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72747C - 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72747C
CN100372747C CNB2003801070285A CN200380107028A CN100372747C CN 100372747 C CN100372747 C CN 100372747C CN B2003801070285 A CNB2003801070285 A CN B2003801070285A CN 200380107028 A CN200380107028 A CN 200380107028A CN 100372747 C CN100372747 C CN 1003727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age assembly
transmission
unit
endless chain
incl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70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9132A (zh
Inventor
岩井良春
野中雅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9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9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27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27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一种传送系统,其中,通过连接板(120)和支柱(22)将可分离的水平传送单元(16a、16b)彼此连接,并且在没有任何台阶和间隙的情况下使水平传送单元的(16a、16b)的导轨(28)彼此连接。由水平传送单元(16a和16b)的环形链(30)通过链压板(242)施加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的力,来传送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当链压板(242)中的最后一个离开水平传送单元(16a)的环形链(30)时,最前的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到达水平传送单元(16b)的环形链(30),从而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继续传送。

Description

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传送托架(conveyance carriage)来传送工件的传送系统,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传送系统,其能够根据结合有该传送系统的场所的布局而增加或减少待传送工件的距离。
背景技术
如果工厂具有多个加工工件的工序,则通常将对应于每一工序的加工设备沿着直线布置。使用具有沿着加工设备延伸的直线传送路径的传送系统,以在加工设备之间传送工件。
一种用于沿直线路径传送工件的传送系统例如为传送机系统。
已经提出了一种通过将多个传送机互连而形成传送路径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特开昭专利公报No.55-66414)。根据该提出的技术,由于在相邻的传送机之间需要重叠,因此该传送路径的结构复杂,并且它只能沿一个方向传送工件。
在结合有这些传送系统的工厂中,对于加工设备的布局通常单独地装配传送系统。这是因为不能灵活地改变由传统的传送系统所传送工件的距离。
因此,例如当欲改变加工设备的布局时,必须装配新的传送系统或者修改现有的传送系统。
如果工件由一系列传送机传送,则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所使用传送机的数量而自由地选择待传送工件的距离。然而,需要其它装置以在传送机之间传递工件。这种传递装置限制了传送工件的速度,并且趋于损坏所传送的工件。
还提出了一种用于传送托架的技术,该传送托架以作用于顺序布置在传送路径上的线性电机和安装在该传送托架上的磁铁之间的电磁力为动力(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2536799)。
因为传送系统给这种运动设置了障碍,所以防止了人、铲车等沿横向于传送系统的方向运动。如果人、铲车等需要运动至传送系统的另一侧,则它们需要到达传送系统的端部,并绕过传送系统的该端部,从而到达期望目的地。如果传送系统的全长较长,则他们需要很长的绕道,并因此人、铲车等在工厂中的运动效率较低。为了允许人、铲车等流畅地运动,可以将传送系统的一部分放置在一较高位置,以便他们在其下通过。
为了将传送系统的一部分放置在一较高位置,需要一特殊的结构以在该较高位置和其它较低位置之间传递工件。例如,需要垂直传送升降机结构以连接这些较高和较低的位置。该垂直传送升降机结构使得整个系统复杂,并且需要额外的传递工件的辅助过程,结果降低了传送工件的速度。
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无台阶的倾斜路径来连接工件传送系统中的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以在该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之间连续传送工件。例如,在上面引用的日本专利No.2536799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之间连续传送工件的技术。
然而,在日本专利No.2536799中所公开的技术需要专门的致动器(已知为线性电机),从而使得该传送系统复杂并且昂贵。由于通常并不使用线性电机,因此在销售中其可用部件很少,这给它们的维护带来了不便。
在工厂中,实际上通常在传送托架传送完工件之后沿着相反方向返回,然后继续传送工件。因此,需要两个传送装置以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工件。
通常,由于这两个传送装置设置为单个独立的传送装置,因此需要广阔的空间以将这两个传送装置安装于此。如果一个传送装置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双向地传送工件,则需要复杂的齿轮结构和多个电机。在现有技术中还未提出简单的双向致动装置。
如图38所示,在汽车等的内燃机中所使用的连杆1为细长件,其具有:第一端部3,该端部中限定有较小通孔2;第二端部5,该端部中限定有较大通孔4;和柄部(shank)6,其使第一端部3和第二端部5互连。用于连接连杆1和活塞的销穿过在第一端部3中的较小通孔2,而曲轴则穿过在第二端部5中的较大通孔4。因此,曲轴和活塞通过连杆1而彼此相连。
当汽车被驱动时,内燃机中的曲轴被旋转以使连杆1移动,从而使得活塞在缸膛中移动。
制造执行上述动作的连杆1的过程包括:压缩过程,用于压缩和增大其端部;以及穿孔过程,用于在相应的增大端部中形成较小通孔2和较大通孔4。将待加工的工件直接放置在传送带上,并且从进行压缩过程的工作台传送到进行穿孔过程的工作台。
如果待加工的工件直接撞击在传送带上,则工件由于冲击而容易受到损坏。
为了在工件上进行穿孔过程,放置于传送带上的工件由转移装置夹紧并供给穿孔装置。由于工件在传送带上随机定位,并且工件的一个表面保持抵靠着传送带,因此转移装置不能容易地夹紧工件。如果转移装置没有夹紧工件的期望部分,则对穿孔装置来说就很难在期望位置中形成较小通孔2和较大通孔4。换句话说,如果通过传送带来传送待加工工件,则制造过程具有这样的缺点,即,不能以较高的精度形成较小通孔2和较大通孔4。
根据另一方法,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一夹具上,且将该夹具竖起并在传送带运动以传送工件。然而,该夹具可能会掉落。
已知还没有文献披露一种理想的技术,用于沿着传送线以直立姿势来传送细长的工件。
如果以高速运动的传送托架突然停止,则由于施加在传送托架上的冲击而可能使在传送托架上的工件毁坏或损坏。为了避免这些缺点,希望传送托架应尽可能慢地停止。
考虑到上述要求,已经提出了各种用于控制传送托架的速度的速度控制机构和各种停止控制机构。公开了速度控制机构的文献包括例如日本特开昭专利公报No.56-50860和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9-263238,并且公开了停止控制机构的文献包括例如日本专利公报No.58-41250。这些公开的机构都被设置为降低传送托架的速度,以缓慢地停止传送托架。
根据在日本特开平专利公报No.9-263238中所公开的技术,传送托架与安装在链上的滚子一起开始运动或停止运动。因此,该传送托架只能沿直线方向运动,而不能改变其方向。而且,该传送托架运动的距离不能大于由该链所提供的距离。
具体地,用于传送托架的传统的速度控制机构或停止控制机构用于停止在一限定范围内运动的传送托架,并且不能停止在传送组件中行进的传送托架,该传送组件能够倒转其方向。
此外,由于不能将传送托架设置为快速地再次行进,因此它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来传送工件,从而通过它传送工件的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能够根据包括该传送系统的场所的布局而改变对传送距离的设置,并且能够平稳地传送传送托架和由该传送托架承载的工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允许传送托架在水平传送单元和倾斜传送单元之间连续地通过,而不用在其间转移工件,并且其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系统,该传送系统能够利用单个驱动源和简单的动力传输机构而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双向地传送传送托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托架止动机构,该机构可结合在一传送组件中,该传送组件设置为可改变该传送托架的行进方向,并且该机构能够在不向传送托架施加冲击的情况下而使其减速并停止。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托架,该传送托架能够可靠地传送各种类型的工件而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坏,并且其尺寸较小且结构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系统包括:传送托架组件,用于在其上承载工件;以及传送单元,所述传送托架组件传送至该传送单元,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具有从动元件,所述传送单元可分为多个单元,该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都具有用于引导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的导轨,以及与该导轨相关联的驱动器,该驱动器用于通过所述从动元件驱动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并且其中,当所述从动元件中的最后一个从所述驱动器的可运动范围分离时,至少所述从动元件中的最前一个传递至与其邻近的单元的驱动器,并且所述传送托架组件被继续传送,所述多个单元中的每个单元都包括两个导轨以及与两个分别与这两个导轨相关联的驱动器,其中,所述两个导轨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所述两个驱动器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驱动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
通过使传送单元可分为多个单元,能够根据结合该传送系统的场所的布局而改变传送托架组件所传送的距离。传送托架组件的从动元件在驱动器之间被可靠地传递。通过使用无台阶和间隙的连接件来连接导轨,能使得传送托架组件和工件平滑地经过连接件。由于能够将多个单元分开并连接,因此能够在制造这些单元的工厂中管理单元用于装配和质量控制。由于在测试这些单元的可操作性之后进行运输,因此可在减少的时间段内在现场安装这些单元。
采用这种结构,该传送系统能够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并且节省了空间。
所述多个单元可包括三个单元,包括:水平传送单元,其用于直线地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倾斜传送单元,其用于在向上坡度和/或向下坡度上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以及方向改变单元,其用于改变传送托架组件的传送方向,其中多种类型的单元可彼此组合。
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水平传送单元的数量来调节传送托架组件所传送的距离。所述方向改变单元允许传送托架组件被循环传送。倾斜传送单元允许设置用于避免障碍的路径或横向路径。
如果驱动器由通过链轮被循环驱动的环形链构成,并且从动元件由与该环形链保持啮合的从动链轮或用于挤压环形链的滚子的压板构成,则该传送系统可由通用部件构成。
所述导轨可以为沿着传送方向细长板的形式,并且该传送托架组件横向于导轨运动,且在导轨的一侧承载工件。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工件从该传送系统的横向侧转移。
所述传送单元可包括多个用于基本沿着水平方向传送传送托架组件的水平传送单元,以及使所述多个水平传送单元中的两个互连的倾斜传送单元,其中该倾斜传送单元包括:倾斜传送驱动链轮,其设置在该倾斜传送单元的一端附近,该倾斜传送驱动链轮通过驱动器而可旋转;倾斜传送从动链轮,其设置在该倾斜传送单元的相对端附近,该倾斜传送从动链轮可旋转;倾斜传送环形链,其与所述倾斜传送驱动链轮和倾斜传送从动链轮保持啮合,该倾斜传送环形链可被循环地驱动;以及倾斜引导件,其用于从下面支撑向传送托架组件施加驱动力的倾斜传送环形链的上部分、以及沿着与该上部分相反的方向被引导的倾斜传送环形链的下部分,从而使得倾斜传送环形链具有向上凸起的形状,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具有倾斜传送从动链轮,其沿着传送方向定位于传送托架组件的前端附近,并且与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保持啮合,并且其中,在传送托架组件从水平传送单元被推出后,从动链轮与倾斜传送环形链进行啮合,并且传送托架组件沿着倾斜引导件的形状通过倾斜传送环形链被传送。
通过使传送托架组件的从动链轮与由倾斜引导件支撑的倾斜传送链保持啮合,传送托架组件可在水平传送单元和倾斜传送单元之间连续经过,而不用转移工件。该传送系统可以具有简单的结构。在倾斜传送单元中,传送托架组件沿着倾斜引导件而被传送经过向上凸起路径。在倾斜传送单元下方限定的空间允许人、铲车等在其间穿过。
传送托架组件可包括至少两个传送托架,这两个传送托架由可垂直摆动或可弹性变形的连接件纵向互连。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根据传送托架的数量而增加或减少能够承载的工件的数量。该传送托架组件可在水平传送单元和倾斜传送单元以及在倾斜传送单元中倾角改变的区域之间平稳地经过。
每个水平传送单元都可具有:设置在水平传送单元的一端附近的水平传送驱动链轮,该水平驱动链轮可通过驱动器旋转;水平传送从动链轮,其设置在水平驱动单元的相对端部附近,该水平传送从动链轮可旋转;以及水平传送环形链,其与所述水平传送驱动链轮和水平传送从动链轮保持啮合,该水平传送环形链可被循环驱动,并且沿着该水平传送单元的横向设置在不同于倾斜传送环形链的位置处,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具有推出从动链轮,该推出从动链轮定位于传送托架组件的后端附近,该推出从动链轮当其上没有作用外力时定位于水平传送环形链的上方,而其中,当传送托架组件运动时,该从动链轮由水平传送单元中的推出凸轮板而降低以与水平传送环形链进行啮合。当从动链轮与水平传送环形链啮合时,该传送托架组件可抵抗重力而被推向倾斜传送单元的上升区域。
该从动链轮可通过用于直接承受来自推出凸轮板的挤压力的受力元件和弹性元件而被降低,该弹性元件与该受力元件互连,并且可被压缩。
通过受力元件和弹性元件使从动链轮降低,即使从动链轮和水平传送环形链彼此异相,从动链轮的齿也不会过度地挤压水平传送环形链的链滚子,从而可防止它们损坏。
该传送托架组件可具有下从动链轮,其设置在传送托架组件的后端附近,该下从动链轮当没有外力作用在其上时定位于倾斜传送环形链的上方,其中,当传送托架组件运动时,该从动链轮通过设置在倾斜传送单元的下坡区域中的下凸轮板而降低以与倾斜传送环形链进行啮合。当传送托架组件沿着倾斜传送单元的下坡区域下降时,所述下链轮与倾斜传送环形链进行啮合。即使在从动链轮从倾斜传送环形链释放之后,也可防止在倾斜传送单元的下坡区域中传送托架组件由于重力而脱落。
该从动链轮可通过用于直接承受来自推出凸轮板的挤压力的受力元件和弹性元件而被降低,该弹性元件与该受力元件互连,并且可被压缩。通过受力元件和弹性元件而使下链轮降低,即使下链轮和倾斜传送环形链彼此异相,下链轮的齿也不会过度地挤压倾斜传送环形链的链滚子,从而可防止它们损坏。
所述推出链轮和下链轮可定位在单个传送托架的后端附近。
该传送系统还可包括:驱动齿轮,其可通过旋转驱动源而旋转;第一从动齿轮,其与所述驱动齿轮保持啮合,该第一从动齿轮可通过从该驱动齿轮传递的旋转而旋转;第二从动齿轮,其与所述驱动齿轮保持啮合,该第二从动齿轮通过从该驱动齿轮传递的旋转而可沿着与第一从动齿轮相反的方向旋转;第一旋转轴,其作为第一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其作为第二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第一循环驱动器,其可响应于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而被循环驱动;第二循环驱动器,其可响应于第二旋转轴的旋转而沿着于第一循环驱动器相反的方向被循环地驱动;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由第一循环驱动器和/或第二循环驱动器传送。
由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可通过驱动齿轮而沿着相应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由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驱动的第一循环驱动器和第二循环驱动器可沿着相应相反的方向循环,从而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因为驱动源为单个动力源,并且仅三个齿轮(包括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就足够了,所以该结构简单。
驱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的每一个都可包括锥齿轮,并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可彼此同轴且与驱动齿轮的轴线垂直。
锥齿轮能够可靠地传递大驱动力。如果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彼此同轴,则第一循环驱动器和第二循环驱动器可以对称布置。
该传送系统还可包括:第一内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由该第一内轴承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内轴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由该第二内轴承支撑,所述第一内轴承和第二内轴承布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第一外轴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由该第一外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以及第二外轴承,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由该第二外轴承支撑,所述第一外轴承和第二外轴承布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与其相对表面相反的侧上。
第一内轴承和第二内轴承使得可有效地利用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空间。由于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中每一个的相对端部都由所述轴承可旋转地支撑,因此它们可稳定且平滑地旋转,并且可承受大载荷。
第一循环驱动器可由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驱动链轮驱动,第二循环驱动器可由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的第二驱动链轮驱动,并且第一循环驱动器和第二循环驱动器可分别包括环形链,并且可通过可旋转的从动齿轮循环驱动。采用这种结构,该传送系统可由廉价且通用的部件构成。
该传送托架组件可具有:用于保持工件的保持机构;用于操作所述保持机构的保持元件的保持元件操作机构;弹性元件,其用于沿着与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操作所述保持元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挤压该保持元件;主体,其支撑所述保持机构和保持元件操作机构;以及滚子,其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并且与所述导轨接合,其中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导轨附近的驱动机构的操作来操作所述保持元件,并且在沿着所述导轨被引导的同时移动。
该传送托架组件在其上保持有工件的同时被传送。因此,不需要将工件放置在传送带等上。由于工件不会撞击传送带,因此工件不会损坏。
这样构造的传送系统传送在给定位置承载的工件。因此,在下一工作台,由于转移装置能够可靠地夹紧工件的预定部分,因此该转移装置可始终以同一模式操作。由于该转移装置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因此能够减少设备投资。
用于操作该保持机构的保持元件操作机构由安装在传送机线上的驱动装置驱动。因此,不需要将驱动机构安装在传送托架组件上。因此,传送托架组件的结构简单。
可在相对较小的力下保持工件,该力即为弹性体的弹力。因此,工件易于从传送托架组件释放,并且因此容易从该传送托架组件上取下。
该保持机构可以包括:夹紧装置,其具有由保持元件操作机构操作的夹子;和保持装置,其具有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板的一组板元件,用于通过这组板元件来保持工件的一部分,该部分与由所述夹紧装置所夹持的部分不同,其中,所述夹子和可移动板通过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而移动,以保持或释放工件。
作为保持机构的这两个装置能够更可靠地保持工件。
一接合元件可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当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操作而操作保持元件时,该接合元件可与设置在所述导轨附近的第一锁定机构的钩接合。由于所述传送托架组件通过该接合元件而定位在适当的位置,因此可以将工件可靠地放置在该传送托架组件上的给定位置。
该传送系统还可包括一槽,该槽用于支撑插入在其中的工件的一端。由于工件的该端部插入在所述槽中,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工件从传送托架组件中脱落。
所述槽、夹紧装置以及保持装置可按照该顺序向上依次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即使工件为细长元件,也能够以直立状态传送工件。因此,该传送托架组件可沿着其横向或纵向缩小,并因此减小了尺寸。
细长工件可包括例如用于内燃机的连杆。该连杆包括最终加工成连杆形状的工件。
该传送系统还可包括:传送托架组件止动机构,其停止用于承载和传送工件的传送托架组件,该传送托架组件止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托架组件上的止动接合元件;第一臂和第二臂,它们沿着该传送托架组件的传送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相应的柄部,该柄部具有枢转支撑的端部;移位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以及入口路径,其限定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用于所述止动接合元件进入,该入口路径具有一较窄部分和比该较窄部分宽的较宽部分,该较窄部分的宽度沿着所述止动接合元件的行进方向逐渐变小,其中,当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在所述较窄部分中以抵靠所述止动接合元件的方式滑动时,该传送托架组件减速,而在所述较窄部分通过挤压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止动接合元件展开时,已经进入所述较宽部分的传送托架组件通过与该止动接合元件接合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停止。
传送托架组件上的止动接合元件使所述两臂之间的间隙展开。由于减少了已经行进的传送托架组件的动能,因此传送托架组件减速。在减速的传送托架组件上的止动接合元件最终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接合,从而使该传送托架组件停止。
因为在传送托架组件的动能减少之后使其停止,所以防止了冲击作用在传送托架组件上。因此,防止工件从传送托架组件脱落或损坏。
可容易地将所述传送托架组件止动机构安装在传送区域中,该传送区域具有一用于改变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的行进方向的方向改变单元。因此,所安装的传送托架组件止动机构并不限制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的行进方向。
当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由传送托架组件止动机构停止时,不需要使该传送托架组件的推动驱动源停止。因此,该传送托架组件可再次快速运动,以有效地传送工件。
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具有一支撑所述止动接合元件的支撑部。因此,能够可靠地停止所述传送托架组件。
所述传送系统还可包括第二锁定机构,用于定位和保持所停止的传送托架组件。当工件转移到传送托架组件上或从传送托架组件转移时,由于该传送托架组件不摇摆,因此能够可靠地将工件装载到该传送托架组件上,并且能够防止工件脱落。该第二锁定机构可具有一止挡件接合元件,用于接合安装在该传送托架组件上的止挡件。
所述止动接合元件可包括一可转动缸。由于该止挡接合元件在旋转的同时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滚动接触,因此该止挡接合元件不易于磨损。在很长的时间内,该传送托架组件能够可靠地减速并停止。
该止动接合元件可兼作为由方向改变单元引导的引导元件,该方向改变单元插设在用于沿着一个方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的第一传送部分、和用于沿着与该一个方向不同的方向传送该传送托架组件的第二传送部分之间。
第一传送部分应优选地例如为前进路径,而第二传送部分应优选地为返回路径,该第二传送部分用于沿着与前进路径相反的方向引导该传送托架组件。该止动接合元件可兼作为由方向改变单元引导的引导元件,该方向引导元件将该前进路径和返回路径互连。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传送托架组件是回转的。
所述传送托架组件的每个传送托架都具有两个止动接合元件。由于止动接合元件可容易地经过方向改变单元,因此该传送托架组件在该方向改变单元中转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部分省略的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传送系统的部分省略的平面图;
图3为从该传送系统的中心线观察时、在水平传送单元和倾斜传送单元之间的连接件的侧剖视图;
图4为该水平传送单元的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轴承箱、从动锥齿轮、从动链轮以及附近元件的剖视平面图;
图6为电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该水平传送单元的端部的部分省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该水平传送单元的另一端部的分解立体图,该端部为在图4中所示的端部的相对端;
图9为两个水平传送单元的端部、两个连接板以及支柱的部分省略的立体图;
图10为水平传送单元和倾斜传送单元的部分的侧视图;
图11为在该水平传送单元和倾斜传送单元之间的连接件的剖视平面图;
图12为方向改变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图13为在图12中所示的该方向改变单元的垂直剖视图;
图14为沿着图12的线XIV-XIV剖取的剖视图;
图15为方向改变装置的平面图;
图16为导轨、水平上引导件、水平下引导件以及第一传送托架的局部剖切的正视图;
图17为从传送系统的中心线观察时、该第一传送托架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18为该第一传送托架的立体图;
图19为该第一传送托架的驱动力传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0为从传送系统的中心线观察时、第二传送托架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21为从传送系统的中心线观察时、第四传送托架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
图22为第四传送托架的立体图;
图23为该第四传送托架的驱动力传输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为从传送系统的中心线观察时、在两个水平传送单元之间的连接件的侧剖视图;
图25为用于输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的传送线的局部视图;
图26为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的保持机构的立体图;
图27为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的保持机构的正视图;
图28为第一传送托架200的局部剖切的放大视图,其示出了每个保持装置的齿条齿轮机构;
图29为表示锁定机构的钩与接合元件的接合方式的放大侧视图;
图30为表示其中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的保持机构中的夹紧装置和保持装置被打开的方式的正视图;
图31为局部剖切放大视图,表示外移动板和内移动板通过图28中所示的齿条齿轮机构彼此远离移动的方式;
图32为沿着图2的线XXXII-XXXII剖取的剖视图;
图33为图1中所示的传送系统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4为联合传送托架组件的止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35为在图34中所示的该止动机构的平面图;
图36为表示第一传送托架的上滚子进入入口路径的方式的平面图;
图37为表示其中所述钩的钩部分抵靠在第一传送托架的止挡件的端面上的方式的平面图;以及
图38为连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到图3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传送系统。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传送系统10具有能够传送工件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用于传送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组件14,该传送组件14提供传送路径。
下面将首先描述传送组件14。
如图2所示,该传送组件14具有在图2中的上部区域中向右(沿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在图2中的下部区域中向左(沿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输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功能。该传送组件14还具有在左端和右端处改变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方向的功能。可以同时传送多个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下面的描述中,在图2的下部区域中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部分称为返回路径,并且在图2的上部区域中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件托架组件12的部分称为返回路径。
在传送组件14中,除非另有说明,用于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机构和用于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机构基本上彼此相同。下面将描述用于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机构,而不描述用于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机构。在下面的描述中,在图2中的垂直方向为横向,传送系统10的靠近其中心线C的区域称为内侧,而传送系统10的远离其中心线C的区域称为外侧。
返回参看图1,该传送组件14具有:多个水平传送单元16,用于沿着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基本水平地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倾斜传送单元18,其与水平传送单元16互连;方向改变单元20,用于改变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方向(以下简称为“传送方向”);多个支柱22,用于支撑水平传送单元16、倾斜传送单元18以及反向单元(方向改变单元)20;以及盖罩24,用于基本上完全地覆盖水平传送单元16、倾斜传送单元18以及反向单元20。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通过一连接板120彼此相连(见图3)。
该传送组件14还具有一止动机构2010(传送托架止动机构,见图32),其用于停止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止动机构2010的附近设置有一工作台26,用于向/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转移工件。盖罩24中限定有一开口且该开口位于工作台26的前方,从而工件通过该开口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和工作台26之间转移。工作台26与用于加工工件的加工工具(未示出)相连。工作台26将未加工的工件(或者待加工的工件)转移给加工工具,并且将加工过的工件安装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
下面将描述水平传送单元16。
如图3所示,每个水平传送单元16都具有:导轨28,用于支撑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并且沿着传送方向(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引导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水平传送环形链(循环驱动器)30,用于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电机32,其作为用于驱动环形链30的驱动源。电机32兼用作用于驱动水平传送环形链(循环驱动器)33和第二驱动链轮37(见图7)的驱动源,水平传送环形链33用于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电机32和稍后将描述的电机164、165结合有相应的用于产生足够转矩的减速器。
在图3中,从图中省略了盖罩24。图3为从图2中的中心线C观察时的侧视图。后面将要描述的图9、10、17、20、21、24和33也是相似的视图。
每个导轨28都是宽度为d(见图16)和高度为h(见图17)的细长板的形式,并且在水平传送单元16的全部长度上延伸。导轨28具有位于水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水平传送单元16具有:锥齿轮机构34,其具有与电机32接合的驱动锥齿轮(驱动齿轮)94(见图6);第一驱动链轮(水平传送驱动链轮)36,其用于与驱动锥齿轮94一起作用而循环驱动环形链30;和从动链轮(水平传送从动链轮)38,其在循环驱动环形链30时被驱动。如果从中心线C(见图2)观察,第一驱动链轮36使环形链30顺时针转动。
环形链30设置成相对于导轨28略微向内,并且沿着横向平行于导轨28延伸(见图11)。
电机32具有垂直旋转轴。电机32的旋转轴的旋转轴线通过锥齿轮机构34变换90度而成为在垂直平面上的旋转轴线。因此,第一驱动链轮36和从动链轮38在垂直平面上旋转。第一驱动链轮36和从动链轮38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处。
水平传送单元16还具有:水平上引导件40,其用于从下面支撑环形链30的上伸展部分(stretch)的链滚子30a(见图11),该环形链30向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施加驱动力;和水平下引导件42,其用于从下面支撑环形链30的下伸展部分的链滚子30a。水平上引导件40和水平下引导件42通过支撑元件44连接在导轨28上(见图16)。
水平上引导件40在第一驱动链轮36和从动链轮38之间的基本全部长度上支撑环形链30,并且使环形链30的上伸展部分保持水平。
水平下引导件42除了在第一驱动链轮36附近的预定区间之外,在第一驱动链轮36和从动链轮38之间的基本全部长度上支撑环形链30。在第一驱动链轮36和水平下引导件42之间设置有一张紧机构55,该张紧机构55包括三个小链轮46、48、50、连接件52以及螺纹机构54。该张紧机构能够通过调节螺纹机构54来调节环形链30的松弛或张紧。
用于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链33在结构上与环形链30对称相同,并且由水平上引导件40和水平下引导件42支撑。
所述多个水平传送单元16的结构基本相同。凸轮板(推出凸轮板)56安装在水平传送单元16的一部分上,水平传送单元16与倾斜传送单元18相连,该凸轮板56沿着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从水平传送单元16的端部延伸。凸轮板56具有下表面,该下表面包括沿着传送方向斜向下倾斜的斜面56a,以及与该斜面56a邻接且平行于导轨28的平行面56b。
下面将参考图4到图9来详细地描述水平传送单元16的两端部。
在水平传送单元16的设置第一驱动链轮36和第二驱动链轮37的端部处,导轨28的两侧通过两个中间板60、62而彼此相连,如图4和图5所示。中间板60为沿垂直方向和横向凸出的十字形状,并且具有由螺栓61紧固到导轨28上的相对的侧面。中间板62为扁平板的形式,其定位成比中间板60更靠近水平传送单元16的端部。中间板62具有由螺栓61紧固到导轨28上的相对的侧面。中间板60、62具有由横向板64互连的下表面。一轴承箱66焊接在横向板64的上表面上。轴承箱66在其中容纳有两个轴承,第一和第二旋转轴68、70分别通过这两个轴承而被可旋转地支撑。第一和第二旋转轴68、70彼此同轴设置,并且从轴承箱66向左和右延伸。
第一从动锥齿轮(第一从动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第二从动齿轮)74跨过轴承箱66以彼此相对的关系布置,并且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旋转轴68、70上。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的形状彼此相同,并且使得有齿侧面向内。第一驱动链轮36和第二驱动链轮37在第一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2、74的相应外部上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旋转轴68、70上。在横向板6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滑脂嘴(未示出),该滑脂嘴与轴承箱66的内部相通。第一驱动链轮36和第一从动锥齿轮72通过键75a固定在第一旋转轴68上。同样,第二驱动链轮37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通过键75b固定在第二旋转轴70上。
左导轨和右导轨28在其中限定有相应的孔76。第一旋转轴68和第二旋转70分别通过插在相应孔76中的轴承(第一外轴承)78和轴承(第二外轴承)79而使其端部被可旋转地支撑。轴承78、79的外侧通过保持元件80固定在导轨28上。保持元件80中限定有凹槽80a,用于使稍后将描述的止挡件238通过其中。
中间板60、62具有相应的上表面,电机单元82(见图6)安装在该表面上。在稍后描述的图4和图8中,从图中省略了环形链30、33、水平上引导件40和水平下引导件42。
反向单元20端部(见图1和图2)的结构与在图4中所示的结构相同。
如图6所示,电机单元82为一包括电机32的单元,该电机单元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从电机32传输至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
电机单元82具有下连接板84,该连接板与中间连接板60、62的上表面相连(见图4)。连接板84支撑着设置在其中央部上的、向上延伸的圆柱形盖罩86。轴承88、90分别安装在该圆柱形盖罩86的上端和下端上。
延伸轴92由两个轴承88、90可旋转地支撑。驱动锥齿轮94在连接板84的下方安装在延伸轴92的下端部上。驱动锥齿轮94的有齿侧面向下。
延伸轴92的上端通过联轴器96与电机32的旋转轴相连。联轴器96由一箱形盖罩98覆盖,该盖罩98在其上支撑电机32。连接板84的上表面、圆柱形盖罩86的侧表面以及箱形盖罩98的下表面通过两个加强板100得以加强。
电机32和驱动锥齿轮94通过延伸轴92而彼此相连,从而箱形盖罩98和电机32定位成略微高于导轨28的上表面,以便不阻碍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通过。
如图7所示,连接板84由螺栓61紧固于中间板60、62的上表面,从而使驱动锥齿轮94的左侧和右侧与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的相应的上部分保持啮合。
当给电机32通电,以使延伸轴92从上方观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从动锥齿轮72沿着图7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而第二从动锥齿轮74沿着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一驱动链轮36与第一从动锥齿轮72一致地旋转,拉动环形链30的上伸展部分并推动环形链30的下伸展部分。第二驱动链轮37与第二从动锥齿轮74一致地旋转,拉动环形链33的下伸展部分并推动环形链33的上伸展部分。
在这种方式中,这两个环形链30、33沿着相应的相反方向被循环驱动,从而沿着相反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为了沿着相反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锥齿轮机构34驱动的环形驱动器可以采用线或带,而不是环形链30、33。
如图8所示,在水平传送单元16的从动链轮38所定位的端部中,导轨28的两侧通过两个中间板102、104彼此相连。中间板102的垂直高度小于从动链轮38的直径。中间板104基本为扁平板的形式,在其下表面的相应左端和右端中限定有凹口,并且中间板104定位成比中间板102更靠近水平传送单元16的端部。
导轨28中限定有孔106,该孔处于中间板102、104之间的基本中间位置处。支撑轴108具有分别插入在孔106中的相对的端部。支撑轴108的端部具有直径略小的相应的台阶部110,并且轴承112分别装配在台阶部110上。从动链轮38通过挡圈114而被锁定在轴承112的相应的外圆周表面上。圆柱形垫片116安装在轴承112和导轨28之间的台阶部110上,从而定位轴承112。
采用上述结构,这两个从动链轮38可旋转,以分别引导环形链30、33。由于中间板102的高度小于从动链轮38的直径,因此中间板102不会与环形链30、33相干涉。
如图9所示,两个水平传送单元16(左侧水平传送单元由水平传送单元16a表示,而右侧水平传送单元由水平单元16b表示)通过两个连接板120和一支柱22互连。支柱22具有设置在其最上端且向左右突出的支撑板22a。该支撑板22a的一端通过螺栓61紧固于水平传送单元16a的中间板62的下表面。支撑板22a的另一端由螺栓61紧固于水平传送单元16b的中间板104的下表面。
水平传送单元16a的导轨28和水平传送单元16b的导轨28具有彼此保持相对的对应端面,并且通过施加在导轨28的内表面上的连接板120和拧在该连接板120的螺栓孔中的螺栓61而被彼此紧固。可以使用定位销61a代替一些螺栓61,以使连接板120和导轨28相对于彼此更精确地定位,从而精确地连接导轨28。结果,导轨28之间的接合提供了连续的无台阶和间隙的上表面,从而允许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其上平稳地通过。
如上所述,两个水平传送单元16a、16b由两个连接板120和所述支柱22互连。因为仅需要紧固螺栓61并且插入定位销61a以使水平传送单元16a、16b彼此相连,所以可容易地使水平传送单元16a、16b互连。由于不需要将电机32、环形链30、33、电机单元82等分开,因此每个水平传送单元16都可以作为一个单元来处理。
下面将描述倾斜传送单元18。
如图1、3和10所示,该倾斜传送单元18除了其一些部分之外为对称向上凸起的形状,并且保持足够大的高度,以使人、铲车等在该倾斜传送单元18的中央区域之下经过。
该倾斜传送单元18具有:导轨160,用于支撑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并且沿着传送方向引导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倾斜传送环形链(驱动器)162,其用于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作为驱动源的电机164,其用于驱动环形链162。电机164为专用于倾斜传送环形链的驱动源,用于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该倾斜传送单元18具有作为驱动源的另一电机165,用于驱动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倾斜传送环形链163(见图11)。用于使电机164和环形链162彼此操作地接合的机构、以及用于使电机165和环形链163彼此操作地接合的机构与在图7中所示的锥齿轮机构34相似,但没有对应于第一从动锥齿轮72或第二从动锥齿轮74的其中一个锥齿轮。
导轨160的宽度为d(见图16),高度为h(见图17),这与水平传送单元16的导轨28相同。导轨28和导轨160由连接板1 20互连,该连接板120与使水平传送单元16互连的连接板120(见图9)相同。
如图11所示,环形链30和环形链162沿着横向彼此不同地定位,并且环形链162定位成在环形链30向内的宽度w处。
返回参考图10,导轨160具有倾斜入口部分160a,该部分具有相对较小的弧形形状,该弧形具有朝向导轨160的中心向上的坡度。倾斜入口部分160a与水平传送单元16的导轨28的端部邻接。导轨160具有中部160b,该中部具有向上突出的相对较大的弧形形状。倾斜入口部分160a和中部160b通过具有恒定倾斜度的向上坡度的恒定倾斜部分160c而彼此相连。导轨160的形状对称,并且中部160b与具有恒定倾斜度的向下坡度的恒定倾斜部分160d相连。恒定倾斜部分160d与倾斜入口部分160e相连,该部分具有相对较小的弧形形状。倾斜入口部分160a、160e的形状彼此相同,并且恒定倾斜部分160c、160d的形状彼此相同。
倾斜传送单元18具有:与电机164接合的驱动锥齿轮;驱动链轮(倾斜传送驱动链轮)170,其用于借助于驱动锥齿轮而循环地驱动环形链162;以及从动链轮(倾斜传送从动链轮)172,当环形链162被循环地驱动时,该从动链轮被驱动。如从中心线C观察(见图12),该驱动链轮170使环形链162顺时针转动,以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驱动链轮170设置在倾斜入口部分160e和恒定倾斜部分160d之间连接处的附近。从动链轮172设置在倾斜入口部分160a和恒定倾斜部分160c之间连接处的附近。
电机164具有垂直于传送方向延伸的旋转轴。电机164的旋转轴的旋转轴线被转换90°而成为在垂直平面上的旋转轴线。因此,驱动链轮170和从动链轮172在垂直平面上旋转。
该倾斜传送单元18还具有:  倾斜上引导件(倾斜引导件)174,其用于从下面支撑环形链162的上伸展部分的链滚子162a(见图11);以及倾斜下引导件(倾斜引导件)176,其用于从下面支撑环形链162的下伸展部分的链滚子162a。
倾斜上引导件174和倾斜下引导件176沿着导轨160的相应上下表面的形状基本相同。环形链162由倾斜上引导件174和倾斜下引导件176引导,以沿着向上突出的形式循环运动。
从动链轮172具有用于推动环形链162的推出部分172a。该推出部分172a定位成略低于导轨160的上表面,从而使得基本沿着导轨160的上表面进入的侧齿链轮246(稍后将描述)被平稳地引入。
从动链轮172通过张紧机构178而使其轴线的位置可调,从而调节环形链162的松弛或张紧。
凸轮板(下凸轮板)180布置在倾斜传送单元18的下坡区域中。该凸轮板180沿着传送方向延伸。凸轮板180具有一下表面,该下表面包括沿着传送方向斜向下倾斜的斜面180a、和与该斜面180a邻接且平行于导轨160的平行面180b。图1和图10中所示的凸轮板181在形状上与凸轮板180相同,并且用于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
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彼此连接的方式与水平传送单元16彼此连接的方式(见图9)相同。具体地,水平传送单元16的导轨28和倾斜传动单元18的导轨160由连接板120(见图3)彼此连接,并且由固定在其上的支柱22从下面支撑。
水平传送单元16和反向单元20(见图1和图2),以及反向单元20和倾斜传送单元18彼此连接的方式也与水平传送单元16彼此连接的方式相同。
下面将描述反向单元20。
如图12和图13所示,该反向单元20具有旋转轴370,以及分别通过螺母372a、372b与旋转轴370接合的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该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可根据旋转轴370的旋转而旋转。O形圈378(见图13)安装在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的相应圆周侧壁上。
该反向单元20还具有前进路径链330和返回路径链332,它们与水平传送单元16的环形链30、33一样,通过在图1中所示的电机32b循环驱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传送,以从链33转移到前进路径链330,并进入反向单元20。在由反向单元20反向之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传送,以从返回路径链332转移到环形链30。
反向单元20具有辅助推进机构390,用于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水平传送单元16传送到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或从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传送到水平传送单元16。
该辅助推进机构390具有:反向单元第一从动链轮392,前进路径链330围绕该链轮392排成列;反向单元第二从动链轮394,返回路径链332围绕该链轮394排成列;小链轮396,其可以与反向单元第一从动链轮392和反向单元第二从动链轮394联动的关系旋转;大链轮398,其装配在旋转轴370上;以及链400,其围绕小链轮396和大链轮398排成序列。链400可由用作张紧装置的齿轮418调节张紧。
如图13所示,反向单元20和辅助推进机构390安装在设置于支柱22的安装底座402上。小链轮396安装在垂直延伸的旋转轴404上,该旋转轴404可旋转地支撑在安装底座402上。
如图12和图14所示,反向单元主锥齿轮406装配在旋转轴404的端部上。反向单元主锥齿轮406与反向单元从动锥齿轮408保持啮合。
反向单元从动锥齿轮408中限定有通孔,而轴410延伸通过该通孔并且具有从那里突出的端部。反向单元第二从动链轮394装配在该轴410的突出端部上。反向单元第一从动链轮392装配在轴410的另一端部上。当电机32b通电以使反向单元20的驱动链轮36b(见图1)旋转时,前进路径链330(见图12和图14)被循环驱动,以使反向单元第一从动链轮392旋转。反向单元主锥齿轮406和反向单元从动锥齿轮408被旋转,最后使反向单元第二从动链轮394、旋转轴404和小链轮396旋转。
装配在旋转轴370上的大链轮398被旋转,从而使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旋转。
尽管辅助推进机构390在图12中显示是暴露的,但实际上该辅助推进机构390由盖罩24包围。
如图12和图15所示,第一引导元件412布置在第一盘374的周围,用于夹持和支撑与第一盘374相互作用的上滚子232。第一引导元件412具有弯曲部分,该部分以足以使上滚子232进入的间隙与第一盘374的圆周侧壁间隔开,并且围绕第一盘374的圆周侧壁。第一引导元件412具有细长笔直部分,而前进路径第二引导元件414和返回路径第三引导元件416布置在所述细长笔直部分的内侧。第一到第三引导元件412、414、416支撑在安装底座402上(见图13和图14)。
设置在第二盘376周围的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因此,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下面不再描述。
下面将描述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
如图1所示,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包括:四个沿着传送方向连续布置的传送托架,即,第一传送托架200、第二传送托架202、第三传送托架204和第四传送托架206;以及三个连接杆(连接件)208,其将第一到第四传送托架200、202、204、206互连。由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包括多个传送托架,因此,装载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的工件的数量可根据传送托架的数量而增加。传送托架的数量可根据所装载工件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如图16到图18所示,第一传送托架200具有:基板210,其作为基础部件;安装/拆卸机构214,其设置在基板210的外侧,用于安装和拆卸工件(例如,连杆1);两个上滚子216,用于在与导轨28(或导轨160)的上表面抵靠的同时沿着传送方向滚动;以及两个下滚子218,它们布置在相应上滚子216的垂直下方(当水平传送时),用于在与导轨28(或导轨160)的下表面抵靠的同时沿着传送方向滚动。下面将首先描述第一传送托架200的基本结构。稍后将描述安装/拆卸机构214。
第一传送托架200具有主体1056,其包括接合在基板210上的底板1052和上板1054。基板210具有主要部分1058、以及从该主要部分1058基本垂直弯曲的下水平部分1060和上水平部分1062。
底板1052具有:垂直下垂的下舌部1064;水平部分1066,其垂直于下舌部1064弯曲,并且朝向主要部分延伸;以及上舌部1068,其从水平部分1066垂直升起。上板1054具有底部1070、以及从底部1070垂直升起的后垂直端部1072和前垂直端部1073。底板1052的上舌部1068和上板1054的后垂直端部1072接合在基板210的主要部分1058的端面上。
两个上滚子216可旋转地分别支撑在前轴220和后轴222上(见图19),这两个轴从基板210的相对上部向内延伸。两个下滚子218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两个下轴224上,这两个轴从基板210的相对下部向内延伸。
第一传送托架200具有:驱动力传输装置226,其用于接收来自环形链30和环形链162的驱动力;减震器228,其设置在第一传送托架200的最前部分上;接头230,其设置在第一传送托架200的后端并且与连接杆208相连。
驱动力传输装置226与上滚子216一起支撑在前轴220和后轴222上。接头230为球窝接头(或者万向接头等),其允许连接杆208沿着水平和垂直方向中任一方向摆动。接头23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其可沿水平和垂直方向中任一方向弹性变形。接头230允许第一到第四传送托架200、202、204、206在倾斜传送单元18中垂直地倾斜,并还在反向单元20的水平面中转向。
第一传送托架200还具有两个上滚子232,用于在工作台26中的制动动作和在反向单元20中的反向动作。两个下滚子234分别设置在上滚子232的垂直下方,用于在反向单元20中的反向动作。由工作台26的止动机构2010采用的止挡件238(见图34)设置在基板210的内表面上。
如图19所示,驱动力传输装置226具有:框架240,该框架包括两个平行的水平细长板240a、240b和上面板240c,该上面板240c使水平细长板240a、204b互连;链压板(chain presser plate)(从动元件)242,其从下面装配在水平细长板240a、240b之间的间隙中;两个弹簧244,用于使链压板242相对于框架240下降;以及侧齿链轮(从动链轮)246,其与框架240的内表面(朝向图19的观察者)保持接触。
链压板242具有底面,该底面具有平滑地过渡(blend)到其相应的前面和后面的弧形前侧和后侧。链压板242还具要两个限定在其上表面中的U形凹槽242a,该凹槽横过链压板242横向地延伸。基板210上的前轴220和后轴222分别装配在这两个U形凹槽242a中。链压板242还具有两个限定在其上表面中的有底孔242b,这两个孔在两个U形槽242a之间。这两个孔242b具有略大于弹簧244的直径的相应直径。这两个孔242b具有小于弹簧244在其自由状态中的长度(当没有施加外力时它的长度)的相应长度。链压板242具有限定在其侧面中基本中央处的垂直的细长孔242c,该孔横过链压板242横向地延伸。链压板242的宽度略小于环形链30的链滚子30a的宽度d(见图16)。
框架240的两个细长板240a、240b具有孔240d和240e,前轴220装配在孔240d中,而后轴222装配在孔240e中。这两个细长板240a、240b还具有在其基本中央位置处限定的小孔240f,用于在其中固定止动销248。止动销248装配在这两个小孔240f和设置在这两个小孔240f之间的链压板242中的细长孔242c中。链压板242根据细长孔242c和止动销248之间的垂直尺寸差而可垂直运动。
对于两个细长板240a、240b,内细长板240a(朝向图19的观察者)具有限定在其侧面中的小孔240g,该小孔240g在小孔240f和孔240d之间,用于待装配于其中的固定销250。
侧齿链轮246具有:在其略前侧的表面中限定的孔246a,该孔用于待装配于其中的前轴220;和在其略后侧的表面中限定的小孔246b,用于待装配于其中的固定销250。
为了装配驱动力传输装置226,将弹簧244插入链压板242中的相应的两个孔242b中。然后,将链压板242装配在框架240中,以使小孔240f和细长孔242c彼此位置对齐。此时,由于弹簧244的上表面保持抵靠框架240的上面板240c的下表面,因此链压板242在压缩弹簧244的同时装配在框架240中。在将链压板242装配到框架240中之后,在保持压缩弹簧244的同时将止动销248插入到小孔240f和细长孔242c中。将止动销248压配并固定在小孔240f中。当将用于把链压板242装配在框架240中所施加的力移除时,链压板242在弹簧244的弹性下相对于框架240降低,并根据细长孔242c和止动销248之间的垂直尺寸差而移动。此时,孔240d、240e和U形槽242a彼此位置对齐。
这样,在将上滚子216和垫片252装配在前轴220和后轴222上之后,框架240中的孔240d、240e以及链压板242中的U形槽242a装配在前轴220和后轴222上。侧齿链轮的孔246a装配在前轴220上。固定销250压配在彼此对齐的侧齿链轮246中的小孔246b中以及在细长板240a中的小孔240g中。
然后,将两个螺栓254分别拧入螺纹孔220a、222a中,螺纹孔220a、222a分别限定在前轴220和后轴222的相应的远端中。
以上述方式装配驱动力传输装置226,并且将其固定地安装在从基板210延伸的前轴220和后轴222上。驱动力传输装置226的侧齿链轮246和链压板242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设置为宽度w,这与环形链30和环形链162彼此横向间隔的宽度w(见图11和图18)相同。
当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安装在水平传送单元16上时,驱动力传输装置226的链压板242的下表面保持抵靠着环形链30的链滚子30a。弹簧244被轻微压缩,并且链压板242和水平上引导件40夹持环形链30的链滚子30a。当环形链30被循环驱动时,链滚子30a在水平上引导件40的上表面上滚子动。链压板242在从链滚子30a的上表面施加的力的作用下根据滚子原理运动。以上述方式来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水平上引导件40的上表面上,环形链30的速度对应于链滚子30a的半径,而链压板242的速度对应于链滚子30a的直径。根据所述半径和直径的比率,链压板242的速度,即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速度为环形链30的速度的两倍。
在倾斜传送单元18中,由于侧齿链轮246和环形链162彼此啮合,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环形链162传送。
在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中,由于导轨28(或者导轨160)由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夹持,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导轨28(或导轨160)可靠地保持。
如图20所示,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的结构基本与第一传送托架200相同,但是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没有减震器228、侧齿链轮246和止挡件238。接头230(而不是减震器228)被安装在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的前端上。上述接头230与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的后端上的接头230相同,并且连接在连接杆208上。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与第一传送托架200相同的那些结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下面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四传送托架206的结构与第一传送托架200的结构基本相同。然而,第四传送托架206和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不同之处在于,减震器228安装在后端,接头230安装在前端,采用驱动力传输装置256来代替驱动力传输装置226,并且不必使用止挡件238。第四传送托架206与第一传送托架200的相同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下面将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将描述第四传送托架206的驱动力传输装置226。
如图23所示,该驱动力传输装置226具有:水平细长板258,其包括一略厚的前部;摆板260,其设置在水平细长板258的内侧(朝向图23的观察者),且可旋转地支撑在前轴220上;  弹簧262,用于相对于水平细长板258向上挤压摆板260;轴264,其装配在限定于摆板260的后部的孔260a中;小框架266,其与摆板260一起可旋转地支撑在轴264上;两个弹簧(弹性元件)268,其用于相对于摆板260挤压小框架266;以及滚子(受力元件)270,其被凸轮板56或180向下压(见图1)。
水平细长板258具有:限定于其中的孔258a,前轴220装配在其中;以及限定于其中的孔258b,基板210上的后轴223装配在其中。后轴223设置在对应于第一传送托架200的后轴222(见图19)的位置处,并且比后轴222短。孔258b具有稍大直径的内部和稍小直径的外部,在它们之间具有一径向台阶部。水平细长板258具有一限定在其上表面中基本中央处的有底孔258c。该孔258c的直径略大于弹簧262的直径,并且其深度小于弹簧262在其自由状态下的长度。
摆板260具有:限定在其相对前部中的孔260b,前轴220装配于其中;以及限定在其相对后部中的孔260a,轴264装配于其中。摆板260还具有一凹口260c,该凹口比孔260a略前地限定于摆板的下表面中,该凹口260c横过摆板260横向地延伸。均具有顶面(ceiling surface)的两个孔260d限定在凹口260c的下表面中。弹簧268分别插入到两个孔260d中。这两个孔260d的相应直径略大于弹簧268的直径,而相应的深度小于弹簧268在其自由状态下的长度。沿着水平细长板258的方向延伸的小板274通过两个螺钉275安装在摆板260的上表面中的基本中央位置处。
小框架266具有:两个侧板266a,该侧板具有沿其整个长度从其中心向前的向上细长的前部;底板266b,其将两个侧板266a的基本前半部分在它们的下边缘处相连;侧齿链轮(从动链轮)266c,其设置于底板266b的下表面的内侧(朝向图23的观察者);以及侧齿链轮(从动链轮)266d,其设置于底板266b的下表面的外侧。这两个侧板266a彼此平行定位。侧齿链轮266c、266d彼此平行定位。侧齿链轮266c和侧齿链轮266d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设定为宽度w,其与环形链30和环形链162彼此横向间隔的宽度w(见图11)相同。侧齿链轮266d具有用于与环形链30啮合的形状,而侧齿链轮266c具有用于与环形链162啮合的形状。
两个侧板266a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两个小孔266e,这两个小孔从侧板266a的中心向前限定于侧板266a的向上细长前部中,两个固定销276压配在小孔266e中。固定销276被压配在小孔266e中,同时摆板260和小框架266彼此组合,并且固定销276在摆板260的上表面上延伸,以将两个侧板266a彼此连接。
为了装配驱动力传输装置256,将上滚子216和垫片277装配在前轴220和后轴223上,之后将水平细长板258中的孔258a、258b装配在前轴220和后轴223上。将螺栓278拧入到螺纹孔223a中并且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该螺纹孔限定在后轴223的远端中。螺栓278具有一头部,该头部容纳在孔258b的具有相对较大直径的部分中,因此螺栓278的头部并不从水平细长板258的侧表面突出。该螺栓278可由具有六角凹头的螺栓构成。
然后,在将弹簧268分别插入到摆板260中的两个孔260d中之后,将小框架266的底板266b装配在凹口260c中。此时,由于弹簧268的下表面保持抵靠着小框架266的底板266b的上表面,因此小框架266在压缩弹簧268的同时被装配在摆板260上。在将小框架266装配在摆板260上之后,将固定销276插入并且压进小孔266e中,同时保持压缩弹簧268。固定销276在摆板260的上表面上延伸并连接两个侧板266a。
在弹簧268被压缩的同时,将摆板260中的孔260a和小框架266中的孔266f彼此对齐,并且将轴264装配到对齐的孔260a、266f中。此时,滚子270已经被装配在轴264上,并且被设置在小框架266的内侧。
当将在摆板260上装配小框架266而施加的力移除时,小框架266在弹簧268的弹性下相对于摆板260而下降,并且相对于轴264成角度地运动到其中固定销276抵靠着摆板260的上表面的位置处。
然后,用螺钉275将小板274紧固于摆板260的上表面,并将弹簧262插入到水平细长板258中的孔258c中,之后将前轴220插入到摆板260中的孔260b中。因为小板274的下表面由弹簧262弹性地支撑,因此水平细长板258和摆板260彼此不平行地定位,并且摆板260朝向其后端略微向上倾斜。
然后,将螺栓280拧入螺纹孔220a中并且固定在适当位置,该螺纹孔220a限定在前轴220的远端中。
以上述方式装配驱动力传输装置256,并且将其固定地安装在从基板210延伸的前轴220和后轴222上。
通过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安装在传送组件14上,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水平传送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并不接触环形链30,并且因此不接收来自此处的驱动力。即,如稍后所述,如果滚子270没有被凸轮板56或180挤压,则具有驱动力传输装置256的第四传送托架206就不会由其自身推动,而是通过连接杆208由第三传送托架204推动。
下面将参照图16和图25至图31来描述第一到第四传送托架200、202、204、206的安装/拆卸机构214。
在图25中,气缸1024、1024设置在工作台26中的支柱1022之间。当待加工工件装载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时,每个气缸1024都被致动。
如图16所示,气缸1024具有杆1026,该杆在其上端具有较大直径部分1028。该较大直径部分1028具有斜面1030,该斜面沿着向下方向径向向其内侧倾斜。气缸1024具有气缸筒,该气缸筒具有从其上端表面突出的凸起。
气缸1024与第一锁定机构1036结合。第一锁定机构1036具有:钩1038,其具有凸出的上端;以及支撑滚子1040,用于沿着杆1026的较大直径部分1028的斜面1030滚动运动。
钩1038在其中具有一通孔,螺栓1042穿过该通孔插入。螺栓1042拧入到凸起中的螺纹孔内。螺栓1042具有一杆部,该杆部延伸穿过弹簧1044,该弹簧的一端座靠在钩1038上,而另一端抵靠螺栓1042的头部的下端面。
支撑滚子1040可旋转地支撑在安装于钩1038的支撑元件1046上。如下所述,由于支撑滚子1040沿着斜面1030滑动,因此钩1038通过弹簧1044的作用而倾斜。
如上所述,第一传送托架200(见图16)具有主体1056,该主体由连接在基板210上的底板1052和上板1054构成。基板210具有主要部分1058、以及从该主要部分1058基本垂直弯曲的下水平部分1060和上水平部分1062。
如图16所示,具有基本L形截面的接合元件1074具有朝向钩1038的突出上端延伸的水平接合指部1082、以及从该水平接合指部1082垂直延伸的壁1084。接合元件1074由一螺栓(未示出)固定到底板1052的下舌部1064上,该螺栓延伸穿过下舌部1064并且拧入到壁1084中。第一槽(pocket)1076a和第二槽1076b由四个具有尖锐下端的锐角板形成,该锐角板倾斜地安装在下舌部1064上。
第一杆1086延伸穿过底板1052的水平部分1066。第一杆1086具有延伸穿过上板1054的底部1070的上端。第一杆1086在其柄部具有较大直径部分1088,以及在该较大直径部分1088下方限定在柄部的部分中的凹口1090。
柄部的在较大直径部分1088上方的部分由弹簧1092围绕。弹簧1092保持在较大直径部分1088和底部1070的下端面之间,并且正常地沿着远离底部1070的方向偏压较大直径部分1088。因此在图16、26和27中,第一杆1086正常地被向下挤压。
第一夹紧装置1078a具有基板1094,该基板与底板1052的水平部分1066接合。两个夹子1096a、1096b成角度可运动地支撑在基板1094上。臂1098具有与外部夹子1096a接合的端部,和容纳在每个第一杆1086中的凹口1090中的相对的球形端部。夹子1096a、1096b为爪形。
夹子1096a、1096b具有相应的近端,该近端具有彼此保持啮合的齿部(未示出)。当齿部中的一个顺时针转动时,另一齿部逆时针转动。
第二杆1100从底板1052的水平部分1066基本中心地延伸至上板1054的底部1070。第二杆1 100在其柄部具有较大直径部分1102,而该较大直径部分1102具有限定于其中的凹口1104。
第一杆1086和第二杆1100具有相应的下端,该下端定位在杆1026上端上的较大直径部分1028的上方。
第一保持装置1080a具有外移动板1106以及内移动板1108。压力杆1114、1116通过相应的螺栓1110、1112分别固定在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上。如图28所示,压力杆1114、1116具有与小齿轮1118保持啮合的相应齿1117a、1117b。压力杆1114、1116通过齿条齿轮机构1119可操作地彼此接合,并且由于齿条齿轮机构1119而以互连的方式操作,从而使得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朝向或远离彼此运动。
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中分别限定有通孔1120、1122(见图26)。当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定位成彼此最接近时,压力杆1114从内移动板1108中的通孔1122突出,而压力杆1116从外移动板1106中的通孔1120突出。
内移动板1108中限定有凹口。用于抵靠和定位连杆1的第二端部5的第二端部定位元件1126安装在主体1056的上板1054的前垂直端部1073上。
第二夹紧装置1078b在结构上与第一夹紧装置1078a相同。第二保持装置1080b在结构上与第一保持装置1080a相同。第二夹紧装置1078b与第一夹紧装置1078a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下面将省略详细说明。
第二杆1100中的凹口1104在其中容纳有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的端部。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具有相应的弯曲角部,该弯曲角部由相应的销1129a、1129b成角度可运动地支撑。因此,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关于它们的弯曲角部可成角度地运动。
第一L形臂1128a的另一端保持抵靠着第一保持装置1080a的压力杆1114的内端,而第二L形臂1128b的另一端保持抵靠着第二保持装置1080b的压力杆1114的内端。
如图26和图27所示,通过销(未示出)固定到相应的内移动板1108、1108上的导向杆1130a延伸穿过外移动板1106、1106。盖罩1132、1132装配在从内移动板1108、1108突出的销的头部上。盖罩1132、1132容纳于弹簧1134中。弹簧1134的端部保持抵靠着相应的内移动板1108、1108。通过销1137(见图26)固定到相应的外移动板1106、1106上的导向杆1130b延伸通过内移动板1108、1108。
下面将参考图32到图37来描述用于在工作台26中停止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止动机构2010。
如图32到图34所示,止动机构2010除了具有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的上滚子232之外,还具有第一和第二臂2100、2102、作为弹性元件的弹簧2104、作为移位机构的气缸2106、以及第二锁定机构2108。第一和第二臂2100、2102彼此间隔开一预定距离,以在第一和第二臂2100、2102之间限定一入口路径2110,用于上滚子232进入。第一传送托架200上的止挡件238用作第二锁定机构2108。第二锁定机构2108在结构上与第一锁定机构1036不同(见图30)。
下面将描述在返回路径上的止动机构2010的详细结构。为方便起见,在前进路径和返回路径上的导轨28分别称为导轨28a和导轨28b。
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112和第二支撑板2114的水平部分上,第一支撑板2112和第二支撑板2114与前进路径导轨28a和返回路径导轨28b接合。支撑板2112、2114设置在中间板2116上,该中间板2116从前进路径导轨28a延伸到返回路径导轨28b。
具体地,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具有通过相应的螺栓2118a、2118b支撑在第一支撑板2112的水平部分上的端部(见图34)。第二支撑板2114的水平部分中限定有椭圆形孔2119a、2119b,并且分别延伸穿过椭圆形孔2119a、2119b的螺栓2120a、2120b被拧入到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的相应柄部中。
如图35所示,第一臂2100的柄部具有凹口2122,该凹部限定在其面向第二臂2102的表面中,并且同样,第二臂2102的柄部具有凹口2124,该凹部限定在其面向第一臂2101的表面中。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具有相应的远端,这两个远端彼此间隔开一小于上滚子232的直径的距离。
通过如此布置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入口路径2110包括较窄部分2126和比该较窄部分2126宽的较宽部分2128,其中上滚子232在较窄部分2126处开始进入入口路径2110,并且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的远端具有用于支撑上滚子232的支持部2130。第一臂2100的远端具有舌部2132,该舌部远离第二臂2102定向。
当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定位成彼此最接近时,较窄部分2126的宽度沿着上滚子232的行进方向逐渐变小。在该较窄部分2126的基本中央区域处,较窄部分2126的宽度小于上滚子232的直径。较宽部分2128的宽度与上滚子232的直径基本相同。
第一止挡件柱形元件2134和第二止挡件柱形元件2136连接到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的柄部的相应区域上,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定位在第一支撑板2112和第二支撑板2114之间。第一止挡件柱形元件2134中限定有螺栓孔,其中拧有止挡件螺栓2138。
弹簧2104的相对端部与相应的螺栓2120a、2120b接合。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正常地沿着弹簧2104收缩的方向被偏压,即正常地受到偏压以相对于螺栓2118a、2118b朝向彼此磨损(tear)。由止挡件螺栓2138来保持第一止挡件柱形元件2134和第二止挡件柱形元件2136经过的距离,即入口路径2110的宽度,该止挡件螺栓2138的头部具有顶端面,该顶端面保持抵靠着第二止挡件柱形元件2136。
气缸2106具有气缸筒2140,该气缸筒通过螺栓2141定位并固定在舌部2132上。气缸2106具有活塞杆2142,该活塞杆的远端保持抵靠着活塞支撑元件2144的侧面,该活塞支撑元件通过螺栓2143定位并固定在第二臂2102的远端上。
第二锁定机构2108除了具有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的止挡件238(见图34)之外,还具有安装在导轨28a(见图32)上的气缸2150(见图34)、钩2152以及支撑该钩2152的钩支撑元件2154。气缸2150具有连接到柱形元件2158上的活塞杆2156,该柱形元件为四棱柱的形式,且具有限定在其远端中的凹槽2160。柱形元件2158还具有限定在其中的椭圆形孔2162,该孔与凹槽2160相通。
插入到凹槽2160中的钩2152具有一端部,该端部通过插入到椭圆形孔2162中的轴2164与柱形元件2158接合。钩2152具有插入到限定于钩支撑元件2154的纵向壁中的凹槽2166中的柄部,并且通过连接轴2168与钩支撑元件2154接合。
钩2152在活塞杆2156伸出或缩回时倾斜,并且通过止挡件238而接合在第一传送托架200上。
下面将描述这样构造的传送系统10的各个部件的操作。首先,将参考图24来描述其中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水平传送单元16a转移到水平传送单元16b的过程。
将水平传送单元16的电机32和倾斜传送单元18的电机164通电,从而以预定速度旋转,以循环地驱动环形链30。当从中心线C(见图2)观察时,环形链30和环形链162被顺时针循环驱动。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位于水平传送单元16a中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第一到第三传送托架200、202、204的链压板242的下表面在弹簧244的弹性下挤压链滚子30a(见图16)。由于环形链30的链滚子30a在水平上引导件40的的上表面上滚子动,因此链压板242根据滚子原理而水平运动。结果,第一到第三传送托架200、202、204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通过连接杆208拉动与第三传送托架204接合的第四传送托架206。
此时,由于链压板242充分长于环形链30的节距,即相邻两个链滚子30a之间的距离,因此链压板242的下表面总是保持抵靠着多个链滚子30a,并且不易与链滚子30a同步产生振动。因为沿着链压板242的下表面的传送方向的前端为弧形,所以链滚子30a被平滑地引入到链压板242和水平上引导件40之间的间隙中。
然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前端,即第一传送托架200被传送到水平传送托架单元16a的端部,在此处,第一传送托架200从环形链30上被释放。此时,由于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的链压板242与环形链30保持接触,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继续传送。
第一传送托架组件200继续沿着导轨28被传送,并且从水平传送单元16a转移到水平传送单元16b。此时,由于水平传送单元16a、16b的导轨28之间的连接处具有无台阶和间隙的连续上表面,因此第一传送托架200可平稳地经过该连接处,并且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速度不会降低。
然后,第二传送托架202从水平传送单元16a被转移到水平传送单元16b。此时,具有链压板242的最终第四传送托架206到达水平传送单元16a的端部,并且从环形链30释放。尽管从水平传送单元16a没有向第三传送托架204提供力,但是由于第一传送托架200和第二传送托架202的链压板242与水平传送单元16b的环形链30保持接触,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继续传送。
随后,第三传送托架204和第四传送托架206被转移到水平传送单元16b,于是,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就在水平传送单元16b上传送。
上面已经描述了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过程。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相同的方式传送(见图2)。具体地,如果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反向引导,并且环形链30在图24中反向旋转,则可以理解,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沿着由箭头A所示的方向平稳地传送,与其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传送时一样。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水平传送单元16a转移到水平传送单元16b时,不需要将工件安装在其上或从其上拆除。
下面将参考图3来描述其中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经过设置在两个水平传送单元16之间的倾斜传送单元18的过程。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前端,即第一传送托架200接近倾斜传送单元18时,第四传送托架206的滚子270抵靠斜面56a,该斜面作为在凸轮板56端部上的下表面。随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传送,滚子270沿着斜面56a被向下压,并且到达平行面56b,在此处滚子270以不变深度保持被向下挤压(见图3)。
当滚子270受到凸轮板56的挤压力时,滚子270压缩驱动力传输装置256的弹簧262(见图23),从而使摆板260关于前轴220成角度地运动并下降。
当摆板260下降时,小框架266也被降低,以使小框架266的下表面上的侧齿链轮266d与环形链30进行啮合。
此时,侧齿链轮266d的齿和环形链30的齿不必彼此同相。如果侧齿链轮266d的齿和环形链30的齿彼此异相,则由于侧齿链轮266d基本垂直地接近环形链30,因此侧齿链轮266d的齿顶跨在环形链30的相应链滚子30a上。由于弹簧268被压缩,侧齿链轮266d的齿不会过度地挤压链滚子30a,因此防止了侧齿链轮266d、链滚子30a以及凸轮板56被损坏。
最初,当小框架266被降低时,如果侧齿链轮266d的齿与环形链30的齿彼此异相,并且侧齿链轮266d的齿跨在环形链30的相应链滚子30a上,则随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随后被传送,侧齿链轮266d的齿和环形链30的齿彼此自然地同相,从而侧齿链轮266d与环形链30进行啮合。
然后,第一传送托架200越过驱动链轮36运动,并且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从环形链30释放。第一传送托架200没有接收到驱动力,而是通过连接杆208由第二传送托架202推动,从而被继续传送。之后,第二传送托架202和第三传送托架204陆续从环形链30释放,并且由第三传送托架206推出。
此时,由于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侧齿链轮266d与环形链30保持啮合,因此第四传送托架206接收到来自环形链30的驱动力从而被传送,并且将第一到第三传送托架200、202、204推出。
第一到第三传送托架200、202、204开始沿着倾斜入口部分160a被提升。此时,尽管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抵抗重力运动,但是因为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侧齿链轮266d与环形链30保持啮合,所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能够可靠地沿着倾斜入口部分160a向上行进。而且,因为第一到第四传送托架200、202、204、206由可垂直摆动的接头230互连,所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沿着倾斜入口部分160a被平稳地传送。
第一传送托架200从倾斜入口部分160a被转移到恒定倾斜部分160c。此时,由于从动链轮172的推出部分172a(见图3)定位成略低于导轨160的上表面,因此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侧齿链轮246倾斜地靠近环形链162并与之啮合。随着侧齿链轮246倾斜地靠近环形链162,它们自动地彼此进行啮合。因此,侧齿链轮246和环形链162彼此可靠地啮合。
如图3所示,当侧齿链轮246和环形链162彼此可靠地啮合时(或者它们啮合之后不久),第四传送托架206的滚子270越过凸轮板56运动,并从凸轮板56释放。滚子270、摆板260和小框架266从凸轮板56的挤压力释放,并且在弹簧262的弹性下向上返回。此时,侧齿链轮266d从环形链30释放。
在侧齿链轮266d从环形链30释放之后,侧齿链轮266d由环形链162提升。因此,第二到第四传送托架202、204、206由第一传送托架200拉动。
此时,因为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可靠地支撑在导轨160上,所以即使恒定倾斜部分160c急剧倾斜,也可以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如果侧齿链轮246、环形链162以及连接杆208等足够坚固并且电机164产生足够的驱动力,则恒定倾斜部分160c可以相对于水平面成直角地定向。
之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经过具有向上坡度的恒定倾斜部分160c和中部160b,并进入具有向下坡度的恒定倾斜部分160d。在具有向下坡度的恒定倾斜部分160d中,由于侧齿链轮246与环形链162保持啮合,因此防止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于重力而下滑。
然后,在第一传送托架200到达在具有向下坡度的恒定倾斜部分160d和倾斜入口部分160e之间的连接处,即到达倾斜上引导件174的端部之前,第四传送托架206的滚子270抵靠着凸轮板180的端部,即其斜面180a。
随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向前行进,滚子270通过凸轮板180的斜面180a和平行面180b而被降低。此时,滚子270的运动方式与通过凸轮板56降低时一样。当滚子270被降低时,侧齿链轮266c与环形链162进行啮合。如果此时侧齿链轮266c和环形链162彼此异相,则弹簧268被压缩,侧齿链轮266c的齿不会过度地挤压链滚子162a(见图11),因此防止了侧齿链轮266c、链滚子162和凸轮板180被损坏。随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侧齿链轮266c和环形链162彼此自然地进行同相并彼此啮合。
然后,第一传送托架200横过驱动链轮170经过,并且进入具有向下坡度的倾斜入口部分160e。此时,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侧齿链轮246从环形链162释放。由于第四传送托架204的侧齿链轮266c与环形链162保持啮合,因此防止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下滑。
电机164的齿轮减速器(未示出)可结合有一单向离合器,用于在意外电力故障等发生时防止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下滑。
如图10所示,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运动通过倾斜传送单元18并进入水平传送单元16,该水平传送单元16设置成超过倾斜传送单元18并与其相连。在水平传送单元16中,第一传送托架200在水平上引导件40上面运动,而环形链30的链滚子30a(见图17)被夹在水平上引导件40和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之间。由于链压板242具有带有弧形前侧的下表面,因此环形链30被平滑地引入到链压板242之下。之后,第一传送托架200在由环形链30施加的力作用下被传送。然后,第二传送托架202的链压板242也到达水平上引导件40,并且第二传送托架202也受到来自环形链30的传送力。
然后,第四传送托架206的滚子270横过凸轮板180的端部经过,并且从凸轮板180释放。滚子270、摆板260、小框架266此时从由凸轮板180施加的挤压力释放,并且在弹簧262的弹性下向上返回(见图21)。侧齿链轮266c此时从环形链162上释放。尽管第四传送托架206由于重力而趋于下滑,但是由于至少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挤压环形链30,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摩擦力而被支撑。因此不必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加速。
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即包括第四传送托架206的所有传送托架都进入水平传送单元16,并且通过从第一到第三传送托架200、202、204的链压板242接收的力而被继续传送。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0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侧齿链轮246与支撑在倾斜上引导件174上的环形链162保持啮合,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可在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之间连续地经过。不需要在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之间安装和拆卸工件。通过使得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侧齿链轮266d与环形链30保持啮合来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而能够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前部可靠地推动到倾斜传送单元18的上坡区域上。
在倾斜传送单元18的下坡区域中,即使在侧齿链轮246从环形链162释放之后,由于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侧齿链轮266c与环形链162保持啮合,因此也可以防止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下滑。
在上述实施例中,倾斜传送单元18的导轨160具有向上凸起的弧形形状。然而,倾斜传送单元18的导轨160并不限于这种形状,而是可在其中部包括一水平区域。倾斜传送单元18可以为仅具有向上坡度或向下坡度的形状,或者具有向上坡度或向下坡度和水平部分相组合的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系统10中,如上所述,当第三传送托架204到达在水平传送单元16a中的环形链30的运动范围的终端时,因为至少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已经被转移到邻近的水平传送单元16b,所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继续传送。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水平传送单元16转移到倾斜传送单元18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与环形链30啮合的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侧齿链轮266d推动,并且通过与环形链162啮合的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侧齿链轮246而被继续传送。
而且,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倾斜传送单元18转移至水平传送单元16时,通过与环形链162啮合的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侧齿链轮266c而防止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下滑,并且通过保持抵靠环形链30的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而被继续传送。
因为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沿着导轨28和导轨160的端面转动,所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稳定且连续地传送。
而且,因为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彼此分离,所以可以根据所采用的加工工具的布局来增加或减少水平传送单元16和倾斜传送单元18的数量,从而调节传送距离。由于水平传送单元16、倾斜传送单元18以及反向单元20彼此可分离且可连接,因此它们可以方便地装配和管理,并且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容易地更换。
在制造这些单元的工厂中,能够管理这些单元用以装配和质量控制。由于在测试这些单元的可操作性之后进行运输,所以可在减少的时间段内在现场安装这些单元。
通过简单地使用连接板120、支柱22和螺栓61就可以使水平传送单元16彼此连接和分离。不必要分离和加工电机、水平传送环形链等。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将水平传送单元16、倾斜传送单元18以及反向单元20相互连接和分离。水平传送单元16应优选地具有大约2m的长度。
每个水平传送单元16都具有两个彼此平行的导轨28(导轨28a、28b)、以及两个对应于相应导轨28的环形链30、33,并且这两个环形链30、33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转动,用于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
通常,在沿着前进方向(前进路径的方向)传送工件之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常沿着相反的方向(返回路径的方向)返回。因为单个水平传送单元16可以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工件,所以水平传送单元16节省了空间。倾斜传送单元18也可以沿着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工件。
导轨28、160为沿着传送方向细长板的形式。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横向于导轨28、160运动,并且在相对于导轨28、160的一侧承载工件。因此,可以将工件安装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在工作台26中的一侧上或从该侧将工件移除。
在上述示例中,在多个水平传送单元16中的电机32以相同的速度旋转。然而,这些电机32可以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链压板242和链滚子30a可以在彼此稍微滑动的同时5在水平传送单元16之间的连接处上经过。
因为倾斜传送单元18具有向上凸起的形状,所以在倾斜传送单元18下方中央提供了一空间,以允许人、铲车等在其间经过。
下面将参考图5和图7来描述通过电机32使环形链30、33循环转动的操作。
水平传送单元16的电机32以预定的速度旋转,并且其驱动力通过联轴器96和延伸轴92(见图6)传输至驱动锥齿轮94。驱动锥齿轮94从上方观察时顺时针旋转。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与驱动锥齿轮94保持啮合,并且由从驱动锥齿轮94传递的旋转而被驱动。第一从动锥齿轮72使其上部沿着图7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推出,而第二从动锥齿轮74使其上部沿着图7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推出。结果,第一从动锥齿轮72在图7中顺时针旋转,而第二从动锥齿轮74在图7中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一从动锥齿轮72绕着第一旋转轴68旋转,而固定在第一旋转轴68上的第一驱动锥齿轮36也与其一致地旋转。环形链30的上运转部分(run)被拉进,而环形链30的下运转部分被推出。因此,环形链30沿着图7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在水平上引导件40之上运动。
第二从动锥齿轮74绕着第二旋转轴70旋转,而固定在第二旋转轴70上的第二驱动链轮37也与其一致地旋转。环形链33的下运转部分被拉进,而环形链33的上运转部分被推出。因此,环形链33沿着图7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在水平上引导件40之上运动。
第一旋转轴68的两端由轴承78和轴承(第一内轴承)67a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因此能够稳定且平滑地旋转并承受大载荷。同样,第二旋转轴70的两端由轴承79和轴承(第二内轴承)67b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因此能够稳定且平滑地旋转并承受大载荷。
由于轴承67a、67b容纳在轴承箱66中,因此它们可易于操纵,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在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之间的空间。可利用固定元件80从导轨28的外侧将轴承78、79容易地安装在适当位置。
只有第一从动锥齿轮72、第二从动锥齿轮74、齿轮箱66和驱动锥齿轮94设置在第一驱动链轮36和第二驱动链轮37之间,从而可减少在第一驱动链轮36和第二驱动链轮37之间的间隙。即,减少了在环形链30和环形链33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水平传送单元的16的宽度。
因为第一旋转轴68和第二旋转轴70彼此同轴,所以第一驱动链轮36和第二驱动链轮37也彼此同轴。相应的两个从动链轮38(见图8)也被支撑在公共支撑轴38上。因此,环形链30和环形链33提供了相同的传送距离并对称布置。这种布局使得易于将水平传送单元16构成为一个单元,并且易于连接和分离水平传送单元16。
由于驱动锥齿轮94和电机32布置在与第一旋转轴68和第二旋转轴70的轴线垂直的线上,因此可自由地设置第一旋转轴68和第二旋转轴70的尺寸。采用这种布局,电机32沿着第一旋转轴68和第二旋转轴70的方向并不突出,从而允许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导轨28的侧部上经过。
如上所述,驱动锥齿轮94通过电机32旋转,而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通过从驱动锥齿轮94传输的旋转而旋转。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可沿着相应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环形链30、33可通过与第一从动锥齿轮72一致旋转的第一驱动链轮36和与第二从动锥齿轮74一致旋转的的第二驱动链轮37,而沿着相应相反的方向在水平上引导件40上运动。结果,环形链30、33可沿着两个方向,即前进方向和反向传送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
而且,由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横向于所述对导轨28或160的外侧传送,因此使其沿着垂直方向没有阻碍。因此,能够以直立状态传送细长工件(例如,连杆1等),而不会沿着传送方向或横向突出。因此,可以传送相对细长的工件。
驱动锥齿轮94可定位成横向于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或在它们的下方,而不是上方。每个驱动锥齿轮94、第一从动锥齿轮72以及第二从动锥齿轮74可由任何锥齿轮(例如,弧齿锥齿轮、螺旋伞齿轮等)构成。由于第一从动锥齿轮72和第二从动锥齿轮74可以为能够改变驱动锥齿轮94的旋转方向的结构,因此它们可以由半轴齿轮、冠形齿轮等构成。
所述轴承并不限于滚动元件轴承,而可以是滑动轴承。
下面将参考图12到图15来描述反向单元20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沿着由在图2、12、和15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行进的联合传送托架12通过反向单元20反向,而沿着由箭头B所示的方向行进。
前进路径链330和返回路径链332通过电机32b和驱动链轮36b循环操作。反向单元20的前进路径链330和返回路径链332因此而被循环操作。
由于前进路径链330围绕设置在反向单元20中的反向单元第一从动链轮392排成序列(见图12),因此反向单元第一从动链轮392、反向单元第二从动链轮394以及旋转轴404也旋转。围绕通过旋转轴404旋转的小链轮396排成序列的链400以及大链轮398使旋转轴370、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旋转。因此,辅助推进机构390也进行操作,并且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不管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是否到达反向单元20都继续旋转。
如上所述,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保持前进路径,而链压板242(见图17)挤压被循环操作的前进路径链330。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被前进路径导轨28a引导的同时,通过前进路径链330沿着由图12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运动。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行进到反向单元20时,第一传送托架200的链压板242从水平传送单元16的链33转换到反向单元20的链330。之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反向单元20的链330运动。
在反向单元20中,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下滚子234和上滚子232进入第一引导元件412、412和第二引导元件414、414之间。随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继续行进,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下滚子234和上滚子232由第一引导元件412、412和第一盘374或第二盘376的弯曲部分保持。
下滚子234和上滚子232与第一盘374或第二盘376一起,通过在它们和O形圈378之间形成的摩擦力而运动,如图13和图15所示。最终,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下滚子234和上滚子232进入第一引导元件412、412和第三引导元件416、416之间(见图15)。
由于第四传送托架206的链压板242从前进路径链330释放,而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从导轨28a释放,因此第一传送托架200的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装配在导轨28b上。与第一传送托架200一样,第二到第四传送托架202、204、206依次与第一盘374或第二盘376一起运动。第一传送托架200通过转向的第四传送托架206推动,并且在被导轨28b引导的同时运动。最后,第四传送托架206的上滚子216和下滚子218装配在导轨28b上,并且其链压板242挤压返回路径链332,由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转向运动完成。
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反向单元120的返回路径链332转换到水平传送单元16的环形链30。随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水平传送单元16的环形链30而沿着图1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在导轨28上运动。即,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导轨28a引导并且沿着图1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运动,然后通过反向单元20转向180°,并且由导轨28b引导而沿着箭头B所示的方向运动。
由于下滚子234和上滚子232为圆柱形的形状,因此反向单元20允许第一到第四传送托架200、202、204、206容易地转向。
而且,因为有两个下滚子234和两个上滚子232,所以用于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转向的驱动力比具有一个下滚子234和一个上滚子232的情况大。如果具有三个或更多下滚子234以及三个或更多个上滚子232,则三个下滚子和上滚子234、232很难进入在第一引导件412与第一盘374和第二盘376之间,从而使得很难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转向。
因此,两个下滚子234和两个上滚子232允许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可靠并容易地转向。
反向单元20可以通过循环操作前进路径链330和返回路径链332的电机32b而操作。具体地,用于操作反向单元20的驱动装置不需要与用于操作前进路径链330和返回路径链332的驱动装置分离。因此,可使反向单元20的结构简化。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导轨28a和前进路径链330释放、转向、或通过导轨28b和返回路径链332开始运动时,没有冲击施加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具体地,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反向单元20反向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可从前进路径链330转移到返回路径332,而不会受到冲击。因此,可防止连杆1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脱落以及受到损坏。
下面将描述用于在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安装和移除作为工件的连杆1的操作,以及使用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传送连杆1的操作。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移动到待装载连杆1的工作台26处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下述的止动机构2010停止在给定位置。
之后,气缸1024的杆1026提升。此时,由于支撑滚子1040以抵靠着杆1026上端上的较大直径部分1028的斜面1030的方式滚动,因此支撑滚子1040在较大直径部分1028的径向内侧移动。钩1038倾斜,直到最终其伸出的上端与接合元件1074的水平接合指部1082接合。此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定位。
第一杆1086和第二杆1100通过被杆1026上端部上的较大直径部分1028推动而升起。臂1098的端部被提升,从而使夹子1096a向外倾斜,该端部容纳在第一夹紧装置1078a的第一杆1086中的凹口1090中。由于夹子1096a、1096b的有齿部分彼此保持啮合,因此当夹子1096a向外倾斜时,夹子1096b也向外倾斜。结果,如图30所示,夹子1096a、1096b张开。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弹簧1092被压缩。
容纳在第二杆1100中的凹口1104中的第一L形臂1128a的端部被提升,从而使该第一L形臂1128a相对于其弯曲角部转动。因此,压力杆1114通过第一L形臂1128a的另一端被挤压并移动,并且最后与压力杆1114接合的外移动板沿着远离第二杆1100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压力杆1114、1116的齿1117a、1117b与小齿轮1118保持啮合,如图31所示,因此压力杆1116通过齿条齿轮机构1119而沿着与压力杆1114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与压力杆1116接合的内移动板朝向第二杆1100移动。
即,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在由引导杆1130a、1130b引导的同时彼此远离移动。第一保持装置1080a因此而打开(见图30)。当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彼此间隔最远时,引导杆1130a从外移动板1106释放,而引导杆1130b从内移动板1108释放。
第二夹紧装置1078b和第二保持装置1080b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向操作。弹簧1134因此被两个内移动板1108、1108压缩。
如图26所示,由预定的转移装置(例如,机械人等)夹持的两个连杆1从它们的前侧分别插入到第一保持装置1080a和第二保持装置1080b中。每个连杆1的较小直径第一端部3被插入到第一槽1076a或第二槽1076b中。
之后,使气缸1024的杆1026降低,从而将第一杆1086和第二杆1100从气缸1024的压力下释放。第二杆1100下降,并且弹簧1092、1092伸长。弹簧1092、1092挤压第一杆1086、1086,从而使第一杆1086、1086下降。
由于臂1098下降,因此互相啮合的有齿部分使第一夹紧装置1078a的夹子1096a、1096b向内倾斜。连杆1的柄部6此时由夹子1096a、1096b夹持。由于夹子1096a、1096b为爪形,因此它们可靠地夹持连杆1,并且防止连杆1脱落。第二夹紧装置1078b也以同样的方式操作。
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的端部被降低,从而使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转动。因此,压力杆1114、1114从来自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的压力中释放。当来自第一L形臂1128a和第二L形臂1128b的压力变得小于弹簧1134的弹力时,弹簧1134伸长以挤压内移动板1108、1108。内移动板1108、1108朝向外移动板1106、1106移动,该外移动板通过齿条齿轮机构1119而朝向内移动板1108、1108移动。
外移动板1106、1106和内移动板1108、1108此时朝向彼此移动,直到最终它们从其相对侧保持连杆1的较大直径第二端部5。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每个连杆1的第一端部3都插入并保持在第一槽1076a或第二槽1076b中,其柄部6由第一夹紧装置1078a或第二机构1078b夹持,而其第二端部5由第一保持装置1080a或第二保持装置1080b保持,从而每个连杆1都由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以直立状态承载。由于细长连杆1由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以直立状态承载,因此可以沿其横向和纵向缩小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因此减少尺寸。
第一夹紧装置1078a和第二夹紧装置1078b被打开和关闭,从而仅由工作台26中的气缸1024就可使第一保持装置1080a和第二保持装置1080b保持和释放连杆1。因此,该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不需要结合有液压装置、气动装置和电动装置,从而使得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和传送系统10的结构简化。
由于连杆1由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承载,因此连杆1不受冲击,因此可防止连杆被损坏。
另外,因为连杆1由第一槽1076a或第二槽1076b支撑,所以可靠地防止了连杆1从联合传送托架装置12脱落。
当使气缸1024的杆1026降低时,支撑滚子1040沿着杆1026上端上的较大直径部分1028的斜面1030滚动,并且相对于该较大直径部分1028径向向外移动。此时,钩1038由于弹簧1044的挤压而倾斜。结果,钩1038的突出上端从接合元件1074的水平接合指部1082脱离(见图29)。此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第一锁定机构1036释放。
此外,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止动机构2010释放。
在这段时间中,电机32、32b、164、165保持通电而不停止。因此,从止动机构2010释放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由导轨28引导的同时,通过循环的环形链30再次开始移动。连杆1被传送到工作台26,用于进行下一过程。
在下一工作台26中,所传送的连杆1通过转移装置夹持并且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移除。此时,由于连杆1以第二端部5作为上端而直立,因此转移装置可容易地夹持连杆1。
第一端部3松弛地插在第一槽1076a和第二槽1076b中,并且第一夹紧装置1078a和第二夹紧装置1078b以及第一保持装置1080a和第二保持装置1080b都在相对较小的力,即弹簧1092、1134的弹力下夹持并保持连杆1。因此,转移装置可以容易地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释放连杆1。
由于连杆1通过第一槽1076a和第二槽1076b定位,因此在相续的循环中转移装置以相同的方式操作。即使转移装置结构简单,它也能够转移连杆1。因此,转移装置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并且因此可减少设备投资。
为了传送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杆1,夹子1096a、1096b、外移动板1106、1106以及内移动板1108、1108移动,以从其相对端部夹持或保持连杆1。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能够承载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杆1。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不必根据所承载的连杆1来修改其尺寸和形状。
对已经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释放的连杆1进行攻丝以在其上形成螺纹或进行其它加工。之后,由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将连杆1传送到工作台26,以进行下一工序,在该工序中,连杆1被加工成最终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相同尺寸的连杆1作为工件示出。然而,可以传送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杆1。用于保持较小尺寸的工件的夹紧装置的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在弹簧1134的压力下关闭,且保持装置的夹子1096a、1096b在弹簧1092的压力下关闭。第一夹紧装置1078a和第二夹紧装置1078b的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以及第一保持装置1080a和第二保持装置1080b的夹子1096a、1096b处于不同的关闭位置。
不必同时结合有夹紧装置和保持装置,而可以结合这些夹紧装置和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之一。
每个第一保持装置1080a和第二保持装置1080b都由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组成。然而,这些移动板中的一个可以由固定板代替。
所传送的工件并不限于连杆1。
下面将描述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导轨28b引导并且将到达工作台26时、通过止动机构2010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减速并且停止的操作。
在随后的描述中,假设沿着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行进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由反向单元20反向以沿着箭头B所示的方向行进的同时通过止动机构2010停止。
如上所述,止动机构2010的入口路径2110具有较窄部分2126和较宽部分2128。当第一传送托架200靠近工作台26时,上滚子232进入较窄部分2126。
较窄部分2126的宽度沿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行进方向(沿着图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逐渐变小(见图35)。因此,上滚子232的圆周侧壁保持抵靠着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的柄部。由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由相对较小的力支撑,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被减速。
如图36所示,随着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继续行进,前导的上滚子232将较窄部分2104展开。即,上滚子232使弹簧2104和气缸2106的活塞杆2142延伸,从而被允许经过较窄部分2126。
此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动能通过前导上滚子232而转化成用于使弹簧2104和活塞杆2142延伸的功。因此,减少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动能,从而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进一步减速。
然后,被牵引的上滚子232也使弹簧2140和气缸2106的活塞杆2142延伸,以将较窄部分2126展开。因为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动能被进一步减少,所以进一步降低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速度。
减速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上滚子232、232进入较宽部分2128。前导上滚子232由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的支撑部2130支撑,于是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完全停止。
具体地,两个上滚子232、232展开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以彼此分离,从而逐步地吸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动能。由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逐渐减速并停止,因此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停止时可防止产生冲击。因此,防止了由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承载的连杆1脱落或损坏。
在上滚子232进入入口路径2110直到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停止时,上滚子232在旋转的同时与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保持滚动接触。与以简单的不旋转的圆筒形式相比,上滚子232不易于受到磨损。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可靠地减速并停止。
如果电机32、32b、164、165以加速旋转以增加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速度,则弹簧2104可设计成具有增强的弹性(更硬),或者气缸2106可以设计成在更大的力下操作活塞2104,从而根据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速度使其可靠地减速并停止。
因此,止动机构2010能够容易地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减速并停止。因此,没有造成对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范围施加不适当的限制。
当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停止时,第一传送托架200通过第二锁定装置2108定位并固定(见图34)。具体地,致动气缸2105以缩回活塞2156,从而使钩2152朝向第一传送托架200相对于其作为枢轴的连接部倾斜。
最后,钩2152的钩端抵靠着第一传送托架200的止挡件238的端面,如图37所示。此时,第一传送托架200被支撑,从而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定位并固定。
如上所述,第一锁定机构1036(见图33)被致动,以使接合元件1074接合钩1038(见图22和26)。因此,使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更可靠地定位。
将连杆1转移到已被停止、定位并固定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上和从该组件12转移。具体地,如上所述,工作台26中的气缸1024致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第一夹紧装置1078a、第二夹紧装置1078b、第一保持装置2062a以及第二保持装置2062b。夹子1096a、1096b被打开,从而通过齿条齿轮机构使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彼此远离运动。
连杆1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释放,而预定的转移机构从前侧夹持连杆1并且将连杆1转移到加工机器,然后将加工后的连杆1送回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
之后,致动气缸1024以关闭夹子1096a、1096b,并且再次致动齿条齿轮机构以使外移动板1106和内移动板1108朝向彼此运动。处于直立状态的新的连杆1由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第一夹紧装置1078a、第二夹紧装置1078b、第一保持装置2062a以及第二保持装置2062b夹持。连杆1的下端分别由第一槽1076a和第二槽1076b支撑。
当上述操作完成时,气缸2150的活塞杆2156(见图34)伸出,以使钩2152远离第一传送托架200倾斜。此时,第一传送托架200从第二锁定装置2108释放。
然后,致动气缸2106以伸出活塞杆2142,从而挤压活塞杆支撑元件2144。结果,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彼此远离地运动,从而使入口路径2110的宽度大于上滚子232的直径。此时,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从止动机构2010释放。
在此期间,电机32继续旋转,即,环形链30继续循环操作而不停止。因此,从止动机构2010释放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立即再次开始行进。
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可在不停止作为推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驱动源的电机32和环形链30的情况下停止。因此,由于从止动机构2010释放的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能够迅速地再次运动,因此它可高效地传送连杆1。
当最后第四传送托架206从入口路径2110释放时,气缸2106的活塞杆2142缩回。之后,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见图35)在弹簧2104的压力下相对于螺栓2118a、2118b朝向彼此移动。此时,止挡螺栓2138的头部的端面抵靠着第二止挡件柱形元件2136,以在它们之间以预定间隔形成第二入口路径2110。
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由导轨28b引导的同时沿着图2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再次开始运动,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在下一工作台26中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减速并停止,用于转移连杆1。
在上述实施例中,反向单元20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方向改变180°。然而,反向单元20可将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行进方向改变90°。根据该修改,如果采用一个上滚子232和一个下滚子234,则可以容易地改变方向。
在传送系统10中,每个机构都可以由廉价且通用的部件构成,这些部件包括电机32、电机164、第一驱动链轮36、驱动链轮170、从动链轮38、从动链轮172、环形链30以及环形链162等。
由于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的操作部件只是从动部件,来自其它部件的力施加在这些部件上,包括上滚子216、下滚子218、滚子270、弹簧262以及弹簧268等,因此联合传送托架组件12并不需要致动器(例如,电机、气缸等)以及连接在这些致动器上的管路和线路。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系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各种结构。

Claims (26)

1.一种传送系统(10),其包括:
传送托架组件(12),用于在其上承载工件(1);以及
传送单元(16、18),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由该传送单元(16、18)传送;
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具有从动元件;
所述传送单元(16、18)可分为多个单元;
所述多个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具有:
导轨(28),其用于引导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和
驱动器,其与所述导轨(28)相关联,用于通过所述从动元件驱动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
其中,当所述从动元件中的最后一个从所述驱动器的可运动范围分离时,所述从动元件中的至少最前一个传递至与其相邻的单元的所述驱动器,并且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被继续传送,
所述多个单元中的每一个都包括:
两个所述导轨(28);以及
两个所述驱动器,它们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轨相关联;
其中,两个所述导轨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
两个所述驱动器分别沿着相反的方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元包括三个单元,其包括:
水平传送单元(16),其用于直线地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
倾斜传送单元(18),其用于在向上坡度和/或向下坡度上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
反向单元(20),其用于改变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方向;
其中,多种类型的所述单元彼此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环形链(30),该环形链(30)可通过链轮(36)被循环驱动;并且
所述从动元件包括从动链轮(246、266c、266d),该从动链轮(246、266c、266d)与所述环形链(30)或用于挤压所述环形链(30)的滚子(30a)的压板(242)保持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8)为板的形式,该板沿着传送方向是细长的;以及
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横向于所述导轨(28)运动,并且在所述导轨(28)的一侧上承载工件(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16,18)包括:
多个水平传送单元(16),用于沿着基本水平的方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以及
倾斜传送单元(18),其使两个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互相连接;
其中,所述倾斜传送单元(18)包括:
倾斜传送驱动链轮(170),其设置在该倾斜传送单元(18)的一端附近,所述倾斜传送驱动链轮(170)可由所述驱动器旋转;
倾斜传送从动链轮(172),其设置在该倾斜传送单元(18)的相对端附近,所述倾斜传送从动链轮(172)可旋转;
倾斜传送环形链(162),其与所述倾斜传送驱动链轮(170)以及所述倾斜传送从动链轮(172)保持啮合,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可被循环驱动;以及
倾斜引导件(176),其用于从下面支撑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的上部分,该倾斜传送环形链(162)向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传递驱动力,该倾斜引导件(176)还用于从下面支撑沿着与所述上部分相反的方向被引导的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的下部分,从而使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具有向上凸起的形状;
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具有倾斜传送从动链轮(246),该倾斜传送从动链轮定位在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沿着传送方向的前端附近,并且与所述倾斜环形链(162)保持啮合;并且
其中,在所述倾斜传送托架组件(12)从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被推出之后,所述从动链轮(246)与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进行啮合,并且通过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沿着所述倾斜引导件(176)的形状来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包括至少两个由可垂直摆动或可弹性变形的连接件(208)纵向互连的传送托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都具有:
水平传送驱动链轮(36),其设置在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的一端附近,所述水平传送驱动链轮(36)可由所述驱动器旋转;
水平传送从动链轮(38),其设置在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的相对端附近,所述水平传送从动链轮(38)可旋转;以及
水平传送环形链(30),其与所述水平传送驱动链轮(36)以及所述水平传送从动链轮(38)保持啮合,所述水平传送环形链(30)可被循环驱动,并且沿着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的横向设置在不同于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具有定位在该传送托架组件(12)的后端附近的推出从动链轮(266d),所述推出从动链轮(266d)当没有外力作用于其上时定位在所述水平传送环形链(30)之上;并且
其中,随着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运动,通过在所述水平传送单元(16)中的推出凸轮板(56)使所述从动链轮(266d)下降而与所述水平传送环形链(30)进行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元件使所述从动链轮(266d)下降:
受力元件(270),其用于直接承受来自所述推出凸轮板(56)的挤压力;以及
弹性元件(268),其与所述受力元件(270)互连,并且可被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具有:
下从动链轮(266c),其设置在该传送托架组件(12)的后端附近,所述下从动链轮(266c)当没有外力作用于其上时定位在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之上;
其中,随着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运动,通过设置在所述倾斜传送单元(18)的下坡度区域中的下凸轮板(180)使所述从动链轮(266c)下降,而与所述倾斜传送环形链(162)进行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元件使所述从动链轮(266c)下降:
受力元件(270),其用于直接承受来自所述下凸轮板(180)的挤压力;以及
弹性元件(268),其与所述受力元件(270)互连,并且可被压缩。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齿轮(94),其可通过一旋转驱动源旋转;
第一从动齿轮(72),其与所述驱动齿轮(94)保持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2)可通过从所述驱动齿轮(94)传递的旋转而旋转;
第二从动齿轮(74),其与所述驱动齿轮(94)保持啮合,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可由从所述驱动齿轮(94)传递的旋转而沿着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2)相反的方向旋转;
第一旋转轴(68),其作为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2)的旋转轴;
第二旋转轴(70),其作为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的旋转轴;
第一循环驱动器(30),其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旋转轴(68)的旋转而被可循环地驱动;
第二循环驱动器(33),其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旋转轴(70)的旋转而沿着与所述第一循环驱动器(30)相反的方向被循环地驱动;
其中,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通过所述第一环形驱动器(30)和/或所述第二环形驱动器(33)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驱动齿轮(94)、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2)以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都包括一锥齿轮,并且所述第一旋转轴(68)和所述第二旋转轴(70)彼此同轴且垂直于所述驱动齿轮(94)的轴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内轴承(67a)和第二内轴承(67b),所述第一旋转轴(68)的一端由该第一内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旋转轴(70)的一端由该第二内轴承支撑,所述第一内轴承(67a)和所述第二内轴承(67b)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2)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之间;以及
第一外轴承(78)和第二外轴承(79),所述第一旋转轴(68)的一端由该第一外轴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旋转轴(70)的一端由该第二外轴承支撑,所述第一外轴承(78)和所述第二外轴承(79)设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72)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74)的、与其相对表面相反的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驱动器(162)由安装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8)上的第一驱动链轮(36)驱动;
所述第二循环驱动器(162)由安装在所述第二旋转轴(70)上的第二驱动链轮(37)驱动;以及
所述第一循环驱动器(162)和所述第二循环驱动器(162)分别包括环形链(30),并可通过可旋转的从动链轮(38)循环驱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具有:
保持机构,其用于保持工件(1);
保持元件操作机构(1086、1098、1100、1128a、1128b),其用于操作所述保持机构的保持元件;
弹性元件(1092、1134),其用于沿一方向挤压所述保持元件,该方向与由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1086、1098、1100、1128a、1128b)操作所述保持元件的方向相反;
主体(1056),其用于支撑所述保持机构和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1086、1098、1100、1128a、1128b);以及
滚子(216、218),其安装在所述主体(1056)上并与所述导轨(28)接合;
其中,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1086、1098、1100、1128a、1128b)通过设置在所述导轨(28)附近的驱动机构(1024)的操作来操作所述保持元件,并且在沿着所述导轨(28)被引导的同时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机构包括:
夹紧装置(1078a、1078b),其具有通过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操作的夹子(1096a、1096b);以及
保持装置(1080a、1080b),其具有一组板元件,这组板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板(1106、1108),该保持装置通过所述组板元件来保持所述工件(1)的一部分,该部分与工件(1)的由所述夹紧装置(1078a、1078b)夹持的部分不同;
其中,所述夹子(1096a、1096b)和所述可移动板(1106、1108)通过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移动,以保持或释放所述工件(1)。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接合元件(1074)安装在所述主体(1056)上,当所述保持元件操作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的操作而操作所述保持元件时,该接合元件(1074)可与设置在导轨(28)附近的第一锁定机构(1036)的钩(1038)接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槽(1076a、1076b),该槽支撑插入在其中的所述工件(1)的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1076a、1076b)、所述夹紧装置以及所述保持装置(1080a、1080b)按照该顺序依次向上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并且作为所述工件(1)的一细长元件以直立状态被传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工件(1)的细长元件包括用于内燃机的连杆。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送托架组件止动机构(2010),其用于停止用于承载和传送工件(1)的传送托架组件(12);
所述传送托架止动机构(2010)包括:
止动接合元件(232),其安装在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上;
第一臂(2100)和第二臂(2102),它们沿着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传送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相应的柄部,该柄部具有枢转支撑端;
移位机构(2106),其用于使所述第一臂(2100)和所述第二臂(2102)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以及
入口路径(2110),其限定在所述第一臂(2100)和所述第二臂(2102)之间,用于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进入,所述入口路径(2110)具有较窄部分(2126)和比所述较窄部分(2126)宽的较宽部分(2128),该较窄部分(2126)的宽度沿着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的行进方向逐渐变小;
其中,当所述第一臂(2100)和所述第二臂(2102)在所述较窄部分(2126)中以抵靠着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的方式滑动时,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减速;并且
在所述较窄部分(2126)由挤压所述第一臂(2100)和所述第二臂(2102)的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展开之后,已经进入所述较宽部分(2128)的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由与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接合的所述第一臂(2100)和所述第二臂(2102)停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2100)和所述第二臂(2102)具有支撑部(2130),该支撑部支撑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锁定机构(2108),其用于将停止的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定位并固定,所述第二锁定机构(2108)具有止档件接合元件(2152),该止挡件接合元件(2152)用于接合安装在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上的止挡件(238)。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包括可旋转的缸。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接合元件(232)兼作为由一方向改变单元(20)引导的引导元件,该方向改变单元(20)插设在用于沿着一个方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第一传送部分和用于沿着与所述一个方向不同的方向传送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第二传送部分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的每个传送托架都具有两个止动接合元件(232),每个所述止动接合元件(232)兼作为由所述方向改变单元(20)引导的引导元件,该方向改变单元(20)将作为所述第一传送部分的前进路径和作为所述第二传送部分的返回路径互连,所述第二传送部分用于沿着与所述前进路径相反的方向引导所述传送托架组件(12)。
CNB2003801070285A 2002-12-20 2003-12-19 传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7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0685/2002 2002-12-20
JP370642/2002 2002-12-20
JP370635/2002 2002-12-20
JP370657/2002 2002-12-20
JP370669/2002 2002-12-20
JP2002370635A JP3814577B2 (ja) 2002-12-20 2002-12-20 搬送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9132A CN1729132A (zh) 2006-02-01
CN100372747C true CN100372747C (zh) 2008-03-05

Family

ID=32766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702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747C (zh) 2002-12-20 2003-12-19 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14577B2 (zh)
CN (1) CN10037274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51796A (ja) * 2010-06-01 2011-12-15 Jatco Ltd ワークの搬送装置
DE102010045013A1 (de) * 2010-09-10 2012-03-15 Eisenmann Ag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Fahrzeugkarosserien
CN104265246A (zh) * 2014-09-12 2015-01-07 宋嗣新 直驱式节能抽油机升降机构
DK179023B1 (en) 2016-05-30 2017-08-28 Schur Packaging Systems Ab Conveyor
JP6392812B2 (ja) * 2016-07-08 2018-09-1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ーク搬送パレット、および製造ライン
CN106145020B (zh) * 2016-08-08 2021-10-01 佛山市昱纶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袋装弹簧机的送料装置
DE102016124384B4 (de) * 2016-12-14 2020-10-08 Baosteel Laser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Fügen von Werkstücken
CN107628316A (zh) * 2017-10-27 2018-01-26 瑞光(上海)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计数传送装置
CN110356756B (zh) * 2019-06-15 2021-09-03 昆明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动力合成传动装置的烟支存储输送设备
CN112173733A (zh) * 2020-09-23 2021-01-05 杨杰 一种米饭连续式输送打散生产线
CN113441635B (zh) * 2021-06-19 2022-09-30 芜湖常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板件自动化加工产线平移输送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5158A (ja) * 1985-05-27 1986-12-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圧電セラミツクスの製法
JPS62135668U (zh) * 1986-02-20 1987-08-26
US4711343A (en) * 1986-05-19 1987-12-08 Dixon Automatic Tool, Inc. Power-and-free conveyor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allet-supported workpieces
CN1189437A (zh) * 1997-01-31 1998-08-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零件供应设备
US6047813A (en) * 1995-09-01 2000-04-11 Unova Ip Corp. Accumulating conveyor with latchable palle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5158A (ja) * 1985-05-27 1986-12-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圧電セラミツクスの製法
JPS62135668U (zh) * 1986-02-20 1987-08-26
US4711343A (en) * 1986-05-19 1987-12-08 Dixon Automatic Tool, Inc. Power-and-free conveyor apparatus for handling pallet-supported workpieces
JPS63141868A (ja) * 1986-10-03 1988-06-14 ディクソン・オートマチック・トゥー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素材処理装置
US6047813A (en) * 1995-09-01 2000-04-11 Unova Ip Corp. Accumulating conveyor with latchable pallets
CN1189437A (zh) * 1997-01-31 1998-08-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零件供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9132A (zh) 2006-02-01
JP3814577B2 (ja) 2006-08-30
JP2004196541A (ja) 2004-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2747C (zh) 传送系统
US20060060450A1 (en) Conveyance system
US6029342A (en) Apparatus kit and method for roller chain assembly
US5549195A (en) Movable surface with articulated plates
AU604963B2 (en) Cardboard web feeding device for corrugator
US6655297B2 (en) Transfer system using movable bodies
EP0250430A1 (en) HOT CALENDAR FOR TREATING A TAPE MATERIAL.
CN101155652A (zh) 工件输送装置、压力机械及杆拆卸方法
CN1522188B (zh) 工件组装辅助装置以及工件组装方法
DE10164594A1 (de) Umlauf-Lagersystem
US4723651A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cans
JP3712648B2 (ja) コンベヤ駆動装置および駐車設備
JP3878548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US6997304B2 (en) Accumulating conveyor
FI85904B (fi) Hopmonteringsmaskin foer olika delar av ett beslagelement.
JP2008105776A (ja) 搬送装置
KR20050016816A (ko) 자동 주차설비
JP4058860B2 (ja) 移動体使用の搬送設備
EP0640540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ördern von Stückgut auf parallel und drehbar gelagerten Rollen
JP3977243B2 (ja) 搬送システム
JPH0733400A (ja) 長大構造物の同調搬送装置
JPS609530A (ja) 加工具の交換装置
JP717093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ステップリンク結合用ダミー軸及びステップリンク連結体のステップリンクを分離する方法
JPH0211365Y2 (zh)
US4671132A (en) Hydro lazy tongs energy boos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