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1556C - 网球鞋 - Google Patents

网球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1556C
CN100411556C CNB2003801007328A CN200380100732A CN100411556C CN 100411556 C CN100411556 C CN 100411556C CN B2003801007328 A CNB2003801007328 A CN B2003801007328A CN 200380100732 A CN200380100732 A CN 200380100732A CN 100411556 C CN100411556 C CN 10041155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ge
ratio
tennis shoes
sole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07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1901A (zh
Inventor
小林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1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1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15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15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球鞋包括具有底面(7)和大量水平增强脊(9)的鞋底(5),水平增强脊(9)包括和地面接触的接触面(11),脚趾侧壁面(13)和脚后跟侧壁面(15),其特征在于,水平增强脊(9)的横截面不对称,脚后跟侧壁面(15)的倾斜角(θb)和脚趾侧壁面(13)的倾斜角(θa)之差(θb-θa)为10度-60度,水平增强脊(9)的高度为1-8毫米,接触面11的距离L2与底面(7)和横脊(9)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距离L1之比(L2/L1)在0.2至0.8之间,鞋底面在脚趾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和在脚后跟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

Description

网球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球鞋。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对网球鞋鞋底表面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在球场上快速移动并拍击网球。运动员预测对手击球的方向并向目标点移动。运动员用脚蹬地进行跑动。当接近目标点时,运动员停止蹬地并恢复平衡,找到击球点。接着,运动员的脚在地面上滑动,同时身体随着滑动向前移动小段距离。运动员向目标点的大多数跑动靠蹬地进行,而最后阶段的动作是滑行。运动员到达目标点再挥拍击球。接下来,运动员转身再蹬地,从而跑向下一个目标点。
最好运动员靠蹬地进行跑动时网球鞋与地面不会引起滑动。网球鞋需要防滑性能。另一方面,最好运动员靠滑行移动时网球鞋与地面能适当滑动。网球鞋又需要滑行性能。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Hei 7-213304公开了一种网球鞋,其中鞋底表面上的突出物的平面形状被设计成使防滑性能和滑行性能互相协调一致。
上述专利公报中公开的网球鞋的防滑性能和滑行性能不能充分协调一致。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防滑和滑行性能的网球鞋。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网球鞋包括设置在鞋底面上的大量突脊。突脊的横截面呈不对称状。在鞋底面的一个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和相反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网球鞋在一个方向上的滑行性能和相反方向上的防滑性能都非常出色。
根据另一个发明的网球鞋包括在鞋底面上的大量横向伸展的横脊。横脊的截面呈不对称状。在鞋底面脚趾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和脚后跟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网球鞋在脚趾方向具有良好的滑行性能,在脚后跟方向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
横脊包括接触面,以及连接到该接触面上的脚趾侧壁面和脚后跟侧壁面。最好脚趾侧壁面的倾斜角θa与脚后跟侧壁面的倾斜角θb之差(θb-θa)在10度到60度之间。横脊的高度最好在1mm到8mm之间。
最好网球鞋除了横脊还包括纵脊。纵脊在纵向上伸展。横脊主要形成在鞋底面横向中心外侧纵向中心以上的脚趾侧区域中。纵脊主要形成在鞋底面横向中心内侧纵向中心以上的脚趾侧区域中。这种网球鞋在向前跑动时具有优良的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在改变方向时有优良的防滑性能。
根据又一个发明的网球鞋包括其鞋底面上的大量横脊和大量纵脊。横脊的接触面积和脚趾部分中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1在40%到70%之间。纵脊的接触面积和内侧部分中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2在70%到100%之间。这种网球鞋具有优良的防滑性能和滑行性能。
横脊最好在鞋的纵向上具有不对称形截面,纵脊最好在鞋的横向上具有不对称形截面。鞋底面和接触面在脚趾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小于在脚后跟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μa和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
最好比值R1在45%到65%之间和比值R2在75%到95%之间。比值R1在50%到60%之间,比值R2在80%到90%之间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侧视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网球鞋的仰视图。
图3是显示从下方看时图2所示鞋底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显示图2所示鞋底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的仰视图。
图8是显示图7所示鞋底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的仰视图。
图10是显示从下看时图9所示鞋底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显示图10所示鞋底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2是显示图9所示鞋底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鞋底的一部分的仰视图。
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的仰视图。
图15是显示图14所示的鞋底的一部分的放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根据实施例详尽介绍本发明。
图1中所示的网球鞋1包括鞋面3和鞋底5。鞋面3的面料与著名品牌网球鞋鞋面的面料相同。鞋底5的材料与这种著名品牌网球鞋鞋底的材料相同。通常,鞋底5由交联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
鞋底5如图2中所示。图2中,上面是脚趾侧,下面是脚后跟侧,右边是外侧,左边是内侧。该鞋底5用于左脚。将图2中所示的鞋底形状反向就可以得到用于右脚鞋底的形状。
鞋底5包括底面7和大量横脊9。横脊9和底面7整体形成并从底面7突出。图2中,横脊9横向伸展。大量横脊9以预定的间隔平行排列。相应于脚弓的区域没有横脊9。本说明书中,横脊9表示沿与鞋底5的纵向呈几乎直角的方向伸展的突脊。横脊9的伸展方向最好设置成与鞋底5的纵向呈80度到100度的角。
图3是显示从下看图2中鞋底5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显示其该部分的放大截面图。这些图中,左边为脚趾侧,右边为脚后跟侧。从图3和4中可以明显看出横脊9的截面形呈不对称状。横脊9具有接触面11,脚趾侧壁面13和脚后跟侧壁面15。当人穿上网球鞋1时,接触面11与地面接触。脚趾侧壁面13与接触面11连接并位于接触面11的脚趾侧。脚后跟侧壁面15与接触面11连接并位于接触面11的脚后跟侧。
图4中,箭头θa表示脚趾侧壁面13的倾斜角。倾斜角θa由脚趾侧壁面13相对于水平面G(地面)形成。图4中,箭头θb表示脚后跟侧壁面15的倾斜角。倾斜角θb由脚后跟侧壁面15相对于水平面G形成。倾斜角θb大于倾斜角θa。
在网球鞋1置于地面上并往脚趾方向拉的情况下,拉伸力主要作用于脚趾侧壁面13上。因为脚趾侧壁面13的倾斜度小,地面和鞋底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a小。在运动员滑动鞋子的情况下,其滑行的方向设定为脚趾方向。因为网球鞋1具有小摩擦系数μa,因此滑行性能优良。运动员穿上网球鞋1可以平稳地进行从跑动到击球的过渡。滑行同样有助于减缓落地时的冲击。
在网球鞋1置于地面上并往脚后跟方向拉的情况下,拉伸力主要作用于脚后跟侧壁面15上。因为脚后跟侧壁面15的倾斜度大,地面和鞋底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b大。在运动员蹬地向前跑动的情况下,蹬地方向设定为脚后跟方向。因为网球鞋1具有大摩擦系数μb,因此在蹬地中防滑性能优良。
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摩擦系数μa和摩擦系数μb之比(μa/μb)最好等于或小于0.9,等于或小于0.7更好。如果比值(μa/μb)太小,容易引起脚趾方向的意想之外的滑行。因此,比值(μa/μb)最好等于或大于0.3,等于或大于0.5更好。
摩擦系数的测试在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上进行,测试条件(1),(2)如下:
(1)草皮
材料:聚丙烯
形状:双股线
线:8400分德士
草皮横密度(隔距):间隔5/16英寸
草皮纵密度:4.8针距/英寸
从草皮底面到尖端的高度:19mm
(2)填料沙子
型号:干沙,粒度在一定控制范围内(商标为“OMNISAND A”,由SUMITIMO RUBBERINDUSTRIES,LTD制造)
填料数量:25kg/m2
填料高度:距人造草皮草尖2mm
测试过程中,向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上的网球鞋施加垂直方向的600N的负荷,同时以这样的方式施加水平方向的力,使网球鞋1在预定方向上以50cm/s的速度拉动。由负载传感器探测拉伸力,除以垂直负荷,计算得到摩擦系数。测试在20℃的环境下进行。
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角度差(θb-θa)最好等于或大于10度,等于或大于20度更好。因为差值(θb-θa)过大,容易在脚趾方向引起意想之外的滑行。因此,差值(θb-θa)最好等于或小于60度,等于或小于50度更好。最好倾斜角θa在30度到70度之间,倾斜角θb在50度到90度之间。
最好横脊9的高度H在1mm到8mm之间。在高度H小于这个范围的某些情况下,防滑性能不足。在这一方面,H等于或大于2mm更好。而在高度H超过这个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横脊9的刚性不足。根据这观点,高度H等于或小于6mm更好。
最好接触面11的距离L2与底面7和横脊9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距离L1之比(L2/L1)在0.2到0.8之间。在比值(L2/L1)小于该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横脊9的刚性不足。根据这观点,比值(L2/L1)等于或大于0.3更好。在比值(L2/L1)大于该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接触压力缺乏而使防滑性不足。根据这观点,特定情况下比值(L2/L1)最好等于或小于0.6。
最好所有接触面的全部面积和鞋底面凸起物的面积之比在15%到70%之间。如果该比值小于这个范围,接触面容易磨损。根据这观点,该比值等于或大于25%更好。在比值高于这个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接触压力缺乏使防滑性能不足。根据这观点,比值等于或小于60%更好。
如图2中所示,虽然横脊9在网球鞋1的横向方向上伸展,它也可以在另一个方向伸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垂直于该横脊9的一个方向上可以得到优良的滑行性能,而在相反方向上可以得到优良的防滑性能。
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鞋底17一部分的截面图。图5中显示了一个横脊19和底面21。图5中,左边表示脚趾侧,右边表示脚后跟侧。横脊19的截面形呈不对称状。横脊19包括接触面23,脚趾侧壁面25和脚后跟侧壁面27。脚趾侧壁面25是曲面。鞋底17包括大量平行排列的横脊19,排列方式与图2中的鞋底5相同。
图5中,双点划虚线连接了接触面23和脚趾侧壁面25之间的边界点P1与底面23和脚趾侧壁面25之间的边界点P2。虚线和水平线G形成的角度被表示为脚趾侧壁面25的倾斜角θa。同样在这个鞋底中,倾斜角θa最好在30度到70度之间。另一方面,脚后跟侧壁面27的倾斜角θb最好在50度到90度之间。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角度差(θb-θa)最好等于或大于10度,等于或大于20度更好。如果角度差(θb-θa)过大,脚趾方向容易引起意想之外的滑动。因此,角度差(θb-θa)最好等于或小于60度,等于或小于50度更好。
同样在鞋底17中,横脊19的高度H最好介于1mm到8mm之间。同样在鞋底17中,比值(L2/L1)最好介于0.2到0.8之间。
同样在鞋底17中,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摩擦系数μa和μb之比(μa/μb)最好等于或小于0.9,等于或小于0.7更好。如果比值(μa/μb)过低,脚趾方向容易引起意想之外的滑动。因此,比值(μa/μb)最好等于或大于0.3,等于或大于0.5更好。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鞋底29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6中显示了一个横脊31和底面33。图6中,左边表示脚趾侧,右边表示脚后跟侧。横脊31的截面形呈不对称状。横脊31包括接触面35,脚趾侧壁面37和脚后跟侧壁面39。接触面35是曲面。接触面35比图4中横脊9的接触面11窄。鞋底29包括大量平行排列的横脊31,排列方式与图2中的鞋底5相同。
同样在鞋底29中,由脚趾侧壁面37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θa最好在30度到70度之间。另一方面,由脚后跟侧壁面39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θb最好在50度到90度之间。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角度差(θb-θa)最好等于或大于10度,等于或大于20度更好。如果角度差(θb-θa)过大,脚趾方向容易引起意想之外的滑动。因此角度差(θb-θa)最好等于或小于60度,等于或小于50度更好。
同样在鞋底29中,横脊31的高度H最好介于1mm到8mm之间。同样在鞋底29中,比值(L2/L1)最好介于0.2到0.8之间。
同样在鞋底29中,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摩擦系数μa和μb之比(μa/μb)最好等于或小于0.9,等于或小于0.7更好。如果比值(μa/μb)过低,脚趾方向容易引起意想之外的滑动。因此比值(μa/μb)最好等于或大于0.3,等于或大于0.5更好。
图7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鞋底41的仰视图。图7中,上面为脚趾侧,下面为脚后跟侧,右边为外侧,左边为内侧。该鞋底41用于左脚。将图7中所示的鞋底形状反向就可以得到用于右脚的鞋底。
鞋底41包括底面43,大量横脊45和大量纵脊47。横脊45和纵脊47和底面43整体形成并从底面43突出。图7中,横脊45横向伸展。纵脊47纵向伸展。本说明书中,纵脊47表示沿与鞋底41的纵向几乎平行的方向伸展的突脊。最好纵脊的伸展方向设定成相对于鞋底41的纵向呈-10度到10度。横脊45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于图4中显示的横脊9。
图8是显示图7中鞋底41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8中显示了纵脊47。图8中,左边为内侧,右边为外侧。从图8中可以明显看出纵脊47包括接触面49,内侧壁面51和外侧壁面53。内侧壁面51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θc小于外侧壁面53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θd。
图7中的单点划线CL1是纵向上的中心线。当假定可以在鞋底41轮廓线中画出的最长线段时,中心线CL1是一条在最长线段中心处垂直于该最长线段的直线。虚直线Li是与鞋底41内侧相切的和最长线段平行的直线。虚直线Lo是与鞋底41外侧相切的和最长线段平行的直线。虚线Li和Lo之间的距离为鞋底41的宽度W。图7中显示的单点划线CL2是横向上的中心线。中心线CL2平行于虚线Li和Lo。
底面中,位于中心线CL2右侧的中心线CL1以上部分是位于横向中心外侧的纵向中心以上的脚趾侧区域。横脊45主要形成在这个区域内。更具体地说,包括在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突脊45和47的总接触面积中,横脊45所占的接触面积等于或大于50%,特定情况下等于或大于70%。当运动员蹬地向前跑动,并在跑动过程中滑动网球鞋时,会在该区域施加比较大的负荷。横脊45主要成形于该区域内,能使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更好地相互协调。
底面中,位于中心线CL2左侧的中心线CL1以上部分是位于横向中心内侧的纵向中心以上的脚趾侧区域。纵脊47主要形成在这个区域内。更具体地说,包括在这个区域内所有突脊45和47的总接触面积中,纵脊47所占的接触面积等于或大于50%,在特定情况下等于或大于70%。当运动员改变方向时,会在该区域施加大负荷。纵脊47主要形成于该区域内,因此改变方向时能增强防滑性能。外侧壁面53主要贡献是增强防滑性能。因为内侧壁面51的倾斜度小,纵脊47中接触面49的面积小。小面积的接触面49能增加接触压力。高接触压力有助于增强防滑性能。
内侧壁面51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θc最好在30度到70度之间。另一方面,外侧壁面53相对于水平面形成的倾斜角θd最好在50度到90度之间。关于防滑性能,角度差(θd-θc)最好等于或大于10度,等于或大于20度更好。角度差(θd-θc)最好等于或小于60度,等于或小于50度更好。
纵脊47的高度H最好介于1mm到8mm之间。最好接触面49的距离L4与底面43和纵脊47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距离L3之比(L4/L3)在0.2到0.8之间。
同样在鞋底41中,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摩擦系数μa和μb的比值(μa/μb)最好等于或小于0.9,等于或小于0.7更好。如果比值(μa/μb)过低,脚趾方向容易引起意想之外的滑动。因此比值(μa/μb)最好等于或大于0.3,等于或大于0.5更好。
同样在鞋底41中,最好所有接触面的总面积和鞋底凸起物的面积之比在15%到70%之间。如果该比值小于这个范围,接触面容易磨损。根据这观点,该比值等于或大于25%更好。在该比值高于这个范围的某些情况下,防滑性能不足。根据这观点,该比值等于或小于60%更好。
图9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55的仰视图。图9中,上面为脚趾侧,下面为脚后跟侧,右边为外侧,左边为内侧。底面的位于中心线CL1以上部分表示脚趾部分,中心线CL2左侧表示内侧部分。该鞋底55用于左脚。将图9中所示的鞋底形状反向就可以得到用于右脚鞋底的形状。
鞋底55包括底面57和突脊59。突脊59和底面57整体形成并从底面57突出。突脊59有大量横脊61和大量纵脊63。横脊61横向伸展。纵脊63纵向伸展。横脊61以在纵向上预定间隔平行的直线排列。纵脊63以在横向上的同样直线排列。
大量横脊61排列在脚趾部分的外侧。纵脊63主要排列在将成为脚趾部分的内侧部分的区域。纵脊63平行排列在纵向上的中心线CL1下方。相应于脚弓的区域里没有突脊59。
在图9的情况下,鞋底55的接触面积由横脊61和纵脊63的所有接触面积得到。在脚趾部分,横脊61的接触面积与总接触面积之比R1(%)用下列等式(I)表示:
R1=(Sxt/(Sxt+Syt))·100    (I)
在等式(I)中,Sxt表示脚趾部分中横脊61的接触面积,Syt表示脚趾部分中纵脊63的接触面积。突脊59被形成为具有40%到70%的比值R1。比值R1在45%到65%之间更好,特定情况下最好在50%到60%之间。
在内侧部分中,纵脊63的接触面积与总接触面积之比R2(%)用下列等式(II)表示:
R2=(Syi/(Sxi+Syi))·100    (II)
在等式(II)中,Sxi表示内侧部分中横脊61的接触面积,Syi表示内侧部分中纵脊63的接触面积。突脊59被形成为具有70%到100%的比值R2。还有,在内侧部分中没有横脊61,在仅由纵脊63构成的某些情况下,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都优良。比值R2在75%到95%之间更好,在特定情况下最好在80%到90%之间。
在某些情况下,鞋底的接触部分包括突脊59以外的其他部分。例如,某些情况下同样的接触部分包括具有不规则阵列的凸起,圆柱形凸起,诸如商标的图案等。在这种情况下,排除与横脊61和纵脊63不相符的部分,从而计算比值R1和R2。
如果用具有鞋底55的网球鞋,运动员可以更加轻松平稳地进行网球运动。在实际的网球比赛中,当运动员开始向前跑动时通过脚趾部分蹬地。接着,在最后阶段的跑动中整个脚与地面接触。还有,当运动员进行横向移动时,运动初始,由外脚(例如,向右方向移动中的左脚)的内侧部分蹬地。
换句话说,在向前跑动过程中力施加在脚趾部分,而横向移动时力施加在内侧部分。另外,在运动的最后阶段同时进行滑行和停止的时候,整个鞋底都受力。在鞋底55中,突脊59在受力部分中设置在和力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因此,可以增强防滑性能。因为鞋底55中纵脊63设置的比例适当,因此减少了摩擦阻力。这样就增强了滑动性能。
图10是显示从下看时图9所示的鞋底55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10中,显示了底面57和横脊61。图11是显示图10的部分的放大截面图。从图10和11中可以明显看出横脊61的截面形呈不对称状。横脊61具有接触面67,脚趾侧壁面69和脚后跟侧壁面71。当人穿上网球鞋时,接触面67与地面接触。脚趾侧壁面69连接到接触面67并位于接触面67的脚趾侧。脚后跟侧壁面71连接到接触面67并位于接触面67的脚后跟侧。
图11中,脚趾侧壁面69的倾斜角θa小于脚后跟侧壁面71的倾斜角θb。鞋底55适合在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上使用。在网球鞋置于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上并往脚趾方向拉动的情况下,拉伸力主要作用于脚趾侧壁面69上。因为脚趾侧壁面69的倾斜角θa小,地面和鞋底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a小。在运动员滑动鞋子的情况下,其滑行的方向设定成脚趾方向。因为网球鞋具有小摩擦系数μa,因此滑行性能优良。运动员穿上网球鞋,可以平稳地进行从跑动到击球的过渡。滑行同样有助于减缓落地时的冲击。
在网球鞋置于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上往脚后跟方向拉动的情况下,拉伸力主要作用于脚后跟侧壁面71上。因为脚后跟侧壁面71的倾斜角θb大,地面和鞋底面之间的摩擦系数μb大。在运动员蹬地向前跑动的情况下,其蹬地方向设定成脚后跟方向。因为网球鞋具有大摩擦系数μb,因此在蹬地中防滑性能优良。
关于滑行性能和防滑性能之间的协调性,摩擦系数μa和μb之比(μa/μb)最好等于或小于0.9,等于或小于0.7更好。如果比值(μa/μb)太小,容易引起脚趾方向的意想之外的滑行。因此,比值(μa/μb)最好等于或大于0.3,等于或大于0.5更好。
最好横脊61的高度H在1mm到8mm之间。在高度H小于这个范围的情况下,防滑性能不足。根据这个观点,高度H等于或大于2mm更好。而在高度H超过这个范围的情况下,横脊61的刚性不足。根据这观点,高度H等于或小于6mm更好。
最好接触面67的距离L2与底面57和横脊67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距离L1之比(L2/L1)在0.2到0.8之间。在比值(L2/L1)小于该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横脊61的刚性不足。根据这观点,比值(L2/L1)等于或大于0.3更好。在比值(L2/L1)大于该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接触压力缺乏使防滑性能不足。根据这观点,比值(L2/L1)等于或小于0.6更好。
在网球鞋用于硬网球场的情况下,突脊59的变形行为不同于在用于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球场的情况。在网球鞋用于硬网球场的情况下,最好脚趾侧壁面的倾斜角θa大于脚后跟侧壁面的倾斜角θb。
图12是显示图9所示的鞋底55的一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12中显示了底面57和纵脊63。图12中,左边为内侧,右边为外侧。从图12中可以明显看出纵脊63包括接触面73,内侧壁面75和外侧壁面77。内侧壁面75的倾斜角θc小于外侧壁面77的倾斜角θd。在改变方向时外侧壁面77贡献防滑性能。因为内侧壁面75的倾斜度平缓,因此纵脊63中的接触面73面积小。接触面73面积小能增加接触压力。大接触压力有助于增强防滑性能。
内侧壁面75的倾斜角θc最好在30度到70度之间。另一方面,外侧壁面77的倾斜角θd最好在50度到90度之间。关于防滑性能,角度差(θd-θc)最好等于或大于10度,等于或大于20度更好。角度差(θd-θc)最好等于或小于60度,等于或小于50度更好。
纵脊75的高度H最好介于1mm到8mm之间。最好接触面73的距离L4与底面57和纵脊63之间的边界部分的距离L3之比(L4/L3)在0.2到0.8之间。
最好所有接触面的总面积和鞋底面凸起物面积之比在15%到70%之间。如果该比值小于这个范围,接触面容易磨损。根据这观点,该比值等于或大于25%更好。在比值高于这个范围的某些情况下,接触压力缺乏使防滑性能不足,根据这观点,比值等于或小于60%更好。
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79一部分的仰视图。鞋底79也包括突脊81。突脊81包括截顶的金字塔状凸起部分83和截顶的圆锥形凸起部分85。从图13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发明中大量凸起物连续成条状的情况下,所有凸起物可以看成一个突脊81。
图1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球鞋的鞋底91的仰视图。图14中,上面为脚趾侧,下面为脚后跟侧,右边为外侧,左边为内侧。该鞋底91用于左脚。将图14中所示的鞋底形状反向就可以得到用于右脚的鞋底的形状。鞋底91包括底面93,多个横脊95和多个纵脊97。横脊95和纵脊97和底面93整体形成并从底面93凸出。横脊95横向伸展。纵脊97纵向伸展。
图15是显示图14中所示鞋底91的一部分的放大仰视图。图15中显示了横脊95。图15中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表示脚趾侧和脚后跟侧。横脊95由连续排列的具有圆形接触面的凸起部分99和具有哑铃状接触面的凸起部分99形成。没有在图15中表示的纵脊97也由连续排列的具有圆形接触面的凸起部分和具有哑铃状接触面的凸起部分形成(见图14)。横脊95包括脚趾侧具有小倾斜角的壁面103和脚后跟侧具有大倾斜角的壁面105。在图15中未显示的纵脊97包括内侧具有小倾斜角的壁面和外侧具有大倾斜角的壁面。
在鞋底91中,比值R1为40%到70%,比值R2为70%到100%。在鞋底91中,脚趾方向的摩擦系数μa小于脚后跟方向的摩擦系数μb。μa与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具有鞋底91的网球鞋可以拥有优良的防滑性能和滑行性能。
在鞋底91中,弓形的凸起部分107形成于横脊95和纵脊的互相交界点处。该弓形凸起部分107使横脊95和纵脊97设置得连续而流畅。在鞋底91中,很难产生破裂。实例:
[实验1]
[例1]
一种含有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橡胶合成物作为基材放入模具中发生橡胶交联反应。这样得到一个鞋底。鞋底底面的图案如图2中所示。鞋底有大量在其上形成的横脊。这些横脊的倾斜角θa为30度,倾斜角θb为90度,高度H为3mm,L2/L1为0.25。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制成的鞋底夹层和棉制鞋面附接到鞋底上就得到根据实例1的网球鞋。
[例2和3,和对比实例1和2]
根据实例2和3以及对比实例1和2的网球鞋,除了改变模具并形成包括采取下列表1中显示的形状的横脊的鞋底以外,以和实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
[例4]
根据实例4的网球鞋,除了改变模具并形成包括采取下列表1中显示的形状的横脊和纵脊的鞋底以外,以和实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鞋底的图案如图7中所示。
[实际使用测试]
使运动员穿上网球鞋,在覆有沙子(商标为“OMNICOURT”,由SUMITOMO RUBBERINDUSTRIES,INC.制造)的人造草皮球场上进行网球比赛。通过“1”到“5”的五个等级评估改变方向的容易度,起跑时的防滑性能,滑行性能和腿的疲劳感。最高评分为等级“5”。下列表1显示10个运动员的评分平均值。如表1中所示,根据每个实例的外鞋底在所有项目中都有优良的评估结果。
表1评估结果
Figure C20038010073200151
[实验2]
[例5]
一种含有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橡胶合成物作为基材放入模具中硫化。这样得到一个鞋底。鞋底底面的图案如图9中所示。鞋底有在其上形成的多个横脊和多个纵脊。脚趾部分中,横脊的接触面积和突脊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1为50%,内侧部分中纵脊的接触面积和突脊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2为90%。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制成的鞋底夹层和棉制鞋面附接到鞋底上就得到根据实例5的网球鞋。
[例6和对比实例4和5]
根据实例6和对比实例4和5的网球鞋,除了改变模具和形成具有下列表2显示的规格的鞋底以外,以和实例5相同的方式获得。
[对比实例3]
由New Balance Japan Co.销售,市场商标为“CT592”的网球鞋作为对比实例3。
[实际使用测试]
使运动员穿上网球鞋,在覆有沙子(商标为“OMNICOURT”,由SUMITOMO RUBBERINDUSTRIES,INC.制造)的人造草皮球场上进行网球比赛。这样,通过“1”到“5”的五个等级评估向前跑动时的防滑性能,横向移动中的防滑性能和舒适度。最高评分为等级“5”。表2显示10个运动员的评分平均值。如表2中所示,根据每个实例的外鞋底在所有项目中都有优良的评估结果。
表2评估结果
 对比例3   对比例4  对比例5   例5   例6
  比值R1(%)   0   100   0   50   60
  比值R2(%)   0   0   100   90   80
向前跑动中的防滑性能 3 5 1 4 5
  横向移动中的防滑性能   3   1   5   5   4
舒适度 3 2 2 4 5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网球鞋适合在各种球场上使用。该网球鞋更加适用于具有小摩擦系数的球场(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球场和黏土球场)。尤其是,该网球鞋适合在覆有沙子的人造草皮球场上使用。该网球鞋有助于运动员比赛成绩的提高。

Claims (13)

1. 包括大量排列在鞋底面上的突脊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突脊具有采取不对称形状的截面,鞋底面的一个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和相反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鞋底面上包括大量横脊和纵脊,脚趾部分中横脊的接触面积和脚趾部分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1在40%到70%之间,内侧部分中纵脊的接触面积和内侧部分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2在70%到100%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横脊采取网球鞋纵向上的不对称截面,纵脊采取网球鞋横向上的不对称截面,鞋底面和接触面在脚趾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小于在脚后跟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μa和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比值R1在45%到65%之间,比值R2在75%到95%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比值R1在50%到60%之间,比值R2在80%到90%之间。
6. 包括大量在鞋底面上横向伸展的横脊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横脊具有采取不对称形状的截面,鞋底面的脚趾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和脚后跟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横脊包括接触面,连接到接触面的脚趾侧壁面和脚后跟侧壁面,脚趾侧壁面的倾斜角θa和脚后跟侧壁面的倾斜角θb之间的差值(θb-θa)在10度到60度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6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横脊的高度H在1mm到8mm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6至8的任何一项的网球鞋,还包括在纵向上伸展的纵脊,横脊主要形成在鞋底面的横向中心外侧的纵向中心的脚趾侧的区域中,而纵脊主要形成在鞋底面的横向中心内侧的纵向中心的脚趾侧的区域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6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鞋底面上包括大量横脊和纵脊,脚趾部分中横脊的接触面积和脚趾部分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1在40%到70%之间,内侧部分中纵脊的接触面积和内侧部分的总接触面积之比R2在70%到100%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横脊采取网球鞋纵向上的不对称截面,纵脊采取网球鞋横向上的不对称截面,鞋底面和接触面在脚趾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a小于在脚后跟方向上的摩擦系数μb,μa和μb之比(μa/μb)在0.3到0.9之间。
12. 根据权利要求10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比值R1在45%到65%之间,比值R2在75%到95%之间。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网球鞋,其特征在于,其中比值R1在50%到60%之间,比值R2在80%到90%之间。
CNB2003801007328A 2002-10-10 2003-10-03 网球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5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6980/2002 2002-10-10
JP2002296980 2002-10-10
JP008972/2003 2003-01-17
JP010020/2003 2003-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1901A CN1691901A (zh) 2005-11-02
CN100411556C true CN100411556C (zh) 2008-08-20

Family

ID=3534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073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556C (zh) 2002-10-10 2003-10-03 网球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1155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12038A1 (fr) * 2007-02-07 2008-08-08 Michelin Soc Tech Chaussure de sport de haute performance
CN104643392B (zh) * 2015-03-13 2017-02-01 罗建平 防滑鞋底
US10750817B2 (en) * 2016-01-08 2020-08-25 Nike, Inc. Articles of footwear with asymmetrical segmented plat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0149A (en) * 1959-01-28 1960-03-29 Ripple Sole Corp Resilient shoe sole and wedge construction
JPS57172504U (zh) * 1981-04-27 1982-10-30
WO1989008996A1 (fr) * 1988-03-22 1989-10-05 Beneteau Charles Marie Semelle pour chaussure de sport ou de loisirs
JP2000106903A (ja) * 1998-10-05 2000-04-18 Midori Anzen Co Ltd 耐滑靴底
JP2002017403A (ja) * 2000-07-12 2002-01-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アウトソ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30149A (en) * 1959-01-28 1960-03-29 Ripple Sole Corp Resilient shoe sole and wedge construction
JPS57172504U (zh) * 1981-04-27 1982-10-30
WO1989008996A1 (fr) * 1988-03-22 1989-10-05 Beneteau Charles Marie Semelle pour chaussure de sport ou de loisirs
JP2000106903A (ja) * 1998-10-05 2000-04-18 Midori Anzen Co Ltd 耐滑靴底
JP2002017403A (ja) * 2000-07-12 2002-01-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アウトソ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1901A (zh) 2005-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9738B2 (en) Golf shoes
US6115945A (en) Shoe sole structures with deformation sipes
CN101969804B (zh) 高性能运动鞋
US4130947A (en) Sole for footwear, especially sports footwear
CN102573546B (zh) 具有控球部分的鞋类物品
CN100584233C (zh) 鞋的鞋底结构
US7225564B1 (en) Shoe outsole
JP4481927B2 (ja) テニス靴
US9986784B2 (en) Flexible forefoot protection for insoles and shoes
US4607440A (en) Outsole for athletic shoe
EP3011852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cleated sole assembly
CN1175771C (zh)
US20110232128A1 (en) Shoe Soles With Damping Foot Pads
CN108601419A (zh) 具有不对称分段板的鞋类制品
CN100411556C (zh) 网球鞋
CN205321377U (zh) 新型耐磨高弹减震运动鞋
WO2006019042A1 (ja) 靴中敷き
JP3218179B2 (ja) 靴 底
CN209610021U (zh) 一种多硬度鞋底胚及鞋底
KR200466692Y1 (ko) 볼링화
CN219593849U (zh) 一种新型运动鞋鞋底
CN220212090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耐磨运动鞋鞋底
CN103355830A (zh) 高尔夫球鞋
TWI587801B (zh) 鞋釘修整方法
CN106263274B (zh) 鞋钉修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510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