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7069C - 用于成像装置的具有开闭器的定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成像装置的具有开闭器的定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7069C
CN100407069C CN038214903A CN03821490A CN100407069C CN 100407069 C CN100407069 C CN 100407069C CN 038214903 A CN038214903 A CN 038214903A CN 03821490 A CN03821490 A CN 03821490A CN 100407069 C CN100407069 C CN 1004070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ation unit
shutte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static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214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8942A (zh
Inventor
志水忠文
北川生一
醒井政博
松尾和德
松崎圭一
朝仓建治
立松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8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89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0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0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定影装置(120)中,介质引入口(250)被设置在壳体230的握持部分(230a)附近,将进行定影处理的页材料被引入介质引入口(250)。相对于定影单元(230)的握持部分(230a)的握持表面(240)以规定的角度倾斜设置开闭器(260),使得开闭器在其接近定影装置(120)的握持部分(230a)的部分处具有支点,在介质引入口(250)处,并且所述开闭器(260)抵抗扭簧(270)的加载力而可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成像装置的具有开闭器的定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静电记录型成像装置,如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的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电子照相系统的常规的成像装置按照以下方法操作。作为图像载体的光敏元件被充电器充电。用包括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已充电的光敏元件以便在光敏元件上形成潜像。使用显影装置将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所述调色剂被转印在记录介质上以便在介质上形成或重现图像。
根据图像的着色特性(colorization),提出用于形成全色图象的串联式彩色成像装置。这类成像装置具有均执行上述成像过程的多个成像装置。青色、洋红和黄色以及优选的黑色的彩色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根据这些颜色设置的光敏元件上。在光敏元件上的转印位置处,这些调色剂图像被相互叠印,并被转印在环状中间转印体上。
调色剂图像转印类型的成像装置包括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内含由一对辊形成的定影夹持部分。定影夹持单元夹紧并传送所述记录介质。当记录介质传输通过夹持部分时,记录介质上仍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在压力作用下熔合,并被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由于定影单元为使调色剂熔化而对其加热,所以辊的温度是高的。
例如,这已经在JP-A-2001-249562中予以披露。
当定影装置在打印操作结束之后立即从成像装置分离时,为消除堵塞或单元置换的目的,可视地呈现出阻止工作人员接触热辊的信息。
可是,不可避免的是工作人员会疏忽或偶然地触及热辊。因此仅仅使用信息不能足够地为工作人员提供确实的警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工作人员在维修工作中触及热辊的功能的定影单元,以及具有这样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借助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一对辊限定的定影夹持部分夹住并传送记录介质,并且在记录介质上熔化和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定影装置包括:形成在壳体上并在定影装置被挪动时可被握持的握持部分;形成在壳体的握持部分附近并引入将进行定影处理的记录介质的介质引入口;和相对于握持部分的握持表面以给定角倾斜设置的开闭器,使得开闭器在介质引入口处的接近握持部分的部分处具有一个支点,并可以抵抗加载装置的加载力而旋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的位置。
根据这种机械设置,当使用者用其手指握持定影单元以便挪动定影单元时,手指能引起开闭器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的位置。因而手指不会进入定影单元的内部,并因此在挪动定影单元时,使用者决不会接触到热辊或辊子。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定影单元的成像装置的设置的图;
图2为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定影单元内部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3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单元关键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4为示出了图3中的定影单元被安装到成像装置的情况下,定影单元的关键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5为示出了图3中的定影单元被挪动时,其关键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6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影单元如何安装到成像装置中以及从其中分离的总体透视图;
图7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的定影单元的透视图;
图8为沿图7中8-8线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9为示出了图7中所示的定影单元中的开闭器的透视图;
图10为示出了怎样安装图7中所示定影单元中的开闭器的透视图;
图11为部分地示出了安装有图10中开闭器的定影单元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广义上,通过安装在壳体内一对辊限定的定影夹持部分夹住并传送记录介质,并且在记录介质上熔化并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的定影装置,其包括:形成在壳体上并在定影装置被挪动时可握持的握持部分;形成在壳体握持部分附近并引入将进行定影处理的记录介质的介质引入口;和相对于握持部分的握持表面以给定角倾斜设置的开闭器,使得开闭器在介质引入口处的接近握持部分的部分处具有一个支点,并可以抵抗加载装置加载力而旋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的位置。根据这种机械设置,当使用者用其手指握持定影单元以便挪动定影单元时,手指能使开闭器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的位置。相应地,手指不会进入定影单元的内部,并因此在挪动定影单元时,使用者不会接触到热辊或辊子。
参照图1至11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这些图中,相同参考标号指示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描述对根据本发明构造的成像装置1的概述。在以下说明中,成像装置1是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装置,更特别地是串联式成像装置,其包括分别为用于彩色图像的彩色显影的四种基本颜色的调色剂而设置的显影装置,并且其中在转印体上叠印四种颜色并将其整体转印到转印体上。很明显,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串联式成像装置,而且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成像装置,而无需考虑显影装置的数量和中间转印体的存在。
如图1所示,在光敏鼓10a、10b、10c和10d的附近分别设有充电装置20a、20b、20c和20d,曝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a、40b、40c和40d,转印装置50a、50b、50c和50d,并且清洁装置60a、60b、60c和60d。充电装置20a、20b、20c和20d分别为光敏鼓10a、10b、10c和10d均匀地充电。曝光单元30分别将对应特定颜色图像数据的激光束的扫描线30K、30C、30M和30Y照射到充电的光敏鼓10a、10b、10c和10d的表面上,进而在光敏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0a、40b、40c和40d将形成在光敏鼓10a、10b、10c和10d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装置50a、50b、50c和50d将已显影在光敏鼓10a、10b、10c和10d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环状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体)70上。清洁装置60a、60b、60c和60d在调色剂图像从光敏鼓10a、10b、10c和10d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之后,移除残留在光敏鼓10a、10b、10c和10d上的调色剂。
设定曝光单元30使其相对于光敏鼓10a、10b、10c和10d以预定角度倾斜。在所示的情况中,中间转印带70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成像位置(stations)Pa、Pb、Pc和Pd分别形成黑色、青色、洋红和黄色的彩色图像。已经形成在光敏鼓10a、10b、10c和10d上的每种颜色的单色图像在中间转印带70上彼此叠印以便形成全色图像。
内有页材料(记录介质)90,如打印页的供页盒100被设置在成像装置的下部。通过供页辊80将页材料90逐张地从供页盒100中传送到页传送路径(记录介质传送路径)中。
沿页传送路径设置页材料传送辊110和定影装置120。页材料传送辊110与中间转印带70的外周表面在预定的表面的范围内接触,并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0上的彩色图像转印到页材料90上。定影装置120在辊子的夹紧和旋转所引起的压力和热量作用下,将已经转印到页材料90上的彩色图像定影在页材料90。
如此构造的成像装置1通过与成像位置Pa中的充电装置20a以及曝光单元30协作,首先在光敏鼓10a上形成图像信息的黑色成分的潜像。进而利用内含黑色调色剂的显影装置40a将形成的潜像显像成黑色调色剂图像,并使用转印装置50a将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
在黑色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时,在成像位置Pb处形成青色成分的潜像,并随后利用显影装置40b将青色调色剂的青色调色剂图像显像。因此,成像位置Pb处的转印装置50a以叠印的方式将青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0上的黑色调色剂图像上,所述中间转印带在之前成像位置Pa处已经进行了黑色调色剂图像的转印。
随后,以相似的方式形成洋红调色剂图像和黄色调色剂图像。当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70上的叠印操作完成时,通过页材料传送辊110将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整体地转印至由供页辊80从供页盒100提供的页材料90上。并且,通过定影装置120将上述转印的调节剂图像熔化并定影在页材料90上,进而在页材料90上形成全色图象。
以下,描述成像装置1中使用的定影装置。
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由加热辊130、定影辊(辊子)140、环状耐热带150和压力辊(辊子)160构成。加热辊130被感应式加热单元180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定影辊140与加热辊130平行设置。耐热带150在加热辊130和定影辊140之间延伸,并被加热辊130加热,同时随这些辊中任一辊旋转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压力辊160压靠定影辊140,其时耐热带150插入其间,并相对于耐热带150沿前进方向旋转。
加热辊130由磁性金属,如铁、钴、镍或其合金形成的空心、圆柱形旋转体所构成。加热辊具有20mm的外直径,03mm厚度,低热容以及高的温度增长率。为了赋予加热辊释放性能,在加热辊的表面上形成由氟树脂形成的并具有20μm厚度的释放层(未示出)。
定影辊140包括例如由不锈钢制成的金属芯杆140a,以及由实体或泡沫耐热硅酮橡胶形成并覆盖芯杆140a的弹性元件140b。为了利用压力辊160的压力在压力辊160和定影辊140之间形成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分N,定影辊的外直径大约为30mm,大于加热辊130的外直径。
在加热辊130和定影辊140之间延伸的耐热带150,在耐热带和由感应式加热单元180加热的加热辊130之间的接触部分W1处被加热。加热辊130和定影辊140旋转时,连续加热耐热带150的内表面,以便整体加热耐热带。
所述压力辊160包括位具有良好导热性并由铜或铝制成的金属圆柱形元件的芯杆160a,以及形成在光敏鼓10a表面上并具有良好耐热性和良好调色剂释放性(releasability)的弹性元件160b。除金属材料外,SUS也适用于芯杆160a。
如图2所示,用于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所述加热辊130的感应式加热单元180,设置为面向加热辊130的外周表面。感应式加热单元包括用作磁场发生装置的激励线圈190,随激励线圈190卷绕的线圈导板200。
温度探测器170探测由感应式加热单元180加热的耐热带150的带内表面的温度。温度探测器包括具有高热响应的热敏元件,如热敏电阻,并设置为在定影夹持部分N的入口附近的位置处与耐热带150的内表面相接触。通过使用探测到的温度,可将耐热带150的温度稳定地保持在例如180℃。
如图3所示,握持部分230a形成为壳体的一部分。用户在将定影单元230从成像装置1中卸除以及将其安装到成像装置中时,握持所述握持部分230a。定影单元230包括一对用于夹紧和传送所述页材料90的定影辊140和压力辊160,耐热带150和加热辊130。引入将要将进行定影处理的页材料90的介质引入口250,形成在定影单元230的握持部分230a的附近。
在介质引入口250处设置开闭器260。相对与握持部分230a的握持表面240以给定角度倾斜地设置开闭器260,使得开闭器在接近握持部分230a的开闭器部分中具有支点。一对扭簧270被设置在开闭器260的两端并在打开介质引入口250的方向上推动开闭器260。开闭器260抵抗扭簧270的加载力而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如图9和11所示,固定有扭簧270的钩形单元310设置在开闭器的两端。
在定影单元230被安装到成像装置1中的情况下,如图4、7、8和11所示,所述扭簧270的加载力将开闭器260设置在允许介质引入口250打开的位置。在此情况中,开闭器260起到将页材料90引入介质引入口250的引导作用。
当把定影单元230装入成像装置1中或从其中卸除定影单元时,用户用其手指握持所述握持部分230a,并且其手指接近介质引入口250,向下推动并旋转开闭器260至关闭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使得手指不会通过介质引入口250进入定影单元。根据这种结构,即使用户粗心地挪动定影装置,用户也不会触及热辊140和160。在定影单元230中,在面对开闭器260两端部分处设置限位器300。当开闭器260关闭介质引入口250时,开闭器260的两端与限位器300接触,以防止开闭器260旋转超过介质引入口并进入定影单元230。根据这种结构,当用户抵抗扭簧270加载力而关闭开闭器260时,开闭器260确定地关闭介质引入口250。
在此,用语“关闭介质引入口250”包括介质引入口250没有完全关闭的情况,以及介质引入口250为防止握持壳体230的手指进入定影单元内部的打开。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将感应式加热单元180用作热源的感应式定影装置,但应当理解,其他热源,如卤素灯也适用于定影装置的热源。
工业应用性
如前述说明可知,当用户用手指握持定影单元以挪动定影单元时,手指使得开闭器旋转至关闭介质引入口的位置。因此,手指不会进入定影单元的内部,并因此在挪动定影单元过程中,用户不会触及一个或多个热辊。
此外,开闭器也作为页引导器。因此,不需要提供页引导器之外的单独的开闭器。这样可减少组成单元的数量。

Claims (20)

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静电成像装置(1)中,并将未定影的调色剂熔化和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单元(230),所述定影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外部、并在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成像装置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成像装置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时被握持的一握持部分(230a);
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附近并引入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介质引入口(250);和
一开闭器(260),其相对于所述握持部分的握持表面以给定的角度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开闭器在所述介质引入口处的接近所述握持部分的部分处具有一支点,并可抵抗弹簧(270)加载力而旋转至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的位置;
所述介质引入口(250)形成在定影单元(230)的握持部分(230a)的附近;
所述开闭器(260)保持在所述开闭器借助所述弹簧(270)的所述加载力打开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状态,并且仅在从所述握持部分(230a)对所述开闭器(260)施加外力时,所述开闭器抵抗所述弹簧所述加载力而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为线性形状,并且所述开闭器(260)为沿所述线性介质引入口的纵向延伸的板状元件,并且所述弹簧(270)为在所述纵向位置看时设置在所述板状开闭器两端的卷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开闭器(260)为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引导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为线性形状,并且所述开闭器(260)为在所述线性介质引入口的纵向延伸的板状元件,并且所述弹簧为在所述纵向设置在所述板状开闭器两端的卷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开闭器(260)为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引导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开闭器(260)为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引导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开闭器为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引导装置,并且所述介质引入口(250)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定影单元还包括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辊(130)。
14.一种包括定影单元(230)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单元(230)可拆卸地安装到静电成像装置(1)中,并将未定影的调色剂熔化和定影在记录介质上,所述定影单元包括:
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230)外部、并在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时被握持的一握持部分(230a);
设置在所述握持部分附近并引入所述记录介质的一介质引入口(250);和
一开闭器(260),其相对于所述握持部分(230a)的握持表面以给定的角度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开闭器在所述介质引入口(250)处的接近所述握持部分的部分处具有一支点,并可抵抗弹簧加载力而旋转至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其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设置在所述定影单元的底部,使得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纵向垂直于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所述定影装置以及所述定影单元从所述定影装置卸除的方向,
其中在所述定影单元安装到定影装置中的状态中,所述开闭器(260)保持在所述开闭器借助所述弹簧的加载力打开所述介质引入口(250),并且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定影单元下侧被引入到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状态;
所述介质引入口(250)形成在定影单元(230)的握持部分(230a)的附近;
仅在从所述握持部分(230a)对所述开闭器(260)施加外力时,所述开闭器(260)抵抗所述弹簧所述加载力而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辊(130)。
16.一种静电成像装置(1),包括:
可拆卸地安装到静电成像装置(1)的主体中,并将未定影的调色剂熔化并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一定影装置(230),所述定影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定影装置中、用于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的所述主体将所述记录介质引入所述定影单元的一介质引入口(250);和
用于在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的所述主体引入到所述定影装置时,引导所述记录介质进入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一记录介质引导装置,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被设置在所述定影装置上并接近所述介质引入口(250),并且在所述定影装置安装到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以及所述定影装置从所述静电成像装置(1)卸除时,可旋转至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
定影装置(230)包括握持部分(230a);
所述介质引入口(250)形成在定影装置(230)的握持部分(230a)的附近;
所述开闭器(260)保持在所述开闭器借助所述弹簧(270)的所述加载力打开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状态,并且仅在从所述握持部分(230a)对所述开闭器(260)施加外力时,所述开闭器抵抗所述弹簧所述加载力而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成像装置(1),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在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处,与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两端接触的停止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成像装置(1),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在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处,与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两端接触的停止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成像装置(1),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在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关闭所述介质引入口(250)的位置处,与所述记录介质引导装置两端接触的停止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静电成像装置(1),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加热辊(130)。
CN038214903A 2002-09-12 2003-09-08 用于成像装置的具有开闭器的定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0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6723 2002-09-12
JP266723/2002 2002-09-12
JP182323/2003 2003-06-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8942A CN1688942A (zh) 2005-10-26
CN100407069C true CN100407069C (zh) 2008-07-30

Family

ID=35306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149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069C (zh) 2002-09-12 2003-09-08 用于成像装置的具有开闭器的定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07069C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7489A (ja) * 1996-04-30 1997-11-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5732309A (en) * 1996-02-20 1998-03-24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249562A (ja) * 2000-03-08 2001-09-14 Sharp Corp 定着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2309A (en) * 1996-02-20 1998-03-24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9297489A (ja) * 1996-04-30 1997-11-1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49562A (ja) * 2000-03-08 2001-09-14 Sharp Corp 定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8942A (zh) 2005-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8077C (zh) 定影装置
CN10527829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184689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protective cov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498122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US6453144B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for heating image formed on recording material
JP4785621B2 (ja) 転写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8405A (ja) 印刷装置の交換モジュールの装着確認方法
US20130058673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US20140119762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20150346655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9506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removable fixing device
US20140205307A1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CN101093381B (zh) 使用感应加热系统的图像加热设备
US8219014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magnetic flux confining means
US922324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86389B2 (ja) ベルト融合装置
CN100407069C (zh) 用于成像装置的具有开闭器的定影装置
US10120307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a locking mechanism that locks a guide member in a first position and releases upon sliding movement
US6785493B2 (en) User-replaceable fuser cartridge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systems
CN102707607A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环状定影带
JP201617716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112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A1059573A (en) Cleaning structure for an elastomeric fusing member
JP66310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1503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