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59975C - 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59975C
CN100359975C CNB2005100085867A CN200510008586A CN100359975C CN 100359975 C CN100359975 C CN 100359975C CN B2005100085867 A CNB2005100085867 A CN B2005100085867A CN 200510008586 A CN200510008586 A CN 200510008586A CN 100359975 C CN100359975 C CN 1003599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entioned
function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85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3526A (zh
Inventor
朴善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3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3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99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997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ojector or beamer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1/00Electronic components, circuits, software, systems or apparatus used in telephone systems
    • H04M2201/20Scan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其包含:RFID呼叫部,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一侧,给设置有RFID tag装置的多个物体中选择的任一个物体传送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载入有上述物体中传送的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MSM部,利用上述RFID呼叫部接收的RFID应答信号的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出相应物体对应的方向及距离信息,从而计算出相应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利用上述位置信息控制向相应物体发射激光束的功能;激光指示器部,安装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一侧,根据MSM部的激光发射控制信号,向上述MSM部指定的方向及位置发射激光束。本发明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掌握贴有RFID tag的物体的位置并向上述物体发射激光束,从而容易用肉眼识别物体的位置。

Description

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特别是,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设置RFID模块和激光指示器模块,使从贴有RFID tag的物体中接收RF信号,计算出上述传送的RF信号的方向及距离信号,从而计算出相应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向上述物体发射激光的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或PDA等个人便携通信系统指的是,每个人携带一人一台的小型移动通信终端(约100~150g),移动并使用2GHz频带的电波进行多种形态的数字方式无线通信的服务系统。但是,如上所述的个人便携通信的定义指的是独立于所使用技术或系统的概念,可通过自由竞争使用多种技术和网络系统,从而使一般用户在与有线电话差不多的价格条件下,特别是在城市中心或郊区进行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终端的最终目标是作为个人的固有号码进行通信,而不是与用户的住宅、事务所等场所或车辆相关的号码。
为实现上述个人便携通信,包括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研制出多种技术和系统,其中,英国在1988年展示出基于第二代无绳电话(CT-2)技术的公用无绳电话(telepoint)服务,1989年发表‘移动电话(Phones on the Move)’的概念,并同时发表了用于实现上述移动电话功能的个人便携通信网(PCN)规格。这是一种基于蜂窝技术欧洲标准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数字CT-2的欧洲标准的欧规数字无声电话系统(DECT)的PCS系统。随后,在1.8GHz到2.75GHz的宽频带内构筑一种超小型微型单元网络,使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每km2可容纳10万名用户。从而使用户携带小型移动通信终端,即,通过手机或PDA可接收语音通信或多种附加服务。更进一步,通用个人通信业务(UPT: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推进ITU-T的标准化,使上述个人便携通信的概念扩大到全世界的范围内,并使用与网络独立的个人号码,从而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接收到服务。
下面参照附图1说明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其包含有:基站系统71,将多个移动通信终端70传送的功能信号,例如呼叫信号或SMS消息等进行无线处理;MSC72,对经过上述基站系统71输入的呼叫信号或SMS消息的传送功能进行控制;SMS消息中心73,连接于上述MSC72并通过移动通信终端70提供SMS消息。
此外,下面说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动作。首先,当移动通信终端70的用户需要将信息载入SMS消息中并传送到对方移动通信终端时,移动通信终端70的用户将通过移动通信终端70的键区74选择LCD面板75上显示的相应菜单并输入所需的文字。在通过上述步骤结束文字输入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70的用户与目标电话号码同时按下传送按钮。由此,上述移动通信终端70将当前用户输入的文字数据载入到SMS消息并进行传送。
接着,上述移动通信终端70的SMS消息信号经过基站系统71和MSC72,输入到SMS消息中心73并进行存储。同时,上述SMS消息中心73对输入的SMS消息的目标电话号码进行确认并传送到MSC72中,上述MSC72将SMS消息中心73中传送的SMS消息信号传送到对方移动通信终端76,上述对方移动通信终端76则对接收的SMS消息信号进行分析,并将相应的信号显示于显示部中。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终端,虽然大体上设有上网功能或其它动态影像文件播放等附加服务功能等,由于没有设置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所需的特定功能,例如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确认汽车或特定物体位置的功能等,使无法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确认相应物体的位置,从而降低移动通信终端使用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其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确认贴有RFID tag的物体的位置并向上述物体发射激光束,从而容易用肉眼识别物体的位置,并极大提高移动通信终端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其在不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确认上述物体的位置,从而较大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针对执行呼叫处理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本发明中的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是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RFID呼叫部,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一侧,给设置有RFID tag装置的多个物体中选择的任一个物体传送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载入有上述物体中传送的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MSM部,利用上述RFID呼叫部接收的RFID应答信号的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出相应物体对应的方向及距离信息,从而计算出相应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利用上述位置信息控制向相应物体发射激光束的功能,同时还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整体功能;激光指示器部,安装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一侧,根据MSM部的激光发射控制信号,向上述MSM部指定的方向及位置发射激光束;存储部,连接于上述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用于存储各种电话号码、特定物体的位置坐标信息;LCD面板部,根据上述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的显示控制信号,将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动作状态以文字或图像进行显示。
并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的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初始化步骤,用于使移动通信终端的MSM部进行初始化过程后进入待机状态;
位置确认功能设定确认步骤,用于确认移动通信终端中是否设定有针对特定物体的位置确认功能,确认无所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执行一般呼叫处理功能;确认有所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则执行RFID呼叫信号处理功能,向用户设定的上述物体传送RFID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包含有上述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在上述RFID呼叫信号处理步骤后,利用接收的物体位置坐标计算出上述物体的方向及位置信息;物体位置指示步骤,在上述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后,向计算出的物体的位置及方向发射激光束并指示上述物体。
本发明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掌握贴有RFID tag的物体的位置并向上述物体发射激光束,从而容易用肉眼识别物体的位置,并由此提高移动通信终端使用上的便利性,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不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确认上述物体的位置,从而较大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为说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说明图;
图2是为说明本发明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说明图;
图3是举例说明本发明中通过RFID收发信号发射激光束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移动通信终端    2:RFID tag装置
3:物体            4:RFID呼叫部
5:MSM部           6:激光指示器部
7:存储部          8:LCD面板部
9:听筒            10:编译码部
11:键区部         12:基站系统部
13:移动通信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的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的结构装置,其包含有:RFID呼叫部4,安装有移动通信终端1的机身一侧,使向设置有RFID tag装置2的多个物体(3A-3N)中任何一个传送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上述物体中传送的载有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MSM部(Mobile station modem-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5,利用通过上述RFID呼叫部4接收的RFID应答信号的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出上述物体(3A-3N)的方向及距离信息,从而计算出上述物体(3A-3N)的位置信息,同时控制移动通信终端1的整体功能;激光指示器部6,安装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机身一侧,并根据上述MSM部5的激光发射控制信号,向上述MSM部5指定的方向及位置发射激光束;存储部7,连接于上述MSM部5,用于存储各种电话号码、特定物体(3A-3N)的位置坐标信号;LCD面板部8,根据上述MSM部5的显示控制信号,将移动通信终端1的内部动作状态以文字或图像进行显示,或是将设置有RFID tag装置2的多个物体(3A-3N)以图标(icon)状态进行显示。
此外,上述MSM部5的一端连接有:编译码部10,对通过听筒9输入输出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处理;键区部11,用于输入用户的功能设定信号。
其中,上述物体,例如汽车或携带物中设有的RFID tag装置2中内置有GPS芯片,使其通过GPS卫星(图中未示)可生成位置坐标。
下面说明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的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初始状态步骤S1下进入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确认步骤S2,并确认移动通信终端中是否设定有针对特定物体的位置确认功能。在上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确认步骤S2中确认的结果,若当前的移动通信终端中没有设定针对特定物体的位置确认功能时,进入到一般呼叫处理执行步骤S3并进行一般呼叫处理功能。
即,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1中接到电源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MSM部5进入到初始化状态,并从存储部7形成所需的信息,进行初始化过程后进入到待机状态。
其中,当用户通过键区部11输入电话号码并按下通话键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MSM部5识别上述操作,并将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存储于上述存储部7中。同时,通过选址信道(access channel)向基站系统部12进行系统连接,并向上述电话号码传送发送信号。接着,上述基站系统部12对移动通信终端1中传送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同时向上述对方移动通信终端13传送来电信号并形成呼叫连接。
并且,当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用户通过听筒9输入语音信号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编译码部10对上述通过听筒9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将其输入到上述MSM部5。接着,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MSM部5对通过上述编译码部10输入的语音信号进行无线处理,并将其通过基站系统部12传送到对方移动通信终端1,从而实现通常的通话操作。
但是,在上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确认步骤S2中确认的结果,若当前的移动通信终端中设定有针对特定物体的位置确认功能时,进入到RFID呼叫信号处理步骤S4,使向用户设定的相应物体传送RFID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包含有上述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并且,在上述RFID呼叫信号处理步骤S4后,进入到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S5,利用接收到的物体的位置坐标计算出上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及位置信息。在上述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S5后,进入到物体位置指示步骤S6,使向计算出的物体的位置及方向发射激光束并指示上述物体。
此外,在上述物体位置指示步骤S6后,进入到物体位置变更确认步骤S7,使确认当前通过激光束指示的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更。在上述物体位置变更确认步骤S7中确认的结果,若当前的激光束指示的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更时,结束当前步骤并进入到待机状态。但是,在上述物体位置变更确认步骤S7中确认的结果,若当前的激光束指示的物体的位置发生变更时,进入到变更位置坐标接收步骤S8,使激光束指示的物体的位置发生变更时,移动通信终端对上述物体传送的变更的位置坐标进行接收处理。接着,返回到上述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S5并反复进行循环操作。
也就是说,在使用本发明中的移动通信终端时,首先,将内置有用于传送位置坐标的GPS芯片的RFID tag收发装置2,安装在需要通过激光束指示的物体,例如安装在多个汽车或携带物中。在上述安装过程后,当用户需要确认特定物体的位置时,通过上述键区部11按下移动通信终端1的位置确认菜单,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MSM部5识别出上述操作,并将安装有RFID tag收发装置2的物体,例如多个汽车或携带物的图标显示在LCD面板部8上。接着,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用户在上述LCD面板部8中显示的物体,例如多个汽车或携带物的图标中,选择用户需要确认位置的物体3A,例如选择特定汽车时,将选择相应的图标。
同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MSM部5从上述存储部7读入用户选择的物体3A,即,特定汽车的RFID固有号码信号,并将其输入到RFID呼叫部4。接着,上述RFID呼叫部4根据MSM部5的功能控制信号,向用户选择的特定物体3A的RFID tag装置2传送呼叫信号。此时,上述接收移动通信终端1RFID呼叫部4呼叫的特定物体3A的RFID tag装置2,将通过内部设有的GPS芯片计算出自身的位置坐标,并将上述计算出的位置坐标载入到应答信号,传送到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RFID呼叫部4中。
此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RFID呼叫部4对上述物体3A传送的载有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并将其输入到上述MSM部5中。上述MSM部5利用上述RFID呼叫部4接收的RFID应答信号的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出上述物体3A的方向及距离信息,计算出上述物体3A的位置信息后,将上述位置信息存储于上述存储部7中。接着,上述MSM部5将计算出的针对上述物体3A的位置信息,即,激光束指示的方向和位置信息输入到激光指示器部6中。上述激光指示器部6则根据MSM部5中输出的激光发射控制信号,向上述MSM部5指定的方向及位置发射激光束。上述发射的激光束准确指向用户需要确认位置的物体3A例如汽车。
其中,当上述发射的激光束指示的物体发生位移而位置坐标变更时,如图3所示,上述物体3A的RFID tag装置2将上述变更的位置坐标载入传送信号,并将其再传送给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的RFID呼叫部4中。此时,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利用上述变更的位置坐标,通过上述相同的过程再查找上述变更的位置并再次进行发射,使即便上述激光束指示的物体发生位移,也可继续通过激光束指示上述物体。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RFID tag装置2传送的位置坐标,决定激光束发射的方向及位置值。但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从设置有多个RFIDtag装置2的物体中各接收呼叫信号,并利用上述接收的相近物体的接收角度及距离,通过三角法计算出相应物体的位置信息。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中设置RFID模块和激光指示器模块,使从贴有RFID tag的物体中接收RF信号,计算出上述传送的RF信号的方向及距离信号,从而计算出相应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向上述物体发射激光,使其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掌握贴有RFID tag的物体的位置并向上述物体发射激光束,从而容易用肉眼识别物体的位置,并由此提高移动通信终端使用上的便利性。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在不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确认上述物体的位置,从而较大提高移动通信终端的功能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该移动通信终端具有执行呼叫处理功能,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
无线射频识别呼叫部,安装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一侧,给设置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装置的多个物体中选择的任一个物体传送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载入有上述物体中传送的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利用上述无线射频识别呼叫部接收的无线射频识别应答信号的位置坐标信息,计算出相应物体对应的方向及距离信息,从而计算出相应物体的位置信息,并利用上述位置信息控制向相应物体发射激光束的功能,同时还控制移动通信终端的整体功能;激光指示器部,安装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机身一侧,根据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的激光发射控制信号,向上述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指定的方向及位置发射激光束;存储部,连接于上述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用于存储各种电话号码、特定物体的位置坐标信息;LCD面板部,根据上述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的显示控制信号,将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内部动作状态以文字或图像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的一端连接有LCD面板部,使将设置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装置的多个物体以图标方式进行显示。
3.一种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如下几个步骤:  初始化步骤,用于使移动通信终端的移动通信调制解调器进行初始化过程后进入待机状态;
位置确认功能设定确认步骤,用于确认移动通信终端中是否设定有针对特定物体的位置确认功能,确认无所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则执行一般呼叫处理功能;确认有所述位置确认功能设定则执行无线射频识别呼叫信号处理功能,向用户设定的上述物体传送无线射频识别呼叫信号,并接收处理包含有上述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应答信号;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在上述无线射频识别呼叫信号处理步骤后,利用接收的物体位置坐标计算出上述物体的方向及位置信息;物体位置指示步骤,在上述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后,向计算出的物体的位置及方向发射激光束并指示上述物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物体位置变更确认步骤,在上述物体位置指示步骤后,确认当前激光束指示的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更;变更位置坐标接收步骤,在上述物体位置变更确认步骤中确认的结果,若当前激光束指示的物体的位置发生变更时,移动通信终端将激光束指示的物体位置变更时传送的变更位置坐标进行接收处理,接着返回到上述物体位置信息计算步骤并反复进行循环。
CNB2005100085867A 2004-09-23 2005-02-23 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9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76268A KR20060027875A (ko) 2004-09-23 2004-09-23 무선식별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040076268 2004-09-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526A CN1753526A (zh) 2006-03-29
CN100359975C true CN100359975C (zh) 2008-01-02

Family

ID=36680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858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9975C (zh) 2004-09-23 2005-02-23 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060027875A (zh)
CN (1) CN10035997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4105B1 (ko) * 2006-05-04 2007-11-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거리측정기능이 있는 휴대단말기
US7965186B2 (en) * 2007-03-09 2011-06-21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Passive RFID elements having visual indicators
DE102011083488A1 (de) * 2011-09-27 2013-03-28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nterstützung von Menschen im heimischen Umfeld
CN103139702B (zh) * 2011-11-29 2016-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08227A (zh) * 2014-01-28 2015-07-29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士兵定位的无线定位装置和无线定位系统
CN108334913A (zh) * 2017-12-27 2018-07-27 厦门致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线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及通信线管理方法
CN109951584B (zh) * 2019-04-25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清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4970A (en) * 1990-12-31 1994-03-15 Spatial Positioning Systems, Inc. Spatial positioning system
CN1295951A (zh) * 1999-11-10 2001-05-23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盗抢系统的定位装置和方法
US6400452B1 (en) * 1998-05-22 2002-06-04 Trimble Navigation, Ltd Three dimensional laser control and tracking system
US6506342B1 (en) * 1997-06-19 2003-01-14 Robert D. Frankel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process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94970A (en) * 1990-12-31 1994-03-15 Spatial Positioning Systems, Inc. Spatial positioning system
US6506342B1 (en) * 1997-06-19 2003-01-14 Robert D. Frankel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processes
US6400452B1 (en) * 1998-05-22 2002-06-04 Trimble Navigation, Ltd Three dimensional laser control and tracking system
CN1295951A (zh) * 1999-11-10 2001-05-23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盗抢系统的定位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3526A (zh) 2006-03-29
KR20060027875A (ko) 2006-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9975C (zh) 具有无线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66162B (zh) 移动终端及其用于显示其无线装置的方法
CN101668344A (zh) 双待移动终端的视频通信设备和方法
GB2395635A (en) Accessing alternate wide area and local area wireless networks transitioning between them and between more than one local area network
JPH08280055A (ja) 携帯電話機
KR101244809B1 (ko) 가입자 인식 모듈 카드를 이용한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수행하기 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20020147009A1 (en) Wireless telephone system with both cordless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and long range mobile wireless cellular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CN101106415A (zh) 确定移动用户方位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0377614C (zh) 具有标识号识别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控制方法
JPH11178047A (ja) 無線携帯端末および当該端末の位置情報獲得システム
CN1102010C (zh) 地理信息系统与方法
KR100594444B1 (ko) 일정관리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와 그 제어방법
CN1774024A (zh) 利用移动通信网的防止车辆被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741970A (zh) 通信系统
CN1753529A (zh) 具有数据下载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19235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character message from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KR100547373B1 (ko) 무전기 겸용 무선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통신모드 자동 전환방법
KR100639331B1 (ko) 탑승정보 전송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0364348C (zh) 具有自动日程管理功能的个人便携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KR100617542B1 (ko) 발수신 에스엠에스 식별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제어방법
US20060058057A1 (en) High capacity ancillary storage unit removably attachable to mobile cellular telephone member
KR100639341B1 (ko) 양방향 적외선 데이터 송수신기능이 구비된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594461B1 (ko) 보이스 다이얼을 이용한 에스엠에스메시지 전송기능이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9191486A (ja) 携帯電話装置
KR100639326B1 (ko) 통신모듈을 이용한 스케쥴관리기능이 구비된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10223