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80970C -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80970C
CN100380970C CNB038017806A CN03801780A CN100380970C CN 100380970 C CN100380970 C CN 100380970C CN B038017806 A CNB038017806 A CN B038017806A CN 03801780 A CN03801780 A CN 03801780A CN 100380970 C CN100380970 C CN 1003809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terminal
information
allowance
opera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017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3816A (zh
Inventor
小松崎顺子
佐藤真
野田卓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est Thinking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53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3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809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809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6User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4Management at additional data server, e.g. shopping server, rights management server
    • H04N21/2541Rights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1Caching operations, e.g. of an advertisement for later insertion during play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04N21/440281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by altering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e.g. by frame ski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7Rights management associated to the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0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requesting content on demand, e.g. video o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04N21/47214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e.g. of sport results or stock mar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2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us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clients on a wide area network, e.g.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for retrieving video segments from the hard-disk of other clie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3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network components or client
    • H04N21/6332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network components or client directed to client
    • H04N21/6334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network components or client directed to client for authorisation, e.g. by transmitting a ke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8Transmission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 H04N21/6581Reference data, e.g. a movie identifier for ordering a movie or a product identifier in a home shopping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35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 H04N21/8352Generation of protective data, e.g. certificates involving content or source identification data, e.g. Unique Material Identifier [UM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04N7/17309Transmission or handling of upstream communications
    • H04N7/17318Direct or substantially direct transmission and handling of reque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04N7/17345Control of the passage of the selected programme
    • H04N7/17363Control of the passage of the selected programme at or near the user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8/00Arrangements for display data securit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2Networking asp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2Networking aspects
    • G09G2370/025LA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6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 i.e. control of another device by a display or vice vers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6Use of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容提供系统、一种接收装置和方法、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程序,它们能够执行各种内容供应。操作终端21可以从存储终端1获取与从操作终端11所发送的利用信息相对应的内容,其中,操作终端11正在从存储终端1接收预定的内容的供应。即,如果用户23对用户13正在观看和收听的在操作终端11上的内容感兴趣,并希望观看和收听这一内容,则用户23能通过将操作终端21紧靠到操作终端11,或者把操作终端11紧靠到操作终端21,来在操作终端21上观看和收听用户13正在观看和收听的内容。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容提供系统、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程序。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容提供系统、一种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程序,其中所述内容提供系统、接收装置和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程序能够以各种简单方法供应内容。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方法,其中用于提供内容的装置(以下将其称为内容提供装置)经由建立好的通信路径将内容提供给利用内容的装置(以下将其称为内容利用装置),或其中内容利用装置从内容提供装置接收内容的供应。
然而,既不存在其中第一内容利用装置从内容提供装置获取与从正在从内容提供装置接收预定的内容的供应的第二内容利用装置发送的内容利用信息相对应的内容的方法,也不存在其中第一内容提供装置从第二内容提供装置获取与从正在将预定的内容提供给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二内容提供装置所发送的内容供应信息相对应的内容,并存储它们和把它们提供给内容利用装置的方法。
而且,在接收内容的供应方面,在接收内容和显示所接收的内容,或登记(存储)所显示的内容时,通常对其加以配置,以便向用户查询其准许情况。也就是说,每次都要求用户对这样的查询做出回答(例如,向所显示的对话框输入准许情况),因此,其操作是令人厌烦的。
发明内容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旨在能够以各种简单的方法来提供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如下。内容提供装置包括用于,响应于请求,将内容提供给第一内容利用装置或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的提供装置。第一内容利用装置包括:第一请求装置,用于请求所述内容提供装置来提供内容;第一获取装置,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一请求装置的请求,获取由所述内容提供装置的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第一利用装置,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以及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请求,向第二内容利用装置发送由第一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利用信息。第二内容利用装置包括:第二请求装置,用于请求第一内容利用装置来提供内容;接收装置,用于响应于来自第二请求装置的请求,接收由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发送装置所发送的利用信息;第三请求装置,用于请求内容提供装置来提供与由所述接收装置所接收的利用信息相对应的内容;第二获取装置,用于,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三请求装置的请求,获取由内容提供装置的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以及第二利用装置,用于利用由所述第二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
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发送装置能向第二内容利用装置发送第一获取装置当前所获取的内容,或第一利用装置当前所利用的内容的利用信息。
使利用信息包含由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一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的ID,是可能的。
使利用信息包含由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一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的ID、以及用于控制内容的利用的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用来控制内容的利用的装置的装置信息。
控制信息将为用于指示预定的利用的利用指示信息,或用于指示预定的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利用准许信息。使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二利用装置根据利用指示信息或利用准许信息来利用由第二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是可能的。
可以将利用指示信息取作用于指示内容的再现、停止、暂停、快进、或回绕、存储、或打印中的任何一个功能的利用的信息。可以将利用准许信息取作用于指示再现、停止、暂停、快进、或回绕、存储、或打印中的任何一个功能的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信息。
可以把利用指示信息取作用于指示与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一利用装置进行利用相对应的利用的信息。
装置信息将为用于指示关于内容提供装置、第一内容利用装置、以及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的装置的信息。使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二利用装置根据对装置信息所指示的装置的控制来利用第二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是可能的。
对于第一内容利用装置,添加用于指定由第一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的指定装置是可能的。使发送装置响应于一个请求来将由指定装置所指定的内容的利用信息发送到第二内容利用装置,是可能的。
对于第二内容利用装置,添加用于指定由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一获取装置当前所获取的内容的供应、或由第一利用装置当前所利用的内容的供应的指定装置,是可能的。使第二请求装置从第一内容利用装置中请求由指定装置所指定的供应,是可能的。使第一内容利用装置的发送装置响应于来自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二请求装置的请求,将第一获取装置当前所获取的内容、或第一利用装置当前所利用的内容的利用信息发送给第二内容利用装置,是可能的。
向第二内容利用装置添加用于执行预定处理的执行装置是可能的。如果当利用内容时执行装置正在执行该处理,则使第二利用装置停止该处理,并当终止内容的利用时,恢复该处理,是可能的。
在本发明的第一内容提供系统中,内容提供装置响应于请求,将内容提供给第一内容利用装置或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第一内容利用装置向内容提供装置请求内容的供应,并响应于请求来获取所提供的内容,和利用所获取的内容,以及响应于一个请求来把所获取的内容的利用信息发送到第二内容利用装置。第二内容利用装置向第一内容利用装置请求内容的供应,并响应于请求来接收所发送的利用信息,和请求与所接收的利用信息相对应的内容的供应,以及响应于请求来获取所提供的内容,并利用所获取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二内容提供系统,其特征如下。第一内容提供装置包括:第一提供装置,用于,响应于请求,将内容提供给第二内容提供装置或内容利用装置,以及发送装置,用于,响应于请求,向第二内容提供装置发送关于来自第一提供装置的所述内容供应的供应信息。第二内容提供装置包括:第一请求装置,用于请求内容提供装置来提供内容;接收装置,用于,响应于来自第一请求装置的请求,接收由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供应信息;第二请求装置,用于请求第一内容提供装置来提供与接收装置所接收的供应信息相对应的内容;第一获取装置,用于响应于来自第二请求装置的请求,来获取由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一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第一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以及第二提供装置,用于响应于请求,将由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内容提供给内容利用装置。内容利用装置包括:第三请求装置,用于请求第一内容提供装置或第二内容请求装置来提供内容;第二获取装置,用于,响应于来自第三请求装置的请求,获取由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一提供装置或由第二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二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以及利用装置,用于利用由第二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
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发送装置,可以向第二内容提供装置发送第一提供装置当前提供给内容利用装置的内容,或由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一利用装置当前所利用的内容。
可以把供应信息取作为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一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的ID。
可以把供应信息取作为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一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的ID、用于控制内容的利用的控制信息、或指示用来控制内容的利用的装置的装置信息。
控制信息将为指示预定利用的利用指示信息,或指示预定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利用准许信息。使第二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二提供装置向内容利用装置提供存储装置所存储的内容和控制信息,是可能的。使内容利用装置的第二获取装置响应于第三请求装置的请求,获取第二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二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和控制信息是可能的。使利用装置根据控制信息来利用内容是可能的。
可以把利用指示信息取作为用于指示内容的再现、停止、暂停、快进、或回绕、存储、或打印中的任何一个功能的利用的信息。可以把利用准许信息取作为用于指示再现、停止、暂停、快进、或回绕、存储、或打印中的任何一个功能的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信息。
装置信息将为用于指示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第二内容提供装置、以及内容利用装置中的一个装置的信息。使内容利用装置的利用装置根据对装置信息所指示的装置的控制来利用第二获取装置所获取的内容是可能的。
对于第一内容提供装置,添加用于指定由第一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内容的指定装置是可能的。使发送装置响应于一个请求,向第二内容提供装置发送由指定装置所指定的内容的供应信息是可能的。
对于第二内容提供装置,添加用于指定由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一提供装置当前提供给内容利用装置的内容的供应,或由内容利用装置的利用装置当前所利用的内容的供应的指定装置是可能的。使第二请求装置从第一内容提供装置请求由指定装置所指定的供应是可能的。使第一内容提供装置的发送装置响应于来自第二内容提供装置的第二请求装置的请求,将第一提供装置当前所提供到内容利用装置的内容、或内容利用装置的利用装置当前所利用的内容的供应信息发送给第二内容提供装置是可能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内容提供系统中,第一内容提供装置响应于一个请求,把内容提供给第二内容提供装置或内容利用装置。响应于一个请求,向第二内容提供装置发送关于内容供应的供应信息。第二内容提供装置请求向第一内容提供装置供应内容。接收响应于请求而发送供应信息,并请求第一内容提供装置供应与所接收的供应信息相对应的内容。获取响应于请求而提供的内容。存储所获取的内容,并把所存储的内容提供给内容利用装置。内容利用装置向第一内容提供装置或第二内容提供装置请求内容供给,并获取响应于请求而提供的内容和利用所获取的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信息处理装置是否为内容备用模式;第一执行装置,用于,当确定装置确定为在备用模式中,并默认获取了用户的准许时,执行利用处理;以及第二执行装置,用于,当确定装置判定为不在备用模式中时,用于执行为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当该处理获取用户的准许时,执行利用处理。
可以把利用处理取作为用于接收内容的接收处理、用于显示内容的显示处理、以及用于登记内容的登记处理。可以把准许验证处理取作为用于向用户提交用以获取准许的对话框的提交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步骤,用于确定是否为内容备用模式;第一执行步骤,用于,当在确定步骤中确定为备用模式,并默认获取了用户的准许时,执行利用处理;以及第二执行步骤,用于,当在确定步骤的处理中确定不为备用模式时,执行为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当该处理获取用户的准许时,执行利用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控制步骤,用于控制关于其是否为内容备用模式的确定;第一执行控制步骤,用于,当在确定控制步骤的处理中确定为备用模式,并默认获取了用户的准许时,控制利用处理的执行;以及第二执行控制步骤,用于,当在确定控制步骤的处理中确定不为备用模式时,控制为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的执行,并当该处理获取用户的准许时,控制利用处理的执行。
本发明的一种程序,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执行一个处理,该处理包括:确定控制步骤,用于控制关于其是否为内容备用模式的确定;第一执行控制步骤,用于,当在确定控制步骤的处理中确定为备用模式,并默认获取了用户的准许时,控制利用处理的执行;以及第二执行控制步骤,用于,当在确定控制步骤的处理中确定不为备用模式时,控制为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的执行,并当该处理获取用户的准许时,控制利用处理的执行。
在本发明中的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以及程序中,确定是否为内容备用模式。当确定为备用模式,并默认获取了用户的准许时,执行利用处理。当判定不为备用模式时,执行为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当该处理获取用户的准许时,执行利用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多个需要用户的对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的准许的利用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在内容备用模式中;第一执行装置,用于,如果所述确定装置确定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以及第二执行装置,用于,如果所述确定装置确定不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用于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且如果通过该准许验证处理获取了用户的准许,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多个需要用户的对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的准许的利用处理,该方法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步骤,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是在内容备用模式中;第一执行步骤,用于,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处理确定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以及第二执行步骤,用于,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处理确定不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用于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且,如果通过该准许验证处理获取了用户的准许,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提供系统的利用的实例的图;
图2是显示了形成信息的通信组的图;
图3是显示了控制条件的图;
图4是显示了图1的存储终端1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5是显示了图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6是显示了图1的操作终端11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7是显示了图1的操作终端21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8是说明了图1中的利用实例中的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操作终端21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了图8中的步骤S1中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了图8中的步骤S2中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1是显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提供系统的利用的另一个实例的图;
图12是说明了图11中的利用实例中的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存储终端31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了图12中的步骤S102中的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了图9中的操作终端11的处理的另一个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了图14中的步骤S161的另一个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内容提供系统的利用(utilization)的实例。
通过使用自含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存储终端1与包含在操作终端11中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或包含在操作终端21中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进行近范围的通信。存储终端1提供用于建立例如,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响应于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中的通信设置处理,根据所提供的通信设置信息,来建立与它们的无线电通信。存储终端1,响应于请求,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向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供给保存内容,例如,AV数据,例如话音和移动图像;静态图像,例如由数字照相机所摄取的照片等;访问卡信息;地址信息等。
注意,在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中的通信范围一般在数十米内。
通过使用自含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操作终端11与存储终端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进行近程通信,并接收从存储终端1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而且还根据其执行通信建立处理,从而建立与存储终端1进行的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操作终端11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来从存储终端1接收所希望的内容的供给,并利用它们。
通过使用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操作终端11还与包含在操作终端21中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进行近程通信,以及响应于一个请求,向操作终端21发送用于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由操作终端11正在利用的内容的利用信息。
通过使用自含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操作终端21与操作终端1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进行近程通信,并接收用以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从操作终端11发送的内容利用信息。操作终端21根据所接收的通信设置信息,来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并从存储终端1接收与利用信息相对应的内容(例如,与正在提供到操作终端11的内容一样的内容),并利用它们。
把内容的ID(例如,操作终端11当前正在从存储终端1接收供应的内容的ID,或操作终端11当前正利用的内容的ID)包含在从操作终端11发送到操作终端21的利用信息中。
使利用信息包含用于控制内容的利用的信息(控制信息)或用于指示用来控制内容的利用的装置的信息(装置信息)是可能的。
控制信息为用于指示预定的利用的信息(利用指示信息),或用于指示预定的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信息(利用准许信息)。操作终端21根据包含在利用信息中的控制信息,来利用从存储终端1所提供的内容。
例如,利用指示信息为用于指示再现(显示)、停止、暂停、快进、或回绕、或存储等的信息。如果内容为静态图像,则利用指示信息为用于指示静态图像的打印的信息。于是,通过使利用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利用模式对应于操作终端11中的利用,使操作终端21中的利用对应于操作终端11中的利用是可能的。
例如,利用准许信息为用于指示准许再现、停止和暂停,但不准许快进和回绕的信息。或者,如果内容为静态图像,则利用准许信息为用于指示准许或不准许静态图像的打印的信息。
例如,装置信息为用于指示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的信息。由这一信息来控制操作终端21的利用。也就是说,进行这样的配置使得存储终端1或操作终端11控制操作终端21中的内容利用处理是可能的。
可由多个装置执行对操作终端21中的利用处理的控制,也可通过预定的动作对其加以改变。
把图2中所示的作为通信设置时需要的信息的信息通信组形成信息以及图3中所示的作为通信组形成信息的控制条件的控制条件包含于在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操作终端21之中的相互交换的通信设置信息中。
通信组形成信息(图2)由网络名、SSID、WEP密钥、以及通信网络模式构成。
网络名是用于标识无线LAN的网络通信的标题,并且在图2的实例中将其取为“TEST GROUP”。
SSID(服务设置标识)是用于标识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的ID,在图2的实例中将其取为“0x123456”。于是,分别把SSID设置成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操作终端21,而且仅当两个通信的SSID相互一致时,通信才是可能的。
WEP密钥(有线等价秘密)是通信组参与(participation)所需要的验证信息,在图2的实例中将其取为“0x1234567890”。于是,当在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操作终端21之间进行通信时,通过使用公共WEP密钥对将要通信的数据进行加密,然后进行通信。因此,即使使用不具有公共WEP密钥的设备对通信数据加以监视,也不能对通信数据进行解码。
作为通信组模式,既可以指定基础设施模式,也可指定特定(AdHoc)模式。在图2的实例中指定了“AdHoc模式”。
控制条件(图3)由相关的URI、保留准许、供应准许、通信有效期、信息有效期、以及信息更新信息构成。
相关的URI是与图3的通信组形成信息相关的URI(统一资源标识符)。
保留准许,例如,当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获取通信设置信息时,是指定保留这一通信设置信息是否可能的信息。在图3的实例中保留为“准许的”。
供应准许,例如,是指定提供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获取或保留的通信设置信息到其它的设备是否是可能的信息。在图3的实例中,供应为“准许的”。
通信有效期,例如,是这样的一个通信有效期:其中,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可以通过根据所包含的通信组形成信息进行的通信设置,来进行通信。在图3的实例中,在2002年5月6日将其切断之前,通信一直是可能的。
信息有效期,例如,指示由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所保留的通信组形成信息本身的信息有效期。在图3的实例中,在2002年4月5日将其抛弃之前,保留一直是可能的。
信息更新条件指示信息更新条件,换句话说,指出在其下应该把已经保留的通信组形成信息更新成新获取的通信组形成信息的条件,例如,如果所获取的通信组形成信息类似于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所保留的通信组形成信息。在图3的实例中,如果除了WEP密钥之外的所有通信组形成信息是一样的,则用新获取的通信组形成信息来更新已经保留的通信组形成信息。
在这一实例的情况下,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交换用于建立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例如,通过使用短程通信类型设备、有向通信类型设备、或介质替代类型设备来交换通信设置信息也是可能的,其中,短程通信类型设备,例如,进行扩展的RF-IDIC标签无线电通信,或蓝牙(注册商标)通信,以通过抑制电磁波辐射仅把个短程终端作为通信对象;为了进行有向通信而不是无线电通信的目标,例如使用IrDA的光通信,有向通信类型设备指定更适合的其它终端;在介质替代类型设备中,例如,把能够与其它信息处理终端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上的用于通信的信息存储在诸如记忆棒、智能介质、CompactFlash(注册商标)、或SD存储卡的存储介质上,并且由对应于它们各自存储介质的读取器/写入器加以配置。
另外,在这一实例的情况下,经由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发送和接收内容。然而,在IP网络等上交换内容也是可能的,这一交换是通过使用针对RF-ID IC标签(当所交换的内容的规模很小时,RF-ID IC标签时可行的)的无线电通信;光通信,例如IrDA;蓝牙通信;IEEE802.11a;IEEE802.11b形成的。也可通过使用电缆,例如IEEE1394;Ethernet(注册的商标);HomePNA;以及PowerLine形成这一交换。
注意,当利用蓝牙通信时,仅可通过蓝牙通信发送和接收内容,从而能够简化装置的配置。
图4描述了存储终端1的一个配置实例。CPU 51根据存储在一个ROM 52中的程序,或从存储器单元59向RAM 53的加载的程序,执行多个处理。当CPU 51执行多个处理时,也把所要求的数据适当地存储在RAM 53中。
经由一条总线54,把CPU 51、ROM 52、以及RAM 53互相连接。也把输入/输出接口55连接于总线54。
与输入/输出接口55相连接的有: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与操作终端1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或操作终端2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进行通信;操作单元56,由用于从用户接收操作输入的键盘、以及鼠标器组成;话音输出单元57,用于输出话音;显示器58,由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存储单元59,用于存储内容等,由硬盘等构成;以及无线电通信单元60,经由天线61,执行IEEE802.11的无线电通信。
另外,根据需要,还可把驱动器62与输入/输出接口55相连,例如还适宜把磁盘71、光盘72、磁光盘73、或半导体存取器74安装于输入/输出接口55。当需要时,也可向存储器单元59安装从中加以读取的程序。
图5描述了存储终端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的一个配置实例。
天线谐振电路单元81拥有电阻R1、电容器C1、以及线圈L1,并且把处理单元82所产生的一个信息信号和电能发送给另一个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例如,操作单元1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或操作单元2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天线谐振电路单元81也从另一个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的一个天线谐振电路单元接收信息信号,然后将其供应于处理单元82。根据电容器C1的电容和线圈L1的电感,预先把天线谐振电路单元81中固有的一个共振频率(以下将其称为“固有共振频率”)设置成一个预定的值。
处理单元82的微型计算机91控制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的各个部分,并且使它们执行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处理。编码/解码电路92对经由输入/输出接口55所供给的数据进行编码,并且对解码电路95所接收和所解调的信息信号进行解码,然后经由输入/输出接口55把所获取的数据供应于另一个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的各个部分。载波生成电路93生成将被发送于另一个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的载波,并将其供应于一个ASK调制电路94。ASK(幅移键控)调制电路94根据编码/解码电路92所编码的信号,对从载波生成电路93所供给的载波进行振幅调制,然后将其供应于天线谐振电路单元81。
解码电路95对天线谐振电路单元81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供应于编码/解码电路92。
图6是描述了操作终端11的一个配置实例。图7描述了操作终端21的一个配置实例。操作终端11和操作终端21的配置基本上类似于图4中存储终端1的配置,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操作终端1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和操作终端2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的配置也类似于图5中存储终端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的配置,因此省略对其的描绘与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8中的流程图,描述图1中所示的利用实例中的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操作终端21的操作要点。
在步骤S1中,当把操作终端11紧靠存储终端1时,通过非接触通信,把通信设置信息从存储终端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发送到操作终端1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根据通信设置信息,在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建立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响应一个请求,存储终端1把预定的内容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供给于操作终端11,操作终端11从存储终端1接收这一内容。
换句话说,例如,用户13通过操作操作终端11的操作单元106,指定他/她希望在操作终端11上观看和收听的内容,然后把操作终端11紧靠存储终端1。于是,用户13可以从存储终端1接收内容的供应,并在操作终端11上观看和收听它们。
此处,也可以从存储终端1上指定所希望观看和收听的内容。
在步骤S2中,例如,如果在步骤S1的处理中时把操作终端21紧靠操作终端11,则在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建立无线电通信,通过无接触通信,从操作终端1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到操作终端2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发送在步骤S1中从存储终端1到操作终端11所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内容的利用信息,例如,当前从存储终端1到操作终端11所提供的。根据从操作终端11到操作终端21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在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21之间建立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响应一个请求,存储终端1把相应于利用信息的内容(例如当前提供于操作终端11的内容,或当前所利用的内容)提供给操作终端21。操作终端21从存储终端1接收这一内容的供应,并利用它们。
例如,如果用户23感兴趣于用户13在操作终端11上正在观看和收听的内容,并希望观看和收听它们,则用户23可以通过把操作终端21紧靠操作终端11,或者把操作终端11紧靠操作终端21,在操作终端21上观看和收听用户13正在观看和收听的内容。
由于在此处的处理中把内容作为从操作终端11到操作终端21的拷贝加以对待,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此处把这一处理称为内容作拷贝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9中的流程图描述图8中步骤S1的处理的细节。
在步骤S11中,存储终端1的CPU 51指示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启动对一个操作终端的检测。根据这一指令,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启动用于操作终端检测的电磁波的输出。于是,当用户13对存储终端1的操作单元56执行预定的操作时,可以启动操作终端的检测。另外,当接通存储终端1的电源时,进行配置,以启动操作终端的检测,也是可能的。
在步骤S21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到用于操作终端检测的电磁波,并且,例如,当因用户13把操作终端11(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靠近存储终端1(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的范围,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到这一电磁波时,前进到步骤S22。
操作终端11的CPU 101使显示器108显示用于在步骤S22中获取内容的接收准许的对话框,并在步骤S23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接收。
用户13向步骤S22的处理中所显示的对话框输入他/她的希望准许内容的接收的意图,或者他/她的不希望准许内容的接收的意图。因此,根据这一输入,CPU 101可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接收。
当在步骤S23中判定准许内容的接收时,前进到步骤S24。
当用户13从存储终端1接收内容供应,并在操作终端11上观看和收听它们时,用户13向步骤S22中所显示的对话框输入他/她的希望准许内容的接收的意图,因此,前进到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天线共振电路单元)发送一个响应信号。
在步骤S12中,存储终端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接收到响应信号,即,在步骤S12中,直至一个操作终端(准确地说,一个请求内容供应的终端),而且当接收到响应信号时,即,当检测到一个操作终端时,前进到步骤13,然后读取存储在存储器单元59中的通信设置信息,并将其供给于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把所供给的通信设置信息发送到操作终端11。
于是,当在一个时间极限内没有检测到操作终端时,CPU 51可以终止操作终端的检测,取而代之,等待,直至在步骤S12中检测到一个操作终端。
在步骤S25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到通信设置信息。当接收到通信设置信息时,CPU 101前进到步骤S26,并使存储器单元109存储通信设置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27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10,以根据包含于在步骤S26中存储于存储器单元109中的通信设置信息中的通信组形成信息,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10,以执行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此时,在步骤S14中,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单元60执行相应于步骤S27中的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单元110中的处理的通信设置处理。因此,建立了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在步骤S28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10,以经由步骤S27的处理中所建立的无线电通信把操作单元106所指定的内容(用户13希望在操作终端11上观看和收听的内容)的一个内容ID发送于存储终端1。
在步骤S15中,存储终端1的CPU 51从存取器单元59读取从操作终端11发送的拥有该内容ID的内容,并且还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60,以启动向操作终端11的所读内容的发送。即经由在步骤14中所建立的无线电通信,把用户13所指定的内容的数据从发送至操作终端11。此后,终止存储终端1的CPU 51的处理。
在步骤S29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10,以启动对从存储终端1所发送的内容的数据的接收。
接下来,在步骤S30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使显示器108显示一个用于获取当前所接收的内容的显示的准许的对话框。并在步骤S31中,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显示。
用户13向步骤S30的处理中所显示的对话框输入他/她的希望准许内容的显示的意图,或者他/她的不希望准许内容的显示的意图。因此,根据这一输入,CPU 101可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显示。
当在步骤S31中判定准许内容的显示时,前进到步骤S32,而且操作终端11的CPU 101启动一个用于在显示器108上显示所接收的内容的显示处理。于是,用户13可以观看和收听所指定的内容。
当在步骤S31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显示时,或当在步骤S32中启动用于显示内容的显示处理时,前进到步骤S33,而且操作终端11的CPU 101显示用于获取所接收内容的登记的准许的对话框。
在步骤S34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确定是否准许所接收内容的登记。用户13向步骤S33的处理中所显示的对话框输入他/她的希望准许内容的登记的意图,或者他/她的不希望准许内容的登记的意图。因此,根据这一输入,CPU 101可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登记。
当在步骤S34中判定准许内容登记时,前进到步骤S35,然后操作终端11的CPU 101启动一个用于登记(存储)所接收内容,即把所接收和所显示的内容登记(存储)在存储器109中的处理。
当在步骤S23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接收时,或当在步骤S34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登记时,或当在步骤S35中判定终止用于登记内容的登记处理时,终止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的处理。
如以上所描述的,存储终端1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把预定的内容提供给操作终端11,操作终端11从存储终端1接收内容的供应。
以下,将参照图10中的流程图描述图8中步骤S2的处理(从操作终端11向操作终端21的拷贝处理)的细节。
在步骤S61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指示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启动对一个操作终端的检测。根据这一指令,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启动用于操作终端检测的电磁波的输出。
当在图9中所示的处理中建立了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时,在此,可以启动操作终端检测。另外,进行配置,以当用户13执行了对操作终端11的操作单元106的一个预定的操作时,启动操作终端的检测,也是可能的。
在步骤S71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确定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是否接收到从操作终端11输出的用于操作终端检测的电磁波,并且,例如,当因用户13把操作终端11(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靠近操作终端21(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的范围,或因用户23把操作终端21靠近操作终端11的范围,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到这一电磁波时,前进到步骤S72。
在步骤S72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使显示器158显示用于获取内容的接收的准许的对话框。在步骤S73中,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接收。
当在步骤S73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接收时,前进到步骤S74,操作终端21的CPU 151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天线共振电路)发送一个响应信号。
在步骤S62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到响应信号,并当接收到响应信号时,前进到步骤S63。
在步骤S63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向操作终端21发送在图9的步骤S26中存储于存储单元109中、从存储终端1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利用信息,例如包含从存储终端1当前所提供的内容的一个内容ID的利用信息。此后,终止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的处理。
于是,作为利用信息发送于操作终端21的内容ID不局限于操作终端11当前正接收供应的内容的内容ID,也可以是相应于那些内容的其它内容的一个内容ID。
在步骤S75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2接收到通信设置信息等。当接收到通信设置信息等时,CPU 151前进到步骤73,并使存储器单元109存储通信设置信息等。
接下来,在步骤S77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根据包含于在步骤S76中存储于存储器单元159中的通信设置信息中的通信组形成信息,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60,以执行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即,用于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的处理)。此时,在步骤S51中,存储终端1的CPU 51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60,以执行相应于步骤S77中的操作终端21的无线电通信单元160中的处理的无线电通信设置处理。因此,建立了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2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在步骤S78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60,以经由步骤S77的处理中所建立的无线电通信把步骤S75中所接收的内容ID发送于存储终端1。
在步骤S52中,存储终端1的CPU 51从存取器单元59读取从操作终端21发送的拥有该内容ID的内容,并且还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60,以启动向操作终端21的所读内容的发送。换句话说,把至此已提供给操作终端11的内容提供(拷贝)给了操作终端21。
此后,终止存储终端1的CPU 51的处理。
在步骤S79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160,以启动对从存储终端1所发送的内容的接收。
接下来,在步骤S80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使显示器158显示用于获取当前所接收的内容的显示的准许的对话框。并在步骤S81中,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显示。
当在步骤S81中判定准许内容的显示时,前进到步骤S82,而且操作终端21的CPU 151启动一个用于在显示器158上显示所接收的内容的显示处理。
当在步骤S81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显示时,或当在步骤S82中启动显示处理时,在步骤S83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显示一个用于获取所接收内容的登记的准许的对话框。
在步骤S84中,操作终端21的CPU 151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登记。当判定准许内容登记时,CPU 151前进到步骤S85,并启动一个用于把所接收的内容登记(存储)在存储器159中的处理。
当在步骤S73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接收时,或当在步骤S84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登记时,或当在步骤S85中判定终止了内容的登记处理时,终止操作终端21的CPU 151的处理。
如以上所描述的,已把提供给操作终端11的内容拷贝于操作终端21,并在操作终端21中加以利用(显示和登记在操作终端21中)。
在步骤63的处理之后,适当切断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在无线电通信建立之后,可通过临时切断近程通信进行这一操作,并通过把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再次靠在一起恢复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接下来,把内容ID包含在利用信息中。然而,如以上所描述的,使利用信息包含用于控制内容的利用的控制信息(指示预定利用的利用指示信息、或指示预定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利用准许信息)、以及指示控制内容的利用的装置的装置信息,是可能的。
在使利用信息包含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例如通过设置与操作终端11中当前对内容的利用相同的利用,对于控制信息,使操作终端21按与操作终端11类似的条件利用内容,是可能的。
在启动了向操作终端21的内容供应之后,继续向操作终端11的内容供应也是可能的。当在启动了向操作终端21的内容供应,停止向操作终端11的内容供应也是可能的。
接下来,预定提供给操作终端21的内容为操作终端11当前正从存储终端1接收供应的内容,并进行配置,以致于能够在步骤S63中发送该内容的ID。因此,操作终端11能够在步骤S63中发送该内容的ID,而且无需等待,例如,等待来自用户的内容指定。
然而,通过操作终端11或操作终端21指定将提供给操作终端21的内容,也是可能的。例如,可以指定操作终端11当前正在利用的内容,或操作终端11当前正从存储终端1接收供应的内容等。
与此同时,如果当利用将从存储终端1加以提供的内容时操作终端21已在执行另一处理(例如,在接收和显示电视广播的情况下),那么在停止该处理之后,执行用于以上所提到的内容的处理,并当终止这一内容的利用时恢复所停止的处理,也是可能的。
图11描述了利用施用于本发明的内容提供系统的另一个实例。
存储终端1通过使用一个自含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与一个包含在操作终端11中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进行近程通信,并发送用于建立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然后响应操作终端11中的一个通信设置处理,根据所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存储终端1把所持有的内容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提供给操作终端11。
存储终端1还通过使用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与一个包含在存储终端1中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进行近程通信,并向存储终端31发送用于建立与其本身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并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而且还把所提供的内容的供应信息提供给操作终端11。
存储终端1响应存储终端31中的通信设置处理,根据所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建立与存储终端31的无线电通信。例如,存储终端1把与提供给操作终端11相同的内容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提供给存储终端31。
存储终端31通过使用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与一个包含在存储终端1中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进行近程通信,并接收从存储终端1的发送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并发送用于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供应信息。
存储终端31根据所接收的用于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执行通信设置处理,从而建立了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然后,存储终端31从存储终端1接收相应于供应信息的内容的供应(例如,存储终端1正提供给操作终端11的内容),并存储它们。
存储终端31响应一个请求,根据所获取的用于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执行通信设置处理,从而建立了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然后,存储终端31经由无线电通信把从存储终端1提供的内容提供给操作终端11。
把内容的一个ID包含(例如,存储终端1当前正向操作终端提供的内容的一个ID,或操作终端11当前正在利用的内容的一个ID)包含在从存储终端1向存储终端31发送的内容的供应信息中。
使供应信息包含用于控制内容的利用的信息(控制信息),或指示控制内容的利用的装置的信息(装置信息),也是可能的。
控制信息,如在图1的实例的情况中,是指示预定利用的信息(利用指示信息)、或指示预定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信息(利用准许信息)。通过随内容一起向操作终端11发送控制信息,存储终端31能够使操作终端11根据控制信息执行对内容的利用。
例如,装置信息为指示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或存储终端31的信息。通过随内容一起向操作终端11发送操作信息,存储终端31能够使操作终端11根据对装置信息中所指示的装置的控制,执行对内容的利用。
存储终端31的配置类似于存储终端1的配置(图4),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的配置类似于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的配置(图5),因此,省略了对它们的相应的描绘与描述。
以下,将参照图12中的流程图,描述图11中所示的利用实例中的存储终端1、操作终端11、以及存储终端31的操作要点。
在步骤S101中,执行与图8中步骤S1的情况中相类似的处理,因此,省略了其详细的描述。即,在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建立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存储终端1把预定的内容经由建立好的无线电通信提供于操作终端11,操作终端11从存储终端1接收这一内容。
在步骤S102中,例如,当在步骤S101的处理中在存储终端1和操作终端11之间建立了无线电通信时,如果把存储终端31紧靠存储终端1,则通过无接触通信,从存储终端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到存储终端3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发送用于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如果根据通信设置信息,在存储终端1和存储终端31之间建立了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电通信,则响应一个请求,存储终端1把相应于供应信息的内容(例如,与正提供于操作终端11的内容相同的内容)提供给存储终端31,存储终端31从存储终端1获得这一内容的供应,并存储它们。
由于通过无接触通信,从存储终端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到存储终端3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发送了用于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所以存储终端31能够响应一个请求,通过执行与图9中所示的存储终端1相类似的处理,把已经从存储终端1所提供、然后加以存储的内容提供给操作终端11。
换句话说,例如,如果用户33感兴趣于用户13正在观看和收听的内容,并希望获取这一内容,则用户33可以通过把操作终端31紧靠存储终端1,或者把操作终端11紧靠存储终端31,在存储终端31中,存储用户13正在观看和收听的内容。用户13也能够从存储终端31获取内容的供应。
另外,在此处的处理中,由于把内容作为从操作终端11到存储终端31的拷贝加以对待,所以,为了方便起见,把这一处理称为内容作拷贝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13中的流程图描述图12中步骤S102的处理。
在步骤S111中,存储终端1的指示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启动对一个操作终端的检测。具体地讲,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启动用于操作终端检测的电磁波的输出。于是,当用户13对存储终端1执行一个预定的操作时,可以启动操作终端的检测。另外,当接通存储终端1的电源时,进行配置,以启动操作终端的检测,也是可能的。
在步骤S121中,存储终端31等待,直至存储终端31的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接收到用于操作终端检测的电磁波,并且,例如,当因把存储终端1(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靠近存储终端31(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的范围,或因把存储终端31靠近存储终端1的范围,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接收到这一电磁波时,前进到步骤S122。
在步骤S122中,存储终端31显示用于获取内容的接收准许的对话框,并在步骤S123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接收。
当在步骤S123中根据向对话框的输入判定准许内容的接收时,前进到步骤S124,存储终端31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发送响应信号。
在步骤S112中,存储终端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接收到响应信号,而且当接收到响应信号时,前进到步骤113。
在步骤S113中,存储终端1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2向存储终端31发送用于建立与其本身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这一信息(在图9的步骤13中供给于操作终端11的通信设置信息)存储在存储器单元59中,并发送用于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以及例如包括当前正提供于操作终端11的内容的一个内容ID的供应信息。
于是,作为供应信息发送于存储终端31的内容ID可以是,而不局限于当前正提供于操作终端11的内容的ID,也可以是相关的其它内容的一个ID。
在步骤S125中,存储终端3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32接收到通信设置信息等。当接收到通信设置信息等时,前进到步骤126,并存储通信设置信息等。
接下来,在步骤S127中,存储终端31根据包含于在步骤S126中所存储的通信设置信息执行通信设置处理,以建立与存储终端1的无线电通信。此时,在步骤S114中,存储终端1执行相应于步骤S127中的存储终端31的处理的通信设置处理。因此,建立了存储终端1和存储终端31之间的无线电通信。
在步骤S128中,存储终端31经由步骤S127的处理中所建立的无线电通信把步骤S125中所接收的内容ID发送于存储终端1。
在步骤S115中,存储终端1从存取器单元59读取从存储终端31发送的拥有该内容ID的内容,并且还启动向存储终端31的所读内容的发送。即,例如,把至此已提供给操作终端11的内容也提供(拷贝)给了存储终端31。
在步骤S129中,存储终端31启动对从存储终端1所发送的内容的接收。
接下来,在步骤S130中,存储终端31显示用于获取所接收的内容的登记的准许的对话框。在步骤S131中,确定是否准许内容的登记。
当在步骤S131中根据向对话框的输入判定准许内容的登记时,前进到步骤S132,而且存储终端31启动一个用于登记所接收的内容的处理。
当在步骤S123中判定不准许内容的接收时,或当在步骤S131中不准许内容的登记时,或当在步骤S132中终止了内容的登记的处理时,终止存储终端31的处理。
如以上所描述的,例如,存储终端1也把与提供给操作终端11相同的内容提供给存储终端31,存储终端31从存储终端1接收内容的供应,并存储它们。另外,存储终端31还能够响应一个请求,把所存储的关于供应的接收的内容从存储终端1提供给操作终端11。
由于在步骤126中存储终端31存储了用于建立与操作终端11的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置信息,所以存储终端31能够执行与图9中所示的存储终端1相类似的内容的供应。
尽管接下来把内容ID包含在供应信息中,但使供应信息包含用于控制内容的利用的控制信息(指示预定利用的利用指示信息、或指示预定利用的准许或不准许的利用准许信息)、以及指示控制内容的利用的装置的装置信息,是可能的。
尽管接下来预定提供给存储终端31的内容是操作终端11当前正从存储终端1接收供应的内容,并进行配置,以致于能够在步骤S113中发送该内容的ID。因此,存储终端1能够在步骤S113中发送该内容的ID,而且无需等待,例如,等待来自用户的内容指定。
然而,也可以通过存储终端1或存储终端31指定将提供给存储终端31的内容。例如,可以指定操作终端11当前正在利用的内容,或操作终端11当前正从存储终端1接收供应的内容等。
与此同时,如以上所描述的,在接收数据(内容)的处理中,例如在图9中的操作终端11的处理、图10中的操作终端21的处理、图13中的存储终端31的处理中,根据向对话框的输入,确定对接收将加以发送的内容、所接收内容的显示、以及登记所显示的内容的相应的准许。
换句话说,每当显示一个对话框时,都要求用户提供他/她希望给予准许的意图或不希望给予准许的意图的输入,这样的操作是令人厌烦的。
例如,可以通过按图14的流程图中所示的一个范式执行图9中的操作终端11的处理,可以简化用户的操作。
即,在步骤S151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等待,直至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到用于操作终端的电磁波,并当接收到电磁波时,前进到步骤S152。
在步骤S152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确定操作终端11是否为内容备用模式。将通过对操作单元106的预定的操作设置操作终端11的内容备用模式,这一预定的操作由用户13预先加以执行的。CPU 101将通过确定例如如此的设置是否存储在存储器单元109中来在步骤S152中做出确定。
当在步骤S152中判定操作终端为内容备用模式时,操作终端11的CPU101经由IC标签读取器/写入器12(天线共振电路)一个响应信号。
由于在步骤S154~步骤S157中执行了与图9中步骤S25~步骤S28的情况中相类似的处理,因此省略了对其的描述。
在步骤S158中,操作终端11的CPU 101启动对从存储终端1所发送的内容的接收,并在步骤S159中,启动一个用于在显示器108上显示所接收的内容的一个显示处理。然后,在步骤S160,操作终端11的CPU 101启动用于在存储器单元109中登记(存储)所接收内容的处理。
换句话说,当在步骤S152中判定操作终端不为内容备用模式时,不向用户请求对接收内容、显示内容、以及登记内容的相应的准许。所以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操作接收、显示、以及登记内容。
在步骤S152中判定操作终端不为内容备用模式时,前进到步骤S161,并执行与图9中步骤S22~步骤S35中相类似的处理。
于是,也可以取代在步骤S161中执行的图9中步骤S25~步骤S28的处理,执行如图15中所示的处理。
即,在这一情况中,在步骤S171中,显示一个用于获取接收内容准许的对话框。然而,当在步骤S172中判定准许内容的接收时,不向用户请求对显示内容的准许和对登记内容的准许,因而可以分别在步骤S179和步骤S180中显示和登记内容。
尽管在图14和图15中描述了接收方的操作,例如,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以上所提到的处理系列,并且也可以通过软件执行它们。在令软件执行这一处理系列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从程序存储介质到其中把一个配置了软件的程序并入一个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或通用个人计算机等的安装,它们均能够通过安装各种程序执行各种功能程序。
除了计算机外,如图4、6以及7中所示,不仅通过包装介质对这一存储介质进行配置,其中包装介质包括磁盘71、131、171(包括软盘);光盘72、132、172(包括CD-ROM(紧致只读存储器盘)、以及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73、133、173(包括MD(微型盘))、或半导体存储器74、134、174,其中每一个的提供都是为了向用户提供一个程序,而且还通过ROM 52、102、152,以及一个硬磁盘对这一存储介质进行配置,其中,ROM 52、102、152中存储了一个程序,硬磁盘包含在存储器单元59、109、159中,它们中的每一个均以预先被并入计算机的状态提交给用户。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通过介质提供的程序的步骤,尽管不必按时间序列执行,但当然也包括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以及并行或分别执行的处理。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意味着由多个装置配置的整个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能够以各种方法提供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能够以各种方法提供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够容易地处理所获取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多个需要用户的对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的准许的利用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在内容备用模式中;
第一执行装置,用于,如果所述确定装置确定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以及
第二执行装置,用于,如果所述确定装置确定不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用于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且如果通过该准许验证处理获取了用户的准许,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处理为用于接收所述内容的接收处理、用于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处理、以及用于登记所述内容的登记处理,以及
所述准许验证处理为用于向用户提交用以获取所述准许的对话框的提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操作输入单元,以及
将通过由用户先前执行的针对所述操作输入单元的预定的操作,来设置所述内容备用模式。
4.一种用于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执行多个需要用户的对从发送装置发送的内容的准许的利用处理,该方法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步骤,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是在内容备用模式中;
第一执行步骤,用于,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处理确定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以及
第二执行步骤,用于,如果所述确定步骤的处理确定不为所述备用模式,则执行用于获取用户的准许的预定的准许验证处理,并且,如果通过该准许验证处理获取了用户的准许,则执行所述利用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通过针对由用户先前执行的用于输入用户的操作的操作输入单元的预定的操作,来设置所述内容备用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处理为用于接收所述内容的接收处理、用于显示所述内容的显示处理、以及用于登记所述内容的登记处理,以及
所述准许验证处理为用于向用户提交用以获取所述准许的对话框的提交处理。
CNB038017806A 2002-09-10 2003-07-28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09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63629A JP4019261B2 (ja) 2002-09-10 2002-09-10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63629/2002 2002-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3816A CN1653816A (zh) 2005-08-10
CN100380970C true CN100380970C (zh) 2008-04-09

Family

ID=31986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01780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80970C (zh) 2002-09-10 2003-07-28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6) US7577715B2 (zh)
EP (3) EP3163870B1 (zh)
JP (1) JP4019261B2 (zh)
KR (1) KR101070164B1 (zh)
CN (1) CN100380970C (zh)
AU (1) AU2003252705A1 (zh)
WO (1) WO20040259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19261B2 (ja) * 2002-09-10 2007-1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4237031B2 (ja) * 2003-11-11 2009-03-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並びに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情報配信装置
JP4647349B2 (ja) * 2005-03-08 2011-03-0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エフサス 音量調整方法および音量調整システム
KR100675800B1 (ko) * 2005-04-26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
WO2007010869A1 (ja) * 2005-07-15 2007-01-25 Tohoku University センサタグ、センサタグ装置、受電力回路、センサタグ装置の電力供給方法
CN1953446B (zh) * 2005-10-21 2010-09-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JP4506658B2 (ja) 2005-11-3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222081B2 (ja) * 2008-09-24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1727797A (zh) * 2008-10-24 2010-06-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感应显示的显示装置及其感应显示方法
JP2010161780A (ja) * 2010-01-25 2010-07-22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799311B1 (ko) 2011-06-28 2017-11-2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EP2629235B1 (en) * 2012-02-17 2016-04-13 ams AG RFID, reader, RFID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in an RFID network
JP5837462B2 (ja) * 2012-07-03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443208B2 (ja) * 2015-04-28 2018-12-2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デバイ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6572037B2 (ja) * 2015-07-21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289A (zh) * 2000-05-30 2001-12-12 科乐美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提供装置及数据提供方法
US20010054045A1 (en) * 2000-06-13 2001-12-20 Akifumi Shirasaka Data management system, server,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WO2002067167A1 (fr) * 2001-02-22 2002-08-2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de fourniture et d'acquisition de conten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0252B1 (en) * 1999-10-05 2005-02-01 Steven M. Hoffberg Intelligent electronic appliance system and method
JPH06349735A (ja) 1993-06-12 1994-12-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半導体装置
US5969748A (en) 1996-05-29 1999-10-19 Starsight Telecast, Inc. Television schedule system with access control
CA2284797C (en) * 1997-03-31 2004-12-28 Broadband Associates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presentation on a network
US6037981A (en) * 1998-09-02 2000-03-1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igital televisions as remote personal computer displays
US6725227B1 (en) * 1998-10-02 2004-04-20 Nec Corporation Advanced web bookmark database system
JP2002535776A (ja) * 1999-01-21 2002-10-22 ユニバーサル・ミュージック・グループ・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を通してメディア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6754904B1 (en) * 1999-12-30 2004-06-22 America Online, Inc. Informing network users of television programming viewed by other network users
US20020023083A1 (en) * 2000-04-17 2002-02-21 Durkalski Wesley Pau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an untrained or novice end-user to rapidly build clinical trials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compliant with all appropriate regulatory guidances
WO2002001790A1 (fr) 2000-06-29 2002-01-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positif et methode de protection des droits d'auteur
TW559736B (en) 2000-07-28 2003-11-01 Sony Comm Network Corp Method of regeneration permission for content files,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recording regeneration software of content file regeneration
JP3669293B2 (ja) * 2000-08-04 2005-07-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機器の相互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無線機器の相互認証方法並びに無線機器
US20020042754A1 (en) * 2000-10-10 2002-04-11 Del Beccaro David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audio/video works and for enabling a consumer to purchase the received audio/video works
US20020077984A1 (en) * 2000-12-19 2002-06-20 Mark Ireton Enabling protected digital media to be shared between playback devices
KR20040005925A (ko) * 2001-04-20 2004-01-16 제너럴 인스트루먼트 코포레이션 전송 멀티플렉서에서 대역폭 활용의 실시간 표시
JP4640900B2 (ja) 2001-07-04 2011-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中継装置、情報提示装置、情報提示装置の連携システム、情報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提示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提示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そ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030110503A1 (en) * 2001-10-25 2003-06-12 Perkes Ronald M.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esenting media to a user in a media on demand framework
JP4038810B2 (ja) * 2001-11-09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並びに送受信システム
US7453936B2 (en) 2001-11-09 2008-11-18 Sony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and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stem
JP4567275B2 (ja) * 2002-02-28 2010-10-2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情報処理装置、中継サーバ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3283642A (ja) * 2002-03-22 2003-10-03 Sharp Corp ネットワーク電話での発信者情報表示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電話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ならびに情報端末装置
US7277946B2 (en) * 2002-06-28 2007-10-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session listing and content discovery
KR100454594B1 (ko) 2002-07-22 2004-11-03 배흥규 라이스 커틀릿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019261B2 (ja) * 2002-09-10 2007-1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20100146536A1 (en) * 2005-11-14 2010-06-10 Michael Craner Parental media palettes
JP4933932B2 (ja) * 2007-03-23 2012-05-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522271B2 (en) * 2008-02-14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haring user profil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6289A (zh) * 2000-05-30 2001-12-12 科乐美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提供装置及数据提供方法
US20010054045A1 (en) * 2000-06-13 2001-12-20 Akifumi Shirasaka Data management system, server,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WO2002067167A1 (fr) * 2001-02-22 2002-08-2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de fourniture et d'acquisition de conten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70164B1 (ko) 2011-10-05
JP4019261B2 (ja) 2007-12-12
EP3163870A1 (en) 2017-05-03
EP2439948A2 (en) 2012-04-11
EP2439948B1 (en) 2018-11-14
US20120239780A1 (en) 2012-09-20
US20170019461A1 (en) 2017-01-19
US20090248798A1 (en) 2009-10-01
CN1653816A (zh) 2005-08-10
EP2439948A3 (en) 2013-03-27
US20050071441A1 (en) 2005-03-31
US10009418B2 (en) 2018-06-26
EP1447984B1 (en) 2013-09-04
EP1447984A4 (en) 2009-09-02
US20160118018A1 (en) 2016-04-28
US8195740B2 (en) 2012-06-05
KR20050034627A (ko) 2005-04-14
US9483998B2 (en) 2016-11-01
US9277272B2 (en) 2016-03-01
EP3163870B1 (en) 2022-04-27
WO2004025962A1 (ja) 2004-03-25
EP1447984A1 (en) 2004-08-18
US10673933B2 (en) 2020-06-02
AU2003252705A1 (en) 2004-04-30
US20180295181A1 (en) 2018-10-11
JP2004104460A (ja) 2004-04-02
US7577715B2 (en) 2009-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0970C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0385867C (zh)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
EP3258715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53614B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参数设置方法
US857681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988534A2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wireless connection vi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20110156879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50373757A1 (en) Wireless connec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nnection method
JP473062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178272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動作制御方法
Líška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of mobile device and prin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0

Address after: Lu Senbaolusenbao

Patentee after: Interest Thinking International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