,第1吸入口27由后述的前面板7的第2面板72(可动面板)关闭。第2吸入口28由前面格栅60的在长度方向较长的多个狭缝(slit)构成,被设置在前面格栅60的顶板上。
吹出部29是设在前面格栅60下部的开口,和吹出口组装体5一起构成吹出口26。吹出部29由后述的前面板7的第1面板71关闭。
另外,如图4所示,在前面格栅60的前面设有固定部62。固定部62是将被临时固定的驱动机41(驱动部)的被固定部462固定的部分,具有螺纹孔。螺纹孔设在前面格栅60前面的左侧端附近,被设置于与临时固定在主体部4上的驱动机41的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大致对置的位置。但是,在临时固定阶段,没有必要使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和固定部62的螺纹孔完全一致,只要在固定被固定部462和固定部62的正式固定阶段,使被临时固定的驱动机41移动,使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和固定部62的螺纹孔一致即可。通过使螺钉贯通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和固定部62的螺纹孔,对固定部62和被固定部462进行固定。
在前面格栅60前面的两侧端附近,设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狭缝600-603。该狭缝600-603,分成上下部分,在左右分别设置有两处,即共在四处进行设置。后述的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开闭部件)的一部分从该狭缝600-603突出,前面板7的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分别固定在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和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一部分上。
<开闭机构>
图2所示的开闭机构61是用于通过驱动机41的驱动力,使前面板7移动,对第1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进行开闭的机构。开闭机构61由具有齿轮部的多个部件构成,作为把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减速机构而发挥作用。并且,开闭机构61作为将从驱动机41传来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开闭动作的变换机构而发挥作用。如图6所示,开闭机构61设在前面格栅60的背面,具有第1开闭机构63、第2开闭机构64和动力传递轴65。
第1开闭机构63安装在前面板7左侧面的背面,支承后述第1面板71的左侧端附近和第2面板72的左侧端附近。另外,此处所说的“左右”是指室内机2的正视时的“左右”,由于图6是从背面侧观看前面格栅60的图,所以图6中的左右和正视时的左右是相反的。在进行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开闭时,第1开闭机构63把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1面板71的左侧端附近和第2面板72的左侧端附近,使第1面板71的左侧端附近和第2面板72的左侧端附近移动,以进行开闭动作。
第2开闭机构64安装在前面板7的右侧面的背面,支承后述的第1面板71的右侧端附近和第2面板72的右侧端附近。并且,在进行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开闭时,第2开闭机构64把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1面板71的右侧端附近和第2面板72的右侧端附近,使第1面板71的右侧端附近和第2面板72的右侧端附近移动,以进行开闭动作。
动力传递轴65是向第1开闭机构63和第2开闭机构64分配并传递驱动机41的驱动力的部件,在第1前面格栅60的前面的背面,被安装成以平行于室内机2长度方向的轴为中心能够旋转。动力传递轴65的两端分别与第1开闭机构63和第2开闭机构64连接,在其间设置有动力传递齿轮66。动力传递齿轮66设在第1开闭机构63的附近,在前面格栅60安装在主体部4上的状态下,被配置成与驱动机41的第2驱动机齿轮45啮合。这样,开闭机构61构成为,通过动力传递轴65向第1开闭机构63和第2开闭机构64分配来自驱动机41的驱动力。
以下,详细说明第1开闭机构63的结构,第2开闭机构64具有和第1开闭机构63左右对称的相同的结构。
如图7所示,第1开闭机构63具有第1开闭齿轮630、第2开闭齿轮631、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并且,第1开闭机构63具有收容这些齿轮和部件的第1开闭机构壳体69,并且被单元化。
第1开闭齿轮630固定在动力传递轴65的一端,将通过动力传递轴65传递的来自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2开闭齿轮631。
第2开闭齿轮631与第1开闭齿轮630、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的第1齿轮部670以及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第2齿轮部680(驱动力传递部)啮合,把从第1开闭齿轮630传递的驱动力分别传递给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和第2面板支承部件68。
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安装在第1面板71上,是支承第1面板71的平坦的板状部件。第1面板支承部件67被设置成可以在上下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1面板71在上下方向直线移动。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具有:在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直线形状的直线部分671;和从直线部分671的下部朝向室内机2的前方弯曲的弯曲部分672。并且,弯曲部分672的前端穿过设在前面格栅60前面的狭缝601,向前面格栅60的前方突出(参照图4)。在该弯曲部分672的前端,固定着第1面板71的左侧端附近。并且,在直线部分671上,设置有第1齿轮部670。第1齿轮部670是在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传动装置(rack gear),其将第2开闭齿轮631的旋转运动变换为上下方向的直线运动。由此,驱动机41的旋转运动被变换为第1面板71向上下方向的直线运动。
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安装在第2面板72上,是支承第2面板72的平坦的板状部件。第2面板支承部件68被设置成可以在前后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2面板72在前后方向移动。具体地讲,第2面板支承部件68描画着平缓的圆弧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在第2面板72向前方移动时,第2面板72以使其上端前倾的方式移动;在第2面板72向后方移动时,第2面板72以使其前倾的上端恢复原状、使第2面板72平行于上下方向的方式移动(参照图8)。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型,具有第2齿轮部680和板部681。
第2齿轮部680被设置成从板部681的内侧突出,并与第2开闭齿轮631啮合。第2齿轮部680是一面描画着平缓的圆弧,一面在前后方向延伸的齿条传动装置,其将第2开闭齿轮631的旋转运动变换为圆弧运动,把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第2面板72。
板部681设置在第1开闭齿轮630、第2开闭齿轮631和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的外侧(左侧方),覆盖第1开闭齿轮630、第2开闭齿轮631和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的外侧。板部681的前端穿过设在前面板7前面的狭缝600,向前方突出,将第2面板72的左侧端附近固定,并支承第2面板72的左侧端附近。板部681通过传递给第2齿轮部680的驱动机41的驱动力,以描画如上所述的平缓的圆弧的方式移动。在第2面板72的打开动作中,板部681通过从狭缝600向前面格栅60的前方进一步突出,使第2面板72移动以离开第1吸入口27。特别是,在第2面板72的打开状态下,板部681从狭缝600向前面格栅60的前方突出很多,封闭(塞ぐ)第2面板72和前面格栅60的间隙侧方(参照图8)。由此,板部681防止居住者等的手从第2面板72和前面格栅60之间的间隙的侧方插入。并且,因为板部681位于第2齿轮部680、第1开闭齿轮630、第2开闭齿轮631等的外侧,所以能够防止居住者等的手接触第2齿轮部680、第1开闭齿轮630、第2开闭齿轮631等。
〔前面板〕
如图3(a)所示,前面板7覆盖前面格栅60的大致整个前面。前面板7在正视时,覆盖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并对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进行开闭。前面板7是集合了没有接缝的多个面板的面板集合体,具有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
<第1面板>
第1面板71在前面格栅60的前面下方,被配置成可以移动以开闭吹出口26,并被设置成覆盖吹出口26。第1面板71通过开闭机构61,能够在上下方向平行移动地支承左右两端附近,以开闭吹出口26。第1面板71是没有接缝的长方形的平板状部件,在正视时具有和前面格栅60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第1面板71的表面侧形成为没有凹凸和孔等开口部的平滑的大致平坦的形状。该第1面板71在将吹出口26关闭的状态下,如图3(a)和图8(a)所示,成为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状态。并且,在该状态下,第1面板71在正视时具有比吹出口26大的投影面积。因此,第1面板71在将吹出口26关闭的状态下,完全覆盖包括吹出口26的前面格栅60的前面下方。另外,第1面板71由混入了珍珠颗粒等具有亮度的颗粒的透明树脂成型,具有混入了颗粒的透明树脂层。并且,在透明树脂层的背面侧,设置有呈现出色彩和图案等的涂料层。该涂料层是通过从第1面板71的背面侧进行喷涂而形成。这样,第1面板71的美观性提高,并且第1面板71配置在居住者等人的眼睛容易看到的前面,从而作为提高室内机2的美观性的装饰面板而发挥作用。
<第2面板>
第2面板72在前面格栅60的前面上方,被配置成可以移动,以开闭第1吸入口27,并被设置成覆盖第1吸入口27。第2面板72通过开闭机构61,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地支承左右两端附近,并通过以离开第1吸入口27的方式移动来打开第1吸入口27,通过以接近第1吸入口27的方式移动来关闭第1吸入口27。第2面板72是没有接缝的长方形的平板状部件,在正视时具有与包括第1吸入口27的前面格栅60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第2面板72的表面侧形成为没有凹凸和孔等开口部的平滑的大致平坦的形状。该第2面板72在将第1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下,如图3(a)和图8(a)所示,成为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状态。并且,第2面板72在正视时,具有比第1吸入口27大的投影面积。因此,第2面板72在将第1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下,完全覆盖包括第1吸入口27的前面格栅60的前面的上半部分。另外,第2面板72和第1面板71同样,由混入了珍珠颗粒等具有亮度的颗粒的透明树脂成型,具有混入了颗粒的透明树脂层。并且,在透明树脂层的背面侧,设置有呈现出色彩和图案等的涂料层。该涂料层通过从第2面板72的背面侧进行喷涂而形成。这样,第2面板72的美观性提高,并且第2面板72配置在居住者等人的眼睛容易看到的前面,从而作为提高室内机2的美观性的装饰面板而发挥作用。
<第3面板>
第3面板73配置在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之间。第3面板73在正视时,具有没有接缝的长方形的形状。第3面板73具有和前面格栅60大致相同的宽度W,在上下方向具有和第1面板71大致相同的长度。第3面板73的表面侧形成为没有凹凸和孔等开口部的平滑的大致平坦的形状。如图8(a)所示,第3面板73的左右端部附近分别固定在前面格栅60的左右侧面,第3面板73的前面部分被配置成相对于前面格栅60的前面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即,在第3面板73的前面部分后方与前面格栅60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比配置在下方的第1面板71的厚度稍大,成为收容为了打开吹出口26而移动的第1面板71的空间。并且,第3面板73由不透明的树脂材料成型。
这样,第1面板71在将吹出口26关闭的状态下,完全覆盖包括吹出口26的前面格栅60的前面下方,第2面板72在将第1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下,完全覆盖包括第1吸入口27的前面格栅60的前面上方。另外,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上下并列配置,并且被配置成在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被关闭的状态下,构成大致平坦的长方形平面。由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构成的前面板7,在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被关闭的状态下覆盖室内机2的大致整个前面,从正面只能显出在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的交界处形成的接缝。即,从正面只有显出在第1面板71和第3面板73的交界以及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的交界形成的、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接缝。另外,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在上下方向上平行,前面板7在将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下,形成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坦面。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通过使前面板7形成这种平坦形状,从而提高美观性。
〔运转开始时的前面板的动作〕
在室内机2停止时,前面板7如上面所述,成为将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在室内机2进行运转时,首先,室内风扇21以低速旋转起动。然后,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移动,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被打开。由此,在确保吸入到室内机2的空气的风量的同时,能够向水平方向吹出空气。以下,根据图8(a)、图8(b)、图8(c)主要说明前面板7的动作。另外,图8(a)、图8(b)、图8(c)是室内机2的侧视图。
在室内机2停止运转的状态下,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将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关闭,如图8(a)所示,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被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平行并且侧视时大致并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第1面板71、第2面板72和第3面板73的表面侧大致是平坦的。另外,在该状态下,开闭机构61的第1面板支承部件67位于可动范围的最下方。并且,第2面板支承部件68位于可动范围的最后方。
在室内机2开始运转时,驱动机41的面板开闭电动机43被控制而开始旋转。于是,驱动机41的驱动力被传递到动力传递轴65,驱动力被分配并传递给第1开闭机构63和第2开闭机构64。并且,通过第1开闭机构63和第2开闭机构64,使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移动,从而打开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
此时,在第1开闭机构63中,驱动力通过第1开闭齿轮630和第2开闭齿轮631传递给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在从第2开闭齿轮631向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的第1齿轮部670传递驱动力时,旋转运动被变换为向上方的直线运动,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向上方作直线移动。并且,在第2开闭机构64中也同样传递驱动机41的驱动力,进行相同的动作。由此,如图8(b)所示,第1面板71在上下方向向上平行移动,打开吹出口26。当第1面板71在上下方向向上移动时,第1面板71的上端插入第3面板73的后方间隙中。当第1面板71继续向上方移动时,如图8(c)所示,第1面板71被收容在第3面板73和前面格栅60之间的间隙中,成为隐藏在第3面板73的后方的状态。即,第1面板71的大致整体成为与第3面板73重合的状态。
另外,与这种第1面板71的移动联动,第2面板72也移动。此时,在第1开闭机构63中,上述第2开闭齿轮631的旋转同时传递给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第2齿轮部680。于是,在从第2开闭齿轮631向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第2齿轮部680传递驱动力时,旋转运动被变换为平缓的圆弧状运动,第2面板支承部件68沿着平缓的圆弧状轨迹向前方移动。该圆弧状轨迹为如下所述轨迹,即,在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向前方移动的同时,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上端向前方倾斜。并且,在第2开闭机构64中同样也传递驱动机41的驱动力,进行相同的动作。由此,第2面板支承部件68从前面格栅60的前面向前方突出。因此,如图8(b)所示,第2面板72向前方移动,同时,以正视时与左右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第2面板72以其下端附近为中心,以上端向前方倾斜的方式转动。如图8(c)所示,第2面板72继续移动,在前面格栅60和第2面板72之间形成间隙。由此,第1吸入口27被打开。于是,从第2面板72的上端和前面格栅60之间的间隙吸入空气,空气从第1吸入口27被吸入到室内机2的内部。另外,此时,前面格栅60和第2面板72之间的间隙的侧方被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封闭,前面格栅60和第2面板72之间的间隙上方被打开。因此,空气主要从前面格栅60和第2面板72之间的间隙上方被吸入。
当前面板7移动,使吹出口26和第1吸入口27打开时,水平挡板50(参照图2)旋转移动,以形成与所设定的运转模式对应的吹出角度。
另外,在室内机2停止运转时,驱动机41的面板开闭电动机43被控制为向反方向旋转,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和第2面板支承部件68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进行与上述相反的移动,前面板7恢复平坦的状态。
〔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组装方法〕
下面,说明上述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组装方法。
如图9所示,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的组装方法主要具有主体部4的组装工序S1、吹出口组装体5的安装工序S5、前面格栅组装体6的安装工序S6、驱动机41的正式固定工序S7、前面板7的安装工序S8。
主体部4的组装工序S1还具有:热交换器等的安装工序S2、驱动机41的临时固定工序S3、配线的连接工序S4等。
在热交换器等的安装工序S2中,把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室内风扇电动机22、电气安装部件箱40等安装在主体壳体42上。
在驱动机41的临时固定工序S3中,驱动机41被临时固定在主体壳体42的左侧部49上。此处,通过将左侧部49的卡定爪490插入并卡定在驱动机41的卡定孔461中,从而将驱动机41临时固定在左侧部49上。被临时固定的驱动机41被配置成,在前面格栅60被安装在主体部4上的状态下,驱动机41的被固定部462和前面格栅60的固定部62大体一致。
在配线的连接工序S4中,通过电缆430,连接驱动机41的面板开闭电动机43和电气安装部件箱40的控制基板。另外,电缆430从驱动机41沿着主体壳体42延伸设置到电气安装部件箱40。
然后,在吹出口组装体5的安装工序S5中,将吹出口组装体5安装在主体部4上。吹出口组装体5在主体部4上被安装成,主体部4的收容室内风扇21的空间和吹出口26连通。
在前面格栅组装体6的安装工序S6中,将前面格栅组装体6安装在主体部4上。前面格栅组装体6从主体部4的前方覆盖在主体部4上,通过螺钉固定或嵌入等被固定在主体部4上。
在驱动机41的正式固定工序S7中,将驱动机41正式固定在前面板7上。此处,通过使螺钉贯穿前面板7的固定部62的螺纹孔和驱动机41的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从而将驱动机41和前面板7固定。此时,驱动机41是被临时固定在主体壳体42上的状态,前面板7的固定部62的螺纹孔和驱动机41的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接近配置。并且,即使在前面板7的固定部62的螺纹孔和驱动机41的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不完全一致的状态下,通过使驱动机41稍微移动,也可使固定部62的螺纹孔和被固定部462的螺纹孔一致,从而容易进行螺钉固定。
另外,在前面板7的安装工序S8中,将前面板7安装在前面格栅60上。此处,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分别固定在从前面格栅60的前面狭缝600-603突出的开闭机构61的第1面板支承部件67的前端和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前端。另外,第3面板73固定在前面格栅60上。
另外,各个工序S1-S8未必一定按上述顺序进行,若可能也可以更换顺序。
〔特征〕
(1)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进行前面板7的开闭的开闭机构61设置在前面格栅60上。因此,与将开闭机构61设置在主体部4上的情况相比,提高了前面格栅60与第1面板71及第2面板72的安装精度。从而,很容易均匀地保持前面格栅60与第1面板71及第2面板72之间的间隙或接缝,容易提高美观性。
并且,第1开闭机构63与第2开闭机64分别被单元化,设置在前面格栅60上。因此,容易将第1开闭机构63与第2开闭机64安装在前面格栅60上,可以提高生产性。
另外,第1开闭机构63与第2开闭机64固定在前面格栅60左右侧面的里面,减少了对前面格栅60向主体部4上安装时造成妨碍的可能性,因此,前面格栅60也容易安装在主体部4上。
(2)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即使在第2面板72向打开方向移动、第1吸入口27被打开的情况下,也能利用第2面板支承部件68的板部681封闭第2面板72与前面格栅60之间的侧方。另外,由于开闭机构61的齿轮部等位于板部681的内侧,所以,可以防止居住者等的手与齿轮部等接触。因此,可以提高安全性。
并且,由于通过板部681封闭第2面板72与前面格栅60之间的侧方,因而,很难从外部看到开闭部件和齿轮等可动部件,可以提高第2面板72移动时的美观性。
另外,第2面板支承部件68一体成型,板部681与第2齿轮部680成为一体。因此,减少了部件数目,可以省去外围部件占有的空间。并且,通过使第2齿轮部680与板部681一体化,可提高第2齿轮部680本身的刚性。
如上面所述的那样,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将用于支承第2面板72并使其移动的第2面板支承部件68作为防止手伸入或遮挡接缝用的部件,可作为多功能部件有效地利用。
(3)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由于驱动机41临时固定在主体部4上,与前面板7向主体部4上安装时将驱动机41固定到前面板7的情况相比,容易进行配线处理。即,若在前面板7向主体部4上安装时,将驱动机41固定到前面板7上,则要跨越前面板7侧与主体部4侧进行配线,作业困难。但是,通过将驱动机41临时固定在主体部4上,可防止在前面板7向主体部4上安装时跨越前面板7侧与主体部4侧进行配线。
并且,由于驱动机41向开闭机构61传递驱动力,所以,需要使驱动机41与开闭机构61的位置一致,但是,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在前面格栅60安装到主体部4上之后,将该驱动机41固定在前面格栅60上。换句话说,驱动机41是最后固定在前面格栅60上,因此,可以提高设置在前面格栅60上的开闭机构61与驱动机41的安装精度。
(4)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中,将驱动机41的驱动力分配并传递给第1开闭机构63及第2开闭机构64,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左右两端附近联动地移动。从而,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左右移动以高精度同步地进行,可防止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变形,可实现顺畅地移动。
并且,由于驱动机41的驱动力分配并传递给第1面板支承部件67和第2面板支承部件68,所以,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可联动地移动。因此,很容易使第1吸入口27与吹出口26的开闭动作同步进行。
另外,第1面板71与第2面板72的左右两端的移动及第1面板71与第2面板72的移动共计4个部位的移动,通过一个面板开闭电动机43的驱动力进行。因此,可高精度地进行这4个部位的同步(同期)移动,很好地同步(timing)进行开闭动作。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机构61虽然具有将从驱动机41传递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圆弧状运动的功能,但是,开闭机构61进行的动作变换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如下的机构,即,具有从驱动机41传递直线运动、并将该直线运动变换成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开闭动作的功能。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第1开闭机构63与第2开闭机构64分别设置在前面格栅60左右侧面的里面,但是,第1开闭机构63与第2开闭机构64的配置并不限于此。根据前面格栅60的形状或前面板7的配置,也可以进行其他的配置。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第2面板支承部件68是一体成型的,但也可以利用单独的板部681和齿轮部。然而,从减少部件数目的观点出发,还是希望一体成型。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主体部4的卡定爪490与驱动机41的卡定孔461进行临时固定,但是,也可以将卡定爪490设置在驱动机41上,将卡定孔461设置在主体部4上。另外,用于临时固定的结构并不限于卡定爪490和卡定孔461,也可以采用能够将驱动机41相对于主体部4临时固定的其他结构。
(5)上述实施方式的临时固定结构并不限于第1面板71和第2面板72的开闭,在需要从主体部4向具有任何可动部件的前面格栅60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也是有效的。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开闭机构61的动力传递轴65分配驱动机41的驱动力,但是,并不限于这样的轴部件,还可以通过其他部件分配驱动力。
(7)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虽然通过齿轮部传递驱动机41的驱动力,但是,也可以利用凸轮等其他部件作为驱动力传递部。
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具有提高可动面板开闭动作的安全性的效果,可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有效地利用。

Claims (6)

1.一种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具备:
在前面设有开口(27)的壳体(60);
可动面板(72),设置成覆盖所述开口(27),通过以离开所述开口(27)的方式移动来打开所述开口(27),通过以接近所述开口(27)的方式移动来关闭所述开口(27);
驱动部(41),产生用于使所述可动面板(72)移动的驱动力;以及
开闭部件(68),其具有:驱动力传递部(680),其将所述驱动部(41)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可动面板(72);板部(681),其设置在所述驱动力传递部(680)的外侧,在所述可动面板(72)打开的状态下,封闭所述可动面板(72)和所述壳体(60)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部件(68)支承所述可动面板(72),通过从所述壳体(60)向前方突出,使所述可动面板(72)移动以离开所述开口(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681)兼作支承部件,支承所述可动面板(72),通过从所述壳体(60)向前方突出,使所述可动面板(72)移动以离开所述开口(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680)与所述板部(681)一体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680)与所述板部(681)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部件(68)分别设置成接近所述壳体(60)的两侧面的里面。
CNB2004800281584A 2003-09-30 2004-09-09 空调机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78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40515 2003-09-30
JP340515/2003 2003-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0336A CN1860336A (zh) 2006-11-08
CN100427837C true CN100427837C (zh) 2008-10-22

Family

ID=34419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815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7837C (zh) 2003-09-30 2004-09-09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684021B1 (zh)
KR (1) KR100709877B1 (zh)
CN (1) CN100427837C (zh)
AU (1) AU2004278589B2 (zh)
ES (1) ES2615355T3 (zh)
WO (1) WO20050335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084B (zh) * 2010-12-15 2012-09-12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的顶出风结构
CN103807991B (zh) * 2014-02-11 2016-10-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开关门驱动装置
CN106016476B (zh) * 2016-07-18 2021-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机及其面板运动机构
CN106482221B (zh) * 2016-10-21 2022-12-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封闭式外壳、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7113U (zh) * 1990-01-19 1991-10-04
JPH0798129A (ja) * 1993-09-30 1995-04-11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
CN2491759Y (zh) * 2001-05-23 2002-05-15 魏强 面板整体开启顶部进风空调室内机
CN1405504A (zh) * 2001-06-19 2003-03-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3097113U (ja) * 2003-04-11 2004-01-15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椅子式電位治療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3676B2 (ja) 1993-06-24 2001-04-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試料混合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蛍光検出装置
JP3260614B2 (ja) * 1996-02-07 2002-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壁設置型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H10141698A (ja) * 1996-11-05 1998-05-29 Daikin Ind Ltd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JP3061036B2 (ja) * 1998-09-18 2000-07-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床置型空気調和機
KR100457563B1 (ko) * 2002-04-19 2004-1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0437049B1 (ko) * 2002-04-19 2004-06-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흡입패널 개폐구조
KR100471436B1 (ko) * 2002-04-19 2005-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안전형 전면패널 구조
KR20030083191A (ko) * 2002-04-19 2003-10-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프론트 패널 개폐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7113U (zh) * 1990-01-19 1991-10-04
JPH0798129A (ja) * 1993-09-30 1995-04-11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
CN2491759Y (zh) * 2001-05-23 2002-05-15 魏强 面板整体开启顶部进风空调室内机
CN1405504A (zh) * 2001-06-19 2003-03-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JP3097113U (ja) * 2003-04-11 2004-01-15 株式会社白寿生科学研究所 椅子式電位治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4278589B2 (en) 2007-10-11
ES2615355T3 (es) 2017-06-06
WO2005033588A1 (ja) 2005-04-14
AU2004278589A1 (en) 2005-04-14
EP1684021B1 (en) 2016-11-23
EP1684021A1 (en) 2006-07-26
KR20060061846A (ko) 2006-06-08
EP1684021A4 (en) 2008-11-26
KR100709877B1 (ko) 2007-04-20
CN1860336A (zh) 2006-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8084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875225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KR20110029871A (ko) 다방향 토출형 에어컨
CN100427837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2835562U (zh) 空调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装饰板驱动组件
KR10063810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5403088U (zh)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US7565814B2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3641725B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8613359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473926U (zh) 一种缺齿驱动的导风板组件及其空调
CN219283475U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及多方向出风的空调
CN220852325U (zh) 室内机
KR20100086309A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9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