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7733C -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7733C
CN100407733C CN2005101079280A CN200510107928A CN100407733C CN 100407733 C CN100407733 C CN 100407733C CN 2005101079280 A CN2005101079280 A CN 2005101079280A CN 200510107928 A CN200510107928 A CN 200510107928A CN 100407733 C CN100407733 C CN 1004077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er
au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1079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8195A (zh
Inventor
林京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8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8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7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7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4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Automatic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subscribers;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convers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即,在第1步骤,当连接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的待机状态下接到已编辑的消息时,判别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当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时,形成消息格式,对消息格式的项目输入事先约定的特定值,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在第2步骤,若在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不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会执行普通消息处理;第3步骤,若在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会设定自动应答。在使用者的不可进行通话的环境下,当有来电或接到消息时,向发送呼叫或消息的对方自动传送使用者已设定的消息。

Description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终端,尤其是涉及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当使用者和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时,使用者向自己的移动通信终端传送消息激活远程消息和功能之后,在使用者的不可进行通话的环境下,当有来电或接到消息时,向发送呼叫或消息的对方自动传送使用者已设定的消息。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终端是能够令使用者享用移动通信服务的装置。
图1是普通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
在此,2是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部,4是无线部、6是声音处理部、8是按键输入部、10是显示部、12是存储器。
控制部2执行移动通信终端的全部控制动作。
而且根据控制部2的控制,无线部4控制声音数据及控制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声音处理部6根据控制部的控制,将从无线部4接收的声音数据通过扬声器(speaker,SPK)转换为假清音之后进行输出,并对从话筒(microphone,MIC)接收的声音信号进行数据化,之后将其输出到无线部4。
按键输入部8是起使用者界面作用的装置,具备各种功能按键、通话键和输入文字的多个按键,它将与被按下的按键对应的按键输入数据输出到控制部2。
显示部10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组成,它输出移动通信终端中所发生的各种显示数据。
此外,存储器12由保存运行移动通信终端时所必要的多个程序和数据的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及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声音存储器等组成。
现有的已注册专利的方法各以不同用途进行利用消息的远程控制。
下面介绍现有的已注册的韩国专利。
首先,下列专利只是以利用短文消息进行远程控制或在丢失手机(移动通信终端)时利用消息进行控制。要么就是具备用手机设定功能的环境的专利。
1.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传送方法(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3-0000133,公开号:10-2004-0062325)
2.移动通信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3-0002076,公开号:专2002-0066006)
3.通过文字消息的自动应答功能(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4-0032443,公开号:10-2004-0052833)
4.手机远程控制方法(韩国专利申请号:10-1998-0059059,公开号:专2000-0042777)
5.电话机的短文消息远程控制方法(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1-0085574,公开号:专2003-0055559)
6.利用短文消息的手机远程控制方法及适用此方法的装置(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3-0004342,公开号:10-2004-0067272)
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对1.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传送方法(韩国申请号:10-2003-0000133,公开号:10-2004-0062325)的说明为如下:
图2是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传送方法流程图;图3是图2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下执行消息传送方法时的显示部画面的一例概念图。
如图所示,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传送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即,在第1步骤,根据使用者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的输入,将上述已输入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保存到存储器内;在第2步骤,设定是否在接到呼叫时以文字消息发送上述已保存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在第3步骤;若设定为当接到呼叫时以文字消息发送上述已保存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就会在接到呼叫时将上述已保存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以文字消息发送到主叫方号码。
在图2的ST1步骤,控制部2判断终端是否接到呼叫。即,控制部2判断终端的来电或文字消息的接收。
若有来电或接收文字消息,控制部2就会进行ST2步骤。
控制部2在ST2步骤判断是否为未接状态下的设定功能的状态。
如果将未接状态下的功能设定为“关”,控制部2就会进行到ST4步骤执行相应功能。
若把未接状态下的功能设定为“开”,控制部2就会进行ST3步骤,将上述已保存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以文字消息发送到主叫方号码。
对部分现有技术的评价各为如下:
1.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传送方法(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3-0000133,公开号:10-2004-0062325)(以下简称为1号专利)。该方法利用手机菜单注册设定未接状态下的下发送消息的功能。而且当有来电或接收消息,就向对方自动发送消息。但是在于1号专利,使用者必须亲自使用手机菜单设定功能。
2.移动通信终端的远程控制方法(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3-0002076,公开号:专2002-0066006)(以下简称为2号专利)。该2号专利提供的是利用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文消息服务)确认或控制位于远程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具有的消息的方法。而且2号专利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控制方法,从而即使未携带移动通信终端,也可确认使用者未看过的已接收的消息或离开状态下的来电个数并可确认SMS消息内容的。
因此,利用远程控制,当使用者和手机各在不同地方时,执行如关机等上锁功能从而不让其他人使用手机。
但是,2号专利只具有当使用者和手机各在不同地方时禁止别人使用的功能。但这不是未接状态下向对方发送消息的功能。而且只限定为进行远程控制向对方提供未接状态下的来电个数或SMS消息的内容。
3.通过文字消息的自动应答功能(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4-0032443,公开号:10-2004-0052833)(以下简称为3号专利)。
3号专利提供的是在因使用者离开而不能接听电话时,当有来电或接收文字消息时将告知无法接听电话的状况即未接状态下的文字消息自动向对方传送的方法。
该方法由3个步骤组成,在第1步骤,根据使用者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的输入,对存储器保存上述已输入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在第2步骤,设定是否在接到呼叫时以文字消息发送上述已保存的消息;在第3步骤,若设定为当接到呼叫时以文字消息发送上述已保存的消息,就会在接到呼叫时将上述已保存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以文字消息发送到主叫方号码。
在无法接听电话的情况下将使用者事先设定的消息自动发送到主叫方,这与本发明相同,但3号专利也在无法接听电话的情况下用手机直接进行设定才可使用。
而且3号专利与2号专利一样,只在相同的地方能够令使用者操作手机时才可使用功能。
这样,包括上述已注册的1、2、3号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它们都必须有使用者能够操作手机的环境。
这在“未接”状态下,“使用者与手机各在不同地方时”,不能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而且,利用使用者直接操作的功能设定不符合于使用者和手机各在不同地方即使用者无法使用手机状况的意义上的“未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当使用者和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时,使用者向自己的移动通信终端传送消息激活远程消息和功能之后,使用者的不可进行通话的环境下,当有来电或接到消息时,向发送呼叫或消息的对方自动传送使用者已设定的消息。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第1步骤,当连接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的待机状态下接到短文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接收的已编辑的消息时,判别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当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时,形成包括自动应答功能项、自动应答功能的活性化项、密码项中的一个以上的消息格式,从而对消息格式的项目输入事先约定的特定值,从而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第2步骤,若在所述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不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会执行普通消息处理;第3步骤,若在所述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以使用者所发送的消息为基础设定自动应答;
第4步骤,若结束自动应答设定,在短文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通报设定的完成。
上述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特点在于:在所述第4步骤后,再包括第5步骤,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若有来电,就会将自动应答设定消息传送到主叫方终端。
上述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特点在于:在所述第5步骤,当传送自动应答设定消息时,短文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或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传送自动应答设定消息。
采用本发明,在使用者和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时,当有来电或接到消息时,向发送呼叫或消息的对方自动传送使用者已设定的消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普通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消息传送方法流程图;
图3是图2移动通信终端的未接状态下的下执行消息传送方法时的显示部画面的一例概念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2:控制部                    4:无线部
6:声音处理部                8:按键输入部
10:显示部                   12: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利用本发明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的技术思想一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的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流程图。
如图所示,包括三个步骤,即,在第1步骤(步骤ST11~ST13),当连接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的待机状态下接到消息时,判别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在第2步骤,若在上述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不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会执行普通消息处理(步骤ST14);在第3步骤,若在上述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会设定自动应答(步骤ST15~ST17)。
上述第1步骤的特征是:已接收的消息是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文消息服务)、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多媒体消息服务)、邮件(E-mail)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接收已编辑的消息。
上述第2步骤的特征是:当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消息时,形成包括自动应答功能项、自动应答功能的活性化项、密码项中一个以上的消息格式,对消息格式的项输入事先约定的特定值,从而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
上述第3步骤包括第4步骤和第5步骤。在第4步骤ST15,当上述第1步骤中所接收到的消息为自动应答消息,就以使用者所发送的消息为基础设定自动应答;在第5步骤(步骤ST16、ST17),上述第4步骤之后若结束自动应答设定,就会通报设定的结束。
上述第5步骤的特征是:通报设定的完成时,SMS、MMS或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通报设定的完成。
上述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另一特征是:在上述第3步骤后,再包括第6步骤(步骤ST18、ST19),上述移动通信终端若有来电,就会将以自动应答设定的消息传送到主叫方终端。
上述第6步骤的特征是:当传送自动应答设定消息时,SMS、MMS或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传送自动应答设定消息。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的动作。
本发明实现的是,当使用者和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时,使用者向自己的移动通信终端传送消息激活远程消息和功能之后,在使用者的不可进行通话的环境下,当有来电或接到消息时,向发送呼叫或消息的对方自动传送使用者已设定的消息。
因此,使用能够发送并接收文字消息的如手机等的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者,当不携带移动通信终端时,使用本发明就可很有效地进行离开状态下的应答。
为此,使用者为在自己的移动通信终端激活自动应答功能并远程注册要传送的消息,而且将事先约定的特定消息直接发送到使用者的手机上。
之后解释已收消息,并设定功能和未接状态下的自动应答功能。
设置完毕之后,当别人向与使用者分开的移动通信终端打电话时,就会将使用者远程设置的消息发送给对方。
通过此步骤,拨过电话的对方会收到使用者留下的文字消息。
下面更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动作。
首先,移动通信终端具备可接收并发送SMS、MMS或邮件的环境。
而且,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具备能够解释SMS、MMS或邮件的功能才能完成自动应答功能,此外,使用者要知道用SMS、MMS、邮件远程调整的设定方法。
当使用者与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在不同地方时,必须有使用者能够把SMS、MMS、邮件发送到自己移动通信终端的环境。即,应具备能够传送SMS、MMS或邮件的普通终端、移动通信终端或计算机。
而且必须知道事先约定的命令(Command)方法。
使用者通过能够传送SMS、MMS或邮件的计算机、能传送SMS、MMS或邮件的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能传送SMS、MMS或邮件的按键式终端等普通终端,将以下未接状态下的自动应答功能传送到自己的移动通信终端。
“#01#01#密码#没携带手机,以后跟您联系。”
在此,前面的“#01”是设定自动应答功能值的一例,后面的“#01”是激活自动应答功能值的一例,“#密码”是当移动通信终端设有密码时输入密码的一例,“#没携带手机。以后跟您联系。”是编辑消息部分的一例。
这里的密码指的是基本的使用者移动通信终端的密码,但也可以将另一个密码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的菜单作为自动应答功能专用。
而且可变更“自动应答设定值”、“活性化值”、“密码”、“消息内容”的顺序。
而且,也可以只采用“自动应答设定值”、“活性化值”、“密码”中的一部分来设定自动应答功能。
与使用者分别在不同地方的使用者移动通信终端解释接收到的SMS、MMS或邮件的文字,从而使自动应答功能活性化或非活性化。
若接收的文字不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执行普通消息处理。
若接收的文字是为设定自动应答的SMS、MMS或邮件的消息,就会在移动通信终端内部执行自动应答功能动作。
这时,移动通信终端的待机画面上可以不显示自动应答功能设定步骤。
移动通信终端将使用者发送过来的消息保存为自动应答时传送的消息。
上述例中,作为自动应答消息保存的是“没携带手机,以后跟您联系”。保存完毕之后试图激活自动应答功能。
然后试图进行自动应答功能并判断结果。
如果是未完成,就重试,如果已完成,就会通过SMS、MMS或邮件将已完成的消息发送到使用者在远程进行自动应答功能设定操作的普通电话、移动通信终端、计算机。
这样,使用者收到了自动应答设定结果。
设定自动应答功能之后,向使用者的手机拨过电话的其他人挂断电话之后就能接到使用者所设定的消息。
即,其他人向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拨打电话时,使用者所发送的用于自动应答的文字消息就会被设定为未接状态下的下所要应答的消息,并将接收的电话号码设定为文字消息发送号码,从而移动通信终端内部自动向对方发送消息。
如上所述,向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拨过电话的对方就会接收到“没携带手机,以后跟您联系”的消息。
这样,本发明实现了在使用者和使用者的移动通信终端分别在不同的地方时,当有来电或接到消息时,向发送呼叫或消息的对方自动传送使用者已设定的消息。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可使用多种变化和变更及均等物。在本发明中明确的是,对上述实施例适当进行变形也以同样的方法应用。因此,上述记载内容不限定以专利申请范围的界限而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步骤,当连接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的待机状态下接到短文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接收的已编辑的消息时,判别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当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时,形成包括自动应答功能项、自动应答功能的活性化项、密码项中的一个以上的消息格式,从而对消息格式的项目输入事先约定的特定值,从而判断其是否为自动应答设定消息;
第2步骤,若在所述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不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会执行普通消息处理;
第3步骤,若在所述第1步骤接收的消息是自动应答设定消息,就以使用者所发送的消息为基础设定自动应答;
第4步骤,若结束自动应答设定,在短文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通报设定的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4步骤后,再包括第5步骤,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若有来电,就会将自动应答设定消息传送到主叫方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5步骤,当传送自动应答设定消息时,短文消息服务、多媒体消息服务或邮件中利用一个以上服务传送自动应答设定消息。
CN2005101079280A 2004-12-28 2005-09-30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7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113430A KR20060074628A (ko) 2004-12-28 2004-12-28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원격제어를 이용한 자동응답 방법
KR1020040113430 2004-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195A CN1798195A (zh) 2006-07-05
CN100407733C true CN100407733C (zh) 2008-07-30

Family

ID=3681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10792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733C (zh) 2004-12-28 2005-09-30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074628A (zh)
CN (1) CN10040773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6149A (zh) * 2011-04-27 2011-09-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自动回复短消息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0206A (en) * 1989-01-05 1991-09-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lephone system responsive to a command incoming during message reproduction
CN1251434A (zh) * 1998-09-04 2000-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自动应答状态显示和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处理自动应答的方法
CN1507253A (zh) * 2002-12-13 2004-06-2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自动提供记录数据的通信装置与方法
KR20040052833A (ko) * 2004-05-07 2004-06-23 류재환 문자메시지를 통한 자동응답기능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0206A (en) * 1989-01-05 1991-09-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elephone system responsive to a command incoming during message reproduction
CN1251434A (zh) * 1998-09-04 2000-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自动应答状态显示和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和处理自动应答的方法
CN1507253A (zh) * 2002-12-13 2004-06-23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自动提供记录数据的通信装置与方法
KR20040052833A (ko) * 2004-05-07 2004-06-23 류재환 문자메시지를 통한 자동응답기능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8195A (zh) 2006-07-05
KR20060074628A (ko) 2006-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10610A1 (en) Method of remotely changing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682360B2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messages containing audio and/or voice information
US20070072602A1 (en) Automated reply to voice call
CN100407733C (zh) 利用移动通信终端远程控制的自动应答方法
KR100462751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문자 메시지 송신방법
KR100575765B1 (ko) 푸시투토크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자동응답 제어방법
KR20020078508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 채팅 방법
JP2003087395A (ja) 文字メッセージ送信機能付き移動体通信装置
KR20060007352A (ko) 발생신호의 음성알림 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음성알림 방법
KR20050107205A (ko) 푸시투토크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로그온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KR20030049436A (ko) 통신용 단말기의 통화중 문자 메시지 작성 및 전송 방법
KR100619905B1 (ko) 피티티 서비스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631682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수신거부 및 그 의사 전송 방법
KR100576004B1 (ko) 자동 응답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동통신단말기
JP2000022841A (ja) メール機能を備えた電話機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返送方法
KR20020036564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문자메시지 전송방법
KR100800763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음성 사서함 연결 방법
KR100703520B1 (ko) 투넘버 서비스를 제공받은 단말기에서의 자동응답 서비스방법
KR100623295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통화 연결 중 음성 메시지 전송방법
KR20010068544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수신자의 상황을 알리는 방법
KR100617539B1 (ko) 다양한 음성선택이 가능한 통신시스템의 자동응답방법
US20040092294A1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one-touch call operation using a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JP2000101735A (ja) 文字情報送受信機能付き電話機
KR20060129761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문자통화 방법
JPH1132116A (ja) 移動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